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故事
作者:佚名 北宋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载记类︰《五国故事》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南汉条下,称刘晟本二名,上一字犯宣祖讳,去之。则北宋人。又南唐条下,称尝以其事质于江南一朝士。则犹在宋初,得见李氏旧臣也。中于南汉称彭城氏,于留从效姓称娄。钱塘厉鹗跋,以为吴越国人入宋所作,避武肃王讳。然闽王廷翰条下,称其妻为博陵氏。则又何为而讳崔乎?年代绵邈,盖不可考矣。其书纪吴杨氏、南唐李氏、蜀王氏孟氏、南汉刘氏、闽王氏之事,称曰五国。然以其地而论,当为四国。若以其人而论,当为六国。未审其杨、李并为一,抑孟、王并为一也。郑樵《通志略》列之霸史类中,实则小说之体,记录颇为繁碎。中如徐知诰斥进黄袍诸事,为史所不载。又李煜为李璟第六子,而此云璟之次子。与史亦小有异同。然考古在于博征,固未可以琐杂废也。前有万历中太常寺少卿余寅题词,讥其四国俱加“伪”字,于蜀独否。今考书中明书伪蜀王建,又书孟知祥以长兴五年遂僭大号,何尝不著其伪?卷首总纲既以前蜀、后蜀为分,再加“伪”字,则或曰前伪蜀、后伪蜀,或曰伪前蜀、伪后蜀,词句皆嫌于赘,是以省之,《公羊传》所谓避不成文是也。谓不伪蜀,殊失其旨。至南汉条下,称伪汉先主名岩,后名俊,又名䶮;䶮之字曰俨,本无此字,䶮欲自大,乃以龙天合成其字;以其不典,故不书之。寅援《唐史》书武后名曌以驳之,则其说当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