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域。

《吳志孫亮傳》:太平元年:「二月朔,建業火。峻用征北大 將軍文欽計,將征魏。八月,先遣欽及驃騎呂據、車騎 劉纂、鎮南朱異、前將軍唐咨軍自江都入淮泗。」 《英雄記》:「劉備軍在廣陵,飢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 食,窮餓侵偪,欲還下沛,遂使吏請降布。布令備還州, 并勢擊術,具車馬童僕,發遣備妻子部曲家屬於泗 水上,祖道相樂。」

《晉書景帝本紀》:「魏嘉平五年夏五月,吳太傅諸葛恪 圍新城,朝議慮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諸水口。」 《搜神記》:「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頸烏與黑烏群鬥楚 國呂縣,白頸不勝,墮泗水中,死者數千。劉向以為近 白黑祥也。時楚王戊暴逆無道,刑辱申公,與吳謀反。 烏群鬥者,師戰之象也。白頸者小,明小者敗也。墮於 水者」,將死水地。王戊不悟,遂舉兵應吳,與漢大戰,兵 敗而走,至於丹徒,為越人所斬,墮泗水之效也。 《晉書王濬傳》:「初,詔書使濬下建平,受杜預節度。濬至 西陵,預與之書曰:『足下既摧其西藩,便當徑取秣陵, 討累世之逋寇,釋吳人於塗炭。自江入淮,逾於泗汴, 泝河而上,振旅還都,亦曠世一事也』。濬大悅。」

《宋書高祖本紀》:「慕容超屢為邊患。義熙五年二月,大 掠淮北,執陽平太守劉千載、濟南太守趙元,驅略千 餘家。三月,公抗表北討,以丹陽尹孟昶監中軍留府 事。四月,舟師發京都,泝淮入泗。」

《南齊書高帝本紀》:建元二年:「閏七月辛巳,遣領軍將 軍李安民行淮、泗。」

《魏書孝靜帝本紀》:「武定五年九月,蕭衍遣其兄子貞 陽侯淵明帥眾寇徐州,堰泗水於寒山,灌彭城,以應 侯景。」

《崔休傳》:休字惠盛,清河人。少孤貧,矯然自立,常參高 祖侍席,禮遇次於宋郭之輩。高祖南伐,以北海王為 尚書僕射,統留臺事,以休為尚書左丞。高祖詔休曰: 「北海年少,未閑政績,百揆之務,便以相委。」轉長史,兼 給事黃門侍郎。後從駕南行,及車駕還,幸彭城,泛舟 泗水,詔在侍筵,觀者榮之。

《隋書薛冑傳》:「冑字紹元,河南汾陰人也。除兗州刺史。 先是兗州城東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濫大澤中,冑 遂積石堰之,使決令西注,陂澤盡為良田,又通轉運, 利盡淮海,百姓賴之,號為『薛公豐兗渠』。」

《懷慶府志》:「大業元年,帝將巡歷淮海,命皇甫儀發丁 夫百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洛水達于河,復自板 渚引河與沁合流入於泗。」

《揚州府志》:「王鞏字定國,為揚州倅,因居高郵,以詩酒 自娛,從蘇軾游。軾守徐,鞏往訪之,與客游泗水,登魋 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宋史高宗本紀》:「建炎二年冬,杜充決黃河,自泗入淮, 以阻金兵。」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丙辰,命都水監 開汶、泗水以達京師。」

泗水部雜錄

《戰國策》:「齊南以泗為境,東負海,北倚河,而無後患。天 下之國莫強于齊。」

《淮南子》:「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繞潁泗。」

《論衡書虛篇》:「『《傳》《書》言孔子當泗水之葬,泗水為之卻 流』。此言孔子之德,能使水卻,不湍其墓也。世人信之。 是故儒者稱論,皆言孔子之後當封,以泗水卻流為 證。如原省之,殆虛言也。夫孔子死,孰與其生?生能操 行慎,道應天;死操行絕,天祐至德。故五帝三王招致 瑞應,皆以生存,不以死亡。孔子生時,推排不容,故嘆」 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生時無祐,死反有 報乎?孔子之死,五帝三王之死也。五帝三王無祐,孔 子之死,獨有天報,是孔子之魂聖,五帝之精,不能神 也。泗水無知,為孔子卻流,天神使之。然則孔子生時, 天神不使人尊敬。如泗水卻流,天欲封孔子之後。孔 子生時,功德應天,天不封其身,乃欲封其後乎?是蓋 水偶自卻流,江河之流有回復之處,百川之行或易 道更路,與卻流無以異,則泗水卻流,不為神怪也。

洙水部彙考

曲阜縣之洙水

洙水故道,本不可考,但洙、泗為聖人設教之地,似有 泗水,不可無洙水,且《桑經》、「酈《注》」,源委井然。雖今古地 名有改,陵谷有變,然遊孔林者度不能不穆然于杏 壇、洙泗間也。故特輯成書,以俟更考。

按:《水經》,「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地理志》曰:臨樂 山,洙水所出,西北至蓋入泗水。或作「池」字,蓋字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