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斋先生文集

作者:柳致明
1862年
卷一

致明尝读葛庵李先生所与门人往复书。窃叹克斋先生申公不滞于守己。不轻于听受。渐次开释。有如竹之就括而直。金之就砺而精。然后知从师闻道之为大。而解疑辨惑未易言也。日。其玄孙桢应。粤数百里。示以公遗集。且征弁卷之文。则非所堪也。然窃得究其终始。公盖豪杰之士也。始公生将家。负气凌厉。人莫敢格者。才弱冠。辄有志为己。为书禀于家庭。折节修谨。屡随父兄雄藩繁艳之地。无所动于中。日取圣贤书。潜心焉。及见性命理气之说。以为为学而不于源头处洞见。凡所知皆零碎耳。谓栗谷李氏四七无异道之说。可与退陶理发气发之训。幷行而不悖。后谒李先生。闻天下无两是之教。屡违覆而渐解悟。遂至烂熳同归。此盖高峯奇氏之所归款于溪门者。而七情之中节。亦气顺理而发者。又奇氏之所未喩也。因及人心道心之说。幷著同异辨。有以释统宗会元之所极矣。又益从切己处加工。既以克名斋。又名其室为敬庵。其志愈紧约矣。至其所编云谷陶山徽音及两先生栖息讲道帖者。则其所鼓发于吟咏之章。歆艳乎杖屦之地。以寓其寤寐而羹墙之者。旷世而朝暮焉。豪情逸韵。神会心瀜。若亲承聆进退丈函者然。未可以猎故实耽往迹论也。公天姿魁梧。风仪峻洁。有泰山乔岳之称。虽自以布素。而人莫不以闲世之才属望。被将荐不屈。则又拟之以山林高蹈之士。亦屡授官矣。而一肃即归。以益究其素志。方且立学设讲。以淑一方。又为社仓。而申其约束。未尝无斯世之志也。惜乎。其疾病侵寻。年才中身。而赍志云殁也。今公之世且二百年矣。像想遗风。窃有执鞭之愿。今于慈孙之托。有不敢终辞者。遂不揆僭妄。道其所感于心者如此云尔。完山柳致明。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