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一‧闽二 十国春秋
卷九十二‧闽三 景宗本纪 天德帝本纪
作者:吴任臣 
卷九十三‧闽四

景宗本纪

编辑

景宗名羲,初名延羲,太祖第二十八子也。五代史曰:王审知少子。先是,被幽私第时,有白烟一穗忽起庭石之上,逾时方散,延羲惧,密召天师陈守元禳之,守元曰:“未必不为嘉兆也。”陈鸣鹤闽中考云:延羲故宅即今庆城寺,天福七年舍为永隆金身罗汉院。未几,连重遇将兵来迎延羲,谓景宗使收之,急逃厕中,久之乃出。及康宗遇害,延羲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更今名,时通文四年闰七月壬午也。

是月,改通文四年为永隆元年。按十国纪年、薛氏旧五代史、周世宗实录、唐馀录、南唐烈祖实录、吴越备史、运历图、纪年通谱,皆云通文四年,延羲自称威武节度使,改元永隆。惟林仁志闽中启运图云:通文四年己亥闰七月,延羲立,明年庚子,改元永隆。今不从。赦系囚,颁赉中外。托以宸卫弑先主赴邻国,且移书以改元,告曰:“六军踊跃于门前,群臣欢呼于日下。”又遣商人间道奉表称藩于晋,然在国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以太子太傅致仕李真为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遣使诛林兴于泉州。

冬十月,使者郑元弼至大梁,致康宗书求用敌国礼,晋主大怒,诏却贡物及福、建诸纲运,并令元弼与进奏官林恩部送速归。已而,用兵部员外郎李知损言,知损言:“王昶僭慢,宜质留使者,籍没其货。”下元弼、恩于狱。

十二月,王作新宫,徙居之。

永隆二年春正月,晋主诏释郑元弼等。初通文中,常越海通使于契丹,至是契丹主闻晋囚使臣,降诏曰:“闽国礼物并付乔荣,放其使人,令还本国。”故晋有是命。

是月,王与弟建州刺史延政有隙,通鉴云:闽王曦既立,骄淫苛虐,猜忌宗族,多寻旧怨。弟延政数以书谏之,曦怒,复书骂之。后邺翘、杜汉崇二人争捃延政阴事告于曦,由是兄弟积相猜恨。遣亲吏邺翘监建州军,教练使杜汉崇监南镇军。闽置南镇军于福、建二州界,扼往来之要。一日,翘与延政议事不协,诃延政曰:“公反邪!”延政欲斩翘,翘奔南镇,延政发兵攻之,翘与汉崇奔福州,西鄙戍兵皆溃。

二月,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将兵四万击延政。师逵军建州城西,行真军建州城南,皆阻水为营,焚城外庐舍。延政乞师于吴越。壬戌,吴越命宁国节度使仰仁诠、内都监薛万忠率兵四万援建州。

三月戊辰,师逵分兵三千,遣都军使蔡宏裔将之出战,延政遣其将林汉彻败我兵于茶山,斩首千馀级。丁丑,延政募敢死士千馀人,夜涉水,潜入师逵垒,因风纵火,城上鼓噪应之,战棹都头陈诲杀师逵,众遂大溃。戊寅,复引兵攻行真寨,建人未涉水,行真及将士先遁走,死者万人。延政乘胜取永平、顺昌二城。自是建州兵始盛。丙戌,遣使聘于唐。

夏四月,吴越兵至建州,延政以我兵已解,奉牛酒,请班师;仰仁诠等不从,营于城之西北。延政惧,复乞师于王,王以从子泉州刺史继业为行营都统,将兵二万救之;且移书诘吴越出师之故,别遣轻兵绝其粮道。会久雨,吴越食尽。

五月,延政大破吴越兵于城下,俘斩万计。癸未,仁诠等宵遁。

是月,唐主遣客省使尚全恭谕王与延政连和。

六月,延政遣牙将及女奴持誓书香炉来福州,与王盟于宣陵。已而猜恨如故。

秋七月,城福州西郭以备建人。乙丑,晋赐郑元弼等帛,遣归。

是月,度僧万一千人,民避重赋者多与焉。

冬十月,王因商人奉表于晋以自理。通鉴注云:言己未常称大号,实王昶为之也。

十一月甲申,晋以王为威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封闽国王。

十二月,遣客省使葛裕如唐贺仁寿节。建文德殿。闽中考云:当继鹏、延曦时,又有文明殿、九龙殿、长春宫、东清门、金德门诸名。

永隆三年春正月,延政城建州,周二十里,请以建州为威武军,自领节度使。王以威武本福州军名,不许,乃以建州为镇安军,以延政为节度使,封富沙王。延政复改镇安曰镇武而称之。

夏四月,王以子亚澄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封琅琊王。庚辰,遣将军许仁钦以兵三千如汀州,执弟延喜以归。时延喜为汀州刺史,疑与延政通谋也。

六月,召从子泉州刺史继业还,赐死福州郊外,并杀其子于泉州,王闻延政以书招继业也。明日族诛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沂丰。宗族、勋旧相继被戮,自是人不自保。谏议大夫黄峻舁榇极谏,贬漳州司户。加国计使陈匡范礼部侍郎,匡范增商筭之法,请日进万金,因有是命。已而岁入不登,匡范贷省务钱足之。未几,匡范卒。事觉,命剖棺断尸,弃之水中,以黄绍颇代为国计使。绍颇请令人输钱除官,从之。

秋七月,王自称大闽皇,领威武军节度使,与富沙王延政治兵相攻,福、建之间暴骨如莽。镇武节度判官潘承祐请延政息兵修好,延政不听。

是月,以从子泉州刺史继严得众心,罢归,鸩杀之。

九月,以琅琊王亚澄为威武军节度使,改号长乐王。

冬十月壬子,使者至汴,贡晋白金四千两、象牙二十株、葛五十疋、干姜、蕉、乳香、沉香玳瑁、诸物,谢恩加官。又进重午节白金一千两、细葛二十疋、海葛靴扇等物。癸丑,献晋度支商税葛八千八百八十疋。

是月,王即皇帝位。同平章事李敏卒。延政自称兵马元帅。

永隆四年春正月,立司空李真女李氏为皇后。

闰月,遣尚食使林宏嗣聘于唐。

三月,进封长乐王亚澄为闽王。

夏六月乙丑,晋主殂。丁卯,富沙王延政寇汀州,帝发漳、泉兵五千救之。又遣将林守亮入尤溪,大明宫使黄敬忠屯尤口,令乘虚袭建州;国计使黄绍颇将步卒八千为二军声援。

延政攻汀州,凡四十二战,不克。秋七月,解去。其将包洪实、陈望将水军以御我师;丁酉,兵遇于尤口。黄敬忠将战,占者言时刻未利,按兵不动;洪实等引兵登岸,水陆夹攻,敬忠为建兵所杀,俘斩二千级,林守亮、黄绍颇皆遁归。

八月,遣使以手诏及金器九百事、钱万缗、将吏敕告六百四十通,求和于富沙王延政,延政不受。丙寅,宴群臣于九龙殿,以减酒杀从子继柔并赞酒者一人。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一当铅钱百。五代史曰:王延羲铸大铁钱,以一当十。洪氏泉志有永隆钱;又云此钱径寸四分,重十铢二参,文曰“永隆通宝”,字文平漫,制作不精,以铜为之。

是月,以同平章事余廷英为泉州刺史。廷英常矫诏掠取良家子,帝下御史劾之。廷英诣帝自归,献买宴钱万缗;一作千万。明日,又献皇后钱钜万,乃得不劾。未几,复召为相。

冬十二月,以盐铁使、右仆射李仁遇为左仆射兼中书侍郎,翰林学士、吏部侍郎李光准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并同平章事。仁遇帝甥也,以姿容得幸。光准常侍夜宴,以醉忤旨,命执送都市斩之;吏不敢辄杀,颂系狱中。明旦,视朝,召复其位。五国故事又云:延羲一夕醉甚,命以宰相李准弃市,而准方大醉,卧于市中,唯呼其婢春莺已。行刑者不敢杀,因致之非所。明日延羲视朝,使召准,左右因夜来之命对之,延羲都不能知。是夕,又宴侍臣,收翰林学士周维岳下狱。吏拂榻待之,曰:“相公昨夜宿此,尚书勿忧。”已而醉解,释之。他日,帝又曲宴,群臣皆醉去,独维岳在坐,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帝欣然命捽维岳下殿,剖视酒肠,旁有解之者曰:“杀维岳,无人侍陛下剧饮。”乃舍之。帝好为牛饮,荒淫无度,常锻银叶为杯,赐群下饮,银叶既柔弱,因目之为冬瓜片,又名曰醉如泥。酒既盈,即不复置他所,惟饮尽始得释手,群臣醉不胜,以酒过被杀者无筭。

冬十二月,遣徐绩如唐贺仁寿节。

是岁,贡晋铤银二千两、花鼓六面、象牙十株、红蕉二百疋、蝉纱二百疋、饼香沉香煎香六百斤、胡椒六百斤、肉豆蔻三百斤;又进白金四千两、海蛤十斤,贡蕉二十疋,充端午天和节。

永隆五年春正月,富沙王延政称帝,改元,国号殷。

三月,帝立尚氏为贤妃。己卯,唐主殂,遣使如金陵吊祭。

夏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殷将陈望等寇福州,入于西郛,既而败去。

六月,发故相王倓冢,斩其尸。校书郎陈光逸直谏;鞭数百,悬颈于树以死。

是月,帝嫁女□□公主,朝士有不贺者十二人,笞之。御史中丞刘赞坐不纠举,将加笞,谏议大夫郑元弼切谏,乃得释,赞竟以忧卒。

是岁,侯官县薛老峯一夕风雨,如数千人諠噪状,旦则三字倒立。先是,咸通中薛逢为侯官令,创亭,乌石山人书其峯曰薛老峯。

永隆六年春正月,唐遗书责我兄弟寻戈,帝引周公诛管、蔡,唐太宗诛建成、元吉以复。

三月,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既获罪康宗,时惧国人见讨,相与结昏自固。帝果于诛杀,常游西园,醉杀控鹤指挥使魏从朗。从朗,朱、连党也。又常酒酣咏白居易诗以诮文进、重遇,诗云:“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因举酒属二人,二人起,流涕再拜,曰:“臣子事君父,安有他志!”帝不应。二人大惧。会皇后害尚贤妃之宠,欲图帝而立其子亚澄,乃使人告文进、重遇曰:“主上殊不平于二公,奈何?”乙酉,后父真有疾,帝如真第问疾。文进、重遇使拱宸马步使钱达拉于马上而弑之。五代史又云:六月三日,曦出游,醉归,重遇遣壮士拉于马上而杀之。复杀王氏宗族五十馀人。郑元弼抗辞不屈,将奔建州,亦被杀。已而葬帝于福州之□□,谥曰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庙号景宗。

先是,太祖克福州日,桃林村中一夕地震,有声如鸣鼓数百面,比旦视之,禾稻皆倒插土下,厥后奄有全闽之地;至是,桃林复有鼓声,禾稻亦倒悬土下,不数月遇祸,而王氏随灭,兴亡之兆如一辙焉,识者异之。

天德帝本纪

编辑

天德帝名延政,册府元龟作延正。景宗弟也。欧史闽世家云审知子。景宗立,拜延政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景宗肆为酗虐,延政数贻书切谏,景宗怒,举兵相攻,兄弟遂成仇敌。久之,延政以建州开国,自立为帝,国号曰大殷,改永隆五年为天德元年。升将乐县为镛州,以永平镇为龙津县,寻置镡州。延平镇嗣王延翰已改为永平,通鉴云以延平镇为镡州,似小误。立皇后张氏。以节度判官潘承祐为吏部尚书,节度巡官杨思恭为兵部尚书,未几,以承祐同平章事,思恭迁仆射,录军国事,然牙参及接邻国犹如藩镇礼。

夏五月,潘承祐上书陈十事,命削官爵勒归私第。

是岁,加封故灵昭王延禀为武平威肃王。

天德二年春正月,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一当百。董逌钱谱曰:建州王氏钱面文“天德重宝”,背文穿上有殷字。洪氏泉志曰:按王延政以建州建国,称殷,故幕文为“殷”字。通宝、重宝之异,亦当时铸此二品耳。

是月,唐遣使以书来问:“兄弟何故相尤?”随答书斥唐夺杨氏国,唐主怒,遂绝和好。

三月,朱文进、连重遇弑其君,文进遂自立为闽王。帝遣统军使吴成义讨之,不克。

秋八月癸丑,晋以朱文进为威武军节度使,知闽国事。

冬十月,帝遣陈敬佺将兵三千屯尤溪及古田,卢进将兵二千屯长溪。

十一月,泉州指挥使留从效与王忠顺、董思安执泉州刺史黄绍颇,斩之。请皇从子继勋主军府事,遣副兵马使陈洪进来献捷,且函绍颇首至。洪进过尤溪,福州戍兵数千人遮道,洪进绐之曰:“义师已诛朱福州,吾倍道逆嗣君于建州,尔辈尚守此何为?”众遂溃,大将数人从洪进诣建州。帝以继勋为侍中、领泉州刺史,从效及忠顺、思安、洪进皆署都指挥使。漳州将程谟杀刺史程文纬,奉皇从子继成权州事。汀州刺史许文稹赍表来降。

十二月癸丑,晋加朱文进同平章事,封闽国王。文进闻黄绍颇死,大惧,遣统军使林守谅、内客省使李廷锷攻泉州,钲鼓相闻数百里。一作五百里,疑误。帝遣大将军杜进将兵救泉州,留从效开门与福州兵战,大破之,斩守谅,执廷锷。帝复遣统军使吴成义帅战舰千艘攻福州,文进乞援于吴越,遣子弟以为质。

是月,唐以洪州营屯都虞候边镐为行营招讨诸军都虞候,将兵同枢密副使查文徽、翰林待诏臧循入寇,文徽自建阳进屯盖竹,闻漳、泉、汀三州已降于我,而镛州将张汉卿复将兵八千人将至,文徽退保建阳,循屯兵邵武,邵武民导我兵袭破循军,执循归建州斩之。吴成义闻唐兵至,诈使人告福州吏民曰:“唐助我讨贼臣,大兵至矣!”福人大惧。乙未,朱文进遣同平章事李光准来献国宝。丁酉,南廊承旨林仁翰刺杀连重遇于第,福人复杀文进,迎成义入城,于是函二首送建州。

天德三年春正月,臣民共迎帝归长乐府。帝以方有唐兵,未暇徙都,诏以福州为南都,八闽通志及闽书皆作东都。以从子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继昌督南都内外诸军事,镇福州;以飞捷指挥使黄仁讽为镇遏使,将兵卫之。复国号曰闽,发南都侍卫及两军甲士万五千人,福州侍卫之外,有左、右军,置军使以领之。一曰:两军,谓拱宸、控鹤两都。诣建州以拒唐。

二月,唐查文徽请益兵,唐主以天威都虞候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都指挥使,将军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会兵数千入寇,自崇安进屯赤岭。帝遣仆射杨思恭、统军使陈望将兵万人拒之,列栅水南,旬馀不战,唐人不敢战。思恭以帝命督望战,趣之再三,望不得已,涉水与唐战。全恩等以大兵当其前,别使奇兵出我师后,我师败绩,望战死,思恭仅以身免。帝大惧,婴城自守,召董思安、王忠顺将兵五千来建州,分守要害。

三月,著作郎陈继珣、指挥使李仁达合谋潜入南都,说镇遏使黄仁讽入府,执皇从子继昌及吴成义杀之。先是继珣叛奔福州,为景宗画策取建州,至是不自安,故仁达要与同谋。闽王列传、九国志、闽中实录皆云四月杀继昌,今从十国纪年。己亥,仁达立僧卓岩明为天子,称藩于晋。帝闻之,族仁讽家,命统军使张汉真将水军五千,会漳、泉兵讨岩明。

夏四月,汉真至南都,攻东关,仁讽闻家诛灭,开门力战,大破我兵。汉真被执,死之。通鉴云:执汉真入城,斩之。仁达既立岩明,自判六军诸卫事,仁讽屯西门,继珣屯北门。仁讽从容谓继珣曰:“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忠、信、仁、义也。吾顷常有功于富沙,中间叛之,非忠也;人以从子托我而与人杀之,非信也;属者与建兵战,所杀皆乡曲故人,非仁也;弃妻子,使人鱼肉之,非义也。此身十沈九浮,死有馀愧!”因拊膺恸哭。继珣曰:“大丈夫徇功名,何顾妻子!宜置此事,勿以取祸。”仁达闻之,使人告仁讽、继珣谋反,皆杀之。由是兵权尽归仁达。

五月丁巳,仁达请岩明大阅战士,阴令人刺杀之,阳狼狈惊走;已乃自称威武留后,用保大年号,奉表称藩于唐,亦遣使入贡于晋。

是月,唐兵围建州,屡破泉州兵。许文稹败唐兵于汀州,执其将时厚卿。

秋七月,或告福州援兵有叛志,是岁正月,赴建州拒唐之兵。帝收其铠仗,遣还,伏兵于隘,尽杀之,死者八千馀人,脯其肉以归为食。唐将边镐拔镡州,帝遣使称臣于吴越,请为附庸以乞师。

八月,唐兵围建州久,建人离心。有谓董思安:“宜为去就计。”思安誓不负王氏,众感其言,无叛者。丁亥,唐先锋桥道使王建封先登,建州城陷。春明退朝录云:李璟发兵攻建州王延政,城有白虹贯城,未几城陷,舍宇焚爇殆尽。帝出降。王忠顺战死,思安整众奔泉州。初,唐兵来,建人苦王氏之乱与杨思恭之重敛,争伐木开道迎之。及城破,纵兵大掠,焚宫室庐舍几尽;是夕寒雨,冻死者枕藉于道,建人失望。

九月,许文稹以汀州、皇从子继勋以泉州、继成以漳州,皆降唐。唐置永安军于建州。

冬十月,尽迁王氏之族于金陵,唐以帝为羽林大将军。斩杨思恭以谢建人。

保大五年,改帝安化军节度使,降封鄱阳王,镇饶州。九年,徙封光山王。五国故事云封自在王,寻改光山王,疑非是。未几,薨,赠福王,谥曰恭懿。闽传七主,凡五十三年。按欧史以闽历国五十五年,运历图则云五十六年,五代旧史闽王列传、纪年通谱、闽中实录皆云六十年,五代史注又云六十一年,诸说纷纷不一。惟是闽亡之岁,南唐书、江南录、通鉴则云开运二年为唐保大三年,欧史则云开运三年为唐保大四年,此所未详云。

论曰:太祖开国时,相传有僧陈“骑马来骑马去”之谶,说者遂以司空拜泉州刺史为丙午岁,而五代史诸书载唐兵破建州为保大之四年,与谶语颇合。至司马公所纪司空为福建观察使始于景福二年,而天德帝归金陵则在开运二年,与彼所称传国六十一年及五十五年何至不侔也,今略依涑水编年,以次其大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