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查氏之东西两洋论

加查氏之东西两洋论
伧父
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1911年4月23日
公布于东方杂志1911年8卷第2期
本作品收录于《东方杂志

  氏为英国之大政治家。曾任印度总督。本年任克拉斯俄大学总长。此篇即其就任演说也。其措辞之雄浑。藏盖世之意气。洵为近世有名之演说。原文载伦敦泰晤士报。今译述之。以介绍于读者。

东洋之意义 编辑

  余之所谓东洋者。指欧罗巴东境至太平洋沿岸间之大地积。及其居住之黄铜赤黑各色人种而言。且余之言东洋。非为架空之名称。数千年来。无论在政治上在哲学上。东洋西洋。各收互相切磋之效果。故东洋之于西洋。实为对峙之名称。

日俄之战争 编辑

  第二次之英日同盟。成于一九○五年。东西洋之权力。始见平均。更因俄日战争之结果。可供吾人之硏究者有三。一、亚洲民族。骤增道德上之自觉心及自负心。二、不久可见东洋各国之改进运动、自治运动、及议会开设运动。三、西洋人当因此而自省。以改革其从来之积弊。

宗教及教育 编辑

  余之所欲言者。即基督教不能广布于东洋是也。其理由有二。一、东洋向来之宗教。与西洋基督教以前之神话。不能融合。盖东洋之宗教。于神与人之关系。早有确然合于理论之教理。足以启发东洋人之向上心。且能应其日常之需要。二、彼等抱东洋人之自觉心。对于基督教。每生一种之敌忾心。益使其以古来之教理。为金科玉律而不肯蔑视。即令其对于基督教。无若何反对之感情。然欲其改宗基督教。则彼等必以失东洋人之特色而不愿。余为此言。非谓基督教之在东洋。必无若何之影响也。其道德上之感化。亦不可没。慈善与哀怜。即基督教之所教也。他日东洋妇人解放问题发现时。热心赞助且与以模范者。即我基督教会也。就教育言之。西洋及于东洋之影响亦不少。今日东西两洋。于科学上之遗产。已属共有。故东洋各国。决不能再行其锁国主义之政策。

东洋之将来 编辑

  左右东洋将来之命运者有二。一、人口之增殖也。东洋人口。就现时而论。已超过世界人口总数之半。而其大部分。未受欧人之支配。即就印度而言。其人口之数。已足令人惊愕。然则此百年间。其人口之增殖如何。其及于政治之影响又如何。是诚不能豫言者也。二、产业之发展也。东洋之产业。今日未发展者居多。混沌而不知其底蕴。故未能豫测其发展如何。然实有心人所当硏究者也。

  今统观东亚之全局。约可分为三类。一、独立国。中国、日本、是也。二、属于欧人权力以下者。西伯利亚、印度、安南、等是也。三、为将来东西两洋之势力互相冲突之地。阿富汗斯坦、波斯、亚拉伯、小亚细亚、及土尔其全国、是也。又散在于各处之岛屿。亦总括而入于第三类之中。

中国 编辑

  今观东亚独立国之国势如何。大凡能预料此百年中中日之关系者。其人即可称为能豫测东洋将来之命运者也。今后当最宜注意者。即中国新议会运动之结果。使中国或结合或解体。盖其结果可成亦可败也。中国果能统一其国内之势力。改良商工业之组织。则中国实为世界有数之大国。然中国人之性格和平。决不能使其国为战争尚武之国。且中国之国境以内诸州。犹有人烟稀少。极目荒芜之处。其地力可养现时二倍以上之人口也。

日本之急务 编辑

  今日日本之急务。当保存其爱国心及简朴之性格。识者谓日本人于此等道德。有坠落之兆。急宜有以挽救之。实为焦眉之急务。次则当以恢复大战后之创痍为务。三则宜防止社会主义。输入于其劳动界中。四当以平和之手段。安置其年年增加之人口。论者每谓美日之冲突。殆不能免。斯实不祥之言。不幸而是言果中。诚世界上之一大灾厄也。

印度之将来 编辑

  以僻处欧西一隅之英国。隔六千哩之烟波。控制民族庞大之印度。而掌握其宗主权。果能永久保持其赫赫之名与否。论者每下悲观之解释。兹就下列数端硏究之。印度之有权力者。每依英国之后援。以维持其位置。故其依赖之心颇坚。且英国政府之行政及经济。使印度人受其利益不少。英国之观念。以握印度之宗主权。为英国对于世界及印度之义务。无敢放弃。设英国果放弃其义务。则全印度将陷于无政府之境域。势必争乱蔓延。不可收拾。为印度之友。望文明及人道之发展者。谅亦不表同意也。故尊重其自由。而其谬误之妄想。亦不可不阻止之。在英国国权下诸国。所理想之自治制度。殆不能施行于印度者也。

英国之责任 编辑

  调节东西两洋之利益。对于新东洋之勃兴。而为之筹备。皆英国之责任也。英国之经验最古。国威既隆。国力未疲。东洋诸邦。欲求泰西文物者。莫不取法于英国。英国之占领印度。足使英国在东洋之位置。重若九鼎大吕。况英国对于东洋。不弄空言。常表同情。首先撤去在日本之治外法权。使之易于加入国际团体者。英国也。与日本比肩而结同盟之约者。英国也。对于东洋之进步及发展。力任推挽之劳者。英国也。是皆为英国万金万换之利益。然虽积如是之厚惠。若一旦英国之海陆军。损其威力。不足以应缓急。则皆云消雾灭矣。

结论 编辑

  今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事。一、东洋及东洋人。决不可侮蔑。二、助东洋之秩序进化。为西洋人之光荣事业。三、在东洋之西洋人。实为西洋民族之代表。游中国广东之寺院。见有戴黑巾之一西洋人之像。受中国人之敬爱。是即马可波罗之像也。(马可波罗。元时仕于中国。今粤人立其像于某寺之五百罗汉中。)其所以受东洋人之敬爱者。因教西洋人以当敬重东洋人故也。诸君若有远游东洋之日。吾深望诸君为第二之马可波罗。

   本译文与其原文有分别的版权许可。译文版权状况仅适用于本版本。

原文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匿名别名作品发表起95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韩国、新西兰、两岸四地、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译文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3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