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三十六卷目錄

 河部雜錄

 河部外編

山川典第二百三十六卷

河部雜錄

《周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大全南軒張氏曰: 「通於天者《河》也,有龍馬負圖而出,此聖人之德上配 于天,而天降其祥也。中于地者洛也,有神龜載書而 出,聖人之德下及于地,而地呈其瑞也。」

《禮記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 鄭元註《馬圖》:龍馬負圖而出。

《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 此之謂務本。」

《易乾鑿度》:「天降嘉應,河水先清三日,清變為白,白變 為赤,赤變為黑,黑變為黃,各三日。」

帝王始興,將起,河、洛龍見,皆察其首,黑者人正,白者, 地正,赤者,天正。

《大戴禮》:「聖人有國,則河不盈溢。」

《易川靈圖》「聖人受命,瑞應先于河」,瑞應之至,聖人殺 龍,龍不可殺,皆感氣君子得眾人之助,瑞應先見於 陸,瑞應之至,君子發地,蛇不如龍,陸不如河。

《禮斗威儀》:「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河清。」

《左傳》:《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老子》:「江河之大,溢不過三日;飄風暴雨,日中不出須 臾。」

《文子》:「河不滿溢,海不波涌。」

濁之為害河水不見太山。土之勢勝水,一掬不能 塞江河。

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以樂而防其 所樂,是猶決江河之流而壅之以手,

以《數集》之壽,憂天下之亂,猶憂河水之涸,泣而益之。 《集》,「年」也。

《莊子秋水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 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 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 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 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 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常見笑 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 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 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 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 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 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 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 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 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 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 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 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 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 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 于水乎?」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 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 大知觀于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 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 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 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 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 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 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 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 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北海若曰:「夫自細視 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 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 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 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 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 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 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 賤貪汙,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 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 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