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十七卷目錄

 河部彙考一

  考

山川典第二百十七卷

河部彙考一

西瀆大河

黃河發源自星宿海,經崑崙,過積石,歷陝西、山西、河 南,合沁、濟諸水,至江南之徐州,又合山東汶、泗諸水, 以資運道。自徐經邳,至清河縣東,與淮水合流,俱經 安東縣,由雲梯關入于海。

按:《書經夏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 東至于底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 過洚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蔡傳積石。龍門,見雍州華陰華山之北也。孟,地名,津渡 處也。杜預曰:在河內郡河陽縣南,今孟州河陽縣也。 武王師渡孟津者即此。今名富平津。洛汭,洛水交流 之內,在今河南府鞏縣之東。洛之入河實在東南,河 則自西而東過之,故曰「東過洛。」汭、大伾,孔氏曰:「山再 成曰伾。」張揖以為在成皋。鄭元以為在修武、武德。臣 瓚以為《修武》《武德》無此山,成皋山又不再成。今通利 軍黎陽縣臨河有山,蓋大伾也。按黎陽山在大河垂 欲趨北之地,故禹記之。若成皋之山,既非從東折北 之地,又無險礙,如龍門底柱之須疏鑿,西去洛汭既 已大近,東距洚水、大陸又為絕遠,當以黎陽者為是。 洚水,《地志》在信都縣,今冀州信都縣,枯洚渠也。程氏 曰:周時河徙砱礫,至漢又改向頓丘,東南流,與禹河 跡大相背戾。《地志》魏郡鄴縣有故大河在東北,直達 于海。疑即禹之故河。孟康以為王莽河,非也。古洚瀆 自唐貝州經城北,入南宮,貫穿信都,大抵向北而入 故河,於信都之北,為合北過洚水之文,當以信都者 為是。逆河,意以海水逆「潮而得名。九河既淪于海,則 逆河在其下流,固不復有矣。河上播而為九,下同而 為一,其分播合同,皆水勢之自然,禹特順而導之耳。」 今按《漢·西域傳》張騫所窮河源云:「河有兩源,一出蔥 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 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去玉門、陽關三百餘 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減,潛行地中,南出積石。」又「唐 長慶中,薛元鼎使吐蕃,自隴西成紀縣西南出塞二 千餘里,得河源於莫賀延積尾曰悶磨黎山。其山中 高四下,所謂崑崙也。東北流,與積石河相連。河源澄 瑩,冬春可涉。下稍合流,色赤益遠。他水并注,遂濁。吐 蕃亦自言崑崙在其國西南」,二說恐薛氏為是。河自 積石三千里而後至于龍門,《經》但一書「積石」,不言方 向荒遠,在所略也。龍門而下,因其所經,記其自北而 南,則曰「南至華陰。」記其自南而東,則曰「東至底柱。」又 詳記其東向所經之地,則曰「孟津」,曰洛汭,曰「大伾。」又 記其自東而北,則曰「北過洚水。」又詳記其北向所經 之地,則曰「大陸」,曰「九河。」又記其入海之處則曰「逆河。」 自洛汭而上,河行于山,其地皆可攷。自大伾而下,垠 岸高於平地,故決齧流移,水陸變遷,而洚水、大陸、九 河、逆河,皆難指實。然上求大伾,下得碣石,因其方向, 辨其故跡,則猶可考也。又按李復云:「同州韓城北有 安國嶺,東西四十餘里,東臨大河,瀕河有禹廟在山, 斷河出處,禹鑿龍門,起於唐張仁愿所築東受降城 之東。自北而南,至此山盡,兩岸石壁峭立,大河盤束 於山峽間千數百里。至此山開岸闊,豁然奔放,怒氣 噴風,聲如萬雷。」今按舊說,禹鑿龍門,而不詳其所以 鑿。誦說相傳,但謂因舊修闢,去其齟齬,以決水勢而 已。今詳此說,則謂受降以東至于龍門,皆是禹新開 鑿,若果如此,則禹未鑿時,河之故道不知卻在何處? 而李氏之學極博,不知此說又何所考也?大全王氏炎 曰:「周定王五年河徙,已非禹故道。漢元光三年,河徙 東郡,更注渤海,繼決于瓠子,又決于魏之館陶,遂分 為屯氏河。大河在西,屯河在東,二河相並而行。元帝 永光中,又決于清河靈鳴犢口,則河水分流入于博 州,屯河始壅塞不通。後二年,又決于平原,則東入濟、 入青,以達于海,而下流與漯為一。王莽時,河」遂行漯 川,大河不行于大伾之北,而遂行于相、魏之南,則山 澤在河之瀕者,支川與河之相貫者,悉皆易位,而與 《禹貢》不合矣。方氏曰:「建紹後,黃河決入鉅野,溢于泗 以入于淮者,謂之南清河;由汶合濟至滄州以入海 者謂之北清河。」是時淮僅受河之半。金之亡也,河自 開封北衛州決而入渦河以入淮。一淮水獨受大黃 河之全以輸之海。濟水之絕于王莽時者。今其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