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七十

卷六十九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
卷第七十
作者:朴世采
1731年
卷七十一

狮子砚铭幷引

编辑

杨万世字理一。蓬莱士彦之枚皋也。善书多技能。当天启年间。为玄谷赵公。用木刻一狻猊。背负方砚。左右容置笔墨。制度奇妙。时公方守襄阳府。后经丙子兵燹。得无所损。以至于今。故世采为铭其实云。

非龙非龟。百兽之雄。非图非书。四友之宗。孰为尔乘。孰为尔负。文明之祥。宜赵氏世守。

釰铭幷引○丁巳

编辑

吾家无长物。只有一剑。自先人时挂在头边。屡经流徙而不失。近倩工改妆。铭以揭之。

吁嗟剑兮。气可以冲斗精。诚可以回日光。然犹上不能为傅介子而刺楼兰。下不能与朱游甫而斩安昌。吁嗟剑兮。德之衰。庶几以断吾欲之内萌。

一所铭幷引○庚申

编辑

余自壮岁。尝欲以一所自号。又欲作斋铭以自警。久而患未暇成也。今适意到赋之。盖非有假于辞者然尔。

曰吾人希贤圣。稽心学无如敬。敬何形一为主。一何依惟其所。当内直于此一。当外方于此一。当静存于此一。当动察于此一。当始知于此一。当终行于此一。造次间非所离。能若是一之谓。万善本千圣法。念在玆终身业。

四十箴庚戌正月十六日

编辑

人生惟学。学成惟时。稽诸教法。具有遗规。十年曰幼。请习书计。廿岁曰冠。敦行孝悌。三十乃室。四十始政。道明德尊。体全用盛。譬如嘉谷。繇秀而实。昔我先师。孔与孟匹。自诚而明。知实洞贯。自明而诚。行罔疑惮。不惑不动。是其准程。嗟余颛蒙。学而无成。爰洎发轫。务求其志。义有微昧。非不慎思。行有拂乱。非不忍性。奈何怠废。逮强犹病。是曰无闻。亦不足畏。圣训凛然。寔我之谓。顾影多惭。噬脐靡怨。尚赖一事。桑楡匪远。我笔斯奋。我心斯铭。天地变化。无时少停。春生夏长。秋敛冬藏。日至物遂。岁周人康。四德有常。万品具济。君子体之。以学自厉。宵养朝验。昼干夕惕。惜分及寸。忘寝与食。蘧德年化。汤警日新。昔或已蹉。今可追伸。矧玆博约。作圣之功。卓彼考亭。主敬于中。群哲同源。殆无馀法。知及仁守。静存动察。夙兴夜寐。孶孶不已。而今而后。庶几有此。

六十箴幷引○庚午

编辑

余始为四十箴矣。庶几小心增虑。以进其学。而到今循省。无一吃紧工夫。粗偿宿志。惄然惧叹。未知所济也。今年且六袠矣。摧颓已甚。又无馀力可得收补于崦嵫之域。惭䩄愈切。第此区区一心不敢自已。适于冬至前夕。独居书室。爰命子墨。略申警告之意。箴曰。

岁随运转。年与身驰。指使之制。倏尔如期。非肉不饱。非杖不行。筋骸已颓。心志焉强。抚躬失图。有䩄天地。嗟嗟小子。而视此识。昔我思修。圣师是准。于传有之。六十耳顺。知命而后。从欲之前。声入心通。众理怡然。精粗交尽。表里洞彻。全体既明。纤疵亦绝。由诚而明。不思不勉。是谓大圣。万世其显。千六百载。晦翁乃骞。人或有言。庚戌圣贤。道传一心。旨阐诸经。亦既六旬。继开为程。惟学与庸。始弁厥首。三代教法。舜禹授受。抽关启钥。群蒙遂盼。犹不自足。望道斯见。无疑之叹。枉死之晓。下学上达。庶几言表。耳顺之次。盛德弥光。亘古亘今。孰与比方。念犬马齿。而忽相及。仰承哲轨。俯循迷习。岁月徒积。理义靡依。慨焉中夜。发愤歔欷。乃誓方寸。乃绎遗编。惟二三训。倘补前愆。孔云好仁。中道不止。俛有孶孶。毙而后已。朱曰人老。不衰者志。移于血气。是皆自弃。其说炳炳。破聋起跛。矧乎大法。具可拟议。主敬穷理。尊性道学。敬是追补。性又先立。冥涂指南。大川底柱。覆辙匪远。其敢不武。嗟嗟小子。而视此词。念玆在玆。日夕毋怠。

婚书

编辑

赵氏聘币书戊申四月五日

编辑

自诗书以来。盖重大婚之礼。有夫妇然后。始正生人之伦。矧族望之非华。岂声气之无贪。玆以仆男泰殷。绿加元服。将莅亲迎。恭承贤阁小娘子。性教以成。德容有协。既因从游之好。久许配匹之缘。惟男帅女从。所以顺刚柔之义。则币诚辞腆。敢不修玄𫄸之仪。穆卜良辰。敬将先典。

尹氏聘币书十一月十一日

编辑

男女行媒。古谨采择之礼。玄𫄸束帛。玆附诚信之仪。盖将重乎大伦。实惟顺以先典。玆以世采第二男泰舆。行蔑孝悌。犹及委禽之年。令女小娘子。德宜室家。已谐加笄之义。夙因宗党之谊。久托伉俪之欢。窃奉誓言。宁负申好。虽婚姻六礼之盛。莫备请期。然夫妇万世之源。庶告事人。敢涓良辰。敬报嘉命。

李氏聘币书庚戌

编辑

非有媒妁。久凭东冈之贤。申以昏因。深喜稼亭之旧。敢稽采择。恭纳玄𫄸。仆第三男泰正。学业未闻。年及执贽。令女小娘子。教法素懋。礼将受笄。玆盖世德之求。亦惟先典之顺。汤汤锦水。挹馀波于乘龙。膴膴韩原。载遗踪于飞凤。币必诚辞必腆。岂曰多仪。男有室女有家。是谓重礼。

回宋氏书癸丑

编辑

奕世通好。窃儗北海之亲。同气相求。仰追紫阳之谊。玆顺先典。庶谨大婚。伏承台慈第四令孙。久已学诗。未膺受室之礼。谓世采长女子甫将及字。倘闻宜家之风。赐之函书。重以皮币。顾惟四德之阙。徒忝二姓之欢。必须量才。终有愧程氏之训。敢不从命。初无烦鲍子之忧。既用倾忻。幷切悚戢。

申氏聘币书甲寅

编辑

易称取女。克协婚姻之时。诗咏归妻。聿修皮帛之制。惟乃正始之体。寔亦率祖之常。玆以仆第四男泰晦。未闻周召之教。齿犹及冠。恭承贤阁小娘子甫。谐室家之道。仪将及笄。矧族望之相宜。抑典礼之粗备。维先壮节。固是树云仍之风。繄今采征。所以附诚信之义。谨涓令日。用致少仪。

回申氏书辛酉

编辑

两党相称。婚姻方笃。讲好二姓。合为忼俪。复烦纳征。敬循嘉教。诚激鄙忱。伏承令长男秀才。夙闻诗礼。年及委禽。而世采第二女子。粗相𬞟蘩。仪将同卺。过谓臭味之少协。遽蒙皮币之远临。虽妇人宜室宜家。愧无副华实之咏。然君子以言以行。冀有绎风火之辞。倾幸之私。并此仰告。

回李氏书己巳

编辑

旧都承颜。久歆家世之德。幼龄托契。每切婚姻之诚。玆盖率以嘉教。寔将谨乎重礼。伏承令大胤秀才。克膺闻诗之训。学当有方。而不佞第三女子。虽乏助奠之仪。年及可字。乃谓声气之粗合。遂烦书币而肯临。惟先地先臣。敢不服夫妇之正。抑宜人宜室。庶几获子孙之昌。既庸倾忻。幷增感戢。

上梁文

编辑

鲁冈书院上梁文癸丑三月七日

编辑

儿郞伟。学传心节扶伦。要必由本而由末。庙祠贤院养士。肆实有典而有刑。非废偏邦。加崇近世。述陶翁肇教之意。推考亭并祀之文。恭惟八松尹先生。行著婉愉。志切经济。节俭好善。早已薰德于坡山。洪毅尽忠。晩乃比义于石室。凛凛戊午之谠议。恂恂安定之门徒。鲁西尹先生。务实存心。笃敬为学。远师松,默。近接沙,慎。卓尔遗緖之双传。外谨华夷。内同甸侯。炳然大义之独立。奚啻德行之纯备。抑亦教法之尊严。虽百年间出而犹希。矧两世继作而愈大。生玆殷太师域。盖莫非陈法罔仆之风。老我孔夫子乡。诚有惬浮海何陋之志。故一方之齐仰。幸五冈之特尊。衡宇载欣。维南征士之旧里。桑梓式敬。直北吏部之新茔。苟谋祠堂而瞻依。盍即中间而经理。固虔奉于往哲。将昭示于后生。宅明宫于奥幽。墙高九仞。辟精舍于爽垲。阶严三层。锦流经前。想朝宗来王之义。鸡岫峙后。恍言行蓄德之功。是谓鲁有贤人。勉敢诗书礼乐之训。莫曰齐无庄岳。思广藏修息游之方。如果终守其规模。何异日侍于函丈。敢效善颂。用升修梁。

儿郞伟抛梁东。朝雨春嘘万象融。生意蔼然元一致。君看恻隐满腔中。

儿郞伟抛梁西。草木严霜日夕低。一气收藏亦天道。君看处物义兼齐。

儿郞伟抛梁南。干叶成林午热酣。一物无非天地化。君看执礼曲经参。

儿郞伟抛梁北。寒急夜长群动息。终始是非吾有闻。贞元交际即无极。

儿郞伟抛梁上。上帝赫然昭万状。对越潜心以事之。善斯方始号存养。

儿郞伟抛梁下。下学工夫异速化。兼须实践在真知。伤虎由来能独怕。

伏愿上梁以后。师法不改。友德益亲。明君臣父子夫妇之衷。天经地义。讲修身处事接物之要。日就月将。宁使堂空而士嬉。庶得泽厚而报远。有光湖学。毋替鹿规。

晩醒亭新居上梁文丁卯

编辑

儿郞伟。心远地犹偏。既息四方之游。身安室自宽。聊谋一亩之筑。是曰苟合。庶矢弗谖。主人少辄志学。晩益遁世。衰周季宋。徒诵圣贤之微言。西海东关。非耽川岩之遐境。幸尝依归于松槚。然且密迩于城𬮱。每想招虞以旌。愧负沟壑之愿。时咏考槃在涧。奈乏窹言之居。玆眷溪山新区。寔协申酉旧卜。门庭天府。介尔无关于汉松。人物地灵。卓然可师于牛栗。长湖中汇。起含弘渊静之思。钜野前铺。挹宽平正直之象。虽欠嵁岩泉石之胜。抑多桑麻雨露之趣。载相北隅。遂营南向。四势环拥。殆是鬼为秘而神为悭。数架纵横。奚翅山若高而水若广。内正堂之粗备。于焉追远而奉亲。外精庐之随恢。以之讲学而肄礼。爰居爰处。乃寝乃兴。紫色蛙声。几痛尊攘之不竞。丹霞明月。讵忘忠爱之靡违。惟真实心地刻苦工夫。力已莫逮。矧从容礼法沈潜仁义。志徒思尊。谨摅幽怀。并就嘉颂。儿郞伟抛梁东。左水源源远自东。逝者如斯无昼夜。非惟取义在流东。

儿郞伟抛梁南。前麓隆隆正面南。更有高峯似拱极。旁人漫说是狐南。

儿郞伟抛梁西。右垄蜿蜿交走西。极目神州陇外是。那将好音愿归西。

儿郞伟抛梁北。后丘嶷嶷峙家北。遥知直背乃朝路。周孔几时能学北。

儿郞伟抛梁上。仰瞻赫赫象垂上。苟能肃然事我天。岂独薰炉棐几上。

儿郞伟抛梁下。俯临膴膴田铺下。衰羸本不祟躬耕。好拟羲皇北窗下。

伏愿上梁之后。山林引兴。理义悦心。左图右书。不恨道丧而圣远。东阡北陌。伫见国泰而民安。征万一肯堂之休。倘二三同志之作。克新耳目。永镇轩屏。

祝文

编辑

告高祖佥正公还安文代族父林川公作

编辑

维岁次己亥十二月丁亥朔十四日庚子。孝玄孙通训大夫前行林川郡守炳。敢昭告于显高祖考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知经筵春秋馆事。行通德郞守司赡寺佥正承文院校勘府君。显高祖妣赠贞敬夫人坡平尹氏。伏以国家许令士大夫祭先。只得三代。厥有常典。盖在昔年。炳既守緖。而适当其限。且实愚昧。虑不足以及他。乃敢祧迁显高祖考显高祖妣于最长之房。今者尊行已尽。主祭无人。炳于是皇惧。窃稽古礼。非特所谓有服不可不祭。无庙不可以为僭之说。已成先儒定论。复访诸近世世家。亦亡不遵用此制。祗竭其追养之诚者。始克悼抚前愆欣思后图。玆以谨请神主还入旧庙之西室。伏惟祖考祖妣。明有鉴临。俾获更承先祀。炳不胜大幸谨告。

出寓西湖时告家庙文壬寅

编辑

年月日孝子世采。敢昭告于显考通训大夫行司宪府掌令知制教府君。显妣淑人平山申氏。伏以世采曾于癸巳年间。移住此洞。欲为定居之地。不意尔来不能奉承先训。内招疾病。外增窘束。日益倍蓰。势难支撑于城市。自知无状。惶恐靡容。然又不可置而勿救。玆故夏中出寓西江村舍。庶便调护。服事田亩。仍有过冬之计。敢请显考显妣神主往即新居。实为大愿谨告。

超授宗簿寺主簿告家庙文乙巳七月日

编辑

窃念世采病蛰以来。尤悔怠荒。亡一善状。夙夜惟忝先人之是惧。不意朝廷猥与收录。已于孝宗大王十年己亥。除授世子翊卫司洗马。自以庸陋。不敢祗命。昨因主上遇灾修省。乃使宰执侍从。论荐人材。而世采姓名亦在其中。至今七月三日。蒙恩超拜宗簿寺主簿。事体异常。愈切惶悚。重念世采癃疾不肖。守志屏居。而反致此举。玆既不能扶曳肃谢。以伸世臣之分。又未黾勉供仕。以为菽水之计。俯仰惭䩄。进退罔措。尚恐今日处义不审。以为我先人羞辱。略将泂酌。敢控危悃。伏惟父母。实鉴临之谨告。

谒先祖潘南先生墓文

编辑

维崇祯岁次乙巳十月癸丑朔十二日甲子。十世孙世采。谨以酒果之奠。告于先祖判典校寺事潘南先生之墓。呜呼。东方自殷太师殁。圣学不传。贸贸然沦于夷狄之域者几千有馀年。以讫于胜国。幸赖其间有一二大儒先生兴焉。乃克倡明斯文。扶植大义。以得夫考亭海外之緖。则若圃隐文忠公是已。惟我先祖实与之同道。其讲劘实迹。见于长沙之传。掌教学宫诱掖之功。著于牧老之行谱所谓尤邃于性理者。此可验也。逮当献琛共主累岁。而有事北之议。先生义形于色。既不署呈省之文。继且先后上书。指陈逆顺大体君臣大分。昭昭若日月丽天。遂与诸贤。触奸凶之虓怒。以被淫祸。比先生殁而高皇帝谴问甚急。丽以此负不义于天下。驯致于不振也。可胜痛哉。夫先生生玆偏季。能自志学。涵濡诗书。以至于羽翼斯文。固已罕觏。而其当冠屦向背之际。不计祸福利害。惟天下之大义是扶是崇。卒至九死而不悔。是非有闻于春秋尊中国攘夷狄之义者。夫孰能与此。以世采所见。其于孟子所谓百世之师而使顽者廉懦者立。先生或庶几焉尔。呜呼盛矣。世采自在童𫘤。知诵先义。间釐遗牒。益切羹墙之思。今来此地。莹域如新。去先生之世殆将三百年所。而恍然接乎其容声。徘徊瞻仰。怆怀无穷。抑恐世采不肖。忝于先祖之云仍。抚时揣己。栗栗渊冰。玆当奠扫。敢布鄙诚。伏惟尊灵。实鉴临之谨告。

自坡山归告家庙文

编辑

维岁次己酉十月壬辰朔十五日丙午。孝子世采。敢昭告于显考通训大夫行司宪府掌令知制教府君。显妣淑人平山申氏。昨岁圣朝过听儒臣之言。才褫讲职。复申召命。采实愚陋不学。益念亡以堪玆宠光。暂归坡垄。有便辞谢。不料厥后召除相望。身既稽滞。家且迁次。以至时月屡改。霜露载繁。瞻言昊天。悲慕何极。敢因展扫。祗暴事由谨告。

立碑时告曾祖考墓文代从祖兄厦卿作○甲寅十月

编辑

缅惟捐馆迨七十岁。而我三祖述德考制。高文大笔。寔选一世。亦既讫功。逢时之替。维石有泐。潜然反袂。诸父诸兄。岂不思继。艰虞未定。风烛奄掣。眇眇遗孙。始究大计。眷彼新邑。其石若砺。伐之琢之。靡有不励。绘之刻之。悉遵旧例。于以筑址。墓西南际。良辰在即。百尺高揭。云仍来集。樽簋并诣。抚古伤今。兴言增涕。维此碑功。克艰乃济。罔非先德。与大国惠。繇今以往。百世其逝。日月长新。金石亡敝。敢申悲庆。用侈牲系。尚飨。

到延安丧次。告亡子文。己未

编辑

老父闻汝讣之日。因汝母病急。周月而后始到丧次。越一日为己未正月望朝。乃克衔恸。为文以告汝之灵。呜呼痛哉。世有恒言。死生有命。修短有数。独吾于汝之死。不能不号天而称冤何哉。人或众兄弟至七八人而无恙。汝堇居其半而死也。人或远父母而居。近则数年。远则数十年。汝未及逾岁而死也。自汝同高祖兄弟几二十有馀人。汝齿才居下之中而先死也。吾家不幸。自曾王考丧主器以来。自丙寅而戊寅。而至于汝凡四世。夭阏于客土。大略相同。而汝独离吾而死也。吾之使汝住延。为汝治妇之病。去秋趣汝西归。又为汝有儿病。盖皆以汝素无疢病。不恤其奔走。庶几安顿家人。而汝反乃死也。夫是数者。在人皆不然。而在汝备极至此者。岂非吾之平生获罪神明。不谪其躬而先及于汝。使吾抱无涯之戚。痛毒底死也。然则吾之号天而称冤者。其亦不自量。而独汝以吾而死。冤之甚矣。汝兄弟四人。伯疏而仲泛。威也少不解事。惟汝稍有斟酌。吾既不天。独侍两家偏亲。而汝能并承欢意。迨寓玄石。留汝西门。未尝有咈。十年如一日。其于父母则愈甚爱之敬之。惟心是因。服勤致养。惟力是殚。斯亦足谓之孝矣。汝慈祥而精明。于兄弟族党旧故。无不周洽。不以妇孺而忽之。不以贫陋而贱之。至遇孤嫠则为之恻怛哀怜。当是非则不随众而同流。见非义则亦辄为之不安。汝于为人。不可谓不志于善矣。吾在家如客。往往屋破壁立。而赖汝经纪。其或出外时。乃更忧念。区画来告。要为经远之计。而不苟目前。制事明而称情恕。小者如此。大者可知。汝之于世务。其必有所用矣。惟其少也。别居游学。近复出入往还。未暇专治。而亦能不辍诵阅。吾间使之属文编书。具有条理。精切可观。其学业又可以有进矣。盖吾未尝以严临汝。而汝自知畏。未尝勤勤教汝。而汝欲不违吾。则一惟吾意是顺。吾亦察汝之心嘉汝之行。将以买田畴鸠书帙。使汝开岁即归。一面代劳。一面勉学。以究其致。而汝遽死矣。呜呼痛哉。汝未死时。汝母偶问诸儿何如。吾乃指汝而谂之曰。昔在白州当东还。而事势掣肘。吾累日不怿。举家莫知。独此儿知之。以谓何不观于父亲之颜色。吾至今感其言。七月之祭。吾不使渠来与。而渠能自至。吾不觉涕零。以是二者。知此儿最优矣。汝母曰诺。慈闱闻之。亟称其是。盖皆不谋而同辞也。汝死后汝母又言去秋汝因幼妹之吮乱。为之一吮。吾亦记汝来见衿寓。因著衣以手抚吾肌肤。异于常日。辞别之际。愍然几乎出涕。又谓其母曰。子今行甚不乐。特为父亲之命不可拒。退与其妹相泣。此则汝之将死之形。殆已见于兆眹。而吾乃以汝常有深爱于父母如前所举。终不料其如是矣。以此言之。汝之欲留在吾侧甚切。而吾之督令西归甚恝。斯实所以致汝于死者。疾病之不及救。含殓之不得视。犹在此外。金石可销。此痛难灭。奔赴之始。略用敷告。倘汝有知。其亦领吾之哀衷哉。呜呼痛哉。

拜司业时因岁事告庙文庚申五月晦日

编辑

孝子世采。伏以往在显宗大王朝。以论亲党家变礼。被人指斥。待罪秋司殆周一期。适值宫车晏驾。时事随变。竟亦以此削名仕版。祸固难保。事且靡暇。讫稽追告。每切悚蹙。玆者主上思欲更化。诛黜群凶。登进善类。既已叙复。又因大臣进言。命除世采成均馆司业。仍使出入经筵。裨补圣学。自顾无似。不宜冒承宠光。贻羞国家。方将沥血申辞。以遂素计。以守先训。惟其后先荣辱之故。有不得不终加仰暴者。敢凭岁事。略陈厥由。伏地皇恐。益增怆痛谨告。

奉安朴思庵画像文九月十一日

编辑

惟先生清冰异姿。贞松一节。少既从师。际我圣哲。正色于朝。群奸遂掇。推贤进善。囿世大猷。在宋涑水。比功孰优。洎道再否。卷怀某丘。泽流邦域。声振儒绅。稽彼沧洲。矧伊乐园。翼翼明宫。云溪之𣸣。惟玆肖像。幸无䵝昧。多士合谋。载摹载画。玉貌金声。凛然如对。是用揭妥。弥切向往。丹青匪形。典则靡爽。秋月在空。敬陈菲享谨告。

白川文会书院奉安二先生祠并配重峯赵公祭文辛酉五月七日

编辑

恭惟海域。圣师所莅。间数千载。道丧言閟。繇罗讫丽。豪杰始起。天祚吾邦。真儒并跱。寤寐洙泗。型范洛闽。孰继其后。曰维两贤。显显文成。生禀间气。玉润金精。獜祥凤瑞。志伊尹志。学颜子学。进而行道。庶几礼乐。退且著书。性理再阐。全体大用。真知实践。嶷嶷文简。丽泽道同。绳准其法。铢寸其功。譬如曾鲁。三省在身。早岁投匦。志切君民。晩际大难。出处愈正。理明义精。行尊德盛。亦有文烈。两师是继。性全秉彝。气自刚大。发轫清朝。用夏其志。始焉上章。斥绝僭伪。爰洎讨贼。杀身成仁。志节冠古。学行超伦。繄玆西海。寔有白州。设院其中。多士藏修。乃蒙圣祖。褒额文会。独无腏享。以式以赖。推原溯本。考迹仰名。士争奋谓。唯三先生。按辔倡教。寓公树风。矧尔姓乡。今昔攸同。遂相谋度。建此祠宇。西北之偏。圣额是主。制仿南康。位取婺源。有俨四贤。又在东垣。翼翼堂庙。秩秩冠绅。肇修祀事。聿妥明神。樽俎净洁。黍稷芬芳。倘冀俯歆。鉴我微诚。开我蒙昧。勖我扞格。自今万世。永永无射。

春秋享祀祝文

编辑

栗谷先生

编辑

体用之学。博约之功。继往开来。道明吾东。

牛溪先生

编辑

学成德尊。规绳在躬。渊源洛闽。百代儒宗。

奉安四贤祠文同日

编辑

郁郁西畿。巨海奫沦。秀气亭毓。代各有人。昔我贞愍。生际己卯。庄重节俭。儒林之表。推贤好善。见义又果。斯愠群小。竟罹大祸。世道再彰。主圣臣良。嗟惟白麓。器量浑成。重以清裁。玉立无累。留心礼学。晦庵是軓。迨乎季岁。乃得晩翠。寇难将启。举朝欺媚。公奋其义。如执左券。亦既教子。遂张正论。猗欤忠贞。有大其节。金墉事迫。胥沦为狄。片言出口。人纪以崇。操履端确。克始克终。念玆诸贤。继踵一乡。是宜腏食。垂范后生。乃始营度。士勤工趋。曾未几何。庙䫉孔都。以及栗牛。载分东西。衿佩坌集。笾豆絜齐。将事之始。谨告诚意。伏惟明灵。尚加歆莅。

春秋享祀祝文

编辑

贞愍安公

编辑

功存斯道。声垂儒林。好善守正。皎然一心。

白麓辛公

编辑

厚德峻节。标准明时。首阐朱礼。俾作我师。

晩翠吴公

编辑

孝友之行。博雅之姿。始终二事。树立愈希。

忠贞金公

编辑

清修苦节。伦常大义。廉立之功。一邦是被。

拜承旨后因岁事告家庙文壬戌六月十一日

编辑

孝子世采。伏以昨在金川垄下。方辞宪职。遽蒙朝廷纳用大臣言。超授承政院同副承旨。顾惟世采每以守志为重。未尝一谢恩命。而事礼殊异。乃至此境。虽已因朝家多故。旋得褫改。向后自靖之道。愈益抗捏。夙夜兢惕。罔知攸措。玆于岁事之成。略告厥由。伏惟尊灵。实鉴临之谨告。

尼山鲁冈祠春秋享祭文癸亥

编辑

沿袭宗儒。表著大义。风声所渐。懦夫立志。

右八松

懿德蕴躬。峻节闻邦。克嗣先烈。有光吾东。

右石湖

正学醇行。大义清节。渊源焯然。百代矜式。

右鲁西

诣阙陈情后告家庙文九月二十六日

编辑

世采昨承朝廷以灾异特召。仍授吏曹参议。玆不获已始为诣阙陈疏之计。幸蒙圣上许递职名。且命除肃谢。引对于煕政堂。旋请辞归。第恐有忝于先训。倍切惶悚。所赐肉物。亦已敬陈于祭需。敢用追告梗既。伏惟尊灵。实鉴临之谨告。

鲁湖祠春秋享祀祝文癸亥

编辑

朴先生

编辑

孟云取义。孔曰成仁。一心无改。万世忠臣。

成先生

编辑

在周伯夷。在明正学。廉顽立懦。六人同德。

李先生

编辑

禹鼎生大。鸿毛死荣。舍鱼取熊。于祖有光。

柳先生

编辑

草教痛哭。入祠殉节。济济先朝。卓卓同烈。

河先生

编辑

始痛王狩。终辞周粟。成一个是。为百世则。

兪先生

编辑

武不爱死。文足扶义。一堂明禋。万古忠毅。

乞退后因岁事告家庙文癸亥六月

编辑

世采于今年首春。当宁因洊召之馀。别遣史官。宣谕促行。乃不获辞。至二月初。八对煕政堂奏事。重拜吏曹参议。五月擢授工曹参判。今月十日。因言计多不用。上章乞身而归。世采孤露屏蛰。务守素志。既以君臣之分。世禄之义。不可遂废。冒出世路。恐致颠踬。愈增愧惧。春暮之日。亦暂归省。未皇申告。今因岁事敢陈本末。伏惟尊灵。特赐昭鉴。庶免他虞谨告。

吴林溪遗服埋安祝文代人作○甲子

编辑

古崇守祧。衣裳并藏。葬魂非礼。典有明训。吁嗟祖考。志在尊周。迨至临命。寄以所御。寔初依神。洎他遗衣。讫祖妣世。抱痛谨守。惟罔循俗。凭起冢茔。宜藏于庙。一仿古义。顾玆藐孤。丧惨靡家。祸乱之作。诚亦难料。苟简疏虞。势将不虔。敢谋埋安。两妣墓后。处变则然。众议攸同。第惟薄劣。乃不克嗣。抚躬揆礼。惶愧无堪。祗事之始。略申厥意。

平山云峯祠移安祝文丙寅

编辑

庙久将圮。有忝盛烈。玆当营始。敢请移即。

还安祝文

编辑

栋宇易新。班次稽古。象德妥灵。百世增慕。

迁居坡山告土地文

编辑

维岁次丁卯四月戊申朔十八日。潘南朴世采。敢昭告于新基土地之神。昔在申酉。爰卜玆基。世故迁就。始克经理。将除将竖。川原改观。惟神降鉴。永垂休佑。谨以酒果。用伸虔告。

新居成报祀土地文

编辑

维岁次丁卯十月丙午朔二十二日丁卯。潘南朴世采。敢昭告于土地之神。世采终年奔走。幸玆奠居。老稚无虞。时维冬始。寔蒙神休。报事敢愆。庶冀顾歆。永垂庇祐。尚飨。

高阳文山书院奉安四先生祠祭文戊辰

编辑

于皇煕运。教隆化被。院祠相望。无远无迩。眷言德阳。匪敢或后。推原贤躅。孰居其首。猗欤杏村。厥有授受。学专为己。功尊主静。是曰立本。犹裘挈领。喜怒之前。善恶之几。务加体究。馀可类推。知行交进。孝义幷彰。旌招狎至。羽仪于廷。遂正王礼。丧纪以植。儒林增气。圣主动色。惟出与处。饥饱是适。不受世累。砥柱中流。卓卓先生。所就已优。德尊行成。体立用均。于焉爼豆。无愧前人。亦有数公。行辈较先。造诣虽殊。门户攸同。盖闻秋江。始事毕翁。因友二哲。丽泽不倦。谓此昭陵。天地大变。抗章陈义。凛若秋霜。乃从梅月。物外徜徉。稽诸圣训。殆近清权。以及思斋。渊源愈专。入处论思。出典方岳。陈谟宣化。寔行其学。钜祸旋作。屏迹归乡。生徒坌集。教条详明。允矣君子。始终无替。矧如服斋。师友则大。志同道合。自相讲论。爱亲敬兄。尧君舜民。敛身弃绶。亦既发端。邓林之材。遽缠风雪。推素所蕴。奚止矜式。是为四贤。寔共腏食。曰闵曰金。又多英育。秋峦退修。克阐天命。亹亹陶山。乐与订正。慕堂进用。规绳自守。颖悟之称。师旨岂偶。于以升配。在其左右。繄玆新基。有丘有水。文峯后峙。丹溪前迤。济济章甫。尚德趋风。爰度爰程。栋宇穹窿。行路咨嗟。始知归宗。迨夫涓吉。敬妥明灵。筵几维序。樽罍维馨。维神陟降。洋洋在上。庶歆芬苾。启我深省。惠以遗矩。绥以大法。自今世世。其永无斁。

擢授吏曹判书。因忌事告家庙文。五月二十二日

编辑

世采自癸亥乞退以后。六年之间。屡承召除。一以义难再进为辞。仍请收还职秩。乃于今月十九日政。超授吏曹判书。益切震惑。方将以顷年偾败之咎。今日衰昏之状。控章祈免。惟是擢用之旨。趣召之举。有非他日循例召除之此。不可一向违忤。亦念世道臲卼。材力绵薄。无以有为。进退维谷。莫知所济。伏惟尊灵。实赐鉴临。俾有覆祐谨告。

忤旨递职后告家庙文八月十一日

编辑

世采于前月初九上辞章。未蒙允许。益切皇感。乃以十日至城。十三日祗恩入对煕政堂。袖进五箚而退。旋以所言宗班事。下严旨。继以大臣伸救。请用其言。命递职名及兼带。又下严旨。不胜震惧。前后待罪者几一月。今始不获已归家。世采识未量时。宠实过分。欲效愚忠。遽遭震薄。荒坠先训。皇愧无地。谨因移安之节。敢伸处告谨告。

蒙仍授职名后告家庙文十一月十五日

编辑

窃闻今月二日。圣上因馆学生陈疏。始许仍授世采兼带职名。翌日又因筵臣陈请。尽还本职。并且还收前后严旨。可见朝廷转环之美。夐出寻常。昨上辞章批旨。又颇温厚。今将续辞。以得请为期。谨因还安之节。敢伸虔告谨告。

改立石表时告七代祖佥枢公文代宗孙之相作

编辑

维岁次己巳三月戊辰朔四日辛未。七代孙前县令之相。适坐病故。谨属同宗章陵参奉世集。敢昭告于显七代祖考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府君。显七代祖妣赠贞夫人阳川许氏。豆谷世葬。殆二百年。墓石粗具。惟公阙焉。后孙齐惧。谋表于阡。幸获旧刻。幽显并全。事行昭著。岂惮再镌。役既告竣。岁又屡禅。玆卜吉日。克树克坚。经事之始。敢昧厥缘。谨以酒果。用伸虔告谨告。

海州二子庙奉安祭文辛未五月六日

编辑

孤竹国伯子。伏以皇降我衷。寔为彝伦。君臣惟义。父子惟仁。穷天亘古。人纪攸系。卓哉伯子。生丁殷季。父命是尊。弃国如蹝。心安理正。千驷奚以。爰及东伐。扣马而谏。天经地义。万世罔间。唯兄及弟。功莫与敦。昭洗日月。撑柱乾坤。孔曰得仁。又无怨志。孟云圣清。不勉犹至。所扶者经。所造者圣。论道比德。孰谓独行。遗教之被。薄海内外。凡玆下民。畴敢少背。眷言首阳。盖尝终身。清风不改。薇蕨长春。于焉有地。古传斯炳。沿名思义。讵昧高景。乃即州东。载度载营。翼翼庙貌。秩秩衿缨。有觉松楹。尊罍若馨。明灵陟降。海阔山长。启祐我人。顽廉懦立。自今千秋。永永无斁谨告。

孤竹国叔子。伏以羲农云邈。世运迭嬗。昆弟道衰。君臣义迁。惟彼天经。孰为根柢。猗欤叔子。是实夷弟。天伦为重。乃终让国。惟心所安。惟理斯得。盟津之会。并奋大义。以洎隐饿。各遂其志。天叙五典。人有二休。白日长夜。砥柱奔流。矧伊元圣。论世考德。求仁得仁。不念旧恶。始谓古贤。又称逸民。岂曰名彰。盖待尚论。伯兮叔兮。夫谁与比。义明百代。化被四裔。念玆孤竹。西海之滨。地虽少遐。名固相因。有台有岛。风物如在。莘莘多士。向慕靡怠。爰建新祀。敬妥双灵。幽明陟降。是依是宁。重惟德义。绝类拔萃。地维天纲。赖以弗坠。庶垂歆顾。增我彝常。自今万岁。永永弥光谨告。

春秋享祀祝文

编辑

伯子

编辑

德并四圣。义明三纲。顽廉懦立。百世景仰。

叔子

编辑

天地大经。宇宙清风。同德比义。享此閟宫。

平山迁葬时告考妣文

编辑

维岁次辛未九月壬子朔二十二日癸酉。孝子世采。敢昭告于显考通训大夫行司宪府掌令知制教府君。显妣淑人平山申氏。世采不天。恶大祸极。蚤丧怙恃。各窆两乡。爰逮丙辰。并迁于此。诚犹罔格。虑且不明。始疑土湿。终嫌石窟。阙陷之患。最后乃知。适闻比境。山蟠地美。众论纷如。克定于今。赎前毖后。唯在改卜。一时虽艰。百世庶安。惟是先丧。曰月愈积。玆当启墓。大惧震惊。痛结幽明。哀贯心骨。伏惟尊灵。特赐鉴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