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如之。恭王廟在霸城西北,廟西北即傅太后陵,不
與元帝同塋。渭陵,非謂元帝陵也,蓋在渭水之南,故 曰渭陵也。陵與元帝齊者,謂同十二丈也。王莽奏毀 傅太后冢,冢崩,壓殺數百人,開棺臰聞。數月,公卿在 位皆阿莽旨,入錢帛,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凡十餘萬 人,操持作具,助將作。掘傅后冢,二旬皆平,周棘其處, 以為世戒。今其處積土猶高,世謂之「增墀」,又亦謂之 「增阜」,俗亦謂之「成帝初陵」,處所未詳也。渭水又逕平 阿侯王譚墓北,冢次有碑,左則涇水注之。渭水又東 逕鄣縣西,蓋隴西郡之鄣徙也。渭水又東,得白渠枝 口,又東與五丈渠合,水出雲陽縣石門山,謂之「清水。」 東南流逕黃嶔山西,又南入祋祤縣,歷原南出,謂之 清水口。東南流絕鄭渠,又東南入高陵縣,逕黃白城 西,本曲梁宮也。南絕白渠,屈而東流,謂之曲梁水。又 東南逕高陵縣故城北,東南絕白渠瀆,又東南入萬 年縣,謂之「五丈渠。」又逕藕原東,東南流注于渭水。 又東過霸陵縣北,霸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注〉霸水者, 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為霸 水,以顯霸功。水出藍田縣藍田谷,所謂多玉者也。西 北有銅公水,次東有輕谷水,二水合而西注之,又西 流入渥水。渥水又西逕嶢關,北歷柳嶢城,東西有二 城,魏置清渥軍于城內,世亦謂之清渥城也。秦二世 三年,漢祖入自武關攻秦,趙高遣將距于嶢關者也。 《土地記》曰:藍田縣南有嶢關,地名嶢柳,道通荊州。《晉 地道記》曰:關當上洛縣西北,渥水出焉,北流入霸。霸 水又北歷藍田川,逕藍田縣也。《竹書紀年》:梁惠王三 年,秦子向命為藍君,蓋子向之故邑也。川有漢臨江 王榮冢。景帝以罪徵之,將行,祖于江陵北門,車軸折, 父老泣曰:「吾王不返矣。」榮至,中尉郅都急切責王,王 年少,恐而自殺。葬于是川。有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 姓矜之。霸水又左合滻水,歷白鹿原東,即霸川之西, 故芷陽矣。《史記》:秦襄王葬芷陽者也,是謂之霸上。漢 文帝葬其上,謂之霸陵。上有四出道以瀉水,在長安 東南三十里。故王仲宣賦詩云:「南登霸陵岸,迴首望 長安。」漢文帝嘗欲從霸西馳下峻坂,袁盎攬轡于此 處。上曰:「將軍怯也。」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 金之子,立不倚衡。聖人不乘危。今馳不測,如馬驚車 敗,奈高廟何?」上乃止。霸水又北,《長水》注之。水出杜縣 白鹿原,其水西北流,謂之荊谿。〈疑脫一荊字〉谿水又西北, 左合狗枷川水,水有二源,西川上承磈山之斫槃谷, 次東有苦谷,二水合而東北流,逕風涼原西。《關中圖》 曰:「麗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風涼原,在磈山之陰,雍 州之福地,即是原。」其水傍谿北注,原上有漢武帝祠。 其水右合東川水,出南山之石門谷孟谷,次東有大 谷,次東有雀谷,東有土門谷。五水。北谷西北歷風涼 原東,又北與西川會。原為二水之會,亂流北逕宣帝 許后陵東,而北去杜陵十里,斯川於是有狗枷之名。 川東亦曰白鹿原也,上有狗枷堡。《三秦記》曰:「麗山西 有白鹿原,原上有狗枷堡。秦襄公時,有大狗來下,有 賊則狗吠之,故一堡無患,故川得厥目焉。」川水又北 逕杜陵東。元帝初元元年,葬宣帝杜陵,北去長安五 十里。陵之西北有杜縣故城,秦武公十一年縣之。漢 宣帝元康元年,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 陵也,王莽之饒安也。其水又北注荊谿。《荊谿》水又北 入霸縣。〈孫云疑作霸水〉又有溫泉入焉。水發自原,下入荊谿 水,亂流注于霸,俗謂之滻水,非也。《史記音義》文帝出 安門注云:「在霸陵縣,有故亭」,即《郡國志》所謂長門亭 也。《史記》云:「霸滻,長水也。」雖不在祠典,以近咸陽,秦漢 都,涇渭長水,盡得比大川之禮。昔文帝居霸陵北臨 廁,指新豐路示慎夫人曰:「此走邯鄲道也。」因使慎夫 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悽愴悲懷,顧謂群臣曰:「以北 山石為槨,用紵絮斮陳漆其間,豈可動哉?」《釋之》曰:「使 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使無可欲,雖無石槨, 又何戚焉。」文帝曰:「善。」拜廷尉韋昭曰:「高岸夾水為廁, 今斯原夾二水也。」〈此後皆敘霸水事舊本錯誤以廚門續此今移正〉霸水又 北,會兩川又北,故源左出焉。霸水又北,逕王莽九廟 南。王莽地皇元年,博徵天下工匠,壞撤西苑建章諸 宮館十餘所,取材瓦以起九廟笇,及吏民,以義入錢 穀助成九廟。廟殿皆重屋,太初祖廟東西南北各四 十丈,高十七丈,餘廟半之,為銅薄櫨,飾以金銀雕文, 窮極百工之巧,褫高增下,功費數百巨萬,卒死者萬 數。霸水又北逕枳道,在長安縣東十三里,王莽九廟 在其南。漢世有白鶖群飛,自東都門過于枳道,呂后 祓除于霸上,還見倉狗戟脅,于斯道也。水上有橋,謂 之霸橋。地皇三年,霸橋木災,自東起,卒數千,以水汎 沃救不滅,晨燌夕盡。王莽惡之,下書曰:「甲午火橋,乙 未立春之日也。」予以神明三年終冬,絕滅霸駁之橋, 欲以興成新室,統一長存之道。其名霸為「長存橋」,《霸 水》之〈宋本作又〉北,左納漕渠,絕霸右出焉。東逕霸城北,又 東逕子楚陵北。皇甫謐曰:「秦莊王葬于芒蕩之麗山, 京兆東南霸陵山。」劉向曰:「莊王大其名立墳者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