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峯遗稿
卷一
作者:玄尚璧
卷二

编辑

晦谷申伯谦丙戌 编辑

前夭颜渊后伯淳。彼苍何意又吾人。斯文坠地谁将抗。洪水滔天世复堙。昔立孤山门外雪。今归舞凤座中春。分华旧约成千古。不忍回头万寿滨。

追贺巍岩李公举二尊人重牵宴幷序 编辑

李友公举父二尊人六礼之岁。寔崇祯甲申后六年庚寅。而今年实回甲也。噫。寿者。天下之达尊也。古人以七十为希年。人之艰于寿尚矣。今公举父二尊人。皆高于七十也远矣。则尤希寿也。有是寿而又与之偕老。则尤希事也。既与之偕老。又值六礼之回甲。则尤希庆也。一家而有是三希。于戯奇哉。昔韩文公作董生行曰。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盖人之有善。天必报之。其感应之理然也。今公举父学祖曾氏。一以养志为孝。天之所以锡三希于其家者。岂偶然哉。公举父以阳月廿四日设酒食。广延党族朋旧。以庆之。遂庵先生作诗揄扬。一时士友皆歌咏其事。噫。甚盛事也。尚璧适以从师之役。不能得与胜集周旋于称觞献祝之末。区区岂胜其恨也哉。玆将拙韵一律以拜呈。庶或少见其奉贺之诚云尔。

百岁欢荣庆二尊。华筵秩秩敞高轩。羲轮正复同牢岁。鹤发俱醺献寿樽。已觉庭贤纯孝德。始知天道福仁门。遂翁大笔宜征信。不特诸君颂祝言。

追次凤岩韩先生诗卷韵二首○壬辰○幷跋 编辑

凤岩韩先生二诗。寔崇祯后丁亥季秋之晦。诸门人陪游丈席时所赠也。先生平日。虽未尝自任以学问。而律己清苦。气像端俨。自然有吾儒家法。此诗所以不肯屑屑于葩藻之华。而一出乎悫实谦逊之意者。夫岂偶然办得于牙颊之间也哉。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岂以圣人而真有是耶。后之欲求先生者。观于此诗可乎。诸人步韵书之于左。而顾小子谨守先儒诗戒。殆有年矣。独于此。猥在二三言志之列。义有不敢辞者。故妄以拙语。续貂于其末云尔。

清介离群鲜克称。年尊德卲两兼能。筼筜我羡灵芝秀。函丈谆谆恐不胜。

先生气薄享春秋。循欲忘生合下羞。剩得圣门全一字。岂曾躬蹈子春愁。

梅峯崔成仲征厚乙未 编辑

呜呼崔成仲。胡遽至于斯。禀气本纯美。温温惟德基。与我游从乐。粤自学幼仪。计年吾虽长。语德君实师。回车谢名场。正路范我驰。谆谆作后生。建表湖海陬。渊源溯洛闽。理数穷邵羲。居然困二竖。痛矣无良医。长卧大化中。浊世如屣遗。仁寿理已舛。祸福其谁司。音容隔九原。典刑留三儿。高堂夜哭声。行路犹堪悲。斯文竟寂寞。吾恸非为私。临轩想有斐。菉竹空猗猗。侵晨画翣发。抚柩心如痴。浮生有真宅。不悲能几时。

申泰甫大来妻宋氏挽壬寅 编辑

名父传芳有是儿。早迎贤妇室家宜。桓裳着布贫安分。梁案齐眉敬作基。始谓阃仪将履福。忽惊朝露已生曦。宁馨不举年仍啬。欲问苍苍独涕洏。

泉西尹晦甫迁葬挽二首○丙午 编辑

莫言培覆在倾栽。已自衰周不保回。寒谷尚惭荠麦茂。厚坤先见豫樟摧。春风丈席曾同坐。埴冥途此独哀。我亦从公知不远。九泉消息鬓霜催。

师友论人德。于公吃吃言。因心敦孝悌。传世尚和温。北学闻吾道。西游荷主恩。玄扃埋白璧。空湿士林巾。

赵忠翼公泰采 编辑

忍说重光事。吁嗟四老臣。身歼扶大厦。心赤质苍旻。晩节观君子。平居眯俗人。独怜书葬义。无地复求伸。

章斋偶吟丁未 编辑

雨洗苍山色。风驱老柏声。斋居无一事。黄卷古人情。

次南塘韩德昭元震 编辑

青眼逢场百感生。中宵亹亹到鸡鸣。河南永隔春风坐。梁上重看晓月明。惟喜雨声留远客。忽惊晴色引归程。丁宁后约屏溪在。将与相邀讲礼精。

金正言寿锡四首 编辑

端木形容孔圣尊。丁宁五字首言温。也知恺悌真基本。君去凭谁讲此论。

三古贤才莫盛周。乱臣惟有九人俦。况今衰季如公几。老泪非徒哭旧游。

满门和义庆云垂。五朵芙蓉二桂枝。日迫西山乌哺急。奈何秦屋凤凰随。

死生常理反原知。一入成形亦一亏。独有高山流水在。也谁今日又锺期。

李公举挽三首○幷引 编辑

呜呼。此巍岩先生李兄公举之出堩也。其友人八莒玄尚璧。情深义重。固宜执绋以诀。而适叨园官。不敢稽肃。前期迂路而来。哭辞灵座而行。只将寂寥数语。略伸平昔思齐之意。呜呼。吾尚忍挽吾友也哉。

一壑荒凉寂寞滨。百身那得赎斯人。平生气像今犹想。雪岳岩岩特地尊。

林下何尝了一生。拟将披腹荐忱诚。天翁每戯吾儒事。肯使先生此志成。

颜彭舜跖等成坟。只有流名异臭芬。后世子云君可待。百年知罪在遗文。

寄李婿元益勉学 编辑

问学工夫岂外求。自家惟有一心收。明珠欲向泥中拭。白豆须从瓮里投。邹孟已言情性本。叔程曾卞浊清流。大贤开示真平实。正路如何舍不由。

申伯谦迁葬挽三首○戊申 编辑

起自重泉返旧堂。恍如平昔接声光。逢场善谑人犹记。讲席高谈士不忘。𤄃海胸襟窥晦父。先天事业玩羲皇。斯文秉拂今谁继。长夜应深老释伤。

山立扬休想德容。兰枯蕙死几经冬。回头尚记论心学。东鹤春宵共听锺。

倜傥惟称富贵磨。豊碑采餙足讥诃。来人可记先生墓。岂待延陵孔篆加。

忆丈岩郑先生有吟三首○幷引 编辑

前岁冬。适值雪月虚明。山窗寂寥。倚枕无寐。念昔师友之乐。因叹先生以三朝宿德。岿然独存。以系士林山斗之望。而顾念尚璧。坏蛰穷山。不得诣门而承謦欬也。遂吟成三联诗。以寓景慕之忱矣。是夜梦拜函丈时。烛在室中央。而先生坐于西北隅。命小子促席而坐。忧形于色曰。宗社之亡。迫在朝夕。达宵亹亹。不暇一言及私。其说颇长。亦有不容烦露者矣。尚璧闻有封章。请见其稿。先生出示新舛历书。擎手开见。则其䟽誊在于此。而首言臣师先正臣宋某。尝主张春秋大义云云。看至北。先生止之曰。积阻馀。当从容打话。持归见之。尚璧遂袖其书而陪话矣。卒有今春变乱。几危宗国。其梦果验。而所谓春秋大义。意其为尊王室讨乱贼之张本矣。噫。先生虽盘桓散地。流窜遐荒。而其忠君爱国之诚。感于人。精神魂魄之交者如是矣。今若以此移上于所天。则上下之间。岂不交有所发。而增夫三纲五常之重也耶。令人感慨。太息不能已已也。玆谨写呈三联诗。幸俯览焉。

忠清慷慨好家门。相国名声祖又孙。莫道盘桓屯可济。奈如君实属崇元。

道自吾传万死甘。斯文宗国岂金缄。银山铁壁人今古。匹马扁舟地北南。十屋沧桑双鬓白。三朝风节一身担。渊源足见先生学。师是尤翁友遂庵。

滨江巨石屹如楼。万古无心倒碧流。却赖先生留晩节。也含芬馥护菟裘。

孟公宗大二首 编辑

金谷深深古树圆。一园红绿即青毡。个中自有终身乐。胡不淹留享百年。

先德彬彬棹楔三。子孙昆弟盛山南。如何有善无遐寿。不及他年庆四男。

崔公谊厚二首 编辑

诗书传世业。仁厚乃家风。献玉遭三刖。焚船谢五穷。理宜酬大寿。吾实憾苍穹。赖有存宗义。应全一亩宫。

宁城文学懿。小少饱闻名。始拜梅峰会。终承贽席迎。去冬犹寝地。今日已封茔。半月荒凉宅。哀哀昼哭声。

李参议祯翊 编辑

铁壁曾闻语。沧桑又见公。三朝夷险际。四相屈伸中。笔为纲常直。名从党籍崇。菟裘考终命。万事听苍穹。

次屏溪尹瑞膺凤九 编辑

境宿寒峯下。联床际雨深。不嫌亡塞马。非感遇笼禽。慷慨春秋义。忧虞社稷心。九章堪洒泪。蓬海想讴吟。

追次金公莘望景晦堂韵 编辑

华额知君学道深。也应函丈察攸钦。三秋月色前塘水。千载渊源只此心。

次瑞膺槐坛韵二首 编辑

老树何年植。新坛有待成。云连苍色蔚。风助密阴清。孔杏培根本。韩楸达叶茎。南柯梦已断。忧国只葵倾。

槐坛新筑小堂傍。岳色周遭日影长。万国红炉蒸毒热。一区青盖酿新凉。从他野老讴歌壤。自此恭人揖让场。知子个中囊已括。莫教南郭独徊徨。

次鱼金浦有鹏乡飮酒礼韵二首 编辑

闻说金陵飮一乡。也谁阶下也谁堂。周监二代文何郁。道在三韩礼更张。罍直东荣专洁敬。席尊西位辨贤良。嗟吾独负牛庠约。聊抱幽怀寓短章。

王道宜观飮酒乡。九秋仙舃自黄堂。重翁古庙青襟匝。矍相遗仪特地张。礼义可驯风俗美。弦歌正属曰辰良。成周政教元由此。只愿家邦共宪章。

寄尹瑞膺兼简季章凤五○己酉○幷引 编辑

诗酒不必言。然程伊川有诗戒。孔夫子有酒不及乱。是则圣贤工夫。未尝不行于其间矣。闻章兄于诗酒二者。一向好着云。今区区所以特赞瑞兄者。实亦讽戒章父也。昔蔡斋喜酒。得过客贾𫗧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成病悔何追之诗。终身不复至醉。蔡公用过客之讽。即改其过。可谓贤矣。今尚璧平生契谊。实非过客之比。以章父之贤。岂不俯采而泛听耶。诗如伊川之戒。则固难矣。亦岂可一任其技痒。作一骚人墨客而止哉。晦庵夫子亟称于曾子曰。落脚下手。壁立千仞。盖以其彼以其爵。我以吾仁。彼以其富。我以吾义之语也。杨子云以为君子得志则行其道。不得则龙蛇其与。壁立千仞者。一何相反欤。君子大节。卞于曾杨则可矣。故末句及之。愿与相勉焉。

德义风流耸士林。晩年贞吉卜幽深。溪山已足供联璧。风月何曾用一金。酒忌乱心亲细酌。诗嫌丧志戒闲吟。吾人落脚从何勉。面面苍崖立万寻。

追思师友感吟 编辑

昔年师友乐。今日死生哀。㝡憾皇天意。先摧黼黻才。随珠埋厚壤。燕石衒梧台。始信山中木。长年即不材。

震邸练日。赴哭班。滞雨留东阁。次兪明府广基韵。 编辑

寒宵欲晓泪难收。日月居然奉讳秋。天上桂坊名昔忝。雨中梅阁迹今留。螽斯尚啬横渠喜。世道徒增漆室愁。藜藿野心何所愿。国家元气久且悠。

族叔复元 编辑

若人胡遽弃吾先。修短参差问彼天。白酒去冬酬永夜。青山今夕葬寒烟。传家不匮箕裘业。锡类方看大小连。留与后人追远约。也谁鞭懒共周旋。

次瑞膺冠席韵二首○辛亥 编辑

君家髦士始加冠。博带褒衣匝地观。是日醴宾仁道备。假堂才罢又西栏。

隆古遗风独有冠。三加拜揖盛仪观。堂成又讲成人礼。燕贺楣间客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