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䨓渊集
卷之三十
作者:南有容
1783年
附录

雅言

编辑

鹿鸣

编辑

景源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其妙在乎有言。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其妙在乎无言。有言者显。无言者微。显者易知。微者难见。此鹿鸣所以求道之深也。夫听孔子之教而晓于道者曾参也。揖孔子之容而融于心者颜渊也。若此章亦学者之所宜沉思也。今以视民不恌之义。不若视我周行之为切云尔。则非惟不得其蕴。亦与程子所谓相观而善。工夫多者。异矣。或者以为此义未有深浅。学者不可以求之太过。不审何居。

余读鹿鸣而知殷道之盛也。自成汤得伊尹而学焉。其所与询度者。惟道之勉。而汤不以君自尊。尹不以臣自卑。其相接也。以质而克文。故诚信相翕。而虗伪无自生焉。于是尹乃得以天下为己任。汤崩一年而放太甲。又二年而复太甲。而天下不惊。自仲丁迁都于嚣。河亶甲徙都于相。祖乙迁耿。又迁于邢。盘庚迁于殷。殷国之乱十三世。而至于武丁。天下可谓多事矣。维武丁学于甘盘焉。学于傅说焉。犹汤之于尹也。夫尊贤重道。帝王之盛节。而莫盛于殷之先后。维汤洪其源。维武丁濬其流。及纣之世而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故太公明乎丹书。箕子通于洪范。是必有所受之耳。周先王之教也。亦因其质而加之以文而已。洋洋乎鹿鸣之为诗也。为饮食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求道以言。象德以仪。非殷之质乎。形于歌。协于乐。以发其欢欣和说之心者。非周之文乎。此丹书洪范所以发之于武王。而周之德益无憾矣。虽然无质不能以文。故曰观于鹿鸣而知殷道之盛也。

四牡

编辑

景源曰四牡前二章。序使臣不得宁处之情。后二章。序使臣不得将父母之情。夫四牡者。先王之所以代使臣而自序之辞也。使臣之情。当先其父母而后其身。何其论次之相反欤。必也其身宁处而后始言父母欤。且此章序。先其君而后其父母之义。夫人臣既承君命。虽有父母。义不暇顾。则其父母临死而君命在身。将舍而赴之乎否乎。于此之时。其处之也诚难矣。乞蒙示谕。

观乎四牡而知人情之不相远也。先王以己之心。推使臣之心。而言其情犹言己之情也。盖四牡则𬴂𬴂而周道则逶遅。其去父母日远矣。审斯时也。人情岂不思归乎。但以王事之靡盬。终不敢归。而中心伤悲而已。于是焉翩翩者鵻。集于苞栩。载飞而载下。则我之不遑将父。曾不如彼鸟之得所矣。思归之心。至此而益切。有不能自已者。是用作歌。以将母之情。来告于君也。一篇终始。未尝暂忘父母。恐不可以后其亲疑之也。下段所谕更切。人之不幸当此。处之诚难。然在父母则尽子。在君则尽臣。仁义之经也。既以王事出。君命在身。则身非吾身也。义不可顾私。若父母有疾则亦宜以切迫之情。疾告于君。得其兪命。然后来救之可也。若径情直遂。委君命于草莽。则恐非人臣事君之义也。先王忧人之忧。虑已及此。故卒章已许其以私情来谂。既曰来谂。则其不可不告而来可知也。

纯泽曰四牡,皇皇者华。皆为使臣而作也。序曰四牡劳使臣之来。皇皇者华。为遣使臣。然则皇皇者华。当在四牡之先。而今后焉何也。且四牡一篇。皆为去者之辞。又何据而知其劳使臣之来也。

四牡观其辞旨。明是遣使臣而作。或者春秋时仍以遣其行者劳其来。而序据此为说耳。

皇皇者华

编辑

纯泽曰皇皇者华。遣使臣访问疾苦。以宣上德达下情而作也。故四章叠言诹谋度询之意。岂圣王之德泽。犹有未及于下民者欤。桃夭章曰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言文王教化之所及。虽妇人孺子。各尽其道也。然则使臣之所当诹谋者。果何事欤。

先王视民如伤。虽其德化所曁。无一人不得其所。而先王之心。常若有所不足。故遣使臣观风俗访疾苦。而其为使臣者。又能每怀靡及。广询博访。以补其不及。此文王所以致二南之化也。若谓化已行矣。俗已美矣。不复以民事为念。是岂岂弟君子为民父母之意哉。慎终如始。先王之所勉也。

常棣

编辑

纯泽曰常棣一篇。只是平管蔡之后。心常有恻怛之情。故及其兄弟宴乐之时。自然感发也。见其第四章兄弟䦧于墙。外御其侮。疑周公专为管蔡而作也。二义安从。

今有兄弟死者。与他兄弟燕乐。则其情必追念死者。增其恻怆之心。而于生者益笃其亲爱矣。周公之心。想自如此。而其怛然伤痛。盖有倍于常情矣。此常棣所以哀而切也。若谓周公专为管蔡而作。则大失其旨矣。

伐木

编辑

纯泽曰伐木燕朋友故旧之诗。而其招呼之勤如此。酒食之盛如此。亲爱之笃又如此。酬酢宴乐之馀。宜有以德业相劝勉。如鹿鸣所谓示我周行者。而三章之中。卒无一语及此何欤。

余尝疑伐木之作。必感乎心而发者也。其心感者其言激。常棣伐木皆然。惟常棣之情易见。伐木之情难见。其首章曰相彼鸟矣。独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方燕之也。奚患乎不求。次章曰宁适不来。靡我不顾。宁适不来。靡我有咎。方速之也。奚患乎不来。卒章曰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醑我。无酒酤我。方乐之也。奚患乎以愆。观其辞。虽若忠厚。而味其旨。实少和平。意或朋友之中。有相失于义者。而勤勤以好意相勉。冀保其故情。故姑致其欢爱之心。以相感发。而至德业相劝之事。有所未暇也。或问伐木大义。皆自言待朋友加厚之意。所以感发之也。朱子然其说。其微旨亦可见矣。

天保

编辑

纯泽曰天子于燕飨。以宾主而不以君臣。不惟布其惠爱也。将欲来众善也。如鹿鸣则求道之意愈切。而天保祝愿福禄而已。不以䂓戒者何也。

人君能孝享祖考。德及群黎。方可以受天多福。按天保四章云吉蠲为糦。是用孝享。五章云群黎百姓。遍为尔德。非至德庸能及此乎。必也其所以求福者如此。然后获福如此。则虽曰颂祷。箴戒之意。实寓于其中矣。

采薇

编辑

纯泽曰夏禹征三苗。誓于师曰尔尚一乃心力。甘誓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汤誓曰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牧誓曰尔所不勖。其于尔有戮。此四誓晓之以义。勉之以威。采薇遣戍役。极言其勤苦之状以劳之。岂禹,启,汤,武其师急不暇私恩耶。抑出师之义。本当如此。而当文王遣戍之时。其化未洽。故先之以恩欤。

行师而用赏罚劝励者则大将之事。禹之征苗。启之伐扈。汤之伐夏。武王之征商。皆亲将其军。用命而赏。不用命而戮。其权在我。故誓师之日。不可不明告之也。若采薇则先王遣将将士卒戍役则临戎号令。固有其人。先王不得以干之也。姑致其忧伤劳苦之意。以慰征士之心而已。于此亦可见先王任将之一端矣。

出车

编辑

纯泽曰王命南仲。往城于方。若以南仲为文王之将则不当称王。若以为殷商之将则无系文王之事。且文王之伐昆夷。见于经传。而𤞤狁之征。见于何书。或以此疑为宣王之诗。而按常武篇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以此推之。南仲明非宣王时人。或引灵台诗王在灵囿。以为文王虽当王称。不害于义。此说亦何居。

按帝乙二十四祀。西有昆夷之患。北有𤞤狁之难。文王以天子之命。命将帅以备之。南仲即其时大将也。逸周书所谓西距昆夷。北备𤞤狁。亦指此也。

杕杜

编辑

纯泽曰劳役。于豳风则东山。于小雅则杕杜。而东山已归之辞。杕杜未归之辞。其辞各异。不能无疑。诗意与采薇。颇相类。安知非同为遣师之诗耶。

诗軆各自不同。有述其既归之乐。以见其未归之苦者。东山是也。有述其未至之思。以见其既至之喜者。杕杜是也。且东山之士。周公三年于外。躬与之劳苦。其思爱之笃。忧伤之切。有不待言而知者。略之可也。杕杜则专言室家之情。不为之备述。何以使征人知其未归之时。思念之心乎。此其所以异也。采薇多说战阵之事。又与此不类矣。

鱼丽

编辑

纯泽曰六章专言酒食之丰。以美主人礼意之盛。天子用是歌燕群臣。不亦夸乎。此天子自作欤。抑与燕之人所作欤。

朱子尝言鱼丽诸篇。如今燕饮致语之类。亦有间叙宾客之辞者。按诗言君子有酒则其非主人自作可知也。

南山有台,蓼萧

编辑

纯泽曰燕飨之诗。主人致殷勤于宾。宾致颂祷于主人。而南山有台,蓼萧二诗。主人为宾祝愿之辞。此亦有一軆欤。鹿鸣曰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南山有台曰乐只君子德音是茂。蓼萧曰既见君子其德不爽。若言其贤则同。而待之有异何也。或疑鹿鸣用之尊敬之臣。故称其德求之以道。南山有台蓼萧用之亲戚勋旧之臣。故称其德而祝之以福耶。

或美其德以求大道。或颂其德以祈景福。要之皆尊之敬之爱之厚之之意耳。

蓼萧

编辑

景源曰蓼萧一篇。天子所以燕诸侯之诗。诸侯宜有答天子之什而阙焉。以鹿鸣诗观之。其所燕飨者。宾主之礼也。宾主之礼。必有相酬之义。故其受赐者。亦得以宾主之礼。作天保以答之。然若燕诸侯。未尝执宾主之礼。而诸侯不敢有答者欤。按行苇诗所以燕父老者。而凫鹥诗所以宾公尸者也。其答之也。有既醉假乐等诗。此亦以宾主之礼接焉。故有所答也欤。非然则行苇凫鹥之有答。而蓼萧之无答。甚可疑。燕飨之礼。报答之制。有可据之文否。

舜作歌。皋繇赓载。臣之于君。有报答之礼尚矣。况在朝曰君臣。于燕曰宾主。按湛露诗厌厌夜饮在宗载考。夜饮私燕也。在宗在路寝也。则其以宾主之礼相接也明矣。夫岂以君臣之严而不敢有答也。元城刘氏曰鹿鸣以下五诗。所言非一事。所歌非一时。所燕非一臣。而其臣之答之则惟同歌天保六章而已。盖臣子之祝报其君。惟愿其福禄也寿考也。试取鹿鸣五诗。分以读之。而各以天保答之。尤见一时君臣相与殷勤之意。蓼萧之无答也。非无答也。特以篇次在天保之后。而疑于无答耳。今须且读湛露。继以天保则蓼萧之答可见也。

蓼萧,湛露

编辑

景源曰序以鹿鸣为燕群臣之诗。以蓼萧湛露。为燕诸侯之诗。盖三诗通用于燕飨。而其义有不同者。鹿鸣主尊敬师保之道也。蓼萧与湛露。主燕嬉朋友之道也。岂周之燕礼。以师保待群臣。而以朋友待诸侯欤。然三诗皆属武王时所定。则其群臣无逾于召公太公周公之列也。其诸侯亦无逾于召公太公周公之列也。彼三公者将受师保之礼于鹿鸣。而受朋友之礼于蓼萧湛露耶。所燕之人同。而所待之礼异者何欤。

古者太公封于齐。周公于鲁。召公于燕。皆留相王室。故明堂位曰道者。导天子以道者也。恒立于前。周公是也。辅者辅天子之意者也。恒立于左。太公是也。拂者。拂天子之过者也。恒立于右。召公是也。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恒立于后。史佚是也。此四人者。国之元老。其馀百执事。亦皆四人之徒也。鹿鸣所宴之宾。而王乌得不敬乎。周之始。兄弟之国十五。同姓而封者四十馀国。分釐四方之民。欲常常见之而不得也。其以朝正来也。可以尽亲睦之情。而又不可久留也。蓼萧,湛露所宴之宾。而王乌得不燕嬉乎。盖所燕之人不同。故待之之礼有异也。先代帝王之后受封于周者。天子有事则膰焉。有丧则拜焉。无朝正之礼也。来谕以燕嬉为朋友之道。恐未然也。友之道岂止于燕嬉乎。必也如鹿鸣然后友之道尽矣。

彤弓

编辑

纯泽曰彤弓所以酬有功也。诸侯受彤弓。得以专征伐。不亦重乎。此诗不言其赐何人。而若在宣王时则不出于方叔,尹吉甫,仲山甫,召穆公之徒。然则赐有德。不但为有功也。若以功而已。则汉之韩,彭之徒。其功不在此数人之下。亦可以赐彤弓乎。韩信之徒皆受彤弓而专征。则天下之不乱者鲜矣。汉已后无诸侯专征之法者。或繇此故欤。周之时虽有功。亦必有德者然后始可以赐彤弓也欤。

诸侯有功然后赐弓矢者。古之制然也。故虽韩,彭之徒。若有功赐之可也。既赐矣。因以叛焉。是罪在诸侯。不在天子。夫彤弓者。报人之功而已矣。又焉知人之将叛而废其已成之功哉。有德者始受彤弓之言。恐非通论。

六月

编辑

纯泽曰尹吉甫以天子之命。平𤞤狁而归。天子当燕飨以劳之。而六月卒章曰吉甫燕喜。曰饮御诸友。是私燕也。非天子飨之也。岂既享天子之燕。而又燕其朋友耶。

诗言吉甫燕喜。既多受祉。盖云献功之日。燕饮喜乐。多受福祉于天子也。所谓福祉亦不过锡赉之丰。褒宠之隆。则天子之燕吉甫。于此可知也。

斯干

编辑

兄弟。资气于一父。资形于一母。兄者先于吾而得吾之形气者也。弟者后于吾而得吾之形气者也。虽其得之有先后而为二人。原其本则一人而已。人孰不爱其身。爱兄弟或不如其身者。二之而已。二之之甚。路人而已。象日以杀舜为事。后之言不友者。必曰象。然推其心则不过曰二之而已。舜知象之将杀己也。而象忧则亦忧。象喜则亦喜。后之言友者。必曰舜。然推舜之心则亦不过曰一之而已。故仁人之于兄弟也。顺吾天性之爱而已。不加毫发。其乐自足。若以亲厚睦敦之义。相与谋度。则是彼我相成而强勉焉者也。强勉者可以齐义。非所以处恩也。何则。恩不待勉也。勉之而善。已与油然而生者有间矣。勉之而有不善则怨詈从此而生。可不惧哉。斯干曰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犹者以善道相谋度也。则强勉之谓也。但言相好则天性之爱见矣。或曰如子之言。常棣非至乎。曰周公遭人伦之变。既施其刑政焉。常有恻怛之存乎中者。故方其燕饮兄弟之时。备言兄弟友爱之意。亦所以感发其良心而已。

无羊

编辑

无羊刺幽王也。幽王之世。贼虐生民。毒痡四海。因之以饥馑。重之以师旅。壮者散而之四方。老弱塡于沟壑。而视其羊则三百。群之多也。视其牛则九十。犉之具也。降阿饮池。无惊畏之虞。矜矜兢兢。无耗败之患。而至其牧人。亦皆荷蓑负糇。优游得所。则此正孟子所谓率兽而食人者也。众维鱼矣。民乱之征也。旐维旟矣。戎兴之象也。而太人占之则乃曰年丰人众之兆。此正所谓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者也。其讥刺之意。隐然于辞气之外。而序以为宣王考牧非也。

节南山

编辑

弗躬弗亲。言尹氏委政于群小。弗以身率民。故民自不亲。非庶民之不信于上而然也。弗问弗仕。言未尝访问侧陋之贤者。故贤者不仕于朝。勿谓世之无贤。以罔君子也。君子如届。言君子若至则民之乱心息矣。君子如夷。言若使君子平其政则民之恶怒远矣。

小旻

编辑

观于小旻而知申后太子之所以废也。天下之恶。不壹其为道也。要其萌则其心未定而已。天下之患。不壹其为变也。求其本则亦乘其心之未定而已矣。其心未定则未有不为物所胜者也。天至难胜也。祸福与夺之理。一有所未定。则有时为人力所胜。若孔子之不得位。秦之有天下之类是已。圣人至难胜也。其经纬施措之政。一有所未定。则有时为愚人所胜。若尧之试伯鲧。周公之用三叔监殷之类是已。天与圣人犹如此。而况后世人主明不足以达理。知不足以尽性。而处乎善恶倾夺之中。其为患可胜言哉。人之性本善。繇是而动。不为物所迁焉。则不加毫发而众善自足。惟其情随物变。而性为所蔽。心不能自定。故为恶易为善难。故曰天下之恶。其心未定而已。天下之至难胜者莫如善。故舜处顽父嚚母傲弟之间而不瑕。文王处于纣君臣之间而不化。孔子围于匡而不变。心定故也。天下之至易制者莫如恶。故桀纣之暴而一妇人制之。厉王之虐而一贪夫制之。孔甲之乱而一妖巫制之。穆王之荒而一御者制之。心不定故也。故曰天下之祸。乘其心未定而已。嗟乎。幽王之世。王无定心。国无定猷。发言盈庭。是非相夺。其必有谗谀之臣乘间而制王者矣。夫心之未定。必有所偏僻焉。故谗谀之臣。欲逞其说。则必先揣君心之偏僻者而中之。当是时。王心之所偏僻。非褒姒而谁也。故其谗必自申后始。未有母危而子安者也。故曰观于小旻而知申后大子之所以废也。

小宛

编辑

观于小宛而知先王之训民有道也。穷而不忘德义。

何人斯

编辑

王氏谓苏公之待己也忠。遇人也恕。恐不然。按三章曰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四章曰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五章曰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是真以魑魅鬼蜮视暴公。而犹且曰一者之来。云何其盱。一者之来。俾我祗也。是犹以朋友待之也。夫内以鬼蜮视之。而外以朋友遇之。不恭孰甚焉。沔水曰我友敬矣。谗言其兴。苏公之被谗也宜哉。

蓼莪

编辑

以蓼莪之义事亲。以烝民事君。以女曰鸡鸣处夫妇。以常棣处兄弟。以鹿鸣待朋友。以行苇序长幼。以东山之意使民。君子以七诗善其身。以施于家国而天下治。

大东

编辑

仲山甫之言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盖民有所怀。其悲哀愉悦。皆宣之于口。闵赋役之重则有大东。忧谗舌之巧则有巷伯。无含畜不泄之情。故其性情之正可以见。而巧诈隐僻之心无自生焉。后世以言为讳。有诽谤之诛。甚至于腹非唇反。皆为死律。上下之情始不通。民心抑郁。动触忌讳。畜祸滋甚。可胜叹哉。

小明

编辑

小明之诗人。君子哉。劳苦之极。而不忘纳人于善。比之北山。厚莫大焉。

鼓钟

编辑

鼓钟。宜臼在申。听鼓钟之声而思宗周也。中山靖王闻乐声而泣。中有悲哀不泄之情。而听钟鼓之音则其思益切。人之情也。宜臼弃于父。孤寄于淮水之上。而闻钟鼓而悲。仍思周之盛王而不能忘。盖哀今之不能然。而其怨慕幽王之心。亦可见矣。

𫠆弁

编辑

先集维霰。言天下将乱。而其兆已见。如将雪而霰为之征也。天下乱则死亡流离。亲戚不相保。虽欲源源相见不可得矣。故勉之以乐酒今夕。以尽其欢洽也。

鱼藻

编辑

王之在镐。万民所瞻。而饮酒而已。安居而已。亦异乎禹之为君矣。故曰鱼藻。非美之也。讥之也。隋炀帝时内史侍郞薛道衡上高祖颂。帝览之不悦曰道衡致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注鱼藻刺幽王而思武王。亦通。

都人士

编辑

文公以周谓之镐京。盖惧其混于王风耳。然以东迁后看似衬。

绵蛮

编辑

兴也。盖言黄鸟则止其所止。而我则道远而劳甚矣。似从军者怨其将帅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