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四库全书本)/卷165

卷一百六十四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三
  在下位不获至不诚乎身矣中庸
  考异古本注居位治民下乃能行诚下共有也字
  诚者天之道也
  考异古本注有大至诚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疏若天之性自然信著二叶右六行宋板自然信著作有生杀信著
  自诚明谓之性
  考异古本注是贤人学以成之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必有至诚下有也字疏此自明而至诚三叶左三行宋板自明作说学 非由天性教习而致四行而致作使然至诚则能明其徳五行明其徳作有明徳 勉学乃致
  至诚同上勉学作习学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考异古本注致大平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疏自神妙而来四叶右六行宋板自作由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考异足利本注于有义焉而已无有义二字谨按不可解也疏由此诚彰露五叶右二行正误此当作次
  补遗宋板疏由此诚彰露五叶右二行此作次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考异古本注冬占后右下有也字释文一本乎作于元文作见乎贤遍反下不见注著见同一本乎作于
  诚者自成也至悠也久也
  考异古本经可一言而尽也一作壹足利本同注有造艺正误造当作道 所以自道达下言贵至诚下征或为彻下要在至诚下共有也字 物万物也亦事也亦上有物字足利本同 外内犹上下下有之也二字言得其时而用也也上有之字疏又须行之悠久八叶左六行宋板悠作长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八行也下有者字无圈
  补遗古本注有造艺造作道宋板足利本同疏覆万于万物八叶右二行宋板上万作盖
  今夫天斯至纯亦不已
  考异古本经及其广大大作厚宋板足利本同一卷石之多卷作拳注放此注地之博厚本起撮土起作由宋板足利本同 水之不测本由一勺由作从宋板足利本同 言天地山川积小致大为至诚者以如此乎作皆合少成多自小致大为至诚者以如此乎宋板足利本同但二本以作亦补阙昭昭犹耿耿小明也振犹收也卷犹区也谨按古本此卷字同今本 天所以为天文王所以为文 如天地山川之云也易曰 顺徳积小以成高大顺作慎宋板足利本同宋板无成字释文卷音权元文卷下有李字谨按此处释文正嘉二本阙崇祯本备矣疏九叶左九行补阙昭昭狭小之貌言天初时故云昭昭之多谨按多下剩一字空 言土之初时
  十叶右一行宋板土作地补阙言多少唯一撮土 载华岳而不重二行华岳作五岳 言山之初时三行时作小 皆言至诚不已四行至诚作为之补阙为天地分而成二体水或众流而聚为深六行聚为深作成大是 以今天
  地山川六行山川作体大 纯谓不杂十叶左一行不杂作不已
  大哉圣人至至道不凝焉
  注补阙育生也峻高大也 言为政在人政由礼也凝犹成也释文○洋音羊峻思闰反谨按剩五字空 优于求反倡优也凝本又作疑鱼澄反谨按正嘉二本疑作凝非疏十一叶右一行圣人之道高大苟非至徳其道不成谨按剩二字空 天下洋洋然育生也峻高也言圣人之道高大谨按欠一字空 上极于天○优优大哉优优宽𥙿之貌谨按剩一字空 其道礼仪三百周礼有三百六十官言三百者谨按剩一字空 威仪三千者即仪礼行事之威仪仪礼虽十七篇谨按剩一字空其中事有三千○待其人然后行者言三百三千之礼然后施行其事○故曰苟不至徳至道不凝焉 古语先有其文今夫子既言三百三千待其贤人始行 苟诚也不非也苟诚非至徳之人则圣人至极之道不可成也俗本不作非也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一宋板
  故君子尊徳性
  注补阙问学学诚者也广大犹博厚也考异古本习之谓之温下有也字疏十一叶左三行补阙正义曰此一经明君子欲行圣人之道 一经明圣人性之至诚三行宋板一作前补阙性之至诚此经明贤人学而至诚也 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徳之性自然至诚也 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谓勤学乃致至诚也 尽育物之精微言无微不尽也 言贤人由学极尽天之高明之徳
  子曰愚而至作礼乐焉
  考异古本注新政可从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今孔子谓其时下有也字 天子之位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子曰吾说至天下者也
  考异古本经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无是字注吾从周行今之道下有者也二字 三王之礼下有也字征或为证证作登宋板正徳嘉靖本同下注放此疏
  伐原示民以信之类也十五叶右八行宋板类下有是字 亦堪俟待后世世之圣人十五叶左四行无一世字 未尝有不行十六叶右六行尝作常
  补遗宋板疏圣人则之百世同道十五叶左九行道下有者
  仲尼祖述至不大声以色
  考异古本注说孔子之徳下固足以明之下山川之异下帱或作焘下有其徳而无其命下尊亲尊而亲之下小人浅近易知下不知孔子以其深远下入圣人之徳下亦无损害于己志下共有也字 莫近诸春秋下足利本有焉字 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亦作以言其临下普遍足利本作言其监天下普遍 安无
  所倚无作有宋板足利本同 肫肫读如诲尔忳忳之忳忳忳恳诚貌也下无一忳字宋板同 言圣人虽隐居宋板居作遁足利本作遁 视女在室独居者者作耳宋板足利本同 犹不愧于屋漏犹上有独字 此颂也宋板颂作显恐非 诸侯法之也诸上有谓字宋板足利本同 言我归有明徳者无我字释文拨生末反十六叶元文生作半 编必县反同上县作绵 当丁乱反又下郎反十七叶正误乱当作浪谨按下恐丁误 貊本又作貊同上上作貊下作貊 纶本又作论十八叶上作论恳苦狠反同上苦作口疏誉文王可知也二十一叶右三行
  板誉作举 不能成其元也六行元作化 论夫子之徳大如天二十二叶右八行大上有深字补阙二十三叶风是所从来之末也从来之末也谨按以宋板补𨚫系衍文当删去也 虽隐其身而徳甚明著二十三叶右五行无而字徳下有亦字 被人采捕六行采作探 证君子之徳犹美文王二十四叶右四行美作若
  补遗古本经可以入徳矣以作与宋板足利本同释文当丁乱反又下郎反十七叶乱作浪下作丁疏言夫子发明文武之徳二十叶右三行宋板发作法 言不待有偏颇也二十二叶右四行待作特 渊深水之貌也右五行深水作水深初视不见左六行不作未 诗曰予怀民徳二十四叶右四行
  民作明
  子曰声色至无臭至矣
  考异古本注有所比则有重重上有所字足利本同人无闻其声音亦无知其臭气者足利本声音下有者字宋板亦字作者 然后善下有也字疏此亦断章取义二十五叶右二行宋板取作为 有可比之形则是有重四行则上有有所比三字
  补遗宋板疏犹有形体可比也二十四叶左八行也作并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