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山书院记
作者:李滉

  荣郡据小白之南。地灵而风美。号称人才之渊薮。其俗尚文艺。尤好为群居肄业。名之曰居接。一境之士咸萃焉。亦有自他方负笈而来者。虽多不厌。皆官措供给。殆无阙岁。其来尚矣。旧有谷若干石。以养秀士。乃正德年间。郡守李侯沆所置。差人典守。久而不替。盖拳拳乎乐育之意。非他郡所及。而顾未有馆舍之作。每一聚会。即假容于郡之医院。旋会旋罢。斯为未尽善也。嘉靖甲寅冬。顺兴安侯瑺来莅是郡。勤谨职事。政通弊祛。尤以右文兴学。激劝人才为先务。郡之诸士以及父老相与谋曰。我侯。文成公之后也。观其所以存诸中与夫施诸政事者。其能知治本。以不爽先志乃如此。吾乡学舍之作。若以请于我侯。宜无不成者。时哉不可失也。遂以白侯。侯慨然曰。是固吾志。矧诸君之所以责我者如是。我何敢不力。乃卜基于郡之东。距郡治六七里。而蕃川一岘。截然为之蔽。其中旷绝寥阒。初不与城尘人事相涉焉。侯于是。量事功。计徒役。办需费。父老诸生。莫不感侯之义。出谷与物有差。俾士人全应璧,宾守俭,安彭寿等为之监董。经始于戊午七月。历四朔而功告讫。为屋三十二间。又移构养正堂于其侧。堂故郡守琴侯椅所创以训童蒙者也。于是。立规约。定员额。增赡谷数百馀石。给良贱若干口。乃大会儒生。以落成焉。既而咸曰。学则成矣。不可以无名与记。乃遣儒生张寿禧。来属于滉。且曰。吾乡先正可祠于学者。未有定论。于书院之制。斯为未备。欲姑以书斋名之何如。滉辞之不得。则复之曰。古之书院所祠。岂尽其乡之人哉。有祀先圣先师者。亦有不立祠庙者。惟视其力从其宜而已。今玆学也。犹未遑于置田一事。置祭田以定所祠。且俟后日而议之。未为不可。第观其立学规模。实仿于书院之制。何必避其名。而迁就于书斋之称乎。请因其本地之号而稍变之。名曰伊山书院。其正堂曰敬止。东斋曰诚正。西斋曰进修。门曰志道。台曰观物。庖厨库藏。无一不具。自是。士之来游者。无问于远近。其至如归。而无向来假容旋罢之患矣。抑尝闻之。人之有道也。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教以人伦。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至于后世。圣王不作。古道崩灭。而文词科举利禄之习。溃人心术。驰狂澜而莫之回。则内而国学。外而乡校。皆昧然莫知其教。漠然无事乎学矣。此有志之士所以发愤永叹。抱负坟策。而遁逃于山岩薮泽之中。相与讲所闻。以明其道。以成己而成人。则书院之作于后世。势不得不然。而其事之可尚。为如何哉。故昉于宋朝。盛于元,明。而吾东鲁千一之运。亦创见于近代。继作于其后。朝廷又从而奖成之。岂不为斯道之大幸耶。虽然。尚不以老师宿儒为山长。以主教而倡率焉。故入院之士。徒有斐然狂简之志。而竟未免夺于俗习之卑。忘圣人之教。失后贤之意。然则今何所从事而可乎。本之五伦。而以穷理笃行为学者。朱先生白鹿洞规也。志伊学颜。而诚明两进。敬义偕立者。又其见于赋咏者然也。仁以传道而欲济斯民。张南轩所望于岳麓诸子者重矣。养其全于未发之前。察其几于将发之际。善则扩而充之。恶则克而去之。又朱先生示夫石鼓诸生以下学之功者至矣。故于是幷取。以为诸君诵焉。如使异日朝命。设山长。得钜儒而倡教。其所以为教者。亦不过是。而实具于诸君所性之中矣。尚何俟于他求哉。诸君其勉之。嘉靖己未冬。真城李滉。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