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楞严经通议

楞严经通议】 (书名)十卷,明释德清述。其自序曰:“历览诸说,有所未惬者,独理观未见会通。故言句虽明,而大旨未畅。(中略)至万历甲寅,以投老南岳,寓灵湖之万圣兰若。结夏时,粤门人超逸侍予最久,甘苦疾病患难,靡不同之。予感其精诚,因入室请益悬镜,触发先心,遂直笔成帙。较悬镜虽多,无非广发一心三观之旨,而文不暇详释。题曰通议,盖取春秋经世,先王之法议而不辩之意。所谓议其条贯,而通其大纲。是于向上一路,实以为赘。其于初机之士,可以饮海一滴而吞百川之味也。”案此书十卷外首附悬镜一卷。末附补遗一卷。

佛学大辞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辞典在两岸四地以及美国属公有领域。

<<<上一词条
楞严经直指

下一词条>>>
楞严经疏解蒙钞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楞严经通议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楞严经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