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54

 卷五十三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本作品收录于:《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五十四

  古迹志上宫阙

兴亡成败之迹相嬗于古今而过此以往莫非陈迹关中

地居上游神圣之迹托焉帝王之都萃焉考古者远绍旁

捜非仅以矜博识诚以立乎今日以溯千载如睹其人如

生其世固考镜理乱得失之林也是故首宫阙次苑囿重

宸居也次第宅朝绅野𨓜所托处也次林坰废邱遗迹所

散寄也至于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墟墓之间未

施哀于民而民哀则祠宇陵墓尤为治者所当加意兹并

详著于篇以时代为先后分上中下凡十四卷

丰宫贾志在鄠县东五里小丰村诗大雅既伐于崇作邑

于丰正义丰宫周文王宫也在雍州鄠县杜预左传注丰

宫东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雍录史记曰文王伐崇侯

虎而作丰邑伐崇之后自岐迁都于丰故丰水之西有丰

宫也武王攺邑于镐丰宫原不移徙每遇大事皆步自宗

周而往以其事吿于丰庙

镐京雍胜略在长安县西南三十里丰水东诗大雅考卜

惟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帝王世纪武王自丰

水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今丰水之东长安之南三十

里有镐池即其故都也水经注汉穿昆明池于是地基构

沦褫今无可究 城门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地官䟽案匠人云营国九里旁

三门四面各三门是有十二门郑注云十二门以通十二

子则十二辰也

王宫周礼天官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掌其政

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授八次八舍之职事注卫王

宫者必居四角四中于徼候便也郑司农云庶子卫王宫

在内为次在外为舍元谓次其宿卫所在舍其休沐之处

考工记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注五雉高五

丈七雉高七丈不言宫墙亦高七丈也大全集天子之礼

至尊无上其居处则内有六寝六宫外有三朝五门 皋

门周礼注郑司农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三才图会建皋

鼓询事弊讼朝士掌之 外朝周礼秋官朝士掌建邦外

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𣗥公侯

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

其后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大全集皋门之

内外朝也 库门周礼天官䟽天子五门库门在雉门外

 玉府周礼天官䟽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

藏 内府周礼天官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

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䟽金玉曰货物之善者藏之于内

府近王掌之以给王用故也 宗庙周礼春官小宗伯之

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注库门内雉门外之左

右大全集宫南乡而庙居左则庙在寝东也 天府周礼

春官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

藏焉 社稷周礼春官注何休云质家右宗庙尚亲亲文

家右社稷尚尊尊若然周人右社稷者地道尊右故社稷

在右是尚尊尊之意社稷为尊故郑注郊特牲云国中神

莫大于社 雉门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注中门于外内为中若今宫阙门雉门三门也春秋传雉

门灾及两观疏鲁有三门雉门有两观为中门则知天子

五门雉门亦为中门有两观矣 应门周礼注郑司农云

王五门四曰应门三才图会应门建应鼓又曰朝门 治

朝周礼天官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

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注治朝在路门之外司士掌焉

宰夫察其不如仪 路门周礼天官注郑司农云王五门

五曰路门一曰毕门䟽路大也人君所居皆曰路以大为

名毕门者从门而入路门为终毕地官注虎门路寝门也

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三才图会路门建路鼓又

曰虎门毕门大寝门 燕朝大全集路门之内燕朝也大

仪正其位掌𢷤相族人朝焉礼记玉藻君日岀视朝退适

路寝听政大戴礼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

蒿宫此天子之路寝也 六寝周礼天官宫人掌王之六

寝之修注路寝一小寝五礼记昏义注天子六寝而六宫

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施内外之政也大全集王大寝一

小寝五大寝听政故向明而治在前小寝释服燕息也在

后其小寝一寝在中四寝在于四角春居东北夏居东南

秋居西南冬居西北土王之月居中 六宫周礼天官内

宰以阴礼教六宫周礼注郑司农云六宫后五前一妇人

称寝曰宫后象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

 按元和志周武王宫即镐京夫镐京乃都城当日必建

 立王宫以岀政治吉甫即以镐京为宫固有未审而马

 冯贾志于王宫又皆不叙亦为遗漏因采据周礼诸书

 详著之

明堂考工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

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玉藻䟽讲学大夫淳

于登说明堂在国之阳丙巳之地三里之外七里之内周

公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五帝之精太微之庭中有五

帝座星黄图明堂所以正四时岀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

大戴礼云明堂九室一室有四戸八牖凡三十六戸七十

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援神契云明堂上圆下方八窗

四闼考工记云明堂五室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牖者

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戸牖取六甲之文六六三十六

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象四时四方

也五室象五行也

昭宫竹书纪年穆王元年作昭宫统笺昭宫穆王作以祀

昭王也一作昭观裨雅具大者如轮穆王得其壳悬于昭

春宫竹书纪年穆王九年筑春宫统笺一作春霄宫拾遗

记穆王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诣春霄宫集诸方士

仙术之要即此

范宫穆天子传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郭璞注范

宫离宫名也吴淑桑赋范宫周穆之游

冀阙通志在咸阳城中史记秦本纪孝公作咸阳筑冀阙

徙都之

萯阳宫黄图秦文王所起在鄠县西南二十三里汉东方

朔传注师古曰倍阳即萯阳也宫名在鄠县

芷阳宫马志在㶚上秦襄公起

咸阳城雍胜略在咸阳县东二十里黄图自秦孝公至始

皇帝胡亥并都此城案孝公十二年筑冀阙徙都之始皇

徙天下高赀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戸引渭水灌都以象天

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咸阳北至九𡽀甘泉南至鄠杜东

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

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

忘归犹不能遍雍录咸阳孝公所都在汉长安西北惟元

和志则曰正东微南古语山南水北曰阳秦都若举其凡

则在九𡽀诸山之南渭水之北而其实跨渭水诸书皆谓

始皇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可见渭

之兼在都南矣犹谓山水皆阳者不过以秦之朝市宫苑

皆在渭北实则咸阳之名兼逾渭南也

咸阳宫黄图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

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史记始皇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

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

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

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按长安志雍录及诸志皆无此宫盖以孝公曾作咸阳

 筑冀阙此或袭其旧但黄图始皇筑咸阳宫史记始皇

 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实有其名岂基址仍旧而制度

 从宏欤因并录之

阿房宫雍胜略在长安县西三十里史记始皇夲纪始皇

帝三十五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闻丰镐之间

帝王之都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

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前殿直抵南山表南山巓为阙为复道自

阿房渡涓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计宫

三百索隐此以形名宫言四阿旁广也汉贾山传注师古

曰阿房言殿四阿皆为房也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

于阿上为房也房或作旁此殿初未有名以其去咸阳近

且号阿旁阿近也东方朔传注阿城本秦阿房宫以其墙

壁崇广故呼为阿城黄图阿房前殿以木兰为梁磁石为

门三辅旧事阿房宫东西三里南北五里庭中可受千万

人车行酒骑行灸千人唱万人和其外有城名阿城东西

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黄图始皇収天下兵聚之咸阳销

锋嫡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宫门坐高三丈

铭其后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攺诸侯为郡县一法

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铭李斯篆

蒙恬书 磁石门水经注悉以磁石为故专其目四夷朝

者有隐甲怀刄入门而胁之以示神亦名𨚫胡门长安志

磁石门东西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阙门也累磁石为之

著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雍录磁石门即北入之门

审求其地则在镐水趋涓之处故经主汉城而命其方则

曰此阿房之西门若自主阿房而命之则当曰北门也

文汉代如长扬羽猎子虚上林诸赋唐代如乾元九成龙池圣德诸颂皆戸所诵习且其体大非编幅所能容故不

信宫贾志在咸阳县渭水南史记始皇本纪始皇帝二十

七年作信宫渭南巳而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

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长乐宫马志一名兴乐宫在长安城中黄图始皇造汉修

饰之周𢌞二十馀里汉太后常居之

甘泉宫雍录甘泉名宫者三秦在渭南汉在云阳隋在鄠

秦之甘泉史不言在渭南何地始皇本纪迎太后于雍而

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徐广曰表云咸阳南宫也秦时咸阳

跨渭南北则此宫应在渭南之咸阳又本纪作甘泉前殿

自咸阳属之前殿必近上林苑即鄠县因知秦之甘泉与

隋正同一地也

兰池宫雍胜略在咸阳东二十五里水经注地理志曰渭

城县有兰池宫秦始皇游行逢盗于兰池

曲梁宫元和志在三原西南十五里黄白城内

步高宫雍胜略在渭南西南三十里黄图亦名巿邱城西

有步寿宫

长杨宫雍胜略在盩厔东南三十三里黄图秦宫中有垂

杨数亩因名水经注漏水东北流经长杨宫东

望夷宫马志在泾阳东南八里长陵西北临泾水处史记

二世本纪二世梦白虎啮其左𩥵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

梦卜曰泾水为崇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

 按秦逞其志宫室之侈前世未有史记始皇令咸阳之

 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汉贾山传

 秦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然时移世易非惟故基

 无考抑亦名与俱𬤇今为考订补缀列之如右至于名

 称尚在而地无可稽犹往往见于他说者有城阳宫长

 安志始皇母迁于城阳宫又曲台宫汉邹阳传秦倚曲

 台之宫垂衡天下应劭曰秦皇所居又云阁黄图二世

 起云阁欲与南山齐今并附载篇末其汉魏以后宫阙

 并仿此例

长安故城马志在西安府城西北二十里黄图高祖七年

筑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初本狭小至

惠帝更筑之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

三坂周回六十五里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今人呼

为斗城是也汉旧仪曰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

八步九百七十二顷八街按长安志有华阳章台夕阴香室尚冠太常稿街前街汉书有

炽盛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按长安志内六市在道东三市在道

西十六桥水泉深二十馀丈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

丈石桥各六丈与街相直三辅决录长安城面三门四面

十二门皆通连九逵以相经纬括地志长安在渭水南隔

渭水北对秦咸阳宫汉于其地置未央宫曰长安城因名

县三秦记长安城中地皆黑壤今城赤且坚如金石传云

尽凿龙首山土为之诸城阙皆然雍录汉都长安其城在

渭之南而咸阳之东南也凡汉城之水皆取诸昆明第一

派自西而东横亘城南鼎路门巳而东折以注青门水经

注谓之漕渠至清明门外合王渠第二支自城西面南来

于章门旁设为飞渠东入城主未央宫西沧池池东迳石

渠天禄阁桂宫北宫长乐宫皆用此水沧池下流有石渠

导水周遍诸宫自清明门出为王渠合漕渠北入渭长安

图志汉城惠帝筑后赵石虎尝修之苻姚西魏宇文皆都

之隋开皇三年都龙首川此城遂废至今犹曰杨家城

宣平门黄图长安城东岀北头第一门即东都门汉书䟽

广归公卿大夫为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即此王莽更名

春王门正月亭水经注亦曰东城门其郭门曰东都门即

逢萌挂冠处也 清明门黄图长安城东岀第二门一曰

籍田门以门内有籍田仓一曰凯门汉宫殿䟽曰第二门

名城东门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长安志清明门外郭门

曰东平门 霸城门黄图长安城东岀南头第一门水经

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门色青又名青城门或曰青

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岀佳瓜述异记景帝元年有青雀

群飞于霸城门乃改为青雀门更修饰刻木为绮橑雀去

因名青绮门 覆盎门黄图长安城南岀东头第一门一

号杜门庙记曰覆盎门与洛门相去十三里二百一十步

门外有鲁班所造桥工巧绝世长乐宫在城中近东直杜

门南有下杜城汉书集注云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

按水经注作下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王莽更名永清门长

茂亭 安门黄图长安城南出第二门亦曰鼎路门北对

武库王莽更名光礼门显乐亭 西安门黄图长安城南

出第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古者平便同

字王莽更名信平门诚正亭 章城门黄图长安城西出

南头第一门三辅旧事曰章门亦曰光华门又曰便门王

莽更名万秋门亿年亭 直城门黄图长安城西岀第二

门亦曰故龙楼门门上有铜龙本名直门王莽更名直道

门端路亭 雍门黄图长安城西出北头第一门本名西

城门王莽更名章义门著义亭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呼曰

函里门 洛城门黄图长安城北岀东头第一门又曰高

门汉宫殿䟽高门长安北门也又曰鹳雀台门外有汉武

承露盘在台上水经注北出西头第三门本名杜门亦曰

利城门王莽更名进和门临水亭其水有客舍故民曰客

舍门又曰洛门也 厨城门黄图长安城北第二门王莽

更名建子门广世亭水经注厨门内有长安厨官在事故

城曰厨门如淳曰今名广门 横门黄图长安城北岀西

头第一门外有桥曰横桥水经注横门王莽更名霸都门

左幽亭如淳曰音光故曰光门其外郭有都门有𣗥门徐

广曰棘门在渭北孟康曰在长安北秦时宫门也黄图曰

棘门在横门外按汉书徐厉军于此又有通门亥门也

明堂黄图在长安城西南七里汉武帝纪武帝初即位向

儒术以文学为本议立明堂于城南以朝诸侯

长乐宫括地志在长安故城中汉高帝纪高帝五年治长

乐宫黄图长乐宫本秦兴乐宫也高皇帝始居栎阳七年

长乐宫成徙居长安城后太后常居之王莽攺为长乐室

近东直杜门关中记宫周𢌞二十馀里有殿十四史记惠

帝为东朝长乐及间往来数跸烦人乃作复道筑武库南

诏立原庙玉海长乐高帝既以为居又以受朝无异于正

宫矣自惠帝后人主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雍录未

央在汉城西隅长乐乃东隅也元和志言两宫相去止隔

一里此一里所即武库汉武故事建章未央长乐三宫皆

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 东阙西阙释名阙在门

雨旁中央阙然为道也汉惠帝纪惠帝五凤三年鸾凤集

长安宫东阙树上刘屈牦传太子引兵殴四市人至长乐

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 司马门黄图未央甘泉长乐四

面皆有公车司马门凡言司马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司

马主武事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 前殿黄图长乐宫

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㶦一作中三十五丈深十二

丈 临华殿黄图在长乐前殿后武帝建汉成帝纪成帝

永始四年夏四月长乐宫临华殿灾 大厦殿三辅旧事

秦作铜人立阿房殿前汉著长乐宫大厦殿前 长信宫

黄图汉太后常居之按通灵记太后成帝母后宫在西秋

之象也秋主信故以长信长秋为名又永寿永宁殿皆后

所处水经注长乐宫殿前列铜人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

永昌诸殿雍录据黄图水经注所云则长信长秋皆在长

乐宫中长安志别岀长信等七宫不以统诸长乐殆传疑

耶 酒池黄图庙记曰长乐宫中有鱼池酒池池上有肉

炎树秦始皇造汉武帝行舟于池中关中记酒池北起台

天子于上观牛饮者三千人寰宇记武帝作酒池以夸羌

胡饮以铁杯重不能举皆牛饮水经注长乐殿之东北有

池池北有层台沼谓是池为酒池非也唐孟浩然长乐宫诗秦城旧来称𥥆

窕汉家更衣应不少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欢娱此事今寂寞惟

有年年陵树哀

 按长乐宫中诸台殿方位无考者有宣德通光高明三

 殿长安志见三辅宫殿名在长乐宫又有长定建始广

 阳中室月室神仙椒房诸殿又温室殿汉孔光传或问

 光温室省木皆何木也光不应晋灼曰长乐宫中有温

 室殿又鸿台黄图长乐宫有鸿台秦始皇二十七年

 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飞鸿于上故号鸿台汉书

 惠帝四年长乐宫鸿台灾又锺室汉高帝纪十一年吕

 后杀韩信于长乐锺室注师古曰谓悬锺之室地理志

 未央殿东北二里许锺室故处也有隙地丈馀草色皆

 殷赤相传吕后杀淮阴血渍而然

未央宫括地志在长安故城中近西南隅汉高帝纪高帝

七年萧何治未央宫西京杂记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

十五步五尺按关中记作三十三里街道周回七十里按关中记作十七里

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按关中记作台三十二

十三按关中记作池十二山六门闼九十五按关中记作宫殿门八十一掖门十四

秦记未央一名紫微宫 东阙汉高帝纪萧何治未央宫

立东阙文帝纪文帝七年未央宫东阙罘罳灾关中记未

央宫东有苍龙阙 北阙颜师古汉高帝纪注未央殿虽

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

是以北阙为正门又有东门东阙至西南两面无门阙关

中记未央宫北有元武阙阙中有阊阖门止车门 柏梁

台汉武帝纪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柏梁台郊祀志武帝铸

柏梁铜柱三辅故事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梁香闻十

里长安志庙记曰柏梁台在北阙内道西三秦记曰台上

有铜凤名凤阙柏梁台诗并序汉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乃得上

坐日月星辰和四时帝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孝王武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石庆和抚四夷不易哉

大将军卫青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儿宽撞钟伐鼓声中诗太常周建德宗室广大日益滋宗正国安刘周卫交戟禁不时卫尉路德传总领从宗

柏梁台光禄勲徐自为平理清谳绝嫌疑廷尉杜周修饰舆马待驾来太仆公孙贺郡国吏功差次之大鸿胪壶充国椉舆御物主治之少府王温舒陈粟

万石扬以箕大司农张成徼道宫下随讨治执金吾中尉豹三辅盗贼天下危左冯翊盛宣盗阻南山为民灾右扶风李成信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椒

房率更领其材詹事陈掌蛮夷朝贺常舍其典属国柱枅欂栌相枝持大枇杷橘栗桃李梅大官令走狗逐兔张罘罳上林令啮

妃女唇甘如饴郭舍人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二司马门汉元帝纪元帝初元五

年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注应劭曰司马中者宫内门也颜师古曰司马门者宫之

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候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

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玉海汉书卫令诸岀入

殿门公车司马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按未央宫有东北阙西南无之师古

谓萧何厌胜之术是矣至司马门黄图及师古俱谓未央四面皆有司马门乃宫之外门应劭谓为宫内门其说似

异今按阙之西南而司马门有西南阙门之墙四面环宫司马之墙乃宫正垣而阙垣在外西京赋所谓徼道外周

千庐内附是也故自阙门视之则为宫内门自宫视之则为宫外门二说虽异其实同也汉百官表注师古曰汉旧

仪卫尉司在宫内主宫阙之门内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西京赋卫尉八屯警夜巡昼注综曰卫尉周宫外于四方

四角立八屯士士则傅宫外为庐舍是则宫墙外阙门内正为卫士区庐地矣 端门汉周勃传

皇帝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㦸卫端门颜师古注殿之

正门也西都赋立金人于端闱李善注宫中门谓之闱

掖门汉吕后纪朱虚侯章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颜师

古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雍录御览曰岀禁

省为殿门外岀大道为掖门不特夹立正门旁为掖门虽

殿门外他岀之门皆可名为掖门也 前殿黄图未央宫

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营未央宫因龙

首以制前殿至孝武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

戸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墄右平黄

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长安志王

莽攺前殿曰王路堂地皇元年为风所毁汉五行志成帝

绥和二年郑通里男子王褒带剑入北司马门殿东门上

前殿入非常室中如淳曰殿上室名 兰台雍录汉百官

表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

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西京赋曰兰台金马逓宿迭居按此

兰台正在殿中石渠天禄皆在殿北 宣明殿广明殿黄

图皆在未央殿东 昆德殿玉堂殿黄图皆在未央殿西

 鸳鸾殿关中记未央殿东 白虎门汉王莽传王莽大

置酒未央宫白虎殿劳赐将帅自前殿南下西岀椒除白

虎门注服䖍曰邪行阁道下者也师古曰除殿陛之道也

椒取芬香之名 宣室殿黄图未央前殿正室淮南子曰

周武王杀纣于宣室汉取旧名也汉文帝受釐宣室夜半

前席贾生问鬼神之事即此长安志汉宣帝常幸宣室斋

居决事如淳曰宣室宣布政教之室盖其殿在前殿之侧

斋则居之汉成帝纪甘露四年未央宫宣室阁灾 金马

门史记滑稽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汉公

孙宏传天子擢宏对为第一待诏金马门注武帝时相马

者东门京作铜马法献之立马于鲁班门外更鲁班门为

金马门长安志扬雄待诏金门金马门也玉海又谓之黄

门 宦者署汉苏武传宣帝召武待诏宦者署师古注百

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宦者令丞以其署亲近故令于此

待诏雍录百官表有中黄门师古曰谓阍人居禁中在黄

门之内给事者也 天禄阁三辅故事在未央大殿北天

禄异兽也即扬雄校书处汉宫阙䟽天禄石渠萧何造以

藏秘书处贤才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 石渠阁三

辅故事在未央大殿北黄图石渠阁其下礲石为渠以导

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成帝于此

藏秘书焉雍录石渠以水经约其地望则沧池在未央西

南此渠必引沧池下流北行又北转明光桂宫之间谓之

明渠又益趋东长乐之有酒池都城东之有王渠也 承

明殿黄图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也汉霍光传皇太

后车驾幸未央承明殿汉翼奉传孝文帝躬行节俭其时

未央宫无高门武台麒麟凤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

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按承明殿一作承明庐汉严助传助为会稽太

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注张晏云在石渠阁外一作承明庭扬雄传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

诏承明之庭西都赋序内有承明著作之庭雍录云庐者以更直之地言之庭者以受诏之地言之实即承明殿也

诸志分而为三今正之 温室殿汉霍光传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

辇欲归温室黄图在未央宫殿北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

西京杂记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梁设火齐屏

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按汉孔光传注长乐宫有温室殿据黄图则温室在未央

是汉有两温室也 清凉殿黄图在未央宫殿北夏居之则清凉

也汉书曰清室则中夏含霜此也 高门殿三辅旧事武

帝于未央宫起高门殿黄图汲黯请见高门又哀帝时鲍

宣谏曰陛下擢臣岩穴诚兾有益毫毛岂欲臣美食大官

重高门之地玉海鲍宣又言高门去省戸数十步求见岀

入二年未省 玉堂殿汉李㝷传注师古曰在未央宫扬

雄传历金门上玉堂注晋灼曰黄图有大玉堂小玉堂殿

 长秋门汉戾太子传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

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 内谒者署黄图在

未央宫属少府掌宫中步帐䙝物丁孚汉官云令秩千石

 椒房殿三辅宫殿名未央宫有椒房殿汉官仪皇后殿

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掖庭汉元帝纪赐

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官仪媫妤以下皆居掖庭

西京杂记庭有云光光华鸣鸾三殿月景台开襟阁临池

观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昭阳殿黄图成

帝赵皇后居昭阳殿汉元后传皇后既立宠少衰而弟绝

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𣾰切皆铜沓

冒黄金涂白玉阶璧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

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黄图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

飞翔增城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等殿后又增修安处

常宁𦶜若椒风发越蕙草等殿为十四位 增城舍汉书

班媫妤居增城舍 椒风舍汉董贤传贤女弟为昭仪位

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 渐台关中记未

央宫西沧池中有渐台雍录未央宫渐台文帝梦邓通王

莽死于兵皆在其处黄图曰沧池其水沧色

 按未央宫中诸台殿方位无考者有麒麟殿黄图在未

 央宫汉哀帝燕董贤父子于此又金华殿黄图在未央

 宫汉书叙传上方向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于

 金华殿又宴昵殿汉书叙传班伯少受诗于师丹大将

 军王凤荐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又武台殿三辅旧事

 武帝于未央宫起武台殿又猗兰殿汉武帝故事王美

 人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猗兰殿汉武内传景帝梦赤

 彘从云中直入崇芳阁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

 蔽戸牖使王夫人移居攺阁为猗兰殿又白虎殿黄图

 在未央宫汉王商传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

 又曲台殿汉孟卿传后苍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

 记注师古曰曲台殿在未央宫又飞羽殿汉元后传太

 后冬飨饮飞羽注师古曰飞羽殿在未央宫羽或作雨

 又敬法殿汉王莽传莽在未央宫朱鱼等烧作室门斧

 敬法闼注师古曰敬法殿名又凤凰殿黄图在未央宫

 又未央宫有通光钩弋寿成万岁水延寿安平就宣德

 东明诸殿尧阁白虎属车诸阁又神明殿汉武故事在

 未央宫又延年殿合欢殿四车殿三辅决录在未央宫

 又宣平殿长年殿汉宫阙记在未央宫又朱鸟堂汉宫

 殿䟽在未央宫又麒麟阁汉苏武传上思股肱之美廼

 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注张宴曰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

 唐六典注麒麟阁亦藏书又织室汉百官表少府有东

 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西织为织室黄图未

 央宫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又凌室未

 央宫藏冰之室又暴室黄图在未央宫汉宣帝纪注应

 劭曰暴室者宫人狱也今曰薄室师古曰掖庭主织作

 染练之署谓暴室者取暴晒为名耳或谓薄室薄亦暴

 也织务既多因为置狱主治其罪人故谓暴室狱耳本

 非狱名应说失之又郎中府汉高后纪朱虚侯章请卒

 入未央宫掖门见产廷中逐击产杀之郞中府吏舍厕

 中注如淳曰百官表令郞中掌宫殿门戸故其府在宫

 中后转为光禄勲又四宝祠汉郊祀志宣帝以方士言

 为随侯剑宝玉宝璧周康宝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又

 弄田黄图在未央宫燕游之田天子所戏弄也汉眀帝

 纪曰始元元年上耕于钩盾弄田应劭注帝时年九岁

 未能亲耕帝籍钩盾官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成

 帝建始三年小女陈持弓年九岁阑入尚方掖门至未

 央殿钩盾禁中又青琐门黄图在未央宫汉旧仪黄门

 郞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郞汉元后传

 至师古曰青琐门刻为连琐文而以青𡍼之也又作室

 门汉成帝纪成帝为太子初作桂宫上急召太子岀龙

 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

 又钩弋台黄图在未央宫又东山台西山台钓台三辅

 故事在未央宫又路𫐉厩黄图在未央宫掌宫中舆马

 亦曰未央厩汉书曰武帝时期门郞上官桀迁未央厩

 令又兽圈九彘圈一黄图俱在未央宫文帝问上林尉

 及冯妃当熊皆此处兽圈上有楼观

北宫汉外戚馀惠帝张皇后废处北宫注师古曰在未央

宫北黄图北宫近桂宫周回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成

增修之 东交门汉东方朔传武帝从董偃游戏北宫驰

逐平乐观有诏置酒北宫引董君从司马门入更名东交

门 前殿黄图北宫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戸如桂宫

紫房复道汉孔光传大司空何武曰定陶太后可居北宫

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从复道朝夕至哀帝所

 寿宫黄图北宫有神仙宫寿宫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

君神君来则肃然风生帷帐皆动 太子宫汉成帝纪孝

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

画堂按太子宫未详所在黄图叙入北宫从之

桂宫元和志在长安故城中黄图汉武帝造周回十馀里

水经注未央宫北即桂宫也旧乘复道用相迳通西京杂

记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案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

人谓为四宝宫 龙楼门汉成帝纪成帝为太子居桂宫

上尝急召太子岀龙楼门注张晏曰门楼有铜龙若白鹤

飞廉之为名也 鸿宁殿汉哀帝纪建平三年正月帝太

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五行志桂宫鸿宁殿灾帝祖母傅

太后所居也 明光殿关辅记桂宫中有明光殿土山复

道从宫中西上城西至建章宫神明台蓬莱山三秦记未

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缀

明月珠金砌玉阶昼夜光明○走狗台黄图桂宫有走狗

䑓又有商台避风台

明光宫黄图武帝太初四年秋起在长乐宫后与相连属

汉元后传成都侯商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注师古曰

明光近桂宫长安志王莽篡位命孺子为安定公孝平皇

后为安定太后攺明光宫为安定馆安定太后居之

建章宫雍胜略在长安故城西汉武帝纪太初元年二月

起建章宫注师古曰在未央宫西俗所称贞女楼即此宫

之阙也郊祀志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戸关中记建章周𢌞

二十馀里雍录三辅旧事关中记皆言建章在城西上林

之地东方朔传曰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长安记曰

王莽坏城西苑中建章十馀所取其材为九庙师古曰自

建章以下皆在上林苑中关中记上林苑中有宫十二建

章其一然如此其侈而正史未正书临幸则皆从飞阁越

城以岀也 飞阁黄图武帝于未央营造日广以城中为

小乃于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构辇道以上下

阊阖门黄图宫之正门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汉书曰建

章宫南有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堂内殿十二门

阶陛皆玉为之铸铜凤高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向风若

翔椽首薄以璧玉因名璧门 凤阙封禅书建章前殿度

高未央其东则凤阙索隐武帝营建章起凤阙高二十五

丈黄图璧门左凤阙关辅古语俗谓为贞女楼 神明台

黄图璧门右神明台庙记曰五帝造祭金人处上有承露

盘有铜仙人舒掌捧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求仙道长

安记仙人掌大七围以铜为之汉宫阙䟽台高五十丈常

置九天道士百人水经注神明台上有九室俗谓之九子

台而实非也后有䟽圃神明台钱孟钿通天台铜人歌武皇岁起云阳宫香台屹与

云汉通欲求真诀錬颜色紫琼之露飞濛濛青霄不下两皇子十二仙人一夜死文成五利不及一少翁能使香魂

望如水凄凄茂陵月玉碗埋苔碧难闻舍人壶空羡方朔㦸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移经㶚水亦伤别

𢌞头立尽东关烟君不见古人兴废皆尘迹金石有情悲过客化为铜驼卧荆𣗥 圆阙黄图建

章宫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铜凤皇赤眉贼坏之

古歌长安城西𩀱员阙上有一𩀱铜雀宿一鸣五榖生再鸣五榖熟 按史记建章凤阙高二十馀丈即西京赋所

云设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者也又关中记建章宫员阙有金凤在上故号凤阙复以员阙为凤阙矣唐王

维诗云云里帝城双凤阙似璧门员阙上并有凤皇故皆称凤阙至唐而遗趾尚存因并著之 别风阙

西京赋阊阖之内别风嶕峣关中记别风以言别四方之

风也玉海阊阖门内东出有析风阁一名别风 嶕峣阙

长安志庙记曰建章宫有嶕峣阙薛综注次门女阙在阊

阖门内二百步 井干楼封禅书武帝作建章宫乃立神

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汉宫阙疏井干楼积木

而高为楼若井干之形也井干者井上木栏也形或四角

或八角黄图别风阙对峙井干楼各高五十丈辇道相属

 前殿汉郊祀志建章前殿度高未央 唐中庭封禅书

建章宫西则唐中数十里索隐唐堂庭也尔雅庙中路谓

之唐一作商中汉郊祀志建章宫西商中数十里注如淳

曰商中商庭也师古曰商金也于序在秋故谓西方之庭

为商庭 鼓簧宫黄图汉宫阙䟽云鼓簧宫周匝一百三

十步在建章宫西北 奇华宫黄图在建章宫旁四海夷

狄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师子宫马充塞其

中 枍诣宫黄图枍诣木名宫中美木茂盛也 骀荡宫

黄图春时景物骀荡满宫中也 馺娑宫黄图馺娑马行

疾貇马行迅速一日之间遍宫中言宫之大也 天梁宫

黄图梁至于天言宫之高也 函德殿黄图建章宫有函

德等二十六殿汉宣帝纪神爵元年三月诏金芝九茎产

于函德殿铜池中 凉风台关中记建章宫北积木为楼

高五十馀丈 避风台关中记太液池有避风台即飞燕

结裾处 曝衣阁宋卜子阳园苑疏太液池西有武帝曝

衣阁七月七日宫女岀后衣登楼曝 虎圈汉郊祀志建

章宫西注师古曰於菟西方之兽故于此置其圈也 太

液池封禅书建章宫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命曰太液

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正义臣瓉云太

液宫象阴阳津液以作池也索隐三辅故事云池北岸有

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汉郊祀志

注师古曰渐浸也台在池中为水所浸黄图或作瀐字瀐

亦浸耳 唐中池黄图周𢌞十二里在建章宫太液池南

 孤树池西京杂记太液池西池中有洲上煔树一株六

十馀围望如车盖 淋池拾遗记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

广千步东引太液之水池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

盖 影娥池黄图武帝凿以玩月其傍起望鹄台以眺月

影人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

北阙庙记高二十丈建章宫北阙门也

钩弋宫汉武故事在直门之南列仙传钩弋夫人姓赵氏

河间人见召武帝命所居曰钩弋宫 尧母门汉赵婕妤

传媫妤居钩弋宫太始元年生昭帝号钩弋子十四月乃

生命所生门曰尧母门

宜春宫汉东方朔传建元三年武帝微行东游宜春注师

古曰宜春宫在长安东南说者以为在鄠非也在鄠者宜

春 耳上林赋注师古曰宜春宫在杜县东曲江池是其

扶荔宫黄图在上林苑中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

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

储元宫长安志冯昭仪与子信都王居储元宫师古曰在

上林苑中

宣曲宫黄图在昆明池西孝宣帝晓音律尝于此度曲因

太乙宫贾志在西安城南五十里太乙山谷中汉元封初

南山谷间云气融结武帝于此建宫

栎阳宫唐卢怀谨传高祖受命五日一朝太公于栎阳宫

豫樟宫述异记汉武帝宝鼎二年立豫樟宫于昆明池中

作豫樟亭

昭台宫黄图在上林苑中孝宣霍皇后立五年废处昭台

长门宫贾志在故长安城东黄图离宫也孝武陈皇后得

幸颇妒居长门宫长安志顾成庙无宿宫窦太主献长门

园如淳曰园在长门长门在长安城东上更名园为长门

宫今按汉书长安城无名长门者

犬台宫黄图在长安西二十八里汉书江充名见犬台宫

注晋灼曰上林有犬台宫外有走狗观

黄山宫黄图在兴平县西三十里武帝微行西至黄山宫

即此玉海在涝水入渭之下渭在宫南

池阳宫元和志在泾阳县西北八里黄图宫在池阳南上

原之陂有长年陂去长安五十里汉宣帝纪上自甘泉宿

池阳宫

长杨宫黄图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行幸 长杨榭

黄图在长杨宫秋冬校猎其下命武士搏射禽兽天子登

此以观焉 射熊馆黄图在长杨宫武帝好自击熊司马

相如从至上林作赋谏焉

五柞宫雍胜略在盩厔县东南三十八里汉武帝纪后元

二年幸盩厔作五柞宫黄图汉之离宫也宫中有五柞树

因名 青梧观西京杂记五柞宫西观前有三梧桐树树

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

葡萄宫雍胜略在盩厔县境十道志宫在上林苑西汉匈

奴传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

葡萄宫

醴泉宫贾志在体泉县东南三十里汉宣帝闻泉味如酒

因以建宫唐贞观重修县因以名

步寿宫贾志在耀州东北一里汉郊祀志神爵二年正月

凤皇集祋祤于所集得玉宝起步寿宫黄图秦亦有步寿

宫今按其地与汉异则秦汉各有步寿宫耳

师得宫颜师古汉书注在云阳界

鼎湖宫玉海黄图在湖城界晋灼曰在蓝田

 按湖城今河南阌乡县诸志序之于蓝田者遵晋说也

 又神光宫羽猎赋入西园切神光注张晏曰神光宫名

 今未知所在

后汉

献帝宫长安志在长安故城中本京兆府舍也帝王世纪

献帝闻关东兵起董卓迁帝都长安见未央等宫遭赤眉

之乱宫室废弛故居京兆府舍

太极殿周地图记晋愍帝之宫在长安南门后姚兴重建

西宫晋前赵载记刘曜命起酆明观立西宫

太极前殿晋前秦载记苻健入长安称天王大单于缮宗

庙社稷置百官僭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

东宫前秦载记苻健疾苻菁勒兵入东宫将杀苻生时生

侍健疾菁𢌞攻东掖门健闻变升端门陈兵执菁杀之

平朔门前秦载记苻健置来宾馆于平朔门

云龙门长安志清河王苻法率壮士入云龙门废苻生而

立苻坚

明光殿长安志秦苻健殿前秦载记有人入坚明光殿呼

曰甲申乙酉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坚命执之俄不见

露堂前秦载记苻坚将为赦与王猛苻融密议于露堂

明堂前秦载记苻坚起明堂祀其伯健以配上帝

东阙前秦载记苻坚僭位五年凤皇集于东阙

西堂长安志车师前部鄯善王林密驮朝于秦坚赐以朝

服引见于西堂

徽音堂长安志在恶犬城之外苻氏造也

永安宫长安志姚苌宫

东堂晋后秦载记姜龛淳于岐郭高等皆耆儒硕德兴每

于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

谘议堂后秦载记姚兴常临谘议堂听决疑狱于时号无

𡨚滞

西宫长安志姚兴立姚见子监国入居西宫

黄龙门长安志姚兴宫门

秦大殿买志在耀州北七十里今遗瓦殿基尚在耀州志

上有御池泉即古凤游乡也晋泰安元年苻坚将姚苌背

坚起兵北地自立为王国号秦秦王殿盖始于此

孝武帝宫北史魏孝武帝纪永熙三年高欢入洛宇文泰

迎帝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

清晖室长安志魏文帝大统四年祀天于清晖室

阳武门北史魏文帝纪文帝大统五年十月于阳武门外

县鼓置纸笔以求得失

凭云观北史魏文帝纪大统七年十二月帝御凭云观引

见诸王叙家人之礼

 按长安志西魏有乾安殿殿未知建置何所周闵帝纪

 云会百官于乾安殿班赏各有差

后周

延寿殿周明帝纪元年九月朝群臣于延寿殿

正武殿长安志周明帝武帝并听讼于正武殿

麟趾殿周萧大圜传大圜恒以读诗礼书易为事开麟趾

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

露门周武帝纪建德三年正月壬戌朝群臣露门玉海保

定中置露门学

醴泉宫周武帝纪天和二年五月行幸醴泉宫

大德殿周武帝纪天和三年八月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

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

咸阳宫周宣帝纪大象二年四月祈雨至咸阳宫

云阳宫玉海北史后周有云阳宫

紫极宫见长安志又正阳宫天兴宫崇义宫大武殿崇信

殿会义殿含仁殿云和殿思斋殿太极殿天德殿连珠殿

重阳阁云和楼天台通道观军器监津门肃章门青城门

津门青门应门皆后周所有

大兴京城隋文帝纪开皇二年六月诏左仆射高颎等创

造新都于龙首山十二月名新都曰大兴城三年三月入

新都地理志开皇三年置雍州城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

五步南北十五里各一百七十五步东面通化春明延兴

三门南面启夏明德安化三门西面延平金光开远三门

北面光化一门里一百六市二长安志开皇二年自故都

徙其地在汉故城之东南属杜县周之京兆郡万年县界

雍录宇文恺之营隋都也曰朱雀街南北尽殿有六条高

坡象乾卦六爻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

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元都

观及兴善寺以镇其地至大兴立名或曰文帝尝封大兴

或曰宫之太极殿本大兴材或曰隋文梦洪水浸没都城

故攺营大兴洪水者高祖名渊故也然韦述谓本大兴材

名者其说近之盖尝有僧坐大木下曰此后当为宫殿大

木即在大兴殿基上亦如汉高因长安乡而立为都名也

皇城长安志亦曰子城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

里一百四十步城中南北七街东西五街其间并列台省

寺卫自西汉至于宋齐梁陈并有人家在宫阙之间隋文

帝以为不便于是皇城之内惟列市府

大兴宫马志隋文帝建以城名雍录隋都城中正宫以及

正殿皆名大兴 大兴郭马志宫城之正殿也隋文帝纪

开皇四年宴突厥高丽吐谷浑使者于大兴殿 中华殿

马志在大兴殿后 临光殿隋文帝纪开皇元年二月上

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 昭阳门马

志在大兴殿之南开皇二年作初名唐阳门仁寿二年

今名又大兴宫南门为建春门后攺通训门北门为大兴

门后攺干福门

观德殿隋文帝纪开皇二年十月上疾愈享百寮于观德

殿赐钱帛任其自取尽力而去

射殿隋文帝纪开皇六年九月上御射殿召百寮射

文思殿隋文帝纪开皇十一年春正月皇太子妃元氏薨

上举哀于文思殿

嘉则殿隋文帝纪开皇十三年二月宴考使于嘉则殿

武德殿隋文帝纪开皇十九年大射武德殿赐宴百官

允武殿隋炀帝纪大业四年正月百僚大射于允武殿

崇德殿隋炀帝纪大业五年二月上御崇德殿之西院愀

然不悦曰此先帝所居情所未安宜于此院之西别营一

殿

大业殿隋炀帝纪大业十二年春正月夜有二大乌似雕

飞入大业殿止于御幄至明而去

宣仁门隋文帝纪开皇元年三月宣仁门槐树连理众枝

内附

建国门隋炀帝纪大业六年正月有盗数十人入建国门

端门街隋炀帝纪大业六年正月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

下奇技异艺毕集终月而罢

 按巳上殿七门二街一书传皆载大兴城中位置无考

东宫朝堂马志在皇城内

长乐宫隋地理志京兆郡大兴有长乐宫马志望春宫在

西安府城东十里隋文帝建炀帝攺名长乐宫

仙都宫福阳宫隋地理志京兆长安有仙都福阳等宫

仙林宫马志在兴平县西十八里隋文帝置

太平宫贾志隋建在鄠县东南三十里草堂寺唐高祖避

暑处

游仙宫马志在盩厔县南三十五里图经隋文帝避暑于

宜寿宫贾志隋离宫在宜寿城中

崇业宫马志在渭南县东十五里大业二年

醴泉宫隋文帝纪开皇七年二月车驾幸醴泉宫

 按隋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五月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

 得数斛夜岀游山放之光遍岩谷景华宫未详所在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