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事实类苑
◀上一卷 卷五十八 广知博识(一) 下一卷▶


◆广知博识(一)

论地动仪 编辑

地动仪,候地震之器也。续汉书:张衡,字平子,作此仪也。以精铜铸之。其器员径八尺,形似酒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开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每龙作一蟾蜍,仰首张口而承之,机关巧制,皆在樽中。龙首以置九州地分,如遇某分州地动,则龙衔之丸而坠蟾蜍口中,乃铿然有声,司候者占视之,知某州分地震也。尝有丸落,久无奏报,未几,陇右地震也。此法久亡,更无补续矣。又按张衡灵宪云:“元气剖判,清浊异位,地定于内,而体于阴,地有九域山川,圣人始纪纲而后经纬也。春秋元命苞曰:“天左旋,地右动也。”河图云:“地恒动不止,譬如人在大舟上,闭牖而坐,舟行,人之觉矣。”详其地右动,非震也,旋行而动尔。人所不知者,若舟中不窥岸,闭牖而坐定,不知舟行矣。”张衡穷物理之极致焉,伺其右旋,地道壅塞之时,乃气凌此州之分,机关素轻,则为之动焉。如人身中息气,昼夜从头至足,周身一万三千五百息,且会寸口。其或营行壅滞不通,行处便成痈疖疮疱时,譬丸之落处也。故汉翼奉云:“人气尚逆,则感动天地。”天变见星气日蚀,地变见奇物震动,所以然者,阳用其精。阴阳之形,犹人之有五藏六体。五藏象天,六体象地,故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伸动于貌也。又易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或曰:“为张衡,得以匠思,而作为传习乎?”通曰:“厥疑有三,必难尽验也。一、如岭表兼海中洲渚频动,居人以为常也。此仪可验,则扬州之分,日日时时落丸也。二、张衡不教子孙,后无述焉。三、于国家无大利也,故不行于代矣。”

论取火 编辑

古法用火,随时不同,人免疫气矣。或曰:“火是壹气,岂同水有山井雨川不同耶?”通曰:“火以木为母,母木有异故也。”周书月令,有改火之文,终而复始也。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盖食榆柳之火也。孟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秋取柞楢,冬取槐檀也。此乃四时五取也。”以季夏取桑柘,则益脾也。或曰:“古之取火,必以所利者何?”通曰:“火亦气也,久食此气,五藏迭休囚王相。是以春宜榆柳之气,至冬宜槐檀之气,则百疫不生。苟此道不行,人撄逆气,犯乎厉恶也。此改火之法,岂可轻易?汉武置别火官令丞,专掌司四取火之事也。此五帝之世,设五行之官,火官之职,司四时五变之术,是以共工祝融为火正焉。”或曰:“火之为气,可堪食乎?”通曰:“火以热为气,人之食热,岂非食乎?故易有水火既济,则水本寒,为火之夺弥久,成热矣。人利于热,则或济用焉。岂不见爇劳薪为味,味必不正?若正,则荀公不别矣。”又有误以巴豆木入爨,令人泄痢不止。其如干粪臭草炊爨,令物味恶是也。火官不得不重慎欤?昔并州之俗,为介之推禁火,此疑古人托以鬼神为名,得以尽禁,然后用钻燧出之,得变新气也。并州之俗,又成太过,冷食斯久,民有馁死者。故魏明帝出罚令甚严,故止用举为并州刺史,移书介推止禁。三日后,国家钻燧,赐群臣火,沿之为礼式焉。今大宋应乎火德,若按法取之,则宜于清明日赐百官,馀四时唯取食尔,供其太官御膳用之,其利深博哉!

论正朔 编辑

昔者,皇王受命,必改正朔,示不相沿,而革人视听之故。一曰天统,谓周以十一月建子为正,天所施之端也。二曰地统,谓商以十二月建丑为正,地始化之端也。三曰人统,谓夏以十三月建寅为正,人始成之端也。盖王者法天地人,故曰三统也。观古之三统,循环终始,文质不同,用舍有异,其如秦变周制,以十月建亥为正,此三统之外,际三才外为法,何耶?所以后代史家,谓为闰秦者,犹十二月外加一月,归馀于终尔。汉高祖得天下,以灭学坑儒之后,尚行秦制。至孝武帝,方用夏正,所以必用夏后氏之正者,故孔子曰:“行夏之时。”左传:“夏数得天也。”至唐武后永昌元年,以十一月建子为岁首,后复用夏正。肃宗上元元年,用建子为正,三年还以今正月为岁首矣。并湘山野录。

论太平 编辑

帝王受命化成,乃登封岱,勒成颂,以纪太平之功焉。太平者,天下之人,家给民足,路无欲■〈襄攵〉,时康谷稔,物无疵厉,刑罚措置之谓也。故太阶六符,相对而平正,乃曰太平也。唐太宗即位,与群臣议,为行王道、霸道耶?有言宜行帝王道,封德彝沮其议,帝王之道,行之迟效,请以霸道。魏、杜坚请行王道,数年之间,天下治。太宗曰:“恨封德彝不见今日之太平也。”今圣上初即位,以此纪年号,俾致其太平也。赞宁要言。

蛇雉遗卵千年而为蛟龙 编辑

唐陆■〈亻垔〉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生而为蛟龙属。汉武帝元封中,浔阳浮江,亲射蛟于江中,获之,乃是也。其蛟出壳之日,害于一方,洪水飘荡,吴人谓之发洪。余少时,尝游杭州西城之伊山,目击此事。又晚春,忽茂草中一雌雉飞起丈馀,翅翼零乱,又复入草中,数四不绝,久而不出,余切怪之。薙草往观,果一巨蛇,雌雉蟠结纠缠,津沫狼藉,斯须雉惊而飞,蛇入草,始验■〈亻垔〉之说。玉壶清话。

见龙 编辑

张洎使高丽,方泛舟海中,因问舟人,龙可识乎?对曰:“常因云起,多见垂尾于波澜间,动摇舒缩,良久,雨大作,未尝见其全体及头角也。”洎因冠带焚香,祝以见真龙。时天清霁,忽有龙见于水际,少顷渐多,以至弥望,矗然无数,洎甚震骇,良久而没。杨文公谈苑。

氏族 编辑

士人以氏族相高,虽从古有之,然未尝著盛。自魏氏铨总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专任门地。惟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自馀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陀是也。其下又有贫四,如工巧纯陀是也。其他诸国亦如是,国主大臣,各有种姓,苟非贵种,国人莫肯归之。庶姓虽有劳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至今如此。自后魏据中原,此俗遂盛行于中国,故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凡三世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方伯者为乙姓,散太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得入者谓之四姓。其后迁易纷争,莫能坚定,遂取前世仕籍,定以博陵崔、范阳卢、陇西李、荥阳郑,为甲族。唐高宗时,又增太原王、清河崔、赵郡李,通谓七姓。然地势相倾,互相排诋,各自著书,盈编连简,殆数十家,至于朝廷为之置官撰定,而流习所徇,扇以成俗。虽国势不能排夺,大率高下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官皆不敢与百家齿。陇西李氏,乃皇族,亦自列在第三,其重族望如此。一等之内,又如岗头卢、泽底李、土门崔、靖恭王之类,自为鼎族。其俗至唐末,方渐衰息。

记里鼓 编辑

西京记云:“记里鼓者,车上有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则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锺。其机法皆妙绝焉。”隋开皇九年平陈,得此车,唐得而用焉。金公亮重修此车。古制或云:“数,里数也”,今皇朝苏弼重修焉。

铜浑仪 编辑

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历官韩显符所造,依仿刘曜时孔挺、晁崇、斛兰之法,始于简略。天文院浑仪,皇祐中,冬官正舒易简所造,乃用唐梁令瓒、僧一行之法,颇为详备,而失于难用。熙宁中,予更造浑仪,并创为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别设官领之。天文院旧铜仪,送朝服法物库收藏,以备讲求。

鱼尾鸱吻 编辑

汉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于屋以禳之。今亦有。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鸱吻,状亦不类鱼尾。

磁石指南柏指西 编辑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金鸡放赦 编辑

杜镐言,肆赦树金鸡,不知起于何代。关东风俗传云:“宋存王问司马膺之后魏北齐赦日树金鸡事,膺之曰:“按海中星占云:天鸡星动,为有赦。盖王者以天鸡为度。””隋书刑法志:“北齐赦日,令武库设金鸡及鼓于阙门右,挝鼓千声,宣鼓建金鸡。”或云起于西凉吕光,未知孰是。究其旨,盖西方主兑,兑为泽。金者,巽之神,巽为号令,故合是二物,制其形,揭于长竿,使众人睹之也。杨文公谈苑。

延州五城 编辑

延州今有五城,说者以谓旧有东西二城,夹河对立。高万兴典郡,始展南北东三关城。予因读杜甫诗云:“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乃知天宝中,已有五城矣。

石油墨 编辑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士人以雉尾裛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漆之如麻,但烟甚浓,所霑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盛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草穷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盐南风 编辑

解州盐泽之南,秋夏间多大风,谓之盐南风。其势发屋拔木,几欲动地,然东与南皆不过中条,西不过席张铺,北不过鸣条,纵广止于数十里之间,解盐不得此风不冰,盖大卤之气相感,莫知其然也。又汝南亦多大风,虽不及盐南之厉,然亦甚于他处,不知缘何如此。或云自城北风穴山中出,今所谓风穴者,已夷矣,而汝南自若,了知非有穴也。方谚云:“汝州风,许州葱”,其来素矣。

跳兔 编辑

契丹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才寸许,后足几一尺,行则用后足跳,一跃数尺,止则蹶然仆地,生于契丹庆州之地大漠中。予使虏日,捕得数兔持归,盖尔雅所谓蟨也,亦曰蛩蛩巨驉也。

编辑

蟭蟟之小而绿色者,北人谓之螓,即诗所谓螓首蛾眉者也。取其顶深且方也。又闽人谓大蝇为胡螓,亦螓之类也。

白雁谓之霜信 编辑

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淤田 编辑

熙宁中,初行淤田法,论者以谓史记所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所谓粪,即淤也。予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凿六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史之功。则淤田之法,其来盖久矣。

大陆 编辑

予奉使河北,边太行西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海,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馀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淮泗不入江 编辑

唐李翱为来南录云:“自淮沿流至于高邮,乃溯至于江。”孟子所谓“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则淮泗固尝入江矣。此乃禹之旧迹也。熙宁中,曾遣使按图求之,故道宛然,但江淮已深,其流无复能至高邮耳。

雁荡山 编辑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峯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峯,下有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峯,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予观雁荡诸峯,皆峭拔崄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音漕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峯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天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乇罗岛 编辑

嘉祐中,苏州昆山县海上有一船桅折,风飘抵岸。船中有三十馀人,皆衣冠如唐人,系红鞓角带,短皂布衫,见人皆恸哭,语言不可晓。试令书字,字亦不可读,行则相缀如雁行,久之,自出一书示人,乃唐天祐中告授乇罗岛首领陪戎副尉制。又有一书,乃是上高丽状,亦称乇罗岛,盖用汉字,盖东夷之臣属高丽者。舡中有诸谷,惟麻子大如莲的,苏人种之,初岁亦如莲的,次年渐小,数年后,只如中国麻子。时赞善大夫韩正彦知昆山县事,召其人,犒以酒食,食罢,以手捧首而■〈马展〉,意若懽感。正彦使人为其治桅,桅旧植舡木上,不可动,工人为之造转轴,教其起倒之法,其人又喜,复捧首而■〈马展〉。

朱辇国入贡撒殿 编辑

熙宁中,朱辇国使人入贡,乞依本国俗撒殿,诏从之。使人以金盘贮珠,跪捧于殿槛之间,以金莲花酌珠,向御座撒之,谓之撒殿,乃其国至敬之礼也。朝退,有司扫彻得珠十馀两,分赐是日侍殿阁门授副内臣。

岁首画锺馗于门 编辑

岁首画锺馗于门,不知起自何时。皇祐中,金陵发一冢,有石志,乃宋宗悫母郑夫人,宗悫有妹名锺馗,则知锺馗之设亦远。

雀舌茶牙 编辑

茶牙,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木又美,则新牙一发,便长寸馀,其细如针。惟牙长为上品,以其质干土力,皆有馀故也。如雀舌麦颗者,极下材耳,乃北人不谙,误为品题。予山居,有茶仑,尝茶诗云:“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焦核荔枝 编辑

闽中荔枝,核有小如丁香者,多肉而甘,土人亦能为之。取荔枝木,去其宗根,仍火燔令焦,复种之,以大石抵其根,但令傍根不得生,其核乃小,种之不复牙。正如六畜去势,则多肉而不复有子耳。

子方虫 编辑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旁不肯。

养鹰鹯法谓之■〈口木〉漱 编辑

养鹰鹯者,其类相语谓之■〈口木〉漱,■〈口木〉音以反。三馆书有■〈口木〉漱三卷,皆养鹰鹯法度及医疗之术。

芋梗治蜂螫 编辑

处士刘易,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罥于蛛网,蛛搏之,为蜂所螫,坠地。俄顷,蛛鼓腹欲裂,徐徐行入草,蛛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按芋梗傅之则愈。

油煎蛤蜊 编辑

宋明帝好食蜜渍鱁鮧,一食数升,鱁鮧乃今之乌鱡腹也,如何以蜜渍食之?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蜜拥剑四瓮。又何嗣嗜糖蟹。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庆历中,群学士会于玉堂,使人置得生蛤蜊一篑,令饔人烹之。久且不至,客讶之,使人检视,则曰煎之已焦黑,而尚未烂,坐客莫不大笑。予尝过亲家,设馔,有油煎法鱼,鳞鬣虬然,无下箸处,主人则捧而横啮,终不能咀嚼而罢。

乌脚溪 编辑

漳州界有一水,号乌脚溪,涉者足皆如墨,数十里间,水皆不可饮,饮则病瘴,行人皆载水自随。梅龙图公仪官州县时,公牒至漳州,素多病,预忧瘴疠为害。至乌脚溪,使数人肩荷之,以物蒙身,恐为毒水所霑,兢惕过甚,睢盱矍铄,忽坠水中,至于没顶。乃出之,黑体黑如昆仑,自谓必死,然自此宿病尽除,顿觉康健,无复昔之羸瘵,又不知何也?并笔谈。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