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斋集 (卢佖渊)/卷六

卷五 克斋集
卷之六
作者:卢佖渊
1897年
卷七

丽季清士列传

编辑

郑梦周迎日县人。字达可号圃隐官大提学。壬申四月初四日。节死于架资桥。青竹即生桥上。是年七月高丽亡。

吉再善山人。字再父号冶隐官注书。弃官归金乌山。种竹御赐田。手把黄花祭伯夷。太宗征奉常博士。再上书言女无二夫臣无二主。

李穑韩山人。字颖叔号牧隐官侍中。隐五台山。有诗曰人情那似物无情。触境年来渐不平。偶向东篱羞满面。真黄花对假渊明。太祖引见。穑长揖不拜。上降御榻接以宾礼。俄而讲官进对。上还陞御榻。穑昂然而起曰老夫无坐处。遂出。

徐甄利川人。官掌令。退居衿川。有诗曰千载神都隔渺茫。忠良济济佐明王。统三为一功安在。却恨前朝业不长。台谏请治之。太祖曰甄为丽臣。作诗思之。可赏不可罪也。

元天锡号耘谷进士。隐居雉岳山。太宗微时受学于天锡。及践阼往其第不得见。招爨婢给食物而还。天锡尝著野史。有曰吾王之子。谓之辛旽之子。按退溪曰国家万世后。当以耘谷说为正云。

金济善山人号白岩。以平海郡守。临海痛哭。题诗郡壁曰呼船东问鲁连津。五百年今一个臣。可使孤魂能不死。愿随红日照中垠。着芦笠乘舟入海。不知所终。

金澍济弟字泽夫号笼岩。以礼判使京师。还至鸭绿江。闻圣朝开国。三日临江而痛哭。遂寄书其妻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吾渡江即无所容身。送朝服及靴。后日以此合葬。为我夫妇之墓。且以还向中朝之日。为我忌日。遂还入中原。居于荆楚。高皇帝问居本国何官。特拜礼部尚书不受。命赐尚书禄以终其世。

成思齐昌宁人。官直提学。叹曰宁为王氏鬼。不作李家臣。诀其妻曰我高丽臣。不可贻累先人。今其死矣。因更名其子曰杜。以示杜门之义。使归昌宁。乃与同志隐午正门外山谷间。

李行骊江人字周道号骑牛子。一号白岩。又称一可道人。官大提学。痛哭语同志曰西望首阳。忍食周粟。太祖迫欲致之终不起。尝上疏言英珪万古匈人。英珪衔之。劾窜平海。

李存吾庆州人字顺卿号石滩官纠正。见旽与王对床。目旽叱之曰老僧何得无礼如此。旽惶骇不觉下床。退居公州之石滩。忧愤成疾。疾革使扶起曰旽尚炽乎。旽亡吾乃亡。返席未安而卒。

全五伦㫌善人。官典法判书。隐㫌善之瑞云山。采薇寓志。每朔望具朝服望松京痛哭。

金震阳鸡林人。字子静号草屋子官左常侍。与李扩劾赵浚,郑道传等。台谏交章言震阳辈构衅生事。以致祸乱。杖流远地而卒。

金自粹庆州人。字纯仲号桑村官大司成。退归永嘉乡庐。坚卧不起。太宗征以刑曹判书。乃叹曰吾有死所矣。以匈具自随。行至广州秋岭。作诗曰平生忠孝意。今日有谁知。一死吾休恨。九原应有知。遗命死便埋此。遂自裁。盖圃隐墓在秋岭故也。

崔瀣庆州人。官大司成。隐猊山。从狮子岬寺僧借田而耕。自号猊山农隐。

申晏平山人。官宗簿令。本朝遣使召之。晏曰新王非我王。忍作二王臣。遂隐居东阳之黄衣山。画陶渊明采菊图以自警。世称排禄节士。名其所居曰排禄洞。

崔瀁全州人。号昭六官大提学。圃隐门人。太祖即位日。握手语曰吾友来耶。赐田禄不受。入中台山。

南乙珍宜宁人。官沙川伯。隐古沙川。

林先味与高天祥相与痛哭曰惟当从者义入杜门洞。

高天祥入杜门洞。

高天祐。天祥弟官都揔制。本朝征以开城留守。力辞不就曰愿归田里。隐排禄洞。

孟裕温阳人。

都膺字子芸。一名兪。官赞成。杜门屏迹。太宗赐号青松堂。赐诗曰爱看青松节。贞干手以摩。寒冈千仞上。霜雪不曾磨。

李思之星山人。号丽隐亭。官中郞将。杜门屏迹。命其子仲林曰吾志已定。尔则可出仕。

许锦阳川人。字在中号埜堂官提学。见政衰作诗曰汉仪自合复三辅。秦世终难至万年。谁解在傍双陆梦。缅怀击楫大江船。隐排禄洞。

先祖讳仁正官侍中。浮海至固城。终身不出。

朴翊密阳人。号松隐官中书令。太祖征左相不仕。

陶东明号双桧官掌令。入杜门洞。

张安世玉山人。官府尹。隐居遂志。有诗曰元气双分上古前。兴亡物色尚森然。还乡事远丁千岁。治水功馀禹八年。黄菊炯烂兼白酒。苍髯偃蹇挹高巓。宦游只欲扶王化。何用区区富贵全。

程广号巾川官侍中。知时事将非。弃官归乡。

鞠襦太祖火其庐。襦杜门不出。以遂立节不服之义。子孙因属潭阳吏。

韩哲冲号梦溪官典书。隐杜门洞。复入尚州白原山终其身。

李思敬全义人。号送月堂官司宰监事。隐肃薪里。

李遂生遂安人。字明仲号尊岩。遁遂安栗里。征吏曹参议不就。

郑枢西原人。号圆斋官左政丞。

罗天瑞安定人。与冶隐同出处。

成溥昌宁人。官揔郞。本朝征台谏不就。

李明成公州人。官监察御史。弃官归伊川。

金若时光山人。隐金光里。

金若恒。若时弟。入皇朝不还。

李释之永川人。号南谷官提学。弃官归龙仁南谷。

宋演。

郭枢。

田贵生叹曰深入于山。耕者谁知。逃入绝岛。

田祖生语同志曰欲为耕者。何山可往。归排禄洞。

李崇仁星山人。号陶隐官吏判。叹曰陶河之世。嗟已远矣。

李孟艺愿洒清风于雷首。隐东鳌川。

禹玄宝丹阳人。号养浩堂官侍中。叹曰去国季札。终身可效。入中国。

赵永肃语同志曰伯夷之饿。亦我意也。

徐仲辅愿不北面于新朝。愧二心之人。入杜门洞。

朴谌愿寻高丽山。隐立岩。

朴宁痛哭曰横岛安在。欲往茫然。隐法岘。

赵安卿叹曰时已非矣。不去何求。隐泉山。

李祐隐东鳌川。

李集广州人。号遁村官典书。

崔清。

姜朴。

安国柱广州人。官中郞将。不仕本朝。子冈进士号骑牛子。亦不仕。

安省。国柱弟。官直提学。太祖拜平壤伯不受。

曺义生叹曰甘心杜门。死而后已。

郑地锦城人。官海道元帅。力赞太祖。不参开国勋。归老故乡。

河自宗晋州人。号木翁官尚书。伪疾不起。终老乡里。命子演出仕。

李养中广州人。号石滩官刑判。隐乡里。被窜不屈。

赵承肃咸安人。字敬夫。隐德谷。有诗云岂无三月无君叹。只愧干名甚乞墦。

许征官县令。遁居吉州。

崔文汉忠肃王驸马。遁居江陵。

申德邻高灵人。号醇隐官判书。退居光州。

孟希德官典教令。退居东浦。

边肃叹曰楼宋谁家子。其操可慕。隐鸭山。

金光致洛城人。平红巾贼。退居尚州。

李种学。穑子。号麟斋流远地。

李阳昭。与太祖同榜进士。退居涟川青华洞。太祖幸其家。诗酒相乐。除谷山郡守。阳昭骑牛到官。三日弃归。

闵愉官府院君。退居通津凤翔里不仕。

文益渐南平人。号大庇斋官江城君。退居乡里。

林贵椽罗州人。不仕本朝。

曺希直官正言。太祖劝仕。希直自比夷齐之节。终不出仕。作鸭鸥亭于嘉兴水边。优游以终。

柳珣号碧隐。叹曰磻溪直钩。钓周何意。隐五凤山。

蔡王泽官领护军。浮海而南。隐居临陂。

宋皎官典书。屏居砺山。

车原𫖯延安人。号云岩官谏议大夫。太祖屡征终不起。

金子进光山人。官司评。退居罗州。以丽字名其田山亭井。

蔡贵河仁川人。官典书。隐平山多义岘。矢言曰东瞻开城。非复吾土。西望首阳。忍忘食禄。终身不出。

金士廉。

金承吉。

赵瑜。

赵铁山。

范世东。

具鸿绫州人。官政丞。叹曰伯夷何人我何人。隐松山不出。

尹忠辅。

朴门寿挂冠市东门。戴蔽阳子。登不朝岘。语同志曰国事已非。归排禄洞。

赵胤。

郑温。

李涓。

赵狷隐松山。

元宝隐松山。

李守生流远地。

赵琪遁栗原。

李沦隐桃滩。

林卓归锦城。

金英庇隐古石山。

宋桂归洪阳。

申包翅。德邻子。号壶村官参议。不仕本朝。

赵纯咸安人。征辽之役佐中军。至威化岛见回军。抗言其不可。遂去归乡。杜门不出。太祖屡征不起。

闵安富归排禄洞。

金炜。

金冲汉。

闵普文。

李惟仁。

朴忱。

尹珪。

金俊。

安从约。

边龟寿。以上并归排禄洞。

李午载宁人。号茅隐进士。隐居咸安。

卢抃素长渊人。字绘文。太宗命招至。不改素服。抃而不拜。上曰不变旧章。抃而不屈。改名抃素可也。除庆州府尹不就。初名旵。

曺继芳昌宁人。号青邱堂官直提学。退隐乡里。

金勋号梅轩官詹事。隐万寿山。种五色梅。

张仲阳。安世子。临死戒子以前朝官衔刻碣面。

曺信忠昌宁人官兵使。

成汝完昌宁人官侍中。

白尚书。失名

渔隐。失姓名

归隐。失姓名

徐公辅。

孟希道。

潘孝子传

编辑

孝子姓潘氏讳硕彻。万户衡之子也。世祖嘉其孝征主簿。父殁庐墓尽哀。制阕朝夕谒祠堂。一日行祭献盏。卓上有铿然声。执事者视之。盏酒尽空。尝用蜜果以祭。俯伏之际。恍然睡梦。见父母啖果即喷。愕然而寤。问卖蜜者。乃并蜂煮取云。自是不复用。悯旱仰天泣曰何以供父母之祭。是夜独雨其田。地又涌泉。墓在黄山负亥原。金海进礼坊露岘下有㫌闾。坊人具牲酒。春秋祭于闾。子成海孙希老俱有官爵。女适赠府尹李𱩿。以烈行载咸州志。

金海乡社七贒列传

编辑

金系锦本府人。永乐乙酉生。端庙甲戌。以司宪府持平。出为义城县令。明年端庙逊位。乃弃官归乡里。筑室生林江上。扁曰西冈亭。指亭后山曰吾西山。作歌戒子规。又有吊陵诗。俱载庄陵史补。弘治癸丑卒。葬治西外龙山。薇蕨生茔域。乡人名其山曰蕨岘。又名其祠曰薇阳。

宋宾西原人。有胆略。尝至能州。与地倅对话。忽有倭寇掠港口。倅遑劫欲闭门。公曰莫若洞辟。示寇无惧。倅依其言。寇疑而退。壬辰府使徐礼元书以要之。授中军之任。居数日。贼乘天黑。刈麦塡壕。逾城拦入。乃口呼一绝。示金得器,李大亨曰。人之仗忠人何劝。二子如今任自量。报国殉身吾已决。北向再拜辞吾王。因与贼力战而死。赠吏曹参判。纯庙朝遣官赐祭于松潭书院。

李大亨载宁人号观川。弃举业究义理之学。壬辰府使徐礼元以有姻娅之谊。请与守城。乃募丁壮百馀人。驰赴城中。与宋宾,金得器,柳湜诸公同日殉节。赠户曹参判。享松潭书院。

金得器义城人。亲癠灌指血获效。待人恭敬少戏。居家壸范严肃。登武第不乐仕宦。退伏田里。壬辰以衣发付子侃曰以此合葬汝母。即促鞭入府。受守东门之任。城陷矢尽力竆而死。赠户曹参判。享松潭书院。

许景胤本府人。字士述号竹庵。以儒行荐拜礼宾直长。壬辰倭寇掘始祖王陵。募壮士百馀人。实土成坟。乱靖议同志重修新山书院。与李畏斋,韩钓隐讲性理之学。筑书室。壁揭敬义二字。朝夕观省。丙子后谢绝世事。杜门以终。享龟川书院。

曺尔枢昌宁人字元卿号四友堂。未成童。遭父母丧。执丧如成人。稍长游心弓马。一日喟然曰人自有实地底工夫。即弃觖拾之具。取性理书读之。手写陶山十图揭屏障。又书前辈嘉言善行。以自警省。晨昏拜家庙。出入必告。仿文公社仓。别殖金糓周贫竆。定乡约十四条。春秋集众讲行。筑室三叉江上。畜二鹤。名曰驯鹤亭。列植梅竹松菊。扁以四友。年四十七殁。期年而礼岩书院成。

曺九龄昌宁人字仁叟号酊翁。父小字磐石。故或游戏溪涧而遇磐石不敢坐其上。七岁父除鱼馔以嚼。母谏之父曰此乌哺中一事。公问乌哺何义。父详言之。异日见邻儿捕乌。止之曰孝鸟不可擒。自是得鱼果。必怀而进父母。十八著大学三纲八条图。自序以警。弱冠风仪敷荣。村有少女瞰公独处邀之。公厉色责之。女惭而归。避痘龙田村舍。适有群盗发火鼓噪。逼所留之屋。屋主大呼曰曺处士在此。盗相戒而退。书宗规家法遗子孙。修书诀亲戚朋友。正席就枕而卒。享勿峯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