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四库全书本)/卷0605

卷六百四 册府元龟 卷六百五 卷六百六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六百五   宋 王钦若等 撰学校部
  注释第一
  夫六艺之文所以明天道正人伦学者之所宗百王之取则者也仲尼既没微言遂绝而圣门达者传受弥广历聘诸国奋为人师亦复敷绎奥义为之训传秦并天下乃有坑焚之酷编简散逸大义益乖自汉之表章六经尊立学校方领矩步之士亦稍稍而出故其演畅经旨发明典诰广章句之学极讨论之致师资或异传受不同各自名家咸用垂世至乃述其训诂以发挥隐赜推厥义例以错综条贯著撰之美蔼乎前闻逮乎百家之众制历代之载籍为之注释以辅其说者并纪焉卜商魏人为魏文侯师传周易二卷
  汉孔鲋为陈胜博士撰论语义疏三卷
  周王孙雒阳人作易传二篇史不载官下仿此
  服光齐人一云服生著易传
  彭宣字子佩淮阳人为大司马长平侯作易传
  戴崇字子平沛人为少府作易传
  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与不得已者言不得也三家皆不得其真而鲁最近也三家皆列于学官徴为大中大夫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繇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惟韩氏自传之
  贾谊为梁王太傅修春秋左氏传谊为左氏传训故丁宽为梁孝王将军距吴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诂举大谊而已诂谓经之旨趣也今小章句是也
  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隋志载直注周易四卷
  董仲舒为江都相少治春秋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属皆其所著书名也复数十篇十馀万言皆传于后世隋志载仲舒撰春秋决事十卷
  夏侯胜为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觧其意者今意疏也后仓通诗礼为博士至少府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曲台殿在未央宫
  孟喜字长卿为曲台署长丞相掾为易章句十卷张禹为成帝师以帝难数对已问经为论语章句献之后至丞相安昌侯
  刘向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后至中垒校尉
  欧阳高为博士作尚书章句
  京房为魏郡太守撰周易章句十卷一云十二卷周易错八卷
  赵曣撰诗道微十一篇
  孔安国为临淮太守传古文尚书十三卷今字尚书十四卷传古文孝经一卷
  侯苞撰韩诗翼要十卷
  严彭祖为太子太傅撰春秋左氏图七卷又注春秋公羊传十二卷
  尹更始为谏议大夫长乐戸将为榖梁章句十五卷孔光注孝经一卷至太傅卒
  樊光为中散大夫注尔雅三卷
  侯苞注扬子法言
  严遵字君平蜀郡人注老子二卷又注老子指归一十卷
  河上公注老子四篇又云作节解二卷
  安丘望之为长陵三老为老子章句二卷
  想余注老子二卷一云张鲁或云刘表鲁字公旗为镇南将军犍为郡文学卒史臣舍人注尔雅二卷
  刘歆注尔雅三卷与李巡注正同疑非歆注后为京兆尹
  后汉郑众为大司农传毛诗及左氏条例章句又传周官礼记论语孝经
  何休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太傅陈蕃辟之蕃败休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博物志曰何休注公羊云何氏学有不解者或答曰休谦辞受学于师乃宣此义不出于已此言为允也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又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又以春秋驳汉事六百馀条妙得公羊本意休善历算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言公羊之义不可攻如墨翟之守城也左氏膏肓榖梁废疾后为谏议大夫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说文曰肓膈也心下为膏喻左氏之疾不可为也榖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鍼膏盲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而伐我乎玄作毛诗笺周官注玄本习小戴礼后以故经校之取其义长者故为郑氏学玄又注小戴所传礼记四十九篇通为三礼焉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注天文七政论语鲁礼禘祫义六艺讲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议答临孝存周礼凡百馀万言玄质于辞训通人颇讥其繁至于经传洽熟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又注论语孔子弟子目录一卷又注孟子七卷又撰三礼音各一卷诏以大司农徴不起
  马融字季长为南郡太守议郎作毛诗传及为左氏三家异同之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
  夏侯建字长卿胜从父兄子为博士议郎太子少傅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为小夏后氏学
  贾逵字景伯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五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献之明帝重其书写藏秘馆逵数为帝言古文尚书与经传尔雅训诂相应诏令撰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古文同异逵集为三卷帝善之复令撰齐鲁韩诗与毛诗异同并作周官觧诂逵又于章帝时受诏列公羊榖梁不如左氏四十事名曰左氏长义帝善之为侍中卒
  洼丹建武初为博士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应劭为袁绍军谋校尉集觧汉书又注汉仪五卷王逸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行于世
  牟长少习欧阳尚书著尚书章句皆本之欧阳氏俗号为牟氏章句为中散大夫卒
  翟酺为将作大匠尤善图纬著援神钩命解诂十二篇张衡为尚书著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
  卫宏从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后为议郎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平帝元始中公车徴说诗桥仁为大鸿胪初从同郡戴德学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
  颖容字子严陈国长平人也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徒千馀人著春秋左氏条例五万馀言刘表以为武陵太守不起
  谢该字文仪善明春秋左氏为世名儒门徒数百十人建安中河东人乐详条左氏疑滞数十事以问该皆为通解之名为谢氏释行于世为议郎卒
  许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议又注淮南子二十一卷再迁除洨长卒
  杨终著春秋外传十二篇改定章句十五万言徴拜郎中
  景鸾字汉伯理齐诗施氏易兼授河雒图纬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及作月令章句州郡辟命不就
  程曽字秀升受业长安习严氏春秋积十馀年还家讲授会稽顾本等数百人尝居门下著书百馀篇皆五经通难又作孟子章句为海西令卒
  杜林为司空注苍颉篇二卷
  服䖍字子慎少以清苦建志入太学受业有雅才善著文论作春秋左氏传解行之又以左氏传驳何休之所驳汉事六十条又撰左氏传音一卷为九江太守免张正习韩诗作章句
  许淑字惠卿为大中大夫注解左氏
  郑兴将门人从刘歆讲正大义歆美兴才使撰条例章句训诂为大中大夫
  孔嘉字山甫为大中大夫注解左氏
  赵岐注孟子十四卷后为太常
  王隆撰汉官解诂三卷建武中为新汲令
  卢植作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官至尚书
  荀单字景文作易集解为太子中庶子
  包咸字子良为大鸿胪为论语章句
  宋衷字仲子南阳章陵人为荆州五等从事注易九卷周氏为论语章句
  胡广注汉官觧诂三卷为太傅卒
  荀爽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云注周易十篇又有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称荀爽者以为主故也其序有荀爽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绩姚信翟子玄子不详何人为义易注内又有张氏朱氏并不详何人春秋公羊传问荅八卷及辩䜟并它所论叙题为新书为司空
  陈元为司空南阁祭酒撰左氏同异
  延笃字叔坚受左氏于贾逵之孙伯升因而注之为京兆尹后卒于家
  蔡邕撰月令章句十二卷后为左中郎将
  王玢为司徒掾撰春秋左氏逵长议一卷
  刘熙为安南太守撰礼谘法三卷释名八卷
  宋均撰孝经皇义一卷注诗纬十八卷注礼记默房二卷注乐纬二卷注孝经钩命决六卷注孝经援神契七卷注论䜟八卷后为河内太守
  崔豹为尚书左丞集论语集义八卷
  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撰易章句五卷一云注易十卷高诱注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淮南子二十一卷辟司空掾除濮阳令
  樊英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后为光禄大夫赐告归曹充传庆氏礼建武中为博士永平中后拜侍中作章句辩难于是遂有庆氏学
  曹褒充之子也传充庆氏礼作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百二十篇后为侍中
  魏王弼字辅嗣为尚书郎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又作老子指略及撰易略一卷周易义一卷论语释疑三卷
  王朗字景兴为司徒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及撰春秋左氏释驳一卷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及作周易春秋例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注隋书志载肃撰尚书驳议五卷又撰尚书义问三卷又解孝经一卷论语释驳三卷及解孔子家语又注老子二卷又撰三礼音各一卷为太常
  董遇字季直为侍中大司农注周易十卷又为春秋左氏传章句
  周生烈字文逸炖煌人为博士注集解左传又解论语陈群字长文为司空解论语
  锺会撰周易尽神论一卷又撰周易无亘体论三卷及注老子二卷后为镇西将军
  何晏撰周易私记二十卷周易讲疏十三卷注孝经一卷注论语十卷五经大义五卷老子道德经二卷后为尚书
  刘桢为太子文学撰毛诗义问九卷
  王基字伯舆东莱人为荆州刺史撰毛诗驳一卷驳王肃申郑义又注解左氏传
  康信为乐平太守撰春秋要一卷
  徐凯为安平太守撰答春秋公羊论二卷
  魏益为大长秋撰春秋三传论十卷
  苏林字孝友为散骑常侍注孝经一卷
  刘劭字孔才为光禄大夫注孝经二卷
  孟子注老子二卷或云孟康字公休为中书监注老子二卷
  孙炎以秘书监徴不起注仪礼二十九卷一云注礼记三十卷注尔雅二卷音一卷
  李仲钦梓潼人著左氏指归
  糜信字南山为乐平太守注榖梁十二卷
  蜀杜琼为太守字伯瑜少受学于任安注韩诗章句十馀万言不教诸子内学无传业者
  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撰丧服要义一卷
  李譔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归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
  谯周字允南入晋为散骑常侍不拜封阳城亭侯注论语十卷撰五经然否论五卷古文考二十五卷
  蜀才不详何人注周易十卷又注老子二卷七志云是王弼后人蜀李书云姓范名长生一名贤隐居青城山自号蜀才李雄以为丞相
  尹涛注易六卷
  巨生解老子二卷
  吴虞翻字仲翔初为后汉侍御史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荅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五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絪缊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翻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又注扬子太玄经十四卷
  范望州字淑文为尚书郎作老子注训三卷
  程秉为太常著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馀言徐整为太常卿为毛诗谱三卷又撰孝经嘿注一卷韦昭为侍中撰毛诗荅杂问七卷又注春秋国语二十二卷孝经解赞一卷辨释名一卷汉书音义七卷射慈字孝宗为中书侍郎撰丧服变除图五卷礼记音一卷
  士燮字彦威为卫将军注春秋经十一卷
  唐固字世正为尚书仆射注春秋榖梁传十三卷又著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
  刘毅为太尉撰尚书荅
  姚信字德祐吴兴人为太常卿注易十卷
  谢贞撰礼记音一卷
  陆绩为郁林太守述易十三卷
  陆玑字元恪吴郡人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晋羊祜为征南大将军解释老子二卷
  杜预为征南大将军镇荆州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当时论者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惟秘书监摰虞赏之曰左丘明本为春秋作传而左传自以孤行释例本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隋志载预传春秋左氏传二卷又撰音一卷
  嵇康为中散大夫撰春秋左氏音三卷
  向秀字子奇河内怀人为散骑常侍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为之隐解发明其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又为易义
  郭象字子玄为太傅主簿好老庄能清言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綂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馀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后秀义别本出故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又注论语体略二卷
  刘实为太尉尤精三传辨正公羊以为卫辄不应辞以王父命祭仲失为臣之节举此二端以明臣子之体遂行于世撰春秋条例二十卷
  王接为临汾公相国学虽博通特精礼传尝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起于文为俭通经为长任城何休训释甚详而黜周王鲁大体乖硋且志通公羊而往往还为公羊病接乃更注公羊春秋多有新义
  袁准字孝尼至给事中为易周官诗传及论五经滞义圣人之微言并注丧服经
  袁乔为益州刺史湘西侯博学有文才注论语及诗皆行于世
  范𡩋以春秋榖梁氏未有善释遂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又注古文尚书舜典一卷为豫章太守卒
  郑冲为散骑常侍与孙邕曹义荀𫖮何晏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成奏之魏朝于今传焉
  干宝为散骑常侍领著作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又撰周易问难二卷周易玄品二卷周易爻义一卷春秋左氏承传义十五卷春秋序论三卷又为诗音
  邓粲为荆州别驾注老子行于世
  虞⿰氵専 -- 溥为鄱阳内史注春秋经传序
  束晳为尚书郎才学博通著五经通论发既行于世刘黄老劭之族子太元中为尚书郎有义学注慎子老子并传于世
  鲁胜字叔时代郡人也少有才操为佐著作郎其著述为世所称遭乱遗失惟注墨辩存其序曰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孔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则事不成墨子著书作辨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刑名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等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也必有形察莫如别色故有坚白之辩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无故有无序之辩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両可同而有异异而有同是之谓同异至同无不同至异无不异是谓辩同异异同生是非是非生吉凶取辨于一吻而原极天下之污隆名之至也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于今五百馀岁遂亡绝灭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与其书众篇连第故独存今引说在经各附其章疑者阙之又采其众杂集为刑名二篇略解指归以俟君子其或兴微继绝者亦有乐乎此也
  李充为大著作迁中书侍郎注尚书及周易旨六篇释庄论上下二篇注论语十卷
  刘兆五辟公府三徴博士皆不就博学洽闻以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仇敌乃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周礼有调人之官作春秋调人七万馀言皆论其首尾使大义无乖时有不合者举长短以通之又为春秋左氏解名曰全综公羊榖梁解诂皆纳经传中朱书以别之又撰周易训注以正动二体玄通其文凡所赞述百馀万言
  徐苗再徴博士不就作五经同异评
  郭璞为著作郎注释尔雅别为音义图谱又注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及楚辞子虚上林赋数十万言汜毓奕世儒素召补太傅参军不就合三传为之解注撰春秋释疑肉刑论凡所述造七万言
  徐邈为骁骑将军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所注榖梁传见重于时又撰楚辞音一卷庄子音一卷
  蔡谟字道明领秘书监总应劭已来注班固汉书者为之集解又撰礼记音二卷
  徐广为秘书监撰答礼问及毛诗背隐藏义二卷虞喜累徴博士不就释毛诗略注孝经撰周官驳难又注论语九卷新书讨张论语十卷
  郭琦字公伟有雅量博学注榖梁京氏易百卷乡人王游等皆就琦学为佐著作郎
  宋纎字令艾炖煌人为张祚太子太傅明究经纬注论语及为诗颂数万言
  孟整一云孟陋江夏人博学多通于三礼注论语行于世徴抚军参军不就
  虞谌为司空从事中郎将注庄子行于世
  盈氏注论语十卷又注老子二卷
  薛贞为太尉参军注归藏十三卷
  黄颖为广州儒林从事注周易十卷
  王广为骠骑将军注周易三卷
  张轨字士彦为凉州刺史谥武公撰易义
  宣舒字幼骥为宣城令为易通知来藏往论
  邢融裴藻许适杨藻四人不详何人并为易义
  袁悦之字元礼为骠骑谘议参军注系辞及为易音孙绰字兴公为廷尉卿集注论语十卷
  张瑀为著作郎注周易八卷一云集觧易十二卷桓玄字敬道为后将军荆州刺史注周易系辞二卷谢万字万石为西中郎将注周易系辞一卷又注孝经韩伯字康伯为中郎太常注周易系辞二卷
  李轨为祠部中郎都亭侯撰周易音一卷春秋左氏传音三卷又撰春秋公羊音一卷又解小雅一卷注扬子法言庄子音一卷周礼仪礼音各一卷礼记音一卷杨乂字玄舒为司徒左长史撰周易卦序论一卷又撰毛诗辨异三卷毛诗异义二卷毛诗杂义五卷
  阮咸字仲容为散骑常侍撰易义
  阮浑字长咸为中庶子撰易义一云撰周易论二卷
  顾夷为扬州从事撰难王辅嗣义一卷
  李颙字长林为江夏太守撰周易卦象数旨二卷集解尚书十一卷尚书新释二卷
  谢沉字行思为祠部郎中注尚书十五卷又注毛诗二十卷释义十卷
  孔晁为五经博士撰尚书义问三卷又注春秋外传国语
  江熙字太和为兖州别驾注毛诗二十卷又注论语十卷
  孙毓字休朗为长沙太守撰毛诗异同评十卷评毛郑王肃三家异同而朋于王又为春秋左氏传义注二十八卷礼记音一卷
  陈统为徐州从事撰难孙毓申郑毛诗评四卷又传毛诗索隐二卷
  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撰毛诗杂议四卷
  孟氏注庄子十八卷
  王楙约为燕王师注周官宁朔新书八卷礼记宁朔新书八卷
  陈歆为司空长史撰周官礼异同评十三卷
  吴商为益夀令撰礼难十二卷
  孔伦为庐陵太守撰集注丧服经传一卷
  张嗣注老子二卷
  王愆期字门子为散骑常侍注春秋公羊经十三卷江惇字思悛累徴不就撰毛诗音又传公羊音一卷庾翼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撰答春秋公羊释论语一卷
  徐干字文祚为给事中注春秋榖梁传十三卷
  张靖为业邑太守注春秋榖梁传十卷又笺榖梁废疾荀朂为尚书令集解孝经一卷
  袁敬仲为东阳太守集议孝经一卷
  阳宏为给事中注孝经一卷
  虞盘佐字弘猷高平人注孝经一卷史云处士
  孙氏注孝经一卷
  殷仲文为东阳太守注孝经一卷
  殷叔道为晋阳太守注孝经一卷
  车武子为丹阳令注孝经一卷
  崔豹字正熊为尚书左兵中郎注论语十卷
  江鸿为兖州别驾集解论语
  梁凯为国子博士注论语十卷
  缪播为太弟中庶子撰论语旨序三卷
  栾肇为尚书郎撰易义及论语释疑十卷又撰论语驳序二卷
  庾亮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撰论语君子无所争一卷
  阳方为高凉太守撰五经钩沉十卷
  戴逵字安道为散骑常侍撰五经大义三卷又撰老子音一卷
  刘宝为安北将军撰汉书驳义二卷
  挚虞为太常卿注三辅决录七卷
  王尚述字君曽为江州刺史注老子二卷
  程韶为郎中集解老子二卷
  邯郸氏注老子二卷
  袁真字彦仁为西中郎将注老子二卷
  常氏注老子二卷
  孙登字仲山为尚书郎注老子道德经
  张湛为中书侍郎注列子八卷
  崔撰为议郎注庄子十卷
  司马彪字绍綂为秘书监注庄子二十一卷
  李頥字景真为丞相参军自号玄道子注庄子三十卷皇甫谧累徴不起注鬼谷子三卷
  王廙字世将为荆州刺史注易十二卷
  庾运字玄度为尚书撰易义一云易注
  应贞字吉甫为散骑常侍为明易论
  荀恽字景文为太子中庶子撰易义又云注易十卷张辉字义元为侍中撰易义
  王宏字正宗弼之兄为大司农撰易义
  袁宏字彦伯为东阳太守注孝经
  王济字武子为河南尹撰易义
  卫瓘字伯玉为太保撰易义又注论语八卷
  张冯字长明为司徒左长史注论语十卷又注老子三卷
  杜育字方叔为国子祭酒撰易义
  杨瓒为司徒左长史撰易义
  阮侃字德恕为河内太守撰诗音
  蔡氏孔氏不详何所人并为诗音
  陈铨注周礼丧服
  曹耽字爱道辟安北谘议参军不就撰礼记音二卷尹毅为国子助教撰礼记音一卷注论语十卷
  范宣字宣子徴员外不起以讲诵为业礼易论难皆行于世又撰礼记音一卷
  聂氏作周礼音一卷一云定郑氏音出北王工南无此书不详何人
  孔衍字舒元为广陵相撰春秋榖梁传集觧十四卷注公羊十四卷
  荀讷字世言为尚书左侍郎撰左氏音四卷集解榖梁十卷
  高龙为河南太守注公羊十二卷
  叚肃注榖梁十二卷
  徐整注孝经
  刘遗民为柴桑令撰老子玄机一卷
  杨泓为给事中注孝经
  庾氏注孝经
  董景道字文博弘农人刘曜累徴不起明三礼礼义颛遵郑氏著通论非驳杂诸儒演广郑音











  册府元龟卷六百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