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期松桂在,莫漫惜閒身。」馮駿亦書其後曰:「卜築東皋

上,悠然出世情。好山窗裏見,急雨夜來鳴。雲樹緣新 態,石泉足舊聲。清吟猶未已,隔水囀黃鶯。」

再西北岸,逕城小香邑,喬郭秦諸村。南岸逕金沙厓, 上單家營、張少程諸村。兩厓人好種杏,至數十萬 株。春時萬萼皆吐,澹紅妍雅,間亦種藕種稻,澮至此 水光益暢矣。周顯王七年,「魏敗韓、趙之師於澮」,即此 地也。

直西逕王之旦墓右,屈而南,又西至侯馬橋。《橋東 西》是晉平公與齊景公相會地。

又西過上馬、宋郭、汾上三村,逕東、西陽呈兩村北。 《陽呈》北有虒祁。

又西逕灣里、小韓東、西南張莊里諸村,澮於是出沃 境矣。《水經》:「西至王橋,注於汾水。」王橋,今絳州地。 按《絳州志》,澮水在州南五里,出翼城縣澮高山,西南 過絳縣,與絳水合。西過虒祁,又西南至州橫橋入 汾。

澮水部藝文

「初出澮口入淮       。」 《唐李紳》

東風五日雪初晴,澮口冰開好濯纓。野老擁途知意 重,病夫拋郡喜身輕。人心莫厭如弦直,淮水長憐似 鏡清。回首夕嵐山翠遠,楚郊煙樹隱層城。

澮水風清        明崔維嶽

澮川東下水悠悠,萬里風恬一色秋。明月倒河天宇 湛,寒潭影壁練光浮。江空但擊中流楫,夜靜長乘泛 斗舟。最是漫漫清露曉,數聲嘹唳似汀洲。

澮水部紀事

《左傳·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 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國利君樂,不可失也。」韓獻子 將新中軍,且為僕大夫,公揖而入,獻子從。公立於寢 庭,謂獻子曰:「何如?」對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 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 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 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也。

《戰國策》:「魏公叔痤為魏將,而與韓趙戰澮北。」

《平陽府志》:「安王二十四年,狄敗魏師於澮。」

顯王七年,魏敗韓趙之師於澮。

《唐書五行志》:「僖宗乾符五年秋,大霖雨,汾、澮及河溢 流害稼。」

涑水部彙考

《左傳》
之涑川

涑水發源於今山西平陽府絳縣太陰山陳村峪,始 出為絳水,伏流地中,至柳莊復出,流逕聞喜縣,合洮 水,又合景水,又西合沙渠水,流逕夏縣、安邑、猗氏等 縣,合姚暹渠水,逕解州,又逕臨晉、蒲州入五姓湖,又 合湖水,同入於黃河。

按《左傳》,成公十有三年:晉使呂相絕秦,曰:「伐我涑川。」 涑水,出河東聞喜縣,西南至蒲坂縣入河。 按《漢書地理志》,河東郡絳應劭曰:「絳水出西南。」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東郡聞喜邑,本曲沃,有涑水。 《左傳》:呂相絕秦曰:「伐我涑川。」

按《水經》,「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涑水所 出,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 世人以為清襄山也。其水東大嶺下,西流出,謂之唅 口,又西合涑水。鄭使子產問晉平公疾,平公曰:「卜云 臺,台為祟,史官莫知,敢問。」子產曰:「高辛氏有二子,長 曰閼伯,季曰實沈,不能相容。」帝遷閼伯于商丘,遷實 沈于大夏臺台,實沈之後,能業其官。帝用嘉之。國汾 川,由是觀之臺台左傳作駘汾、洮之神也。賈逵曰:「汾、洮,二 水名。」司馬彪曰:「洮水出聞喜縣,故王莽以縣為洮亭 也。」然則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稱乎?

又西過周陽邑南。其城南臨涑水,北倚山原。《竹書 紀年》:「晉獻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晉,周有白兔舞 于市。」即是邑也。漢景帝以封田勝為侯國也。涑水西 逕董澤陂南,即古池,東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 六年》,「蒐于董澤。」即斯澤也。涑水又與景水合,水出景 山北谷。《山海經》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 草多藷藇、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郭景純曰:「鹽販 之澤,即解縣鹽池也。」按《經》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 流注於涑水也。

又西南過其縣南。涑水又西逕仲郵。北,又西逕 桐鄉城北。《竹書紀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城 于翼,至洞」一讀作桐庭。當作渦「乃返」者也。今竹書云武公請城千翼至桐而還 《漢書》曰:「漢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