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吴纪闻
◀上一卷 卷第二 下一卷▶

卷第二

编辑

姚氏三瑞堂

编辑

阊门之西,有姚氏园亭,颇足雅致。姚名淳,家世业儒,东坡先生往来必憩焉。姚氏素以孝称,所居有三端堂,东坡尝为赋诗云:“君不见董召南,隐居行义孝且慈。天公亦恐无人知,故令鸡狗相哺儿,又令韩老为作诗。尔来三百年,名与淮水东南驰。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时有。枫桥三瑞皆目见,天意宛在虞鳏后。惟有此诗非昔人,君更往求无价手。”东坡未作此诗,姚以千文遗之。东坡答简云:“惠及千文,荷雅意之厚。法书固人所共好,而某方欲省缘,除长物旧有者,犹欲去之,又况复收邪?”固却而不受。此诗既作之后,姚复致香为惠。东坡于《虎丘通老简》尾云:“姚君笃善好事,其意极可嘉,然不须以物见遗。惠香八十罐,却托还之,已领其厚意,与收留无异。实为它相识所惠皆不留故也。切为多致,此恳。”予家藏三瑞堂石刻,每读至此,则叹美东坡之清德,诚不可及也。

丁氏贤惠录

编辑

《丁氏贤惠录》,安定先生文,苏子美书。丁氏乃晋公之女弟,陈君子之母也。封长安县君,贤行甚著。晋公钟爱其甥,欲官之,丁氏固辞,俾其以学术进,晋公竦然称叹。已而同其弟继登进士科。观此,足以知夫人之贤矣。

里人张绅,世与陈旧,其妇娩而没,夫人褓其婴归,付乳媪,亲加拊视,能言而还之。相兄既南谪,家日沦困,有侄孙女幼孤,夫人训育笃于己生。及归冯氏子,妇式闲淑,甚宜其家。时工部黄郎中宗旦守苏,闻而谓人曰:“玆事可书于史。”

张文定公知昆山

编辑

张文定公方平,景祐中宰昆山。时蒋堂侍郎为郡守,得公著《刍荛论》五十篇上之,因举为贤良。公知昆山时,吴越归国未甚久,郡邑地旷,民占田无纪,岁远多侵越,讼数十年不能决。公召问所输租税几何?大约百一二。悉收其馀,以赋贫民,自是无讼。

传灯录

编辑

永安禅院僧道元,纂佛祖讫近世名僧禅语,为《传灯录》三十卷以献。祥符中,诏翰林学士杨亿、知制詻李维、太常丞王曙刊定,刻板宣布。

曾大父

编辑

曾大父讳宗元,字会之。自幼颖悟绝人,读书于虎丘寺,昼夜不绝。举进士,为乡里首选。继登天圣五年第,主杭州仁和县簿。时范文正公为帅,改容礼之曰:“公器业清修,他日必为令器,谨勿因人以进。”曾大父敬服其训。高祖既抱疾,因乞便亲,移吴县簿。后以居忧服阕,调建安尉。蔼有称声,保任者二十有二章。召见,改大理寺丞,知句容县。发擿奸伏,政如神明。叶道卿内翰时开府金陵,甚为之前席。杨纮持使节行部,号为深酷,吏望风投劾而去。纮过境上,独不入县,或问其故,纮曰:“龚君治民,所至有声,吾往徒为扰耳。”其见重如此。自登朝,未尝游公卿之门,皆文正公之教也,士论美之。尝通判衢、越二州,终都官员外郎,葬南峰山。有文集十卷,号《武丘居士遣稿》。子程、孙况,俱擢第。曾大父善作诗,尝有《六月吟》云:“曦轮猎野枯杉松,火焚泰华云如峰。天地炉中赤烟起,江湖煦沫烹鱼龙。生狞渴兽唇焦断,峻翮无声落晴汉。饥民逃生不逃热,血迸背皮流若汗。玉宇清宫彻罗绮,渴嚼冰壶森贝齿。炎风隔断真珠帘,池口金龙吐寒水。象床珍箪凝流波,琼楼待月微酣歌。王孙昼夜纵娱乐,不知苦热还如何?”《夜宴》诗云:“兔魄侵堦夜三刻,蜀锦堆香花院窄。风动帘旌玳瑁寒,露垂虫网真珠白。美人匝席罗弦管,绮幄云屏炉麝暖。只恐金壶漏水空,不怕鸾觞琥珀满。劝君莫负秉烛游,曾见古人伤昼短。”《赠处士林逋》诗云:“高蹈遗尘蜕,含华傲素园。璜溪频下钓,蕙帐不惊猿。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几回生蝶翅,明月在西轩。”《送陈君子之四明》诗云:“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捣砧词》云:“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𢭏破江城秋。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长信宫中叶满堦,洞庭湖上波平水。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曾大父尝以所业投范文正,文正曰:“子之文,温厚和平而不乏正气,似其为人也。”世以为确论云。

娄侯

编辑

昆山,乃古之娄县,今县之东北三里有一聚落,尚以娄县为名。或云在汉为疁,后避钱王讳改今名。予考《三国志》,张昭拜辅吴将军,封娄侯,则县之为娄旧矣。《汉书》云改于王莽时。

滕章敏公

编辑

滕元发名甫,避高鲁王讳,以字为名,更字达道。九岁能赋诗,敏捷过人。范文正之父为诸舅,见而奇之,教以为文。文正为乡郡,而安定胡先生居于郡学,公往从之,门人以千数,第其文常为首。举进士,试于廷,宋景文公奇其文,擢为第三。以声韵不中程,黜之。其后八年,复中第三,通判湖州。时孙威敏公沔守钱塘,一见曰:“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要。召试学士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上以问公,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知开封府,迁御史中丞,抗论得失为多,出知秦州。河朔地震,坏城池庐舍,命公为安抚使。还,复知开封府,除翰林学士,出知郓州,移定州。入觐,力言新法之害。至定,虏人畏服。上喜,令再任,诏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因作堂,以“安边”名之。又上疏论新法,徙青州,留守南都,知蒲、邓二州。坐累,知安州。侍郎韩丕,旅殡于安,五十年矣。学士郑獬,安人也,既没十年,贫不克葬,公皆葬之。以言者复贬筠州,已而为潮州。哲宗即位,徙苏、扬二州,除龙图阁直学士,复知郓州。岁方饥,乞淮南米二十万石为备,全活五万人。徙真定、河东,除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葬阳山。公屡领帅权,条画皆有方,议者谓近世名将无及公者。朝廷虽知公之深,而终不大用。每进,小人必谗之。公尝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辜,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天下闻而悲之。

沧浪亭

编辑

沧浪亭,在郡学之东,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之池馆。其后苏子美得之,为钱不过四万。欧公诗所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是也。予家旧与章庄敏俱有其半,今尽为韩王所得矣。

范文正公复姓

编辑

范文正公幼孤,随其母适朱氏,因从其姓,登第时,姓名乃朱说也。后请于朝,始复旧姓,表中改用郑准一联云:“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伯越,乘舟偶效于陶朱。”范蠡、范睢事,在文正用之,尤为切当。今集中不载。

郑宣徽

编辑

郑戬,字天休,居皋桥。天圣初,登进士第。尝知开封府,发擿奸伏,都下肃然。迁三司使、知枢密院,俄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移镇长安。有表曰:“听严宸之钟鼓,未卜何晨;植劲柏于雪霜,更观晚节。”上称诵者数四,谓左右曰:“戬气质英豪,朕欲用为宰相,故屡试于外也。”庆历三年,代范文正为四路都招讨,元昊畏其威。再知长安,蕃酋部将遮道卧辙,不得行。六年移并州。寻拜宣徽使、奉国军节度使。未几薨,赠太尉,谥文肃,葬横山。

五柳堂

编辑

五柳堂者,胡公通直所作也。其宅乃陆鲁望旧址,所谓临顿里者是也。公讳稷言,字正思,兵部侍郎则之侄。少学古文于宋景文,又尝献时议于范文正,晚从安定先生之学,皆蒙爱奖。后以特奏名拜官,调晋陵尉,又主鄞县簿,又为山阴丞。自度不能究其所施,乃乞致仕。升朝之后,仍赐绯衣银鱼。公既告老,即所居疏圃凿池,种五柳以名其堂,慕渊明之为人,赋诗者甚众。公自中年清修寡欲,延纳后进,谈论不少休。日入后不饮食,率以为常,或与客夜坐久,不过具汤一杯而已。年八十馀而终,江谏议公望为志其墓。子峄。

中隐堂三老

编辑

曾大父自都官员外郎分司南京,谢事家居,(所居在大酒巷。)取白乐天“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间”之诗,建中隐堂。与尚书屯田员外郎程适、太子中允陈之奇相与游从,日为琴酒之乐,至于穷夜而忘其归。二公皆耆德硕儒,致政于家,吴人谓之“三老”。

林氏儒学之盛

编辑

林氏本福清人,徙居吴门,有讳概者,尝为省试第一,登载《国史儒学传》。其子曰希、旦、邵,颜,相继俱登科级。希为枢密,谥文节;旦为殿中侍御史;邵为显谟阁直学士,谥文肃;颜为光禄卿。希之子虞,中词科;旦之子虙;亦登第;邵之子摅,赐出身,为中书侍郎。近世儒门之盛,必推林氏云。

国一禅师

编辑

国一禅师,乃昆山圆明村朱氏子。舍俗为僧,受业于景德寺,法名道钦。因游历丛林,遇一有道者,语之云:“乘流而行,遇径而止。”既至双径,遂借龙潭筑庵于其上,即开山之祖也。事载《塔铭》云。今慧聚寺之西,有以罗汉名桥者,盖指国一云。

叶少卿

编辑

叶参字少列,尝守此郡,既谢事,因居焉。其子清臣,登禁从,少列犹及见之。范文正公尝赠之诗,云:“退也天之道,东南事了人。风波抛旧路,花月伴闲身。湖外扁舟远,门中驷马新。心从今日泰,家似昔时贫。见子登西掖,携孙过北邻。白云高阁曙,绿水后池春。尊酒呼前辈,炉香叩上真。只应阴德在,八十富精神。”其居第在天庆之东,中有七桧堂。内翰道卿,尝持本路漕节侍养。道卿之子公秉,又尝守乡郡,搢绅荣之。(善卷寺丞,乃内翰之孙,长于诗,与祠部叔父唱和甚多。其侄主簿公,娶叔祖四朝议之女。)

二游诗

编辑

吴之士,有恩王府参军徐修矩者,守世书万卷,酣饮于其间,至日晏忘饮食。又有前泾县尉任晦,其居有深林曲沼,危亭幽砌。皮日休尝游二君宅,每为浃旬之款,篇章留赠不一,号《二游诗》。

安定先生

编辑

胡翼之,本海陵人。学者尊其道,皆称为安定先生。景祐中,范文正公荐先生,白衣对崇政殿,授秘书省校书郎。文正上疏请建郡学,首以先生为吴兴学官,继移此邦。先生居学,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裳,终日延见诸生,以严师弟之礼。解经有至要义,恳恳为诸生论其所以治己而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为文章皆傅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崇尚行实。自后登科为大儒者,累世不绝。如滕章敏、范忠宣、钱内翰醇老,皆从先生之学者也。至今学宫画像而祠之。

苏子美饮酒

编辑

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山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知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张伯玉郎中

编辑

张伯玉,字公达,尝为郡从事,刚介有守,文艺甚高。范文正公深爱之,尝举以应制科,举词云:“张某,天赋才敏,学穷阃奥,善言皇王之治,博达古今之宜。素蕴甚充,清节自处,堪充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应诏也,又作《上都行》送之,果中高选。伯玉在苏日,述作并见《蓬莱集》。

上方诗

编辑

唐孟郊,因其父为昆山尉,尝至山中,题诗于上方云:“昨日到上方,片霞封石床。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晴磬无短韵,昼灯含永光。有时乞鹤归,还放逍遥场。”其后张祜尝游,亦有诗云:“宝殿依山险,凌虚势欲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裹村。凭高聊一望,归思隔吴门。”皇祐中,王荆公以舒倅被旨来相水事,到邑已深夜,舣舟寺之前,秉火炬登山,阅二公之诗,一夕和竟,诘旦即回棹。其诗云:“僧溪蹯青苍,莓苔上秋床。霜翰饥更清,风{上艹下𤾡}远亦香。埽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峯岭互出没,江胡相吐吞。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地偏来客少,幽兴祇桑门。”此四诗,为山中之绝唱。

陈龙图使高丽

编辑

陈睦,字子雍。嘉祐六年登进士科,名在第二。治平中,诏举馆阁才行之士,子雍与刘攽、李常宁、李清臣辈首被选擢。熙宁、元丰间,高丽屡航海修贡,朝廷以为恭,选使往谕之。初命林希子中,力辞。更命睦,睦即日就道。神宗大喜,语辅臣曰:“林希无亲,坚辞不行;陈睦亲在,乃不惮于往。”因出希知池州;假睦起居舍人,直昭文馆,特赐黄金带。受命七日而行,涉海逾月,出入惊涛中,遂抵其国。使还,乃真拜所假官职,且令服所赐黄金带,又赐黄金盏于令式外,以为宠。俄直龙图阁、知潭州,卒。二子:彦文经仲,尝跻法从;彦武纬叔,为提举官。墓在南峯山。

初,林希枢密买卜于京师,孟诊为作卦影,画紫袍金带人对大水而哭,林以为高丽之役涉瀚海,故力辞之。后出知池州,继遭丧祸。其验不在彼而在此,始知祸福不可避也。

朱乐圃先生

编辑

朱长文,字伯原,未冠擢进士第,英声振于士林。元祐初,充本州教授,入朝除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官。后以疾解任,退居于家。所居在雍熙寺之西,号乐圃坊。地有高冈清池,乔松寿桧,先生以志不得达,栖隐于中。潜心古道,笃意著述,人莫敢称其姓氏,但曰乐圃先生。乐圃在钱氏时,号金谷。方子通尝有诗云:“吴门此圃号金谷,主人潇洒能文章。”子通又尝著《乐圃十咏》:一曰《乐圃》,二曰《邃经堂》,三曰《琴台》,四曰《墨池》,五曰《鱼溪》,六曰《咏斋》,七曰《灌园亭》,八曰《见山冈》,九曰《峨冠石》,十曰《洌泉井》。常公安民尝造先生隐居,爱其趣识志尚洒然有异于人,而惜其遗逸沈晦,因观所著《续图经》,遂作序以纪之。

海涌山

编辑

虎丘,旧名海涌山,阖闾王既葬之后,金精之气化为虎,踞其坟,故号虎丘。山椒有二伽蓝,列为东西,白乐天有东武丘、西武丘诗,颜鲁公亦云:“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今之西庵,所谓西武丘也。“虎”字避唐讳,改曰“武”。

卢通议

编辑

卢革,字仲辛,本德清人。少奇颖,举神童,年十六,擢进士乙科。庆历间,知龚州。时蛮人入寇桂管,公经画军须,以应办闻。历婺、泉二州,除广南提点刑狱、福建湖南两转运使。力请郡以自效,神宗嘉之,顾执政曰:“卢革恬退如此,可与一佳郡。”遂除宣州。未几告老,迁光禄卿致仕。以子贵,进秘书监、太子宾客。官制行,改太中大夫。哲宗践阼,迁通议大夫。退居于吴十五年,年八十二卒。子秉。今卢提刑桥,即公所居之地也。先殿院既以散秩养痾,日与宾客酌酒赋诗自娱,公诚悫庄重,有前辈之风,先殿院雅好其为人,朝夕与之议论。公性不甚饮,每劝之,酒至三分,则起而拱手,曰:“已三分矣。”至五分,则曰:“已五分矣。”其他率以是应之。既去,先殿院审执事者,皆曰:“客之言毫发不妄。”由是益器重之。

阊门楼诗

编辑

阊门旧有楼三间,予犹及见之。陆机《吴趋行》云:“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苏子美诗云:“年华冉冉催人老,云物潇潇又变秋。家在凤凰城下住,江山何事苦相留?”更建炎兵火,不复存矣。

章守子用皂盖

编辑

元丰中,章岵岷之弟。朝议为郡守,刚介不可屈,人因目之曰“章硬颈”。其子出入,用皂绢盖,肩舆不过二人。

随缘居士

编辑

黄策,字子虚,彦之子。中进士乙科,为雍丘县主簿。元符末,诏许中外言事。时昭慈既复位号,典册有未尽正者,因上书引古义力争之。崇宁初,党论起,名入党籍,羁置登州。会赦,还乡里,遂休官,号“随缘居士”。钦庙尝书“随缘”二字赐之,藏宸翰于家。著《随缘居士记》,书之于壁。建炎中,追录党人,除直秘阁。(公无疾端坐而逝,葬光福山,自题其墓曰“随缘居士之塔”。)

石点头

编辑

今虎丘千人座旁,有石点头,《十道四蕃志》云:“生公,异僧竺道生也。讲经于此,无信之者,乃聚石为徒,与谭至理,石皆为点头。”

轨革卦影

编辑

韩中孚,字应天。将游上庠,闻市肆有精轨革术者,应天筮之。画一金章紫绶人,有贲色瓶在其旁,后有一人处圆圈中。术士谓之曰:“君此行未必到阙,中途必为贵人所留。”应天未之信。行次南徐,适朱行中龙图为郡守,与之厚善,闻其来,倒屐迎之,延于郡圃。朱平生爱一贲色酒壶,因宴出示之。圃中有草庵,其状甚圆,应天寝于其间,与卦影所画,无一不验。以此知不惟饮啄前定,虽受用之物,寝处之地,亦非偶然者。

梦石天王像

编辑

后唐时,慧聚寺有绍明律师,僧中杰出者,居半山弥勒阁。一夕,梦神人曰:“檐前古桐下有石天王像与铜钟,师宜知之。”诘旦,掘其地,果获此二物。今尚龛置壁间,形制极古,故前辈有诗云:“一旦石像欲发现,先垂景梦鸣高冈。”常熟破山恩高僧,尝学于绍明,见本朝《僧史》。

改正《洪范》

编辑

余焘,字元辅。方舍法欲行,上书引成周事力赞之,因命以官,累迁至正郎。后复上书改《洪范》篇,自“王省惟岁”,“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乃属之“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之下,谓九畴皆有衍文,惟“四、五纪”无之。至于“八,庶征”之后,既言“肃,时雨若”止“蒙,常风若”,意已断矣,而又加“王省惟岁”,已下之文,则近于赘。或者是其说,然为台谏所弹,不果施行。

范文正四子

编辑

文正四子,纯佑字天成,纯仁字尧夫,纯礼字彝叟,纯粹字德孺。。长子少有大志,借乎享寿不遐,终军器簿;尧夫位丞相;彝叟为右丞;德孺亦跻法从。平时文正喜收接名士,如孙明复、胡安定之徒,皆出其门。朝夕与其子弟讲论道德,故贤行成于所习云。

林酒仙

编辑

国初时,长洲县东禅寺有僧曰遇贤,姓林氏,以其饮酒无算,且多灵异,故乡人谓之林酒仙。口中可容两拳,赏醉于酒家,每出,群聚而观之者不绝。能自图其形,无毫厘不相似。好赋诗,虽多俗语,中含理致,然亦有清婉者,如云:“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它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门前绿柳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聊与东风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心闲增道气,忍事敌灾屯。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若此之类,皆名言也。真身塑寺中。

章岷

编辑

章岷,字伯镇,尝为平江军推官,文声甚著。与曾大父同登天圣五年第,情好极密。高祖殿院墓铭,乃其所作也。范文正公有《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及《同登承天寺竹阁》诗。

𬶏鱼

编辑

𬶏(《广韵》:吾灰切,鱼名,似鲇。《集韵》:吾回切,鱼名,鳀之小者。)鱼出吴中,其状似鲇。隋大业中,吴郡尝献海𬶏鱼干脍四缶,遂以分赐达官。皮日休诗云:“因逢二老如相问,正滞江南为𬶏鱼。”

徐都官九老会

编辑

徐祜,字受天,擢进士第,为吏以清白著声。庆历中,屏居于吴,日涉园庐以自适。时叶公参亦退老于家,同为九老会。晏元献、杜正献皆寓诗以高其趣。晏之首题云:“买得梧宫数亩秋,便追黄绮作朋俦。”杜之卒章云:“如何九老人犹少,应许东归伴醉吟。”时与会者才五人,故杜诗及之。享年七十有五,终都官员外郎。(子仲谋,屡把麾持节;女适枢密直学士施昌言。)

◀上一卷 下一卷▶
中吴纪闻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