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允挚堂遗稿
附录
作者:任允挚堂

言行录十九条

编辑

孺人婉嬺庄一。平居不见戯慢之色。跛倚之容。事尊章。诚意洞属。不命而承志。祖母李孺人。族党繁而阅人众。常曰。是妇也姿性固绝异。亦教之有方而然。对人亟称之。

慈闱宿患。积年沉绵。孺人左右服勤。靡不用极。慈闱甚安之。尝目孺人进止曰。婉而庄。可爱而敬。

弟嫂尝厄产。孺人躬调药饵。至诚扶护。凡四昼夜。未尝交睫。娣姒之间。友爱因心类此。

初于庙见。屏退姆相。亲奉篹豆。礼容娴熟。进退中度。叔父参奉公亟称曰。年幼体小。观持身。凝然山岳。

进止有常。尊章坐卧处。未或敢近。

事系非礼。财涉无取。视之若凂。或有捐介太过处。

待人接物。一于和易。施与无所悭。要亦无过于情。

口无择语。虽婢御之贱。未尝以恶言加。

事无苟可。处之必尽分。受人寄托。诚意周至。无毫发阔略。至忘寝食。到老犹然。

光祐之在北也。音信往来。动费时月。孺人以谚书报信。细大无遗。连纸累幅。细书成文。而行间整方。字画楷正。无一字旁书。无一点涂擦。此由精力过人。而抑亦学力不可诬。以上记行

常病光祐不治经礼。少拘检。余处事或不善。恐孺人知之。

常曰。祭祀。人所自尽。苟以备具之艰。而或生厌倦。诚意不属。神其享之哉。

臆料于人。虽使屡中。大欠诚实。

从窗户窥觇外间。大非妇女行。

人以非理干嘱。拘于颜私。勉循所请。不惟成人之过。我亦同归于非理。甚不可也。

士君子耻恶衣食。百病从此出。

士子读书饬躬。务所当为。穷达利钝。有命在焉。不可萌侥幸心。

光祐尝言。人于书尺问讯。例作人事语。恐欠诚实。孺人曰。亲戚故旧。哀庆相关。即人情所不容已。何得谓之非实。

病革谓傍人曰。吾平日未尝作句语。昏梦中。忽得三句语。请问之曰。只增悲尔。闻之何益。谓子妇曰。整饬家事。谨固门扃。俄而怡然而逝。式癸丑五月十四日午后也。享年七十三。以上记言崇祯三丙辰仲春。夫本生弟申光祐。谨识。

遗事十六条

编辑

孺人端一诚庄。自幼无疾言遽步。性聦颖。从诸兄弟。傍听读经史。有时发难。多惊人语。仲氏奇之。遂授孝经,列女传及小学,四子等书。姊大喜。昼则终日攻女事。至夜分。低声念书。意随声下。精神若透纸背。然深藏若虗。亲戚亦鲜有知者。

自幼少时。每事一遵闺范。不失尺度。跛踦之容。不设于体。俚俗之语。不出于口。

家多木实。而荐庙之前。未尝近口。母氏行素之日。虽远代。亦不食肉。长者念其幼。或责之曰。汝小儿不须尔也。对曰。母氏所不食。女何以下咽。

八岁失所怙。每当丧馀。为孺子慕。如始丧日。事母氏。须臾不离侧。每剧暑。母氏时或推远之。小间不觉已促膝。如是者屡。母氏笑而止。其至爱根天。自幼而然。

七八岁时。因事往外氏。留数月。每长者就寝。始换著寝服。整叠衣裳于架。然后乃寝。觉辄先长者起。敛寝具。盥栉换燕衣。终日侍长者坐。足迹不下于堂。终其归如一。见者异之。

每诸兄弟会坐亲侧。或论经史义理。或论古今人物。治乱得失。姊徐以一言。决其是非。凿凿中窾。诸兄叹曰。恨不使汝为丈夫身。

及长。嫁为申氏光裕妇。早丧所天。侍奉生养两姑于一室。孝敬备挚。家庭雝穆无间言。生家两夫弟。至老犹同居。诚心悦服。每事谘问而行。事之如母。

自幼。每兄弟有病。若恫在己。至忘寝食。及老。诸兄弟相继沦丧。在世者惟仲季而已。尤不忍一日忘。原于公。几半千地。而岁必春秋专使间。又百歧讨便。无数月阻信之时。飮食药饵。或有得者。倾储以送。不念己之老且病也。

余于甲辰年。往拜原峡。姊已六十四春秋矣。尚能昧爽起。梳洗端坐。终日衣裙紧束。容止整饬。一如少时。六七朔留连。一未见偸惰之容。然却幽闲靓暇。绝无拘检意。

孺人姿性既绝异。问学之功。又足以济之。故其日用之间。持身处物。粹然无私己之累。而一本乎义理之正。盖自奉先接宾之节。以至处宗族。处邻里。处家众。处家事。随在尽分。各得其宜。自然之中。绰有成法。呜呼。若孺人者。真可谓闺中之道学。女中之君子。而仲绥所言安且成。非阿好语也。

于文学经术。虽深自韬晦。内而不出。然而容光所接。声闻所及。宗党推服。乡邻艶称。到今殁世而幽徽益畅。传云君子之德。暗然而日章。信矣。

仲氏为杨根守时。从侄,熻兄弟读书别堂。姊亦自原来留衙中。每朝夕入省。一日姊问今日所读如何。对曰。日热不堪攻苦矣。曰。然则使扇乎。曰然。姊曰。潜心读书。膈间自然生凉。安用扇为。汝辈未免虗读书矣。即此一言而其所存养。可知也。

见人过失。为之愍然。必晓使当道而后已。余于儿时。承慈训及诸兄教。持身颇知谨饬。年十一。自清之玉华。移寓骊上。骊纷华地也。同队追携。不觉放倒。姊从容戒之曰。何不收放心。随人作桔槹。一向走作。余言下悔悟。而旋已复然。姊又谆谆教谕之。诚意恻怛。有足感动人者。余之至今得免大戾者。实吾姊当日发蒙之力也。

孺人学有所自。我高祖平安监司今是堂公讳义伯。受业沙溪金先生之门。得闻师心之训。先考咸兴判官老隐公讳适。与伯氏参奉公讳选。出入黄江权先生之门。得闻直字之教。仲氏成川府使鹿门公讳圣周。蚤游陶庵李先生之门。得闻道不可离之义。而孺人又受学于仲氏。盖其家庭之间。渊源之远。擩染之深如彼。故其毕竟所成就。又若是盛且易。虽求之古贤妇女。鲜见其比。此岂职天姿之高。自然近道而然也。

常言乾健坤顺。各有其则。圣姒圣文。所行异宜者。分之殊也。尽性则同者。理之一也。易地则皆然。然则妇人而不以任姒自期者。皆自弃也。

允挚堂。即孺人少时我仲氏所命也。盖取朱子允莘挚之语。而其义则实兼挚仲之挚也。若曰笃信挚任云尔。姨兄闲静堂宋公。为之手镌图书以与之。自是家间多称以允挚堂。崇祯三丙辰首夏。季弟靖周。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