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正教编

吕祖正教编

编辑

吕祖曰。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率长于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用之弥满六虚。发之则莫知其所。其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谓我之本心。而旷劫以前本来之自有也。然则果何物哉。杳冥兮。恍兮惚。不可智知。不可识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如此而已。由是观之。岂不大乎。岂不贵乎。然而轮回于三界。出入于生死。而不能自已者。何也。盖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乎善而趋乎恶。故有天堂地狱因果之报。六道轮回无有出期。可不痛哉。可不悲哉。若夫达者。则不然也。故斋戒以神明其德。一真澄湛。万祸消灭。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谓常者。越古今而不坏者是也。所谓妄者。一念才起者是也。庄子曰。既以为物矣。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在易也。其为大人乎。自兹以往。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瞥起是病。不续是药。不怕念起。惟恐觉迟。譬如有发。朝朝思理。有身有心。胡不如是。行住坐卧。勿使须臾离也。无何有之乡。华胥氏之国。吾其游焉。


钱宏子。子年独高。而谋生甚拙。吾生未生。吾身安存。吾身既生。吾生安寄。风过于耳。不有其风。花入于眼。不有其花。造化递转。芸芸纷纷。贵贱同机。无有二门。识神太过。流落其真。心胸扰扰。梦寐乖形。收归太虚。何得何失。嘻嘻其天。浩浩其心。是曰生基。子记之。


道人开教。只以身心为主。身又以心为主。不务空名。不尚虚文。不计小效。不及世间之利害得失。身外之富贵贫贱。盖吾性中。自有无穷富贵。我心中自有真得真利。反求之而便是。若世间之得与利。虽极富贵。不过如石火。如电光。如朝花。如云影。随生随息。倏过倏灭。于我无与也。若心上有得。澈上澈下。澈始澈终。得之一日者。可守之终身。得之一念者。可贞之万虑。在在有把握。处处有执持。方为有用。其要在打破生死关。参透事物理。一毫无蔽。一丝弗挂。一尘不染。自是受用无穷。我养我性。我融我情。下手得力。在求放心。求放心实际。在于毋自欺。毋自欺工夫。至细至密。纤毫不可忽略。虽独处一室。静持一己。无不事事可悟。物物可通。把握只在一心而已。心无二用。欺者吾心。知其欺者。亦即吾心。求其毋自欺者。又即吾心。非欺者一心。知者一心。求其毋自欺者。又一心也。知其欺。便可禁其欺。求其毋自欺。便毋欺矣。求放心亦然。求之一念。此心即不放矣。但诸子尘障未完。私欲未净。故见为难。苟扫去尘障。涤去私欲。吾心静存。而所获已多矣。至于无言妙义。要各自领会。不可意揣。不可言传。有意可著。有言可说者。便非此中妙理。若仍务外间事。仍营无用心。岂不负道人谆谆致意耶。


遨游世界无饕餮。不受尘磨不受涅。惟见沧桑常变换。浑忘消息相更迭。

花开花落几时休。春往秋来流不辍。愚迷恋却一皮囊。为是皮囊多污蔑。

声色尽是万魔根。钱财不过蝇头血。豪强势焰总成空。话别妻儿徒哽咽。

不如清净乐无疆。利锁名缰俱断绝。通天入地为形轻。鹤驾云腾因性澈。

混迹渔樵山水翁。烟霞笑傲留飞辙。一瓢沈醉心无碍。两剑光腾妖自灭。

葫芦虽少九还丹。腹内当馀七返诀。俗人笑我太玄虚。我笑俗人谋最拙。

一坏黄土盖坵墟。劳劳空自称雄杰。百年转睫逝如梭。富贵荣华同积雪。

勿厌箪瓢避其冷。勿羡势利趋其热。损人益己祸冤连。竞短争长雠怨结。

潇洒风流美少年。来生偿尽千般孽。道人怜悯泊慈航。每解沙中三寸舌。

普劝红尘懵懂人。早早回头企往哲。翻然悟了此中因。胸藏自有通天穴。

先将五脏涤清凉。那怕玄关不透泄。行满功圆神自灵。志诚片缕炉香爇。

莫道蓬瀛路甚赊。前程自有人提挈。


吾思。人为天地之宝。具万物之灵。那里有恁么道与不道。并那有仙有佛有鬼有神。只是从我所愿。要神仙与佛。则佛矣神矣仙矣。要为鬼。便为鬼矣。天作不得主张。而主张者我也。道之为言。则曰自然。不知自然者。象帝之先。不能自然者。赋形之后。道而逸获。上哲之资也。道以劳得。中人之性也。然性与上哲。亦总是一般。并无两路。逸获与劳得。一而已矣。太上说五千言。元始颁三千字。总皆与后天开窍。先天一路。从不说著半句。盖千言万语。总不能状这先天景象也。顾先非幻非虚。原是有实落处。鱼游于水。无所强也。鸟择林中。将谁教也。花应时而露色浮香。不言化也。人生而好善恶。恶本原在也。孟子说扩充两字。正是即本原所有。上而合太初之理。今之人习道而不得道者。非道难求。自隘之也。扩而充之。由小以大。由显而微。始也。循墙而走。趾以方。步以矩。兢兢恐获戾然。自是而为。功之一级矣。于是油油然生欢喜心。历历然植智慧根。如是足矣。不知犹未也。了得后天尽。方还造化初。功至如是矣。问心有得矣。又从而去其陈。谋其新。习其故。效其勤。外境不入。内境常清。如是。其庶几乎。犹未也。忘其得。并忘其失。无为而为。无形而形。为而不为其为也。自然而已。形而不形。其形也。亦自然而已。夫是之为自然。道之在于人身如是。


学人治心。须将心时刻擒夺一番。达人心夺境。中士境夺心。下士境夺境。心夺境者。忘形得形。用情无情。高而不亢。满而不盈。抱实守虚。动静合一。圣人乐天其是之谓乎。境夺心者。情役情。形役形。时为境转而心不能转境。是故时而见功。亦时而见过。功过无恒。譬如风樯马勒任人所使。而舟车曾不能自主也。然而心小而气和。固不能进大道。硁硁之诣。亦所尚焉。至于境夺境者。则背谬为多。此境未迁。复思他境。过去者留。现在者滞。是其人一生从无著脚处。云过山林。萍浮碧沼。尚何有根底乎。太上说法。惟愿人截诸众缘。返乎胎息。胎息者非徒凝炁调息而已也。此息是父母未生前一点太极。父母既生后一点真灵。性得之而有体。心得之而有用。在天为枢。在地为轴。甚不可轻视也。言息而曰胎者。欲人静无所静。动无所动。如人在母腹然。故曰胎也。治心之法此为第一。明乎此者。可以心夺境。且可境炼心。心境两相合。时中之义备矣。


人无贤不肖。无不以长寿为乐。而所谓长寿者。不过曰百年有庆耳。究竟登百岁者。世不多有。是何求者众。而得者寡也。夫亦不求于身而求于天。不求于理而求于数者之过乎。微花弱草皆有日月之寿。以日计。以月计。自草花而论。则已寿矣。自人视之。则嘘嘘乎小矣。贤愚不肖皆有年纪之寿。以年纪计。自人溯之则已寿矣。自仙佛观之又嘘嘘乎小矣。辟支以千岁为寿。神龙以千二百为寿。二果仙人以八百为寿。上者以千五百为寿。以千五百。以八百。以一千二百。就人间推算。甲子多更。寿之至也。自大乘金仙八宝神龙视之。亦等于花木之日月。人世之年纪。寿嘘嘘乎又小矣。大凡人之胜天者常多。理之胜数者乃准。舍己本来。上期大耋。放却真宗。仅求增算。若此者是曰顽物。顽物而寿及百载不为多。即寿及千载。亦不为多也。何也。生无益于人。死无利于己。曾不若微花弱草。能抽新枝而发新花也。寿何论焉。吾观一切生人。皆是始自无始无终。亿千万年不坏之金刚。有天地即有是一灵之妙宝。天地而坏也则已。天地不坏也吾寿与之等。夫何逊焉。今人以生日为始。自二十三十及百而上。是不过就有形而计寿也。有形之寿寿有尽。不形而形之寿寿无穷。此身得为父母之身。不令有亏损。此身得为忠义之身。不令有败行。此身得为补天助地之身。不令有戕物害人之事。能如是数者。为天之全人。为天下之完人。即使不及中寿。亦何损寿。浩浩乎。吾见其与乾坤并永也。此则大寿也。尽是数端更能不留形迹。三昧圆通。一真洞豁。万物虚涵。出乎上而不知所上。求所名而不能名其名。此谓生天成地。手操天地之寿。而己不与焉。此则大而大者也。愧吾未之能也。心窃慕之。而特以勉子等。所谓求之于身。求之于理者是也。所谓不形而形者也。于此求寿。寿又何穷。可以言寿。亦可以不言寿也。道人今日据人间传述。以为是回道人诞噫。吾何诞。而乃劳诸善信香花酒果劳劳也。


赤驷流烟。火龙飞焰。大地镕金液。深山烁玉浆。甚哉。火师之为功猛。而赤帝之用权赫也。人处其中。得毋叹造化之熬人无已时耶。虽然天心亦甚叹人世之薰蒸无已时也。嗔心发时。烈气上冲。贪心炽时。黑烟浊上。淫心发时。几欲灰石。利心猛时。势欲竭海。与夫争心。傲心。鄙人心。自骄心。不弱人心。种种非心。即生种种无明之火。无明之火能腐人心胸。烧人血脉。烂人筋骨。烁人元神。耗人本性。岂止毫孔生湿。汗淫衣服而已耶。吾登九霄阙。而种种火上升云端。几欲燎我毛发。噫。天之行火也。人则知之。而己之种彼业火也。则竟忘焉。抑何责人明。而责己昧也。道人看子等。日坐酷暑中。以是不惮厥劳。欲将两袖清风。为子等一开胸臆。而诸子能领一二。其服清凉散也。亦不为无益矣。


露滴梧桐。月明杨柳。蝉声断续侵人耳。新禾香透入帘来。人于此时。披胸襟。开眼界。谁曰。蓬岛风清不在目前耶。但领略无人。未免将真境浪掷耳。细数世人生平。其浪掷亦何限之有。明明心地。却去染黑。平平大地。却去走险。实实真宗。却去弄幻。幻生于情痴。险生于尔我。黑生于自欺。明明平平实实大事。总付诸东流。岂不哀哉。夫失其明。乃生地狱相。失其平乃生高下相。失其实。乃生魔鬼相。道人当日童时。习举子业。十岁通五经。有同窗生笑曰。为唐儒生。乃欲做汉明经耶。国家首重宏词。何不将三都两京。博功名拾青紫。吁。老腐儒所习。不合时宜。其改图乃可。道人窃信之。师许仲斋。训曰。儒子无惑人言。六经理之窟也。辟如人之脏腑。词赋言之华也。辟如人之衣服。无衣服。则必效草衣竹笠。固不可立世。然无五脏六腑。则将槁其形丧其灵矣。即有衣服于何附丽哉。道人憬然。以是不习幻事。年十六将应举。有同窗士宦家子弟也。通主司得关节。念道人交有情。密与相示。道人曰。此有命。吾不可以违命。无何主司逮。同事者皆受侮。道人获免。由是誓不踏险路。道人素以耿介为念。夜醉卧中。梦渔人财。旋有雷火相偪。警而大汗。由是再不敢自欺。数上省门。不见收。后获隽而时已大坏。因自念曰。富贵逼人来。辞莫可辞。富贵弃吾去。求莫可求。商山芝荆溪玉。至今传耳。恶在衣冠炫世间哉。学礼于鲁。师有庆。曾学历于富师良璧。久而得其秘。一日恍然。曰。身心性命自有主张。历也。数也。礼也。文也。皆非吾真。几悮老翁事矣。游天下山水胜处。往往遇异人。然涉乎欺险幻三者。虽大段可取。而道人终不之与也。遇大祖于邯郸道上。时大祖聚生徒。讲易之干爻。大都自寻妙理。非汉唐儒旧穴也。以是从游不忍别。十试艰贞。大祖曰。汝真不欺不险不幻。平平明明实实者矣。我今与子返帝乡也。此则道人成道之始末。若如世所传事。是幻也。非实迹也。今宵所谈。总是要子等。明明去看。平平去走。实实去做。莫将一点污灵台。莫将栈道为周行。莫将野马为真境。庶不浪掷此生也。道人紧要语无逾此。现身说法求异者。是与我相背而驰者也。以云奉我。不刺谬哉。


顷从洞中来。仙有淡霞子者。谓余曰。仙取其闲。不取其忙。取其静。不取其荒。夫尘世惘惘而莫悟。役役而自伤。子何朝夕之奔驰。早夜之勤劬。反劳心而苦思。遂心荡而神疲。见谁登仙府。谁学希夷。而乃哓哓其舌。谆谆其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与玄玄之道。大不相刺谬乎。余应之曰。天地好生。而品汇生。万物成。阴则有雨露。阳则有日星。春则生。秋则成。劳劳碌碌。刻不暇宁。犹然夭者折。屈者伸虽极昭其覆冒。犹气化之不平。余其仙乎。仙者。体天者也。余欲度人乎。人者物之元也。人之有不齐。犹物之有高下。物之为道也。气机育之。风露达之。日以和之。雷以震之。然且栽者栽。而倾者倾。人之有智贤愚不肖也。禀于性而受于天。高下各殊其质。圣凡各异其形。而且人欲为之迷。货利为之囿。声名为之障。情欲为之扰。苟无死生果报之说。幽明相感之机。善善恶恶之辨。往复报应之理。为之悚其心。忍其性。绝其非。省其戾。则人人禽兽矣。入于耳而惑于志。习于俗而丧于心。其沈溺爱河。漂流欲海。生生世世拘蔽于黑狱之中。而莫之救。呜呼。余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则视天下之人。溺洪波而不醒。入炎火而不蒸者也。其于天地好生之意。深悖戾焉。仙应余曰。天地常好生而各遂其生。子救世而人不受救。是故迂而不知几。愚而不知势。徒困苦劳顿而不知。抑郁憔悴而不悟。又何如徜徉山水。啸傲邱壑以自得哉。子不见。夫纷纷者之日逐而不知返也。扰扰者之日去而不可挽也。余又应之曰。佛最尚空。而大士慈悲。愿度众生。有度未尽。此愿无尽。儒之为道也。非好劳也。见沈迷而教之。见颠沛而扶之。人不安其食。不乐其居。而后为之粟以教其养。为之木以立其居。为之麻缕丝絮以御其寒。为之礼以范其制。为之乐以导其和。为之孝弟忠信以节其性情。为之兵革戈戟以善其守御。凡此者。皆不忍坐其困而安其危焉。故洪水横而尧舜兴。暴君作而汤武起。周之衰也。孔氏救之于言论之际。孟氏救之于辩驳之间。而余辈为之仙者。不为佛。不为儒。而冥顽无用。不大负上帝之仁。而一无补于下世哉。人之惑也。有七情以牵之。有五衰六耗以困之。逸而淫也。劳而邪也。皆不知幽明死生之故。圣愚臧否之殊。而永失其真。久迷其正。以至愈落愈下而莫之救也。余知其愚而为之。自不得已也。若知其不可而不为。是佛不必有世尊。儒不必有尧舜汤武也。更不必有孔氏孟氏。哓哓于春秋战国之时也。故曰。共善者世。独善者身。余甘于愚人不我度。我愿度之。忙碌凡尘。志坚意决。夫亦各行其愿而已矣。此顷于洞中问答语也。余诚愚矣。幸诸生毋负我愚。


十一

编辑

凡欲向玄门做功夫者。须有恒有养。勿忘勿助心中得益处。时时而有。时时而进。进一步。始觉前之所得又浅矣。观想一门不如静坐。静坐者。收其气守其神也。收其浮动之气。而真气乃生。守其散乱之神。而真神自见。婴儿姹女实两相成而两相会。非可偏向也。明如秋水镕如月。响似松风振似雷。此则气为真气。神为真神矣。


十二

编辑

夫事之在天。虚而莫测也。其间伸缩盈虚。每待机之将至。然后应之人之于世。如一念未起时。浑沦之体与天地同条贯通。迨意念一起。私欲一乘。喜怒哀乐之偏。贪痴嗔恨之蔽。锢结于中。而不可解。遂至失灵根而败至宝。入俗网以堕凡庸。可胜叹哉。人之所以如此者。良由是非之心不得其平。好恶之心不得其正。爱憎之见不得其中。故也。今世之所谓是者。自是其是。非大公之所谓是也。所谓非者。自非其非。而非大公之所谓非也。知其所是之有非。而自非其是。知其所非之有是。而自是其非。则凡吾之可恶而可憎者。其是必有在也。凡吾之可爱可羡者。其非必有在也。而其是非乃天下之是非。其爱憎乃天下之爱憎。好恶亦天下之好恶矣。夫谁谓本来之真性不可复。本来之真神不可守。本来之真原不可固。而天地浑沦之体不可与之并参而无异也哉。


十三

编辑

凡人行善难而积恶易。立功少而生罪多。苟非凛凛操存。日勤月励。如履霜坚冰。不能寡过。安望超玄而入圣。一生事可告人。有一件不可告人处。心上意不过。即仙佛所不宽。其责者。彼阎罗不来算帐耶。余道人惟心无欺。故乐受人欺。心无怨。故不报人怨。始而知有己。不知有人。继而知有人。不知有己。终而不知有人。并不知有己。不知有己则私去。不知有人。则欲消。以此淡定心。遂证虚无妙道。从未尝蒲团一坐。经咒一持也。今尔等皈依山内。颇闻心性之言。亦喻苦修之路。而能知不能行者。岂力之有未逮乎。抑亦物我见胜。利害见胜。身家见胜。功名富贵见胜。视身内功夫。若天边云影。可晓得此数事。俱从外来。与此身绝不相干。即相干而福有限。命有定。非可强邀袭取之者。试看世间王侯将相。一时显荣利达。炎威猛势。作祸作福。可畏可惧。人日趋承奉事之不暇。且得以奉事趋承之者。即云幸矣。及至身死名没湮埋荒土。向之趋承之奉事之者。如鸦飞兔走。转而承命于他人。亦安有向寒骨荒垄。追思往谊流连叹息者哉。是知生前一番受用。及受用人者。竟似冰消瓦解。而自己在地狱中。历尽万千苦恼有谁来救。道人勘破此关。故举功名富贵。漠不关心。而终日竟夜。惟把清心省。欲去私明理。一段实功行。行之百世。久而见性。久而见天。见性见天。斯能与蓬莱诸客相对。不至黑索拘挛。向地藏菩萨作对头矣。诸子其依我所论。亲身力行之。勿忘勿助。进道有阶。何患青霄洞天。不可翘足而至耶。日渐寒。时归肃杀。谨闭盖藏此其时也。看桃李争妍。名花笑日。今又枫林缀景黄叶飘零。何时序之推迁。景物之忽变。日月易逝。岁不重来。可不慨哉。天上碧桃。霜颜挺秀。此乃宇宙间第一变幻处。想亦真气凝结。元神积厚故也。人在天地。与物色何异。唯灵觉过之耳。苟不能善为培植。使真气散尽。本实先拨。欲望枝叶畅茂。不可得矣。从来修道者。曰精气神。则精气神者人之本源。犹草木之有根脚。根脚坏。则草木伤。精气神坏。则人之体伤。此三者之关人身不小。得精气神之完固。而后了其理。明其性。则超证之要途。不外是也。世人于此三项。暴弃者多。损伤者又多。欲其根基完固。而枝叶条达乌可得也。今欲得精气神之流通圆满。无少间碍。莫如孟子之言。勿忘勿助长也。所谓勿忘者。留其清气。复其本原。使神清气定。而精自伏藏也。所谓勿助长者。去情欲。省贪嗔。节游荡。释躁妄。除障碍也。守其固有。绝其本无。而精不磨。气不散。神不失也。兼而行之。真定而守之。利害不摇。患难不忘。宠辱不置。虽造次颠沛。未尝终食违。则心乎道矣。进乎道矣。


十四

编辑

道人开坛尘世。不是要人修斋诵经。学枯禅俗道。八十年来。知我者希。祈我者众。不知度须自度。祈须自祈。譬如耕田。播种得宜。方获嘉谷维草其宅。有年何望辟尘。一坛二十年。断续不一。迄今片壤锄茅一灯永继。是非偶然。众信之善功所固结而成。吾甚愧焉。但劳劳扰扰。不将实行功夫为诸生劝勉。是吾负诸生矣。诸生不遵吾言。是诸生负吾矣。鸾沙不可永寄。规条不可不永垂。诸生其各努力。第一要知本。忠孝之外无他道。忠孝者道之本也。不忠不孝。违天之理。犯王之法。阴阳中之弃物矣。凡吾弟子须知此为第一义。第二要安分。命有穷通。妄求者。焦心劳思分外经营。怨天不已。更用尤人。命不可强。罪业先增。可不惧哉。凡吾弟子以此守分心。便是安乐法。第三要习劳。人生在世。一人有一人之事。一日有一日之功。切不可因循过去。怠慢自甘。是为天地废人。凡吾弟子。宜三思之。第四要积功。功不在外施行。只在一心运转。毋憎人短。毋残物命。毋贪名利。毋炫己长。凡吾弟子。于此规条。尤宜韦佩。第五要明理。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为圣为狂。只在些子间争执。故曰世术多途。择业为先。业有大小。读书第一。养气修心。莫如学问。学问未充。顽物而已。凡吾弟子。可自励焉。第六要择交。交不密。道途人也。密而不择。荆棘生焉。从来友之贤否。关系吾身之成败。况当浇俗。可不戒心。吾弟子等。务此为鉴可也。凡此几条。平平淡淡。然是真实语。是人性命蒂。是人出世法。是人入室法。遵乎此者。日宫注名。月宫注籍。斗宫执奏。天曹保举。违吾言者。即经忏诵礼斋供殷勤。而东岳行文。太乙定罪。吾不能为之一助。


十五

编辑

吾前十年劝人。布施要人开吝囊。劝人诵经。要知三宝。劝人礼忏。要知罪过。劝人报应。要人知戒心。此都是下学功夫。诱人法门。非道之真骨髓也。今也人心离涣。面是背非。此辈庸流。来而不拒。去亦不追。付诸东流可耳。所存数十弟子。或系老成而追面目。或系儒生而求理性。或系出世而望真宗。或系悔心而精修励。老成者行安详。为儒者识素学。出世者空一切。悔过者志真笃。此皆吾道之宝也。安得而弃诸。道人后十年事。要将前项所劝人者。尽行芟除。只要劝人自修。何谓自修。前所颁六条是也。庸行乃为至行。庸德乃为至德。无歉于身乃为真真实实。无愧于心。乃为惺惺寂寂。梦寐乖张。只为此中多负累。匹夫成圣。由他此内有安排。诸生勉之。道人在此开化几年。从不曾以他事教汝等。不过要汝等奉一尼山。讨些榜样。尼山大圣也。安可学其希贤乎。心斋坐忘。颜氏之学也。欲入第一乘。可以颜子为祖师。危邦有守。白圭自咏。南容之学也。欲避世者。可以南容为祖师。疾恶若及身。存心无忮求。仲由之学也。欲善身者。可以季路为祖师。道人成道。绝无异样风规。大约合数子之长。而少加逸民规度。故曰仙。然而人以仙名我耳。而吾自拟。居然孔子门徒也。纯阳千古称奇士。究竟尼山一老徒。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