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补遗》四十二卷本跋

《宋元学案补遗》四十二卷本跋
作者:胡适

  《宋元学案补遗》四十二卷,王梓材、冯云濠同辑。这是一部精抄本,戴鸿慈藏的。民国十四年四月五日,凌叔华女士约我去看她家收存戴家的书,因寻得此本,共八册。

  目录后有王、冯两人的跋各一篇,皆署道光戊戌(1838)。王跋云:

    《宋元学案》誊校毕,……因各采录数百条以补其遗。……凡得《宋元学案补遗》四十有二卷。大略每《学案补遗》各自成帙;参之原书卷第,可分可合。分之则见正续之无淆,合之则见正续之一致。若《宋元儒博考》(四一,四二),多本吾邑万布衣季野所辑《儒林宗派》,布衣固姚江高弟也。

冯跋云:

    岁丁酉(1837)自春及夏,云濠与甬上王雘轩明经釐定谢山修补本百卷;且出云濠醉经阁所藏宋元人儒书文集,以备参校。特见诸儒学派有未尽辑者,相与节录条分,为《学案补遗》四十二卷。

  适按冯、王两君辑《宋元学案补遗》,有两本。一为四十二卷本,即此本,成于1838年正月。一为一百卷本,成于1839至1840之间。今本《宋元学案》总目后有王梓材第二跋云:

    戊戌(1838)之夏,是书百卷刻竣于溪上。……是年冬,梓材以内艰归自京师,五桥(即冯云濠)同年属再为校正;因相与讲习旧业,随辑《补遗》,亦至百卷。而是刻版本之宜整次者,又复层见叠出。遂于初刷本逐一标识,以备修改。辛丑(1841)二月梓材服阕北上,亦照写一本,并携《补遗》稿本而行

未几有鸦片之战,英兵攻入宁波:壬寅(1842)二月冯家被烧,《学案》版也被毁,只剩王梓材的一部改校本。后来何绍基发起在北京刻版,王梓材为他校订,“其有明为正编之遗漏,与补编(即《补遗》)之必当归入,而前此考订时所未见及者,皆为录入。又其学派初未审定者,亦多为更正。盖自壬寅(1842)之秋以至甲辰(1844)之冬,再期而毕事,始克重付剞剧焉”。是为道光乙巳(1845)何刻本,即今传本(学案)之祖本也。

  那百卷本的《补遗》,以我所知,有两部稿本。一为王梓材所携稿本,一为何绍基抄的副本。何绍基于道光丙午(1846)序《学案》刻本,有云:

    雘轩于重校之次,遍涉四部书,复成《宋元学案补遗》百卷,与原编相埒。余为录副墨,以俟续刊。

龙汝霖于光绪已卯(1879)重刻何刻本《学案》,自跋云:

    是书之外又有鄞王氏《补遗》百卷,未及刊行。何氏求得之,与所刊版俱烬(何刻的版,刻成后不久被火烧了,故何刻原本今传世甚少)。海内藏书家倘有副本,刻附此编以传,则尤黄氏之志也。

百卷本现在不知还有抄本在人间否?这部四十二卷的抄本当是道光戊戌(1838)年王梓材在京时借给人抄的副本。倘百卷本不传了,这一部稿本要算很可宝贵的了。

十四,四,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