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重修一统志 (四部丛刊本)/卷四百五十一至四百五十二

卷四百四十九至四百五十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五十一至四百五十二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四百五十三至四百五十五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7-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9.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7-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9.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7-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9.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67-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69.djvu/5

雷州府表                  

                      

大清一统志

 雷州府在广东省治西南一千四百二十二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九十五里东至

  高州府吴川县界二十里西至廉州府合浦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琼州府琼山县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高州府百城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海岸二百里西南至琼州府临高县界二百二十里东

  北至吴川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合浦县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五百五里

︹分野︺天文牛女分野星纪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扬州南境秦为象郡地汉元鼎六年

  开置合浦郡治徐闻县后汉为合浦郡地时移郡治合浦

  即今廉州府晋宋因之南齐仍移合浦郡来治梁普通

  四年分置合州太清元年曰南合州隋平陈复曰

  合州治海康县大业初州废仍属合浦郡唐武徳

  四年复置南合州贞观元年更名东合州八年改

  雷州天宝元年曰海康郡乾元元年复曰雷州属

  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曰雷州海康郡属广南西

  路元至元十五年置雷州路安抚司十七年改总

  管府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隶湖广行中书省明

  洪武元年改曰雷州府隶广东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东省领县三

  海康县附郭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五里东至高州府吴川县界二十里西至遂溪县

  界七十里南至徐闻县界八十里北至遂溪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徐闻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

    海岸一百六十里东北至遂溪县界十五里西北至遂溪县界六十里汉置徐闻县为合浦郡冶后

    汉属合浦郡三国吴改属珠崖郡晋还属合浦郡宋因之萧齐仍为郡治梁为南合州治隋改置海

    康县为合州治唐为雷州治五代宋因之元为雷州路治明为雷州府治 本朝因之遂溪

    县在府北一百八十五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高州府吴川县界三十

    里西至海岸九十里南至海康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高州府石城县界二十里东南至海岸一百

    四十里西南至海岸二百里东北至吴川县界七十里西北至石城县界六十里汉徐闻县地梁析

    置扇沙县椹县隋开皇十年又分置铁杷县十八年改椹县曰椹川县大业初省以扇沙铁杷二县

    属合浦郡唐武德初省扇沙复置椹川与铁杷皆属南合州天宝元年并二县改置遂溪县属雷州

    五代因之宋开宝五年省入海康县绍兴十九年复置仍属雷州元属雷州路明属雷州府 本朝

    徐闻县在府南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海岸九十

  里西至海岸七十里南渡海至琼州府澄迈县界五十里北至海康县界八十里东南至海岸六十

  里西南渡海至琼州府临高县界八十里东北至海岸一百里西北至海康县界八十里汉徐闻县

  地南齐置乐康县为齐康郡治隋废郡改县曰隋康属合浦郡唐初属南合州贞观二年改曰徐闻

  属雷州五代因之宋开宝五年乾道七年复置仍属雷州元属雷州路明属雷州府 本朝因之

 ︹形势︺地滨炎海寰宇州居海上之极南多平田沃壤

  三面并海有海道可通闽浙宋图穷东岭而并南

  海宋张栻州学记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

 ︹风俗︺州杂黎俗有官语客语黎语官语可对州县官言者也客语则平

  日相与言也黎语虽州人或不能辨气候倍热除夜纳凉寰宇风俗

  颇淳人多向学宋余靖州学记

 ︹城池︺雷州府城周五里门四池周六里南汉时土筑明洪武中甃石 本朝顺治十三年

  康熙十年乾隆五十九年庆十四年重修 海康县附郭遂溪县城周四百七十丈

  门三池周七百一十四丈明洪武七年土筑正统四年甃石 本朝康熙三年修二十一年重修○

  徐闻县城周六百馀丈门四池周八百九十二丈正统三年土筑宏治十四年甃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修雍正七乾隆五年三十七年重修

 ︹学校︺雷州府学在府治西宋乾道六年建 本朝康熙四年修雍正三年乾隆二十八年

  重修入学额数二十一名海康县学在县治东明嘉靖三年珠池迁建 本朝康熙四

  年修雍正元年乾隆十五年庆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遂溪县学在县治西北明

  洪武十七年由县西迁建 本朝顺治十七年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元年乾隆二十八年嘉庆四

  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徐闻县学在县治西元大徳元年建明洪武后屡迁宏治十四

  年复建旧所 本朝康熙九年修三十六年雍正二年乾隆五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

  阳书院在府城内高树岭雍正中由西门外移建乾隆十一年重建濬元书院

  在海康县城西旧名平湖书院元至元中建 本朝嘉庆二十三年重建改今名遂良书

  院在遂溪县城内西北乾隆四十五年文明书院在遂溪县西南乐民所相传宋

  元符三年苏轼自儋州经此云此地当有文明之祥既去月馀果有瑞芝生其地邑人因建书院于

  徐阳义学在徐闻县城内干隆四十六年建昌明社学在海康县南关

  乾隆九年建嘉庆十年重建英利社学在徐闻县城外嘉庆七年建 按旧志载贵生

  书院在徐闻县城内明万历十九年建今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一万四千七百五十四今滋生男妇大小共六十五万四千二百五十六名口又屯

  民男妇共二万八千一百八十九名口

 ︹田赋︺田地山塘共七千九百九十四顷八十三亩四分有奇额征地丁正杂银二万七千九百五十

  八两四钱二分四釐遇闰加征银四百三十二两九钱九分六厘米一千六百五石八斗二升二合

  屯田一百六顷一十九亩六分有奇额征屯米九百四十三石一斗二升七合五勺

 ︹山川︺虎头山舆地纪胜在海康县东七十里枕海旧志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时礼山

  舆地纪胜在海康县东南八十里四望之最高旧志谓之时礼岭周五里岩穴深𮟏上有泉岁旱祷

  雨于擎雷山在海康县南九域志为府治案山擎雷水出其下寰宇记谓之惊雷山在

  县南八里雷震破成水徒会山舆地纪胜在海康县南一百三十里下步村之西海中山

  巅有石奇怪万状岩穴崎岖有泉清冷英高山舆地纪胜在海康县南一百三十里两峯

  高峭相并而立顶有石穴涌泉旧志谓之英高岭英榜山明统志在海康县西南八里上

  有雷师庙旧志在县西本名英山博袍山舆地纪胜在海康县西七十里旧志在博袍村

   周八里博袍水出其南吉斗山在海康县西北四十里山大而平形如盘斗雷公

   山在海康县西北四十五里盘旋十馀里林木深郁昔有雷震此地因名乌蛇山

   康县北接遂溪县界出乌药里人呼药为蛇故名县志山出名药其形如蛇又名乌蛇岭麻囊

   山舆地纪胜在海康县东北八十里枕海覆盂山在遂溪县东南一百里周四十里中

   突起一峯如覆盂然螺冈山在遂溪县西南寰宇记螺冈在海康县北八十里明统志螺冈

   山在遂溪县西六十里峰如螺形通志谓之螺冈岭在县西南七十里多产馀甘子武乐水出焉

   调楼山在遂溪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海滨其上常有五色光现若楼台故名上产未榛可以

   涠洲山在遂溪县西南接廉州府合浦县界寰宇记雷州西至海六十里有涠洲明统

   志涠洲小在遂溪县西南二百里海中周七十馀里旧名大蓬莱内有八村其民专以采药为业通

   志谓之涠洲山其洲四围皆海中有三池产珠上有温泉泥可浣衣使白如雪明万历十七年以珠

  贼为患增兵戍守其阳有蛇洋洲与涠洲相对周四十里洲有山如蛇形故名亦名小蓬莱

  头山明统志在徐闻县东七十里望之若冠冕然新志谓之冠头岭在县东南三十里盛产良

  屯云山在徐闻县东南六十里四时常有云屯故名三源山在徐闻县东南

  抵海岸广十馀里山麓有三源泉小遂山在徐闻县南二十里突起海滨前有海屿曰三

  墩中墩有龙王庙庙前有井号曰龙泉每天旱祈雨于咸水中取得淡水则雨立至县志一墩有独

  树异种四时长青石门山在徐闻县西八里上有二大石俨若门闼又名石门岭岭际有

  塘秋冬不涸尖山在徐闻县北八十里一名尖山岭于群山中巍然特起其岭有小泉极清

  石茆岭在海康县东南八十五里高三十丈有泉涌出流至连村灌田数十顷鹧鸪

  岭在海康县西南四十里又五里为扎头岭左有木棉岭右有长牌岭相去各一里又干垅岭在

  县西南一百十里途傍岭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湖母岭在遂溪县东南七十里湖光岩

  水发源于此有两峯相抱形如交椅又名交椅岭嶎嵂岭在遂溪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海

  中一名东海岛广四十里长七十里包出白鸽砦之外中有居民五图以渔盐为业为东方巨镇其

  北曰东头山其东曰调鸡门洲东距吴川县𥐻洲仅隔一港地势奋趋如鸡张翅故名其南曰调洲

  与海康之时礼岭对峙为雷州海舟入门之口七星岭在遂溪县南二十五里岭上又起七

  小峯形如列星又都豪岭一名英豪岭在县南三十里斜离岭一名雷公岭在县南五十里

  马岭在遂汉县东北三十里县志相传元平章阿尔哈雅提兵过岭试马射箭于此 阿尔哈

  雅旧作阿里海牙今译正观涛岭在徐闻县东南十里又孤岭在县西南三十里俗呼麻

  双髻岭在徐闻县北五十里两峯并峙又名马鞍山石湾岭在徐闻县北七

  十里石壁巉岩形𫝑屈曲上有流泉其旁曰龙床岭高二十馀丈麓产良姜形如龙床故名

  界岭在徐闻县东北七十里有石壁加碑高一丈馀其左为佛屠岭周十馀里𫤘鍪岭

   在徐闻县东北一百里那迢村亦名那迢岭县志明嘉靖四年有鳯凰集于此五石峯

   康县西南七十里五石围列皆高二丈中一石如案下有清泉英灵冈明统志在海康县北

   五里为府治主山相传陈大建二年雷出于此英灵显异故名通志状如屏几一名鸟卵山

   光岩在遂溪县东南七十里湖母岭南一名䧟湖通志隋开皇中地䧟成湖湖有二岩如屋旧

   名浄湖岩宋建炎中李纲过此改今名在湖西绝壁中又有岩曰白云宛若城门其前湖水澄澈人

   迹罕至唐宋之末避世者多依之思灵岛寰宇记在海康县海中产米豆旧志在县东十

   里东洋海中又有灵颜墩在县东五里万顷洋心府东西南三面距海寰宇记雷州东至海

   岸二十里渡小海抵化州界𥐻洲泛海通恩广等州东南一百四十里泛海入琼州西南一百三十

   里泛海至儋州西六十里至涠洲通连安南诸番国路府志东至东洋海岸二十里接高州府吴川

   县界西至涠洲海岸二百里接廉州府合浦县界南至踏磊海岸二百里接琼州府琼山县界徐闻

   县志东至黄塘大海九十里西至老沙港大海八十里南至那黄大海二十里渡至澄迈横山

   江在遂溪县西四十里自石城县一里流入由文体港入海擎雷水在海康县南寰宇记

   梁时移州于惊雷江源即此舆地纪胜在县南十里源出遂溪县界旧志其源有三一出铜豉村一

   出鹧鸪坡一出徐闻县界三水合流经擎雷山下环绕郡治如带东南由双溪港入海新志水自安

   榄以上皆淡南渡以下皆咸潭浪水在海康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英高岭人南一支曰

   婆陆水俱由房参港入海博袍水在海康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源出博袍山南又南一支曰

   博窗水源出博袍山南五里俱西流至洪排港入海潭望水在海康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

   在海康县西南六里源出遂溪县界旧志又有平原水在县西北十五里离篷水一名途旁水在县

   西北五十里皆流合擎雷水铁杷水在遂溪县东南寰宇记铁杷溪以溪中有石似铁杷

   因名通志溪在湖光岩之阳旧志在县东南七十里源出湖母岭南流折东由旧县港入海

  塘水在遂溪县南一里亦名县前河源出高州府石城县界流经县东南合东溪及三鸦水又

  东由石门港入海府志东溪水在县城东七十步三鸦水源出县东南八十里本都潭大陂俱南合

  傍塘干零水在遂溪县南一百二十里一名曽家河源出博格村又名博格水东流由

  通明港入海武乐水在遂溪县西南七十里源出螺冈山南流转东入海又月城水源亦

  出螺冈东流合武乐水由库竹港入海古源水明统志在徐闻县南十五里源出潭田村

  南流入海廉宾水在徐闻县西北四十里源出马鞍山流合顿吞水过青铜港入海顿屯水

  在县西北三十里源出龙摹山流合廉宾水遇贤水在徐闻县西北六十里又南包水在

  县西北七十里源俱出双髻岭流至南包铺前合流由青铜港入海罗湖在海康县西舆地纪

  胜在县西一里今曰西湖旧志源出英灵诸冈宋绍兴间郡守何庾始筑堤潴水建东西二闸引水

  灌田又有南亭水在县西南一里自南渡分支北流至东闸与西湖水合北插溪在海康县

   南六十里又曹家溪在县南三十里后遮水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志北插溪源出石茆岭人东一支

   曰曹家溪又东一支曰后遮水其水俱北流双溪港入海大水溪在徐闻县东十里源出龙

   床岭流经县东二十里大水下桥有石滩水声响急旋𭰁为潭深不可测名曰龙潭又南由海安港

   入海号曰灵山镇海滩又有益色溪俗名厄塞溪在县东十里大水上桥葫芦溪在县北十里源出

   风流塘皆流合大水溪迈胜溪在徐闻县东四十里明统志在徐闻县东二十里溪水清

   澈胜于他溪通志源出县东北一百里东松埠南经博赊港入海双溪港在海康县东南

   二十里又溪泊港在县东南四十里淡水港一名调陈港在县东南五十里新港一名调岭港在

   县东南一百里石港一名海康港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排港亦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房参港

   一名石头港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翁家港一名流沙港一名老沙港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又南

   为徐闻之青铜港俱县境海港为诸水入海所经石门港在遂溪县东三十里自高州府

  石城县流入与吴川县分界又南至东头山入海亦名海头港又平乐港在县东四十里北月港在

  县东南六十里旧县港在县东南七十里石头港在县东南八十里木丹港一名库竹港在县东南

  一百里北品港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明港在县东南一百四十里麻溧港一名北家港在县东

  南一百六十里南接海康东界文体港在遂溪县西南四十四里一名抱泉港又羊脚港在

  县西南五十里下落港在县西南五十五里马蹄港在县西南七十里草潭湾在县西南九十里蚕

  村港一名乐民港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调神港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又南十里有博里港又十

  里有官场港又十里有调建港接海康西界黄塘港在徐闻县东九十里稍北为仑头港

  又博赊港在县东南四十里其左为赤坎港白沙港在县东南五十里其左为青湾港博蜡港在县

  东南八十里北门港在徐闻县东一百里上为水吼滩天将雨则水鸣如吼设有锦囊所

  城港外有新𦫼岛又二十里为吴家港麻仑港在徐闻县南二十里风涛拍天舟不敢近

   上为博爱水相近有沓磊港又博涨港一名海安港在县南少东二十里那黄港在县西南二十里

   上为古源水左为西卯港又十里为三墩港讨网港在县西南四十里其右为麻丰港东场港在县

   西南五十里其左为包西港鹅豆港在县西南六十里其左为八登港又青铜港在县西七十里

   石壁潭在海康县东南四十里源出时礼岭下北流三十里石环如壁水泻如雷由溪泊港

   鹿洲舆地纪胜在海康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通志谓之漉洲周五十馀里上有田地

   腴沃洲旁有新𦫼岛卵洲舆地纪胜在海康县西南海中旧经云群乌伏卵于上或船过取其

   卵鸟千万飞随十里通志又有邵洲在县西南一百十里海中周六十里居民皆煮海为生初为荒

   地有邵姓者辟而居之因名老鸦洲在徐闻县西南舆地纪胜扺琼州界瑞星池

   在海康县南宋宼准谪雷时尝居此天圣间有星陨于此池故名明成化间知府魏翰凿池于寇池

   西亦曰瑞星珠池在遂溪县西南寰宇记雷州有珠母海出珠府志对乐珠池在县西南一

  百五十里乐民所西海中亦名乐民池自刘𬬮置媚川都宋开宝以还遂置场司或采或罢明洪武

  三十九年诏采未有专官正统初始命内官傍池建厂专守防盗成化中迁厂郡城大为民害正德

  九年以无珠罢采其后御史陈实奏革雷池太监总属廉池嘉靖八年复采都御史林富奏止之

  月池在徐闻县南门外县多火灾且乏灌溉明万历二年知县张师益凿周二百馀丈深丈许

  泉清不竭囘禄无患灌溉便之莱公井在海康县城外西馆内相传宋寇准所饮元祐间重

  浚扁曰莱泉又楼前井在城内苏颍滨旧祠侧宋时濬苏旧寓此有读书楼人多慕而汲之

  海井在海康县城南唐上元间浚又有石神井在县城西宋郡守戴之邵品水以石神为第一

  安海次之石岩井在海康县南一百里山下有泉周二十里人皆汲之截其中为堰灌田三

  十馀玊堂井在遂溪县南一百三十里有泉自石涌出北流入通明港讨南井

  在徐闻县西二十里又那博井在县北七里

 ︹古迹︺徐闻故县今海康县治汉置县隋改海康为州治寰宇记朱梁开平三年尝移州治

  于惊雷江源至刘氏伪命日却归海康雷川废县在海康县西隋书地理志合浦郡海

  康县大业初废模落罗阿雷川三县入焉按三县宋齐二志俱不载疑梁陈时所置铁杷废

  县在遂溪县东南隋置属合浦郡元和志本汉徐闻县地隋开皇十一年于此置铁杷县取县西

  铁杷水为名天宝元年改曰遂溪寰宇记开宝五年并遂溪为新福乡入海康县舆地纪胜绍兴十

  九年知州王趯复置旧志废县在今县东南七十里铁杷水旁绍兴中始移今治椹川废

  县在遂溪县西北方舆纪要椹扇沙梁置隋书地理志合浦郡领扇沙县旧有椹县开皇十八年

  改为椹川大业初废入扇沙旧志废椹川县在县西北五十里有溪名椹川 按旧唐志武德五年

  置南合州领椹川县则椹川在唐初复置后又并入遂溪也齐康废县在徐闻县南隋

  书地理志合浦郡领隋康县旧曰齐康开皇初改名隋康旧唐书地理志雷州隋康县贞观二年

  曰徐闻取汉故县为名元和志县南与崖州澄迈县对岸相去约一百里寰宇记徐闻县在州南二

  百四十里开宝五年并为时邑乡入海康县舆地纪胜乾道六年知州戴之邵将海康县八都拨作

  徐闻将隶角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作县治因于七年复置县志旧治本在县西南讨纲村元至元二十八年迁宾朴村

  正统三年筑土城天顺六年以西寇剽掠城毁因迁于海安所宏治十四年还迁宾朴即今治今

  讨纲村有旧县埠侯官故址在徐闻县南元和志汉置左右侯官在徐闻县南七里积

  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故谚曰欲拔贫诣徐闻北楼在府治内舆地纪胜即楚阁也

  太守张纲易名明统志有楚阔楼在府城东北苏公楼明统志在海康县西湖上宋苏辙谪

  雷州时寓此其兄轼同时谪儋耳亦处此月馀后改为祠咸淳八年郡守陈大震迁于湖西与寇祠

  相对旁有遗直轩云章阁明统志在府学内宋建瑞芝堂在府治内明统志旧

  名无讼因产芝易名又百花堂在府治西偏俱宋建十贤堂明统志在海康县西湖旁宋咸

  淳间建以宼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王岩叟任伯雨李光赵鼎胡铨十贤为名文天祥有记又四德

  堂在府治东南亦咸淳间建取郡守有名迹者张纮何庾戴之邵徐应龙四人祀于此思亭

  在府治内宋郡守张纮建其曽孙栻有记总宜亭在海康县西湖宋郡守戴之邵建

  舟亭在海康县西宋郡守陈大震建祭海亭在遂溪县西南一百八十里英灵村港口

  明时每岁三月六月郡守祭东海神于此贞女台在徐闻县西北舆地纪胜雷州有贞女台

  相传昔有女子父死独居此因名明统志在县西北十里蓬莱馆在海康县东一名光华馆

  舆地纪胜太守戴之邵常于蓬莱坊因英禄山为馆西馆在海康县西宋宼准尝居之

 ︹关隘︺清道镇巡司在海康县西南九十里北和墟明洪武二十七年置旧有黒石巡司

  在县东南九十里亦洪武时崇祯三年裁今为黑石埠湛川巡司旧在遂溪县西北五

  十里湛川村元至元三十一年置明洪武三年于县东南七十里旧县村 本朝康熙五年裁九

   年复置雍正十一年移驻东海之东山墟仍旧名旧有涠洲巡司亦至元时置在县西南二百里海

   岛中博里村今废寕海巡司在徐闻县东七十里武安墟明初置东场巡司

   在徐闻县西四十里迈陈墟明初置通志自此渡海抵琼州府临高县海康所在海康县

   西南一百四十里西滨海北枕洪排港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周三百六十丈置千户所 本朝康

   熙初裁八年复设把总防守乐民所在遂溪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

   周四百八十丈置千户所 本朝顺治中所废拨雷州右营外委驻防海安所在徐闻县

   东南二十里滨海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周四百九十四丈置千户所天顺中尝迁县治于此 本

   朝改海安营拨水师游击及中军守备驻札并设同知驻此锦囊所在徐闻县东北一百

   里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周四百六十六丈 本朝初改锦囊营设千总分防各港台汛康熙二十

   四年并入海安淡水寨在海康县东南五十里淡水港口为县咽喉要地明崇祯十年知府

   朱敬衡置明统志有水军寨在城南二里宋置屯兵以备海道又澄海牢城二营在城北亦宋置皆

   白鸽寨在遂溪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明隆庆中崇祯五年海贼刘香宼寨县城为之

   戒严 本朝康熙三年迁界废八年复九年筑土城周三百五十丈西南二门设水师守备驻守

   冠头寨在徐闻县东南九域志海康县有冠头寨盖在今徐闻县冠头山下横山堡

   在遂溪县西北六十里接高州府石城县界明正统间置武郎盐场在海康县西自廉州

   府合浦石康海至此泊舟北通遂溪乐民所明初置盐课司崇祯三年裁今有武郎埠雷阳

   驿在海康县北又旧有将军驿在县南六十里今废桐油驿旧在遂溪县西北三十五

   里桐油村元至元十七年置明初改建于城内北街拱辰坊又城月驿在县西南九十里城月墟明

   洪武九年置沓磊驿在徐闻县东南二十里海安所城中其南有沓磊浦又英和驿在县

   西北八十里东山墟在遂溪县东南孤悬海外四面环洋 本朝嘉庆十五年设营移雷

  州右营守备驻此杨柑墟在遂溪县西南 本朝嘉庆十五年设县丞一员驻此

 ︹津梁︺阜民桥在府治东宋郡守戴之邵建相近有状元桥宋郡守虞应龙建以文天祥作记

  通济桥在海康县南三里宋建云津桥在海康县西南三十里宋嘉泰间建

  长十二丈惠济桥在海康县西湖有二桥东桥跨东闸西桥跨西闸宋知州何庾建

  梯桥在遂溪县东南七十里宋建百丈桥在遂溪县南一百六十里特侣塘中宋绍

  兴中建长五十文叠石十五通水道十四大水上桥在徐闻县东十里长十五丈阔二丈

  路通锦囊所又东十里有大水下桥皆元大徳中建葫芦桥在徐闻县西北十里又廉宾桥

  在县西北四十里明洪武中建南渡在海康县南十里即擎雷水通津琼崖必由之路

 ︹堤堰︺海堤有三一在海康县北为北堤连亘一万二千一百五十二丈五尺水闸三十九所一

  在海康县南为南堤连亘一万三百四十四丈水闸六十所一在遂溪县西连亘四千五百二丈水

   闸六所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并修自井字堤至癸字堤一十七处乾隆嘉庆间屡有修筑

   水堰在徐闻县西南二十里有闸引水灌讨纲村田县志县界凡有堰闸六东溪陂

   在遂溪县东北半里明嘉靖十年知县张惠筑灌南门西门等田又都贺陂在县南五十八里元县

   尹都贺筑灌云脚等处田特侣塘在遂溪县南一百六十里广四十八顷宋绍兴末郡守何

   庾开渠筑堤建闸灌东洋田四千顷下流与西湖水合亦名何公渠乾道中郡守戴之邵重修明万

   历中再修砌为十闸又县南一百八十里有张熟塘隆船塘在徐闻县东四十里灌田百馀

   顷又有迈果塘在县东六十里积水灌田大旱不竭又李家塘在县东七十里灌田四百馀顷

   公渠在海康县西有三渠皆宋绍兴二十八年守何庾凿一自西湖西闸引水由西山南流

   灌白沙田一自西湖东闸直下南亭横迳通济桥而注之东一自特侣塘建闸南流与湖水合灌县

   东万顷洋田岁久湮废惟西山活水如故戴公渠在海康县境有二渠皆宋乾道五年郡守

  戴之邵凿一以特侣渠近山易湮于渠东四百二十步别开一渠导流而南会张熟塘水至东桥与

  西湖渠水合长二千七百六十丈沿渠筑堤潴水堤置八桥以通往来开八渠以分灌溉各长一千

  八百丈东建万顷闸以拒水南启南亭闸以泄水増堤建六闸开二十四渠以沃东北上游之田各

  长一千二百丈凡渠首尾悉为闸以出纳一以南亭渠湮废于西湖东凿渠引水入城与东渠水合

  灌附郭高壤田委流灌东洋田长四百二十丈俱砌以石明天顺正德万历间皆相继修

 ︹陵墓︺︹宋︺萧莞师墓在遂溪县南傍塘馆侧陈以镇墓在徐闻县北六十里

  以镇宋驸马又有公主墓在县东三十里︹明︺平纲墓在徐闻县东南观涛岭下嘉靖戊申

  迁于迈亭

 ︹本朝︺陈瑸墓在府城东五里东洋之五龙坡赐祭葬康熙五十七年   御制碑

  

 ︹祠庙︺昭忠祠在府城内 本嘉庆八年忠义祠在海康县城内镇定坊祀明知

  县王旌忠祠在海康县西舆地纪胜有寇莱公庙在敬德门外报恩寺西绍兴五年

  名旌忠明统志庙在西湖之东后郡守陈大震合祀苏轼苏辙于北伏波庙在海康县西南

  一里许舆地纪胜有威武庙祀汉两伏波将军邳离侯路博德新息侯马援明统志伏波庙在府城

  南三雷公庙在海康县西南八里英榜山唐圆史补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投荒录

  郡南滨大海雷声近在檐宇之上寰宇记在州西南七里 本朝乾隆六十年   敕封康济宣

  威布德之神御书扁曰茂时育物

 ︹寺观︺开元寺在海康县城南调会坊唐开元中建有石塔高五丈馀天安寺

  康县西关外唐大历五年建旧名报恩宋苏轼书万山第一四字于门李纲赵鼎胡铨南谪时皆寓

  广济寺旧名广杀寺在海康县西八里梁建明洪武时改今名宋寇准有诗崇真

  观在徐闻县西宋建湖光庵在遂溪县湖光岩北本灵惠侯祠宋靖康中有僧琮改为

  禅庵李纲谪雷时尝游此

 ︹名宦︺︹宋︺杨维新至道中以太子洗马出知雷州虑郡滨海无备始筑子城逾年工竣绍兴

  八年海寇陈旺掠郡赖子城得全士民追颂其功张纮广汉人至和初知雷州延见父老授

  诸生条教又増治城垒辟田潴水为久远计雷人戴之尝作思亭于州治自为记曰政简则身闲身

  闲则心纵能无思乎作以自警王趯绍兴中知雷州创筑外城以䘙子城赵鼎胡铨南谪过雷

  趯皆厚待之秦桧怒坐谪全州苏洸德化人以张浚荐知雷州秩满赴阙面陈三札一折纳徐

  闻丁米一籍海舟以缉奸盗一戒广西军寨不得差人囘易改知新州何庾舂陵人绍兴巾

  知雷州下车即讲求民隐北潴特侣塘水使之南下导西湖水使东注开渠疏流灌东洋田万顷民

  名其渠为何公渠李守柔临桂人绍兴间令海康弭盗安民赵鼎贬雷州守柔待以故相

   礼秦桧闻之十年不调戴之邵庐陵人乾道五年知雷州何公渠外无堤咸潮时为禾害

   之邵沿海筑圩岸建桥闸以泄水并濬二渠之淤塞民名为载公堤又建郡学城南自是人文渐盛

   徐应龙建寕人嘉定间知雷州为政宽厚爱民如子劝农兴学士民戴之薛直夫

   永嘉人嘉熙初知雷州始辟试闱修理堤防振举废坠雷俗病不知医专事巫祷乃创立惠民药局

   教以医疗︹明︺李希祖河南人洪武七年通判雷州开荒田万馀顷立社学敷条教在任数

   年未尝妄辱一人秩满去州人各赆一钱终不受陈本会稽人洪武中知海康县区别庐井

   招抚流亡远近归者七百馀家卒于官囊无馀资黄敬天台人永乐七年知雷州府府多囚

   击敬至悉为剖决狱一空在任数年民安讼息戴浩鄞县人正统八年雷州府仁恕清勤尝

   遇旱祝天曰愿减十年算祈降三日霖果大雨厅事产芝三茎王麒太和人天顺中知海康县

   时猺贼为患麒日以忠义激其民屡出击贼斩获无算副使毛吉壮其勇节荐于朝迁雷州府通判

  未闻命与贼战于那柳村死之赠同知黄瑜南城人成化中知雷州府尽心抚字盗息民安

  以治行高等加右参政仍莅府事平纲贵州人宏治中知徐闻县性清介而政平恕卒于官

  子孙因留家焉王钰山东人雷州䘙指挥宏治间征信宜钰发矢连毙数贼俄贼大至钰厉兵

  酣战日暮矢尽会泥淖马蹶中槊而死后有州指挥张憙武定人把总王道成晋江人正德时与海

  贼战死百户吴贤思州人陈相蕲州人正德时与山贼战死州指挥王廷辅寕波人嘉靖时与海贼

  战死百户潘恩合肥人黄隆庐州人隆庆时与倭寇战死王秉良西充人正德间知雷州府

  时守殊中官赵兰多不法秉良每与之抗民时以安兰诬构逮京下狱嘉靖元年御史陈实疏革守

  珠中官诬始白戴嘉猷绩溪人正德时谏南巡下狱谪临桂尉历高州同知摄雷州事不数

  月黜赃吏十馀人刬除宿弊豪猾屏迹洪富晋江人嘉靖间知雷州府副使吴玭牙卒杀人

  玭欲宽之富不从爰书上帝怒易他官治之执益坚竟服辟陆瓒龙游人嘉靖间知雷州府

  有清操郡北有泉清冽民号陆公泉喻萃庆四川人崇祯十七年遂溪县有政声 大兵

  至与巡按王基固推官费长统同死

 ︹本朝︺赵最杭州人顺治四年知雷州府黄海如陷城死之同时推官李镇国漳平人亦以不屈

  周熛临潼人顺治十一年任雷州府同知廉敏有才与推官赵永祚单骑入山招降山贼

  王翰等升凤阳知府冯祖悦代州人雍正进士乾隆十六年任雷州府诚信化民遂溪民韦

  甲为仇家诬以奸杀事狱已具审得其情为改谳寻卒于官士民惜之陆维垣大兴人干

  隆六十年知雷州府讲求吏治积弊捐除决讼如流民怀吏畏隶役肆行者置之法不少假贷

  𬙋兰胶州人乾隆五十七年署海康县性明决莅任数月判疑狱数十案闻者惊为神明

  宣云南举人知徐闻县痛惩奸回善良者为案牍羁迁亟讯察释之以县库失盗落职去之日邑

  人攀辕恐后

 ︹人物︺︹南北朝︺︹宋︺阮谦之徐闻人仕郡功曹迁奋勇将军元嘉初从征林邑大败之

  振旅而还其后人多居遂溪今犹有阮家村︹梁︺陈文玉徐闻人涉猎书传有才智𬒳

  辟为本州刺史精察吏治怀集峒落獠蛮相继输款武帝降壐书褒之︹宋︺吴国鉴

  人绍圣中为太庙斋郎退居于家苏辙安置雷州特筑室馆之未几坐罪无悔意纪应炎

  遂溪人宝祐进士初试澄迈主簿后宰南海皆清介有声陈汝达海康人隐居不仕宋亡病

  将死预刻碑曰有宋陈四五公之墓属其子曰慎勿改也其墓在擎雷山︹元︺吴国宝

  人性孝友父丧庐墓大德八年境内蝗害稼惟国宝田无损人以为孝感陈𣏌字楚材海康人

  领乡荐不仕读书山中究性命之学远近学者咸受业焉所居里曰义江元末盗起过其乡相戒勿

  ︹明︺周德成海康人洪武中以明泾擢休寕令裁决如流多惠爱邑故冲四方游者接

  轸民不胜役乃自悬一车于县强索者身代舁之后非使命至者噤不敢请在任七年以他故逮法

  曹民诣阙讼得还又逮至兵部民诣之如初比得白寻以病卒众以丧还葬休寕赡其妻子终身

  黄本固海康人永乐进士知马平县劾奏内侍反为所构削籍还陈贞豫遂溪人永

  乐中举人历官御史有廉洁声人不敢干以私奏建横山堡遂溪石城咸赖以安文带

  人技勇绝伦天顺中率乡勇御猺贼战每捷贼避其锋后于白沙坡战死人咸惜之今坡旁有丛勇

  冯彬字用先雷州卫人嘉靖己丑进士任平阳县以忧归𥙷上海令俗丧多以火化有化

  人亭立毁之谕以礼葬擢御史按广西历松江守民无智愚皆爱戴之邓鉴徐闻人历官侍

  御史秉公执法不避权贵弹劾有声柯有年徐闻人嘉靖四年海寇至有年语其兄扶父出

  走以身捍贼而死乡人祀之

 ︹本朝︺余进才海康人陈雅言家仆顺治间黄占三党岳之鼎胁雅言入伙不屈遇害进才投

  身军营潜入贼巢斩之鼎首至雅言墓𡘜奠雷人至今称之陈瑸海康人康熙甲戌进士由

  县令历官福建巡抚励清节官𢊍惟进瓜莱整饬纪纲吏畏民懹尤振兴文教建修书院士奋于学

  三年卒于官谥清端干隆四年入祀乡贤祠陈昌齐海康人乾隆进士由编修转御史上

  疏陈洋匪会匪并防海剿盗事宜   召对称   旨出𥙷浙江温处道修战舰简军伍以备

  海寇昌齐学问优赡家居端谨为士林所推重

 ︹流寓︺︹宋︺寇准下邽人再入相为丁谓所阻乾兴元年贬雷州司户参军及丁谓贬崖州道经

  雷准使人以一蒸羊逆境上闻家僮欲谋报雠乃杜门使母出俟谓行远乃止苏辙眉山人哲

  宗时谪化州别驾安置雷州秦观高邮人绍圣中坐党籍编管雷州︹明︺汤显祖

  临川人万历十八年抗疏陈时政谪徐闻典史

 ︹列女︺︹元︺王谷荣女名妙璘海康人至元间为猺蛮所执义不受辱赴水死朱克

  彬妻周氏海康人克彬卒无子自缢以殉︹明︺吴金童妻庄氏海康人成

   化初随夫避贼新会同佣于刘铭家铭悦其色屡诱不从乃贿郷人梁狗谋杀其夫投海中越三日

   氏心疑遍寻至海滨见一尸流岸侧手足𬒳缚乃夫也即𢹂女赴水抱夫尸而死明日三尸随流绕

   铭门乡人惊异之闻于官䏍司置铭狗于法奏闻旌表魏乞妻柳氏徐闻人成化初

   柳年十八为猺贼所执柳绐以有银藏井引至投井水郑浩妻黄氏徐闻人浩死里

   豪陈某悦其姿强委禽焉黄不可陈乃逮其舅姑于讼黄曰天乎奸人以吾故辱及舅姑恶用生为

   扄户自缢死吴士价妻何氏海康人年二十一士价死食贫守节富民黄文宽谋

   夺其守诬讼于县比赴县门抽刀自刎死陈大宾妻邓氏徐闻人嘉靖庚中避贼匿

   于新仓窟贼搜出之不从刃其左臂厉声曰吾臂可断志不可夺贼杀之后大宾徙居锦囊倭寇犯

   城亦御贼而死郑三妻黄氏徐闻人三死殓毕即自缢邓宗昌聘妻黄

   氏徐闻人未嫁而宗昌殁女闻易丧服自缢

 ︹本朝︺邓一柱妻莫氏海康人夫亡守节雍正八年旌同邑陈尚连妻关氏辜禹惠

  妻陈氏均雍正年间 旌王永霖妻梁氏遂溪人夫亡守节雍正十二年 旌

  氏徐闻人逸其夫名未嫁而夫病翁姑迎之比至夫卒郑矢志守节偶省母归有以语戏之者愤

  激捐躯雍正年间 旌林日旺妻关氏海康人夫亡守节干隆八年 旌同邑宋

  继统妻吴氏李壮观妻邓氏子振宸妻吴氏王临轩妻蔡氏朱赐履妻丁氏陈阳阶妻符氏孝女林

  月女均乾隆年间 旌黎元煜妻林氏遂溪人夫亡守节干隆九年 旌同邑陈

  岘妻梁氏黄常艳妻梁氏子鸿谟妻王氏林鼎嵋妻黄氏陈斯显妻周氏陈赓谟妻周氏韩元伯妻

  陈氏郑继城妻阮氏梁时棈妻陈氏烈女蔡那黑均乾隆年间 旌麦圣清妻陈氏

  徐闻人守正捐躯乾隆元年 旌同邑节妇陈子成妻詹氏郑丕义妻李氏贞女何其杰聘妻陈氏

  烈女李氏女李之才妹均乾隆年间 旌陈文渊妻莫氏海康人夫亡守节嘉庆元

  年 旌同邑黄正中妻陈氏陈昌祉妻邓氏陈怀清妻翁氏邓起龙妻陈氏妾方氏黄子昌妻莫氏

  王𤩽妻洪氏均嘉庆年间 旌洪绍武妻陈氏遂溪人夫亡守节嘉庆三年 旌同

  邑陈焯妻郑氏陈焻妻林氏郑其纲妻厐氏黄云妻吴氏洪维屏妻周氏郑士元妻黄氏洪德润妻

  周氏陈符观妻曽氏彭克顺妻林氏陈睦晋继妻彭氏郑士玉妻梁氏烈妇林茂菉妻周氏均嘉庆

  年间 旌杨文孝妻林氏徐闻人夫亡守节嘉庆四年 旌同邑翁文煌妻吴氏陈

  舜揆妻吴氏李长光妻赵氏苏江妻陈氏谭有经妻王氏翁继诚妻朱氏均嘉庆年间 旌

 ︹土产︺丝唐书地理志雷州土贡寰宇记徐闻不宜蚕桑惟种葛莞为衣米豆

  志州有米豆枝叶似柳花如乌豆一种之后数年收实寰宇记思灵岛产明统志淮南子云豆之美

  者有米豆芥禾寰宇记州地多沙卤禾粟春种秋收多被海雀所损相承冬耕夏收号芥禾又

  云再熟稻五月十一月再熟明统志谓之界稻十一月种次年四月收斑竹唐书地理志雷

   州土荔枝明统志徐闻县出孔雀唐书地理志雷州土贡府志产于钦州非雷所

   鲨鱼明统志有虎鲨鹿鲨锯鲨三种寰宇记州产乌药高良姜益智子海桐皮明统

   志海康出百部一名婆妇草可杀蝇蚋又出扶留藤即蒟苗也合槟榔食之辛香又名蒌藤 按旧

   志海康县产牛元和志项上有骨大如覆斗日行三百里尔雅所谓犦牛也府志今无谨附记










                        协修官许应藻恭 纂

                        总纂官廖鸿藻恭覆辑

                        校对官阎学海恭 校

琼州府表                 

                     

大清一统志

 琼州府在广东省治西南一千七百里东西距九百七十里南北距九百七十五里东至万州海

  岸四百九十里西至儋州海岸四百八十里南至崖州海岸九百六十五里北至琼山县海岸十里

  东南至陵水县海岸五百四十里西南至感恩县海岸八百一十里东北至文昌县海岸一百六十

  里西北至临高县海岸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七百一十五里

 ︹分野︺天文牛女分野星纪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扬州西南徼外地汉书贾捐之谏伐珠崖疏珠崖非禹

  贡所及春秋所治春秋战国为扬越地秦末属南越汉元

  鼎六年开置珠崖儋耳二郡始元五年省儋耳郡

  初元三年省珠崖郡入合浦为都尉治后汉仍属

   合浦郡三国吴赤乌五年复置珠崖郡晋平吴省

   入合浦隋大业中复置珠崖郡治义伦县武德五年

   置崖州治舍城县贞观元年置都督府五年分置琼州

   治琼山县天宝初改崖州曰珠崖郡琼州曰琼山郡干

   元初复曰崖州琼州俱属岭南道贞元五年移都

   督府于琼州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省崖州熙

   寕四年移琼州治崖州故地仍曰琼州琼山郡属

   广南西路政和元年升为靖海军节度使元初曰

   琼州至元十五年属海北海南道天历二年改曰

   干寕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改琼州府二年降

   为州三年仍升为府属广东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三县十

   琼山县附郭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文昌县界一百里西至澄迈县界五

   十里南至定安县界八十里北至海岸十里东南至文昌县界一百里西南至黎界一百六十里东

   北至文昌县界五十里西北至澄迈县界五十里汉初珠崖郡地后置朱卢县属合浦郡后汉曰珠

   崖县三国吴复曰朱卢县晋及宋齐因之梁陈时省隋初为武德县属珠崖郡大业六年改置舍城

   县为珠崖郡治唐武德五年于县置崖州五代因之宋开宝五年州废属琼州熙寕四年省舍城移

   琼山县来治仍为琼州治元为干寕军治明为琼州府治 本朝因之澄迈县在府西六

   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三里东至琼山县界十里西至临高县界六十里南至黎峒

   接琼山县水尾司界一百三十里北至海岸三里东南至琼山县界七十里西南至黎界一百二十

    里东北至海岸十里西北至海岸六十里汉珠崖郡地隋分置澄迈县属珠崖郡唐属崖州五代因

    之宋开宝五年改属琼州元属干寕军明属琼州府 本朝因之定安县在府南八十里

    东西距八十七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文昌县界四十七里西至黎界四十里南至黎界二百

    三十八里北至琼山县界二里东南至会同县界六十五里西南至儋州界一百十里东北至琼山

    县界十三里西北至澄迈县界六十五里汉殊崖郡地唐为琼山县地咸通中置忠州寻废元至元

    三 十一年析置定安县属琼州天历二年升为南建 州属干寕军明洪武元年仍为定安县属琼州

    府 本朝因之文昌县在府东南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十里东至

    海岸六 十里西至琼山县界六十里南至会同县界六十 里北至海岸一百五十里东南至海岸九

    十里西南至定安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海岸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海岸一百五十里汉珠崖郡

    地唐武德五年分置平昌县属产州贞观元年曰文昌宋开宝五年改属琼州元属干寕军明属

    琼州府本朝因之会同县在南东南二百九十 里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七 十五里东

    至海岸二十里西至定安县界二十五里南至乐会县界二十五里北至定安文昌两县夹界五十

    里东南至海岸三十里西南至乐会县界十五里东北至文昌县界七十里西北至定安县界五十

    五里汉珠崖郡地唐宋为乐会县地元至元三十年分置会同县属干寕军明属琼州府 本朝因

    乐会县在府东南三百三 十里东西距二百 六十里南北距四十 里东至海岸十五 里

    西至黎界二百四十五里南至万州界二十五里北至会同县界十五里东南至海岸二十里西南

    至万州界七十里东北至会同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定安县界四十二里汉珠崖郡地唐初为文昌

    县地显庆五年析置 乐会县属琼州五代因之宋大观三年割属万安 军绍兴初还属琼州元属干

    寕军明属琼州府 本朝因之临高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

    百二十里东至澄迈县界六十里西至儋州界五十里南至黎界九十里北至海岸三十里东南至

   定安县界八十里西南至儋州界七十里东北至澄迈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海岸八十五里汉珠崖

   儋耳二郡地唐武德五年置临机县属崖州贞观五年改属琼州乾封后仍属崖州开元元年改曰

   临高贞元七年还属琼州五代宋因之元属干寕军明属琼州府 本朝因之儋州在府西南

   三百里东西距二百五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五十里东至临高县和舍司界二百二十里西至海岸

   三十五里南至崖州乐安司界二百十里北至海岸四十里东南至黎界五十里西南至昌化县界

   一百十里东北至临高县界七十里西北至海岸五十里汉初南越地元鼎六年置儋耳郡始元五

   年并入珠崖郡梁置崖州隋置义伦县大业初于县置珠崖郡六年改儋耳郡唐武德五年改曰儋

   天宝元年改为昌化郡乾元元年复曰儋州属岭南道五代因之宋太平兴国五年改县曰宜伦

   熙寕六年废州为昌化军属广南西路绍兴五年废军以宜伦县隶琼州十四年复为军端平二年

   改曰南寕军元因之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二年复改为儋州正统五年以州治宜伦县省入属琼

   州 府 本朝 因之昌 化县在府西南五百五里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

   东至儋州界一 百二十里西至海岸十里南至感恩县界四十五 里北至儋州界九十五里东南至

   感恩县黎界一百三十 里西南至感恩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儋州界五 十里西北至海岸三十里

   汉儋耳 郡地隋分置昌化县属珠崖郡唐属儋州五代因 之宋熙寕六年省入宜伦元丰三年复置

   端平初属南寕军元因之明属儋州仍隶琼州府 本朝属府万州在府东南四百五十里东

   西距 二百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海岸二十五 里西至陵水县宝停司界一百八十里南至

   海岸二十 五里北至乐会县界九十五里东南至海岸三十 里西南至陵水县界一百里东北至海

   岸七十里西北至乐会县黎界一百六十里汉珠崖郡地唐初为文昌县地贞观五年析置万安县

   属琼州十三年改属崖州龙朔二年于县置万安开元九年徙州治陵水县天宝元年改为万安

   至德二载改郡县俱曰万全乾元元年复为万安州仍改县曰万安贞元元年移州还治万安县

    属岭南道五代南汉改县曰万寕宋初曰万安州万安郡熙寕七年改为万安军属广南西路绍兴

    六年废军以县属琼州十三年复置万安军仍改县曰万安元亦曰万安军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

    初改曰万州正统 五年以州治万安县省入属琼州 府 本朝因之陵 水县在府东南五百

    七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 距一百五十里东至海岸三十里西至黎峒六十 里南至海岸六十里

    北至万州界九十里东南至海岸三 十里西南至崖州界六十里东北至万州界九十 里西北至黎

    峒一百三十里汉殊崖郡地隋大业六年分置陵水县属临振郡唐初属振州龙朔中改属万安州

    开元九年移州 来治贞元元年移州治还万安以县属焉五代因 之宋熙寕七年省为镇入万寕元

    丰三年复置县属万安 军绍兴六年改属琼州十三年还属万安军元因 之明属万州仍隶琼州府

     本朝属府崖州在府南中隔黎 峒由东路至府 八百七十里西路至 府九百六十五 里东

    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海岸一百六十里西至海岸九十里南至海岸二十里

    北至儋州薄沙司黎界二百二 十里东南至海岸三十里西南至海岸一百二十 里东北至陵水县

    界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感恩县界二百十里汉珠崖郡地隋开皇初置临振县大业六年置临振郡

    又分置寕远县唐武德五年于县置振州天宝元年改曰延德郡乾元初复曰振州属岭南道五代

    因之宋开宝五年改曰崖州熙寕六 年省寕远县改州为朱崖军属广南西路政和七 年改曰吉阳

    绍兴六年又改军为寕远县属琼州十三年复置军元亦曰吉阳军属海北海南道明洪武初复

    曰崖州正统五年以州治寕远县省入属琼州府 本朝因之感恩县在府西南六百四十

    五里东西距九十 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五里东至崖州界八十五 里西至海岸十里南至海岸三

    十里北至昌化县界九十五里东南至崖州界一百十里西南至海岸四十里东北至昌化县界九

    十里西北至海岸三十里汉儋耳郡地隋置感恩县属珠崖郡唐属儋州五代因之宋熙寕六年省

    入宜伦元丰四年 复置南宋属南寕军元 因之明初属儋州正统五 年改属崖州仍隶琼州 府 本

  朝属

 ︹形势︺海中洲居广袤千里汉书贾捐之传周𮞉二千里径度

  八百里水经四州各占岛之一隅外环大海中盘

  黎峒宋琼管志

 ︹风俗︺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汉书贾捐之传性好

  弓矢病无药饵但烹犬牛祀神寰宇妇女不事蚕

  桑止织吉贝宋琼管志俗皆卉服舆地纪胜地四平岁三获

  民生存古朴之风物产有瑰奇之状明邱濬赋

 ︹城池︺琼州府城周一千二百五十三文门三池周一千二百八十七丈明洪武初因宋旧

  址土筑十七年于城西添筑土城三百八丈嘉靖间甃石崇祯中增建东门月城 本朝顺治十三

   年修康熙六年乾隆十六年十七年重修 琼山县附郭澄迈县城周五百八十丈

   门三无池明正统十二年土筑宏治元年甃石 本朝顺治十五年康熙四十五年重修

   安县城周五百九十三丈门四北临大江东西南濬池周三百六十丈明正德中建嘉靖间

   始创北门 本朝乾隆十六年修五十一年重修文昌县城周三百五十丈门二西南

   濒溪东北以田为池明隆庆六年建崇𬓲十二年建月城 本朝顺治十一年康熙元年五十七

   年重会同县城周三百八十丈门四无池明嘉靖二十九年土筑隆庆六年甃石

   本朝康熙三年修乐会县城周三百七十二丈门二四面临江无池明隆庆六年

   本朝顺治十七年雍正元年重修临高县城周六百丈门四因河为池明正统八年

    本朝顺治十七年雍正七年乾隆三十五年嘉庆八年重修儋州城周四百七十丈

   门四池周四百七十七丈明洪武间因宋旧址甃石 本朝康熙二十七年乾隆六年重修

  化县城周五百八十四丈门三无池明洪武间建为千户所城正统中移县治北 本朝顺

  治十一年修康熙三十六年重修万州城周四百三十六丈门四池周四百九十七丈宋

  旧址明洪武中拓建陵水县城周三百四十四丈门四池周四百九十七丈明永乐中建

   本朝康熙中修崖州城周五百一十三丈有奇门三池周五百五十七丈宋庆元中建

  明洪武间拓建 本朝顺治十八年修康熙十一年乾隆二年重修感恩县城周三百九

  十四丈门三池周四百十有奇明万历中建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雍正十一年重修

 ︹学校︺琼州府学在府治东宋庆历四年建于城东南隅 本朝乾隆三十六年迁建入学

  额数二十四名琼山县学在县城鼓楼东明宏治十一年建于府城东南 本朝乾隆三

  十五年迁建入学额数十五名澄迈县学在县治东明宏治十四年建 本朝顺治十年

  重建康熙四十年修五十一年雍正七年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定安县

   学在县城外东南一里元大历二年建 本朝康熙七年修五十四年雍正二年乾隆五十年

   修入学额数十二名文昌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八年建于县治左 本朝嘉庆七年

   建入学额数十二名会同县学在县治东明万历十年建本朝康熙二年重建五十二

   年修乾隆二十四年修入学额数十二名乐会县学在县治东元延祐三年建 本

   康熙六年重建雍正四年修乾隆四嘉庆十二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临高县学

   在县治东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重建雍正七年乾隆六十年嘉庆二十一年

   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儋州学在州城东元大德九年建 本顺治十八年重建康熙二十

   三年修乾隆元年修八学额数十五名昌化县学在县治东明成化十四年建 本朝

   顺治十五年康熙六年隆元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万州学在州南城外成化八年

   建万历三年迁于城内崇祯二年复建旧所 本康熙七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入学额数十

   陵水县学在县治北明万历元年建于城中镇抚司旧址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雍正七年乾隆元年四十年五十七年重修入学倾数八名崖州学在州治东明宏

   治二年建万历四十一年迁州西崇祯七年迁城外东南隅 本朝雍正十年复建旧所入学额数

   十二感恩县学在县治东明万历二十五年建本朝康熙四十二年修乾隆三十

   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八名琼台书院在琼山县城内丁字康熙四十九年苏泉

   书院在琼山县东二里旧名粟泉书院明万历间建 本朝乾隆十年重建改今名桐墩

   书院在琼山县东五里明正统间建尚友书院在定安县学左明万历间建 本朝

   乾隆三十七年重修居丁书院在定安县城内康熙三十年蔚文书院

   昌县东旧名至公书院雍正九年建于干北嘉庆九年迁建易今名端山书院在会同县

   学东旧名正𮐃清馆康熙四十四年建乾隆三十八年重建改今名温泉书院在乐会县

   治左雍正九年建临江书院在临高县治西乾隆三十年双溪书院

   化县城内干隆三十年建万安书院在万州治左明万历中建 本朝乾隆十九年重建

   顺湖书院在陵水县城东乾隆二十年南关义学在府城南乡约所康熙二

   十五年建南离义学在澄迈县治左康熙四十六年建东门义学在定安县

   东康熙二十五年建古儋义学在儋州东南明建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重建 按旧志

   载石湖书院在琼山县西西湖上明嘉靖中建零春书院在儋州东十里宋建今并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十万九千三百四十八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一百三十二万四千六十八名口又屯

   民男妇共五万九千一百九十三名口

  ︹田赋︺田地山塘共二万九千九百八十二顷二十七亩四分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七万八千四百

   八十五两四钱八分四釐遇闰加徴银一千七百二十九两一钱七分九釐未一万三千二百八石

  九斗六升九合六勺屯田共一百七十顷九亩八分有奇额征屯米三千七十三石二斗一升二合

  

 ︹山川︺琼山在府城南六十里九域志琼山县有琼山舆地纪胜引图经云琼山县有琼山白玉

  二村土石皆白似玉而润种薯其上特美所产槟榔其味尤佳灵山在琼山县东南十五里旧

  名黒山俗名圣山自北来者渡海中洋即见之乔木䕃翳中有神祠至为灵显扶山在琼山县

  东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武德县有扶山明统志陶公山在府城东南五十里道书以此为二十四

  福地下有巨潭水流三十六曲以达于江通志山左有五岭递相拥䕶故名扶山昔有陶公开之故

  又名陶公山山之西有苍巡洞东石山在琼山县东南七十里一名美雨岭四畔平原中突

  一峰状若交椅旧置巡司于此又十里有了髻山那射山在琼山县东南舆地纪胜在琼

  山县之丰义乡其人以射猎为生明统志又有龙堆山在县东南一百里山下有息石初甚小岁久

   渐大乡人祀以为神旧志龙堆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那射都故又名那射山分为二山者误

   屹山在琼山县南二里石峰屹立水流其下其阴有仙人洞又名紫霞洞云露山

   山县西南六十里舆地纪胜中有三潭上潭林木阴森人不敢近次二潭有小石如橄榄有窍可穿

   俗名橄榄珠岁旱祷雨多应西石山在琼山县西四十里舆地纪胜谓之马鞍山通志西

   石山多石下有洞可容数百人泉出清冽西南一里有递莲洞自洞出入曲径相通大小五洞甚深

   邃上有一门见天日旁一黑洞无火不能入相传深三十馀里迈山在澄迈县东寰宇记隋澄

   迈县以界内迈山为名九域志县有澄迈山通志县东十五里曰独株山突起一峰若树株然即古

   澄迈山也县志独株山在县东十里圆洁如珠下有泉名滴珠泉自独株东折而南为迈山山势雄

   峻下有泉名七里泉久旱不涸 按隋名县以澄江迈山同在境内故九域志谓之澄迈山者误

   文裔山在澄迈县南三十里明统志中有泉俗呼龙井通志龙井出其阳三峰在其阴平原

   中连峙亦曰三峰岭县志下有泉五穴昔人𤥨石为五龙头水从龙口喷出名龙泉五指山

   在定安县西南旧名黎母山桂海虞衡志山极高常在云雾中黎人自辨识之山水分流四郡熟黎

   所居已阻且深生黎之巢外人不复有迹黎母之巅虽生黎亦不能至舆地纪胜引图经云岛上四

   州以黎母山为主山特高每日辰巳后云气收敛则一峰插天至申酉间复蔽不见又引刘谊平黎

   记云天将降雨则祥光夜见望气者谓南极星降此山或谓婺女星现化下此山因名黎婺讹为黎

   母有水五派流入四县明统志黎母山在定安县南四百里山有五峰又名五指山屹立琼崖儋万

   之间旧志又有黎母岭在县西南三百里俗名光螺岭铜鼓山在文昌县东六十里舆地

   纪胜文昌县有铜鼓岭旧志铜鼓山盘亘海岸半入海中上有龙神春秋祀之出水晶石燕县志古

   传诸獠铸铜为鼓悬之置酒以招同类富家女子至则以金银钗扣鼓留(⿰钅义)-- 钗以答主人若仇杀相攻

   则击鼓集众后人于此掘得故以名山或谓鼓为伏波征交趾铸未知孰是东峱山

   昌县东一百里舆地纪胜其乡之民如猿峱然峱妇纺绩吉贝布缕细密莹白谓之布笼旧志又有

   浮山在县东一百里屹立海中分潮水为东西流俗呼分洋洲紫贝山在文昌县南寰宇记

   文昌县有紫贝山元属紫贝县旧志在县南一里前有紫贝泉其阴有钓鳌矶禁山在文昌县

   南二十里上有神坛草木四时青茂民禁不取玉阳山在文昌县西北十里寰宇记文昌县

   有玉阳山舆地纪胜在县北二十里通志即青山岭林木青翠为邑之主山苍锡山

   昌县西北二十里通志在玉阳山之西焚艛山在文昌县西北舆地纪胜引平黎记云汉

   武发兵到雷州海岸造艛船渡兵过海上岸黎人不出李将军乃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囘今号为焚

   艛通志在县西北 一百三十里近大海汉楼船将军杨仆征 黎至此焚船登岸因名七 星山

   在文昌县北舆地纪胜在文昌县界海滨状如七星连珠明统志山有七峰亦名七洲洋山通志在

   县北一百五十里大海中上多茂林下出溪泉航海者必于此取水采薪明天启时建塔其上其东

   有泉七孔昼夜混混不涸抱虎山在文昌县东北一百二十里舆地纪胜文昌县有抱虎山

   通志山石状如虎左山𮞉抱于右故名叨甲山在会同县东二十里下有清泉水流成塘

   少北十里有山鸡山地沃可种槟榔南塘山在会同县南一里拱向学宫明时改曰玉几案

   锺禄山在会同县西北三十里一名小禄山下有涧水分流灌田端山在会同县北城

   跨其白鹤山在会同县北十五里路通定安又五里有水尾山七峰连抱亦曰七星岭

   又十里为木寨山青晚山在会同县北三十里路通文昌定安阴阳山在乐会县

   寰宇记乐会县有阴阳山县志山即今县治在万全河南流马河北两水环抱平地突起周七里山

   形奇偶相生土石相半因名雷扑山在乐会县东二里万全河南相传雷击其山石故名

   对峙者为印山金牛山在乐会县东南十五里接万州界峻耸插空海舟每望以为准

   炉山在乐会县南三里一名南山秀耸特异县治学宫皆向之迤东二里为挂榜山又东三里

   为虬潭岭白石山在乐会县西四十里脉自纵横岭来周环数十里高千仞其顶皆有巨石

   风岩水洞奇胜百出郎伦山在临高县南十六里下有郎伦村番豹山在临高县

   南黎界县志县境诸黎洞皆以番豹山为险路仅容一人毘耶山在临高县西北寰宇记废

   富罗县有毘耶山山顶有虫似伏蛇俚人以虫为毘耶舆地纪胜临高县北有毘耶山神每黎人叛

   则神驱蜂以御之官军遂大破黎人通志在县西北十里一名高山上有吞人石其神灵能捍贼又

   特拔山在县北十五里毘耶分支峩香山在临高县北二十里高耸入云乡人立营其上

   以觇海冦黎粉山在儋州东二十里土白如粉寰宇记儋州有黎粉山马蝗山

   州东二十里俗传汉时曽屯兵于此后人每掘得铜钲刁斗之属地多鬼火阴晴出没盖古战场也

   舆地纪胜有黎郎冈在宜伦县东三十里疑即此沙锅山在儋州东南一百里生黎界状

   如覆釜极高峻上有池下有涧泉甘美黎毘山在儋州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在宜伦县

   北六十里明统志在州西北四十里旧志与松林山斜峙下有那细村又名那细山黎晓山

   在儋州西北舆地纪胜在宜伦县西四十里又有德义山在县西六十里州志州西四十里曰德义

   山俗呼黎晓山顶有巨石乡人以祠黎母神狮子山在儋州西北寰宇记有狮子石在义

   伦县西八十里海中形如狮子旧志狮子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海中石峰蹲峙高二十丈一名神尖

   山有一石在海中名狮子唇舟过祷必应之松林山在儋州北隋书地理志昌化县有藤

   山通志儋州北二十里有松林山即隋志藤山也峰顶圆耸下垂八足形如鳉鱼土石五色为州主

   辅龙山在儋州东北六十里旧马鞍山宋赵鼎南迁经此称为松林之辅山故名俗因

   村名呼为抱社岭九峰山在昌化县东南六十里山有九峰盘旋百馀里通志俗传有峨

   娘生九子皆为酋长分主九洞其下峨娘溪出焉大陈山在昌化县西北十里状如华盖

   东连三板山有石船石龙形甚奇险峻灵山在昌化县西北寰宇记有洛泊石神在县西北

    二十里石形如人帽其首面南土人往往祈祷苏轼峻𤫊王庙碑记昌化县西北有山秀峙海上有

    石巉然如巨人冠帽面南而坐者里人谓之山落膊五代时望气者言山有宝气上达于天舣舟其

    下斵山求之夜半大风浪驾其舟空中碎之石峰之上人皆溺死今碇石犹存元丰五年诏封山神

    为峻灵王舆地纪胜落膊 冈在县西北二十里明统志峻灵山在县北十五 里上有落膊冈通志县

    北十里曰朝明山濒海一名神山岭又名峻灵山东山在万州东二里明统志山南有高石

    可百馀尺又有华封岩在山东维石岩在山西旧志山周六里馀上有石涧雨旁壁立入处仅容一

    人山门刻殊崖第一山五字外有盘石周数十丈名补天石内有大巫峡小巫峡渡仙桥诸胜

    陇山在万州东南九域志万寕县有赤陇山舆地纪胜在县东南三十里又谓之赤龙山明统

    志其土赤色故名新志在州东南六里独洲山在万州东南舆地纪胜在万寕县东南五

    十里林木茂盛山峰插天旧志山在海中风顺半日可到周六十里又名榜山海舟多泊湾于此南

   番诸国进贡每视此山为准的小南山在万州南二十五里高平面海其上有普光岩又湳

   陵山在州西南二十里南渡大溪流绕冈阜双华山在万州西六十里两峰互峙高插云

   表中有田数亩井泉清冽产鱼虾旧名马鞍山相传山上有彩云现则州出贵因改名鹧鸪

   啼山在万州西一百八十里熟黎居之外即生黎居之脉自黎母山来中多鹧鸪故名

   连山在万州北通志脉自黎母山来至是突起六峰起伏连续三十里为州之主山州志在州

   北三十里内有荒田数亩麋鹿聚之名曰鹿市又有石洞如屋可容数十人博吉山

   水县东二里下有博吉山一名大河岭声山在陵水县东三十里寰宇记陵水县有声山尝

   有声如人言独秀山在陵水县西南半里一名文笔山又县南一里有南山小五

   指山在陵水县西一百里生黎峒中与崖州接界脉自五指山至此挺立数峰黎人环居其下

   旧志下有温郎岭脚二峒明嘉靖中征黎尝分奇兵出此杨梅山在陵水县东北五十里地

   产杨梅又东北三十里有多碌山崎岖多石黎峨山在崖州东元和志在吉阳县东七十

   里明统志在州东五十里中产峨草鹿𮞉头山在崖州东一百四十里上有连珠寨宋时

   临川土贼陈明甫据此东连鹦鹉嘴山去州一百八十里石版山在崖州东南十五里旁有

   横石其平如版宋时知军事周邝结屋其上钓台山在崖州南舆地纪胜有石船在南岭

   之南距海数步长丈馀旁有峻岭名试剑峰明统志试剑峰在州南海滨上有巨石宋知军毛奎题

   小洞天三字刻其上其南有石临海题曰钓台又入数步名大洞天题曰海山奇观旁有石梯题曰

   仙梯旧志州南二十里曰钓台山中有试剑峰峰巅有石船鳌山在崖州西南十里旧名南

   山明统志元王士熙尝游此以其枕海更今名通志壁立枕海为州屏障其上小石边一穴出泉曰

   万仞泉清冷可爱澄岛山在崖州西南寰宇记新崖州有澄岛山明统志在州西南十五

   孤枕海大雅山在感恩县东十里高百馀丈为县治主山息风山在感恩县

   东二十五里明统志在县东十里中有巨穴深不可测每飓风作黎人祷之则止黎虞山

   在感恩县东方舆胜览在县东五十里黎人尝虞猎于此故名小黎母山在感恩县东即

   峨茶岭脉自黎母山来危峰耸起崖石崎岖人迹罕到群黎环居其下有巨石刻大元军马下营

   九龙山在感恩县西北八里西枕海滨汉初九龙县置此感劳山在感恩县东北

   九域志感恩县有感劳山明统志在县北十里下有平城宋时大军平黎至此秋毫无犯土人感其

   德而劳之因名琼崖岭在琼山县南十里下有古珠崖郡城址虎村岭在琼山县

   西南五十里雷虎村一名雷虎山脉自西石山来又名波秋岭南有鸦卜洞周里馀深数丈秋潦弥

   月不满其水流为西南湖南岐岭在琼山县西南一百六十里中有大石盘围十丈馀上有

   一小石叩之其声如鼓又名石鼓岭稍南为盘塔岭上有十三峰下有温泉又南接生黎地

   龙岭在琼山县东北二十里登极顶可望黎母诸山下有卓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社仁岭在澄迈县

   东南二十里乡人立五土神祠于上又十里有青山岭上有巨石附以神像祷雨辄应合岭

   在澄迈县东南六十里与琼山县接界江水流经其中又十里有石鼓岭上有二石并峙叩之若鼓

   声闻里许官苟岭在澄迈县南一百二十里石势危险中有石峒名大坡峒可容千人旧志

   明洪熙间定安黎王官苟聚众于此因名相接者为南黎岭亘数十里皆黎人所居北畔岭

   在澄迈县西南六十里旧志明时尝议迁县治于此白石岭在澄迈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上

   多白石故名顶有深潭泉自石峰而下久旱石黑必雨东黎江出此大胜岭在澄迈县西十

   里明统志以汉伏波将军曽于此屯兵征蛮大胜故名 按舆地纪胜有万岁冈在县西十里顶有

   怪石高丈馀形如列屏号为圣石天将雨则云雾滃塞下有清泉盖冈岭相属也乌盖岭

   在定安县东南六十里高三百丈跨居腰黄竹二都一名居腰岭与会同县分界纱帽岭

   在定安县东南一百里接会同县界俱藤萝荆𣗥又南为石塘岭巅有巨石其下流水成塘

   本岭在定安县西南十五里自西南蜿蜒过东北复峙一小峰一名丫髻岭为县主山又尖岭

   在县南四十里一名李家岭一名文笔峰又南牛岭在县南一百八十里与乐会县分界金鸡

   岭在定安县西南十五里通志昔传夜见金鸡光彩烛天故名又清安岭在县西南七十里一名

   九曲南闾岭在定安县西南二百里一名三尖岭高千馀丈连亘十馀里熟黎环居其

   下设有营汛又思河岭在县西南三百三十里生黎居之极高峻黎人恃以为险南来岭

   在文昌县南三十五里县志又有鼓磉岭在县南三十里形如柱础又县南四十里有迈南岭一名

   沙鱼港岭鼓楼岭在文昌县西南三十里上有二石左如斗右如龟遇旱祷雨辄应

   檀岭在文昌县西南六十里中多涧壑又十里有八角岭下垂八趾向为黎砦天塘岭

   在文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有瀑布飞泉下流成塘流出会同县界多异岭在会同县东一

   十里数山相连中多怪石上有井祷雨辄应相近有何鲁岭突起高峰东有石岩可望大海名曰山

   海奇观洞西崖岭在会同县西北三十里为县主山三山神岭在乐会县东南

   十二里上有泉曰金牛井四时不涸风门岭在乐会县西南七十里跨万州界山势峻峭两

   旁石壁如门为诸黎出入咽喉之地纵横岭在乐会县西少南二百四十五里脉自五指山

   来高插云霄横亘甚广峰峦险阻黎人所居温泉河出此双髻岭在乐会县西一百二十里

   两峰插天如双髻然亦名黎母岭西偏岭在乐会县西北十八里通志有龙见石状如龙

   首山脊半里皆黑石崚嶒叠出若龙鳞然黎盆水前绕之有北偏古村傍居其下旧志亦谓之北偏

   西岸岭在乐会县西北四十二里又八里有三道岭突起三峰状如盘龙下为赤万岭

   白石峰斜夹大河而峙博敖岭在乐会县东北十五里其南有圣石峰屹峙博敖港门相

   传古时海涛汹涌沙碛逼隘或南或北迄无定所海舟常有覆溺之患宋天圣中其石突见故名

   夏沙岭在临高县东南六十里又东二十里为秋阳岭连亘十馀里界接澄迈上有冈峦形

   若马鞍一名马鞍岭大江岭在临高县东南八十里近生黎地大江经其下故名有泉水流

   那盆岭在临高县南三十里脉自五指山北来至县界平地突起一峰状如覆盆蜿蜒

   东北复起一二峰直至琼山县新志有龙岭在县东十里脉自那盆岭来背腰岭在临高县

   南接黎峒界生黎俱背山而居故名落云岭在临高县西南通志在县西南十里脉自那盆

   蜿蜓而来势不甚高将雨则云先栖泊于此龙门岭在儋州西北三十里海岸特起石峰

   两趾奔海其状肖门可泊舟上有石穴中虚通海透风名曰风门内容十数人相传昔有蛇潜其间

   化为龙又名虺穴小豸岭在昌化县东五里其形如豸其下平旷土沃泉甘康熙中知县

   陶元淳尝议迁治于此马岭在昌化县南三十里三峰连耸延亘海滨形如天马上有石鼓

   翁坟岭在万州东南三十里两山对峙一大一小相近有樟树岭半枕海中峰势𨺗峻前后

   有两澳可以泊舟牛标岭在万州南二十里形如覆釡为州学案山一名龙标岭

   鼓岭在万州西南八里平地突起二峰有禄盖溪出此又剑门岭在州西南十里势如剑峰对

   峙石上凿凌云山三字又铜盘岭在州西十里三峰突起势极雄壮为铜鼓来脉南万岭

   在万州西南八十里接陵水县界上产南椰又有青藤岭在州西南三十里脉自南万岭来上产青

   高山岭在万州西北二十里一名横栅顶上有大石出泉下有井甘冽连岐岭

   在万州东北七十里脉自六连山来五峰叠峙下有三石室又金牛岭在州东北一百里与乐会接

   界上有井泉多云岭在陵水县南十里九域志陵水县有灵山通志多云岭一名灵山峻

   拔巢云祷雨多应周录岭在陵水县东北十里为水口港关捍牛头岭在陵水县

   东北三十里临海两峰对峙路径崎岖明万历四十六年修平之郎凤岭在崖州东五十

   里高拔如凤翼相近又有南漏岭下有南漏村报福岭在崖州北八十里府志遇旱土人望

   岭有白云为雨候号灵山雨雨毕祭之因名𮞉风岭在崖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官道旁以

   飓风不过此岭而名下有温水池喜思泉透道岭在感恩县东北四十里黎峒中延澄江出

   落缨岭在感恩县东北九十里极峻险雁塔峰在琼山县南三里平冈一峰尖

   秀如笔水环其下宋时郡人姜唐佐始登第因名又县西南五里有赤石冈石多赤色落笔

   峰在崖州东一百里官道北旧名落笔洞石壁峭立高数十丈上有石门中有二石形如悬笔其

   尖水滴不断东数十步复有一洞俯入仅容身门内有石如屏外窍通光内渐深渐暗相传极处有

   井通滩神冈在临高县东南十九里迈龙村透滩水中耸一巨石高广二丈久旱滩响

   必雨久雨滩响必晴椀水冈在昌化县东九十里抱透岩在感恩县东北五十里岩

   在山顶宽广如巨室黎人常藏谷帛于此龙廊洞在琼山县西石岩都东南一里洞路崎岖

   由西南入深二十丈旁有小洞十二可容数百人逸贤洞在崖州西北十里舆地纪胜胡

   澹庵以其地多水竹取六逸七贤之义为名鱼鳞洲洞在感恩县北寰宇记儋州有鱼

   鳞洲旧志明嘉靖元年贼犯昌化盐场千户王承祖追之至鱼鳞洲通志县北七十里有鱼鳞洲洞

   海滨突起一峰上有石洞重叠状如鱼鳞云宾谷在澄迈县西三十里海滨旧志山幽地腴

   昔有处士吴濬隐此双女屿在陵水县东舆地纪胜陵水县界有双女石旧志双女屿在县

   东五十里大洋中两石并峙如人周数十里上有淡水商舟往来汲之又加摄屿在县东四十里加

   摄涧外海中一岛特立旧为万州南山之界亦名分界屿木棉墩在陵水县东五里大河分

   流墩峙其中为县水口之镇象石在昌化县东南十里高十馀丈如牛形击之其声如磬

   仙槎石在感恩县东十五里长百馀丈阔数丈横亘水面望之若浮槎然石盘

   州南十三里舆地纪胜周围数丈面平如掌不加磨𤥨旁有涧水可饮可濯其北有亭曰清赏

   山石鼓在感恩县东北七十里废镇州城东河中鼓圆六尺以小石击之声如空瓮旁有五

   大石有异人迹马迹痕黎峒舆地纪胜引系年录云黎母山有诸蛮环居号黎人其去省地

   远不供赋役者号生黎耕作省地者号熟黎黎之外始是州县四郡各占岛之一隅四郡人多黎姓

   盖其裔族而今黎族乃多姓王明万历中兵备黎如楚图说琼岛东西六百馀里南北几九百里琼

   州南五百里崖州北三百里为五指山东出风门岭为万州东南出小五指为陵水西南出小五指

   为崖州为感恩西出峨显沙锅诸岭为昌化为儋州迤逦而北为临高为澄迈为琼山北出铁砧黎

   婺诸岭为定安为文昌支分为乐会会同环𮞉加仑水蕉为水会城今十字路已丁矣惟五指而南

   抵崖州一路未开其中草聘喃春磨菜草提合唠诸黎虽新招纳粮向化而南凯南唠磨草磨赞番

   铳降文磨啖与崖之凡阳诸岐峒络绎二百馀里皆人力所不至之地通志黎为蛮之别落后汉谓

   之俚人俗讹俚为黎其历代难化者为岐即隋所谓㐌也俗讹为岐岐尤为黎所惧民皆服布如单

   被穿中为贯头男子种禾稻纻麻女子蚕织地无马与虎山多麈麖各以所迩分隶四郡时出与郡

   人互市琼山村峒凡一百二十有五澄迈村峒凡一百三十有七临高村峒凡二百三十有九定安

   村峒凡一百十二文昌村峒凡三十五乐会村峒凡五十三儋州村峒凡二百有九昌化村峒凡三

   十三万州村峒凡九十三陵水村峒凡三十崖州村峒凡九十二感恩村峒凡四十一 按黎人自

   唐宋以来叛服不常元设黎兵万户府统十三翼兼管民兵黎峒千百户俱以土人为之明永乐二

   年崖州监生潘隆议设抚黎知府招抚生黎村峒授以土官宣德四年以黎人侵扰革抚黎官正统

   五年并革诸土官自是悉领于郡县万历三十一年复设抚黎通判四十三年革 本朝德威所至

   黎人向化雍正八年琼山定安陵水崖州诸生黎二千九百四十六人相率愿入版图每丁岁纳银

   二分二釐以供赋役总督郝玉麟等奏闻奉 旨将地丁银两减去一分二釐止收一分且令

   有司加意抚绥务令得所自是诸黎感戢悉为良民府境在海岛中琼山县北十里澄迈县北

   三里临高县北三十里文昌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会同县东三十里乐会县东十五里儋州西三十

   五里北四十里西北五十里昌化县西十里万州东南二十五里陵水县东南三十里崖州南二十

   里感恩县西十里皆距海水经注珠崖儋耳二郡在大海之中从徐闻对渡北风举帆一日一夜而

   至寰宇记琼州北十五里极大海儋州北至大海三十五里西北至大海八十五里西南至大海四

   十五里万州东至海三十里南至海四十二里新崖州南至大海二十七里西南至大海十五里舆

   地纪胜江浙之间潮有定候钦广则朔望大潮其馀日止一潮琼海之潮则半月东流半月西流潮

   之大小随长短星不系月之盛衰湳渚江在澄迈县西南七十里源自西黎都来少东有

   湳渎江源自南黎都来皆入新安江黎母江源出定安县西南五指山东北流经临高县东

   南八十里为大江又东北经澄迈县南六十里为新安江一名龙安江又东经定安县北一里为建

   江又东北经琼山县南六十里为白石河又东南十里为南渡江又五里为博冲河口又北经县东

   由白沙港入海澄江在澄迈县南里许有二源一出琼山县之西石山西流经澄迈县东一里

   为九曲水过南门转西门为里滩谓之内澄江一出琼山县虎村岭西流绕澄迈县南过西门为外

   滩谓之外澄江二水合流由东水港入海其港在县西北十里旧志云四时澄澈隋以名县

   昌江在文昌县南一里一名南桥水有二源一出迈南山一出龙塘各流至县南合白芒水违

   清澜港入海港在县东南三十里分水江在文昌县西北五十里源出琼山县界一水中

   分左黒右白流至县西北十五里曰湴塘溪至县西十里曰白芒溪绕县北至县东十里曰下场溪

   又东南入文昌江东黎江在临高县东南六十里源出澄迈县白石岭流经武陇等村复

   出澄迈五关村入大江县前江在临高县南旧名抱甲江源出背腰岭经县东北合透滩

   水又东北十里曰百仞滩俗曰百人头滩又东北二十里至博铺港入海新昌江在儋州南

   十里源出黎峒流入新英港与伦江合又徐浦江在南二十里源出落窑黎峒流合新昌江

   江在儋州北门外寰宇记义伦县以义伦水为名九域志宜伦县有伦江通志伦水发源黎母山

   续合诸水来绕城北西流十里为大江至新英浦与新昌渡水合流会潮成港复经羊浦入海

   江在昌化县南九域志昌化县有南崖江旧志云昌江在县南十里源自五指山流入县界合峨

   娘溪至县东南分为南北二江南江西南流会潮成港名南崖江北江自旧县转北出乌泥浦会潮

   成港入海名北港南湘江在感恩县南三十里源出黎母山西南流入海延澄江

   在感恩县东北舆地纪胜在县东北四十里通志源出黎母山流经透道岭下其水澄澈又名白沙

   江流经白沙会潮成港南龙江在感恩县九域志感恩县有南龙江旧志源自小黎母山

   西流至城西北五里曰感恩水又名县门港西入于海思河在定安县南二百里源出大五

   指山一名多河江东流逶迤数百里复东南流出乐会县万泉河入海温泉河在乐会县

   南十五里一名嘉廉小河源自西黎山纵横峒流达县南东流至金牛岭合龙滚河又东北出博敖

   港入万泉河在乐会县西北二十五里源自定安思河南闾诸水东南流至县西分为

   二支绕县治至雷朴山复合出博敖港入海以其纳文昌会同众水之流故名万泉又昔人曽此饮

   马亦名饮马河其博敖港在县东十五里龙滚河在万州北八十里源出六连山东北流至

   乐会县与温泉河合第一水在琼山县西三里自山涧绕流下田村又西十里次一涧谓之

   第二水皆流入海又有学前水在县南源出西湖流经县学前又东南入南渡江三江水

   在文昌县北一百二十里有三源合流六十馀里西入铺前港大塘水在会同县南源出黎

   山分流潴为巨塘大旱不涸黎盆水在乐会县西北偏岭下汇为龙塘港达万泉河县志

   有龙掘水在县西北十五里两岸高峰一水横穿涌出深潭即此透滩水在临高县东南

   二十里源自那盆山流出美陇滩入县前江其美陇滩在县东十里水自石巅泻下高数寻形如曳

   陈下为深潭都封水在万州西南三十里旧志踼容河源出南万岭上流为石龟河东流

   至县西南三十里曰都封水又至城西南十里支分为三一自铜鼓岭下东径城南七里曰大溪又

   名东渡溪又东合金仙水一流径小南山河又东入小海港又湳陵水在州西南二十里源出湳陵

   山东北流入踼容河金仙水一名金仙河在万州北九域志万安军西北至金仙水二十里

   通志金仙河在州北一里源自高桥山涧来势平而缓溉民田数百亩东流历平政桥入周村港港

   在州东十里一名小海又二十里为港门港又名连塘港即小海港总受周村诸水入海旧志金仙

   河自黎山流至州城西北十里曰陂塘溪支分为四一由城北三里曰金仙河一由城北十里曰石

   狗涧又名冯吴溪一由城北二十里曰白石溪一由城北三十里曰莲塘溪又名小渡江皆入周村

   大河水在陵水县北一里源自五指山流经县东二里博吉山下一名博吉水流至木

   棉墩由水口港入海港在县南十五里陵柟水在陵水县北九域志陵水县有陵拱水舆

   地纪胜谓之陵柟水明统志又名陵栅水旧志陵柟水在县北十里一名大寨沟源自南迈岭南明

   塘东流入海都笼水在陵水县东北五十里源出县北那亮都黎山东流由乌石都入海

   一名乌石涧临川水在崖州东舆地纪胜吉阳县有临川水明统志在崖州东一百三十

   里唐以此水名县旧志源出州东北黎峒流迳三亚村合三亚水入海其三亚水在县东北一百六

   十里源出白佛岭流迳三亚村合临川水其水口名三亚港又名临川港延德水在崖州西

   元和志去延德县一里 按旧志有白沙水在州西通远巡司之侧又白沙铺西南有黎白港盖即

   延德水也安远水在崖州北元和志去寕远县一里明统志谓之大河水源出五指山流至

   州城北分为二派环城而下复合而入海旧志大河水在州北三里流至城北分流一由城东绕近

   南门至州西南十五里保平港入海一由城北绕至城西三里曰抱𣻌水又西二里至蕃坊港合流

   藤桥水在崖州东北二百里源出黎峒流经合口港入海相近有高沙港亦流合焉

   感恩水在感恩县东北隋书地理志感恩县取感恩水为名通志感恩浦在县东北七十里

   宽广二十馀丈在感劳山下 按向以此水属南龙江考龙江出自小黎母山在县东二百里而感

   劳山在县东北七十里水以此名非即龙江明矣东湖在琼山县东十五里又西湖一名顿

   崖潭在县西十五里有玉龙泉出自石窦寒冽甘洁汇而为湖溉田千顷又南湖在县南五十里溉

   田百馀顷又有西南湖在县南五十里亦谓之南湖源出虎村岭潴而为湖其流溢出至县东南入

   江曰博冲河口铜铫溪在琼山县东南八十里源出那射山之阳中有巨石形如铜铫水注

   其中有声如雷西北流入南渡江湳渭溪在琼山县南十六里有二源一出县南十五里

   谢潭一出县南二十里荫潭合流十馀里东北入南渡江其水如渭之清土人呼水为湳故名乡人

   沿流筑栅置车升水灌田新田溪在澄迈县南六十里源自文裔山北畔岭来又有南坑水

   亦在县南六十里源出南庄山俱流入新安江潭览溪在定安县东南五里一名巡崖溪源

   出李家岭流经潭览村又北入建江又有市场溪在县东一里源出南曲白沙溪在县东七里源出

   白旗岭买抄溪在县东九里源出白沙冈俱入潭览溪湳白溪在定安县西七里一名湳

   白江又名禄运河源出南闾岭屈曲北流入建江又东溪在县东十二里一名东江源出乌盖岭亦

   北流入建江黄竹溪在文昌县南十里又白延溪在县西南五十里源出白檀岭违于县

   南俱流入文昌江漓盆溪在会同县北五里源出定安县乌盖岭东南流至县北转西南

   入乐会县万全河又南瀚溪一名嘉积溪源自定安石塘岭东流至嘉积都入乐会县万泉河又县

   西北十里有水头溪源出白鹤山又五里有礼曹溪源出石牛村县北二十五里有天塘溪源出文

   昌县天塘岭皆合漓盆溪入万泉河峨娘溪在昌化县东南源出九峰山西流入昌江

   应港在琼山县北十里一名白沙口舆地纪胜琼州白沙津番舶所聚海岸屈曲不通大舟建

   炎间琼帅王光祖欲直开一港以便商旅已开而沙复合淳熙戊申忽飓风作自冲一港尤径于所

   开者遂名神应港海口港一名神应港在琼山县北十里海口所北旧便商舶后渐淤浅

    本朝乾隆九年治东西设有炮台在澄迈县西二十里其源有三一曰稍阳

   水在县西南三十里一曰沙地水在县西南四十里一曰西峰水在县西南五十里三水俱会此港

   入海凡贾人巨舰多泊于此铺前港在文昌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水自琼山县流来与三

   江水合流入海商帆海舶多集于此为县哂喉又长岐港在县南五十里潮长成港退则沙坡沿岸

   煮盐石栏港一名木栏港在县北一百四十里乱石障海中有三门甚险峻抱陵港在县东北七十

   里即铜鼓山水口抱虎港在县东北一百里为抱虎山水口赤水港亦在县东北一百里为东峱山

   欧村港在会同县东少北四十里源自文昌白檀岭东南流至此入海又调懒港在县

   东南三十里山涧有水二派成港潮长通舟潮退沙可煮盐冯家港在县东北七十里滩多险石难

   以泊博顿港在临高县西五十里西岸为儋州界水自儋州来至此入海又朱碌港一

   名朱碌湾在县东二十里博述港一名博白港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黄龙港在县西北四十里鸟石

   港在县北十五里石牌港旧名三家港在县东北四十里马袅港在县东北六十里水自那虞都来

   流入田头港在儋州西南四十里源出落贺黎山流迳田头驿入海又大村港在州西

   南八十里源出黎母山流径七方洞至大村分为南北二港入海大员港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接

   昌化县界源出禾白黎村流至大员铺入海禾田港在儋州北四十五里又黄沙港在州

   西北四十里相近曰南滩港又峨蔓港在州北四十里中有三十六泉潮长则巨浸弥漫潮退则清

   泉涌出州志州境凡有港十而海寇侵掠禾田为甚盖自临高以下惟此港可以汲水且无石阑去

   州治远故也桐栖港在陵水县南三十里一名咸水港又名南山港府志明万历十七年

   海贼李茂党掠陵水由桐栖港入兵备孙秉阳破之龙栖港在崖州西五十里中有龙楼湾

   旋广二里旧志自龙栖港西三十里为罗马港抱水港乐罗港又西四十里为望栖港又州东一百

   里有毕潭港东十里有淡水湾石排港在感恩县西南四十里海边下有巨石排列湾环海

   水一里许可以泊舟旧志谓之板桥港又小南港在县北三十里大南港在县北七十里今沙涌淤

   峻灵潭在琼山县城东周二百馀丈鱼味特美盖黎母水所汇也搏龙潭

   迈县南十里源出倘驿少吉村转流过此激潴成潭相传明景泰天顺间有龙起此其水北流人澄

   鲤鱼潭在澄迈县南五十里山穴涌泉潴为一潭其水深碧中有异鱼如鲤人取而烹

   之则化为水其流溢出达新安江龙潭在临高县西三十里明统志常有白龙出其中宋于

   潭侧立坛祈雨元范梈撰碑旧志一名龙塘水溢流至博白港入海又文昌县西三十里陵水县北

   一里俱有龙潭石牛潭在儋州东八里水中有石如牛又天角潭在州东二十五里水深山

   峻明成化间有龙起此加摄涧在陵水县东北三十里又田头间在县东北四十里相近

   有杨梅涧皆源出黎山东南入海龙湾在文昌县西八里中有龙舌洲今堙又西十二里有

   黄棠湾一作黄桐湾遇旱网鱼即雨棋子湾在昌化县西北舆地纪胜峻灵山侧有棋子湾

   石如棋子人取之不得选择取毕视之黑白相均旧志在县西北三十里大陈山后海滨有淡泉自

   沙中涌出海舟常泊汲之玳瑁洲在崖州有大小二洲大洲在州东海中小洲在州西海中

   又有双洲门在州东八里双洲对峙状如两扉五龙池在琼山县西十二里有泉五流涌出

   清冽成池流入海又洗马池在县南三里汤泉盐水池在文昌县南五十里周百馀步

   冬夏长温水浮草上晒之成盐其水出长岐港入海城南池在儋州城南苏轼有诗舆地纪

   胜又有清水池在城东四时荷花不绝腊月尤盛有亭曰临清惠通泉在琼山县东五十里

   味类惠山泉宋元符三年苏轼记又县西南十五里有玉龙泉大旱不竭郡中祷雨辄应双泉

   在琼山县东北舆地纪胜昔东坡寓此凿两井相去咫尺而异味号双泉后绍兴间李光安置琼州

   复居此旧志一在北街田墩边一即金粟泉又名浮粟井在县东北里许府志又有清惠泉在县北

   五里明万历间凿水曲泉在澄迈县南一百里四时常温又有南艳温泉在县南一百馀

   里隆冬可瀹鸡豚湳滚泉在澄迈县西南三十里田中一穴泉涌若沸其流为稍阳水又

   西有小水名那黎水又有起龙泉四时有声亦通稍阳水旱可祷雨又潭涝泉在县西十二里石坎

   中流出四时不竭溉田二千馀亩流合石滔沦泉在定安县东南灌田四顷又大井泉

   亦在县东南灌田三顷霖泉在临高县南十里俗名黒水自石孔涌出常有海蚌上浮灌田

   千顷又净览泉一名涌泉又名灵泉在县西一里石泉三孔涌出不竭又澹庵泉在县西四十里宋

   胡铨南谪时常饮此后人因取其号以为名又冷热泉在县西南七十里发源黎峒中讨伦岭水分

   水井泉在儋州东七里溉田八十馀顷又德义泉在州西北德义山下溉田五十馀顷

   乳泉在儋州城南苏轼乳泉赋吾谪居儋耳卜筑城南邻于司命之宫百井皆咸而醪醴湩乳

   独发于宫中给吾饮食酒茗之用盖沛然而无穷通志乳泉井在州东南朝天宫即旧天庆观

   泉在儋州西舆地纪胜赵丞相谪吉阳过儋耳十五里盛暑渴甚凿井数尺得泉以济通志在州

   西十五里濒海潮长则咸退则清甘有本泉在万州东十二里东山石壁下元御史邱世杰

   题曰有本泉白马泉在崖州东一百里临迈村甃以石谓之石井温泉有五一在

   乐会县西三十里泉如汤沸乡人壅以灌田一在乐会县西五十里一在万州西四十里平地涌出

   有五六处惟西田埇者尤热一在陵水县西北五十里一在感恩县北七十里古镇州之西夏寒冬

   温有疯疥瘴气浴之即愈感恩县志又有温冷池在县东十一里周三丈馀中分两派一温一冷

   莲塘井在琼山县西南舆地纪胜环郡城百里绝无水惟烈村有石井诸村三五十里尽饮

   焉每以葫卢负水归其人经月不盥洗每取草上露濡手拭面而己遇雨则槟榔树下溜水瓮中虽

   久不坏明统志莲塘井在府治西南其味甘冽环城人皆汲之新志谓之府门井清源井

   在定安县东南石岸壁立泉涌其下灌田三顷鱼爷井在文昌县西五十里水极清冽相传

   泉与海相通中有一大鱼头白俗呼为鱼爷即出滔㳂井在儋州西寰宇记儋州有滔㳂

   井与伦水通有人以竹置井中于伦水得之俚人呼竹为滔㳂因名舆地纪胜州有白马井唐咸通

   中命辛傅李赵四将部兵来湳滩船过海兵马渴甚有白马以足跑沙美泉涌出明统志白马井在

    州西南 三十 里通志即滔 㳂井 也









                       协修官许应藻恭 纂

                       总纂官廖鸿藻恭覆辑

                       校对官周维新恭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