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旗之历史

中华民国旗之历史
作者:冯自由
本作品收录于《革命逸史

清季革命党所用国旗之方式有数种:最初为兴中会所用之青天白日旗,次为中国同盟会所修订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迄辛亥武昌举义,更有共进会所用之十八星旗、上海光复所用之五色旗、惠州陈炯明所用之井字旗。兹分别叙述其源流及沿革如次:

兴中会之青天白日旗 乙未(一八九五年)春,孙总理杨衢云等日在兴中会香港本部乾亨行商议攻取广州策略,据兴中会员谢缵泰英文笔记所载,是年阴历三月十六日(旧历二月二十日)兴中会干部开会,议决挑选健儿三千人由香港袭取广州之方法,及采用青天白日为国旗之方式,以代满清之黄龙旗云云。缵泰为衢云密友,每次会议恒参与机要,其言至有根据。此旗之方式系陆皓东所设计,皓东即殉于是役,为民族革命流血之第一人。自乙未重阳日广州失败后,青天白日旗初用诸军事者,为庚子(一九〇〇年)闰八月惠州三洲田之革命军,其后尤列至南洋各埠创立中和堂,令各会所均悬挂青天白日旗,海外华侨团体以革命党徽号为标帜者自此始。当时旗上所排列叉光,多寡不一,缝制者多莫名其妙,后经总理解释,谓叉光即代表干支之数,故叉光应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时辰,自是旗上叉光之数始确定不易。

同盟会之红蓝白三色旗 乙巳(一九〇五年)七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翌年冬,同盟会召集干事会编纂革命方略,并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方式问题,总理主张沿用兴中会之青天白日旗,谓乃陆皓东所发明,兴中会诸先烈及惠州革命军将士先后为此旗留血,不可不留作纪念。各党员亦提出他种方式,有提议用五色,以顺中国历史上之习惯者,有提议用十八星,以代表十八行省者,有提议用金瓜钺斧,以发扬汉族之精神者,有提议用井字,以表示井田之义者;黄克强对于青天白日,颇持异议,谓形式不美,且与日本旭旗相近。总理争之甚力,且增加红色于上,改作红蓝白三色以符世界上自由平等博爱之真义。仍因意见分歧,迄未解决,后经章太炎、刘揆一设法调解,暂搁其议。于是各种方式均由庶务干事刘揆一保存,作为悬案。然自后丁未(一九〇七年)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钦州防城、广西镇南关,戊申(一九〇八年)钦州马笃山、云南河口,庚戌(一九一〇年)正月广州,辛亥(一九一一年)三月广州诸役,党军咸用青天白日满地红之三色旗为革命标帜。克强叠任主帅,从无反对之表示,故在革命历史上,青天白日旗之为中华民国国旗,实无疑义。

潮惠革命军之国旗 同盟会干部制定革命方略之后,依革命方略第九章因粮规则第二节丁项军事用票第一条之规定,革命军所发行军事用票,一律冠以国旗,并绘成国旗方式,颁发革命军各都督及同盟会各埠分会长使用。丁未春,总理以总理名义任许雪秋为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又任邓子瑜为东军惠州区司令,以余时任同盟会香港分会长,特令赞襄潮惠军务。余接受本部颁到新定国旗方式后,乃使余妇李自平在《中国日报》四楼依样密缝制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四梃,分给许雪秋、邓子瑜各二梃,备举义时应用。是年四月十一日,余丑、陈涌波等仓卒举义于潮州饶平县黄冈城,许雪秋时在香港,不及往。革命军既克黄冈,余丑等率众誓师并拍照纪念,照中右侧有人手持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立于其旁者陈涌波也。考清季革命军起事者二十余次,其能从容拍照纪念者,只有潮州黄冈一役,是役所用国旗即余所颁发。 镇南关炮台上之革命旗丁未十月二十七日,黄明堂、关仁甫、李祐卿率革命军占据广西镇南关炮台,镇南镇中镇北三台均高悬青天白日旗,十一月初四日以弹药告罄,粮食不继,不得已下令退却。时清军取包围式,向山上环攻,明堂等率众冲围而出,及至半山,军中有一小童回顾台上青天白日旗未撤,虑为敌军所得,竟以一人冒险,重登山巅,取回此旗,全军将士咸为称赏不置,诚国旗史上之一佳话也。

庚戌新军反正之红旗 庚戌正月元旦日,倪映典率新军反正于广州东郑,先是香港同盟会机关部以倪运动新军渐臻成熟,乃于己酉(一九〇九年)十二月赶制青天白日三色旗百具,以供军用。秘密制旗之地所有二,一在九龙城孙寿屏(总理之兄)农场,寿屏与其友杨锡初任之,一在湾仔东海旁街七十六号四楼冯宅,卢桂屏(余之庶母)及陈淑子(胡汉民夫人)李自平数女士任之。寿屏之农场原假诸陈少白,邻接少白寓所,少白虑为英警吏侦悉,再三向寿屏警告,寿屏乃将布料缝车等件尽移至冯宅,合力缝制,数日内成三色旗百余幅,由徐宗汉(后为黄克强夫人)等藏于卧具中,密运至广州各机关备用。及元月初三日新军反正失败,倪映典死之,当日报载倪身穿蓝袍,手持红旗,驰马督队前进,即此青天白日满地红之国旗也。又革命党人事前在城中预设机关数处,拟于举兵时分头纵火,以乱清吏耳目,迨新军发动,高第街宜安里机关于纵火后旋即扑灭,徐宗汉探悉所贮藏国旗之被褥为警吏移至区署,乃托女友庄汉翘取回原物。讵该被褥为火毁去一角,红布外露,警吏已查悉为党人用旗,时汉翘尚未入党,绝不知被褥中藏有危险物,茫然投警局报领。警吏谓必须物主到署亲领始可发还,宗汉至是始知事情败露,乃挈汉翘逃往香港。于此可知当日警吏不欲遽兴党狱,否则跟踪探索,徐庄何能免耶。 革命军债券面之国旗辛亥三月黄花岗一役之前,总理到美洲筹募饷糈,尝用中华革命党本部总理孙文之名,由旧金山筹饷局发行中华民国金币券,券之正面刊有青天白日满地红之三色旗,反面刊有青天白日旗,均由总理亲手绘样,交会计李公侠印制,美洲华侨之认识革命旗章自此始。及八月武昌革命军兴,所揭橥者为共进会之十八黄星旗,而非青天白日旗。保皇党报纸乃借口引为抨击革命党之资料。余时主旧金山《大同日报》笔政,因为中华民国旗之历史一文以解释之,且说明三色之意义曰:红者血之色,言必流血而自由可求也;青者天空之色,即公正之义,言公正即平等也;白者清洁之色,言人心清洁乃能博爱也。此文后为上海《民立》、《天铎》二报及商务印书馆印行之革命小册先后转载。

辛亥革命军旗章之异同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革命军所用旗章计有四种,(一)为共进会焦达峰、孙武等之十八黄星旗,即武汉义师所用。(二)为上海江苏军政府之五色旗,乃宋教仁、陈其美所提议。(三)为广东军政府之青天白日三色旗,此为革命军历次所常用。粤为革命策源地,人民认识此旗已久,广州光复之先,粤绅江孔殷率清防营败民军陆领、谭义所部于顺德乐从墟,夺获青天白日旗多具,其后江说张鸣岐李准反正,欲悬革命军旗以示无贰心,各界匆遽觅革命旗不得,江乃出其俘获品以赠,即其时高悬于谘议局之上者是也。(四)为陈炯明在惠州举兵之井字旗,此旗式原为丙午年廖仲恺在东京所提议,廖陈同隶惠州籍,陈闻同盟会本部尝有此提案,遂采为己军之标识,嗣会师广州,始废置不用。要之此四种旗章均不出丙午年东京同盟会本部提案之方式,青天白日旗在事实上虽已屡用于粤、桂、滇三省义师,然当日干部会议,各省代表咸参与其间。迨辛亥革命,各省有力同志多根据旧日悬案,逞奇立异,各树一帜,此十八星旗及五色旗井字旗所以随青天白日旗而纷然并起也。 }}

总理对于国旗之新方案 总理以黄克强有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之批评,故戊申居新加坡时尝将此旗内容再三润饰。拟将旗上青红二色增加小方格,且干红色上横添白线,以示美观。曾指导陈淑字女士(张永福夫人)绣制新旗式,以示同志,其图案今尚由张永福保存之。民元南京政府成立时,发生国旗问题,总理乃于总统府办公室内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新图。旗中红色之上横添白线若干,每一线即代表一行省,总统府职员及宾客多见之,惟此新旗式尚备而不用,总理始终未向政府提出之。

青天白日用作海军旗之原因 民元南京政府建立后,鄂、湘、赣三省用十八星旗。粤、桂、闽、滇、黔数省用青天白日三色旗,江、浙、皖及各省多用五色旗。各省派出之援鄂军及北伐军,旗章各异,颇为覆杂。时海军部请示大总统应用何种旗式,总理令用青天白日三色旗,并派海军部员邓某(邓世昌之子)慰劳沿江舰队,向海军将士说明青天白日旗与历次革命之关系。由是全国各军舰一律以青天白日三色旗为国徽,更在旗内红色之上横添白线若干,另定为海军旗,至今尚沿用之。

参议院折衷制定国旗之经过 参议院既迁北京,为国旗方式问题,尝发生剧烈之争议,最后乃采纳折衷派意见,议决以沪军都督府所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足以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最为普遍,确定为中华民国国旗。武昌起义之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同盟会之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由政府正式公布之。总理闻之颇为不怿,然是时同盟会员在参议院不能占过半数,且院内共和党内之同盟会分子徒知拥护武昌起义之纪念品,不愿为母党之助,结果能予保留而制定为海军旗,已属幸事矣。

中华革命党党证之国旗 癸丑(民国二年)各省讨袁军失败后,总理组织中华革命党于日本东京,遂恢复同盟会旧制,用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青天白日旗为党旗,所颁发党证及委任状奖状即用此项国旗党旗各一交加于上。乙卯(民四)起义于山东潍县及广东各地之中华革命军,亦概用此种标帜。迨民九粤军自漳州返粤,总理再由非常国会当选大总统,始公然宣布废止五色旗及十八星旗,而分别制定青天白日为国旗军旗。民十,陈炯明、叶举等叛变,总理避地上海,陈炯明一反总理所为,青天白日旗亦同遭此厄。

中华民国旗之确定 民十二年总理在粤重组织大元帅府,就职日正式举行阅兵授旗礼,青天白日旗复飞扬于广州。适是年全国学生会在广州召集大会,请总理于开会日莅场指导,行礼时,总理见堂上悬五色旗,竟不为礼。演说间,乃说明青天白日旗与五色旗之异同,及在革命史上之价值,众始了解。民十三,总理乘中山舰北上,道经香港,舰上悬青天白日旗。英吏遣人相告曰:如改悬五色旗,当以礼接,盖青天白日旗之为国旗尚未经国际承认也。总理毅然不恤。及民十六,革命军攻克南京,平津旋亦底定,无何,张学良且拒绝日人警告,令东北四省尽改悬青天白日旗,由是中国国民党统一全国,各国虽欲不正式承认,不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