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10

 卷九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十
卷十一 
本作品收录于:《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十

  建置志中镇堡 关津

 长安县

郭杜镇通志在县城南三十里又南五里为贾里镇又南

五里为黄良镇又南十里为姜村镇又南五里为子午镇

长安志宋景祐三年置以南山子午谷名旁为杜角镇

 按子午镇旧有子午关三秦记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

 名子午元和志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关通鉴注唐广

 德二年吐蕃既去亡军逃卒犹窜伏南山子午等五谷

 为患南山西接岐山界东抵虢州界大者有子午骆谷

 斜谷蓝田衡岭五谷地理通释梁王神念以旧路沿山

 避水桥梁多毁别开干路更名子午道即此路也旧道

 在今金州安康县界语曰山水险阻黄金子午魏张郃

 由子午欲攻汉中曹真从子午南入汉中桓温伐秦命

 司马勋岀子午道汉平帝正始五年王莽通子午道从

 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因置关宋于子午谷口置阳岭

 寨西城路置渭门寨分水寨皆备御之要今并废至子

 午谷口之阳岭寨骆谷口之石佛堡俱在洋县乃二谷

 岀汉中之南口也互见名山卷

西干河镇通志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又五里为东干河镇

 按金地理志终南有甘河镇甘河当即干河

三桥镇通志在县西二十里又西十五里为斗门镇又西

十里为马坊岭

 按长安旧有莎城镇通鉴乾宁二年上岀启夏门趣南

 山莎城注在长安城南近郊之地长安志云今废

第五桥通志在县南二十里沈桥里游城南记第五桥在

韦曲西与沈家桥近亦以姓名

梁家桥通志在县西南四十里通鄠县跨澧水上梁少保

敏壮公建雍正九年修

三桥通志在三桥镇唐李晟传兴元元年上自兴元还长

安李晟戎服谒见于三桥通鉴乾宁二年上幸石门李克

用遣骑三千驻三桥为备御

皂河石桥通志在县西北十五里

中桥渡长安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中渭桥所高陵县志

中渭桥柱合水落犹见一二

 按括地志中渭桥本名横桥架渭水上桥对横门故名

 史记文帝本纪代王至渭桥苏林曰在长安故城东三

 里索隐曰咸阳宫在渭北兴乐宫在渭南秦通两宫之

 间作渭桥张释之传注文帝行出中渭桥有人从桥下

 过惊乘舆马索隐渭桥有三所一在城西北咸阳路曰

 西渭桥一在东北高陵路曰东渭桥其中渭桥在故城

 之北黄图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潘

 岳西征赋骛横桥而旋轸注关中记秦作渭水横桥水

 经注渭水经长安县北水上有梁谓之渭桥秦制也桥

 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一百

 二十二梁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立之柱北冯

 翊立之桥之北首垒石水中谓之石柱桥后董卓入关

 焚此桥魏武帝更造桥三丈六尺通鉴晋永和十二年

 秦王生发三辅民治渭桥元和志刘裕入关又毁之后

 魏重造贞观十年移于今所雍录旧止名渭桥因西有

 便门桥东有东渭桥故加中以别之

北澧店渡长安志在县西四十里沣水上又五里有南澧

店渡

 按古津梁之在长安者有横桥黄图在长安城下有池

 周绕广三丈深二丈石桥各六丈与街等雍录汉都城

 北横门外有横桥予初以为三桥之数巳而考黄图则

 此桥乃跨池为桥池即城壕不跨渭非即中桥也又飮

 马桥水经注城东八里潘岳西征赋戾飮马之阳桥注

 阳谓桥之阳也又青门桥水经注王渠水经杨桥下即

 青门桥又沈家桥游城南记内家桥之西有沈家桥马

 志下杜城有丈八沟沈家桥赖家桥又赤栏桥与第五

 桥相近隋开皇三年引香积厨水自赤栏桥经第五桥

 入城又下马桥通鉴唐薛元赏为京兆命左右擒神䇿

 将军俟于下马桥注桥在建福门北又崔公桥通志后

 魏崔亮于渭水为桥以利百姓名崔公桥又叚留渡长

 安志在县东北二十六里雍录长安以船渡者三中桥

 叚留嘉麦嘉麦渡详咸阳

 咸宁县

霸桥镇长安志在县东二十里通志明置逓运所于此又

王曲镇在县南三十五里又高桥镇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又东南五里为三赵镇杜曲镇又东南十五里为引驾𢌞

镇鸣犊镇长安志镇西原下有鸣犊泉故名武宗猎于太

白原即镇西原也马志在两川口有汉武鸣犊泉又新住

镇通志在县东北三十里亦曰新筑镇

 按昔时寨堡之在咸宁者有九曲寨通志在县东北唐

 朱泚传兴元初李晟屯东渭桥泚将张光晟屯九曲寨

 相距十馀里又狄寨县志在县东南四十里又曲牢堡

 在县南晋苻登载记太和十六年登攻后秦将金荣于

 范氏堡克之遂渡渭水攻后秦京兆太守韦范于叚氏

 堡不克进据曲牢又义谷镇长安志在县南八十里入

 乾祐路俗曰谷口镇金地理志乾祐镇属咸宁又城东

 镇城南镇义界镇九域志并在万年县

霸桥通志在县东北二十里跨霸水上水经注霸水有桥

谓之霸桥初学记汉作霸桥以石为梁汉王莽传地皇三

年霸桥灾莽恶之更名长存桥黄图霸桥跨水作桥都人

送客至此折柳赠别雍录隋时以石为之元和志开皇三

年造长安志唐景龙二年仍旧所为南北两桥开元遗事

霸桥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销魂桥贾志汉霸桥在

 长安城东二十里霸店南北两桥以通新丰道唐㶚陵桥

 在京兆通化门东二十五里元时山东唐邑人刘彬修筑

 凡一十五虹长八十馀步阔二十四尺中分三轨旁翼两

 栏筑堤五里栽柳万株县志宋时桥圯韩缜修元季复修

 明成化六年布政使余子俊增修今桥巳断遗址仅存

  按霸桥自明成化间修筑以后圯塞不时

本朝康熙六年造大小船各一水夫给绝军屯田水落架木

  桥水涨船渡有霸桥入蓝田路官渡水夫一名长安志

  入蓝田路有横桥官渡在万年县东南疑即此乾隆二

  十九年西安同州鳯翔三府绅士捐修石礅木面桥一

  座并于北岸东西两面修砌石堤八十丈又东面土堤

  三丈三十五年水涨石堤冲坏三十三丈五尺土堤尽

  被冲卸署咸宁令陆维垣详修砌包石堤十一丈东西

  两面石堤六十丈里厢土堤六十丈共动项四百三十

  一两有竒又㶚河旧有渡船二𨾏陆维垣复请増设二

  𨾏每船一𨾏水手四名每名口食银六两

 光大门渡长安志在县东二十里浐水上入高陵耀州路

  按古津梁之在咸宁者有金锁广济桥县志在县东二

  十里浐水上又申店桥在县南二十五里潏水上俱万

  历时造又渭桥渡在万年县东北二十里

  咸阳县

 河南街堡县志在县南二里又东西坊堡在县西十五里

又西十里有马跑泉堡交兴平界又北杜堡在县东北三

十里又东北十里有眭村堡又押枝堡在县西北三十里

巳上六堡俱嘉靖二十六年巡抚谢兰分巡道刘志建

窑店镇通志在县东三十里

马庄镇通志在县西北三十里

南贺镇通志在县东北二十里

七里桥县志在县东七里明永乐十二年建

新店桥通志在县西十五里新店镇

丰桥贾志在县东南三里跨丰水县志一名三里桥明永

乐十二年建宏治五年知县赵琏修高丈五尺阔二丈馀

土对村桥县志在县南十五里泥渠上明万历三十二年

泥渠桥通志在县西南三十里泥渠上

安阳渡贾志在县西七里又两寺渡长安志在县西十五

西渭桥渡县志在县东南百步即西渭桥所

 按汉武帝纪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服䖍注在长安西

 北茂陵东去长安二十里师古曰便门长安城南面西

 头第一门作桥跨渡渭水以趋茂陵其道易直即今所

 谓便桥也水经注渭水上有便门桥与便门对直通典

 因号便门桥亦曰便桥雍录武帝作茂陵在渭北兴平

 县西南十里秦世巳有中桥可趋兴平迂𢌞难逹便门

 在长安西面于趋陵便汉元帝欲御楼船用薛广德諌

 舍船从桥即此唐太宗初即位幸城西与颉利盟于便

 桥之上则桥在城西长安志唐末废乾德四年重修后

 为暴水所坏淳化三年徙置孙家滩至道二年复修于

 此县志汉名便桥唐名咸阳桥

 又按渭桥亦以渡名县志旧时秋后作桥夏间水涨用

 船自明嘉靖间以舟为浮桥又曰渭阳古渡今仍其制

 凡三渡渭河渡船五𨾏水夫五十九名中桥渡船一𨾏

 水夫十名迁家渡船一𨾏水夫十名

嘉麦渡马志在县东二十五里渭河上

 按古渡之在咸阳者有安刘渡长安志在县东县志在

 渭河上因安刘二氏近渡故名又西闾渡通志在县西

 南三十里西有闾村故名又仇里渡县志苏不韦能报

 父 以渡近其家故名

 兴平县

郭村堡县志在县西南十五里知县刘贤建又西十五里

为马嵬堡又西十里为桑家镇

马村镇通志在县东二十里

店张镇通志在县东北三十里县志北通固原最为冲要

 按古堡戌之在兴平者有刘回堡通志在县西南晋赫

 连勃勃载记义熙十二年刘裕灭秦赫连勃勃遣其子

 璝向长安沈田子拒之战不利退屯刘𢌞堡

望斗桥县志在县城东门外知县章评修

板桥县志在县西二十五里板桥泉上

胡家桥县志在县西南四十里有渡丰沭浴韦川三水合

流处交武功界

清化坊渡通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渭河川河合流处又

西南三里川河上有川河坎子渡又西南七里为龙光渡

长安志在渭水上册府元龟唐至德二载关内节度使王

思礼北征奏师渡渭水于龙光渡睹水忽浅既济水复深

一丈

哨张村渡县志在县南十八里渭河上

张镇村渡又杨村渡县志俱在县东南十五里又东南五

里为柳树屯渡又东南十里为田阜村渡交咸阳界上四

渡俱在渭河上

 按古桥梁之在兴平者县西有废桥晋苻登载记太元

 十九年苻登自六陌趋废桥姚兴遣尹纬拒登败之又

 石桥长安志在县西二十里马嵬店

 临潼县

鸿门堡通志在县东三十里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从百馀

骑见项王至鸿门孟康注在新丰十七里旧大道北下阪

口名也雍录鸿门丽山北十里新丰东十九里地有阪横

亘大道中凿隧路以为门径不知何世立此关隘唐新丰

在府东五十里凡自长安东出而趋潼关路必由此故项

羽东入即驻鸿门也

项王营马志在县东南十五里

三镇堡县志在县北八十里系三原北路

油坊街堡通志在县东北六十里

马崖镇一作马额镇县志在县东四十里

铁炉镇通志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斜口镇县志在县西十里

北田镇通志在县西北十五里

栎阳镇县志在县北五十里即塞王司马欣所都自高祖

移都长安废为镇长安志栎阳镇在郭下又北三十里为

阎梁镇县志在荆原下

新丰镇县志在县东北二十里即汉高帝所立新丰故地

明嘉靖三十二年寇警筑新丰零口相桥康桥田市五堡

史记高祖本纪十年更命郦邑曰新丰水经注高祖象旧

里制新邑立城社树枌榆令街庭若一又东北十里为雨

金镇长安志雨金堡周八百步东有雨金泊秦献公十六

年雨金栎阳后因以名堡其地古栎阳界也寰宇记有一

泊每天雨水流入似金色故呼雨金又东北五里为万寿

镇又东北五里为零口镇通鉴唐天复初朱全忠入关自

赤水进至零口西续通典昭应县界有零口盖古鸿门地

县志又曰泠口泠水至此入渭又东北十里为辛街镇交

口镇又东北五里为景渡镇又东北十五里为广阳镇县

志界清沮两河之间旧名广阳屯明万历二十三年置镇

今一名武家屯按魏地形志景明元年冯翊置广阳县盖即今镇地广阳镇旁为相

桥镇田市镇县志田市镇西属临潼东属渭南又东北十

里为康桥镇又东北十里为关山镇界蒲富临渭之交旧

名上寨明万历初改为镇建城池为抚民𠫊驻札后废

 按古营镇之在临潼者有李靖营马志在县东二十里

 又粟邑镇金地理志栎阳有粟邑镇

戏河桥县志在县东三十里戏水上

板桥县志在县东南三里跨石瓮寺涧又东南二里有五

里桥跨风谷水上

斜口桥县志在县西十里韩谷水上

迎仙桥县志在县西南二里

行者桥县志在县北十里东西二桥相望又北四十里有

东阳桥通志栎阳镇之东一名栎阳桥跨清河县志桥通

渭北要路总制武之望建又北十里有相桥跨清水宋寇

忠愍公建又北二十里有康桥明刘瑾䧟李夣阳康海救

之有义声归里时临潼令为桥于𣾰水渡之因名

暗桥县志在县东北十五里芷阳沟汉高祖间道还㶚上

由此通志相传汉高祖入关伏兵处又东北二十五里有

零口桥县志泠水上为川陕要津又东北二十里有巷里

桥跨清峪河吏部刘曾倡建

李家渡县志在县北二十里渭水上旧置官船二𨾏水夫

八名

北田渡县志在县西北十五里渭河上旧置官船一𨾏水

夫四名

交口渡县志在县东北五十里清峪𣾰沮合流入渭处由

泾阳三原入渭南出关之通途旧置官船三只水夫十二

名又耿渡在交口东十里渭河上与渭南界亦曰景渡县

志旧置官船一𨾏水夫四名又东北三十里有粟邑渡相

桥渡长安志在石川河上县志二渡在𣾰沮夏潦水涨不

终日而消人可徒涉故舟楫不具

 按古津梁之在临潼者有望仙桥天宝遗事在华清宫

 又分襟桥马志在木涨渠上乃前马处士尚賔师处士

 维学讲学相别之所又长安志渭水有田王渡田家渡

 周夏渡圣力渡万安渡孟渡

 高陵县

渭桥镇通志在县南十五里长安志即唐李晟屯兵处

 按金地理志高陵有渭城镇疑即渭桥镇

毗沙镇长安志在县西南十八里县志相传汉文帝生于

毗沙镇故从代来复次于此

 按古戌之在高陵者有鹿台戌通志在县西南二十五

 里鹿苑原上马志元季李思齐筑以屯兵处

郭桥县志在县东十里昌连渠经其下

阿石桥县志在县西门南一里又东八里有张桥皆高望

渠所经

高桥县志在县北三里中南渠所经

新开渡县志在县西南十里渭桥西二里渭河上又西南

十里有黄家渡在阳官寨前泾水上又西南十里有孙张

渡在良村铺前渭水上又上马渡在县西南泾入渭处汉

章帝纪建初七年东幸至高陵造舟于泾而渡

 按新开渡孙张渡并新置渡船三𨾏水夫各十二名黄

 家渡船二只水夫八名

渭桥渡县志在县南十五里渭水上

 按史记景帝本纪景帝五年作阳陵渭桥索隐曰渭桥

 在长安东北通高陵路雍录在万年县北五十里㶚水

 合渭之地初学记汉造西渭桥东渭桥以木为柱通鉴

 唐建中四年刘德信入援以东渭桥有积粟进屯此桥

 兴元元年韩滉运米百艘饷李晟进至东渭桥沈亚之

 东渭桥给纳使新𠫊记渭水东赴河输流逶迤于帝垣

 之后倚垣而跨为梁者三名分中东西东渭津傍控甸

 邑诸陵道

 又按贾志东渭桥今废用舟济故以渡名县志渡北通

 蒲城富平二县各有一舟协济今县复置渡船二𨾏水

 夫八名

 鄠县

南沙河寨县志在县东十五里军寨也

  按县东有南沙河北沙河等十寨西有留村石桥等五

  寨南有麦章宋家等十六寨北有韩村青阳等八寨皆

  旧时屯田之所又县东乡有安仁安略等三十一团西

  乡有永康永赖等七团南乡有保善保仁等二十八团

  北乡有宁治宁利等十七团皆明崇祯八年知县张宗

  孟创立为保聚之计今民犹赖其利

 秦渡镇县志在县东三十里澧水西一名秦杜镇

 大王镇通志在县北十五里又有大王镇西堡

 涝店镇通志在县西北十五里

 赵王镇通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兆丰桥县志在县东五里吕公河上

 涝店桥县志在县西北十五里涝水上万历四十六年邑

 生刘芝募修

 太史桥县志在县西关外涝水上明嘉靖二十一年太史

 王九思修石桥高丈六尺阔三丈六尺长二十丈为十空

本朝康熙六年知县刘文灿修

  按古津梁之在鄠县者有广济桥县志在县东三十里

  沣水上通省大道太监卢广协修万历二十四年知县

  王九皋重修造木桥长亘里许为百空高三丈馀阔二

  丈今废

  蓝田县

 蓝田关元和志在县东南九十八里括地志即秦峣关也

史记高帝本纪秦王子婴遣将拒峣关沛公引兵绕峣关

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应劭注峣山之关晋地道记关当

上洛县西北水经注渥水西迳峣关北历峣柳城魏土地

记峣关地名峣柳道通荆州唐地理志蓝田关故峣关雍

录蓝田县即峣柳城也峣山在前又名峣关亦名蓝田关

寰宇记后周明帝元年自峣关徙置青泥故城侧攺曰青

泥关武帝建德二年攺为蓝田关长安志隋炀帝大业元

年徙复旧所唐皮口休蓝田关铭幷序六年皮子副诸侯贡士之荐入京兆至蓝田关睹山形关势𢌞

抱于天秀欲染眸危将惊魄意将造物者心是而加力耶不然者何壮观若斯之盛也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信

矣哉若为天下之枢机万世之阃域者非兹关而莫守也因陈其规是为蓝田关铭天辅唐业地造唐关千岩作锁

万嶂为拴难图其形莫状其秀𩀱扉未开天地如斗轧然划启人流如济似画秦国铺于马底崄不可侵惟王之心

矧夫兹关独可规临

普化寨通志在县东十里相近有尚可堡俗称稠水河

黄栌堡长安志在县北三十里通志今名黄巢堡又北十

里有鸡子堡土坡如鸡子因名今名鸡家湾

屏峰镇通志在县东三十里又东二十里有堠子镇一作

长安志在渭南县西南与蓝田接以南山多虎故斥堠于

蓝桥镇通志在县东南四十里又东南五十里有新店镇

前衙镇吴村庙镇通志亚在县西二十里

新街镇通志在县西北四十里

泄湖镇长安志在县北二十里

  按古关镇之在蓝田者有大昌关通志在县西南四十

  里石门谷之南唐崔湜传景龙中崔湜言山南可引丹

  水通漕至商州自商州镌山出石门抵北蓝田可通挽

  道中宗以湜充使开大昌关役徒数万竟不能通又石

  门镇在石门谷通鉴乾宁二年上幸南山莎城寻徙石

  门镇又明市堡长安志在县西南四十里又将帅堡贾

  志在县南白鹿原十里汉长水校尉屯兵处与蒉山接

  前数里即长水又狗枷堡在县西五十里三秦记白鹿

  原上有狗枷堡秦襄公时有天狗来下其上有贼天狗

  吠而获之又焦戴镇见九域志

 会波桥马志在县东门外会诸涧水引渠入城

 蓝桥贾志在县东南五十里蓝峪水上通鉴唐中和元年

 监军杨复光与朱温战败之逐至蓝桥而还注蓝桥在蓝

 田关南通志即唐裴航得玉杵臼娶云英尾生期女子不

 至抱柱而死处县志桥久废明羽士王天枝募铁为练飞

 控如虹行人便之钱受褀蓝桥碑记蓝桥介商蓝之间三

 秦扼塞豫楚要冲古有桥重修铁练明季毁于贼

本朝康熙乙巳重修亘八丈六尺南岸即鸡头关北凭山峡

 垒石为马头增二练上翼阑干下支巨木

 干涧桥马志在南关外蓝田东流诸水皆由此合流入㶚

 鹿原桥马志在县西门外大寨水通石门汤泉

 故景桥通志在县西北四十里跨黑沟

蔡王村桥通志在县北二十里跨三里头河又北十五里

有毓圣桥县志在华胥渚上传伏羲母居此

 按蓝田津渡二一在南门外㶚河上一在辋峪口各置

 渡船一𨾏水夫一名

 泾阳县

永乐镇县志在县东二十二里一名月洛镇

临泾镇通志在县西南三十里长安志在宜善乡白渠贯

其中

石桥镇通志在县西北三十里又西北十里有百谷镇一

名王桥镇又西北二十里有冶峪镇

云阳镇贾志在县北三十里后魏攺置云阳县地镇东有

故城址通鉴唐乾宁二年史俨败邠宁兵于云阳镇擒镇

使王令诲等

 按古寨镇之在泾阳者有智悫寨贾志在县西北四十

 五里北临冶谷水崖高五十馀丈通鉴唐中和时宦者

 曹智悫本华原富家子黄巢䧟长安智悫聚壮士据嵯

 峨山南为堡自固贼不敢近又温韬寨县志在县西北

 七十里百顷原通鉴梁开平中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

 峨山又仲山寨贾志在县西北八十里仲山巓泾水绕

 其下可屯兵相传汉高祖兄所居又孟店镇金地理志

 云阳孟店镇县志在县东北三十里旧传李靖屯兵处

 又名靖川镇又曲牢镇在县东南三十里泾河南岸又

  长街镇在县西北五十里即旧鼎州

 殿下桥县志在县北三十里嵯峨山前冶谷河上汉武帝

 幸甘泉尝宿于此其时有殿宇故名

 鲁桥县志在县东北四十里跨靖河俗传鲁班所修

 清河桥通志在县北三十里靖川水上

 赵家桥县志在县西北二十里乾隆十六年巡抚陈宏谋

题请修筑又西北为小暗桥大暗桥又西北为野狐桥又西

 北过大退水槽为小旺桥大旺桥又西北过小退水槽梯

 子崖为水磨桥俱跨龙洞渠上

  按水磨桥东为王御史口桥西为筛珠洞口并有石堤

  俱乾隆十六年巡抚陈宏谋

题请修筑又通志龙洞渠上桥梁有筛珠洞桥小梯子崖桥

  大梯子崖桥周家桥今并废

 铁眼成村桥通志在县西北十里又西北三里有马桥又

 西北二里有王六十桥又西北十里有马家桥又西北二

 十一里有马道桥又西北四里有王桥俱跨泾渠上

 苻家桥县志在县东北十五里白渠上自有白渠即有木

 桥于上明宏治初居人苻琚甃以石因名

 黄家桥通志在县北十五里跨下白渠东为仝家桥又魏

 家桥在赵家桥东交三原界二桥俱跨北白渠又党家桥

 在东北二十里跨中白渠上通三原以桥为界

 狄道渡县志在县西北六十里通乾州

临泾渡县志在县西三十里通醴泉

眭城渡县志在县西南十五里通咸阳贾志左传襄公十

四年诸侯伐秦所次即今渡系汉唐通津

花池渡县志在县南十里通长安

宋村渡县志一名宋家渡在县东南三十里通临潼

 按巳上五渡俱在泾河上今狄道渡设渡船一𨾏水夫

 二名临泾花池二渡各设渡船一𨾏水夫十名宋家修

 石二渡各设渡船一𨾏水夫十五名又有张家渡设渡

 船一𨾏水夫四名至泾河古渡有百光宁甘泾甘并县西南

 刘洪在县南东张茹郭渡孙渡并县东南俱见长安志

 三原县

王店镇县志在县东三十里东北隅南临清河北枕干沟

又东十五里有大程镇

陂西镇县志在县东南四十里基阯广袤市㕓稠密为邑

首镇

陵前镇又洪水镇县志并在县北四十里又北十里有马

额镇

楼底镇县志在县东北二十里又西阳镇清浊二水渠道

贯城而逾市㕓亦胜

龙桥县志在县城北门外两城对峙中贯清水河河上有

桥宋建隆四年清河泛涨桥圯再建明万历二十年少保

温纯倡建大石桥三洞高八九丈袤十馀丈旁翼石栏南

 北有坊明一统志下有龙潭

  按金地理志三原有龙桥镇今镇废而桥尚存

 通远桥县志在城西门外转南跨白渠旧架以木明正德

 乙亥医士管韶捐赀易以石

 西津桥县志在花园巷口跨白渠元中统二年邑人姚敩

 仁敩义建八世孙义官重禄修

 东津桥县志在织罗巷口跨白渠邑人李廷臣建

 通济桥县志在谯楼北跨白渠元中统四年万戸扬子江

 建十世孙廷臣侄时敏等修

 广济桥县志一在城东门内跨白渠一在城东门外跨高

 渠邑人常节孙世英等建又东门外有賔阳桥跨白渠邑

 人张友㳟建

 登高桥通志在县东北二十里楼底镇跨浊峪河明正德

 时修万历间圯天启间重建攺名望峨又东北三十里有

 普济桥跨赵氏河康熙丙辰崔可泰等建四十九年屠海

 元等修

 许渠桥县志在县东四十里跨清河明崇祯初中丞焦源

 清捐八十金倡建因流寇石栏面未完

本朝康熙三十年大水桥几倾三十九年布政使鄂海倡捐

 并谕焦中丞孙曁里人修葺

  按古津梁之在三原者有义梁桥县志在龙阳宫前跨

  清河义民来子春建又美人桥在县东北武官坊跨五

 渠明嘉靖七年本坊李演建又留运桥在县北大白渠

 上唐肃宗纪至德二岁郭子仪及贼将李归仁战于留

 运桥败之又火烧桥通志在县西北跨泾渠上又通政

 桥今并废

 盩厔县

柴家关县志在县南微东三百六十里自黑水谷历桃李

坪烂柴湾石牛滩逾柳叶河登峻逾险至老虎坡梨树坪

小王涧一堵墙越秦岭六十里置关道通洋县明正德十

六年知县王旸请设巡司今裁

十八盘关县志在县西南入骆谷八十里十八盘岭上仿

前骆谷关故境稍有变置道通西乡凤县明正德十六年

知县王旸请设巡司及弓手先是山险人稀盗贼肆害设

官后患息今裁

骆谷关贾志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三国曹爽传魏正始

四年曹爽发六七万人从骆谷入行数百里不得进元和

志甘露三年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城亦此道也又骆谷

汉魏旧道也武德七年开以通梁州按在今关北九里贞

观四年移于今所雍录高祖于此立关通梁州名骆谷关

西抵兴元府一百二十里续通典自长安取骆谷路至兴

元府六百五十二里寰宇记东北自鄠县界西南迳盩厔

县又西南入骆谷出谷入洋州兴势县界按兴势今属洋县地理

通释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县志西骆谷在县西南三

十里谷南八十里为十八盘岭又南下十里至河底为故

骆谷关一统志明设二巡司隆庆中盗贼窃发巡司不能

禁路遂塞

临川堡一作林川通志在县东五十里

青花堡通志在县西四十里

终南镇通志在县东三十里又东二十里为尚村镇

焦家镇通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又东南三十五里为𩀱

溪镇一名祖庵镇又东南五里为甘河镇按长安志作甘泉镇

亚柏镇通志在县西二十五里

 按古关砦之在盩厔者有罗开山砦长安志在县南六

 十五里又 洞山砦在县南九十五里又解保砦在县

 东北三十里又长城戌水经注骆谷北流迳长城西魏

 甘露二年姜维出骆谷围长城即此地通鉴晋永和五

 年司马勲岀骆谷破赵长城戌壁于悬钩注戌去长安

 二百里即司马望邓艾据之以拒姜维之地

通仙桥通志在县东十五里冯尚铺又东十里终南镇有

母猪江桥跨二泉渠又东二十里疙瘩头有东河桥又东

十五里原马店有映柳桥跨沙河又东五里郝村西有白

沙桥响桥又东五里有涝河桥跨涝接鄠县界

太古桥通志在县东南五十里龚家庄相近吕马村有环

水桥赤谷甘谷水经其下又东南十里甘河镇有遇仙桥

跨甘河通鄠县为王重阳遇仙处相近𩀱溪镇有通济桥

赤谷甘谷水经其下祖庵镇瑞福河上有瑞福桥韩村白

马河上有白马桥俱去县东南六十里又东南十里甘峪

河上有浮水桥

陈姑坊桥县志在县西南十五里陈姑坊堡跨观音渠系

通道旧有木桥顺治十六年耆民赵自强倡建石桥康熙

十八年圯自强子尔飬重修复败于水知县章泰攺建

天渠桥通志在县西三十里亚柏镇一名亚柏桥通连云

栈跨天河渠

涧河桥通志在县东北四十里西塞堡

卢家河渡县志在县东十里唐村堡每遇雨水激不能建

桥知县何起鸣造船二𨾏佥夫二名又东十里油坊头堡

有黑河渡

 渭南县

赤水镇九域志县有赤水西镇长安志在县东

 按镇在县东二十五里西镇属渭南东镇属华州

丰原镇通志在县东南十五里又东南五里有长收镇又

东南十里有崇宁镇

三张镇通志在县西南十五里又西南十五里有盛店镇

又西南五里有员曲镇又西南五里有阳郭镇

黄家屯镇通志在县西十五里又西五里有杜化镇

大吉镇通志在县西北二十里又西北十里有田市镇东

属渭南西属临潼又西北二十里有秦桥镇蔺家镇刁刘

 镇又西北十里有阳右曲镇官底镇

 新市镇通志在县北二十一里又北二十九里有下邽镇

 上涨镇通志在县东北十里又东北二十里有小石镇苍

 头镇巴邑镇又东北十里有孝义镇故市镇定通镇又东

 北十里有交斜镇又东北十里有来化镇按即金地理志之素化镇

 东北十里有凭信镇

 明光桥马志在县东三里县志跨明光峪康熙九年知县

 孙熿建又东五里有西阳桥跨西阳谷东阳桥跨东阳谷

 又东十七里有赤水桥一名法济桥

  按赤水桥于乾隆十四年知县齐士雄详修石墩木面

  后冲卸二十五年知县潘纬率邑绅砌石至今完固

 湭水桥通志一名万里桥在县西门外跨湭水万历三十

 一年知县王九叙建甃石为梁广二丈二尺高一丈五尺

 长二十丈下为门者十后令杨所修增筑十馀丈

本朝顺治乙未知县尚九迁增修十二眼计十三丈又三岔

 桥亦在县西跨三岔河又西二十里有杜化桥跨杜化谷

 沙河渡通志在县西北十五里又五里有方家渡

 上涨渡马志在县北十里

 下涨渡马志在县东北十里又东北二十里有蔡渡

  按县志三渡俱在渭河上上涨下涨各设官船一𨾏水

  夫各十名蔡渡民船至古津梁之在渭南者有关门桥

  县志在县东郭门外后水泄于北滩桥废又东泠水桥

 在县西三十里引泠水灌田故名后水泄于渭桥亦废

 又板桥秦桥杜桥俱在渭北石川河上河旋西流诸桥

 皆废为村

 富平县

张桥堡县志在县东南四十里

王寮镇通志在县东十五里又东十里有刘集镇留古镇

都村镇通志在县西十五里又西二十里有觅子镇

庄里镇通志在县西北三十里即王翦故屯兵处

曹村镇通志在县北三十里又有流曲镇县志即故通川

后魏建北地郡址又北三十里有底店镇

道贤镇通志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又东北十里有庄子镇

交蒲城界贾志镇有王翦别业又东北十五里有美原镇

县志即唐美原县址当宜君白水蒲城富平四县之交洪

武三年设巡检司寻裁

 按张桥庄里流曲道贤美原五堡俱嘉靖丙午巡抚谢

 兰建又古戌镇之在富平者有军寨县志在县东十里

 宋张浚战场又田家营在县西十五里元张思道屯兵

 处又王侯堡长安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贾志王翦屯

 兵之所又棘店镇长安志在县南二十里又有永安镇

东门桥县志在县东门外跨玉带渠

李公桥贾志在县北门外温泉水上亦名带温桥明邑人

鸿胪卿李道源建

  醴泉县

 西张堡通志在县东三十里

 永兴镇通志在县东五十里即阡东镇相近有南屯北屯

 二镇

 赵村镇通志在县西北二十里

 陂北镇县志在县北四十里又北十里有叱干镇

  按古镇之在醴泉者九域志醴泉县有甘北镇长安志

  北醴泉镇在县北二十里县志县东北十里有泔北镇

  即此

 望干桥通志在县西北城外泥河上沈夣斗碑记泥河经

 醴泉城西北二门有桥曰望干以乾陵在望故也接城门

 之阴迤北遂通大道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圯两修两坏移

 于门之西北隅万历丁亥复索故阯取废石以固其底架

 木覆土广可三丈长七丈县志后知县芮质田复倡建石

 桥甲辰秋暴涨尽毁

本朝康熙年知县郑廷秀修有泉涌岀

 仲桥通志在县北门外晋刘曜载记咸和四年石赵克长

 安刘引自上邽趋长安军于仲桥通鉴注郑国渠经仲山

 渠上有桥谓之仲桥在九𡽀之东县志明嘉靖元年知县

 焦端建水冲十三年知县刘佐修

  按县志唐县古仲桥城在今县东北十里则刘引所屯

  当在仲桥城而非仲桥也元和志九𡽀在县东北二十

 五里古仲桥在其处亦非今北门外之仲桥

刘医家渡县志在县北六十里泾河上

狄道渡狄一作地 一作逓 县志在县东北五十里

 按渡在泾河上新置渡船一𨾏水夫一名

泾泔渡县志在县东五十里泔河合泾处又有名光渡亦

在泾河上

 同官县

金锁关县志在县北三十里神水峡有东西二路一通延

绥榆林一通宁夏甘肃道从石峡岀绝壁千尺为榆塞秦

关襟喉要地嘉靖三十年巡抚张珩议以鄜州南下省城

金锁关至为冲要宜筑城戍守以防套冦𦊅犯从之耀州

志三十二年知县亢庆鸿始筑关城置巡司后裁

西梁堡县志在县南三十里昔人据险守御处故址尚存

济阳寨县志在县治西南隅济阳山上元末张良弼遣院

判虎林赤等筑山寨为据守计有土城高丈馀县依为固

有洞旁穿取水于下近修寨得古窖尚有藏粟

永宁寨县志在县治西山上与济阳为犄角皆明嘉靖中

知县亢庆鸿筑

南古寨县志在县东北二十里四面皆山仅通一径其顶

宽平有池及井昔人避兵之地

陈炉镇立地镇县志俱在县东南三十里又东南十里为

上店镇

 黄堡镇贾志在县南四十里金时为重镇明嘉靖三十五

 年筑堡

  按晋姚襄载纪升平初姚襄自杏城进据黄洛堡秦苻

  生遣荷黄眉等击败之当即此地又古关隘之在同官

  者有赵氏北坞晋苻坚载记太元九年姚苌屯北地苻

  坚讨之于赵氏坞通鉴注坞近同官川

 临𣾰桥县志在县东街之北又钟楼桥在县明远街并济

 阳山水所经明万历三十四年修

 义济桥县志在县北虎溪庵万历四十年邑人习童蒙曰

 木新建

 虎溪桥县志在县北门外虎头山下泉水所经万历十八

 年知县屠以钦修

 龙溪桥县志在县南门外济阳山下泉水所经万历三十

 六年修又县南一里有镇南桥障山南暴水所经又南十

 九里有虾蟆桥兔窝岭水所经又南十里有通济桥众山

 暴水所经俱

本朝修

  耀州

 夏侯堡州志即今鱼池堡在州南二十里元末州治毁治

 事于此后空明嘉靖二十五年复筑堡城

 小邱堡州志在州西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五年筑又西北

 六十里分水岭上有岸门城嘉靖二十三年寇警参政张

涣筑后以险隘行者多由七里川不经此门

九龙寨州志在州北六十里石觜山东有九峯峯有泉合

为九泉故名贾志相传三水门夭桃及九龙寨皆姚襄故

迹九龙寨尚有寨门地牢基阯

 按昔时堡镇之在耀州者有天活堡州志在州西北木

 门山西北十里四面石崖峻绝上有薪水金陜西行省

 李兴尝治兵于此田者尝得遗镞折㦸又玉女堡在天

 活堡北十里玉女山上又桃儿堡在玉女堡北十里桃

 儿堡东为箭穿堡相传后周明帝与诸将较射岩上有

 孔又宁谷镇长安志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州志照金

 山西北为七里川即故宁谷镇地

通济桥马志在州北五里𣾰水滨通榆林路

东门桥通志在州东门外跨𣾰水又西门桥在州西门外

又南门桥在州南门外并跨沮水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