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二百三十五至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二至二百三十四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二百三十五至二百三十六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二百三十七至二百三十八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4-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086.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4-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086.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4-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086.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84-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086.djvu/5

凤翔府表               

                   

大清一统志

凤翔府在省治西少北三百六十里东西距四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乾州武功县

  界一百五十里西至甘肃秦州清水县界二百七十里南至汉中府凤县界一百七十里北至甘肃

  平凉府灵台县界七十里东南至西安府盩厔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凤县界一百八十里东

  北至乾州永夀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北至平凉府华亭县界二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三千里

︹分野︺天文井鬼分野鹑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雍州之域周王畿地春秋时为秦国

  都始皇时为内史地汉初属雍国后为右扶风地

  后汉因之三辅黄图扶风在夕阴街北光武后出治槐里献帝起居注中平六年省扶风

  都尉置汉安郡镇雍隃麋杜阳陈仓⿰氵幵 -- 汧五县三国魏为扶风郡地晋为

  秦国地后魏太延二年于雍县置平秦郡时扶风郡治好

  畤领美阳等县皆非今府地太和十一年兼置岐州西魏改郡

  曰岐山隋开皇三年郡废大业三年州废改置扶

  风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岐州天宝元年复曰扶风

  郡至德元载改曰凤翔郡二载升为西京凤翔府

  上元二年罢京隶关内道五代因之宋曰凤翔府

  属秦凤路宋史地理志凤翔府次府扶风郡凤翔军节度金亦曰凤翔府

  为凤翔路治皇统二年升为府军名天兴大定十九年更名凤翔军二十七年升总管

  元初立凤翔路总管府至元九年更为散府属

  陜西行省明曰凤翔府属陜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陜西省领州一县七

   凤翔县附郭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岐山县界四十里西至⿰氵幵 -- 汧阳县界三十

   五里南至宝鸡县界四十里北至麟游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岐山县界六十三里西南至宝鸡县界

   五十里东北至麟游县界九十里西北至⿰氵幵 -- 汧阳县界六十五里春秋时雍邑为秦都后置雍县属内

   史汉属右扶风后汉及晋因之后魏为平秦郡及岐州治隋为扶风郡治唐为凤翔府治至德二载

   改曰凤翔县又析置天兴县宝应元年省凤翔县入天兴宋因之金大定十九年改天兴县曰凤翔

   及元明均为凤翔府治 本朝因之岐山县在府东五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八十

   里东至扶风县界三十五里西至凤翔县界十里南至郿县界三十里北至麟游县界五十里东南

   至郿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宝鸡县界四十里东北至扶风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凤翔县界七十里秦

  汉雍县地后魏太平真君六年置周城县属平秦郡后周废天和四年改置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

  改曰岐山县属扶风郡唐属凤翔府宋金元明仍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宝鸡县在府西南

  九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岐山县界九十里西至甘肃秦州清水县界

  九十里南至汉中府凤县界一百三十里北至⿰氵幵 -- 汧阳县界四十里东南至岐山县界一百里西南至

  凤县界九十里东北至凤翔县界五十里西北至陇州界四十五里秦置陈仓县属内史汉属右扶

  风后汉及晋因之东晋末废改置苑川县后魏因之西魏复曰陈仓后周兼置显州㝷州县俱废隋

  开皇十八年复置陈仓县仍属扶风郡唐属凤翔至徳二载改县曰凤翔寻又改曰宝鸡五代宋

  金元明俱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扶风县在府东一百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一

  百里东至乾州武功县界四十里西至岐山县界二十五里南至郿县界三十里北至麟游县界七

  十里东南至武功县界四十里西南至郿县界二十里东北至乾州界四十里西北至岐山县界二

  十里秦汉美阳县地唐初为岐山县地武德三年分置𣲗川县四年属稷州贞观八年改曰扶风县

   属岐州至徳中属凤翔府宋因之金初改曰扶兴㝷复故元明俱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郿县

   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西安府盩厔县界六十里西至岐山县

   界三十里南至汉中府洋县界五十里北至扶风县界十里东南至盩厔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岐山

   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扶风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岐山县界十五里周郿邑秦置郿县属内史汉属

   右扶风为右辅都尉治后汉及晋因之后魏废太平真君六年改置平阳县属武都郡西魏改县曰

   郿城后周改置周城县天和元年于县置云州建德三年州废隋开皇十八年改县曰渭滨大业二

   年又改曰郿县属扶风郡义寕二年于县置郿城郡唐武徳初改曰郇州三年州废县属稷州七年

   属𡵨州至德中属凤翔府宋因之金贞祐四年属恒州元初升为郿州至元𥘉复为县属奉元路

   明还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麟游县在府东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

   八十五里东至乾州界七十里西至⿰氵幵 -- 汧阳县界一百里南至扶风县界四十里北至乾州永夀县界

   四十五里东南至乾州界七十里西南至峡山县界四十里东北至永夀县界四十五里西北至甘

   肃平凉府灵台县界一百十里秦杜阳邑汉置杜阳县属右扶风后汉初废永和二年复置仍属右

   扶风晋废隋大业初改置普润县属扶风郡义寕元年増置麟游县兼置凤栖郡二年改郡曰麟游

   兼领普润县唐武徳元年改郡曰麟州贞观元年州废二县俱属岐州至徳中俱属凤翔府宋金因

   之元废普润县人麟游仍属凤翔府明亦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氵幵 -- 汧阳县在府西少北七

   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凤翔县界三十五里西至陇州界四十五里南至宝鸡县

   界二十里北至甘肃平凉府灵台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宝鸡县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陇州界五十里

   东北至凤翔县界五十里西北至陇州界三十五里汉置隃麋县属右扶风后汉为隃麋侯国晋省

   ⿰氵幵 -- 汧县后周置⿰氵幵 -- 汧阳县兼置⿰氵幵 -- 汧阳郡㝷废郡隋属扶风郡唐属陇州宋因之金移陇州来治元仍属

   陇州明嘉靖中改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陇州在府西少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五

  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氵幵 -- 汧阳县界四十五里西至甘肃秦州清水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宝鸡县界

  一百四十里北至甘肃平凉府崇信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宝鸡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秦州界二

  百二十里东北至平凉府灵台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平凉府华亭县界七十里秦⿰氵幵 -- 汧邑属内史汉置

  ⿰氵幵 -- 汧县属右扶风后汉及晋因之后魏置陇东郡正光三年兼置东秦州孝昌三年陷废永熙元年

  置东秦州及⿰氵幵 -- 汧阴县西魏废帝三年改州曰陇州县曰杜阳后周复曰⿰氵幵 -- 汧天和五年州废大象二

  年复置隋开皇三年郡废五年改县曰⿰氵幵 -- 汧源大业三年州废㔉扶风郡义寕二年复置陇东郡唐武

  徳元年复曰陇州天宝元年改为⿰氵幵 -- 汧阳郡乾元元年复曰陇州属关内道宋仍曰陇州属秦凤路金

  移州治⿰氵幵 -- 汧阳元初复移治⿰氵幵 -- 汧源属巩昌路延祐四年省⿰氵幵 -- 汧源县入州明属凤翔府 本朝因之

 ︹形势︺地形险阻原田肥美二南诗谱右袤泾原地平少岩

  阻唐书王承元传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

  郁曲如长蛇宋苏轼诗四山之中五水之会陇关阻其

  西益门扼其南

 ︹风俗︺民厚重质直无骄惰浮靡之习修习战备高

  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寰宇勤稼穑务本业俗习忠

  厚士皆儒雅

 ︹城池︺凤翔府城周十二里有奇门四池广三丈唐末建明景泰正徳万历间屡修 本朝

  乾隆十七年重修 凤翔县附郭岐山县城周五里有奇门二池广三丈元至元年间

  因唐旧址筑明景泰嘉靖万历间屡修 本顺治十四年乾隆十八年四十四年屡修宝鸡

  县城周二里七分门三池广一丈七尺唐至德中建明景泰初拓修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

  扶风县城周四里门七西北依山东南因𣲗水为池明景泰元年土筑崇祯十一年

  甃砖 本朝顺治十七年康熙五十三年乾隆十七年嘉庆二十年屡修郿县城周三里门

  三城外有池元至大元年土筑明万历初甃砖 本朝顺治中修乾隆二十七年重修麟游

  县城周三里门三明景泰元年因旧址建天顺中增筑外城因山为险周九里有奇 本朝顺

  治中修乾隆三十一年重修⿰氵幵 -- 汧阳县城周三里有奇门四池广一丈五尺明嘉靖中建

   本朝雍正七年修陇州城周五里有奇门四池广一丈五尺明景泰初因旧址改建 本

  顺治十七年乾隆二十年重修

 ︹学校︺凤翔府学在府治东南旧在治东一里许宋庆历中建元末徙今所明洪武四年

  入学额数二十名凤翔县学在县治东南府学之西明洪武中建 本朝顺治十年

  入学额数十五名岐山县学在县治东唐武徳中建元至元中重建明时屡修 本朝

  顺治十四年康熙二十四年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宝鸡县学

  治西元泰定中建明洪武中修入学额数十五名扶风县学在县治东唐大历二年建

  宋元明时屡修 本朝顺治三年嘉庆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郿县学在县治西

  元至正初建明宏治八年徙治东嘉靖十四年复旧所 本朝康熙十年雍正十一年重修入

  学额数十二名麟游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修入学额数八

  ⿰氵幵 -- 汧阳县学在县治东旧在故县内明嘉靖中徙建今所 本朝乾隆四十五年修入

  学额数十二名陇州学在州治西南二里许旧在故城内明宣德中徙建今所 本朝顺治

  十一年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岐阳书院在府治东又名崇正书院本宝昌寺故址明正

  德中建书院祀周公召公太公以宋儒张载配东西庑祀名宦乡贤凤翔书院在凤翔县

  治南乾隆四年建凤起书院在凤翔县乾隆三十二年建凤鸣书院

  山县乾隆四十四年建鸡峰书院在宝鸡县干隆八年建石鼓书院

    鸡 县 东干 隆二 十 七年 建多   贤书院在扶风 县 南一 里飞 凤 山明宏治 中 建  本朝 干 隆

    二 年移建 小 西街 四十七 年 修横   渠书院在 郿县东五 十里本 宋儒 张子故居 元泰定 中

    改建   本 朝干隆三 十 年 重建 岍    山书院在陇 州 西 北 五里明 宏 治 间 建

  ︹户口︺原 额人 丁二十 六 万二 千 七百 三十 五 今 滋 生民 户共 男妇一 百 三十 四 万八 千四 百 二 十 八

    

  ︹田 赋︺民 地三 万九 千 六百 二十 四顷 七十 一亩八 分三 釐额 征地 丁 银一 十九 万三 千九 百九十 四

    两九 钱八 分 六 釐粮 一百一 十 石 三 合 六 勺  屯地三 千五 百 八 十四 顷四十 亩 七 分 六 釐 额徴 地

    丁 银三 千二 百六 两一 钱七分粮 一万六 千七 百六 十二 石三 斗五 升三 合五勺  更名地 三百 一

    十七 顷九 十六 亩七分一厘 额徴 地 丁 银一 百五十六 两七 钱九 分六釐粮一 千九 百 七 十二 石九

    斗二升八合五勺

  ︹山川︺雍山在凤翔县西北水经注雍水岀雍山明统志在府城西北三十里灵山

   翔县西北三十五里鸡冠山在凤翔县北三十里紫荆山在凤翔县东北十五里

   杜阳山在凤翔县东北水经注故雍县有杜阳山山北有杜阳谷有地穴北入不知所极在

   天柱山南九域志天兴县有杜阳山明统志山在府东北二十五里其麓有老君坡杜水所出

   楼山在岐山县南西接宝鸡县界形如楼阁上有龙湫祷雨辄应青峰山在岐山县

   桥山在岐山县西南与宝鸡县接界岐山在岐山县东北禹贡导岍及岐诗周颂彼

   伹矣岐有夷之行国语内史过曰周之兴也𬸚𬸦鸣于岐山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曰岐山汉

   书地理志美阳县禹贡岐山在西北水经注小横水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颜师古曰其山两岐俗

   呼箭括岭括地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在岐山县东北十里寰宇记岐山即天柱山周𬸚𬸦鸣于山上

   时人亦谓此山为凤凰堆或云其峰高峻迥出诸山状若天柱因以为名胡三省曰在凤翔东四十

   里县志天柱山在县北十里一名凤凰山一峰如柱又云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盖即指箭括山也

   崛山在岐山县东北四十里山多石穴唐建耆阇寺亦名耆阇山皆岐山延亘而异名也

   括山在岐山县东北六十里南去麟游县五十里亦即岐山其最高处为箭括岭岭巅有缺故

   名明统志以为即太王所逾之梁山误又有三龙山在县东北后周以此名县五将山

   山县东北与麟游县接界晋太元十年慕容冲攻逼长安符坚以谶书有云帝出五将久长得遂奔

   五将山为姚苌将吴忠所执水经注扶风杜阳县有五将山元和志山在岐山县西北六十里旧志

   在县东北五十里又在麟游县西南五十里石鼓山在宝鸡县东南元和志石鼓文在天

   兴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纪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迹也明统志石鼓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山麓旧有石如鼓者十今在国子监 按诸志皆以山因石鼔而名然刘昭郡国

   志注引三秦记云陈仓县有石鼓山将有兵此山则鸣似又不因石鼓得名也陈仓山

  鸡县东南一名宝鸡山史记封禅书秦文公十九年得陈宝于陈仓北阪其神若雄鸡水经注陈仓

  县有陈仓山山上有宝鸡鸣祠昔秦文公感伯道之言游猎于陈仓遇之于北阪得(⿱艹石)石焉其色如

  肝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其来也自东南煇煌声如雷野鸡皆鸣故曰鸡鸣神也元和志山在陈仓

  县南十里接梁凤二州界唐书地理志宝鸡县有宝鸡山明统志陈仓山在县南四十里一名鸡峰

  山有三峰并峙为县之胜石塔山在宝鸡县东南七十里上有石盆岁旱祷雨于此

  门山在宝鸡县西南十五里即秦岭之北谷古益州境由此而入故曰益门煎茶坪

  山在宝鸡县西南六十里旧志俗传汉高帝出故道时驻马煎茶于此又蛇山在县西南八十里

  茂陵山在扶风县东三十里相传汉末马超居此飞凤山在扶风县南一里一峰孤

  峙势如凤翥贤山在扶风县南二十里峰峦峻秀对眺终南远临渭水山有洞相传为昔贤

  美山在扶风县西北接岐山县界山多奇石青绀嵌空比于灵壁美水岀此明月

   山在扶风县北五十里白石灿烂夜有光如月山壑有清风洞洞口径尺许风声长吼其深莫测

   山之东接乾州界梁山在扶风县东北接乾州界详见乾州终南山在郿县南元和

   志在县南三十里寰宇记岐山县有终南山东连亘入京兆府界明统志在岐山县南五十里连互

   扶风鄠县长安蓝田界西抵大散关太白山在郿县南接汉中府洋县界即终南山别名汉

   书地理志武功县太壹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惇物皆在县东水经注太白山在武功县

   南去长安三百里不知其高几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军行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

   杜彦达曰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山上有谷春祠山下有太白

   祠元和志太白山在郿县东南五十里寰宇记周地图记云太白山上恒积雪无草木山半有横云

   如瀑布则澍雨人常以为候故语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 按唐史天宝八载太白山人李浑上言

   有神人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纪圣皇福夀之符命御史中丞王𫟹入山求获之于是封太白山神

   为神应公四时祭祀改金星洞为嘉祥洞地理通释西京赋以终南太一并列唐六典又以终南太

   一并列明非一山盖终南南山之总名太一太白此山之别号府志太白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锺西

   方金星之秀关中诸山莫高于此上有湫池虽三伏亦凝冰道书以为第十一洞天县志太白山北

   有四觜山山峦如叠障迤逦登太白峰俯瞰群山若冈阜其南为武功山即古垂山俗讹为嶅山其

   西曰瓦窑山又西曰驼羊峰抵斜谷接岫连麓周五百里马冢山在郿县西水经注渭水东

   迳马冢北诸葛亮与步骘书曰马冢在武功东十馀里有高势明统志有衙岭山在县西南十五里

   俗呼马鞍山县志马鞍山一名马岭山 按马鞍山盖即马冢之讹若衙岭山斜水所出在今汉中

   府褒城县界明志误童山在麟游县外城内北隅山脉自甘肃平凉府灵台县蜿蜒至此轩然

   直上为山脉结聚之处紫石山在麟游县东二十里二水合流处山麓石皆柴色山半有

   瀑布自石腹中出直下层崖有龙飞凤舞之势马鞍山在麟游县东南十里吴双山

  在麟游县东南四十里南接扶风县界有四峰争耸北曰接辰南曰联斗东曰萃旭西曰落照俗名

  吴重山又名四峰山险峻可资守御明崇祯十二年贼张一明据此月馀始平扶风县志山在县北

  五十石臼山在麟游县南少东十里两掖拱起如翼中有平地数亩有云湫池其绝顶

  石壁千㝷可望邠干相传唐太宗每幸九成宫使徐世𪟝屯军于此营址尚存青莲山

  游县西南二十里唐九成宫之屏山也天台山在麟游县西五里即九成宫故墟其阳崇

  岩崛起上有苍松古柏鸣凤山在麟游县西五里与天台山相对小石孤立状如岛屿相

  传尝有凤凰鸣于其上亦名凤台山又屏山在鸣凤山北苍崖百尺势折如屏巨石危悬若坠有泉

  自崖半石罅中出亦名滴水崖宝玉山在麟游县西少北七十里又县西八十里有龙凤山

  加伏山在麟游县西北四十里群山环拱联络数十里接甘肃平凉府灵台县界龙泉

  山⿰氵幵 -- 汧阳县东十五里有泉出其下卧虎山⿰氵幵 -- 汧阳县明统志在县东二里以形似名

   县志今在县城稍西龙盘山在陇州东南隋书地理志南由县有磐龙山寰宇记龙盘山在

   吴山县东南七里州志山势盘曲如龙为一州之胜紫塠山在陇州南唐书地理志吴山县

   有紫塠山明统志在州南四十里色如堆紫旧属吴山县吴山在陇州南周礼职方氏雍州其

   山镇曰岳山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曰岳山吴岳汉书地理志⿰氵幵 -- 汧县吴山古文以为⿰氵幵 -- 汧山后汉

   书郡国志⿰氵幵 -- 汧县有吴岳山本名⿰氵幵 -- 汧水经注吴山三峰霞举叠秀云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

   落势国语所谓虞矣元和志吴山在吴山县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阳以为西岳今为国之西镇山国

   语谓之西吴寰宇记郭璞曰吴岳别名开山州志山在州南八十里有峰十七得名者五中为镇西

   峰卑而独秀镇西之左为大贤峰右为灵应峰峰上有雷神洞峰下崖高千丈飞流飘漾谓之晴岩

   飞雨又有灵湫岁旱乡民祷两于此灵应之南为会仙峰大贤之左为望辇峰峰下有大锦屏小锦

   屏相去里许耸峭如壁其馀有真人洞餐霞洞阎王窆神岔沟元鹤巢凤凰石巢诸胜又有笔架山

  在吴山岳庙前山势如笔架一名小五峰西秦山在陇州西南寰宇记在陇安县北二十里

  山内有秦王试剑崖旧志在州西南六十里金门山在陇州西南百里两山对峙如门渭

  水流其中水经渭水东南出石门疑即此秦岭山在陇州西南辛氏三秦记秦岭西尽⿰氵幵 -- 汧

  寰宇记在陇安县西南过渭河接凤州界岍山在陇州西书禹贡导岍及岐隋书地理志⿰氵幵 -- 汧

  县有⿰氵幵 -- 汧山括地志山在⿰氵幵 -- 汧源县西四十里东邻岐岫西接陇冈元和志在⿰氵幵 -- 汧源县西六十里北与陇

  山接禹贡导岍及岐是也 按两汉志皆谓吴山⿰氵幵 -- 汧山通典元和志寰宇记俱别有汧山与吴山

  不相蒙近志皆因之然脉络相连在古只是一山也慈山在陇州西四十⿰氵幵 -- 汧水所经

  山在陇州西八十里其山高峻盘折而登凡五十里始至绝顶有分水岭为秦凤要害之地

  井山在陇州西有里山顶有井四时不涸与关山皆即陇山之异名与甘肃秦州清水县分界

  陇山在陇州西北接甘肃秦州清水县界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十月行幸雍遂逾陇登空同

  张衡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水经注⿰氵幵 -- 汧水出⿰氵幵 -- 汧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岩障高崄不通轨辙故张衡

  四愁诗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元和志陇山在⿰氵幵 -- 汧源县西六十二里明统志在州西

  北六十里景福山在陇州西北接甘肃平凉府华亭县界一名龙门山上有凤爪朝元定心

  三峰下有甘露泉大虫岭在宝鸡县东北亦名西平原接凤翔县界宋史绍兴十年吴璘

  杨政与金将萨理罕夹渭而军璘置军大虫岭萨理罕觇之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此难与争遂

  引去明统志西平原在县东北十里宋吴璘与金萨理罕相持处旧志原去凤翔县三十里盖据高

  峻处故谓之岭 萨理罕旧作撒离喝今改秦王岭在郿县东十馀里稍西曰小秦王岭

  有石表曰东西岭堠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屯兵于此崔模岭在麟游县东北寰宇记在

  县东北五十里县志谓之催木岭在县东北四十里隋营仁夀宫旧渭上运木经此箭筈岭

  ⿰氵幵 -- 汧阳县南十里五代梁贞明六年蜀将陈彦威出散关败岐兵于箭筈岭旧置关于此又蛇儿岭

  在县东五里势如长蛇鱼塘峡在麟游县南二十里层陵如削怪石百岀又县西二十五

  里有龙窝峡石鼓峡在麟游县北十里澄水所经峡凡三折不容旋马飞涛激浪声喧(⿱艹石)

  塔儿峡在陇州东南四十里旁有石洞数丈可容百馀人青山环峙一水七折方出峡

  口峡前又有三水合流而下青阳峡在陇州西北四十里唐杜甫有诗五畤原

  在凤翔县南史记秦太纪襄公始祠上帝西时文公十年初为鄜畤宣公四年作密畤封禅书秦文

  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史敦曰此上帝之征于是作鄜畤祭白帝宣公作密畤于渭

  南祭青帝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献公作畦畤栎阳祭白帝及秦并天下诸祠唯

  雍四畤上帝为尊汉二年高祖入关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

  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汉书地理志雍县有五畤括地志五畤原在雍县南二

  十里又寰宇记有三畤原在扶风县南二十里旧志原东连武功县界秦鄜畤密畤吴阳上畤皆近

   此原故名彭祖原在凤翔县西二十五里周原在岐山县东北岐山下诗大雅周原

   膴膴堇荼如饴原之得名以此帝王世纪周城南有周原水经注小横水迳周城历周原下旧志原

   东西横互地宽平而肥美在岐山县东四十里和尚原在宝鸡县西南宋绍兴初吴玠大败

   金兵于此文献通考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宝鸡两驿过此则路径散漫无所限隔明统志原在

   县西南三十五里大散关之东县志又有八角原在县西二十里其形八角又陵原在县治北以金

   陵河迳其左故名其脉自吴山延互而来形如屏障五丈原在郿县西南与𡵨山县接界蜀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悉大泉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渭南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水经注渭水迳五丈原北渭水南原也又斜水迳

   五丈原东诸葛亮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馀魏书地形志平阳有五丈原

   隋书地理志郿县有五丈原元和志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明统志在县西三十里旧志原在岐山

  县南五十里积石原在郿县西北接岐山县界魏志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田于兰坑

  时司马宣王屯渭南郭淮䇿亮必争北原遂先据之晋书本纪时亮上五丈原将北渡渭郭淮与亮

  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五丈原水经注渭水东迳石源即北原也通典郿县有东积石原

  西积石原元和志原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县志原在县西南距五丈原二十五里又马头原在清湫

  堡南符登破姚苌于此方山原在陇州西南晋隆安初武都氐屠飞啖铁等叛杀秦陇东

  太守姚回屯据方山原宋绍兴中吴玠与金兵战于此宋会要绍兴十一年金求商州及和尚方山

  二原许之于是遂以太散关为界州志原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黄花谷在凤翔县北二

  十里又牛钵谷在县北三十里麦涧谷在宝鸡县西七十里明洪武三年谷中产瑞麦故名

  斜谷在郿县西南史记货殖传巴蜀四塞然栈道千里唯褒斜绾毂其口后汉书郡国志武功

  县有斜谷蜀志秦宓曰三皇乘祇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建兴六年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

   十二年亮悉大众由斜谷出后魏纪正始四年斜谷旧道地形志平阳县有斜谷元和志褒斜道

   一名石牛道宋李文子蜀镒斜谷在郿县南谷中皆穴山架木而行县志斜谷在县西南三十里入

   谷口二百二十里抵凤县界出连云栈复百五十里岀谷抵褒城长四百七十里旧设关尉复移置

   宝鸡县之方塞今土人犹称曰斜谷关又见汉中府沙金谷在陇州西北十五里亦作杀金

   谷宋建炎中诸将败金兵于此又水谷在州东北五里雨暴水溢冲啮州城为患五里坡

   在凤翔县西宋建炎三年熙河将张严追击金兵及凤翔境上至五里坡金将罗索伏兵坡下严遇

   伏败死县志坡在县西与⿰氵幵 -- 汧县接界 罗索旧作娄室今改龙尾坡在岐山县东晋义熙

   十一年夏将赫连建入新平后秦将姚弼与战于龙尾堡捦之唐武德七年移岐山县治于龙尾驿

   城盖昔时尝置堡及驿于此中和元年凤翔节度使郑畋败黄巢兵于龙尾坡明统志龙尾坡在县

   东二十里响珰坡在郿县西十里人行则有声故名锺吕坪在郿县东南五十里

  南山内小山不甚高而顶宽平俗传锺吕传道于此石墨洞⿰氵幵 -- 汧阳县东南三十里石门遗

  事洞产石墨汉尚书令仆丞郎月给隃麋墨二枚或即此然墨粗不堪用秦王洞⿰氵幵 -- 汧阳县

  南二十里与石墨洞相近有石穴深数丈寒洌逼人入洞数里闻水声滴⿰氵历 -- 𤁋则寒不可入丹阳

  洞在陇州北里许世传马丹阳成仙处中有殿阶下有柏分十股柏中有清泉四时不涸

  阳水在凤翔县东水经注左阳水世名之西水北出左阳谿南流迳岐州城西又南流注于雍

  水旧志左阳水行十里至西平伏不见伏三十里至三岔复出东流合塔寺泉谓之塔寺河府志塔

  寺河在府东二里从西来转南达于雍水东水在凤翔县东水经注东水俗名也水出河桃谷

  南流右会南源世谓之返眼泉乱流南迳岐州城东而南合雍水州居二水中南则两川之交会也

  府志返眼众在郡西北三十里横水在凤翔县东东南流迳岐山县南又东南流合雍水亦名

  杜水今曰潢河水经注杜水出杜阳山其水南流谓之杜阳川东南流左会漆岐二水俗谓之小横

  水亦或名米流川迳岐山又屈迳周城南又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又东

  迳中亭川注雍水寰宇记岐山县有姜泉明统志横水在府城东三十里来自杜阳川流入渭俗呼

  夜叉河岐山县志潢河在县南三里一名水南河东南流十里会濉河为交河亦曰双谿又南寺沟

  在县西佛儿沟在县西七里源自周公庙润德泉俱流入潢河雍水在凤翔县西东南流迳岐

  山扶风二县南又东流入乾州武功县界水经注雍水出雍山东南流历中牢溪世谓之中牢水亦

  曰冰井水南流迳胡城东而左会左阳水与东水合世亦名之为淬空水东流邓公泉注之自下虽

  会他津犹得通称东迳邵亭南世谓之树亭川盖邵树声相近误耳又东南流与杜水合又东迳美

  阳县西又南流注于渭寰宇记雍水在天兴县北二里源出县西北平地又雍水在扶风县东一百

  步 按今雍水在岐山者俗名濉河一名复河至扶风县合𣲗水自下又通名为𣲗水亦名白水皆

  即雍水之讹也邓水在凤翔县北水经注邓公泉水出邓艾祠北故名邓公泉数源俱发于雍

   县城南东流注于雍明统志邓水在府城北二十五里通志水在府城北十里合塔寺河入于渭

   𣲗水在岐山县东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入雍水汉书沟洫志关中灵轵成国𣲗渠引诸川注如

   淳曰水出韦谷元和志扶风县南𣲗川水近代讹作围寰宇记津谷水源出岐山县东北六里𣲗谷

   南流入扶风县界又𣲗水在扶风县南三十里按𣲗水在岐山县东扶风县西今已淤塞元和志

   云在扶风南县志亦云在县南门外者乃雍水也寰宇记谓在县南三十里亦不合南盖西字之讹

   斜水在歧山县南自汉中府褒城县流迳县南又东北迳郿县西入渭今曰斜谷河其上流名

   桃川史记河渠书褒水通沔斜水通渭褒之绝水至斜间百馀里汉书地理志武功县斜水岀衙领

   山北至郿入渭水经注斜水出武功县西南衙岭山北历斜谷迳五丈原东亦谓之武功水北流注

   于渭括地志斜水源出褒城县西北九十八里衙岭山与褒水同源而分流寰宇记郿县斜水出斜

   谷历邑界东入渭县志桃川在县南一百五十里其川东西四十里南北三里流为斜谷河经太白

   峡斜谷关北流入渭一名石头河其水灌田甲于他处府志斜谷河在郿县西二十五里与岐山县

   接界金明昌八年郿令孔天监凿南山开渠五十里导斜水自斜谷北流迳县城东以资汲溉谓之

   孔公渠岁久渠淤明景泰二年典史高瑄复开濬郿县志斜谷河分导县境者曰清水河迳马鞍山

   东北流二十里入渭其东导一派曰磨渠河与苍龙谷水合亦曰苍谷水其水南自苍谷东入干沟

   以在城南亦名南河金陵水在宝鸡县东五里源出陇州吴山南流迳陵原又南入渭又清

   水河在县东南二十里马谷河在县东南四十里绥阳谿水在实鸡县东南水经注绥

   阳谿水上承斜水水自斜谷分注绥阳谿北届陈仓入渭诸葛亮与兄瑾书曰有绥阳小谷山崖纪

   重谿水纵横难用行军者也旧志绥阳谿在县东南五千里 按明统志洛谷水在县东南六十里

   源出南山北流入渭盖即此水误以斜谷为洛谷也磻谿水在宝鸡县东南水经注水出南

   山兹谷乘高激流注于谿中谿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

   泉也今人谓之几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迹罕交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流

   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尚存是有磻谿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

   流十二里注于渭括地志兹泉出岐山县西南几谷通典虢县有磻谿太公钓处明统志磻谿在宝

   鸡县东南八十里县志北流至岐山县界入渭一名璜河捍水在宝鸡县西南水经注捍水出

   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西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县志今有塔河在县南十五里又清涧河在

   县西南五里源出煎茶坪水势汹涌东北流入渭流玉涧在县西二里源出陵原南流入渭

   水在扶风县东源出县西北美山流迳县东十五里浪店南入雍水亦名浪店沟又泰川在县东

   北二十五里南流合美水赤谷水在郿县东南县志俗名红河源出太白山顶太白湫名太

   白峡水自山岩喷飞而下一名瀑布泉出谷分三派其迳河底注渭者曰洪沟河亦曰甯曲河 本

   康熙八年知县梅遇开全渠引此水溉田数百顷其迳第二坡由教坊入渭者曰教坊河迳马头

  原由清湫注渭者曰清湫河又东有黑谷水出自滴水崖北流入清湫河又东有山河发源太白湫

  出潭谷口流二十馀里为槐芽泉西注渭温泉水在郿县东南一名凤泉汤水经注温泉水

  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达曰可治百病世清则疾愈世浊则无验其水下合溪流北注十三

  里入渭唐书地理志郿县有凤泉汤旧唐书明皇开元三年幸郿县凤泉汤府志温泉在郿县东

  南五十里泉南有鱼洞每岁谷雨先有金鲫浮游少焉大鱼涌出三日乃止有鳞鬛异常者谓之鱼

  龙故亦名鱼龙泉其水出碌𥑤崖迳锺吕坪出谷口北流二十五里注渭以发源汤谷故名汤荅河

  大振谷水在郿县东南俗称仙人峡水源出县东南燕子窝北流二十里与韦谷水合名

  两谷河又北入渭河有怪石多沙又名沙河北流二十里入渭其韦谷水俗讹为泥谷源出县东南

  扫帚岭北流合大振谷水入渭东接西安府盩厔县界澄水在麟游县城东源出县北澄名

  里南流合杜水入渭县治居二水之中杜水在麟游县南东南流入乾州武功县界汉书地

   理志杜阳县杜水南入渭水经注水发源杜阳县大岭侧世谓之赤泥岘沼波历涧俗名大横水疑

   即杜水矣其水东南流东迳杜阳故城世谓之故县川又东二坑水注之水有二源一水出西北渎

   魋水二合而东历五将山又合乡谷水水出乡谿东南流入杜谓之乡谷川又南荚水注之隋书元

   晖传开皇初请决杜阳水灌三畤原溉舄卤之地数千顷地理志普润县有杜水寰宇记杜水源出

   普润县东南谿涧间县志杜水源出县西五十里招贤镇行石涧中东南流至九成故宫西纳西海

   口水又西南纳清河水又东迳县南北受通济桥五龙泉和尚泉等水南受马家沟水又东折过峡

   合澄水迳邑之东山石壁下复折而过慈禅寺受白臼山史家河水又折至紫石山后左受吴双以

   北之水又数折北受尉迟涧水又数折受小花石沟水出县境迳好畤下至武功会雍水入渭其五

   龙泉在县西门外水极清冽旁有亭谓之五龙泉亭漆水在麟游县西东南流至岐山县界入

   横水说文漆水出杜阳县岐山东入渭水经注漆水出杜阳县之漆溪谓之漆渠故徐广曰漆水岀

  杜阳之岐山者是也漆渠水南流大栾水注之二川洋逝俱为一水南与杜水合隋书地理志普润

  县有漆水括地志漆水出普润县东南岐山东南入渭县志漆水岀县西一百二十里旧普润县西

  下合岐水岐水在麟游县西水经注大栾水出杜阳县西北大道川东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

  淮南子曰岐水岀石桥山东南流相如封禅书曰放龟于岐汉书音义曰𡵨水名谓斯水矣隋书地

  理志普润县有岐水寰宇记岐水源出普润县东南流入漆水细川谷水在麟游县西寰

  宇记细川谷水在普润县南北入泾州界 按后魏永安中高平贼帅万俟丑奴散营于岐州之北

  百里细川即此一水在陇州东南水经注⿰氵幵 -- 汧水东会一水水发吴山山下石穴广四尺高七尺

  水溢石穴县波侧注发源成川北流注于⿰氵幵 -- 汧州志一水河发源望辇峰左旋绕庙前东北流入⿰氵幵 -- 汧

  按水经注称一水者甚多皆非水名此条云⿰氵幵 -- 汧有二源一水岀县西山谓之龙鱼川又云⿰氵幵 -- 汧水又

  东会一水是二水者皆⿰氵幵 -- 汧水之源非别名一水也州志称一水河乃沿袭之讹其水又名八渡河

   金泉水在陇州东南四十里一名白龙泉水出如注东北流入⿰氵幵 -- 汧资灌溉 按水经注⿰氵幵 -- 汧

   石曰龙泉泉迳五尺源流𡚒通沦漪四出东北注⿰氵幵 -- 汧即此渭水在陇州南自甘肃秦州清水县

   入州境迳宝鸡县治南又东迳岐山县南又东迳扶风县南郿县北接乾州武功县界又东入西安

   府盩厔县界水经注渭水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迳南由县南东与楚水合又东迳西武功北与捍

   水合又东右合南山五谿水又东过陈仓县西又东与绥阳谿合又东迳郁夷县故城南⿰氵幵 -- 汧水入焉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又东迳石源又迳五丈原北又东迳郿县故城南又东迳武功县斜水自南

   注之又东迳马冢北又迳武功县故城北又东迳斄县故城南又东雍水注之又东迳郿坞南洛水

   注之元和志渭水在南由县南四十里岐山县南三十里又宝鸡县在渭水北郿县在渭水南一里

   寰宇记渭河在陇州陇安县西南四十五里府志渭河今在陇州南一百四十里宝鸡县城南半里

   许岐山县南三十五里扶风县南二十里郿县北三里⿰氵幵 -- 汧在陇州南东南流经⿰氵幵 -- 汧阳县南

  又南至宝鸡县东入渭汉书地理志⿰氵幵 -- 汧⿰氵幵 -- 汧水出西北入渭水经注⿰氵幵 -- 汧水岀⿰氵幵 -- 汧县之蒲谷郷弦中谷

  尔雅曰水决之泽为⿰氵幵 -- 汧⿰氵幵 -- 汧之为名实兼斯举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小陇山其水东北流历涧注以

  成渊潭涨不测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而莫敢采捕因谓是水为龙鱼水自下亦通谓之龙鱼川川水

  东迳⿰氵幵 -- 汧县故城北又东历泽乱为一右曰龙泉又东会一水又东南迳隃糜县故城南又东南历慈

  山迳郁夷县又迳平阳故城南又东流注于渭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四年幸陇州校猎于鱼龙川元

  和志⿰氵幵 -- 汧水在⿰氵幵 -- 汧阳县南一里州志⿰氵幵 -- 汧河在州城南源出岍山东流会北河又东南入⿰氵幵 -- 汧阳县境滨水

  之地自州以西至⿰氵幵 -- 汧阳宝鸡几二百里谓之⿰氵幵 -- 汧虽隆冬蔬草长青如春又鱼龙川在州城北一名

  北河源出小陇山其流最细东会温泉水南入⿰氵幵 -- 汧其温泉在州西北十五里隆冬不冰一名汤池⿰氵幵 -- 汧

  阳县志⿰氵幵 -- 汧水迳县东三里玉清宫前有石峡对锁每逢霖雨水发波势⿰氵匃 -- 汹涌声如雷霆谓之大石门

  其东一里许为小石门世传大禹导岍时所凿宝鸡县志⿰氵幵 -- 汧阳河在县东三十里白环水

  在陇州南寰宇记吴山县有白环谷注水经云南由县有白环水源岀白环谷金史地理志⿰氵幵 -- 汧源县

  有白环水州志白环谷在州西水流如环故名长蛇水在陇州西南水经注渭水东与楚水

  合世所谓长蛇水水岀⿰氵幵 -- 汧县之数历山南流迳长蛇戍东又南流注于渭阙骃以是水为⿰氵幵 -- 汧水焉元

  和志长蛇川在南由县西百步州志在故吴山县境内其流委曲如蛇汭水在陇州西北东

  北流入甘肃平凉府华亭县界诗大雅芮鞫之即周礼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汉书地理志⿰氵幵 -- 汧县芮

  水出西北东入泾诗芮阸雍州川也寰宇记水经注芮水出小陇山其川名汭明统志汭水在陇州

  西北源出弦蒲薮 按诗芮鞫之即汉志作芮阸颜师古曰韩诗作芮阸考周礼注引诗汭泦之即

  一本作㘲广韵曲岸水外曰𨸰或作㘲盖泦𨸰㘲本是一字汉志作阸乃𨸰字之讹今汭水在华亭

  县不属州境畤沟河在扶风县东西北从岐山来南流入雍水俗谓之漆水干沟

  河在郿县东五里源岀县西南磨石谷东北流合井索谷万户谷桐谷骆谷之水自西南抵东北

  纡屈四十馀里入渭旱则绝流故名干沟涝时五谷皆会故又名五谷水陆川在宝鸡县西二

  十五里即秦地平川尽处晖川⿰氵幵 -- 汧阳县西其上流曰三涧沟为北山水所聚南流入⿰氵幵 -- 汧水旧

  有桥跨其上今废弦蒲薮在陇州西周礼职方氏雍州其泽薮曰弦蒲尔雅秦有杨陓注

  在今扶风⿰氵幵 -- 汧阳县西疏周礼弦蒲即杨陓也水经⿰氵幵 -- 汧水出⿰氵幵 -- 汧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明

  统志薮在陇州西四十里隃麋泽⿰氵幵 -- 汧阳县东八里汉以此名县其地近水宜秔稻今湮

  草辟谷溪⿰氵幵 -- 汧阳县西三十里其西有石鱼沟旧有石鱼神庙相传沟内有石取者䖍祷

  剖石则两片皆鱼形否则不全尉迟涧在麟游县东三十里两山险阻中横一涧相传唐尉

  迟敬德所开鲁班沟在岐山县东十里又龙尾沟在县东二十里麻叶沟在县东二十五

  里俱南流入交河白玉沟在岐山县南五十里渭南小水也源出五丈原西凉庐山下北

  流入天池沟⿰氵幵 -- 汧阳县东十里水流不竭近旁有长渠引水入城民资其利今废

  岔沟在陇州南吴山下分流一入五峰山壑一入一水河即宋吴玠设伏败金兵处东湖

  在凤翔县东门外旧志即宋苏轼诗凤翔八观之一也岐州水苦盐浊独此水味绝甘美多芰荷修

  竹为郡中游览之胜玉女潭有二一在宝鸡县西南二十五里五代时蜀将安思谦败汉兵

  处一在麟游县西南十五里鱼塘峡内其水自永安宫前流入此潭从半山飞下声振岩谷四面屏

  山围绕如画万杨池在扶风县西二十里其水自岐山麓伏流至此池边旧有杨柳万株

  谦泉在凤翔县东门外又凤凰泉在县西北玉泉在县西北五里灵泉在凤翔县

  东北十里普门寺前又虎跑泉在县东北十五里大像寺前一名金沙泉苏轼诗金沙泉涌云涛香

  珍珠泉有二一在岐山县南永乐洞下一在⿰氵幵 -- 汧阳县南寰宇记珍珠泉在⿰氵幵 -- 汧阳县西二

  十五里三泉乡明统志在县南泉涌如珠⿰氵幵 -- 汧阳县志又有三泉亦在三泉里泉出三眼长流不竭

  润德泉在岐山县西北十五里周公庙旁相传时平则流乱则竭唐大中初泉忽涌出节度

  使崔珙上其事赐今名又不溢池在县治南引润德泉注于池久而不溢滴水泉在宝鸡县

  东三十里又温泉在县东南四十里其水常温九眼泉在县南六十里泉出九眼其水清冽

  布泉在宝鸡县西南七十里源岀煎茶坪山自山顶飞喷如布其下流为清涧河又娑罗泉在

  县东北二里金台观下凤泉在扶风县北明月山西又龙泉在县西北三十里其泉有九二

  泉俱祷雨处清远泉在郿县东北十里又县东北一里有一湾泉东三十里有槐芽泉四

  十里有柿林泉六十里有龙舞泉俱有灌溉之利醴泉在麟游县西故九成宫西城之阴唐

  太宗避暑时此泉涌岀味甘如醴魏徵为铭欧阳询书马迹泉⿰氵幵 -- 汧阳县东南寰宇记秦

  王铸剑罏在县东南二十里石上有人马踪迹又有秦王马迹泉在节义乡县志今湮吴姑

  泉⿰氵幵 -- 汧阳县西二十里一名雨露泉又冽古泉在县西二十五里发源澄清四时常温莲花

  泉在陇州南四十里南村镇东其水不竭民资用焉又神泉在州西十五里平地涌出甘露

  泉在陇州西北五十里景福山下以味甘而名又凉泉出凉甫里四时皆凉










                         前总纂官丁善庆恭纂辑

                         前提调官许应藻恭覆辑

                         校 对 官颜以燠恭 校

                         校 对 官沈维钰恭覆校

大清一统志

 凤翔府

 ︹古迹︺雍县故城在凤翔县南史记秦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

  居雍左传僖公十三年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雍县秦惠公都之有五畤

  应劭曰四面积高曰雍水经注雍城故秦徳公所居晋地道记以为西虢地也魏书地形志平秦郡

  岐州皆治雍城括地志雍县故城在今县南七里即秦大郑宫城元和志凤翔府春秋时为秦都后

  魏太武于今州理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

  今理大业三年罢州为扶风郡武德元年复为岐至德元年改为凤翔郡乾元元年改凤翔府治

  天兴县本秦雍县至徳二年分置凤翔县永泰元年废仍改雍县为天兴县旧志旧凤翔县治在府

  治东偏今县治在府治西北偏岐山故城今岐山县治元和志岐山县西至凤翔府五十

  里本汉雍县地周武帝天和四年割泾州鹑觚县之南界置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

  里改为岐山县贞观八年移于今理寰宇记大业九年移于今县东北八里唐武德元年移理于今

  岐阳县界张堡垒七年移理龙尾城贞观八年移理猪驿南今县理是也旧志三龙故城在县东

  北五十里龙尾城在县东龙尾沟东五里今为镇有故城址平阳故城在岐山县西南

  接宝鸡县界史记秦甯公二年徙居平阳武公元年居平阳封宫集解徐广曰郿之平阳亭水经注

  汧水迳平阳故城南括地志平阳故城在县西四十六里史记正义岐山县有平阳乡乡内有平阳

  聚封宫在平阳城内九域志号县有平阳镇陈仓故城在宝鸡县东史记汉元年汉王

  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后汉中平五年凉州群贼汪国等围陈仓八十馀日不能拔

  魏太和初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水经注渭

  水东过陈仓县西宋氏开山图注曰伏义生成纪徙治陈仓诸葛亮以数万众攻郝昭不利而还今

   滠水对亮城是与昭相御处也括地志陈仓故城在陈仓县东二十里中有宝鸡神祠元和志宝鸡

   县东北至凤翔府九十里本秦陈仓县秦文公所筑因山以为名大业九年移于今理乾元元年

   为宝鸡以昔有陈宝鸡鸣之瑞故名之又曰陈仓有上下二城相连上城是秦文公筑下城是都昭

   筑寰宇记周地图记云陈仓县晋末废苻姚时于县界置苑川县后魏大统十六年移苑川县入汉

   陈仓故城复为陈仓县即今县东二十里古城是也属武都郡后周天和三年又于此置显州建德

   三年州废隋开皇十八年又置属岐州大业十年移县理于渭水北留谷城今县是也虢县

   故城在宝鸡县东史记秦武公十一年灭小号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领虢县有虢宫秦宣太后

   所起又陜县注曰西号在雍州即此后汉初县废水经注汉西虢县太康记曰虢叔之国平王东迁

   叔自此之上阳为南虢魏书地形志岐州领武都郡太延中置隋书地理志扶风郡虢县后魏置武

   都郡西魏改县曰洛邑后周置朔州州寻废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县为虢括地志虢故城在陈仓

  县东南四十三里次西十里又有城亦名虢城元和志虢县北至凤翔府三十里贞观入年废天授

  二年再置寰宇记县在府南四十里今虢西有桃虢二城相去十里城之所居俗名桃虢川有路通

  汉中其城一为虢国一为虢宫明统志虢县元省入宝鸡府志故城在县东五十里有碑记存焉

  围川故城今扶风县治唐置元和志扶风县西至凤翔府一百里本汉美阳县地武德三

  年分岐山县置围川县取今县南津川水为名近代讹作围贞观八年改为扶风寰宇记后周天和

  元年置燕州于此隋末废郿县故城在今郿县东北诗太雅申伯信迈王饯于郿汉书地

  理志右扶风郿县右辅都尉治元和志县西北至凤翔府一百里秦县在今县东十五里有故城今

  县周天和元年筑在渭水南一里县理城亦曰斜城城南当斜谷口因以为名寰宇记唐武德三年

  移县于郇州城即今理也武功故城在郿县东汉置县属右扶风后汉永平八年移置武

  功县于故斄城此城废元和志秦孝公作四十一县斄武功在渭水南今郿县地是也按旧县境有

   武功山斜谷水亦曰武功水县本以山水立名也寰宇记武功故城在今郿县东四十里凤泉故县

   北渭水之南县志有邰亭在县东渭水南东北距古邰城四十里即武功故县也杜阳故

   城在麟游县西北诗大雅自土沮漆颜师古汉书注齐诗作自杜言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漆沮

   之地战国䇿苏代说向寿封小令尹以杜阳汉置杜阳县晋废水经注杜水东迳杜阳故城东西三

   百步南北二百步世谓之故县川寰宇记汉杜阳县城郡国县道记云杜阳晋省在今凤翔府北九

   十里普润县东南界巳失其所在又按郡国县道记云陇州吴山县东四十五里即岐山县之西南

   界有一故城披人谓之文王城按周文王都酆不合于此更有城其城恐是汉杜阳县又岐山县东

   十九里有杜阳谷内亦有一杜阳故城二城俱在扶风郡界若据十三州志郡道里数即陇州壮阳

   故城近之据汉志注云杜水南入渭即普润县界文王城近之普润故城在麟游县西隋

   置元和志普润县南至凤翔府九十里隋大业元年于此置马牧又置普润屯后废屯置县寰宇记

  县在府北七十里本汉安定鹑觚二县之地又为漆县隋大业元年于细川谷置普润县以属岐州

  盖以杜漆岐二水灌溉田畴民𫉬济利以为县名十三年移于今理贞元十一年改属陇右经略使

  唐书方镇表贞元初吐蕃陷陇右徳宗置行秦州以刺史兼陇右经略使治普闰元和元年升经略

  使为保义节度寻复旧名明统志普润县元省入麟游故城在县西百二十里颓基尚存麟游

  故城在今麟游县西隋末置元和志麟游县西南至凤翔府一百六十里本汉杜阳县地隋于

  此置西麟州营仁寿宫义寕元年唐高祖辅政𫉬白麟于宫所因置县寰宇记县在凤翔东北一百

  十里唐初于仁寿宫置贞观六年自宫城移于今所县志今县城即唐时故址隃麋故城

  在汧阳县东汉置县后汉建武四年封耿况为隃麋侯国晋永泰之乱赤亭羌姚弋仲东徙榆眉十

  六国春秋苻坚太和二年苻双苻武以上邽安定叛乘胜至榆眉即隃麋也水经注汧水东南迁隃

  麋县故城南昔郭钦耻王莽之征遁迹于斯章怀太子曰隃麋故城在汧阳县东南元和志汉隃麋

   县因今汧阳县东八里隃麋泽为名寰宇记阚泽县道记云隃麋县今汧阳县东古城是汉理所晋

   省县志汉隃麋城在县东三十里汧阳故城在今⿰氵幵 -- 汧阳县西元和志汧阳县西至陇州

   八十里本汉隃麋县地周武帝置汧阳郡及县寻省郡以县属陇州寰宇记后周天和五年于今县

   西四十里马牢故城置汧阳县及汧阳郡以在⿰氵幵 -- 汧山之阳为名建德四年移于今理县志汧阳故城

   在今县西五里汧河之东珲河之西其北里许又有故城乃隋唐宋以来旧治元至正二年南徙于

   此谓之新城明嘉靖二十六年为大水冲陷明年始移今治汧县故城在陇州南汉置

   括地志故汧城在汧县东南三里元和志陇州秦文公所都后魏置东秦州西魏文帝改名陇州因

   山为名东至凤翔府百五十里治汧源县本汉汧县地在汧水之北寰宇记后魏初于今汧源县界

   置陇东郡孝明正光三年分泾州岐州之地兼置东奏州于故汧城考昌三年为万俟丑奴所破孝

   武水熙元年于今州东南八里复置东秦州仍于所理置汧阴县西魏大统十七年改为陇州周明

   帝二年移州及县于今所旧志汧源县明初始省入州 按元史地理志陇州领县二汧源汧阳仁

   宗纪延祐四年十一月并汧源县入陇州自后未见复置县事盖县之省入州始于元代旧志以为

   明初省入者考之未审耳郁夷故城在陇州西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领郁夷县诗周道郁

   夷颜师古曰小雅四牡之诗曰周道倭迟韩诗作郁夷字言使臣乘马行于此道后汉时县废水经

   注渭水东迳郁夷县故城南寰宇记郁夷故城盖在今陇州西五十里大寕关侧近汧水源 按汉

   志注郁夷有汧水祠今验诸处因水置祠多在源下又自关上陇盘纡屈曲逶迤而进与县名相符

   晋太康中曽于此置陇关县又地道记云郁夷省并郿盖因王莽之乱郁夷之人权寄理郿界因并

   横水旧县在凤翔县东南魏书地形志平秦郡领横水县真君十年分周城置后废

   旧志故县在县东南三十里以近横水而名周城旧县在岐山县东北诗大雅古公亶

   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孟子太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马史记古公与私属去

  豳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后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营筑城郭室屋而

  邑别居之汉书地理志美阳县有中水乡周太王所邑后汉书郡国志美阳有周城水经注岐山水

  屈迳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之阳也又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

  也魏书地形志平秦郡领周城县真君六年置隋书地理志岐山县有后魏周城县后周废括地志

  故周城一名美阳城在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太王城剻城旧县在宝鸡县东汉书功

  臣表剻城侯周緤高帝六年封晋书地理志始平郡领剻城县史记正义引舆地志云故陈仓之乡

  聚名周緤所封晋咸宁四年分立为县后废岐阳旧县在扶风县西北唐置元和志县

  西南至凤翔府一百里盖汉杜阳县地贞观七年割扶风岐山二县置以在峡山之南因名旧唐书

  地理志贞观二十一年永徽五年复置寰宇记元和三年以其地复入岐山扶风二县九域志扶

  风县有岐阳镇县志又有美阳城在县北二十里今为崇正镇凤泉旧县在郿县东南隋

   书地理志郿县有凤泉宫旧唐书地理志义寕二年于郿县界置郿城郡领郿凤泉二县武徳元年

   罢郡置郇州三年属稷州贞观八年省县志凤泉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柿林旧县

   县东四十里元𥘉置属郿州寻废又吕布城在县东干沟白起城在县东北十五里俱未详建置又

   歹王城在县东二十五里清湫镇元至正十四年守将歹驴筑南由旧县在陇州西南魏

   置魏书地形志武都郡领南由县隋书地理志扶风郡南由县魏置西魏改为镇周复置旧唐书地

   理志南由隋县武徳元年置含州于此四年废舍州以县属陇州元和志南由县东北至陇州一百

   二十里本汉汧县地后魏孝明帝于县西南由谷口置县因谷为名开皇三年属岐州贞观四年

   入陇州寰宇记废南由县在今吴山县东南十里唐元和三年并入吴山吴山旧县

   州东南十六国春秋后秦水和元年杨盛兄子倦寇长蛇姚浤使姚洸讨倦于陈仓倦奔散关魏书

   高宗时陆真为长安镇将时初置长蛇镇真率众筑城未讫而氏豪仇傉檀等反叛真击平之卒城

  长蛇而还水经注长蛇水南流迳长蛇戍东魏和平三年筑徙诸流民以遏陇寇元和志陇州管吴

  山县西北至州一百十里本汉隃麋县地后魏孝昌二年于长蛇川置长蛇县属东秦州开皇十八

  年改为吴山县旧唐书地理志吴山隋长蛇县贞观元年改为吴山县治魏衙堡上元元年移治龙

  盘城唐书地理志吴山本长蛇义寕二年置贞观元年更名上元二年曰华山寻复曰吴山寰宇记

  开皇十三年自长蛇川故地移于今县十八年改吴山取县西吴山以称邑九域志县在州西南

  八十里州志元至元七年省入汧源县今为县头镇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陇安旧县

  在陇州南宋初置属陇州寰宇记陇安县去州八十五里本南由镇即古南由县之地开宝三年

  汧阳县四乡于陇州界置陇安县金史地理志陇州陇安县泰和八年以陇安寨升元史地理志至

  元七年省陇安入汧源明统志废县在州南百二十里姜氏城在岐山县东水经注岐水

  东迳委氏城南为姜水按帝王世纪日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安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

   按明统志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与水经注异邰城在扶风县东南三十五里与武功县

  接界详见武功秦城在陇州东南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邱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汛渭之间马

  大蕃息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曰秦嬴后文公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𫉬

  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元和志秦城在州东南二十五里秦非于养马汧渭之间有功

  周孝王命为大夫 按州志秦城在州南三里疑误回城在陇州西北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

  行幸雍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如淳曰三辅黄图云回中宫在汧后汉书建武八年来歙袭略阳伐

  山开道从者须回中径至略阳郡国志汧县有回城名回中颜师古曰回中在安定回中宫在汧者

  或取安定回中为名耳非武帝所通道明统志回城在城西北四十里即汉来歙开道庭又回中宫

  在州西北百四十里 按秦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过回中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使骑

  烧回中宫侯骑至雍及武帝所通回中道应劭颜师古皆谓在安定此自后汉来歙所开之回中又

  括地志载回中宫在雍县者当亦因史汉回中与至雍幸雍连文而传讹也三交城

  鸡县西晋建元二年凉州将张瓘攻后赵将王擢于三交城元和志城在县西十六里司马懿与诸

  葛亮相距所筑寰宇记城在县西四十六里十六国春秋苻健于此置武都郡通志在县西四十里

  干归城在凤翔县西南元和志在天兴县西四十三里乞伏干归据苑川自号西秦因筑此

  城 接干归所都在今临洮府兰州界与凤翔相去尚远元和志恐误永信城在陇州北

  贞元十三年凤翔节度使邢君牙筑永信城于⿰氵幵 -- 汧源县之平戎川州志城在州北⿰氵幵 -- 汧

  在陇州西北旧唐书文宗纪太和元年四月凤翔筑临⿰氵幵 -- 汧城于⿰氵幵 -- 汧阳县西北八十里唐书地理志⿰氵幵 -- 汧

  阳县有临⿰氵幵 -- 汧城府志故城在州西北石鼻城在宝鸡县东通鉴唐光启二年田令孜劫上幸

  宝鸡留禁兵守石鼻为后拒胡三省曰石鼻在宝鸡西南亦曰灵壁苏轼曰宝鸡县⿰氵幵 -- 汧水北有武城

  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诸葛武侯所筑城去宝鸡三十里明统志石鼻寨在宝鸡县东四十里方舆

  胜览宝鸡有石鼻寨行人自北入蜀者至此渐入山自蜀趋洛者至此渐岀山故苏轼诗云北客初

  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益门城在宝鸡县西南十五里元末李昆齐筑以备蜀城西

  据益门山因名明初徐达收汉中自长安引兵屯益门遣傅友德南岀褒斜今为益门镇焉

  年宫在凤翔县南即秦台泉宫也一作祈年宫史记秦始皇九年嫪毒将攻蕲年宫为乱汉书

  地理志雍县有槖泉宫孝公起祈年宫惠公起水经注雍水南流迳胡城东俗名也盖秦惠公之故

  居所谓祈正宫也孝公又谓之槖泉宫括地志鄿年宫在岐州城西故城内羽阳宫

  鸡县东汉书地理志陈仓县有羽阳宫秦武王起县志在县东陈仓故城内棫阳宫

  风县东北汉书地理志雍县有棫阳宫秦昭王起文帝纪后二年夏行幸雍棫阳宫县志在县东北

  三十里遗址尚存回中宫在凤翔县括地志回中秦故宫在雍县西四十里详见前回城

  岐阳宫在岐山县东隋书地理志雍县有岐阳宫元和志隋开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

  九成宫在麟游县西隋书高祖纪开皇十三年岐州诏营仁寿宫地理志普润县有仁寿

  宫元和志九成宫在麟游县理西一里即隋仁寿宫每岁避暑春往冬还义寕元年废宫置郡县贞

  观五年复修旧宫以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唐书地理志在县西五里永徽二年曰万年宫乾封二

  年复曰九成宫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县志宫在县西天台山上中有碧城及排

  云御容等殿今遗址无考惟九成万年两古碑尚存金石文字记唐九成宫醴泉铭魏徵𢰅欧阳询

  书又万年宫铭高宗御制并书二碑并存安仁宫在郿县治东隋书地理志郿县有安仁宫

  开皇十五年置行宫十二所自京师以达仁寿宫此其一也唐贞观十八年自九成宫还至安仁宫

  永安宫在麟游县西南元和志在县西南三十贞观八年置县志宫在县西二十里

  青莲山下山路纣回至此始平衍召亭在岐山县西南杜预左传注召采地扶风雍县东南

  有召亭水经注雍水东迳召亭南故郡公之采邑也京相璠曰亭在周城南五十里史记索隐文王

  受命取岐周故墟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也括地志召亭在岐山县西南十

  里明统志召公亭在县西南八里今名召公村野人坞在凤翔县东南十馀里史记秦缪公

  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括地志野人坞在雍县东北二十里寰宇记在县南百八十步

  坞在郿县北后汉初平中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魏书地形志

  平阳县有郿坞章怀太子曰按坞旧基高一丈周𮞉一里一百步元和志董卓坞在郿县东北十六

  伏波村在扶风县西十里后汉马援故居绛帐村在扶风县东南二十五里

  相传汉马融授徒处马颊社在陇州南寰宇记陇安县有马颊社在县之孝感乡社内有古

  铸钱监基李茂贞园在凤翔县北少东五里旧多植竹有竹阁旁引溪水唐末李茂贞建

  宋苏轼孝氏园诗自注俗谓皇后园盖茂贞谓其妻也筀竹园在岐山县西北周公庙前

  凤山楼在岐山县北周时凤鸣于岐山后人因建此楼卖酒楼在宝鸡县东陈仓故

  城内自唐至宋中更兵燹独存此楼宋苏轼诗云晚入陈仓县惟馀卖酒楼谓此武成楼

  在宝鸡县东三十里武成镇宋陈希亮守凤翔时建风月楼在汧阳县南汧河岸下临清流

  极其爽垲真兴阁在凤翔县城内宋初节度使王彦超建高十馀丈苏轼有诗怀贤

  阁在郿县西南南山蟠龙寺内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有旧邸阁诸葛武侯出师储粟处后人因

  其遗迹作阁名曰怀贤宋苏轼有诗斯飞阁在宝鸡县西南宋苏轼有诗今废⿰氵幵 -- 汧

  阁⿰氵幵 -- 汧阳县治南唐韦庄有诗又双清阁在县东南四里玉清宫外邑人于此观竞渡可以望远

  一经堂在陇州治东唐刺史韦皋建取韦贤教子一经之义会景亭在凤翔县城外

  南溪处众亭之间宋苏轼迁之水西可以远眺又改名招隐题诗其上喜雨亭在府治东

  北隅宋苏轼签判凤翔时所建有喜雨亭记翠麓亭在宝鸡县东南一百八十里青峰寺

  下宋苏轼苏辙有诗石林亭在麟游县治东宋刘敞有诗苏轼和之石刻尚存陇亭

  在陇州陇山官道傍自唐时有此又山下有呜咽亭取陇水呜咽之义八卦亭在陇州西

  北一百五十里有仙人锺离权吕洞宾遗迹碧寒亭在陇州西七十里故关上宋王庶有

  授经台在凤翔县城南明统志本终南山之一峰尹喜见老子授五千言后尝居此

  祀鸡台在宝鸡县东二十里明统志秦文公立宝鸡祠筑此台祀之凤女台

  鸡县东南水经注雍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

  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不复然矣寰宇

  记宝鸡县有玉女祠秦穆公女弄玉凤台之地也明统志在县东南六十里耿家台

  风县南后汉耿弇食邑美阳此其故居也班家台在扶风县西南世传汉班氏故居又有苏

  若兰织锦台凌虚台在府治东北宋陈希亮知凤翔时建苏轼为记射箭台

  鸡县西南十里元宪宗入蜀尝驻师于此较射碑刻犹存清风台在宝鸡县南六十里元邱

  处机所筑面倚飞云壁南临漱玉溪为一邑最胜处张子厚宅在郿县东五十里横渠镇

  南大振谷口甘露坊在麟游县西唐马坊也九域志县有八马坊旧志甘露坊在九成苑

  外又有保乐坊本隋石臼马坊唐麟徳间改为保药寻又徙保乐于甘露坊银场在陇州东

  九域志⿰氵幵 -- 汧源县有古道一银场铁冶务在郿县界九域志县有铁冶一务

 ︹关隘︺太和关在凤翔县东五十里唐至徳二载肃宗驻凤翔贼分兵略太和关去凤翔五十

  里命郭子仪以明方军击之金芽关在宝鸡县东南一百里盖通大散关之路又邵坪关

  在县北十里鳌川口今皆废二里关在宝鸡县西南四十里高岭上盘折亘二里故名乃

  连云栈往来必由之道明初设散关巡司于益门镇后徙此谓之益门二里散关巡司今裁

  散关在宝鸡县南五十二里后汉建武二年延岑自河池下辩引兵北入散关至陈仓汉中王

  嘉追击破之建安二十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出散关至河池蜀汉建兴六年葛亮出散关围陈

  仓皆即此水经注汧水东入散关抱朴子神仙传曰老子西岀关关令尹喜遇老子彊令之著书有

  老子庙元和志𣪚关在宝维县西南五十二里九域志宝鸡县有武城车舍大散三镇宋中兴四朝

  志大散关属梁泉县在宝鸡南为秦蜀往来要道自关距和尚原才咫又两山关控斗绝出可以攻

  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势也旧县志大散关亦曰散关在县西南大散岭上为秦蜀襟喉南山自蓝

  田而西至此方尽又西则陇首特起⿰氵幵 -- 汧渭萦流关当山川之会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

  不得此无以图关中斜谷关在郿县西南三十里斜谷口三国汉建兴十一年运米集斜谷

  口治斜谷邸阁十二年亮由斜谷出据五丈原雍录长安可达汉中惟子午关子午关在正南次西

  则骆谷关又西则斜谷关汉王自汉中出袭雍则自褒斜出也今有千总分防石窑关

  游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接⿰氵幵 -- 汧阳县界亦曰麻衣镇旧有巡司今裁又西河关在县东三十里近好畤

  安夷关在陇州西南隋书地理志南由县有关官元和志安夷关在南田县西百四十六里

  唐书地理志在吴山县西后废咸宜关在陇州西四十里通鉴五代梁贞明六年蜀将王宋

  俦伐岐出故关壁于咸宜即此州志明正统中因关山路阻改建咸宜关移巡司于此而废故关为

  镇今巡司裁又有白岩石险青崖三关俱在州西北四十里青阳山之下路通固原寕夏 本朝置

  关山营设游击防守干隆二十一年改设都司大震关在陇州西陇山下即陇关也后汉书

  顺帝永和五年羌冦武都烧陇关隋书地理志⿰氵幵 -- 汧源县有关官章怀太子曰陇关陇山之关也今名

  大震关在⿰氵幵 -- 汧源县西兀和志大震关在陇州西南六十一里后周置汉武至此遇雷震因名寰宇记

  大震关后周天和元年置今为陇山关唐书地理⿰氵幵 -- 汧源县西有安戎关在陇山本大震关大中六

  年防御使薛逵筑更名胡三省通鉴注自薛逵徙筑安戎关由是⿰氵幵 -- 汧陇之人谓大震为故关安戎为

  新关九域志⿰氵幵 -- 汧源县有新关镇地道记陇州有新故二关新关西去故关二十里虢川镇

  巡司在宝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寰宇记虢县有桃虢川路通汉中横水镇在凤翔县

  东二十里金史地理志凤翔府旧省横水镇又府志彭祖镇在县西二十五里县志虢王镇在县东

  南四十里窑店镇在县西四十里东安镇在凤翔县西通鉴后唐清泰初蜀人出大散关

  诏凤翔益兵守东安镇以备之胡三省注东安镇在凤翔西界驿店镇在岐山县东九域志

  县有马碛驿店二镇县志有益店镇在县东三十五里即驿店之讹也龙尾镇在岐山县

  东二十里晋书太元中赫连勃勃遣赫连建入平凉遂入兴平姚弼与战于龙尾堡大破之通鉴唐

  中和元年凤翔节度使郑畋败黄巢兵于龙尾坡胡三省注龙尾城在凤翔府岐山县岐阳

  镇在岐山县东北即故城也底店镇在宝鸡县东四十里又益门虢县二镇并见前古迹

  阳平镇在宝鸡县东七十里或以为即古阳平县杏林镇在扶风县东十里其地多

  杏亦曰杏林古驿人茂陵镇在县东十五里旧曰浪店崇正镇在扶风县北二十里即法

  门寺所在又召公镇在县东清湫镇在郿县东二十五里以近清湫水而名宋镇也又槐

  芽镇在县东三十里横渠镇在县东五十里崔模镇在麟游县东北四十里九域志麟游

  县有崔模镇旧志有催木镇在催木岭下其地东接邠干北连平庆盖即崔模之讹也又有良舍镇

  在县西三十里招贤镇在县西北五十里安化镇⿰氵幵 -- 汧阳县西南三十五里九域志县有安

  化新兴二镇县志安化镇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新兴镇在县西二十里皆久废又有黄理镇在县东

  二十里草壁镇在县西三十五里杜阳镇在陇州东二十里明嘉靖四十三年更名沙河

  镇又有小杜阳镇在州东二十五里陇安镇在陇州南一百二十里明初以故陇安县置有

  巡司又有香泉巡司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成化十四年置今并裁火烧镇在陇州西

  此四十里当龙鱼川口宋杨政于此焚金兵寨栅故名州境又有东凉新街故川等十馀镇

  壁砦在宝鸡县西南七十里五代汉乾祐初蜀将安思谦救凤翔遣别将总模壁胡三省通鉴

  注模壁砦右界即宝鸡西界为蜀汉分𭛌之处潘氏堡在宝鸡县东北四十馀里唐光启三

  年田令孜劫帝幸宝鸡邠寕帅朱玫等引兵追乘舆败神䇿将杨晟于潘氏钲裁闻于行宫又黄牛

  堡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详见凤县岐阳驿在凤翔县城内旧名凤鸣驿西至⿰氵幵 -- 汧阳县⿰氵幵 -- 汧

  驿七十里西南至宝鸡县陈仓驿九十里东至郿县一百十里岐周驿在岐山县治东西至

  凤翔县岐阳驿五十里陈仓驿在宝鸡县东西南接东河驿东河驿在宝鸡县

  西南八十里亦名东河桥驿旧有驿丞今裁西南至汉中府凤县草凉驿九十里凤泉驿

  在湫风县冶东旧名𣲗川驿明洪武二年建十四年更名东至乾州武功县邰城驿六十里西至岐

  山县岐周驿六十里⿰氵幵 -- 汧阳驿在汧阳县城内西至陇州驿九十里陇州驿在陇州城

  内西至长临驿北至甘肃平凉府崇信县一百四十里长临驿在陇州西百十里关山上

  旧有驿丞 本朝裁驿丞移州同驻此西至甘肃秦州青水县九十里

 ︹津梁︺凤鸣桥在凤翔县东二里塔寺河上纸坊桥在凤翔县东郭外纸坊河上

  普济桥在凤翔县东南三里亦跨纸坊河渭河桥在岐山县南四十里一在宝鸡

  县南二里夏月皆以船渡冬始成桥润德桥在岐山县西门外润德泉水流经此金陵

  河桥在宝鸡县东六里又⿰氵幵 -- 汧阳河桥在县东三十里漆水桥在扶风县东门外按县无

  漆水盖𣲗川之讹通济桥在麟游县西门外今圯又西一里有偏桥下临杜水太平

  桥⿰氵幵 -- 汧阳县东门外跨天池沟上明隆庆三年建又晖川桥在县东跨晖川河上今废东河

  桥在陇州东门外流渠桥在陇州西三十里又西有关山桥在头桥铺西又八渡峡石桥

  在州西北西硙口渡在郿县西北十里又断头渡在县北五里皆渭河渡也

 ︹堤堰︺柳堤在扶风县南县城数被𣲗水冲激明知县黄铉寨堤植柳以障水今堤尚存

  节堰在陇州西唐书地理志⿰氵幵 -- 汧源县有五节堰引陇川西通漕武德八年姜行本开后废

  济渠明成化中参政谢绶自宝鸡县东阎家营作堰开渠引渭水东流迳岐山县东郿县北又

  东流经扶风武功至三江口乃止东西二百一十里溉田一千一百六十馀贡又于郿县西南开斜

  谷关口县南周太白峡东西二渠县东斜大振谷口溉田五百三顷有奇渠成总名曰通济渠今废

  井田渠在郿县东有东西二渠东渠导源大振谷筒瓦沟凡四水各流西渠导源汤谷莑岩

  泉亦四水合流北迳村砦各十里交汇横渠祠后又北流三里入渭宋张干所开今堙成国

  渠在郿县东北又东流入乾州武功县界今堙汉书地理志郿县成国渠首受渭东北至上林入

  蒙笼渠注如淳曰成国渠在陈仓晋书食货志青龙元年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水经注成国故

  渠魏卫臻征蜀所开其漕上承⿰氵幵 -- 汧水于陈仓东迳郿及武功槐里元和志渠在郿县东北九里受渭

  水以溉田 后汉志渠首受渭水经注云引⿰氵幵 -- 汧盖汉时之渠本受渭于郿至魏青龙中重开乃上

  ⿰氵幵 -- 汧水于陈仓也

 ︹陵墓︺周太王陵在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镇俗讹为幽王陵古鸿冢在凤翔县

   境史记封禅书华以西名山曰鸿冢又曰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

   周赧王冢在陇州西北三十里 按史秦归赧王于周自洛阳徙河南墓不应在此

   秦甯公墓在宝鸡县西北史记秦甯公葬西山帝王世纪甯公葬西山大麓故号秦陵山

   括地志甯公墓在陈仓县西北三十七里秦陵山秦武公墓在岐山县西南史记秦本

   纪武公葬雍平阳秦穆公墓在凤翔县东南皇览缪公冢在槖泉宫祈年观下括地志

   冢在雍县东南二里三良冢在凤翔县南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仕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

   息仲行鍼虎为殉括地志在雍县南一里故城内府志在今府城东南三里︹汉︺马援墓

   在扶风县西七里班固墓在扶风县东十八里︹晋︺窦滔墓在扶风县北七里周

   ︹唐︺李淳风墓在岐山县北墓傍有祠 按西安府盩厔县河南南阳府新野县并

   有李淳风墓段秀实墓寰宇记段太尉冢在⿰氵幵 -- 汧阳县西北四十里万善乡草僻川西县

  志今在县西六十里人有段行琛墓在县北七十里即秀实父赠扬州都督大历中张增正书碑尚

  存 按段秀实墓在西安府临潼县此或因段行琛墓而附会及之者李茂贞墓

  鸡县北五里陵原上︹宋︺张载墓在郿县东五十里横渠镇载父涪州守迪及弟戬以下四

  世墓俱在︹元︺李思齐墓在宝鸡县东三十里底店镇西山上︹明︺霍瑄墓

  翔县南三里张抚墓在宝鸡县东十里虎臣墓在麟游县西二十里有祠在城

  内东双烈女墓在扶风县东十里有祠在文庙左祀张存儿桂儿

 ︹祠庙︺西镇吴岳庙在陇州南七十里吴岳山下明正统中因旧重建 本朝载之祀典

  屡遣官致祭顺治十四年修康熙四十二年   赐额曰五峯挺秀太白山湫神

  庙在郿县东南四十里太白山上唐建 本朝干隆三十九年奉   旨重修   加封昭

  灵普润福应土并   赐御书扁额诗章又有庙在府东门外宋建⿰氵幵 -- 汧水祠在宝鸡县

  东汉书地理志郁夷县有⿰氵幵 -- 汧水祠仓颉庙在岐山县西南五里县志旧在南河之南岁久

  岸圮明嘉靖中改建于河北原上夏禹庙在岐山县东十三里有古柏九十四株虬枝悉

  西向又有禹王庙在⿰氵幵 -- 汧阳县东北二十里周太王庙在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镇庙侧

  又有王季及文王庙泰伯庙在岐山县西北十里寇村周公庙在岐山县西北十五

  里凤鸣山下内有唐周公祠灵泉碑又姜嫄庙在庙后召公祠在扶风县东北召公镇祀

  召康公今废太公庙在岐山县西北周公庙左又有召公庙在周公庙右俱宋时建又有

  太公庙在宝鸡县东南六十里磻溪侧三公祠在凤翔县东郭内祀周公召公太公配以

  诸葛亮张载陈宝祠在宝鸡县东二十里久废三贤祠旧在⿰氵幵 -- 汧阳县东门外明天

  启初改建儒学东高攀龙记三贤者曰燕公伋从夫子于适周问礼之时者也曰郭公钦肥遁于王

  莽居摄之世者也曰段公秀实死节于朱泚之乱者也马伏波祠在扶风县南飞凤山

  祀汉马援三班祠在扶县南飞凤山祀汉班彪班固班超又曹大家祠亦在飞凤山今皆

  马季长祠在扶风县东南绛帐村祀汉马融今废诸葛武侯庙

  山县南五十里五丈原汉威侯庙在扶风县东三十里茂陵山下元延祐三年建祀蜀

  汉马邓艾祠在凤翔县北十里今按水经注邓艾祠在雍县城南段太尉祠

  ⿰氵幵 -- 汧阳县西北祀唐段秀实韩文公祠在扶风县北崇正镇祀唐韩愈张横渠

  祠在郿县东横渠镇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赐额曰学达性天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又有

  祠在府治东及扶风县东南二十里贤山寺

 ︹寺观︺普门寺在凤翔县东门外寺壁有吴道子画佛像宋苏轼诗云何处访吴画普门兴开

  元是开元寺在凤翔县城内北街唐开元元年寺内亦有吴道子画佛像东阁有王

  维画墨竹宋苏轼诗所谓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㝷其源者又天柱寺内有杨惠之塑维摩示

  疾像今俱不存大金佛寺在凤翔县城东元大徳元年建耆阇寺在峡山县东北

  四十里崛山上鲁干寕四年建法门寺在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

  慈禅寺在麟游县东四里杜澄交会处相传旧为董仲舒书院有唐永徽四年镌刻石佛像

  龙泉寺⿰氵幵 -- 汧阳县东十五里龙泉山上唐武德间建宋大中祥符间改普济禅院有碑僧善

  玉清宫⿰氵幵 -- 汧阳县冶西旧县东三里金大定中建元至元中重修姚燧撰碑成道

  宫在宝鸡县东南六十里元邱处机修道于此崇圣观在凤翔县南山上相传为尹喜

  金台观在宝鸡县东北二里张三丰修道之所

 ︹名宦︺︹汉︺王尊高阳人初元中迁虢令兼行美阳令事以高第擢安定太守蔡勲

  人平帝时为郿令王莽𥘉授以厌成连帅勲仰天叹曰吾䇿名汉室死归其正可事二姓哉遂移家

  属逃入深山王忳新都人除郿令到官至斄亭亭长曰亭有鬼不可宿也忳不听夜闻女子

  称𡨚声忳咒曰可前求理女子曰妾夫为涪令过宿此亭亭长杀妾家十馀口埋楼下悉盗取财货

  忳问亭长姓名曰即今门下游徼者也明旦名游徼诘问具服罪及同谋十馀人悉㐲辜遣吏归其

  ︹南北朝︺︹魏︺杨津华阴人宣武时除岐川刺史巨细躬亲孜孜不倦合境畏服至

  于守令寮佐有黩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尝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励莫有犯法者魏兰

  根下曲阳人孝昌初为岐州刺史从萧宝夤诗破苑川俘其人为奴婢以美女十人赏兰根辞曰

  此县介于强邻故成背叛今当恤其饥寒奈何并充仆隶于是尽以归其父兄部内黍多五穗邻州

  田鼠为灾不入其境郑道邕开封人大统中行岐州刺史有能名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

  逃散殆尽道邑下车日尸止三十留情绥抚远近咸至数年之内有四万家岁考绩为天下最

  昶天水南安人大统十五年拜安夷郡守带长虵镇将氏族荒犷昶威怀以礼莫不悦服期岁之

  后乐从军者千馀人︹周︺宇文椿周宗室建德𥘉除岐州刺史四年关中民饥椿表陈其状

   玺书劳慰因令所在开仓账恤︹隋︺梁彦光乌氏人开皇中为岐州刺史有惠政嘉禾连理

   岀于州境上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王伽章武人开

   皇末为雍令政有能名︹唐︺常达陜人为陇州刺史时薛举方强逵改其子仁杲举遣将许

   士政绐降达不疑厚加抚接士政劫之归贼达不为屈仁果平高祖见达劳曰君忠节正可求之古

   人赐布帛一百段刘仁轨尉氏人太宗时为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临者豪纵犯法县

   莫启屈仁轨约不再犯而临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帝以为刚正擢咸阳丞杨玚华阴人为

   麟游令时窦怀贞大营金仙玉真二观檄取畿内尝负逆人赀者暴敛之以佐费玚拒不应怀贞怒

   曰县令而拒大夫命乎玚曰所论者民𡨚抑也位高下乎何取怀贞壮其对而止初韦后表民二十

   二为丁限及败有司追趣其课玚执不可遂止不课由是名显当世马燧郏城人大历中为陇

   州刺史西山直吐蕃其上有通道燧聚石种树障之设二门为谯橹八日而毕敌不能暴韦皋

   万年人建中中知陇州行营留后始朱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

   云光督之至是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泚奴使皋所以御史中丞授皋皋伪受泚诏明日置

   酒大会伏甲尽杀之以其首徇泚复使他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帝闻乃授皋陇州刺史置

   奉义军拜节度使皋遣兄平及弇继至奉天乃筑坛血牲与士盟又驰使吐蕃与连和陇坻遂安

   李晟临洮人德宗时泾州倚边数戕其帅晟请治不共命者因以训耕积粟实塞下羁制西戎

   拜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晟至凤翔乱将王斌等以次㐲诛尝曰河陇之陷非吐蕃

   能取之皆将臣贪沓暴其种落不得耕稼日益东徙自弃之尔因悉家赀怀辑降附吐蕃大惧因谋

   反间晟设伏兵破之邢君牙乐寿人为李晟都将晟在凤翔数行边尝以君牙守晟入朝代

   为凤翔观察使俄领节度吐蕃岁犯边君牙劝耕讲战以为傋戎不能侵又城陇州平戎川号永信

   野诗良辅为凤翔将以名雄边后为陇州刺史朝廷遣使至吐蕃吐蕃辄言唐家称

  和好岂妄耶不尔安得任良辅为陇州王承元穆宗时徙凤翔节度使凤翔右袤泾原地

  平少岩险吐蕃数入盗承元据胜地为障置守兵千诏号临⿰氵幵 -- 汧城府郛左百贾州聚异时燎烽相警

  承元版堞缭之人乃告安史宪忠建康人文宗时为陇州刺史增亭障徙客馆于外戎谍无

  李惟简范阳人太和中为凤翔节度使市耕牛佃具给农岁増垦田数十万亩

  畋荥阳人乾符中为凤翔陇西节度使募锐兵五百号疾雷将境中盗不敢发发辄得黄巢陷东

  都帝出梁洋畋上谒斜谷请便宜从事还蒐士卒缮器械濬城隍以顺逆晓诸将刺血以盟败贼将

  王璠于龙尾坡杀贼二万擒璠子斩之感动京师︹宋︺杨徽之浦城人干徳初为天兴令

  府帅王彦超知其名侍以宾礼翟守素任城人雍熙中知凤翔府性谨慎所至有治绩

  若拙万年人太宗时知陇州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周审玉开封人咸平初知凤翔府

  有桑门乘传而西以市木为名威动府县审玉曰此有所倚而为也因按诘之尽得其奸状械送关

  燕肃曹州人𥙷凤翔府观察推官寇准知府事荐改著作佐郎李及郑州人真宗时

  知陇州㝷知凤翔府资质清介所治简严杜衍山阴人㩲知凤翔府及罢归民邀留境上曰何

  夺我贤太守也司马池夏县人仁宗时知凤翔府有疑狱上谳大理辄复下掾属惶遽引咎

  池曰长史者政事所由非诸君过乃独承其罪有诏勿劾陈希亮青神人仁宗时知凤翔岁

  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任福

  人仁宗时知陇州擢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时诏陜西増城垒器械福受命四十日战守之备皆具

  李师中楚邱人仁宗时知凤翔府鄜延路觇知西夏驻兵绥银州檄诸路当牵制师中疏论

  牵制之害卒罢苏轼眉山人嘉祐末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

  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接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不工以时进止自是

  害减程之邵眉山人元祐中知凤翔府民负债无以偿自焚其居绐曰遗火有主藏吏

  杀四婢人无知者之邵发擿岐人传诵李伸建炎中知天兴县金兵来攻坚守不下城陷自

  康杰建炎中权知扶风县与金将冯宣战宣欲招之杰奋曰吾当死于阵不能降敌宣杀

  吴玠陇千人建炎中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时兵火之馀玠劳来安集民赖以生金

  乌珠会诸道兵十馀万造浮梁跨渭自宝鸡结连珠营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弓强弩分看迭射

  以奇兵绝其粮道设伏纵击大败之 乌珠旧作兀术今改吴璘玠弟绍兴初统制和尚原

  军马于是玠驻师河池璘专守原及乌珠大入以死守之敌阵分合三十馀璘随机而应至神岔伏

  发乌珠中流矢遁杨政临泾人建炎间从吴玠击金兵九战九捷升陇州团练使移知方山

  原军储留谷在其中金大军来攻政击败之其后又偕杨从义劫金兵于凤翔府城南砦败之帅师

  趋宝鸡渭水上以拒敌冲凡大战七斩𫉬甚多︹金︺厐迪延安人正隆元年迁凤翔尹海陵南

  伐征敛烦急官吏因縁为奸富者用贿以免贫者破产益困廸悉召民使共议增减不加威督而役

  力均人情大悦马庆祥本名锡勤希狄道人拜凤翔路兵马都总管判官元光元年元兵来

  攻庆祥殊死战矢尽元兵围数匝欲降之不屈而死赠恒州刺史谥忠愍 锡勒希旧作习礼吉思

  ︹明︺宋端肃寕人宣德中知扶风县九年奏最当迁民乞留诏加秩还任扈进

  人宣德中知凤翔府政务宽简大得民和九载课最进秩至从二品孙玺代州人正徳中知扶

  风县时四川盗流入汉中都御史蓝章以略阳要地无城而其令严顺不足任檄玺往城之贼至顺

  劝玺去玺不可遂遇害赠光禄寺少卿胡尔纯山东人崇祯中知陇州流寇数万攻陇悉

  力守御贼入尔纯目缢死赠光禄寺少卿薛应玢武进人崇祯中为同知摄陇州事贼陷凤

  翔属邑望风下应玢独勒兵自守力竭城陷骂贼死王国训解州人崇祯中知扶风县流贼

  来犯偕主簿夏建忠典史陈绍南教谕张宏纲训导陈𦈡婴城固守越两月外援不至城陷并死之

  赠国训光禄寺少卿建忠等皆赠恤吕鸣世清漳人崇祯中知麟游县性介特以风教自任

  地遭兵燹居民寥落拊恤备至流贼陷城未忍加害绝食六日死唐时明固始人崇祯末

  知凤翔府闻李自成入潼关丞治战守傋贼至典史董尚质等开门迎贼时明为贼得劝之降时明

  叱曰我天朝命吏肯臣贼耶贼令缚赴西安至兴平乘间自缢唐梦鲲番禺人崇祯末知宝

  鸡县贼巳逼潼关众劝勿往梦鲲星驰抵任贼陷凤翔所属皆下梦鲲知不可守自缢死

 ︹本朝︺宋永誉永年人顺治初知郿县流贼贺琛自汉中寇西安道攻郿遣使招水誉诱以厚

  禄永誉缚其使贼怒亟攻之城陷被执水誉挺立骂不绝口贼众脔杀之事   闻赠按察司佥

  吴汝为霑化人顺治中知麟游县邑自兵燹后户口凋残汝为殚力生聚减浮粮免积

  逋民𫉬休息梅遇南城人康熙初知郿县郿屡经兵燹初设官招垦胥吏等因绿为奸逋赋

  日积遇请于上官悉减之邑西北多石田遇引古横渠屈流四十里绕西北入渭由是尽成沃壤更

  设义仓修学校士民咸沐其德于翔汉汉军正白旗人康熙初知陇州先是吴三桂伪将蔡

  元攻陇前官翁世庸被执城陷后 大兵克复贼西遁复绕踞关山顶塞路守险总督哈占等率兵

  屯咸宜关相持不下翔汉供亿弥年人民安堵擢凤翔知府休养疮疾人赖以安朱琦

  人康熙中知凤翔府政无巨细皆手自裁决尤留心𡨚狱多所平反后去官士民立祠祀之

  仪凤河内人康熙中知岐山县力行教养请免荒田一千馀顷士民立祠祀之聂焘

  人乾隆初由镇安调凤翔令洁己勤民尽革陋规甫三月以忧去官士庶为之流涕

 ︹人物︺︹秦︺白起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封武安君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

  北擒赵括后赐死杜邮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焉︹汉︺徐敖号人事清河胡常为右扶风掾又从

  解延年受毛公诗敖又授九江陈侠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郭钦隃麋人哀帝时为丞相司

  直以论董贤左迁卢奴今平帝时迁南郡太守王莽居摄以病免官归乡里卧不出户庭卒于家

  井丹郿人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性清高未尝修刺侯

  人建武末沛王辅等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要劫致之自是隐闭不关人事

  雄郿人初仕郡公曹辟太傅张禹府举高第除平氏长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寇滨海九郡征

  雄为青州刺史讨之连战破贼州界清静迁南郡太守卒于官法真雄子博通内外图典为关

  西大儒性恬淡不交人间事同郡田羽万真顺帝虚心欲致前后四徴真深自隐绝时号元德先生

  ︹三国︺︹汉︺法正真孙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䕶军将军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

  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东征孙权败绩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

  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晋︺鲁芝郿人耽思坟籍举孝康仕魏累官天水太守曹爽辅政引为司

  马屡有谠言爽弗能纳宣王起兵芝率众斩关驰出赴爽劝爽保许昌爽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

  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王嘉之赦而不诛起为并州刺史后封阴平侯︹隋︺苏

  孝慈扶风人高祖受禅累拜兵部尚书兼太子右卫率陜西置常平仓转输京下决渭水为渠

  以属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转工部尚书先是以百僚供费不已台省府寺咸置𪠘钱将息

  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表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嘉纳焉出为淅州刺史迁洪州总管俱

  有惠政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卒于官︹唐︺刘感凤泉人武德初

  以驿骑将军戍泾州为薛仁杲所围粮尽杀所乘马啖士而煮骨自饮至和木屑以食城垂䧟长平

  王叔良救之感与叔良出战为贼所执还围泾州令感约城中降感绐诺至城下大呼曰贼大饥亡

  在朝暮秦王数十万众且至仁杲怒执感埋其半土中驰射之至死詈益甚贼平赠平原郡公谥忠

  李高迁岐州人客太原高祖引致左右执高君雅等有功以右三统军从下霍邑围长

  安力战迁左武卫大将军江夏郡公邱行恭郿人有勇善骑射大业末聚兵万人保郿城人

  多依之群盗不敢窥境后率众谒秦王于渭北拜光禄大夫累从战伐功多擢左卫将军贞观中从

  侯君集平高昌进右武卫将军卒赠荆州刺史谥口襄王珪郿人从王通受诗性沉澹交不

  苟合初事建成太宗召为谏议大夫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迁侍中与房乔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徵

  同辅政珪自奉薄周恤宗族奉寡嫂家事必咨而后行教抚孤侄虽其子不过也卒赠吏部尚书谥

  李淳风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以论撰自见淳风通群书明步天历算贞

  观初直太史局制浑天仪诋摭前世得失著法象书七篇上之累迁太史令以劳封昌乐县男淳风

  于占侯吉凶若节契然所撰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等书传于世王焘珪孙为徐州司马母有疾

  弥年不解带视汤剂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台秘要世宝马历给事中邺郡太

  守治闻于时马璘扶风人从安西节度府以奇劳屡迁金吾卫将军至德初从李光弼攻洛

  阳史朝义众十万陈北邙山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贼遂溃光弼日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

  雄绝如马将军者永泰初拜四镇北庭行营邠寕节度使寻徙泾原大历八年吐蕃内寇璘设伏击

  破之进检讨尚书左仆射扶风郡王卒于军赠司徒谥曰武段秀实汧阳人六岁母疾病

  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及长沉厚能断慨然有济世意天宝中授安西府副将李嗣

  业引为折冲都尉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兵五千赴行在嗣业欲逗留观变秀实责以大义遂东师

  白孝德为节度使吐蕃袭京师代宗幸陜劝孝德即日鼓行入援拜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

  使数年吐蕃不敢犯塞杨炎嫉之召为司农卿未泚反以秀实失兵必恨愤使骑往迎之秀实与子

  弟诀而入谓泚曰今变起仓卒扫清宫宣迎乘舆公之职也泚默然秀实知不可乃阴结将军刘海

  宾都虞侯何明礼图泚会源休教泚伪迎天子遣人领锐师疾驰奉天秀实乃倒用司农印遣其兵

  与海宾等约搏杀泚翌日泚召计事秀实戎服与源休并坐语至僭位勃然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

  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可磔万段我岂从汝反耶击之中其颡流血蔑面匍匐走贼众未敢动而

  海宾等无至者遂遇害诏赠太尉谥忠烈杨炎天兴人曾祖大宝武德初为龙门令刘武周攻

  之死于守赠全节侯祖哲以孝行称父播登进士隐居不任征为谏议大夫弃官就养肃宗赐号元

   靖先生炎文藻雄蔚父丧庐墓号墓不废声诏表其闾三世以孝闻门树六阙古所未有累迁中书

   舍人与常衮同时知制诰开元后言制诰者称常杨德宗即位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

   天下租赋悉进大盈内库炎请出之以归有司自开元天宝以来租庸调法大弊天下残瘁炎请为

   两税法法行天下利之马总系出扶风元和中为刑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副裴度宣慰淮西

   吴元济擒为彰义节度留后擢拜节度使徒天平军总笃学虽吏事倥偬书不去前论著颇多

   珂秀实孙僖宗时居颍州黄巢围颍刺史欲以城降珂募少年拒战众裹粮请从贼遂溃拜州司

   ︹宋︺阎询天兴人少时以学问著闻擢进士第累迁盐铁判官使辽询颇谙北方𭛌理迓

   者王惠导询由松亭往询曰胡不经葱岭而迓枉若是岂非夸大国地广以相欺耶惠惭不能对官

   至右谏议大夫知同州张载郿人少喜谈兵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因劝

   读中庸载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比讲易京师二程王与论易次日撤坐

  辍讲于是尽弃异学嘉祐二年举进士为云岩令熙寕初吕公着言其有古学神宗召见问治道以

  为崇正院校书寻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与诸生

  讲学每告以变化气质之道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传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发敛学

  校之法吕大防荐之诏知太常礼院复以疾归卒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横渠先生著

  书号正蒙又作西铭学者至今尊其书嘉定中谥明公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庭张戬载弟第进

  士知金堂县诚心爱人民化其德熙寕初为监察御史里行累章论王安石乱法乞罢条例司及追

  还常平使者又劾曾公亮陈升之韩绛李定吕惠卿书数十上又诣中书争之出知公安县徙监司

  竹监卒于官︹金︺刘兴哥虢县人起于群盗人呼曰热刘元兵破西夏长驱而入关辅千

  里皆震兴哥为元帅乌延都将率兵往来邠陇间屡战屡胜故元军猝不能东下后于清化战死元

  兵至酹酒以吊西州耆老语之皆泣下 乌延旧作沃衍今改︹元︺王檝虢县人仕金授副都

  统守𣵠鹿隘太祖将兵南下檝鏖战三日兵败见执将戮之神色不变太祖问曰汝何敢抗我师独

  不惧死乎对曰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帝义而释之后从南征授宣抚使

  兼御史大夫帝命省臣总括归附工匠之数命檝掌之时庙学毁于兵檝取旧枢密院地复创立春

  秋率诸生行释菜礼奉命持国书使宋前后五往致疾卒宋人重赗之杨皥扶风人父清母

  牛氏牛氏尝病剧皥叩天求代遂痊如是者再后牛氏失明皥登太白山取神泉洗之复如故牛氏

  殁哀毁特甚葬之日大雨独皥母墓前后数里密云蔽之雨不沾土葬毕令妻家居养清皥独庐墓

  负土为坟蔬食饮水终其丧清卒亦如之赵荣扶风人母强氏有疾荣割股肉啖之者三

  复员母登太白山祷于神得神水饮之乃痊后年七十五卒荣号痛不食三日方饮水七日乃食粥

  葬之日白云庇其墓前十五里葬毕而散荣负土成坟庐其侧终丧︹明︺梁准凤翔人永乐中

  为石州学正母丧庐墓哀毁群鸟朝夕飞鸣其上墓树仅三尺许有鹊来巢事闻擢知钧州旌表其

  王卺郿人永乐中由卿荐历山东左布政使有惠政正统中入为工部左侍郎进尚书在

  职八年凡大营建暨百工此令巹赞画为多性笃实廉慎狷介不阿以王振用事未衰而引年去士

  论高霍瑄凤翔人景泰间由乡举授大同通判就擢知府额森拥上皇至城下瑄出谒奉

  命括金帛充犒都督郭登戒严弗应瑄号泣从水窦匍匐出叩马呜咽众露刃叱之不为动因献上

  皇服物上皇密谕与发坚守瑄哭而还英宗复辟召拜工部侍郎 额森旧作也先今改张杰

  凤翔人生有异质颖悟过人正统中举于乡以亲老就赵城训导薛瑄过之与论学叹曰此圣人徒

  也居丧悉遵古礼免丧不复出弟子从游日众拓家塾以五经教之诸学者称五经先生张抚

  宝鸡人成化中进士孝宗时历副都御史督储南京寻进刑部侍郎抚质厚少縁饰所在以严明称

  布衣蔬食所得月俸常寄之公帑一宅萧然每诣阙奏事孝宗多从之李俊岐山人成化中

  进士累迁都给事中二十一年正月朔有星西流化白气诏求直言后率六科上疏言左通政李孜

   省太常少卿邓常恩诞妄此招天变之尤者国师继晓假术济私中外切齿帝优诏答之降孜省上

   林丞常恩本寺丞继晓革国师为民制下举朝大悦官至山西参政虎臣麟游人成化中以诸

   生贡入太学上言士大夫过先圣庙宜下舆马从之省亲归会陜大饥巡抚郑时将请赈臣赍奏陈

   饥歉状词激切大𫉬赈贷孝宗践䟭将建棕棚于万岁山备登眺臣抗疏切谏帝遣中使慰谕曰若

   言是棕棚巳毁矣寻授云南𥔲嘉知县张继孟扶风人万历进士天启中㩴南京御史以

   不建魏忠贤生祠削籍崇祯初起故官劾吏部尚书王水光永光嫉之出为广西知府土司普名声

   久乱未靖继孟设计鸩之一方遂安迁浙江盐运使忤视盐内官崔璘降知保宁府历川西道副使

   张献忠陷城不屈被杀妻贾氏亦死之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刘  之勃

   凤翔人崇祯中进士擢御史上节财六议疏陈东厂三弊帝俱纳之岀按四川张献忠陷成都欲用

   之不屈丛射而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杨畏知宝鸡人崇祯中举乡

  试第一历云南副使讨平土酋屡立战功后为孙可望所害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

  王者宾凤翔人天启中举于乡为醴泉教谕迁兴济令致仕归流寇陷凤翔被执大骂

  不屈贼以刀刺其口喷血骂如故遂被害

 ︹本朝︺王豫嘉扶风人顺治中进士官翰林院侍读闻父病剧亟请假归日夜侍奉衣不解带

  父殁哀毁骨立服阕赴京迎母张于京邸张思乡旋复告归母毁居丧尽礼豫嘉为人有操行博综

  典籍所著诗古文词甚多安尼恭郿县人为诸生顺治二年寇贺琛破城恭𬒳执不屈骂

  贼而白旗郿县人官兰州训导顺治五年米回寇兰州城陷骂贼死 赠国子监学录

  蹇逢吉岐山人官抚标守备父为贼所掠逢吉竭产求赎不得乃绐贼曰父有藏金吾不知

  其处质吾而释父金可得也贼释其父久之金不至遂杀逢吉于青峯山下卢熙凤翔人康

  熙中进士改翰林院检讨典试云南事竣归卒于旋舍熙自幼好学六经皆手钞终年诵读不辍或

   曰科第自有定分何太自辛苦熙曰学以明善复性岂为温饱计耶李柏郿县人幼孤事母孝

   为诸生避兵入太白山屏居读书数十年其学贯穿百家与朝邑李楷富平李因笃称关中三李

   王大利凤翔人事亲孝母殁以家产让兄躬自庐墓乡党称之吕梦熊麟游人母

   失眀每晨起盥洗为母餂目居常不离左右饮食必手供母寿八十八岁程希舜凤翔人幼

   孤事母刘甚谨贺贼乱负母携孙而走道逢贼泣请曰可杀我与我孙勿伤我母贼并释之母年百

   馀希舜亦年七十馀矣董成梅宝鸡人性孝友值岁歉捐谷赈饥全活甚众雍正九年

   侯秉璧岐山人母病侍汤药尝而后进母殁家贫为人佣工始得钱以殓年七十馀每

   为人言尚思摹饮泣乾隆二十二年 旌同邑雒兼善李争艳雒珂郿县张福遣俱乾隆年间以孝

    线 殿元凤翔人父病目以舌䑛之复明父复得疯疾祷数十昼夜膝肿流血疾寻

   愈父丧庐墓三年嘉庆十六年 旌同县胡成德李蓁俱嘉庆年间以孝行 旌厐超

  人父病疽医云若吮之毒可泄超即吮之病果愈父年老不能步途超为制人车随父所欲往挽之

  嘉庆十六年 于同县雒宏恩苏成文俱嘉庆年间以孝行 旌

 ︹列女︺︹唐︺王珪母李氏郿人始珪隐居与房乔杜如晦善母尝曰儿必贵然未知所与

  游者何如人试与偕来会乔等过其家孝窥大惊敕其酒食喜曰二客公辅才汝贵不疑︹明︺张

  文玘女扶风人长曰存儿仲曰桂儿恶少杜景华瞰其父往田潜入室侵其长者胁以刃不

  从杀之继侵仲仲不从亦杀之并刺其季女以减口李复苏白其事捕景华置之法万历中御史徐

  彦登闻于朝为建坊立祠李若梓女岐山人字小圆许字王邦安邦安自缢死女闻即至

  其家一恸而绝敉之稍甦入厨作粥奉舅姑曰聊尽妇礼将从夫地下矣是夜端坐丧次大雷震电

  屋瓦皆裂姑起视之则女巳逝万历三十三年旌焦文友妻周氏凤翔人抚遗腹

  子苦节自守洪武中旌同县杜文妻田氏刘启业妻吴氏均年十六苦节抚孤郭文妻朱氏彭彦妻

  王氏均苦节复抚遗腹孙成立邦祚妻宋氏岐山人与范宏载妻柳氏王得威妻

  罗氏均年二十夫亡苦节张自省妻侯氏抚遗腹子辛勤鞠育见其成立张附凤妻彭

  氏宝鸡人夫亡抚遗腹子苦节同县杨迈妻高氏年十八夫亡以纺绩供养舅姑凡三十年又强

  吉妻高氏张纶妻赵氏高竤妻王氏高龙妻王氏李承芳妻林氏陈大䇿妻谭氏高选妻张氏均以

  苦节胡宗颜妻董氏扶风人年二十夫亡甘贫守孤嘉靖中旌同县赵一琴妻

  孙氏夫亡伯氏欲夺其志令婢妾逼之夺其产且谋陨其孤氏避之他所辛苦训诲克底成立后伯

  夫妇俱殁氏为营丧葬抚其孤如己出人以为难王麟妻刘氏郿县人归王逾年而

  麟殁苦节教子成立同县苏宇妻胡氏大亡苦节孝事舅姑石可贞妻董氏

  人夫死有子方二岁阅二岁殇氏于夫木主前自缢死与同县甄柟妻张氏何谥妻吕氏夫亡苦节

  并万历年间旌邦彦妻魏氏⿰氵幵 -- 汧阳人夫亡遗孤甚幼矢志守节七十年孙征为诸

  生妻时氏年十八守节励志抚孤见其成立人称一门双节尹希颛妻杨氏

  人年十九守节六十一年同县姚度妻俱氏甘贫奉姑守节六十五年又史文载妻杨氏夫亡殉节

  万历中旌阎可让妻王氏年二十二夫亡呕血死刘文正妻谭氏凤翔人奈祯中

  流贼犯凤翔谭氏被掠大骂不从为贼所杀同时有李生妻张氏亦骂贼求死贼以刃刺其腹比死

  骂不绝口又高守业妻刘氏绐贼投井贼以石击之死井中袁逢辰妻陈氏

  人遭寇乱携子六岁遇贼大骂不屈贼怒曰汝不惜幼子乎从则俱活陈骂益力并遇害陈涟

  妻李氏扶风人崇祯八年流贼破城李骂贼而死有白大守其尸七日家人至掩之犬始去

  又邱凌云妻薛氏孀居二十年投崖死冯可时妻周氏田几妻张氏俱不从贼见杀又马汝龙女名

  润姐为贼所逼女怒以梃击贼被磔死张继孟女名王莪贼逼不从见杀师以风妻王

  氏郿人流贼杀其姑杨氏氏挺身扑救毙刃下又张文奇妻杨氏奉姑逃匿中途被执绐贼释姑

  去伺间投崖贼往援之氏据地大骂贼遂杀之马翰如妻阎氏陇州人贼陷州域氏

  赴水贼曳出自扶其目复投水死后三日得其尸衣裳袜履纫结如织

 ︹本朝︺王者宾继妻孟氏凤翔人宾为兴济令后值贺寇之变骂贼死孟亦被掳骂

  贼不屈路经石河滩从马上扑跌日鼻口齿俱毁贼怒杀之人称𩀱节同县汪宏量妻王氏宏量游

  闽久不归氏事姑不少怠姑病医云年老血衰得人血合药方可治氏即引刀割臂流血升许数日

  创平如初姑亦寻愈又强恕妻胡氏袁有熊妻李氏李馠妻张 刘继南妻崔氏刘暹妻赵氏卢熙

  妾薛氏均以苦节著闻季茂华妻王氏宝鸡人有族弟王一位欲加以无礼氏埾

  拒不从被杀康熙五十四年 旌杨朴妻郑氏扶风人年二十六而寡无出抚前室

  子锦成立娶妇贾生孙泾贾亡氏复抚泾泾长娶康生曾孙鼎𢑴甫数月而康又亡氏衰年抚鼎𢑴

  愈笃劬劳三世年七十二岁而殁又王豫嘉妾田氏夫亡自经以殉赵玉堂妻赵氏

  麟游人玉堂为诸生家贫甚氏纺绩佐读为流寇所劫义不受污堕崖死后玉堂官御史赠孺人同

  县刘安妻李氏年二十一而寡母家怜其少微言改嫁氏翦发誓守幽居一室亲族罕觏其面抚前

  室遗子纺绩以资诵读为邑庠生马千乘妻蒲氏陇州人年十九夫亡遗孤在襁

  褓立誓守节孝事舅姑教子成明经年逾七十王氏女宝鸡人许字同邑袁遐龄遐龄卒氏

  闻讣奔丧哀毁成疾而卒乾隆九年 旌石鼎妻程氏凤翔人夫亡守节家贫抚孤备

  历艰苦乾隆四年 旌同县张国玖妻石氏李徳辉妻程氏曹司铨妻杨氏阎鸿宪妻董氏朱之玫

  妻孟氏吴廷采妻吴氏杨绅妻薛氏李乘驷妻郭氏毛大妻唐氏李思道妻傅氏张良妻石氏均

  乾隆年间 旌徐必运妻杨氏岐山人夫亡守节奉孀姑以孝称乾隆十四年 旌

  同县侯廷位妻李氏王永福妻沈氏王兆贤妻张氏薛芳妻刘氏李文英妻罗氏宋司铨妻冯氏杨

  国相妻姚氏王宪妻陈氏侯泰妻樊氏刘元贞妻周氏陈进贤妻李氏林茂棠妻刘氏朱广妻王氏

  张法仁妻张氏巨逢选妻苗氏祝秋元妻雒氏李可文妻张氏厐兴宗妻张氏杨荣妻陈氏黄秀妻

  王氏杨芳妻厐氏韩梁妻袁氏杨兰亭妻厐氏苏元妻朱氏王作成妻杨氏厐顺之妻李氏张大位

  妻封氏张敷极妻王氏均乾隆年间 旌冯自寿妻薛氏宝鸡人夫亡孝事翁姑抚

  孤成立乾隆八年 旌同县冯进喜妻杨氏杨浩妻贾氏郭宽妻张氏刘汉政妻王氏杨大夏妻党

  氏韩密妻卢氏王文妻阎氏毛珍成妻康氏寄士宏妻潘氏均乾隆年间 旌王克让妻

  屈氏扶风人夫亡家贫事翁姑以孝称乾隆三年 旌同县李振玉妻朱氏李枫妻田氏张敬

  修妻王氏王国璿妻刘氏王爌妻兰氏冯御妻曹氏刘开运妻赵氏郭积德妻田氏兰可璙妻宋氏

  李法干妻李氏李法坤妻兰氏朱良相妻李氏强敞妻苏氏李荣贵妻梁氏敬彬妻薛氏高一祥妻

  杨氏张铭妻王氏范应全妻侯氏亡子伪妻杨氏高耀妻王氏石明僚妻赵氏杨三杰妻李氏毛守

  信妻王氏张明徳妻朱氏罗积妻殷氏李琠妻吕氏祁硕妻康氏田必通妻任氏窦铭妻王氏张宗

  孔妻马氏傅宣妻李氏王宏奕妻吕氏张三元妻刘氏陈建烈妻祁氏康继孟妻王氏王䖍妻李氏

  李隆妻王氏王希圣妻李氏李士英妻刘氏杨中孝妻王氏杨永安妻晃氏种秉善妻朱氏贺登第

  妻白氏赵栋妻马氏张进言妻岳氏刘天锦妻陈氏又烈妇乔中智妻萧氏均乾隆年间 旌

  某妻张氏郿县人大亡事翁姑克尽孝道翁姑殁家贫不克营葬氏日夜抱土成坟乡党

  称之乾隆十六年 旌同县刘师氏岳侯氏李杨氏张赵氏萧李氏师萧氏师刘氏张毛氏李怀瑜

  妻汶氏贺恪妻何氏庄际安妻高氏王时泰妻赵氏陈之润妻孙氏王新都妻田氏庄貌才妻杜氏

  张钰妻蔡氏均乾隆年间 旌裴绶妻张氏⿰氵幵 -- 汧阳人夫亡氏年二十三仰事俯育备极

  辛勤又马进喜妻梁氏均乾隆年间 旌张宏相妻孙氏陇州人夫亡年二十八截

  发自矢抚孤成立守节六十年乾隆五年 旌同州刘从学妻阎氏胡继宗妻阎氏赵宗哲妻马氏

  阎水元妻韩氏严淑泽妻赵氏严可仓妻侯氏张爵妻阎氏曹直妻翟氏尹奉德妻赵氏郭卫邦妻

   赵氏马志达妻邢氏郭大治妻王氏董天相妻黄氏王满库妻马氏翟𥙿妻梁氏李丕妻杨氏阎濬

   妻张氏又烈妇刘胡妻王氏均乾隆年间 旌毕氏女岐山人名久存许字李茂江未婚而

   茂江死痛绝而复苏者再垂殆乃迎其翁至母家跪而告曰儿不幸不得事翁姑又不逮侍夫痛死

   有馀 恨乞合葬以成儿志翁从之时 年十六嘉庆十年 旌刘 复魁妻侯氏

   人夫亡守节嘉庆六年 旌同县姚自安妻陈氏吴蘂妻张氏常际庆妻衅氏关大光妻梁氏王质

   秀妻胡氏董尚仁妻雒氏马洛妻李氏马清妻李氏冯天相妻常氏郭鹏妻黄氏陈大济妻刘氏王

   铨妻刘氏魏世喜妻张氏张凤妻王氏仝年宠妻袁氏又烈妇杨恒妻杨氏均嘉庆年间 旌

   训妻李氏峡山人夫亡守节嘉庆五年 旌同县郭诚妻张氏李睿妻亢氏康临妻武氏

   王佩珂妻亢氏张思恭妻曹氏韩凤苞妻苏氏王廷桂妻朱氏张徳妻李氏王文英妻刘氏刘金泰

   妻王氏高聚处妻郗氏杨德𢡟妻牛氏于奉先妻吕民张陶妻李氏王作身妻袁氏宋效濂妻梁氏

  陈广祚妻张氏王士杰妻十氏刘学蛟妻柳氏稽逢春妻赵氏均嘉庆年间 旌李澣妻

  谭氏宝鸡人夫亡守节嘉庆六年 旌同县索维浦妻黄氏任璝妻杨氏张士明妻刘氏巨逢

  春妻李氏又烈妇杜浩妻郑氏均嘉庆年间 旌剡秉懿妻王氏扶风人夫亡守

  嘉庆元年 旌同县康继和妻郭氏马德宏妻兰氏陈信妻杨氏康修巳妻刘氏张大爵妻杨氏

  白毓城妻刘氏刘干妻马氏准成妻李氏均嘉庆年间 旌王聪妻许氏郿县人夫

  亡守节嘉庆十五年 旌又烈妇徐才保妻方氏并女等四人刘春母杨氏并一家七人遇贼不屈

  死嘉庆年间 旌孙莪妻田氏麟游人夫亡守节嘉庆十八年 旌乔伯绩

  妻张氏⿰氵幵 -- 汧阳人夫亡守节与同县高雅妻蒲氏冉造妻乌氏均嘉庆年间 旌李铜

  妻魏氏陇州人夫亡守节嘉庆十一年 旌同州姚纯妻韩氏李维妻张氏李安妻赵氏均

  嘉庆年间 旌

 ︹流寓︺︹汉︺马瑶扶风人隐于⿰氵幵 -- 汧山以兔罝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号马牧先生

 ︹仙释︺︹汉︺矫慎扶风人少好黄老隐遁山谷汝南吴苍甚重之遗书劝其仕慎不答年七十馀

  竞不娶后忽归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后人见慎于炖煌灵寿光扶风人年七十馀得石英

  九服之如二十许人︹晋︺马俭扶风人博通经史从孙彻学道授以五符真文断谷服水行气

  导引遂役使万灵制御群邪姚苌闻而异之往召不至后年九十八返真而白云举焉僧契

  虚姓李学道岐州太白山遇一释子与之游至一山顶宫阙巍然见大仙据玉几而坐释子命虚

  拜谒曰此稚川真君也既而以其未绝三彭之仇命引归及平地巳在泰而释子亦不见︹宋︺张

  守真天兴人建隆初游终南山闻空中有召之者诲以三剑之法守真奉教而往凡所祛殄不

  可胜︹明︺张三丰居宝鸡县东三里金台观洪武二十六年九月自言辞世留颂而逝

  县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临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又入武当山或游襄邓间永乐中

  遣使寻访卒不遇

 ︹土产︺鐡汉书地理志漆县有铁官唐书地理志汧源县有铁明统志郿县岀铁宋时有铁冶务

  麻布元和志凤翔府赋麻及布龙须席唐书地理志凤翔府土贡宋史地理志陇州贡

  蜡烛唐书地理志凤翔府土贡府志陇州出寰宇记陇州产寰宇记陇

  州产明统志郿县出驼羊有峯如驼雉尾寰宇记陇州产鹦鹉寰宇记陇州出乌蛇

  明统志出陇州可瘵疾榛实唐书地理志凤翔府陇州俱贡松子寰宇记陇州产

  桃寰宇记陇州产金史地理志凤翔府产芎䓖独活灯草无心草升麻秦艽骨碎补羌活明

  统志府境产商陆菖蒲寰宇记陇安县马颊社沿山有溪出九节菖蒲山丹寰宇记陇

  石鱼明统志出⿰氵幵 -- 汧县可辟衣蠧石墨⿰氵幵 -- 汧阳县石墨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