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齐太公〈二〉
编辑阴谋
编辑武王问太公曰︰“愿闻治乱之要。”太公曰︰“其本在吏。”武王曰︰“吏者治也,所以为治,其乱者何?”太公曰︰“故吏重罪有十。”武王问吏之重罪,太公曰︰“一,吏苛刻;二,吏不平;三,吏贪汗;四,吏以威力迫胁于民;五,吏与史合奸;六,吏与人无情;七,吏作盗贼,使人为耳目;八,吏贼,买卖贵于民;九,吏增易于民;十,吏振惧于民。夫治者有三罪,则国乱而民愁,尽有之,则民流亡,而君失其国。”武王曰︰“民亦有罪乎?”太公曰︰“民有十大于此,除者则国治而民安。”武王曰︰“十大何如?”太公曰︰“民胜吏厚大臣,一大也;民宗强,侵陵群下,二大也;民甚富,侵国家,三大也;民尊亲其君,天下归慕,四大也;众暴寡,五大也;民有百里之誉,千里之交,六大也;民以吏威为权,七大也;恩行于吏,八大也;民服信,〈疑当作“民无信”。〉以少为多,夺人田宅,赘人妻子,九大也;民之基业畜产为人所苦,十大也。所谓一家害一里,一里害诸矦,诸矦害天下。”武王曰︰“绝吏之罪,塞民之大,柰何?”太公曰︰“察民之暴吏,明其赏,审其诛,则吏不敢犯罪,民不敢大也。”武王曰︰“是民吏相同,上下不和,而结其仇。”太公曰︰“为君守成,为吏守职,为民守事,如此各居其道则国治,国治则都治,都治则里治,里治则家治,家治则善恶分明,善恶分明则国无事,国无事则吏民外不怀怨,内不徼事。”〈《续汉‧郡国志五》注。〉
武王问太公曰︰“贤君治国教民,其法何如?”太公对曰︰“贤君治国,不以私害公,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法不废于仇雠,不避于所爱,不因怒以诛,不因喜以赏,不高台深池以役下,不雕文刻画以害农,不极耳目之欲以乱政,是贤君之治国也。不好生而好杀,不好成而好败,不好利而好害,不好与而好夺,不好赏而好罚;妾孕〈疑作“妾媵”。〉为政,使内外相疑,君臣不和;拓人田宅以为台观,发人丘墓以为苑囿,仆媵衣文绣,禽兽犬马与人同食,而万民糟粮不厌,裘褐不完,其上不知而重敛,夺民财物,藏之府库;贤人逃隐于山林,小人任大职,无功而爵,无德而贵,专恣倡乐,男女昏乱,不恤万民,阴阳之气,忠谏不听,信用邪佞,此亡国之君治国也。”〈《群书治要》三十一。〉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轻罚而重威,少其赏而劝善多,简其令而众皆化,为之何如?”太公曰︰“杀一人,千人惧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惧者,杀之;杀三人,三军振者,杀之。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三军喜者,赏之。令一人,千人得者,令之;禁二人,而万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军正者,教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也。”〈同上。〉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以一言与身相终,再言与天地相永,三言变诸矦雄,四言为海内宗,五言传之天下无穷,可得闻乎?”太公曰︰“一言与身相终者,内宽而外仁也;再言与天地相永者,是言行相副,若天地无私也;三言为诸矦雄者,是敬贤用谏,谦下于士也;四言为海内宗者,敬接不肖,无贫富,无贵贱,无善恶,无憎爱也;五言传之天下无穷者,通于否泰,顺时容养也。”〈同上。〉
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尚父曰︰“黄帝之时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怨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人也。’尧之居民上也,振振如临深渊;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满日;汤之居民上,战战恐不见旦。”武王曰︰“吾今新并殷居民上也,翼翼惧不敢息。”尚父曰︰“德盛者,守之以谦,守之以恭。”武王曰︰“欲如尚父言,吾因是为戒,随之身。”〈《群书治要》三十一,《御览》五百九十。〉
金匮
编辑唐帝克有苗,问人曰︰“吾闻有苗时,天雨血沾衣,有此妖乎?”人曰︰“非妖也。有苗诛谏者,尊无功,退有能,遇人如仇,故亡耳。”〈《开元占经》三。〉
三苗时,有日斗。〈《开元占经》六。〉
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御览》四。〉
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桀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民谏曰︰“孟冬凿山陵,是泄天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以为妖言杀之。期年,芩山一旦崩为大泽,水深九尺,山覆于谷,上反居下,耋老谏而杀之。汤率诸矦伐之。〈《蓺文类聚》三;《御览》二十七,又七十二;《路史‧后纪》十四。〉
纣常以六月猎于西土,发民逐禽。民谏曰︰“今六月,天务覆施,地务长养。今盛夏发民逐禽,而元元命悬于野;君残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后必无福。”纣以妖言而诛之。后数月,天暴风雨,发屋折木。〈《蓺文类聚》三;《御览》二十一,又八百三十二;《事类赋》注四。〉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失道,忠谏者死。予子伯邑考为王仆御,无故烹之,囚予于羑里,以其羹歠予。”〈《御览》六百四十二。〉
武王问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何以安之?”太公曰︰“不须兵器,可以守国。”武王曰︰“五帝之时,无守战之具,国存者何?”太公曰︰“守战之具,皆在民闲。耒耜者,是其弓弩也;锄爬者,是其矛戟也;簦笠者,是其兜鍪也;镰斧者,是其攻战之具也;鸡狗者,是其钲鼓也。”〈《御览》三百三十六,又三百三十九。〉
武王问太公曰︰“殷已亡其三人,今可伐乎?”太公曰︰“臣闻之,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非时而生,是为妄成。故夏条可结,冬冰可释,时难得而易失也。”〈《意林》一。〉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今海内陆沈于殷久矣,何乃急于元元哉!〈《后汉‧袁绍传》注,《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
武王伐纣,至凤皇陂,袜系解。〈《太平寰宇记》二十五。〉
武王师到牧野,阵未毕,而暴风疾雨,电雷幽冥,前后不见。太公曰︰“善。雷电者,是吾军动应天也。”〈《御览》十一。〉
武王伐殷,丁矦不朝,尚父乃画丁矦,三旬射之。丁矦病大剧,使人卜之,祟在周,恐惧,乃遣使者请之于武王,愿举国为臣虏,武王许之。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目箭,戊己日拔腹箭,庚辛日拔股箭,壬癸日拔足箭,谓使者曰︰“归矣。吾已告诸神,言丁矦前畔义,今日遣人来归,勿复过之。比使者归子之君所,息念矣。”使者辞归,至,丁矦病乃愈。四夷闻之皆惧,各以其职来贡。越裳氏献白雉,重译而至。〈《蓺文类聚》五十九;《文选》吴质《荅东阿王书》注,《典引》注;《御览》一百三十九,又三百四十九,又七百三十九;《事类赋》注十三。〉
武王平殷还,问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贤者未定,如何?”太公曰︰“无故无新,如天如地。得殷之财,与殷之民共之,则商得其贾,农得其田也。一目视则不明,一耳听则不聪,一足步则不行,选贤自代,上下各得其所。”〈《意林》一,《御览》三百六十六。〉
武王伐纣,都洛邑未成,海内神相谓曰︰“今周王圣人,得民心乎?当防之。”随四时而风雨阴寒,雨雪十馀日,深丈馀。甲子平旦,有五丈夫乘车马,从两骑,止门外,欲谒武王。武王将不出见,太公曰︰“不可。雪深丈馀,而车骑无迹,恐是圣人。”王使太师尚父谢五丈夫曰︰“宾幸临之,失不先问。”方修法服,太师尚父乃使人持一器粥,开门而进五车两骑曰︰“先王大夫在内,方对天子,未有出时。天寒,故进热粥以御寒。未知长幼从何起?”两骑曰︰“先进南海君,次东海君,次西海君,次北海君,次河伯、雨师、风伯。”粥既毕,使者具以告尚父,尚父谓武王曰︰“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雨师、风伯耳。”王曰︰“不知有名乎?”曰︰“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西海之神曰蓐收,北海之神曰玄冥,河伯名为冯夷,〈《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作“冯修”,《文选‧思玄赋》旧注引作“河伯姓冯名修”。〉雨师名咏,风伯名姨。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武王乃于殿上,谒者于殿下,门外引祝融进,五神皆惊,相视而叹。祝融拜,武王曰︰“天阴乃远来,何以告之?”皆曰︰“天代殷立周,谨来受命。愿敕风伯、雨师,各使奉其职。”〈《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四,又一百五十二;《蓺文类聚》二;《初学记》二;《文选‧雪赋》注;《开元占经》一百十三;《御览》十二,又八百五十九,又八百八十二;《太平广记》二百九十一;《事类赋》注三。〉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后复有试予者也。何以待之?”太公曰︰“请树槐于王门内,王路之右,起西社,筑垣墙,祭以酒脯,食以牺牲,尊之曰社。客有非常,先与之语。”乃命太公祝社曰︰“客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岁告以水旱与其风雨,泽流悉行,除民所苦也。”〈《北堂书钞》八十七,《蓺文类聚》八十,《御览》五百三十二,《事类赋》注二十五。〉
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而三军劝者赏之。杀一人而千人恐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动者杀之,杀三人而三军振者杀之。〈《御览》六百三十三,又六百四十七;又《书钞》三十引“赏一人千万喜”六字。〉
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武王曰︰“请著金版。”〈《文选‧广绝交论》注。〉
夫人可以乐成,难以虑始。〈《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注。〉
明者见兆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文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注,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注。〉
宰相不富国安主,调阴阳,和群臣,乐万民,非吾宰相也。〈《书钞》四十九。〉
武王问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师尚父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之居民上,矜矜乎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如不满日。汤之居民上,翼翼乎惧不敢息。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宋本《后汉‧光武纪》建武二年注;《意林》一;《蓺文类聚》二十三;《文选》张华《女史箴》注;《御览》四百三十,又四百五十九,又五百九十三。〉
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慎。书铭,随身自诫。其冠铭︰‘宠以著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书履︰‘行必虑正,无怀侥幸。’书剑曰︰‘常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书镜曰︰‘以镜自昭,则知吉凶。’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御览》四百三十,五百九十。〉
武王曰︰“欲造起居之诫,随之以身。几之书曰︰‘安无忘危,有无忘亡,熟惟二者,必后无凶。’杖之书曰︰‘辅人无茍,扶人无咎。’”〈《后汉‧崔骃传》注。〉
门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御览》一百八十三。〉
户之书曰︰“出畏之,入惧之。”〈《御览》一百八十四。〉
牖之书曰︰“窥望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御览》一百八十八。〉
钥之书曰︰“昏慎守,深察讹。”〈《御览》八十四。〉
研之书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蓺文类聚》五十八,《初学记》二十一,《御览》六百五,《事类赋》注十五,《困学纪闻》五。〉
书锋︰“忍之须臾,乃全汝躯。”〈《意林》一。〉
书刀︰“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意林》一。〉
书井︰“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意林》一。〉
弩之戟为翼,弩之书见奔远行,在才者与任武者也。〈《书钞》一百二十五。 案︰此文有衍误。〉
春三月,斗星为天关。战背天关,向天梁,敌不可当。〈《初学记》七。〉
冬月,奎星为天关。〈《初学记》七。〉
金人铭曰︰“周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毋多言,毋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御览》三百九十。 案︰《御览》引注云︰“《皇览》云,出《太公金匮》。”《路史‧后纪》五云︰“世谓太公作金人。《太公金匮》︰‘公对武王之言,明黄帝所作。’”〉
日夜出者,纪纲灭。大臣专政,作威夺权,无救。大臣戕其主,夺其邦。其救也,亲仁贤,退骄佞,顺四时,布恩惠,赦天下,则日夜出,不为伤也。”〈《开元占经》六引《尚书金匮》,疑即《太公金匮》异名。〉
日还者,君不秉其政,舍法度,用私意,不任官职,而将自治,则日还。日还者,为日出而复下,下而复高,无救。当为大乱不轨,皆叛不从。其救也,正心固一,修古道,守正法,无忒业,则日还不为伤也。〈《开元占经》六引《金匮》。〉
日斗者,人君内无聪明,邪臣争权。日斗者,无精,众人见乌其中,无救。期六十六日,王者亡其土地。其救,辟四门,来仁贤,受爵分职,循名责躬,则斗不为伤。〈同上。〉
视不明,听不聪,则云气五色,蔽日月之明,无救,则群臣谋杀,关梁不通。其救,辟四门,求仁贤。〈《开元占经》十一引《尚书金匮》。〉
阴符〈案︰《阴符》谓《阴符之谋》。《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盖即《汉志》之《太公谋》八十一篇矣。云《周书》者,周时史官纪述,犹《六韬》称《周史》。诸引《周书阴符》或但称《周书》,验知非《逸周书》。录附太公之末,与《六韬》、《阴谋》、《金匮》互出入,不嫌复见也。〉
编辑文王昌曰︰“吾闻之,无变古,无易常,无阴谋,无擅制,无更创,为此则不祥矣。”太公曰︰“夫天下,非常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国,非常一人之国也。莫常有之,惟有道者取之。古之王者,未使民,民化;未赏民,民劝;不知怒,不知喜,愉愉然其如赤子,此古善为政也。”〈《御览》八十四引《周书》。〉
凡治国有三常,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夫然,虽百代可知也。〈《初学记》十七,又《御览》四百二十引《周书阴符》。〉
年饥,上用舆曲辀不漆,矛戟缕缠,羽旄不择焉。〈《御览》三百五十二引《周书》。〉
年不登,甲则缨縢,宫室不容。〈注云︰“甲不以组也。” 《御览》三百五十五引《周书》。〉
容容熙熙,皆为利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御览》四百四十九引《周书》。〉
武王不闭外门,以示无惧;去剑搢笏,以示无仇。〈《御览》六百九十二引《周书》。〉
太公曰︰“知与众同者,非人师也。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御览》七百三十九引《周书阴符》。〉
武王营洛邑未成,四海之神皆会,曰︰“周王神圣,当知我名。若不知,水旱败之。”明年,雨雪十馀旬,深丈馀,五丈夫乘车,从两骑,止王门。太公曰︰“车骑无迹,谓人之变。”乃使人持粥进之曰︰“不知客尊卑何从?”骑曰︰“先进南海御,次东海御,次北海御,次西海御,次何伯,次风师,次雨师。”武王问太公并何名,太公曰︰“南海神名祝融,东海神名句芒,北海神名玄冥,西海神名蓐收。”〈《五行大义》第二十二篇引《周书》。〉
人感十而生,天行五,地行五,合为十也。〈《五行大义》第二十三篇引《周书》。〉
春为牝阵,弓为前行;夏为方阵,戟为前行;季夏圆阵,矛为前行;秋为牝阵,剑为前行;冬为伏阵,楯为前行。是谓五阵。〈《御览》三百一引《周书》/〉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经奇道,故三军同名异用。可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越险绝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前易后险,车之困地;容车贯阻,出而无返者,车之患地;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车之逆地;深堑黏土,车之劳地;隐带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坏地;日夜霖雨,旬月不止,泥淖难前,车之陷地。凡骑以陷敌而不能破敌,敌人走,以步骑反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限,长驱不止,敌伏我两㫄,又绝我后,此骑之困地也。往无以返,入无以出,陷于天井,塡于地牢,此骑之死地也。所由入者隘,所由去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少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大涧深谷,蓊秽林草,此骑之竭地。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两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左有深沟,右有峭坑,高下与地平,睹之广易进退相敌,此并骑之陷地。污下沮泽,进退渐洳者,骑之患地。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务避也。〈《通典》一百五十九引《周书阴符》。 案︰与《六韬‧战车》、《战骑》二篇大同小异〉。
成王将加元服,周公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御览》六百八十四引《周书》。〉
兵法
编辑践尔兵革,审权矩,应诈纵,谋出无孔。〈《诗‧大明》疏引太公授兵钤之法。〉
坎名大刚风,干名折风,兑名小刚风,艮名凶风,坤名谋风,巽名小弱风,震名婴儿风,离名大弱风。大刚风者,大阴之气,好杀故刚。折风者,金强,能摧折物也。小刚风者,亦金杀故也。凶风者,艮在鬼门,凶害之所也。谋风者,坤为地,大阴之本,多阴谋也。小弱风者,巽为长女,故称弱也。婴儿风者,震为长男,爱之故曰儿。大弱风者,离为中女,又弱于长女也。大刚小刚,客胜。大弱小弱,主人胜。凶有凶害之事,谋有谋逆之人。折为将死,婴儿风主人强。〈《五行大义》第十七篇引《太公兵书》。〉
诸军出行,将令百官士卒曰︰“某日出某门,吏士不得刈稼穑,伐树木,杀六畜,掠取财物,奸犯人妇女,违令者斩。”〈《通典》一百四十九引《覆军诫法》。〉
凡行军,吏士有死亡者,给其丧具,使归而葬,此坚军全国之道也。军人被创,即给医药,使谨视之。医不即治视,鞭之。军夜惊,吏士坚坐阵,将持兵,无讙哗动摇,有起离阵者斩。当交战,谨出入者,若近敌,当讥呵出入者。〈《通典》一百四十九。 案︰《通典》引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俱标“太公曰”,不出书名。今除《六韬》外,录入《太公兵法》。〉
夫出军征战,安营阵,以六为法,亦可方六百步,亦可六十步。量人地之宜,表十二辰,将军自居九天之上,竟一旬复徙。开牙门,常背建向破,太岁、太阴、太阳大将军,凡三军。不欲饮死水,不欲居死地,不居地柱,不居地狱。〈注云︰“死水者,不流之水;死地者,丘墓之间;地柱者,四下中高;地狱者,四高中下是也。”《通典》一百五十七。〉
日戴光,主大凶,期不出三年。〈《开元占经》五引《太公兵法》。〉
日未入两竿而无光曜,其月必主死,一曰主忧。〈同上。〉
日四背见,军在外有反者。〈《开元占经》七引《太公兵法》。〉
日晕始起,前灭后匝,而后成者,后面胜。 日晕周匝,东北偏厚,厚为福。东君在东北战,西南战败。 日晕而珥,主有谋。十日不雨,兵起。 日晕冠三珥,天子有喜,或有大赦,或拜大将军。 日晕抱珥,喜气。日晕黄者,主人有喜。〈《开元占经》八。〉
日中蚀,海内兵大起,王公忧。 两乌夹日,名为天鸡守日,主人君妻家谋夺君处,先数视君动静,欲行其志,天先见变戒之。〈《开元占经》九。〉
弩之神,名远望。〈《御览》三百四十八引《太公兵法》。〉
神后加四仲者,以为明堂宫,时天一出游八极之外,行窈冥之中,日照其前,月照其后。当此之时,天一自持玉弩执法,丞相劾不道者。〈同上。〉
箭之神,名续长。〈《御览》三百四十九。〉
戟之神,名大将。〈《御览》三百五十二。〉
矛之神,名趺跄。〈《御览》三百五十三。〉
决事占
编辑太白犯毕口,大兵起,一岁罢。 太白出东方,入毕口,车马贵易政。 太白犯参左股,战大胜。〈《开元占经》四十九。〉
阴秘
编辑君不明,臣不忠,故日无光,月不明。见变不救,殃祸生,臣欲反,主失名。其救也,安百姓,用贤人,弱者扶,则无害。〈《开元占经》五,又十一。〉
凡四时受王之日,日月当清明,五星顺度,润泽有光,此君臣和同。或昼不见日,夜不见月,五星失度,阴蔽日光,乱风连日,此国君迷荒,不顺时令。疾病虫霜,忠臣受诛,谗言者昌,兵火欲起,民人惶惶,盗贼满道,死者不葬。〈《开元占经》五。〉
日中乌见者,君咎。双乌见者,将相逆。入斗者,主出走。乌动者,大饥,水旱不时,人民流在他乡。救之法,实仓库,举贤士,远佞邪,察后宫,任有道,赦不从,则灾消矣。 日中有黑气,若一二,至四五者,此阳中伏阴,君害臣。上出者,臣谋君。㫄出者,君谋臣。不出者,宫女有忧。昏见在臣,晨见在君。救之法,轻刑罚,赦无罪,节威权,安百姓,贷不足,则灾消矣。 日中有黑气,若一若二,至四五者,教令不行,三公为乱,爵赏不平。不救者,臣图君,子谋父。救之法,任贤直,信道德,退贪邪,省刑罚,察奏谏,思刑戮,则无害。 日中有黑气,君之过大,而臣不谏,故日不明。见变不救者,主有忧。救之法,承顺天地,申用明赏,则无害矣。〈《开元占经》六。〉
日晕明分,中赤外青,外人胜;中青外赤,中人胜;中黄外青黑,中人胜;外黄中青黑,外人胜;外白内青,外人胜;内白外青,中人胜;中黄外青,外人胜;中于外黄,内人胜。 日晕黄白不斗,兵未解。青黑,和解分地。色黄,土功动,民不安。色黑,有水,阴国胜。色白有丧。色青为疾。色赤大旱,流血千里。 日一晕一抱一珥为不和,信者更逆,不信者顺。 日晕有背,人臣有叛者,或曰左右欲有走。 日晕有五色云,如杵贯日,从外入,外人胜。从内出,内人胜。欲知姓名,白者商,赤者征,青者角,黑者羽,黄者宫。 日晕有众云在左右,色黄白吉,青白兵行,黑白内乱,青赤和解,青黑流血,俱明者未解。兵不归,明者胜。〈《开元占经》八。〉
凡出军击贼,见大流星所措者,将之用兵,顺之行则胜。流星下入军营必空,主将无功,避之则吉。〈《开元占经》七十一。〉
齐桓公
编辑- 公名小白,太公十一世孙,襄公少弟。初惧祸奔莒,兄纠奔鲁。无知之乱,先纠入得立,任用管仲,为五霸长。在位四十三年,谥曰桓公。一曰威公。
令群臣
编辑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桓公将立管仲,令群臣。”〉
嫁娶令
编辑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一作“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年十五而嫁”。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下令于民也。”〉
禁厚葬令
编辑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遇上令
编辑毋贮粟,毋曲堤,无擅废适子,无置妾以为妻。〈《管子‧霸形》︰“遂兴师而南,存宋、郑,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
与鲁书
编辑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史记‧齐太公世家》。〉
葵丘盟
编辑凡我同盟之人,言归于好。〈《左传》僖九年。〉
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孟子‧告子下》。〉
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易国事。〈《穀梁传》僖九年。〉
齐景公
编辑- 公名杵臼,灵公子,庄公弟。在位五十八年。谥曰景公。
令左右
编辑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说苑‧正谏》︰“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
狂矞 华士
编辑- 狂矞、华士,东海人,兄弟以贤闻。太公封于齐,三召不见,执而杀之。〈按︰华士,《元和姓纂》作“士华”,编入士姓类,异说,不敢从。〉
立议
编辑吾不臣天子,不友诸矦,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管仲
编辑- 仲字夷吾,颍上人,姬姓之后。事齐公子纠。纠败,桓公以为上卿,号仲父。卒,谥曰敬子。有《管子》十九卷。
管子〈案︰《管子》八十六篇,今七十六篇,见存不录,录其佚文。〉
编辑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人同处!”〈《文选》陆机《猛虎行》注引江邃《文释》。〉
鲍叔
编辑- 叔名叔牙,姒姓之后,鲍敬叔之子。事齐桓公为大夫。
塞道誓
编辑事之济也,听我令;事之不济也,免公子者为上,死者为下,吾以五乘之实距路。〈《管子‧大匡》︰“鲍叔御小白,乘而出于莒,令车二十乘先,十乘后,曰︰‘事之未济也,老臣是以塞道。’鲍叔乃誓。”〉
为桓公祝
编辑使臣无忘在莒时,管子无忘在鲁时,甯子无忘车下时。〈《御览》七百三十六引《尸子》。〉
凫已疵
编辑- 凫已疵,事齐桓公为祝官。
衅社献胙祝
编辑除君苛疾,与若之多虚而少实。〈《管子‧小问》。〉
授酒祝
编辑又与君之若贤。〈同上。〉
晏婴
编辑- 婴字平仲,或云字仲,谥曰平,莱之夷维人,晏桓子弱之子。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为大夫。有《晏子春秋》七卷。
楹书
编辑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及壮,发书之言。”又《说苑‧反质》作“布帛不穷,穷不可饰;牛马不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仕。穷乎穷乎,穷也。”〉
程本
编辑- 本,齐人,时称程本子,亦称子华子。与孔子同时。
授赵𥳑子使者书
编辑主君之亡臣某,不能束修,越在诸矦,以为主君忧。臣闻之,物扃于所甘,士扃于所守。主君之亡,臣不佞,而有四方之志,其敢以为执事者之所辱!夫丘陵崇而穴成于上,狐狸藏矣;谿谷深而渊成于下,鱼鳖安矣;松柏茂而阴成于林,涂之人则荫矣。主君之亡,臣不佞,实有隐衷,惟执事者昭明其所存,如日月之升,以光烛于晋国,将四海之士,重茧狎至,以承主君之令闻,夫岂唯亡臣!亡臣虽复野死以寘沟甽,其敢忘主君之赐!唯执事者财幸焉。〈《子华子》上。 案︰《子华子》,伪书,《汉志》、《隋唐志》所不载,姑录之。至《吕氏春秋》引有五事,则先秦古书也。〉
子华子
编辑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吕氏春秋‧贵生》高诱注︰“子华子,古体道人。”〉
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吕氏春秋‧先已》。〉
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然则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祝福亦不同。”〈《吕氏春秋‧诬徒》。〉
子华子曰︰“厚而不博,敬守一事,正性是喜,群众不周,而务成一能。尽能既成,四夷乃平。惟彼天符,不周而周。此神农之所以长,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子华子见昭釐矦,昭釐矦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必有天下。’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昭釐矦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之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之戚不得也。”昭釐矦曰︰“善。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吕氏春秋‧审为》。〉
赐进士出身二品衔广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驿传事务黄冈王毓藻校刊
《全上古三代文》卷七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