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 全唐诗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韦嗣立 魏奉古 崔日知 崔泰之 魏知古

韋嗣立

编辑

韋嗣立,字延搆,鄭州人,第進士。則天時,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中,爲修文館大學士,與兄承慶代相。嘗於驪山搆別業,中宗臨幸,令從官賦詩,自爲製序,因封爲逍遙公。睿宗時,拜中書令。開元中,謫岳州別駕,遷辰州刺史卒。詩八首。

幽谷杜陵邊,風煙別幾年。
偶來伊水曲,溪嶂依然。
傍浦憐芳,尋崖愛綠泉。
嶺雲隨馬足,山鳥向人前。
地合心俱靜,言因理自玄。
短才叨重寄,尸祿愧妨賢。
每挹挂冠侶,思從初服旋。
稻粱仍欲報,歲月坐空捐。
助岳無纖塊,輸溟謝末涓。
還悟北轅失,方求南澗田。


層觀遠沈沈,鸞旗九日臨。
宮壓水岸,步輦入煙岑。
枝上萸新採,樽中菊始斟。
願陪歡樂事,長與歲時深。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
登樓正欲賦,復遇仲宣來。
黃鵠飛將遠,雕龍文爲開。
寧知昔聯事,聽曲有餘哀。


昔時陪二賢,纓冕會神仙。
一去馳江海,相逢共播遷。
無因千里駕,忽覩四愁篇。
覽諷歡何已,歡終徒愴然。


主第巖扃架鵲橋,天門閶闔降鸞鑣。
歷亂旌旗轉雲樹,參差臺榭入煙霄。
林間花雜平陽舞,谷裏鶯和弄玉簫。
已陪沁水追歡日,行奉茅山訪道朝。


栖閑有愚谷,好事枉朝軒。
樹接前驅擁,巖傳後騎喧。
褰簾出野院,植杖候柴門。
既拂林下席,仍攜池上樽。
深期契幽賞,實謂展歡言。
末眷誠未易,佳遊時更敦。
俄看嘯儔侶,各已共飛鶱。
延睇盡朝日,長懷通夜魂。
空聞岸竹動,徒見浦花繁。
多愧春鶯曲,相求意獨存。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
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
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推演中都術,旋參河尹聲。
累遷登御府,移拜踐名卿。
庭聚歌鍾麗,門羅棨戟榮。
鸚杯飛廣席,獸火列前楹。
散誕林園意,殷勤敬愛情。
無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
相勗忠義節,共談詞賦英。
雕蟲曾靡棄,白鳳已先鳴。
光接神愈駭,音來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鴻藻彌難清。
東里方希潤,西河敢竊明。
厚誣空見迫,喪德豈無誠。
端守宮闈地,寒煙朝暮平。
顧才無術淺,懷器識憂盈。
月下對雲闕,風前聞夜更。
昌年雖共偶,歡會此難幷。
爲憐漳浦曲,沈痼有劉楨。


乘春祓禊逐風光,扈蹕陪鑾渭渚傍。
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魏奉古

编辑

魏奉古,制舉擢第,授雍丘尉。強記,一覽便諷,人稱爲聰明尉,終兵部侍郎。詩一首。

有美朝爲貴,幽尋地自偏。
踐臨伊水汭,想望灞池邊。
是遇皆新賞,茲遊若舊年。
藤蘿隱路接,楊柳御溝聯。
道愜神情王,機忘俗理捐。
遂初誠已重,兼濟實爲賢。
跡是東山戀,心北闕懸。
顧慙經拾紫,多謝賦思玄。
中林步,空承藻傳。
陽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紀事》云:「龍門北溪,韋嗣立山居在焉。諸公賦詩,奉古時預酬唱之末。張說序崔韋贈答詩云:『二公述志論文,首貽雅唱,其餘尋聲響答,望形影赴,故亦峻碧池之漣漪,增瑤林之沃若,蓋奉古之徒是也。』」


崔日知

编辑

崔日知,字子駿,日用從父兄也,有吏幹。景雲中,爲洺州司馬。以討譙王重福功,累遷京兆尹。爲御史李如璧所劾,左遷歙縣丞,後爲太常卿。自以歷任年久,每朝士參集,常與尚書同列,時人號爲尚書裏行。詩二首。

夙齡秉微尚,中年忽有鄰。
以茲山水癖,遂得通人。
迨我京道,聞君業新。
巖前窺石鏡,河畔踏芳茵。
既憐伊浦綠,復憶灞池春。
連詞謝家子,同歡冀野賓。
趣閑魚共樂,情洽鳥來馴。
念昔遊者,祇命獨留秦。
蕭條穎陽戀,沖漠漢陰真。
無由陪勝躅,空此翫書筠。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
覃精四十載,馳騁數千言。
孔壁採遺,周韋考絕編。
袁公論劒術,孫子敘兵篇。
魯史君臣道,姬書日月懸。
從師改炎燠,負笈遍山川。
上異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榮拾青紫,名價接通賢。
既重萬鍾樂,寧思二頃田。
長戟同分虎,高冠附蟬。
晚懷重虛曠,養志息雕鐫。
登高慚思拙,匠物謝情妍。
不慕張平子,寧王仲宣。
誰謂登龍日,翻成刻鵠年。
循循勞善誘,軋軋思微牽。
琢磨才既竭,鑽仰德彌堅。
朽木誠爲諭,捫心徒自憐。
終期吞鳥夢,振翼上雲煙。
賦成先擲地,詞高直掞天。
更執摳衣禮,仍開函丈筵。
霧披槐市藹,水靜璧池圓。
願逐從風葉,飛舞翰林前。


崔泰之

编辑

崔泰之,鄢陵人,以職方郎中預誅二張。開元中,官工部尚書。詩三首。

關塞臨伊水,驪山枕灞川。
俱臨隱路側,同在帝城邊。
謝公兼出處,攜妓翫林泉。
鳴騶噴梅雪,飛蓋曳松煙。
聞琴幽谷裏,看古巖前。
落日低幃帳,歸雲繞管弦。
叨榮慚北闕,微尚愛東田。
寂寞灰心盡,蕭條塵事捐。
朝思登嶃絕,夜夢弄潺湲。
宿懷南澗意,況覩北谿篇。


吾族白眉良,才華動洛陽。
觀光初入仕,應宿始爲郎。
飛螢翫書籍,白鳳吐文章。
海卿逾往雅,河尹冠前張。
擇材綏鄢郢,殊化被江湘。
高樓臨廣陌,甲第敞通莊。
列館邙山下,疏亭洛水傍。
昌年賞豐陌,暇日悅林塘。
衣冠皆秀,羅綺盡名倡。
隔岸聞歌度,臨池見舞行。
門庭寒變色,棨戟生光。
窮陰方靉靆,殺氣正蒼茫。
感時興盛作,晚歲共多傷。
積德韋丞相,通神張子房。
吟草徧簪紱,逸韻合宮商。
功名守留省,濫迹在文昌。
家園遙可見,臺寺近相望。
無庸乘侍謁,有暇共翱翔。
棣華依雁序,竹葉拂鸞觴。
水坐憐秋月,山行弄晚芳。
恩華慙服冕,友愛勗垂堂。
無由報天德,相顧詠時康。
《紀事》云:「泰之時以禮部居洛,故與嗣立、說、日知數有酬唱。」


南庭胡運盡,北斗將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出洛畿。
關山遶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
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旂。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
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暉。
夏近蓬猶轉,秋深草腓。
餞送紆天什,恩榮賜御衣。
佇勒燕然頌,鳴騶計日歸。


魏知古

编辑

魏知古,深州人。性方直,有才名,弱冠舉進士。長安中,歷鳳閣舍人。神龍初,擢吏部侍郎。睿宗即位,以藩邸故吏,召拜黃門侍郎,遷散騎常侍,同平章事。開元初,改紫微令,終工部尚書。所薦洹水令呂太一、蒲州司功參軍齊澣、內率騎曹參軍柳澤、密尉宋遙、左補闕袁暉、右補闕封希顔、伊闕尉陳希烈,皆爲聞人。宋璟嘗稱曰:「叔向古之遺直,子產古之遺愛,能兼之者,其在魏公。」集七卷,今存詩五首。

拜門傳漏晚,寓直索居時。
昔重安仁賦,今稱伯玉詩。
鴛池滿不溢,雞樹久逾滋。
夙夜懷山甫,清風詠所思。伯玉,齊卞伯玉也。有《赴中書郎詩》云:「大方信包含,優渥遂不已。濯鱗龍鳳池,揮翰紫宸裏。」


輿向洛城,時雨應天行。
麗日登巖送,陰雲出野迎。
濯枝林杏發,潤葉渚蒲生。
絲入綸言喜,花依錦字明。
微臣忝東觀,載筆佇西成。


嘗聞夏太康,五弟訓禽荒。
我后來冬狩,三驅盛禮張。
順時鷹隼擊,講事武功揚。
奔走未及去,翾飛豈暇翔。
非熊從渭水,瑞翟想陳倉。
此欲誠難縱,茲遊不可常。
子雲陳羽獵,僖伯諫漁棠。
得失鑒齊楚,仁思念禹湯。
雍熙亮在宥,亭毒匪多傷。
辛甲今爲史,虞箴遂孔彰。


羽客今何在,空尋伊洛間。
忽聞歸苦縣,復想入函關。
未作千年別,猶應七日還。
神仙不可見,寂寞返蓬山。


 上一卷 下一卷 
全唐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