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斋先生文集
世系图

冲斋先生逸稿序

编辑

唯我盛朝。治化隆洽。二百年间。硕德英材。膺期迭出。光辅升平。崇极而圮。遭罹阳九。孽臣乘机。窃弄国柄。芟薙善类。流毒生民。构大祸变者凡三焉。始于戊午。中于己卯。终于乙巳而极矣。冲斋权先生生是时。乔桐末已擢第。旋幸被削。不尔。恶知不遂批鳞而速祸哉。逮中庙初载。便释褐入翰苑。倡议率同僚。伸占毕之冤。士论快之。及膺显遇。与己卯诸贤。同心辅理。而多乘锐奋发。务为激切。先生以弘毅正大之量。欲济以和平。维匡其间。言不施而先生去矣。晩更遭遇。位跻孤贰。不幸中仁继陟。国事大变。先生以柱石重臣。受托孤之任。则其义只有一死而已。方群凶逞威。咆吓益烈于己卯。而先生怡然谈笑而当之。目不见刀锯鼎镬为何物。使奸孽气死色沮羞愧内服。然卒乃摈先生遐裔以死。噫。天大降任于先生。使其生牡老死于三大祸变之际。譬之松柏。自拱把战风霜。以至耸壑干云。节愈劲而色逾茂焉。先生每遇一祸变。辄出一奇。变逾钜则所出逾奇。雪戊午匡己卯而镇乙已。凡遇三祸变而三立大节。卒至斥死而无悔。求诸中国吾东。实鲜觏焉。然先生死而公论定士气伸。彛伦以正。邦国赖之盖先生被削于昏季。色举于己卯。乃所以全先生之身。养先生之气。而发之于乙已。树风教于万世。延国脉于无彊者也。非天其孰使之。先生平居撰述文稿。散佚于遘祸时。迄今百二十馀年。宗孙参奉霂㓜学濡等。与金上舍秋吉,南上舍亨会。始克搜访。或得诸士林传诵。或出家藏日记。裒集编录。诗若文摠如干首。既又撰定年谱。置诸篇首。并取朝家褒锡之典。后显赞慕之什。付诸其下。然后先生大节。终始略备。遂自溪院募工锓梓。属不侫叙颠末。不侫平日。每读至先生乙巳独启之文。未尝不三复流涕。顾以未睹全集为恨。而今始获见逸稿。其文气格雄浑。词句简严。往往有当于古作者之旨。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殆先生之谓耶。而诸君掇拾于断烂久远之馀。纂次成书。属大侵力屈。能办剞劂之役。实斯文之幸也。既而诸君以书来速。遂不敢辞。书此以归之云尔。

上之十二年辛亥三月日。后学缶林洪汝河。谨书。

读权忠定公逸稿

编辑

权忠定公厚德大节。儒林学士莫不尊慕之不已。愈久而不忘者也。今读遗文。不觉敛衽起敬。李文纯公作行状。己卯时。上召用儒学。贤才幷用。以为至治可兴。而公深忧更张无渐。被人噤𬹼。公为诸公力言调剂。而事已大谬。公去朝而其年祸作。易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其此之谓也。至乙巳事。文定垂帘。而尹任等窜。时公为院相。首言宽贷事。人皆知言不可用。而徒惹祸无益。而身为国之重臣。当国之大患。有犯无隐。职也。其责难陈善。可谓尽矣。事至滋蔓。狱事起。祸连良善。李文元公及公皆窜绝域。明年。公卒朔州。在青塞一千七百里。公年且七十。穷亦极矣。公安之若命。与书子弟曰。此宽典也。受国厚恩。负罪至此。遗命薄葬。君子穷厄。使人慨然。忠言虽切。无益于一时。而理明义直。足以教立于百代。于公又何慊焉。公之殁今百三十馀年。世道多故。文字无传。今在子孙者。短律诗十六。简牍二。启事一。祭文一。塜墓文一。对策一。其文忠厚简严。一字一言。皆有以起人者矣。信乎君子之言也。累絓文网。畏约自守。不敢以文字示人。今有妄作亦罪也。藏之箧笥。敬述平生。景贤慕德之心而已也。辛酉季秋日。阳川许穆。书。

中本重刊识

编辑

唯我先祖冲斋先生文稿。散逸殆尽。往裒集如干首。自书院募工锓梓。厥后。续得诗若文数首。附录中且多有阙漏者。亦或有无甚紧关者。迺者。外弟上舍李君栋完从弟前县监斗经。相继为山长。遂谋重刊。续得者追入为拾遗。附录中阙者补之。不必存者去之。讹误者厘正之。失次者移易之。分为四帙。嗟呼。吾先祖道德风节。固非不肖孙所敢容赘。而士祸兵燹之馀。文字放失。今其遗在者。若是寂寥。岂非斯文之恨邪。然亦可尝一脔而知大鼎也。奚多乎哉。工既讫。略记颠末于后。

上之三十有一年乙酉三月日。玄孙斗寅。谨识。

冲斋先生文集重编序

编辑

冲斋先生遗文。经士祸不出。其逸稿幷附录。初本二卷。中本四卷。先生六世孙骑省君万所编次诗文幷日记。又十一卷。今更加雠校窜正为九卷。叙曰。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塞于天地之间。又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历观今古聪明豪杰之士。方年少气盛。砥砺立名节。伟然可观。及遇一事变。苶尔而馁。至老而衰。往往不保其初。是何哉。无道义以养之也。先生受刚大之禀。当昌明之运。而身经三士祸。世之论者。谓先生初削科于废朝。有刘蕡之直。欲剂胹于己卯。有尧夫之知。其当难于乙巳。有贲育之勇。祸愈钜而所树立益卓。年弥高而其义益烈。夷考始终。如青天白日。炳朗今古。无訾诟之者。而不知其益卓而益烈者。果何自而致之哉。退陶先生称先生雅好读书。虽直省在公。未尝废忘。近思录自警编。不去怀袖间。今考古册中先生所手识。又以见平日用功之大槩也。盖先生之学。本诸春秋。春秋。明是非。决嫌疑。定犹豫者也。是非明。嫌疑决。犹豫定。而后刚大之气。浩然而不慊。后世。明春秋之学。无如孟子,董子。孟子以春秋配禹,周公。董子亦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所谓道谊。即孟子以气配者。苟不明正于平日。而谋利计功之心。殽然杂进。则其遇事变而不慑不挫。不陨不获者鲜矣。其乌能烛是非之原。炳事几之先。蹈义理之所当为。至于死而不悔哉。然则先生其真得孟董之学而深于春秋矣乎。许文正公穆。以先生文字。简严有春秋之法。呜呼。岂独文乎哉。先生家有堂后日记手笔。盖先生编史之际。采取时政之大槩。随日以录。间多后日论断。以备鉴戒者。其事核。其词严。实遵笔削之遗义。编先生遗文者。诚不可不先乎此。而间或以史草持之。光庭昔从荷塘,苍雪二君子。与闻编辑之义。中本之所以郑重而不敢者此也。光庭窃惟日记之作。与涑水目录何异。况先辈之记本朝事。如德溪日记,石潭经筵日记。皆史类也。俱已传布于世。何独于先生日记。有所讳避哉。搢绅之行过故宅。见先生手本者。其言莫不皆然。又可见人心之所同也。方与骑省君谋所以绣传者。而不幸骑省君已去此世。光庭亦孑然朝暮。今先生之后孙上舍薲。与诸宗兄弟子侄谋。咸以为不可不及时纂正。乃就骑省君手编日录。相对勘讨。兼采士友之议。付诸剞劂氏。呜呼。先生之遗文。其亡轶者。既不可复得矣。逸稿之行。亦近百许年。手录之藏弆已二百年所。而今始编定。粗成先辈遗志。其亦幸矣。诸君以事之首尾不可以无识。属光庭书诸卷首。

上之二十八年壬申五月日。后学平原李光庭。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