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03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三

编辑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菩萨堪任摧压于身?谓若菩萨或遇身分欲断坏时,菩萨应当依法观察馀诸众生。又若有具善巧方便菩萨,即能修行圆满六波罗蜜。何等行相是为善巧方便菩萨圆满六波罗蜜?所谓菩萨或遇己身欲断坏时,若不惜其身,弃舍其身亦不爱乐,此即能修施波罗蜜。又复若遇身欲坏时,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而不弃舍,此即能修戒波罗蜜。又复若遇身欲坏时,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故,设身断坏堪任忍受,其心不动忍力发现,此即能修忍波罗蜜。又复若遇身欲坏时,不舍一切智心,发大精进勇力摄受,于生死中起诸善根,此即能修精进波罗蜜。又复若遇身欲坏时,于其所发一切智心宝而不弃舍,当善伺察大菩提心,如是伺察内外寂静,此即能修定波罗蜜。又复若遇身欲坏时,菩萨应当伺察其身,犹如草、木、土、石等类,悟了己身不实如幻;如实义者,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若能如是谛察其身,此即能修慧波罗蜜。如是行相,是为菩萨修行圆满六波罗蜜,乃得不退转于大乘之法,此等名为菩萨堪任摧压于身。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菩萨堪任摧压于语?谓若菩萨,或有人来若虚、若实恶言、讥毁、瞋恚、骂辱。菩萨尔时堪任容受,不起瞋恚断彼怨缚。又若有具善巧方便菩萨,或遇他来恶言讥毁骂辱之时,菩萨闻已,应当修行圆满六波罗蜜。何等行相是为善巧方便菩萨圆满六波罗蜜?所谓菩萨,或遇他来恶言、讥毁、骂辱之时,菩萨闻已即作是念:‘此人先世造悭吝因,由如是故悭吝垢染,今所发现亦复不曾亲近善友,是故此人不舍于瞋。我今为说断瞋之法。何以故?我能信解施舍法故,不悭吝故,亦曾亲近诸善知识,是故我今护其恶语舍离瞋恚。’此即能修施波罗蜜。又复他来讥毁骂辱,菩萨尔时即作是念:‘此人破戒恶业发现,故来瞋恚、骂辱于我。我今修集清净禁戒,故我于彼不生瞋恚。我复守护菩提心故,念业报故。’此即能修戒波罗蜜。又复他来讥毁骂辱,菩萨尔时即作是念:‘此人麁猛过失多所瞋恚,故来讥毁、骂辱于我。我今具其忍辱之力广修慈行,故我于彼不生瞋恚。’此即能修忍波罗蜜。又复他来讥毁骂辱,菩萨尔时即作是念:‘此人懈怠远离善法,故来于我瞋恚、骂辱。今我发起广大精进,勤行修习植诸善本曾无厌足,我愿此人先得坐于菩提道场,我乃最后取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若被如是精进铠者,此即能修精进波罗蜜。又复他来讥毁骂辱,菩萨尔时即作是念:‘此人失念复不正知,而亦不能止息烦恼,故来于我瞋恚、骂辱。今我止息烦恼,正念正知专注一境,复不忘失大菩提心。我今应为此等众生不调伏者、不寂静者、不护诸根者、不止息者,作利益故被大乘铠。’若能如是安定心者,此即能修定波罗蜜。又复他来讥毁、骂辱,菩萨尔时即作是念:‘此人执著我相情见有所得境,故来于我讥毁、骂辱。今我依法,于已起瞋若未起瞋,二种之中如实伺察,瞋者、瞋法皆不可得。如理推求,若自若他而悉远离,有所得见故能堪任。’此即能修慧波罗蜜。海意!如是行相是为善巧方便菩萨修行圆满六波罗蜜,乃得不退转于大乘之法,此等名为菩萨堪任摧压于语。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菩萨堪任摧压于心?谓若菩萨,遇诸魔来相娆坏时,菩萨应当坚固不动大菩提心。又复一切邪异之语,以有所得、有所著相来相娆时,亦应如实安住内心,于一切智心勿当忘失。何以故?彼魔有大威力,乃至最后变佛形像来现汝前,作如是言:‘汝于大乘法中何有力能?汝宜弃舍如是重担,止息所行勤苦精进。菩提难得,佛法难得,于生死中徒历多苦。今汝大士,若欲息其苦者,宜速取证声闻涅槃。’若诸菩萨,或遇魔来,以如是相固娆坏时,当被如先坚固之铠不应弃舍,亦当内心无动无坏。若如是者,即于无等等心不能减没。菩萨尔时乃作是念:‘我当决定诣菩提场,我当决定以大智力摧魔军已,然后取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我当决定转妙法轮,我当决定普于三千大千世界说广大法,我当邀以一切众生普与法施悉令满足。一切诸佛以他心智照明于我,一切贤圣证知我此大菩提心,实能堪任诸所摧压。我不虚诳一切诸佛、一切贤圣、一切众生,乃至亦不自为虚诳。’海意!若诸菩萨如是修者,即能堪任摧压于心,乃得不退转于大乘之法。此等行相,是为菩萨于其所发一切智心宝堪任摧压。

若于忍辱波罗蜜被坚固铠,即于精进波罗蜜而不懈退。若复此二波罗蜜中能圆满者,是即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智心宝,堪任摧压。”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大菩提道心不壞,亦復不壞大悲心;於三寶中善護持,積集佛法亦無失。
   三十二相、八十好,十力莊嚴妙相身;多種修作福智圓,堪任摧壓故無退。
   佛土功德無邊量,我願力故悉嚴淨;法寶無上最勝門,我願堅固常守護。
   多百眾生無邊際,我願普令得度脫;內心不壞利樂因,是故堪任於摧壓。
   所有十方世界中,乃至無邊眾生界;普盡一切諸眾生,各執器仗來逼惱。
   作大恐怖生瞋恚,如是期剋而打擲;菩薩為修功德因,起勇勝心能堪忍。
   經歷無邊多百劫,從本生死先際來;眾生惡言罵辱時,彼菩薩心無惱害。
   為大智故能堪忍,不生忿怒不生瞋;如是摧壓隨了知,故能忍受得清淨。
   又復普盡諸眾生,各執器仗來加害;於我身分悉支離,乃至叚叚而破析。
   菩薩爾時心無動,不生少分瞋恚心;大菩提意堅固持,堪任摧壓此清淨。
   菩薩若行、若復住,坐、臥威儀他所隨;於中伺求或有人,大菩提心不捨者。
   或行布施等諸行,或復發起餘善心;即當斷割彼人身,節節支解而離散。
   菩薩設遇此苦時,亦於此人心生喜;思念無邊百劫來,遍歷諸趣靡不作。
   地獄、鬼、畜三塗界,乃至今得生人中;身雖破壞果利無,為求佛智身棄捨。
   今我雖得於人身,無數眾苦常逼迫;若比阿鼻地獄中,此苦百分不及一。
   我寧處彼地獄中,忍受其苦經百劫;佛及正法與眾生,此三我終不棄捨。
   我觀此身無常法,剎那謝滅猶如幻;四界虛假共合成,佛說此四如蛇毒。
   我若棄捨於此身,速離身中諸毒害;彼煩惱毒欲消除,自他成佛自然智。
   今我此身處世間,多怖畏事生恐怖;為求身諸安樂緣,因諸所欲飲食等。
   我若棄捨於此身,止息諸緣離諸怖;若能解入此思惟,即能堪任諸摧壓。
   世間眾生多百千,不善法中常營助;少人能於善法中,隨應勤力而營助。
   故我於諸不善法,是中不復助其力;我當助修忍辱門,忍辱之言佛所說。
   所有十方一切佛,一一皆為證明我;如我所起決定心,於佛乘中永不壞。
   彼大威力諸賢聖,亦悉證我堪忍心;我所堪任摧壓因,是中不作諸過失。
   如佛所說身、語、意,此三摧壓有多種;彼彼勇猛悉堪任,如先所說皆不壞。
   是身具有多種苦,彼一一苦無邊際;於如是苦若堪任,此身摧壓而清淨。
   若身遭苦而離散,節節支解斷壞時;六波羅蜜若圓成,彼善方便大智德。
   所謂布施及持戒,忍辱、精進與禪定;最勝慧等若同修,須臾攝受皆圓滿。
   或時若能棄捨身,亦復不愛而不惜;爾時應當如是修,圓滿布施波羅蜜。
   若於眾生廣行慈,即不破毀淨戒行;現證菩提攝受因,圓滿淨戒波羅蜜。
   其身設欲斷壞時,應當堅固忍辱力;由斯忍力若勤行,圓滿忍辱波羅蜜。
   精進重擔荷無倦,內心亦復不生厭;身雖破壞力堅持,圓滿精進波羅蜜。
   其身設欲斷壞時,不念棄捨菩提心;於諸煩惱塵暗中,勤力為令皆消滅。
   為修禪定解脫力,寧當破壞於己身;普令眾生得離塵,圓滿禪定波羅蜜。
   我觀此身實無我,是身如幻復如電;作者受者二俱無,是中實無有少法。
   於身艱苦纏縛中,善為眾生作度脫;到勝彼岸自他圓,圓滿勝慧波羅蜜。
   若能於此深固法,方便思惟常善修;彼能堪任摧壓身,是中不起諸過失。
   菩薩若時聞惡言,不善譏毀而輕謗;聞已不生瞋恚心,能起慈心善調伏。
   棄捨瞋恚諸過失,清淨布施波羅蜜;慈心廣大普運行,清淨持戒波羅蜜;忍力發現彼對治,清淨忍辱波羅蜜;數起精進佛智求,清淨精進波羅蜜;於諸境中定其心,清淨禪定波羅蜜;了不可得諸音聲,清淨勝慧波羅蜜。
   菩薩聞諸惡言已,應當思惟於深法;堪任摧壓於語言,是故不著諸過失。
   假使百千諸魔眾,邪異外見悉從來;勸令棄捨方便修,菩提分位言難得。
   菩薩爾時心不動,勢力增進轉精修;是故堪任摧壓心,多種摧壓皆無壞。
   忍辱、精進此二行,善修安住如山王;諸所摧壓悉堪任,諸眾生同一勇猛。
   磨治心寶摧壓者,如來十力悉能知;得見現證菩提尊,亦復得受成佛記。

“复次,海意!云何是为菩萨于其所发一切智心宝穿亦不坏?谓若菩萨于彼一切智心,无所领纳、无所依著,亦无所住、不出不入,无戏论、无分别,坏诸分别无所安立,当以正智于甚深法如实伺察。何等是为彼甚深法?所谓随顺缘生之法。如实觉了,无因所缘不断、不常,远离边见,自性无我、我无自性,故一切法亦无自性。诸法本来生无所生,解了于空,信顺无相、无愿、无求,于真实慧无所造作。毕竟无常,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法,诸界无所动,诸入互相生,心无所住亦无作意,于增上所作非增上所作,于平等法如实觉了,无种种行相等同一味,而悉同住一乘之道。修道行智依于胜义,以智了知于义无著。彼一切声悟入非声,智知一切声,前后际断故。文义二种智入无二,现证诸法不可说义,无我义是苦智,毕竟义是集智,不和合义是灭智,有为无为平等悟入是道智。离前后际是身念处,生灭无住是受念处,观无所缘是心念处,法界非界性平等平等义是法念处。心自在义是四正断,离诸障碍是四神足。出生义是信根,无念是精进根,无作意是念根,超越戏论是定根,无他信是慧根。所缘无障碍是信力,通达诸力是精进力,心止息住是念力,无所动转是定力,于念随念是慧力。于一切法平等相应是念觉分,不出不入是择法觉分,无我所是精进觉分,身心善住是喜觉分,平等觉悟是轻安觉分,离二法是定觉分,远离诸见是舍觉分。一切分别无分别中离诸遍计是正见,一切音声平等悟入是正思惟,离身心法是正语,一切所作悉得轻安名为正业,无高无下是正命,若善不善随施设已平等而住是正勤,于心所缘平等悟入是正念,寂静安住妙奢摩他是正定。于见非见而悉清净无所生义是无常义,本来不生义是苦义,无所行义是无我义,止息义是寂灭义。善调伏心是布施义,住清凉性是持戒义,随知尽法是忍辱义,于一切法能善决择是精进义,止息内心是禅定义,如实了知诸法无相是胜慧义。一切众生本来清净是慈义,与虚空等是悲义,喜无所得是喜义,一切发行皆悉究竟是舍义。一切诸法先际已来三轮清净是空义,后际清净是离义,现在清净是无我义。

“海意!若诸菩萨,于如是等诸甚深法,无起、无灭,离诸文字与虚空等,于顺于违智入平等。若能如是思惟观察如实所行,而彼菩萨即能于其所发一切智心宝穿亦不坏。虽复如是穿彼一切智心而无发悟,即于诸法自在理中乃能现证。海意!譬如日月各处自宫,于四大洲周遍普照,而彼日月天子都无发悟,亦不作是念我能往诸方处,或复不往而为照曜,但由一切众生福果报力照明如是。海意!彼具善决择智菩萨,亦复如是。虽于无量诸佛刹中广为众生作大利益,而彼菩萨都无发悟,未尝数起诸作意想,然彼所作随应发现。

“复次,海意!若具决择智菩萨,应于定波罗蜜及慧波罗蜜中,如理伺察。何以故?住等引心菩萨不修观法,修观行菩萨不住等引心。若复修观行者彼即有慧,由有慧故能善观察。何所观察?所谓观于诸法实相。云何是为诸法实相?若于诸相而无所行,此即是为诸法实相。何等是诸法相?谓有所表即诸法相。如是表中如实之相,此亦说名诸法实相。若复如是一切了知,即能悟达无相无无相。何者是相?何者是无相?相即是生,无相是灭,若无相、无无相,即无生亦无灭。若法无生亦无灭者,即诸法性本来常住、法界无坏、真如无动、实际不变。如是法性,此即说名如实解了缘生之法。

觉悟诸法真实之相,现证实际无二真理,如是乃以现量智知。海意!此即名为具决择智菩萨摩诃萨。”

当佛世尊宣说如是容受磨治堪任摧压穿亦不坏法时,此会中有十那庾多天人,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万六千菩萨皆得无生法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