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追思昔日行,感傷故游處。插柳作高林,種桃成老樹。

因驚成人者,盡是舊童孺。試問舊老人,半為繞村墓。 浮生同過客,前後遞來去。白日如弄珠,出沒光不住。 人物日改變,舉目悲所遇。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顏銷不歇,白髮生無數。唯有山門外,三峰色如故。

渭村雨歸          前人

《渭水》寒漸落,離離蒲稗苗。閑傍沙邊立,看人刈葦苕。 近水風景冷,晴明猶寂寥。復茲夕陰起,野色重蕭條。 蕭條獨歸路,暮雨濕村橋。

渭水           金刁白

《渭水》秋天白,驪山晚照紅。行人迷古道,老馬識《新豐》。 霜雪滿歸鬢,乾坤猶轉蓬。愁來成獨酌,醉袖障西風。

渭河泛舟        明王九思

北渡渭河上,南上碧雲峰。峰頭何所有?離離多古松。 松根白茯苓,味若春酎醲。食之可飛步,飄渺煙霞蹤。

赦書坪渡渭         唐龍

渭北津多柳,荒荒野色連。十家橋外市,雙櫓峽中船。 冰響潛魚聽,沙明過鳥憐。蹉跎歸色晚,風雪又殘年。

渭水部選句

後漢馮衍《楊節賦序》:「馮子耕于驪山之阿,渭水之陰, 廢弔問之禮,絕遊宦之路,眇然有超物之心,無偶俗 之志。」

唐杜牧《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張說《奉和聖製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詩:「城臨渭水天 河靜。」

武平一《奉和幸韋嗣立山莊》詩:「地若遊汾水,畋疑歷 渭濱。」

盧象《駕幸溫泉》詩:「萬國來朝渭水東。」

王維《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泉詩》:「天子幸新豐,旌旗渭 水東。」

《奉和聖製詩》「渭水自縈秦塞曲。」

崔顥《渭水少年行》詩:「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 秦川。」

杜甫詩:「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韓愈詩》:「灞渭陽春澌。」

孟郊《濟源寒食詩》:「可憐春物亦朝謁,唯我孤吟渭水 邊。」

盧宗回《登長安慈恩寺塔》詩:「渭水寒光搖藻井。」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故國東來渭水流。」

劉滄望《未央宮》詩「雲樓欲動入清渭。」

吳融《和人題武城寺》詩:「渭水遠含秋草渡,漢陵高枕 夕陽天。」

張泌《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渭水,半橋斜日 照咸陽。」

渭水部紀事

《史記·殷本紀》:「帝武乙無道,獵于河、渭之間。暴雷,武乙 震死。」

《詩經大雅》:「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史記太公世家》: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 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 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 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 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 與俱歸,立為師。

《陝西通志》:「周穆王三年,地震,雒、渭竭。」

《竹書紀年》:「周孝王八年,初牧于汧、渭。」

幽王二年,涇、渭、洛竭。

《國語》:「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西周,鎬京也。三川, 涇、渭、汭也。地震,故三川亦動也。

《竹書紀年》:「平王十年,秦還于汧、渭。」

《史記·秦本紀》:「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 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于汧、渭之間,馬大蕃 息。」

秦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 邑我先秦嬴于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十居之。占曰:「吉。」 即營邑之十年,初為鄜畤,用三牢。

《後漢書西羌傳》:「平王之末,周遂陵遲,戎逼諸夏,渭首 有狄。」邽、冀之戎。 渭南有驪戎。

允姓戎遷于渭汭。

《鞏昌府志》:周莊王二年,興龍峽,渭水赤三日,凡八里。 《左傳》:閔公二年春,虢公敗犬戎于渭汭。舟之僑曰:「無 德而祿,殃也,殃將至矣。」遂奔晉。

《詩經·秦風》:「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渭,水名。秦時都雍, 至渭陽者,蓋東行送之于咸陽之地也。

子夏詩序:「《渭陽》,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 文公遭麗姬之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 時為太子,贈送文公于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 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