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证 编辑

论曰∶若其人洒淅恶寒,但欲厚衣近光,隐隐头重时痛,鼻窒塞,浊涕如脓,欬嗽,动辄汗出或无汗,甚则战栗,此由寒中于外,或由饮冷伤肺胃,内外合邪,留而不去,谓之感寒。寒从外至者,两手寸口脉俱紧,或但见于右寸。寒从内起者,其脉迟小。无汗者,小青龙汤主之。小汗者,温肺汤主之。

小青龙汤: 五味子 细辛去苗 干姜 半夏汤洗七遍 甘草(炙,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大盏,姜三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温肺汤(方缺)

若阴寒积冷,心腹大痛,呕逆恶心,手足厥冷,心胸不快,腰背疼痛,良姜汤主之。

良姜汤: 高良姜一两,锉碎,炒 官桂一两,去皮 当归去芦,一两,锉炒 干姜一块,炮 人参一两,去芦 吴茱萸七钱,半炒 白茯苓一两 附子半两,炮

右为散。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若但寒头重,动眩晕,肌肉痛,牵急不得转侧,汗出,恶寒,小便难,大便反快,短气,足寒,或时咽痛,微热,此由寒湿客搏经脉,不得发泄,其脉迟缓而小弦,附子汤主之,除湿汤亦主之。

附子汤:附子(一个,炮,去皮脐)白术(一两,炒)茯苓 白芍(各三两)人参(二两)

右为散。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除湿汤(方缺)

热证 编辑

论曰∶阴不足则阳偏,阳偏则发热。若热从背起,自手足渐渐周身,口舌干燥,欲饮食而不能,此由阴气亏少,少水不能制盛火。诸阳起于四末,循行于背,阴不能敛阳,阳气独行,所以发热,或昼发而夜宁,或夜发而至旦即消。其脉虚疾而小,芍药黄耆汤主之。

芍药黄汤:芍药(三钱)黄耆 甘草(炙)青蒿(阴干,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若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额,初微而渐至大热,发无时,遇饥则剧,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苍黄,肌肉不泽,口唇干燥,由脾气素弱,曾因他病,误服热药,入于脾,脾热则消谷引饮,善消肌肉,其脉濡弱而疾,参橘丸主之。若嗽者,用加减法,及灸脾腧百壮。

参橘丸:橘皮(三两,洗)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米饮下三十丸。若嗽,加五味子一两。

若热从腹中或从背起,渐渐蒸热,日间剧,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而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由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藏,阴无所使,治属虚劳,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芍药(六两)黄耆 远志(去心)当归(洗)泽泻(各三两)龙骨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枣二个,擘破,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腹中急,加饧如枣大。

若自腰以上发热,热及则汗出,出已而凉,移时如故,复加昏晕,腹中膨脝,其气上攻,时时欬嗽,嗽引胁下牵痛,睡则惊悸,其脉弦急疾,由外寒客搏,内冷相合,寒则气收,水液聚内化成饮。医以热药攻寒,寒闭于内,热增于上,阳气不下行,故散越于上,发而为热,散而为汗。汗多亡阳,心气内虚,故令惊惕。治属饮家,以旋复花丸主之。

旋复花丸:旋复花 桂心 枳实(麸炒)人参(各五分)干姜 芍药 白术(各六分)茯苓 狼毒 乌头 𥖯石 (火煅一伏时,各八分)甘遂(三分,炒)细辛(去苗)大黄(湿纸裹煨)黄芩 葶苈 芫花(炒)橘皮(洗)吴茱萸(炒)厚朴(去皮姜汁炙,各四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丸,未效,加至七丸。 小儿黄米大二丸。

若热起骨间烦疼,手足时冷,早起体凉,日晚即热,背膂牵急,或骨节起凸,足胫酸弱,由阴不足,而阳陷阴中,热留骨𩪷,𩪷得热则稀,𩪷稀则骨中空虚,阴虚水少脂枯,故蒸起,其脉沉细而疾。治属骨蒸,补𩪷丸主之。

补𩪷丸:干地黄(晒干,三两)干漆(半两,炒碎,令烟尽)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三十丸,空心临卧服。

若自胸以上至头发热,口鼻气色时如烟薰,目涩咽燥,唾如凝脂,时欬,毛竦,大便不利,小便赤,由肺不调,邪热薰上焦,其脉疾大,先服桔梗汤。热不退者,五味子汤主之。

桔梗汤:桔梗(一两)人参 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半两)小麦(一合)

右㕮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分三服。

五味子汤《指南方》治发热甚不退:柴胡(去苗,洗,四两)半夏(汤洗七遍,一两一分)黄芩 五味子 赤茯苓(分两原缺)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若但热不歇,日晡尤甚,口中勃勃气出,耳无所闻,昼多昏睡,睡即浪言,喜冷,小便赤涩,大便不通,由三阳气盛,蕴于经络,内属腑脏,或因他病而致疾,其脉短疾而数,柴胡芒硝汤主之。

柴胡芒硝汤:柴胡(四两,洗,去苗)黄芩甘草(炙)赤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汤炮七遍,一两一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一钱,搅和温服,以大便利为度。

若身大热,背微恶寒,心中烦闷,时时欲呕,渴不能饮,头昏重痛,恶见日光,遇凉稍清,起居如故,由饮食失时,胃中无谷气,热蓄于胃中,中脘热,则三阳不下降,而上聚于脑。又胃主阳明经,为恶热,其脉虚大而数,久则细小,谓之中暑。初即服好茶一杯立愈,不即治之,留而在胃,别致他病,生姜竹茹汤主之。

生姜竹茹汤:竹茹(鸡子大)人参(半两)葛根(半两)生姜(一钱,切)

右为散。水三盏,煎二盏,去滓,分二服,不拘时。

若间日发热,发必数次,头痛拘倦,由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其气五内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其脉弦大而数,谓之瘅疟,柴胡栝楼汤主之。

柴胡栝楼汤:柴胡(去苗,洗,八钱)芍药人参(各二钱)半夏(汤洗七遍,二钱半)甘草(炙,二钱)栝楼(二钱)

右㕮咀。水二升,生姜十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一升,分三服,去滓服。大热者去芍药、栝楼,用黄芩三钱,即名小柴胡汤。

若身热汗出,烦满不为汗解,由太阳之经先受风邪,与热相搏,肾气厥则烦满,谓之风厥,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泽泻(半两)白术 防风(各二两)石膏(研)赤茯苓(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若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火,由阴不胜阳,阳盛则热,起于四肢,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于外,以兔丝子丸主之。

兔丝子丸:兔丝子(先于臼内杵百下,筛去杂物末)五味子(各一两)生干地黄(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三十粒,食前服。

若发热,耳暴聋,颊肿胁痛,胻不可以运,由少阳之气厥,而热留其经,宜小柴胡汤。若口干溺赤,腹满心痛,由热留于手少阴之经,其气厥也,赤茯苓汤主之。

赤茯苓汤:赤茯苓(四两)甘草(生,一两)木香(半两)

右爲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温服。

风食 编辑

论曰∶若其人翕翕如热,淅淅如寒,无有时度,支节如解,手足酸痛,头目昏晕,此由荣卫虚弱,外为风邪相乘,搏于阳则发热,搏于阴则发寒,久不治成劳气,荆芥散主之。

荆芥散:荆芥穗 人参 白术 当归(切细,焙)黄耆 芍药 桂(去皮,各一两)柴胡(去苗,二两)甘草(炙,半两)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若忽然牙关紧急,手足瘈疭,目直视,此风客血经,谓之风痓,脉紧大者不可治,独活汤主之。

独活汤:独活(半两,锉)荆芥穗(一两)


右以水三盏,煎荆芥汁至一大盏,再入独活煎一半,去滓温服。凡用独活,紫色有成臼子者。盖羌活极大而老者,是寻常所用。白色者,乃老宿前胡也,慎不可用。

又方:

煎荆芥浓汁于盆中,坐病人于上薰蒸,然后淋洗之。


若寒热如疟,不以时度,肠满膨脝,起则头晕,大便不通,或时腹痛,胸膈痞闷,此由宿谷停留不化,结于肠间,气道不舒,阴阳交乱,备急丸主之。

备急丸:大黄(湿纸裹煨)巴豆(去皮、心及油)干姜(去皮,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米饮下。羸人服一丸,如绿豆大。以便快利为度。

风湿 编辑

论曰∶若身体疼,心烦口燥,欲得水而不能饮,额上微汗,背强,欲得覆被向火,其脉浮虚,或日晡发热,或身重汗出,而脉但浮,或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极短气,或身微肿,或发热面黄而喘,鼻塞而烦,脉大自能饮食,此由汗出当风,或因冒湿冷,复遇风邪之气,闭固腠理,病名风湿,麻黄加术汤主之。

日晡发热者,薏苡仁汤主之。

掣痛不得屈伸者,草附子汤主之。

鼻窒塞气不通者,瓜蒂散主之。

恶风身体重者,防己汤主之。

麻黄加术汤:麻黄(去根节,三两)桂心(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汤洗,去皮尖,半两)白术(四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薏苡仁汤:麻黄(去根节,三两)杏仁(去皮尖,半两)甘草(炙)薏苡仁(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甘草附子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瓜蒂散:瓜蒂 细辛(去苗)藜芦(去苗,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用半字许内鼻中,以气通为度。

防己汤:防己(四两)黄耆(四两)甘草(炙,二两)苍术(去皮,三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二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疟疾 编辑

论曰∶寒热之病,或寒已而热,或热已而寒,或寒热战栗,头痛如破,身体拘急,数欠渴欲饮冷,或晬时而发,或间日而作,至期便发,发已即如常,此谓之疟。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此皆得之于冬中风寒之气,藏于骨𩪷之中,至春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而后与邪气相合而发,常山汤主之。

常山汤:常山 知母 甘草(炙,各三两)麻黄(去节,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糜粥一杯,助取汗为度。

热多者宜解之,栝楼汤主之。

栝楼汤:栝楼根(四两)柴胡(去苗,八两)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三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擘开,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寒多者宜温之,姜桂汤主之。

姜桂汤:干姜 牡蛎(火煅,通赤)甘草(炙,各二两)黄芩(二两,《活人书》用三两)柴胡(去苗,八两)栝楼根(四两)桂(去皮取心,三两)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寒热等者宜调之,𪔀甲汤主之。

𪔀甲汤:𪔀甲(汤浸,刮令净,醋炙)白术 常山 桂(去皮)柴胡(去苗,各一两)牡蛎(半两,火煅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痹证 编辑

论曰∶若始觉肌肉不仁,久而变生他证,病名曰痹。此由风寒湿三气客于经络,舍于血脉,搏于荣卫,故令皮肤痹而不仁。有热则肌肉骨节烦疼,有寒则冷。以春得之在筋,夏得之在脉,秋得之在皮,冬得之在骨,四季得之在肌肉。又久而不去,各传其脏,筋痹不已,舍之于肝,夜卧则惊,饮食多,小便数,上为引如怀妊。脉痹不已,舍之于心,其脉不通,烦满,心下鼓,暴上气。肌痹不已,舍之于脾,其状四肢懈惰,发渴,呕汁,上为大塞。皮痹不已,舍之于肺,其状烦满而喘呕。骨痹不已,舍之于肾,其状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右证虽多,必先肌肉不仁。其始,治当以增损小续命汤,证状小不同者,当根据本法。病久入深,鲁公酒主之。

增损小续命汤:(方缺)

鲁公酒:茵芋 川乌头(炮,去皮脐)踯躅花 天雄(炮,去皮脐)防己 石斛(去根,各一两)细辛(去苗)柏子仁 牛膝(去苗)甘草(炙)通草 桂(去皮取心)山茱萸 秦艽(去苗土)黄芩 茵蔯蒿 瞿麦 附子(炮,去皮)杜仲(去皮)泽泻 王不留行 石楠叶 防风 生干地黄(各半两)远志(去心)

右㕮咀,酒四斗,渍十日。每服一合,常令酒气相续。

若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由居处卑湿,以水为事,肌肉濡渍,痹而不仁,是谓肉痿,罂粟汤主之。

罂粟汤:罂粟(不计多少)


右研细末,煮稀粥,入蜜饮之,大解金石毒。

若一边足膝无力,渐渐瘦细,肌肉不泽,上牵胁肋,下连筋急,不能行步,此由大病之后,数亡津液,血少不荣,气弱不运,肝气亏损,无血以养筋,筋不荣则干急而痛,亦不能举,活血丹主之。

活血丹:干地黄(二两)当归(洗)芍药 续断 白术(各一两)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温酒下三十丸,食前服,加至五十丸。如痛甚,足痿不能行,去术,加杜仲一两,乳香、葳灵仙、木𪔀子仁、草乌头、白芥子各半两。

鹿茸丸:鹿茸(去毛,切作片子,酥炙,五两)干地黄(二两)兔丝子(拣净,酒浸透,乘润捣烂,焙,二两)杜仲(去粗皮,捣烂,酒拌,炒干,二两)牛膝(二两)萆薢(二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干漆(半两,炒,烟尽为度)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三十丸,食前服。

若始觉脚弱,速灸风市、三里二穴各一二百壮。若觉热闷,慎不可灸,大忌酒面房劳。 风市穴,使病人平立垂两手,合手著腿,中指尖头即是穴。三里穴在足膝盖下三寸外廉,按之陷中是。又法以指深按之,则足趺阳脉不见为凖。

劳伤 编辑

论曰∶古书有五劳、六极、七伤,皆由劳伤过度,或五脏六腑互相克贼,一脏偏损,五行逆伏,以致尽绝,皆谓之虚劳也。若日顿羸瘦,短气,腰背牵急,膝胫酸痿,小便或赤或白而浊,夜梦纷纭,或梦鬼交,翕翕如热,骨肉烦疼,由房劳过度,或思虑过多,皆伤神耗精之由,得之心肾,其脉细促。大骨枯者不治,微弱者可治,脉大数甚不能食者死,大建中汤主之。大建中汤主见发热门。[1]

气病 编辑

论曰∶百病皆生于气,其始必由喜、怒、悲、忧、惊、恐,由是变生,形证不一。若其气起于一边,或左或右,循行上下,或在肌肉之间,如锥刀所刺,其气不得息,令人腹中满由惊恐恚怒,或冒寒热,留而不去,为郁伏之气,因气流行,随经上下相搏痛,久久令人痞闷,其脉短涩,谓之聚气,七气汤、趁痛散主之。

七气汤,杨仁斋直指方》云∶治七情相干,阴阳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京三棱 蓬莪茂 青橘皮 香附子(去毛)陈橘皮(洗)桔梗 藿香叶 桂(取心)益智(各一两半)甘草(炙,三钱。胡氏《经效方》有沉香半两,无陈橘皮)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二片,枣二枚,煎至一盏,食前温服。

趁痛散《可用方》云:治气搏作痛,肌肉之间如锥刀所刺,胸膈痞闷。

蓬莪茂(炮)桂心(各一两)槟榔 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半两)芫花(炒,别为末,一钱)


右除芫花外,共为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调芫花末一字,温服。

若心下似硬,按之即无,常觉膨胀,多食则吐,气引前后,噫气不除,由思虑过多,气不以时而行则气结。又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其脉涩滞,谓之结气。参橘丸主之。

参橘丸:橘皮(四两,洗)人参(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食前服。

若咽中如核,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久不治之,渐妨于食。或由思虑不常,气结不散,或因饮食之间,气道卒阻,因而留滞。因气者,谓之气噎,其脉缓涩。因食者,谓之食噎,其脉短涩。气噎,嘉禾散主之。食噎,神曲丸主之。

嘉禾散(方缺)

神曲丸:神曲(炒,一两)橘皮(洗,二两)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9173&by_title=%E5%85%A8%E7%94%9F&page=55

  1. 全生指迷方/卷二#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