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近指 (四库全书本)/卷05

卷四 四书近指 卷五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近指卷五
  容城孙奇逢撰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章
  忍字诛其心也心惟忍则气横胆决何复顾忌
  三家雍彻章
  凡咏歌必有取义以三家之堂而歌辟公天子义将安在不用立律定案只奚取二字斧钺甚严 季平子恃功故用八佾盖有功则赐佾三家所以不得同而雍彻则三家所同用
  人而不仁章
  以舞佾歌雍之礼乐尚谓有人心哉人心亡矣如礼何如乐何感慨之极无聊之甚 乐书云五常以仁为首六艺以礼乐为先仁者礼乐之质礼乐者仁之文周官掌礼乐以春官明礼乐以仁而立也
  林放问礼章
  林放眼见当时用礼乐者故起而问本此其心犹之乎尼父之心也宁俭则无越度之事宁戚则有爱亲之实皆教之以反本 问礼之全体朱子曰兼文质本末言之黄勉斋曰本非以俭戚为可尚特以其流于文弊则宁如此耳
  有君章
  不曰无而曰亡乃人臣之心忘之也寄慨良深 蔡虚斋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诸侯趋同盟之朝会者不可胜计而终无一诚心正义朝于周王者彼时尚谓有君哉
  旅于泰山章
  天下岂有不知礼之神枉费谄者一片徼福之心耳不义于人不祥于神矣 以上六节事关礼乐所系世道人心甚大夫子以片言只字为褒为贬昭示千秋何莫非学习中事
  君子无争章
  君子未有与人争者其争也犹曰君子总见君子之无争耳其醇粹之学可想
  巧笑倩兮章
  后之一字是子夏创语夫子创闻故曰起予夫后之为言末也后起于先然不可离先而独存其后末生于本然不可离本而独存其末明于先后本末之旨方可与言诗大抵子贡子夏两人皆是逐层生出翫知来起予四字可见
  夏礼能言章
  周监于二代者也故夫子徘徊于二代学夏礼学殷礼总是为从周 周公制礼虽监二代其间义起者甚多孔子梦寐周公正在此处
  禘自既灌章
  鲁祭非礼夫子已不欲观况既灌而往又复懈怠不欲观三字无限感慨盖学礼之人自不容不在礼上留意或曰须见周公制禘仁孝恳切周室治平悉该于此后王仅循故事衰微之象兆于庙中圣人履霜知冰语气愀然当是叹周不徒责鲁
  或问禘说章
  祭祀虽幽冥深隐之事然却是明显著察之事孝子仁人有不能包举天下之民物而能称享帝享亲者乎口说不知又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非夫子学窥天人其谁知之
  祭神如在章
  天神人鬼非诚以享之乌能来格操帛执牲而往者犹恐不歆自不亲神鬼岂能灵乎
  与其媚奥章
  贾以媚结主复以媚导人见士大夫熟习此路恬不为怪夫子掲一天字作主便省许多闲气不然二字亦说得决绝此是知命之学 明太祖尝与侍臣曰为恶或免于祸然理无可为之恶为善或未蒙福然理无不可为之善人惟修其在已者祸福之来则听于天
  周监二代章
  文从忠质来所以郁郁认得来路清方好定已之従违此是稽古之学 张卓庵曰郁郁乃形容周公损益之妙不离二代亦不泥二代全是自己精神弥漫布濩于制作之间使古人皆有生意
  子入太庙章
  庙中之礼事各有义夫子素切征文考献亲炙其法物安得不问故问即是礼此是稽礼之学
  射不主皮章
  中不在力故道不主皮此是观射之学 问古人射要如何用曰其初也只是修武备圣人文之以礼乐
  子贡欲去章
  天下好事不常兴而常亡大抵皆空名所留故存羊所以存礼也当其虚有实之用此等学术最大 冯厚斋曰是时诸侯固自纪元而天子所存者仅正朔此礼盖甚重也
  事君尽礼章
  臣不知有君正缘不知有礼故多傲抗僣越之事所以以尽礼者为谄也世不知学乌能辨礼
  问君使臣章
  君于臣不难于有情而难于有体臣于君不难于有体而难于有情礼使忠事君明臣良其古三代之隆乎此正君之学也随触而动不可谓非一日之泰交 夫子与臣言忠与子言孝则对君言礼故尹氏曰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乐而不淫章
  古今男女之情多不问徳乐与哀遂不得宜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贱此是何等关系学者故宜深玩乎关雎或曰此是赞乐非赞诗也孔子正乐值师挚在官而
  以关雎为乐之卒章不淫不伤所谓关雎之乱洋洋盈耳也
  哀公问社章
  社义自有说宰我之言任臆立论是亦不学无术 按社稷之祀坛而不屋必受霜露风雨以逹天地之气凡起大事动大众必先告于社稷而后出书所谓不用命戮于社其礼可谓重矣
  管仲之器章
  夫子尝大其功又复小其器此王霸之分诚伪之辨也学术纯即无功器亦大学术假即有功器亦小管大夫三归反坫奢而犯礼正是器之小处
  语鲁太师章
  和者乐之所由生四个如字乐经不载却是乐的一段真消息非乐而学何以底于成
  封人请见章
  夫子以七十年之学习学成一个千古之木铎位置虽曰自天却是封人之眼力奇绝 饶双峰曰夫子得位与不得位封人所不能知其所可知者夫子道徳如是天将使振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文教以开天下后世也必矣
  谓韶尽美章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徳舜武两圣人本色自完全写在乐上尽美未尽善既明白说出亦不必过为周旋 或曰古今道同而徳异者有二在上则舜武在下则孔孟是也
  居上不宽章
  居上为礼临丧是处有是处之理随时有随时之学鹿伯顺曰注中本字极好夫子观天下事都从此处著眼本之有阙即仪文有好处也没用了
  里仁第四
  里仁为美章
  夫子一生学习只是熟仁故教人卜仁里以为共学之地 张氏曰处仁二字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虽云卜居全是亲师取友之意
  不可处约章
  不仁之人处约不可处乐不可将何之而可乎安仁利仁者不离约乐之中能超于约乐之外安是圣者事利则贤矣由勉而安全在学习 问安利之别朱子曰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带之忘腰履之忘足利仁者只见一仁就之则利去之则害
  惟仁者能章
  非大公顺应之学未可轻言好恶盖好恶以已而不以人也以已则私以人则公能者恰如其好恶之量而止増减毫发不得古人有荐士不识面杀人不动声色者总是心中无私见得善恶分明
  茍志于仁章
  人之作恶只因无志志仁是于众欲交攻时独提真性作主恶念自退立志责志最是学者吃𦂳工夫 通书解有心悖理为恶无心失理为过此志仁所以无恶也
  不处不去章
  人生初落地时只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不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孔子乐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于此看的分明故不为欲恶所乘终食不违只是不处不去而已此是时习实际处 或曰富贵贫贱终食造次颠沛无往非仁无往非君子用力之地说到造次颠沛必于是富贵贫贱之不处不去又不足言矣此浅深次第之别
  未见好仁章
  不待好不待恶而自能仁者生而知之者也待好仁恶不仁而为仁者学而知之者也有好仁之力而不用力于好有恶不仁之力而不用力于恶是自暴自弃困而不学者也 胡云峰曰此不必谓世无其人但谓我未见其人犹有不绝望之意
  人之过也章
  学问之道以仁为主脑然仁不易识过中之仁更难认千古只眼须推孔子愚谓知中之愚仁中之过淋漓笃挚较之知与仁更起人敬更令人悲双峰谓其过犹足以见其仁语意自明独指君子而言
  朝闻夕死章
  人抱道而来须抱道而往生方顺死方宁不闻道则虚生虚死矣耳朝闻夕可者不问迟蚤须闻乃可此是了达生死之学 胡云峰曰苟无平日积累之勤必无一朝顿悟之妙可矣二字令人惕然有深省处
  士志于道章
  耻恶衣恶食者曲学俗士也自不足与议然此事口谈易躬行难缊袍不耻独以许由而无求安饱者所以亟称为君子也 或曰范文正黄虀赋武侯淡泊明志王曾志非温饱才是家数
  无适无莫章
  适莫亦是担当天下的豪杰然未免以成心乖时措之宜圣学绝四乃能无可无不可 林次崕曰义与适莫相对义是物之权衡适莫是人之意见
  君子怀徳章
  而今始识怀刑之君子非过慎也存天理畏王法是一路学问伯顺亦云孔子家法与高皇功令其即徳与刑之谓欤
  放利而行章
  人之好利孰不如我放则必欲耑之于己岂不有碍于人人既有碍便不甘心多怨二字凛乎可畏故学莫先于义利之辩
  能以礼让章
  礼须让始成礼纪纲法度皆是实意灌注小大所以共由也不能让则一味虚板与礼何干学者莫徒据礼而害天下事
  不患无位章
  位与知従人求者也立与可知从已求者也从人求者已不得操其权从已求者天下不得制其命此是圣学
  吾道一贯章
  在夫子与曽子言曰一贯在曽子与门人言曰忠恕非忠恕自不能贯原非二也彼高视一贯而平视忠恕者不知此是圣学只在寻常日用真实著脚愈平愈奇尧舜性之汤武身之夫子之従心不逾颜子之三月不违岂能一毫加于忠恕外乎 湛甘泉曰忠恕即是一贯被曽子一口道著细看皆是内外心事体用合一
  君子喻义章
  喻之一字传君子小人之神定君子小人之品非圣学莫辨以无所为出之疑于利亦义也以有所为出之疑于义亦利也从志趣上分欺慊不在事迹上作门面
  见贤思齐章
  贤不贤之见在人似与已无干而思齐内省无一不关系于我触处警惕正是时习
  事父母几章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所谓㡬也窥其几而善用其挽转在有意无言迨至不违不怨则孝子之情愈真愈苦张芑山曰全要看事父母三字静思我所諌者何人的过失便不忍径情指摘
  父母在不章
  人子体父母倚门倚闾之情自不忍远矣 或曰只是不敢漫游不以身行始合著那人子的道理耳
  父母之年章
  孝子爱日全从一喜一惧来喜在有言而惧在无言此古人不以三公易一日之养三节论孝言迩情深学习中㝡吃𦂳 葛屺瞻云惟喜惧在一念中交动心下真难为情
  言之不出章
  躬之不副惟口是凭可耻孰甚焉古人言之不出知所耻也今人言之轻出无所用耻也
  以约失之章
  贪的大则失的多约乃居身之善物也故学先守约
  君子欲讷章
  言说著少只是觉多行说著先只是落后君子之欲讷古人之耻躬同一学术
  徳不孤必章
  人患不徳不患无邻上下四方往古来今原是一家人学者须先识此 有邻正见不孤下句只是上句两句一意
  事君数斯章
  获上信友皆以义合义不合岂容强聒自取其厌此须知学 或曰二数字病其口舌有馀精诚不足耳见事君处友当有委曲相成之道不可徒止徒去也





  四书近指卷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