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162
卷一百六十一 ◄ | 元史卷一百六十二 列传第四十九 |
► 卷一百六十三 |
李忽兰吉 李庭 史弼 高兴 刘国杰 |
李忽兰吉
编辑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
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攻西川。辛丑,以功为管军总领,兼总帅府知事,从征西番南涧有功。癸丑,世祖在潜邸,用汪德臣言,承制命忽兰吉佩银符,为管军千户、都总领,佐汪惟正立利州。[1]乙卯正月,将兵三万,取合江大获山。宋刘都统率众谋焚利州、沙巿,次青山,忽兰吉以伏兵取之,俘获甚众。都元帅阿答忽以闻,升本帅府经历,兼军民都弹压。丙辰,宪宗更赐金符,仍命为千户、都总领。戊午,忽兰吉以兵先趋剑门觇伺,宋兵运粮于长宁,追至运曲坝,夺之,俘将校五人而还。
宪宗南征,忽兰吉掌桥道馈饷之事,有功,赐玺书。从攻苦竹隘山寨,先登,斩守将杨立,获都统张寔,招降长宁、清居、大获山、运山、龙州等寨。十一月,大获山守臣杨大渊纳款,已而逃归,宪宗怒,将屠其城,众不知所为。德臣谕忽兰吉曰:“大渊之去,事颇难测,亟追之!”迺单骑至城下,门未闭,大呼入城曰:“皇帝使我来抚汝军民。”一卒引入,甲士环立,忽兰〔吉〕下马,[2]执大渊手,谓之曰:“上方宣谕赐赏,不待而来,何也?”大渊曰:“诚不知国朝礼体,且久出,恐城寨有他变,是以亟归,非敢有异谋也。”遂与偕来,一军皆喜。忽兰吉入奏,宪宗曰:“杨安抚反乎?”对曰:“无也。”宪宗曰:“汝何以知之?”对曰:“军马整肃,防内乱也;城门不闭,无他心也;一闻臣言,即抚绥军民,从臣以出,以是知之。”宪宗曰:“汝不惧乎?”对曰:“臣恐上劳圣虑,下苦诸军,又为一郡生灵命脉所寄,故不知其惧。”宪宗悦,赐蒲萄酒,大渊遂以故官侍郎、都元帅听命,而民得生全。
宪宗命忽兰吉与怯里马哥领战船二百艘,掠钓鱼山,夺其粮船四百艘。宪宗次钓鱼山,忽兰吉作浮梁,以通往来。己未,与怯里马哥、扎胡打、鲁都赤、阔阔术领蒙古、汉军二千五百略重庆。六月,总帅汪德臣没于军,命忽兰吉以其军殿后,宋兵水陆昼夜接战,皆败之,部军皆青居人,赏赉独厚,遂与蒲察都元帅守青居,[3]治城壁,储刍粮,招纳降附,宗王穆哥承制命忽兰吉佩金符,为巩昌元帅。
中统元年,德臣子惟正袭总帅,至青居。五月,忽兰吉等赴上都。时浑都海据六盘山以叛,世祖遣忽兰吉亟还,与汪良臣发所统二十四州兵追袭之。十月,从宗王哈必赤等次合纳忽石温之地,力战,杀浑都海等于阵,馀党悉平。二年六月,以功授巩昌后元帅,赐金币、鞍马、弓矢。
九月,火都叛于西蕃点西岭,汪惟正帅师袭之,至怯里马之地,火都以五百人遁入西蕃。诏宗王只必铁木儿,以答剌海、察吉里、速木赤将蒙古军二千,忽兰吉将总帅军一千,追袭火都于西蕃。十月,擒之。四年,首将答剌海言忽兰吉功高,诏赐虎符,忽兰吉不受,问其故,对曰:“臣闻国制,将万军者佩虎符,若汪氏将万军,已佩之,臣何可复佩!”帝是其言,命于总帅汪惟正下充巩昌路元帅,所属官悉听节制。六月,答机叛于西蕃,帝命好里燕纳与惟正追之松州,忽兰吉以千骑先往,执答机。
至元元年,入觐,命与同佥总帅汪良臣还蜀,守青居。是时,国兵犹与宋兵相持于钓鱼山。三年,宋兵陷大梁平山寨。平章赛典赤令忽兰吉领兵千馀骑,掠其境,先以七百人觇之,闻寨中拥老幼西去,追击之,斩首三百级,得马二百八十,都元帅钦察等家属百馀口先为宋兵所得,亦夺还之。四年,以本职充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处蒙古汉军都元帅参议。六年,赐虎符,授昭勇大将军、夔东路招讨使,以军三千,立章广平山寨,置屯田,出兵以绝大梁平山两道。
十年正月,成都失利,帝遣人问所以失之之故,及今措置之方,忽兰吉附奏曰:“初立成都,惟建子城,军民止于外城,别无城壁。宋军乘虚来攻,失于不备,军官皆年少不经事之人,以此失利。西川地旷人稀,宜修置城寨,以备不虞;选任材智,广畜军储,最为急务。今蒙古、汉军多非正身,半以驱奴代,宜严禁之。所谓修筑城寨、练习军马、措画屯田、规运粮饷、创造舟楫、完缮军器,六者不可缺一;又当任贤远谗,信赏必罚,修内治外,战胜攻取,选用良将,随机应变,则边陲无虞矣。”六月,将兵赴成都,与察不花同权省事。十一月,复还守章广平山寨,前后七年,每战辄胜。
十三年,引兵略重庆,复取简州。十四年,承制授延安路管军招讨使。十五年,秃鲁叛于六盘山,忽兰吉以延安路军,会别速台、赵炳及总帅府兵于六盘,败秃鲁于武川,俘其孥,还,承制授京兆延安凤翔三路管军都尉,兼屯田守卫事。十月,改同知利州宣抚使,夔东招讨如故,入觐,赐虎符,授四川北道宣慰使。忽兰吉请以先受巩昌元帅之职及虎符,与其弟庭望。二十年,改四川南道宣慰使。
二十一年,奉旨与参政曲里吉思、佥省巴八、左丞汪惟正,分兵进取五溪洞蛮。时思、播以南,施、黔、鼎、澧、辰、沅之界,蛮獠叛服不常,往往劫掠边民,乃诏四川行省讨之。曲里吉思、惟正一军出黔中,巴八一军出思、播,都元帅脱察一军出澧州,忽兰吉一军自夔门会合。十一月,诸将凿山开道,绵亘千里,诸蛮设伏险隘,木弩竹矢,伺间窃发,亡命迎敌者,皆尽杀之。遣谕诸蛮酋长率众来降,独散毛洞潭顺走避嵓谷,[4]力屈始降。
二十三年,入觐,以老病,乞归田里,帝悯之,得还巩昌。二十六年,行省列奏忽兰吉之功,请用范殿帅故事,商议本省军事。二十七年,拜资善大夫,遥授陕西等处行尚书省左丞,商议军事,食左丞之禄。元贞二年,入觐,授资德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议本省公事,卒。泰定元年,谥襄敏。
李庭
编辑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徙寿光。至元六年,以材武选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诸翼水军攻之,相持七日。庭时将步骑,自请与水军万户解汝楫击之,斩其裨将王玘、元胜。河南行省承制授庭益都新军千户。宋襄阳守将吕文焕以万五千人来攻万山堡,万户张弘范方与接战,庭单骑横枪入阵,杀二人,枪折,倒持回击一人坠马,庭亦被二创,复夺后军枪,裹创力战,败之。
八年春,真除益都新军千户,赐号拔都儿,与宋兵战襄阳城下,追奔逐北,直抵城门,流矢中左股而止。九年春,攻樊城外郛,炮伤额及左右手,夺其土城,遂进攻襄阳东堡,炮伤右肩,焚其楼,破一字城。文焕麾下有胖山王总管者,骁将也,庭设伏诱擒之,以功授金符。十年春,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炮,坠城下,绝而复苏,裹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樊城破,襄阳降,以功授金虎符,为管军总管。
十一年九月,从伯颜发襄阳,次郢州。郢在汉水东,宋人复于汉水西筑新郢,以遏我军。黄家湾有溪通藤湖,至汉水数里,宋兵亦筑堡设守备焉。庭与刘国杰先登,拔之,遂荡舟而进,攻沙洋、新城,炮伤左胁,破其外堡,复中炮,坠城下,矢贯于胸,气垂绝,伯颜命剖水牛腹纳其中,良久乃甦。以功加明威将军,授益都新军万户。师次汉口,宋将夏贵锁战舰,横截江面,军不得进,乃用庭及马福等计,由沙芜口入江。武矶堡四面皆水,庭决其水而攻之,大军渡江,武矶堡亦破。遂从阿术转战至鄂州,顺流而东。十二年春,与宋将孙虎臣战丁家洲,夺船二十馀,宋军溃,以功加宣威将军。宋兵断真州江路,庭焚其船二百馀,击斩其护岸军。闻夏贵欲由太湖援临安,亟出兵逆战裕溪口,败之。诸军攻常州,庭鏖战,夺北门而入。
十三年春,至临安,宋主降,伯颜命庭等护其内城,收集符印珍宝,仍令庭与唐兀台等防护宋主赴燕。世祖嘉其劳,大宴,命坐于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赐金百锭,金、珠衣各一袭,仍谕之曰:“刘整在时,不曾令坐于此,为汝有功,故加以殊礼,汝子孙宜谨志之勿忘。”继有旨:“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儿立功,要在西北上也。今有违我太祖成宪者,汝其往征之。”乃别降大虎符,加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仍命其次子大椿袭万户职。庭至哈剌和林、晃兀儿之地,越岭北,与撒里蛮诸军大战,败之。移军河西,击走叛臣霍虎,追至大碛而还。诸王昔里吉、脱脱木儿反,庭袭击,生获之,启皇子只必帖木儿赐之死。复引兵会诸王纳里忽,渡塔迷儿河,击走其馀党兀斤末台、要术忽儿等,[5]河西悉平。
十四年,入朝,世祖劳之,赐以益都居第、单河官庄、钞万五千贯及弓矢诸物,拜福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改福建道宣慰使。召赴阙,备宿卫。
十七年,拜骠骑卫上将军、中书左丞,东征日本。十八年,军次竹岛,遇风,船尽坏,庭抱坏船板,漂流抵岸,下收馀众,由高丽还京师,士卒存者十一二。继以父殁,归益都,召拜中书左丞、司农卿,不赴。
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驿召至上都,统诸卫汉军,从帝亲征。塔不台、金家奴来拒战,众号十万,帝亲麾诸军围之,庭调阿速军继进,流矢中胸贯胁,裹创复战,帝遣止之,乃已。令军中备百弩,俟敌列阵,百弩齐发,乃不复出。帝问庭:“彼今夜当何如?”庭奏:“必遁去。”乃引壮士十人,持火炮,夜入其阵,炮发,果自相杀,溃散。帝问何以知之,庭曰:“其兵虽多,而无纪律,见车驾驻此而不战,必疑有大军在后,是以知其将遁。”帝大喜,赐以金鞍良马。庭奏:“若得汉军二万,从臣便宜用之,乃颜可擒也。”帝难之,命与月儿鲁蒙古军并进,遂缚乃颜以献。帝既南还,庭又亲获塔不台、金刚奴,以功加龙虎卫上将军,遥授中书省左丞。
二十五年,乃颜馀党哈丹秃鲁干复叛于辽东。诏庭及枢密副使哈答讨之,大小数十战,弗克而还。既而庭整军再战,流矢中左胁及右股,追至一大河,选锐卒,潜负火炮,夜溯上流发之,马皆惊走,大军潜于下流毕渡。天明进战,其众无马,莫能相敌,俘斩二百馀人,哈丹秃鲁干走高丽死。拜资德大夫、尚书左丞,商议枢密院事,官其长子大用,仍赐钞二万五千贯。庭因奏:“今汉军之力,困于北征,若依江南军,每岁二八放散,以次番上,甚便。”帝可其奏,令著为令。宗王海都将犯边,伯颜以闻,帝命月儿鲁与庭议所以为备,庭请下括马之令,凡得马十一万匹,军中赖其用。拜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枢密院事,提调诸卫屯田事。
三十一年春,世祖崩,月儿鲁与伯颜等定策立成宗,庭翊赞之功居多。成宗与太后眷遇甚至,每进食,必分赐之,大宴仍命序坐于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赐以珠帽、珠半臂、金带各一,银六铤,庄田诸物称是。奉旨整点江浙军马五百三十二所,还,入见,成宗亲授以衣,慰劳之。
初,武宗出镇北边,庭请从行,成宗悯其老,不许,赐钞五万贯,依前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枢密院事,提调诸卫屯田,兼后卫亲军都指挥使。奉旨北征怀都,至野马川而还。俄有中使传旨拘汉军之马,以济北军,且令焚其鞍辔、行粮诸物。庭因感疾,诏内医二人诊视之,疾稍间,扈从上都,特降旨存护其家。大德八年二月卒。至大二年,赠推忠翊卫功臣、仪同三司、太保、上柱国,追封益国公,谥武毅。
子大用,同知归德府事,以哀毁卒;大椿,袭职佩金虎符,为宣武将军、益都新军万户,戍建康;大诚,袭职后卫亲军都指挥使。
史弼
编辑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彬,有胆勇。太师、国王木华黎兵南下,居民被虏,蠡守闭城自守,彬谓诸子曰:“吾所恃者,郡守也。今弃民自保,吾与其束手以死,曷若死中求生!”乃率乡人数百家,诣木华黎请降,木华黎书帛为符,遣还。既而州破,独彬与同降者得免。
弼长通国语,膂力绝人,能挽强弓,里门凿石为狮,重四百斤,弼举之,置数步外。潼关守将王彦弼奇其材,妻以女,又荐其材勇于左丞相耶律铸。弼从铸往北京,近侍火里台见弼所挽弓,以名闻世祖。召之,试以远垛,连发中的,令给事左右,赐马五匹。
中统末,授金符、管军总管,命从刘整伐宋。攻襄樊,尝出挑战,射杀二人,因横刀呼曰:“我史奉御也!”宋兵却退。至元十年,诸将分十二道围樊城,弼攻东北隅,凡十四昼夜,破之,杀其将牛都统。襄阳降,上其功,赐银及锦衣、金鞍,升怀远大将军、副万户。遂从丞相伯颜南征,攻沙洋堡,飞矢中臂,城拔,凝血盈袖,事闻,赐金虎符。军至阳罗堡,伯颜誓众曰:“先登南岸者为上功。”弼率健卒直前,宋兵逆战,奋呼击走之,伯颜登南岸,论弼功第一,进定远大将军。鄂州平,进军而东,至大孤山,风大作,伯颜命弼祷于大孤山神,风立止。
兵驻瓜洲,阿塔海言:“扬子桥乃扬州出入之道,宜立堡,选骁将守之。”伯颜授弼三千人,立木堡,据其地。弼遽以数十骑抵扬州城,或止之曰:“宋将姜才倔强,未可易也。”弼曰:“吾栅扬子桥,据其所必争之地,才乘未固,必来攻我,则我之利也。”才果以万众,乘夜来攻,人挟束薪填堑,弼戒军中无哗,俟其至,下櫑木,发炮石击之,杀千馀人,才乃退,弼出兵击之。会相威、阿术兵继至,大战,才败走,擒其将张都统。
十三年六月,才复以兵夜至,弼三战三胜。天明,才见弼兵少,进迫围弼,弼复奋击之,骑士二人挟火枪刺弼,弼挥刀御之,左右皆仆,手刃数十百人。及出围,追者尚数百骑,弼殿后,敌不敢近,会援兵至,大破之,才奔泰州。及守将朱焕以扬州降,使麦术受其降于南门外,而弼从数骑,由保城入扬州,出南门,与之会,以示不疑。制授昭勇大将军、扬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万户。冬,迁黄州等路宣慰使。
十五年,入朝,升中奉大夫、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行黄州等路宣慰使。盗起淮西司空山,弼平之。十七年,南康都昌盗起,弼往讨,诛其亲党数十人,胁从者宥之。江州宣课司税及民米,米商避去,民皆闭门罢市,弼立罢之。十九年,改浙西宣慰使。二十一年,黄华反建宁,春复霖雨,米价涌贵,弼即发米十万石,平价粜之,而后闻于省,省臣欲增其价,弼曰:“吾不可失信,宁辍吾俸以足之。”省不能夺,益出十万石,民得不饥。改淮东宣慰使。弼凡三官扬州,人喜,刻石颂之,号三至碑。迁佥书沿江行枢密院事,镇建康。
二十六年,平台州盗杨镇龙,拜尚书左丞,行淮东宣慰使。冬,入朝。时世祖欲征爪哇,谓弼曰:“诸臣为吾腹心者少,欲以爪哇事付汝。”对曰:“陛下命臣,臣何敢自爱!”二十七年,遥授尚书省左丞,行浙东宣慰使,平处州盗。
二十九年,拜荣禄大夫、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往征爪哇,以亦黑迷失、高兴副之,付金符百五十、币帛各二百,以待有功。十二月,弼以五千人合诸军,发泉州,风急涛涌,舟掀簸,士卒皆数日不能食。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董西董山、牛崎屿,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驻兵伐木,造小舟以入。时爪哇与邻国葛郎构怨,爪哇主哈只葛达那加剌已为葛郎主哈只葛当所杀,其婿土罕必阇耶攻哈只葛当,不胜,退保麻喏八歇。闻弼等至,遣使以其国山川、户口及葛郎国地图迎降,求救。弼与诸将进击葛郎兵,大破之,哈只葛当走归国。高兴言:“爪哇虽降,倘中变,与葛郎合,则孤军悬绝,事不可测。”弼遂分兵三道,与兴及亦黑迷失各将一道,攻葛郎。至答哈城,葛郎兵十馀万迎敌,自旦至午,葛郎兵败,入城自守,遂围之。哈只葛当出降,并取其妻子官属以归。
土罕必阇耶乞归易降表,及所藏珍宝入朝,弼与亦黑迷失许之,遣万户担只不丁、甘州不花,以兵二百人护之还国。土罕必阇耶于道杀二人以叛,乘军还,夹路攘夺。弼自断后,且战且行,行三百里,得登舟,行六十八日夜,达泉州,士卒死者三千馀人。有司数其俘获金宝香布等,直五十馀万,又以没理国所上金字表,及金银犀象等物进,事具高兴及爪哇国传。于是朝廷以其亡失多,杖十七,没家赀三之一。
元贞元年,起同知枢密院事,月儿鲁奏:“弼等以五千人,渡海二十五万里,入近代未尝至之国,俘其王及谕降傍近小国,宜加矜怜。”遂诏以所籍还之,拜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三年,升平章政事,[6]加银青荣禄大夫,封鄂国公,卒于家,年八十六。
高兴
编辑高兴字功起,蔡州人也。其先,自蓟徙汴,曾祖拱之,祖子洵,世以农为业。金末兵乱,父青,又徙蔡而生兴。
兴少慷慨,多大节,力挽二石弓,尝步猎南阳山中,遇虎,跳踉大吼,众皆惊走,兴神色自若,发一矢毙之。至元十一年冬,挟八骑诣黄州,谒宋制置陈奕。奕使隶麾下,且奇兴相貌,以甥女妻之。
十二年,丞相伯颜伐宋,至黄州,兴从奕出降,伯颜承制授兴千户,从破瑞昌之乌石堡、张家寨,进拔南陵。行省上其功,世祖命兴专将一军,常为先锋。宋张濡杀使者严忠范等于独松关,伯颜使兴讨之。师次溧阳,再战,斩其将三人、士卒三人,虏四十二人,[7]遂破溧阳,斩首七千级,授金符,为管军总管。从战银墅,斩宋将三人、士卒二千人。拔建平,斩其总制二人,虏知县事黄君濯,由间道夺独松关,进至武康,擒张濡。
十三年春,宋降,伯颜北还,留兴以兵取郡县之未下者,降建德守方回、婺州守刘怡。衢、婺二州已降复叛,章焴自为婺守,兴以五千人讨之,七战,至破溪,相持四十馀日。兴兵少不敌,力战溃围出,至建德境,与援兵合。复进战兰溪,斩首三千级,复取婺州,擒章焴斩之。进战衢城下,斩首五百级,连战赤山、陈家山(园)、[8]江山县,斩首三千级,虏五百人,献魏福兴等七人于行省,馀尽戮之,衢州平。追宋嗣秀王与檡入闽,与檡据桥,阵水南,兴率奇兵夺桥进战,杀其观察使李世达,斩首三千馀级,擒与檡父子及其小王二、裨将二,获印五、马五百匹。下兴化,降宋参知政事陈文龙、制置印德(传)〔傅〕等百四十人,[9]军三千,水手七千,获海舶七千馀艘。[10]迁镇国上将军、管军万户。
十四年春,还镇婺州,佩元降虎符,充衢婺招讨使。东阳、玉山群盗张念九、强和尚等杀宣慰使陈祐于新昌,兴捕斩之。复从都元帅忙古台平福、建、漳三州,破敏阳寨,屠福成寨。十五年夏,诏忙古台立行省于福建,兴立行都元帅府于建宁,以镇之。政和人黄华,邵武人高日新、高从周,聚众叛,皆讨降之,以招讨使行右副都元帅。
十六年秋,召入朝,侍燕大明殿,悉献江南所得珍宝,世祖曰:“卿何不少留以自奉!”对曰:“臣素贫贱,今幸富贵,皆陛下所赐,何敢隐俘获之物!”帝悦,曰:“直臣也。”兴因奏所部士卒战功,乞官之,帝命自定其秩,颁爵赏有差。迁兴浙东道宣慰使,赐西锦服、金线鞍辔。奉省檄,讨处州、福建及温、台海洋群盗,平之。
十七年,漳州盗数万,据高安寨,官军讨之,二年不能下。诏以兴为福建等处征蛮右副都元帅。兴与都元帅完者都等讨之,直抵其壁,贼乘高瞰下击之。兴命人挟束薪蔽身,进至山半,弃薪而退,如是六日,诱其矢石殆尽,乃燃薪焚其栅,遂平之,斩贼魁及其党首二万级。十八年,盗陈吊眼聚众十万,连五十馀寨,扼险自固。兴攻破其十五寨,吊眼走保千壁岭,兴上至山半,诱与语,接其手,掣下擒斩之,漳州境悉平。
十九年,入朝,赐银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及锦服、鞍辔、弓矢,改浙西道宣慰使。降人黄华复叛,有众十万,兴与战于铅山,获八千人。华急攻建宁,兴疾趋,与福建军合,获华将二人,华走江山洞,追至赤岩,华败走,赴火死。二十一年,改淮东道宣慰使。二十三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平婺州盗施再十。改浙东道宣慰使。
二十四年,尚书省立,拜行尚书省参知政事,捕斩柳分司于婺州。丁母忧,诏起复,讨处州盗詹老鹞、温州盗林雄。兴潜由青田𢭏其巢穴,战叶山,擒老鹞及雄等二百馀人,斩于温州市。又奉省檄平徽州盗汪千十等。二十八年,罢福建行省,以参知政事行福建宣慰使,谕漳州盗欧狗降之。召入朝,拜江西行省左丞。
二十九年,复立福建行省,拜右丞。爪哇黥使者孟琪,诏兴为平章政事,与史弼、亦黑迷失帅师征之,赐玉带、锦衣、甲胄、弓矢、大都良田千亩。三十年春,浮海抵爪哇。亦黑迷失将水军,兴将步军,会八节涧,爪哇主婿土罕必阇耶降。进攻葛郎国,降其主哈只葛当,事见弼传。又谕降诸小国。哈只葛当子昔剌八的、昔剌丹不合逃入山谷,兴独帅千人深入,虏昔剌丹不合。还至答哈城,史弼、亦黑迷失已遣使护土罕必阇耶归国,具入贡礼。兴深言其失计。土罕必阇耶果杀使者以叛,合众来攻,兴等力战,却之,遂诛哈只葛当父子以归。诏治纵爪哇者,弼与亦黑迷失皆获罪,兴独以不预议,且功多,赐金五十两。
成宗即位,复拜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赐玉带。大德三年,汀州总管府同知阿里,挟怨告兴不法,召入对,尽得其诬状,阿里伏诛。改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赐海东青鹘,命其子伯颜入宿卫。四年,遣使赐海东白鹘、蒲萄酒、良药。八年,授枢密副使。十年,进同知枢密院事,皆兼平章。改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武宗即位,召见,拜左丞相,商议河南省事,赐以先朝御服。仁宗宠眷勋旧,赐与尤厚。皇庆二年秋九月,卒,年六十九。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梁国公,谥武宣。元统三年,加封南阳王。
子久住,泉州总管;长寿,同知建宁路总管府事;忙古台,袭万户;伯颜,同知宁国路总管府事;完者都,辰州路总管;宝哥,治书侍御史。
刘国杰
编辑刘国杰字国宝,本女真人也,姓乌古伦,后入中州,改姓刘氏。父德宁,为宗王斡臣必阇赤,授管领益都军民公事。
国杰貌魁雄,善骑射,胆力过人,少从军涟海,以材武为队长。至元六年,选其兵取襄阳,以益都新军千户从张弘范戍万山堡。宋兵窥伺,众出取薪,大出兵来攻堡,国杰等以数百人败之,斩首四千馀级,由是有名。从略荆南,抵归峡,转战数千里,还,破宋兵襄阳下。从攻樊城,破外城,火炮伤股,裹创复战,平其外城,授武略将军,佩金符。从破张贵兵柜门关,战甚力。再攻樊城,被伤数处,血战,竟破之。襄阳降。世祖闻其勇,召见,迁武德将军、管军总管,赐银百两、锦衣、弓矢以宠之。
从伯颜南征。十一年,次郢州。宋兵扼汉水,不得下,伯颜谋取黄家湾堡以入汉,国杰先登,拔之,加武节将军。从破沙洋、新城,败孙虎臣丁家洲,战甚力,进万户。复从阿术取淮南,别军扬子桥,扼宋兵道。宋以万众夜夺堡,击走之,擒其都统张林。宋将张世杰盛兵出焦山来御师,施铁绳,联战船,碇江中,以示必死。阿术率诸军进战,万户刘琛由江南绕其后,国杰与董文炳左右夹击之,焚其战船,世杰军大溃,追奔圌山,夺黄〔鹄白〕鹞船数百艘。[11]帝壮之,诏加怀远大将军,赐号霸都,国杰行等二,因呼之曰刘二霸都而不名。霸都,华言敢勇之士也。
宋亡,入朝,加佥书西川行枢密院事,选淮南兵使将之平蜀。未行,会北边有警,加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将卫兵定北方。冬,召还,帝亲解衣加玉带赐之。十五年,复将左、右、中三卫兵,戍北边,诏“有不用命者,斩之以闻”。十六年,诸王脱脱木反,寇和林。国杰度其众悉至,营中必虚,选轻骑袭之,获其众万计。脱脱木屡战不利,又残暴,失众心,众杀之来降。十八年,加辅国上将军。
十九年,征东兵无功而还,帝怒,将尽罢大小将校,召国杰为征东行省左丞。既至,帝语之故,国杰曰:“罪在元帅耳,倘蒙圣慈,复诸将之职,彼必人人思奋,以雪前耻矣。”帝从之,尽复其官,以属国杰征日本。会黄华反建宁,乃命国杰以征东兵会江淮参政伯颜等讨之。国杰破赤岩寨,黄华自杀,馀众皆溃。福建行省左丞忽剌出将兵来会梧桐川,欲搜贼溃去者尽杀之,国杰曰:“首乱者,华也,馀皆胁从,招谕不归,诛之未晚。”未几,众果出降。二十二年,[12]罢征东省,除佥书沿江行枢密院,改佥院。
二十三年,朝廷以湖广重地,且多盗,拜本省左丞。国杰至,首平湖南盗李万二。明年,广东盗起,寇肇庆,其魁邓太獠居前寨,刘太獠居后寨,相依以为固。国杰趋𢭏后寨,破之,遂拔前寨,擒斩二人,捕民结盗者,皆杖杀之。加资德大夫。
二十五年,湖南盗詹一仔诱衡、永、宝庆、武冈人,啸聚四望山,官军久不能讨。国杰破之,斩首盗,馀众悉降。将校请曰:“此辈久乱,急则降,降而有衅,复反矣,不如尽坑之。”国杰曰:“多杀不可,况杀降耶!吾有以处之矣。”乃相要地为三屯:在衡曰清化,在永曰乌符,在武冈曰白仓,迁其众守之,每屯五百人,以备贼,且垦废田榛棘,使贼不得为巢穴。降者有故田宅,尽还之,无者,使杂耕屯中,后皆为良民。
有诏讨江西诸盗,国杰趋赴之。十一月,破萧太獠于陈古水,斩数百人,进平怀集诸寨贼。二十六年春,东入肇庆,攻闫太獠于清远,还攻萧太獠于怀集,擒之,复攻走严太獠。四月,攻曾太獠于金林,又破走之。贼深入保险,国杰凿山而入,贼众五千人,掩杀略尽。七月,次贺州,兵士冒瘴,皆疫,国杰亲抚视之,疗以医药,多得不死。会国杰亦病,乃移军道州。广东盗陈太獠寇道州,国杰讨擒之,遂攻拔赤水贼寨。
二十七年,江西盗起龙泉,下令往击之,诸将交谏曰:“此他省盗也。”国杰曰:“纵寇生患,患将难图,岂可以彼此言耶!”乃选轻兵,弃旗鼓,去缨饰,一日夜趋贼境。贼众数千逆战,望见军容不整,曰:“此乡丁也。”易之。国杰以数十骑陷阵,众从之,贼大败,斩首五百馀级,夺所掠男女,日暮,忽收兵去。堡中民望见,怪之,莫知其谁。明日,又忽至,召堡民归其男子曰:“吾刘二霸都也。”民皆惊以为神,因告别盗锺太獠居南安十八耒。国杰乘雾,突入其巢,贼众惊乱,自相蹂践,官军搏之,自旦至午,所擒杀甚众,还兵桂东。二月,龙泉盗复寇酃县,国杰遂还酃。贼退保大井山,乃分军三道趋之,道险,弃马而入。时天大雨,贼不为备,尽掩杀之,还镇道州。八月,永州盗李末子千七寇全州,败官兵,杀郡长官土鲁。国杰进讨,擒之,枭首而还。以前后功,加湖广右丞。
二十八年,置湖广等处行枢密院,迁副使,还军武昌。秋,广东盗再起,国杰复出道州。时知上思州黄胜许恃其险远,与交趾为表里,寇边。二十九年,诏国杰讨之。贼众劲悍,出入岩洞篁竹中如飞鸟,发毒矢,中人无愈者。国杰身率士奋战,贼不能敌,走象山。山近交趾,皆深林,不可入,乃度其出入,列栅围之,徐伐山通道,且战且进,二年,拔其寨。胜许挺身走交趾,擒其妻子杀之。国杰三以书责交趾索胜许,交趾竟匿不与。夏,师还,尽取贼巢地为屯田,募(度)〔庆〕远诸撞人耕之,[13]以为两江蔽障。后蛮人谓屯为省地,莫敢犯者。诏遣使即军中以玉带赐之。
三十年,入朝,帝谓朝臣曰:“湖广重地,惟刘二霸都足以镇此,他人不能也。”命无迁他官。俄议问罪交趾,加湖广安南行平章事,以诸王亦吉列台为监军征之。未行,会帝崩,乃止。
成宗即位,复置行枢密院于衡州,仍除副使。初,黔中诸蛮酋既内附复叛,又巴洞何世雄犯澧州,泊崖洞田万顷、楠木洞孟再师犯辰州,朝廷尝讨降之,升泊崖为施溶州,以万顷知州事。三十一年,万顷复叛,攻之,不能下。至是,帝即位,赦天下,并赦万顷等,亦不降,帝以命国杰。
九月,国杰驰至辰,进攻明溪贼鲁万丑,拥众自上流而下,千户崔忠、百户马孙儿战死。十月,进兵桑木溪,万丑复以千人拒战,击却之。明日,万丑倍众来攻,国杰鼓之,百户李旺率死士陷阵,众军齐奋,贼败,遂破其巢,焚之。进攻施溶,部将田荣祖请曰:“施溶,万顷之腹心,石农次、三羊峯,其左右臂也,宜先断其臂,而后腹心乃可攻。”国杰曰:“甚善。”麾诸军攻石农次,贼不能支,弃寨遁,遂拔施溶,擒万顷,斩之。复穷捕其党,攀崖缘木而进,凡千馀里。元贞元年,即军中加荣禄大夫、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辰、澧地接溪洞,宋尝选民立屯,免其徭役,使御之,在澧者曰隘丁,在辰者寨兵,宋亡,皆废,国杰悉复其制,班师。继又经画茶陵、衡、郴、道、桂阳,凡广东、江西盗所出入之地,南北三千里,置戍三十有八,分屯将士以守之,由是东尽交广,西亘黔中,地周湖广,四境皆有屯戍,制度周密,诸蛮不能复寇,盗贼遂息。
六月,入朝,赐玉带、锦衣、弓矢,台臣言国杰在军中每以家赀赏将士,帝命倍偿之,部曲有功者,各迁官。大德五年,罗鬼女子蛇节反,乌撒、乌蒙、东川、芒部诸蛮从之皆叛,陷贵州。诏国杰将诸翼兵,合四川、云南、思播兵以讨之。贼兵劲利,且多健马,官军战失利。国杰令人持一盾,布钉其上,俟阵合,即弃盾伪遁,贼果逐之,马奋不能止,遇盾皆倒,国杰鼓之,贼大败。既而复合众请战,国杰不应,数日,度其气衰,一鼓破走之,追战数千里。七年春,擒斩蛇节、宋隆济、阿女等,西南夷悉平。诏领其将士入见,张宴享之,赏赐甚厚。进光禄大夫,偿其赏士金一千九百两、钞万五千锭,将士迁官有差,命还益都上冢。
八年,还镇。国杰久行边,患瘴,至是病笃。平章卜邻吉台率僚属问之,国杰曰:“交贼不臣,若病幸小愈,得灭此虏,则死无憾矣。”问以家事,不言。二月卒,[14]年七十二。
国〔杰〕性雄猛,[15]视死如归,尝语人曰:“吾为国宣力,虽身弃草野不恨,何必马革裹尸还葬哉!”且善推诚得士心,故能立功如此。讣闻,帝深悼惜,赠推忠效力定远功臣、光禄大夫、司徒、柱国,封齐国公,谥武宣。
子脱欢,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尚宪宗孙女。
校勘记
编辑- ↑ 佐汪惟正立利州 按本书卷三宪宗纪二年八月、三年正月条,卷一二九纽璘传,卷一五五汪世显传附汪德臣传,利州为汪德臣所立。道光本从类编改“汪惟正”为“汪德臣”。
- ↑ 忽兰〔吉〕下马 从北监本补。
- ↑ 遂与蒲察都元帅守青居 按本书卷五世祖纪中统三年十月丁卯条有“都元帅钦察戍青居山”,卷一六一杨大渊传有“青居山征南都元帅钦察”。蒙史改“蒲”为“钦”,疑是。
- ↑ 散毛洞潭顺 按本书卷一八成宗纪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庚申条作“散毛洞主覃顺”。此处“潭”当作“覃”。
- ↑ 要术忽儿 按“要木忽儿”一名本书多见,疑此处“术”为“木”之误。
- ↑ 三年升平章政事 前文有“元贞元年起同知枢密院事”。按元贞无三年,此云“三年”,当有脱误。本证云:“弼为同知枢密院事在武宗至大三年,为平章在延祐五年。”
- ↑ 再战斩其将三人士卒三人虏四十二人 按元文类卷六五元明善高兴神道碑作“再战,斩吴、杜、李三总管及甲首万级,擒祝亮等四十二人”。此处“士卒三人”当作“士卒万人”。
- ↑ 陈家山(园) 按元文类卷六五元明善高兴神道碑有“战陈家山,围二日,斩甲首七千级。战江山,斩三千首,擒五百人”。此处将碑“二日”以下八字略去,乃误“围”为“园”,今删。
- ↑ 印德(传)〔傅〕 据元文类卷六五元明善高兴神道碑改。按本书卷九世祖纪至元十四年三月乙未条有“印德傅”。
- ↑ 海舶七千馀艘 按元文类卷六五元明善高兴神道碑“七千”作“七十”,蒙史从改,疑是。
- ↑ 黄〔鹄白〕鹞船 据本书卷八世祖纪至元十二年七月辛未条及元文类卷四一经世大典序录征伐所见“黄鹄白鹞船”补。本证已校。
- ↑ 二十二年 按黄金华集卷二五刘国杰神道碑及静轩集卷五刘氏先茔碑皆作“二十一年”,蒙史从改,疑是。
- ↑ (度)〔庆〕远 据黄金华集卷二五刘国杰神道碑、至正集卷四八刘国杰神道碑改。按本书卷六三地理志,庆远属湖广,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路。蒙史已校。
- ↑ 二月卒 按黄金华集卷二五刘国杰神道碑、至正集卷四八刘国杰神道碑,刘国杰死于大德九年二月。此处当有“九年”二字。
- ↑ 国〔杰〕性雄猛 从北监本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