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條支之西有海,先漢使命固嘗見之而入諸史
矣。後漢班超又嘗遣甘華輩親至其地也。至西海之 西,又有大秦夷人與商人皆嘗往來。若北海則又甚 遠,如霍去病之封狼居胥山也,其山實臨瀚海,即北 海也。蘇武、郭吉皆為匈奴所幽,寘諸北海之上。《唐史》 曰:「突厥部北海之北,更有骨利幹國」,在海北岸也。然 則《詩》《書》稱四海者,實環夷夏而四之矣。若西北邊外, 有西海、柏海、青海、蒲類海、居延海,此類雖與海並稱, 實眾水鍾為大澤,故以海為名耳。班固敘張掖之水 曰「羌水」,出羌中,東北至居延入海,則直以居延為海 矣。
渤海。攷夫海者,百谷之王,萬水之宗也。山東三面瀕 海,登、萊二府島嶼環抱。其在青、濟,則樂安、日照、濱州、 利津、霑化、海豐諸境,皆抵海為界,稱渤海云。《說文》曰: 「東海之別有渤海,故東海稱渤海。」《列子》曰:「渤海之東 有大壑曰歸塘。」歸塘者,即莊生所謂尾閭也。《初學記》 曰:「北海之別有瀚海,瀚海之南有渤鞮海。」則北海亦 通稱渤海矣。夫東方之極,自碣石通朝鮮諸國,重抵 扶桑,一望汪洋浩瀚,溟涬無際,外控夷落,內衛中夏, 則山東形勝,實稱險絕。昔人謂「齊得十二」,又豈直為 兵車卒乘之富邪?《博物志》曰:「海中有蓬萊方丈,金銀 宮闕,仙人所集。」《十洲記》謂:「東海中五百里有不死草、 返魂樹。」此固秦皇漢武所以縱其侈「心,求之而不得 也。」顧其說荒唐不經,然觀登、萊海市樓臺城郭、人物 旌旗之狀,成於瞬息,千態萬像,不可摹寫,則海中靈 鬱之氣,洩而為奇怪瑰瑋之物,固亦理之所宜有也。 至於禽鳥木石之產,金錫鹽鐵之利,珠璣鱗甲之珍, 民實資之,則海于東土,其利固甚溥哉!
《南海攷》:「廣東三面,皆瀕海地也。《禹貢》」「三江皆從會稽。」 〈漢會稽地綿亙四千餘里〉「入於南海。南五嶺復有三江,又從廣城 一百里合流,入于南海,分東西二道焉。東道八十里, 出古斗村南,自此浩淼無際。又東南二百里,抵東莞 南海衛。又南六十里,出虎頭門,又南一百五十餘里, 抵南頭城,下海可抵甌越。自嶺東惠州府海豐縣八 十里,出甲子;又東至潮州府城南一百五十里,出潮 陽東北可抵」閩、越,又東則抵青、齊,以至登、萊。島璵環 抱,爰有蜃樓鮫室,是為東海。其別則渤澥,故東海又 名渤海云。《海運》自金陵之龍江為通路,東往海門而 南行,可以至廣州。古斗海,晉劉裕滅南燕,還建康,遣 孫處襲盧循,至東衝,即此道也。西道七十里出上弓 灣,見西海。壖乂西南二百里抵新會縣,出城南八十 里為厓門。又南七十里廣海衛,扼其要衝,官軍每征 海寇,必集于此。又西,蜆岡至南陵,有夜郎豚水出牂 牁江,可通巴蜀。漢武帝發夜郎兵會番禺,即此道也。 其西南由憑祥海路可抵駱越。〈交趾〉又自嶺西陽江縣 西南抵電白縣東一百里而往西南出限門,則川流 皆放于海,爰有海𩣡,水犀龍鯉是多文。𩶆珠鱉。有海 人焉,見之則風。有魚焉,腹有兩洞,皮可飾刀劍,其名 曰䱜。中有軒轅之丘,鸞自歌,鳳自舞,是為天樂。其外 有災洲,洲上有獸焉,如狸而青,鐵椎擊之輒死,張口 向風而活,其名曰「風生」,可以已疾。洲之下鮫人蜃氣, 或蒸為海市。去海康縣東十里,對面即為瓊海,郡邑 則居島上,又南則通島夷。番服之國以千百數。自巴、 蜀而抵于滇之西,則水皆西流,注于西海。海一而已。 自青、齊北至滄州,為北海,亦曰「瀛海。」其別至于極北, 為瀚海,南與渤海合。自碣石通朝鮮諸國,直抵扶桑, 一望汪洋溟涬,三神山在焉。其西海則通西域樓蘭、 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至條支則臨大海。惟南海居 東南,委輸之極,為萬水所宗。故出虎頭、甲子二門,則 東西二洋隨舶所之。東可以至倭國,西可以通西番。 故曰:「海為百谷之王」,以其下也。翕受自此而東西迤 演,夾乎左右,故南海獨弘且遠,稱天池焉。
按:《坤輿圖》說:造物主化成天地,四行包裹,以漸而堅 凝。火最居上,火包氣,氣包水,土則居于下,是環地面 皆水也。造物主于是別地為高深,而水盡行于地中, 與平土各得什五所瀦,曰川、曰湖、曰海。川則流,湖則 聚,海則潮。川與湖不過水之支派,海則眾流所鍾,稱 百谷王。故說水必詳于海,有二焉:海在國之中,國包 海者,曰《地中海》;國在海之中海包國者,曰《寰海》。寰海 極廣,隨處異名,或以州域稱。近亞細亞者,謂亞細亞 海。近歐邏巴者,謂歐邏巴海。他如利未亞、亞墨利加、 墨瓦蠟泥加及蕞爾小國,皆可隨本地所稱,或隨本 地方隅命之。在南者曰「南海」,在北者曰「北海」,東西亦 然。茲將中國列中央,從大東洋至小東洋,為東海。從 小西洋至大西洋,為西海。近墨瓦蠟泥一帶為南海。 近北極下為北海。「地中海」附焉。天下之水已盡于此 矣。
地心重濁,水附于地,到處就其重心,故地形圓,水勢 亦圓。隔數百里,水面便如橋梁。登桅望之,則見其前 或夷或險。但海中夷險,各處不同,惟太平海極淺,亙 古至今無大風浪。《大西洋》極深,深十餘里。從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