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对照活用辞典/华语、台语注音符号溯源

注:

一、【台语、台音】:台语严格的说应包括,闽南语系台湾话、广东系客家话和原住民的南岛语言,但在本文中则依以往的习惯用法只指闽南系台湾话。

二、【华语、华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订定的“国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订定的标准汉语“普通话”同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因此以“华语、华音”统称。

三、本套符号原本是国民政府所颁布的"国语注音符号"(简称注音符号)相配合的台音标音符号,是根据国语注音符号为基楚,再增加台音特有的标音符号而成。

四、本文主要目的在说明"台语注音符号"的来源及发音法,此套符号是早在民国三十五(1946)年由朱兆祥先生所拟订的,之后稍做修改,从宜工作室则依修改的版本加以改编。

五、【华台】:是华语、台语拼音方案(MTPA, Mandarin & Taiwanese Phonetic Alphabet) 的简称,是由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加上台音特有的音标而成。

六、在每个"注音符号"的后面依序是华台(MTPA)、台语(TLPA)、国际(IPA)及中国大陆的汉语与闽南方言拼音方案四种系统。

一、声符(母)

编辑

[b] [p] [p] [b]

编辑

【ㄅ】符是依据汉字【包】字的旧体【勹】制成的。【勹】字的篆文是【 】,像【人】的曲形,有所包裹,即怀妊的形像。其音亦取之于【包】字的声母【ㄅ】,音【 ㄅㄜ】。台音的【ㄅ】,和华音大致相同。例字:1.【冰】字,华音【 ㄅㄧㄥ】,台音同,但音值则有些不同,华音为[ㄅㄧㆭ],台音为[ㄅㄧㆤㆭ]。2.【褒】字,华音【 ㄅㄠ】,台音【 ㄅㄜ】。

[bb] [b] [b] [bb]

编辑

【ㆠ】符为台湾方音闰号之一。据华语注音符号的【ㄅ】符号下的钩加深成为小圆形,来表示【ㄅ】的浊音【ㆠ】。此外有:“ㆢ、ㆣ、ㆡ”都是依同样的表记方法。例字:1.【无】字,华音【ㄨˊ】,台音【ㆠㄜˊ】。2.【米】字,华音【ㄇㄧˇ】,台音【ㆠㄧˋ】。

[p] [ph] [p'] [p]

编辑

【ㄆ】符出于【ㄆ】字。【ㄆ】字的篆文是【 】,分写在两边就成【扑ㄆㄨ】。下部【 】形是“手/扌”的篆形。其音亦是出于【扑ㄆㄨ】字的声母【ㄆ】,音【ㄆㄜ】。台音的【ㄆ】跟华音相同。例字:【坡】,华音【ㄆㄛ】,台音【ㄆㄜ/ㄆㄛ】。

[m] [m] [m] [m]

编辑

【ㄇ】符出于【冖=幂】字。【冖】字的篆文【 】像由上面覆盖的样子。因此【冒、帽】等有“覆盖”的意思的字,都从【冖】所构成。其音也来自【冖ㄇㄧˋ】字的声母【ㄇ】,音“ㄇㄜ”。台音、华音里都有【ㄇ】音。例字:【妈】,华音【妈ㄇㄚ妈ㄖㄢˊ】。台音【阿ㄚ妈ㄇㄚˋ】(称祖母)。

[f] [f] [f] [f]

编辑

【ㄈ】符出于【ㄈ】字。【ㄈ】字的篆文作【 】,像匣子横卧的样子。其音亦得之于【匚ㄈㄤ】字的声母【ㄈ】,音【ㄈㄜ】只用在华音。台音不用【ㄈ】,只在用打火石打出火花点燃纸张时用急促的【ㄈ】音将著火的纸张吹成火焰时才使用到此音【ㄈㄨㆵ】。例字:【夫】字,华音【ㄈㄨ】。台音【ㄏㄨ】。

[v] [v] [v] [v]

编辑

【ㄪ】符出于【万】字的简体字【万】。发音【ㄪㄜ】移用苏州语【万、微、物】等字的声母。只用于苏州、客语及外文等译音,华音、台音不用。

[d] [t] [t] [d]

编辑

【ㄉ】符出于【刀】字。【刀】的篆文是【 】,把它加以符号化,就成为【ㄉ】。亦从【刀ㄉㄠ】字的声母【ㄉ】取音,发音【ㄉㄜ】。台音的【ㄉ】大致跟华音相同。例字:【大】字,华音【ㄉㄚˋ】、台音【大ㄉㄞ˫】 (读音),【大ㄉㄨㄚ˫】(语音)。

 [dd] [□] [d] [□]

编辑

 】台语音系的闰号,华音不用,是【ㄉ】的浊化音。厦门音的【ㄌ】,新发音学都用【d】表音。则似接近【 】音,与严格的【l】音不同。

[t] [th] [t'] [t]

编辑

【ㄊ】符出于【子】字的篆文【 】的倒置形。产【子】,倒著出来的样子,是【突】(突然)。所以古时候【ㄊㄊㄨˊ】、【突ㄊㄨˊ】二字相通,都念【ㄊㄨˊ】。【ㄊ】符的音亦得自【ㄊㄊㄨˊ】字的声母【ㄊ】,音【ㄊㄜ】。台音亦用【ㄊ】符。符号的发音亦和华音相同。例字:【胎】字,华音【胎ㄊㄞ】,台音同。

[n] [n] [n] [n]

编辑

【ㄋ】符是依据【乃】字的古体【<img src="img/m3/fa49.png">】制定的。其音亦得自【乃ㄋㄞˇ】字的声母【ㄋ】,音【ㄋㄜ】。台音里亦有【ㄋ】,同用这个符号。例字:1.【尼】字,华音【ㄋㄧˊ】,台音同。2.【恼】字,华音【ㄋㄠˇ】,台音【ㄋㄠˋ】。

[l] [l] [l] [l]

编辑

【ㄌ】符的形体出于【力】字的篆文【 】(筋的意思)。请注意【筋】字,字形亦由【力】构成。以【力】造形,其作用为(力气),其音亦得自【力ㄌㄧˋ】字的声母【ㄌ】,发音【ㄌㄜ】。台音亦有【ㄌ】,共同用【ㄌ】符。近来语音学家多用【d】代【l】表达台音的【ㄌ】,则我们需添闰号【 】。例字:1.【来】字,华音【ㄌㄞˊ】,台音同。2.【连】字,华音【ㄌㄧㄢˊ】,台音同、【铃】字华音【ㄌㄧㄥˊ】,台音亦同。3.【六】字,华音【ㄌㄧㄡˋ】,台音【ㄌㄧㆦㆶ̇】(读音),【ㄌㄚㆶ̇】(语音)。

[g] [k] [k] [g]

编辑

【ㄍ】符取形于【 ㄍㄨㄞˋ】字,亦取其声母【ㄍ】为名,发音【ㄍㄜ】。台语方音符号【ㄍ】的音值大致和华音的【ㄍ】相同。严格地说,北平音的“ㄅ、ㄉ、ㄍ”等都比闽南(台)音的发音柔软些。例字:【哥】字,华、台音都念【ㄍㄜ】,【该】字,华、台音都念【ㄍㄞ】。

[gg] [g] [g] [gg]

编辑

【ㆣ】符把【ㄍ】符的末笔反钩成为小圆形,表示浊音。就是带浊音的【ㄍ】。华语音系没有这符号,是台语音系的闰音。像台湾话【鹅ㆣㄜˊ/ㆣㄧㄚˊ】字的声母【ㆣ】,发音【ㆣㄜ】。这符号和【ㄫ】(带鼻音)符,需要能辨别。例字:【饿】字,华音【ㄜˋ】、台音【ㆣㄜ˫】。【鹅】字,华音【ㄜˊ】、台音【ㆣㄜˊ/ㆣㄧㄚˊ】。

[k] [kh] [k'] [k]

编辑

【ㄎ】符出于【丂ㄎㄠˇ】字。这字的下部【  】的形状,像气息由喉中往上升的样子,被上部【─】形阻挡,因而发出“咳嗽”声【丂ㄎㄜㆷ】。亦从【丂ㄎㄠˇ】字的声母【ㄎㄎㄜ】取音,发音【ㄎㄜ】。这个符号,华语、台语相同共用。例字:【科】字,华音【ㄎㄜ】、台音【ㄎㄜ】(漳州腔)【ㄎㄛ】(泉州腔)。

[ng] [ng] [ŋ] [ng] [ng]

编辑

【ㄫ】符出于【兀】(五忽切→ㄨˋ)字字形。发音像苏州话的【额】字或闽南的【娥ㄫㆦˊ】字的声母【ㄫ】,即是带鼻音的【ㆣ】。这个符号为旧华音的遗音,在新华音是闰号,但正可适用于台语音系,发音【ㄫㄜ】。例字:①【我、五】,华音【ㄨㄛˇ、ㄨˇ】、台音【ㄫㆦˋ、ㄫㆦˋ】(读音)【ㆣㄨㄚˋ、ㆣㆦ˫】(语音)。2.【午、忤】字,华音【ㄨˇ、ㄨˇ】、台音【ㄫㆦˋ、ㄫㆦˋ】。

[h] [h] [h] [h]

编辑

【ㄏ】符出于【厂ㄏㄢˇ】字,是表示在崖下人可居的意思。今又为【庵】字的简写。台湾地名【大ㄉㄨㄚ˫嵙ㄎㄜ崁ㄏㆰ˫】的【崁ㄏㆰ˫】和【厂】字,音义相似。亦取其声母【ㄏ】为名称,发音【ㄏㄜ】。华音与台音,共用这个符号。音值大致相同。严格地说有舌位前后之别,不碍辨义。

[j] [c(i)] [tɕ ] [j]

编辑

【ㄐ】符出于【丩ㄐㄧㄡ】字。【ㄐ】字的篆文作【 】形,像藤蔓纠缠的样子,而其音亦得自【丩ㄐㄧㄡ】字的声母【ㄐㄐㄧ】。为著教学时传授声音能响亮清楚,加【一】(直写)//【ㄧ】(横写)韵母而发音【ㄐㄧ】,就是这个符号的名称。【之】字的台音就须用这个符号注音读出。(【ㄐ】和【ㄗ】舌位相近、互补,【ㄐ】和【一】【ㄩ】韵母相拼、【ㄗ】和【ㄚ】【ㄨ】【ㆤ】韵母相拼。【ㄑ】和【ㄒ】二符和【ㄘ】和【ㄙ】二符之关系亦与【ㄐ】和【ㄗ】的关系相同)。例字:【基】字,华音【ㄐㄧ】,台音【ㄍㄧ】。

[jj] [j] [dʑ ] [jj]

编辑

【ㆢ】符是台音闰号。依据【ㄐ】音符的右笔下端,向左倒弯钩上,和直笔成半圆形,不超过直笔,表示浊音。就是带浊音的【ㄐ】。音读【儿ㆢㄧˊ】字的阴平调。注:【ㆢ】母字今厦门音多变成【ㄌ】再变【 】。华音【儿ㄦˊ】。

[ch] [ch(i)] [tɕ '] [q]

编辑

【ㄑ】符出于【𡿨ㄑㄩㄢˇ】字。表示细流的意思。亦由【𡿨】(畎的意思。与【巛ㄑㄩㄢˇ】,河川的意思相同。)字的声母【ㄑ】得声;发音【ㄑㄧ】。华音和台音共用这个符号。音值大致相同。华音的舌位稍微靠后,但不妨碍辨义。【ㄑ】和【ㄧ】【ㄩ】相拼、【ㄘ】和【ㄚ】【ㄨ】【ㆤ】相拼,音位则相近以至相同。【ㄑ】【ㄘ】两音位相近以至相同,因此有些闽台音音标则共用一个符号而不做区分,分别使用。例字:【千ㄑㄧㄢ】、【清ㄑㄧㄥ】,华音、台音拼音相同。(严密的审音音值,从略)。

[ng(i)] [ng(i)] [nʐ / ȵ] [□]

编辑

【ㄬ】符出于【广ㄧㄢˇ】字。就是在崖下盖屋的意思,而取苏州【呢】字的鼻音声母【ㄬ】【ㄋ】的鼻化音,发音【ㄬㄧ】。这个符号在华语属闰音,标准华音不用,闽台语中亦只有漳州方言的【耳ㄬㄧˋ】字用得到它。互见【ㄫㄧˋ】。

[si] [s(i)] [ɕ] [x]

编辑

【ㄒ】符出于【下ㄒㄧㄚˋ】的篆文【 】,亦得音于【下ㄒㄧㄚˋ】字的声母【ㄒ】,发音【ㄒㄧ】。台语亦共用这个符号,音值也大致相同。严格地说,华音的【ㄒ】较舌面化。台语里,【ㄒ】、【ㄙ】发音部位相邻,在华音【ㄒ】、【ㄙ】之间。朱式原案把【ㄒ】归入泉州闰音,本典的【ㄒㄧ】,朱式用【ㄙㄧ】,皆不妨碍辨义。例字:【仙】字,华音【ㄒㄧㄢ】,台音同。【ㄒ】[si]单拼时用【ㄒㄧ】[si],与其他音相拼时用【ㄒ】[s],【ㄧ】[i]可省略。

[z] [z] [tʂ ] [zh]

编辑

【ㄓ】符出于【之】字的篆文【 】,只略加以变形的符号化而已。亦挪用【之ㄓ】字的音字做为“ㄓ”符的名称,发音【ㄓ】。台音里没有这个音,不用这个符号。学习华语的的人需勤加练习务必能和【ㄗ】符,区别清楚。例字:1.【知】字,华音【ㄓ】、台音【ㄉㄧ】(读音)【ㄗㄞ】(语音)。2.【之】字,华音【ㄓ】、台音【ㄐㄧ】。

[zh] [zh] [tʂ'] [ch]

编辑

【ㄔ】符出于【彳ㄔˋ】字。【ㄔ】字的篆文【 】,像人的胫骨三属相联。亦取音于【ㄔㄔˋ】字的声母,做为【ㄔ】符的名称,发音【ㄔ】【吃ㄔ】。台音不用这个符号。但是【彳】字,丑亦切。用台音切成【ㄊㄧㆤㆶ】正谓【踢ㄊㄚㆵ】。例字:【叉、春】字,华音【ㄔㄚ、ㄔㄨㄣ】、台音【ㄘㄚ、ㄘㄨㄣ】。

[sh] [sh] [ʂ ] [sh]

编辑

【ㄕ】符出于【尸ㄕ】字。其篆文【 】像人横卧,亦像陈列尸体祭祀。即用【尸】字的音做为【ㄕ】符的音,发音【ㄕ】。【尸】字的台音是【ㄒㄧ】,所以说华语时要分清楚。馀例字:【士】,华音【ㄕˋ】,台音【ㄙㄨ˫】。【沙】华音【ㄕㄚ】,台音【ㄙㄚ】(文)、【ㄙㄨㄚ】(语)。

[r] [r] [ʐ ] [r]

编辑

【ㄖ】符一看就知道是【日ㄖˋ】字的变形。把【日】字,念成阴平调就是华音【ㄖ】符的名称,发音【ㄖ】。台音没有【ㄖ】音,【日】字念【ㆢㄧㆵ】【ㄌㄧㆵ̇】。所以说华语要能分辨【ㄖ】和【ㆢ】。例字:【热】字,华音【ㄖㄜˋ】,台音【ㆢㄧㄚㆵ̇】。【人】,华音【ㄖㄣˊ】,台音【ㆢㄧㄣˊ→ㄌㄧㄣˊ】(读音)。又音【ㄌㄤˊ】,谐:【郎ㄌㄤˊ】【侬ㄌㄤˊ】。

[tz] [c] [ts] [z]

编辑

【ㄗ】符出于【节】字的古体【卩ㄐㄧ】。【节】字,旧华音读做【ㄗ】,所以设计国语注音符号的人,也就取旧华音“节”字的声母【ㄗ】,做为【ㄗ】符的名称。台音亦要用“ㄗ”符,音值大致相同,但华音【ㄗ】符可以单行注音,台音则不能。【ㄗ】和【ㄐ】二符发音部位相同,可分亦可以合并。本文为配合已习惯使用“华语注音符”读者的了解,采用分开使用的方式。【ㄐ】拼【ㄧ/一】【ㄩ】二母,【ㄗ】拼【ㄚ】【ㄨ】【ㆤ】三母。例字: 1.【灾】字,华音【ㄗㄞ】,台音同,2.【宗】字,华音【ㄗㄨㄥ】,台音【ㄗㆲ】。

[zz] [j] [dz] [zz]

编辑

【ㆡ】符,是带音的【ㄗ】。据华音【ㄗ】变形,加浊音符号造成。华音不用。例字:1.【裕】字,华音【ㄩˋ】,台音【ㆡㄨ˫】。2.【焫】字,(热也),华音【ㄖㄨㄛˋ】、台音【ㆡㄨㄚㆷ】。【闰】字,华音【ㄖㄨㄣˋ】,台音【ㆡㄨㄣ˫】。~l0;

[ts] [ch] [ts'] [c]

编辑

【ㄘ】符出于【七ㄑㄧ】字的篆文【 】。【七ㄑㄧ】字,旧华音念【ㄘㄧ】,所以取其声母【ㄘ】做为这符号的名称念【ㄘ】。华音和台音共用这符。音值大致相同。只是台语不能单独注音。又【ㄘ】和【ㄑ】舌位相同,可分可并。分用的【ㄘ】拼【ㄚ】【ㆤ】【ㄨ】成【ㄘㄚ】【ㄘㆤ】【ㄘㄨ】,【ㄑ】拼【ㄧ/ㄧ】【ㄩ】成【ㄑㄧ】、【ㄑㄩ】。合并的是【ㄑㄧ】并入【ㄘㄧ】。互见【ㄐ】【ㄑ】二符项内。例字:【猜】,华音【ㄘㄞ】,台音同。

[s] [s] [s] [s]

编辑

【ㄙ】符的来源是【私】的本字【 =ㄙ】。亦以【厶ㄙ】字的音做为【ㄙ】符号的名称,发音【ㄙ】闽台音亦用【ㄙ】符,音值大致相同。只是闽台音里单独不成音节。又【ㄙ】和【ㄒ】二母的舌位,在台音里比在华音更为接近以至同位,所以主合并的人把【ㄒㄧ】拼成【ㄙㄧ】。本书分用,便于类推华音(请参照【ㄗ】项)。例字:【司、私、思】三字,华音皆【ㄙ】,台音皆【ㄙㄨ】。

二、韵符(母)

编辑

[a] [a] [a] [a]

编辑

【ㄚ】的符号是根据汉字【丫叉】(=桠杈)的【丫ㄧㄚ】字制造出来的。【丫】字的旧音读【丫ㄚ】。(闽南音犹存旧音)。台音系亦用【ㄚ】的符号,音值大致相同,至少不妨碍辨义。例字:【阿】字,华音【ㄚˋ】阿片,台南音【ㄚ】阿片。

[ann] [ann] [ã ] [na]

编辑

【ㆩ】符是台音闰号。【ㄚ】符的鼻化音。例字:揞【ㆩ˪】(俯首也),馅【ㆩ˫】 (馅儿)。

[oo] [oo] [ɔ ] [oo]

编辑

【ㆦ】的符号是台音闰号。第二笔写成正菱形而缺一边,才能跟华音的“ㄛ”(第二笔半圆形)有区别。亦须与泉州闰音【 】的符号能区别。发音时口腔(形)比华音的【ㄛ】较开并且发声位置较后面,如:台音【ㄏㄨㄛ】里的【ㄨㄛ】的合音。例字:1.【乌】字,华音,【ㄨ】、台音【ㆦ】。2.【芋】字,华音【ㄩˋ】,台音【ㆦ】。

[oonn] [oonn/onn] [ɔ̃ ] [noo]

编辑

【ㆧ】符是台音闰号,【ㆦ】的鼻化音,如:哄婴儿入睡时说【ㆧㆧ困】的【ㆧ】。字形可用“掩”或“捂”。

[o] [o] [o] [o]

编辑

【ㄛ】符是【25px]]】【ㄎ】符的反形。【ㄛ】字本义,气息不通达。已在上文提过。【ㄛ】字反过来就是通达透出的意思,成“ㄛ”形。【喔ㄛ】,是明白的意思。这个符号第二笔的后半部要写成半圆形。这符号的音,本来读“和ㄏㄜˊ”字的韵音【ㄜ】。后来因修订注音符号公布时:将【~ㄛ】韵分化为【ㄛ】【ㄜ】二韵,就将旧音【ㄜ】让给【ㄜ】符号,而【ㄛ】符本身改读今华音【波、颇、破】等字的韵音【ㄛ】。闽南音亦用这【ㄛ】符。在综合闽南方言基本字典(就是台湾通行的闽南方言)里【ㄛ】【ㄜ】互补,【ㄛ】为泉州腔、【ㄜ】为漳州腔。本书采用【ㄜ】系音,而一度把【ㄛ】移用表达泉州闰音【科】(汇音妙悟韵目名)韵。今另拟【 】。音值近似国际音标的【ɤ】、【 ə】而不完全一致,实为掀唇(如:ㄓ、ㄔ、ㄕ)的【ㄜ】(请看次项)。

[er] [er] [ə ] [e]

编辑

华音【ㄜ】符是由【ㄛ】符分化出来的,详上文。构形本来是在“ㄛ”符上边当中,加小圆点作【・ㄛ】形。后来,草书、印刷都把小圆点往下拉长,连接中笔,作“ㄜ”形。念【痾ㄜ】音和平的【和ㄏㄜˊ】的韵音。华台音标共用这个符号。只是朱氏原案用【ㄜ】表达泉州闰音【ㄋㄧ˫/ㄊㄨㆤㆷ̇】,本书则用以表达台湾的漳州腔,而与泉州腔的【ㄛ】互补。例字:【娥】字,华音【ㄜˊ】,台音【ㄫㆦˊ】。例字:【蚝】字,华音【ㄏㄠˊ】,台湾的漳州腔【ㄜˊ】、泉州腔【ㄛˊ】。【恶】字,台音有:【ㆦㆶ/ㄜㆷ/ㆦ˪/ㆧ˪/ㆦ】等,歧音、义异。

  [eer] [□] [ɤ] [□]

编辑

 】母是闽南泉州方音。符号形体,由【ㆦ】【ㄜ】二形合体、亦合音构成,详见前【ㄛ】,笔写时注意第二笔写成正陵形而缺右上一边。与华音“ㄜ”有别。

[ee] [ee] [ε/ᴇ] [ee]

编辑

【ㄝ】符是依据【也ㄧㄝˇ】字的篆文加以变形造成的。亦用【也】字的韵母【ㄝ】做为名称,发音【ㄝ】【诶ㄝˋ】的阴平调。例字:【㝞】字,闽南漳州腔的【ㄝ】,即国际音标的【ε/E】,发音相当于嘴形较宽的【e】,同时有【e】(窄音)。即闽南俗韵书十五音所分的【嘉】【~ㄝ】、【稽】【~ㆤ】两韵。今在台湾混合为一,无辨义作用。例字:【鞋】字,华音【ㄒㄧㄝˊ】。台音 【ㆤˊ/ㄨㆤˊ】【ㄝˊ/ㄨㄝˊ】。

  [eenn] [eenn/enn] [ɛ̃ ] [nee]

编辑

 】符是台语闰音。【ㄝ】母的鼻化音。形体由“ㄝ”符加鼻化记号造成。即闽南俗韵书十五音所分的【嘉】【~ㄝ】、【稽】【~ㆤ】两韵的鼻化音。今在台湾【ㄝ】【ㆤ】两韵混而为一,无辨义作用。例字:【婴】字,华音【ㄧㄥ】,漳音【 】,泉音【ㆥ】。

[e] [e] [e] [e]

编辑

【ㆤ】符是闽南(台)闰音。闽南(台)闰音。参照前项。例字:【挨】字,,华音【ㄞ】、台音【ㆤ/ㄨㆤ】。【ㆤ】【ㄝ】符,两者的差别只在【ㆤ】符,音位较高(嘴形较窄),【ㄝ】符的音位较低(嘴形较广)。

[enn] [enn] [ẽ] [ne]

编辑

【ㆥ】符是闽南(台)闰音,“ㆤ”母的鼻化音。形体由“ㆤ”符加鼻化记号造成。例字:【婴】字,华音【ㄧㄥ】,闽、台读书音亦是【ㄧㄥ】、厦音【ㆪ】、漳音【 】。

[ai] [ai] [ai] [ai]

编辑

【ㄞ】符是由【亥】字的古文【 】的别体【ㄞ】字造出来的,其音亦取诸【亥ㄏㄞˋ】的韵母【ㄞ】,读成【ㄚ┫】【ㄧ┬】合音。台音亦共用这符号。音值大致相同。例字:【哀、埃】字,华、台音都音【ㄞ】音。【癌】字,旧音【ㄧㄢˊ】,华音【ㄧㄢˊ】、台音【ㆣㆰˊ】。注:【┫】表示舌位靠后,【┬】表示舌位靠下。下文【├】表示舌位靠前。其他仿此。

[ainn] [ainn] [aĩ] [nai]

编辑

【ㆮ】符是台语方音闰号。根据华音【ㄞ】符加鼻音记号,分化出来。例:【ㆮㆮ】哮。

[ei] [ei] [ei] [ei]

编辑

【ㄟ】符出于【乁ㄧˊ】字的篆文【 】像流水移动之状。今借【乁】形,略为转音,读成【ㄜ】【一】的合音,成为复合韵母【ㄟ】。犹如【微ㄨㄟˊ】字的台音【ㆠㄧˊ】,华音转读【ㄨㄟˊ】,有例可循。例字:【欸】字,华音【ㄟˋ】、台音【ㆤ˪】。

[au] [au] [au] [au]

编辑

【ㄠ】符取形于【幺ㄧㄠ】字。【幺】之篆文【 】,像婴儿初生的形状,所以“幺ㄧㄠ”是“小”的意思。亦由“幺ㄧㄠ”的韵母得音,读【ㄚ├】【ㄨ ┬】的合音。台语方音和华音共用这个符号,音值也大致相同。例字:【凹ㄠ】,华台音同为【ㄠ】。台又音【ㄜ】,可训读【ㄋㄚㆷ】【ㄌㄚㆴ】。

[aunn] [aunn] [aũ] [nau]

编辑

【ㆯ】符是【ㄠ】符的鼻化音。台语闰音,华语里不使用。例【ㄧㆯ】,猫的叫声。

[ou] [ou] [ou] [ou]

编辑

【ㄡ】符一看即知为出于【又ㄧㄡˋ】字。【又】字的篆文【 】,像伸出手指头的样子。后来专指右手。【右】字的篆文是【 】,再借做表【重复】【更进一层】之义的【又】字。其音亦得自【 】【ㄕㄡˇ】=【手】字的韵母【ㄡ】,读【ㄛ】【ㄨ】的合音。台音系里不使用这符号。例字: ①【欧】,【ㄡ】,台音【ㄠ】。 ②【偶】字,华音【ㄡˇ】,台音【ㄫㆦˋ】。

[am] [am] [aṃ] [am]

编辑

【ㆰ】符是台语闰号,华语音系所无。是【ㄚ】【ㄇ】的合体又是合音。例字:【庵】台音【ㆰ】。

[oom] [oom/om] [ɔṃ] [oom/om]

编辑

【ㆱ】符也是闽南音闰号,华语音系不用。是【ㆦ】【ㄇ】二符的合体又是合音。例字:【掩】字台音【ㄧㆰˋ】(乌感切),用台音切读成【ㆰˋ】,可以转为【ㆱ】,有【覆】义。

[m] [m] [ṃ] [m]

编辑

【ㆬ】符是声母【ㄇ】的韵化音符号。华语里,只有一个不拘声调的【呣】(叹词)以及【我们】的缩音【ㆬ】用到这符。台语里则较常见,如否定词【不/伓ㆬ˫】,阿姆的【姆ㆬˋ】。

 】[m]符是华语音系里的闰音,不见注音符号表。只见用于译音。如【达姆达姆弹】的【姆】【 】。其实【达姆】可译成【ㄉㆰˊ】。【 】符亦可并入【ㆬ】。【ㆬ】【ㆭ】的中杠皆表示韵化。

[an] [an] [an] [an]

编辑

【安】符是把【 ㄏㄢˋ】字的篆文【 】加以变形制成的。【ㄢ】是【菡ㄏㄢˋ萏ㄉㄢˋ】的合音,是草木的花还没有发放函然(含著)的意思又是象形字,像包含的样子。即取【𢎘ㄏㄢˋ】字的韵母【ㄢ】,读【ㄚ】【 】的合音。闽南方言亦用这个符号,音值大致相同。如:【安】字,华语和台语都用【ㄢ】拼音,音色微异,但不妨碍辨义。【丹ㄉㄢ】也一样。华音【山ㄕㄢ】,台音读音【山ㄙㄢ】、语音【山ㄙㄨㆩ】。

[en] [n(不单用)] [ən] [en]

编辑
     【<img src="img/m3/fa72.png">】符出於【隱】字的篆文【 】【  】,像人逃遁隱匿的樣子。也取【隱】字的韻母
     【<img src="img/m3/fa72.png">】做為名稱發音【<img src="img/m3/fa63.png">】【~fk;ㄗㄜ〾˫~fm3;】的合音。臺語方音也用這韻符,但是不能單獨注音,即單
     獨不成音節。必需和【<img src="img/m3/fa78.png">】【<img src="img/m3/fa7a.png">】相拼成【ㄧㄣ】或【ㄨㄣ】始得讀出。或因此故,【台灣省國
     語推行委員會】編訂【台灣方音符號】時猶未賦與名稱。例字:【恩】字,華音【ㄣ】、閩
     南音【ㄨㄣ】(廈)、【ㄧㄣ】(漳)、【ㆨㄣ】(泉)。註:【~fk;ㄗㄜ〾˫~fm3;】是聲母【ㄋ】的韻化音。~l0;

~t134;<img src="img/m3/fa73.png">~t84; [ang] [ang] [a~fk;ㄊㄨㄧ˫~fm3;] [ang]~l48;

     【<img src="img/m3/fa73.png">】符出於【尢ㄨㄤ/尪/~fk;ㆠㆲˋ~fm3;】。其篆文【 】像跛了一條腿、彎曲的樣子。也取其
     韻母【<img src="img/m3/fa73.png">】做為名稱,讀【ㄚ】【<img src="img/m3/fa76.png">】的合音,即骯髒的【骯】字音。華、臺音共用
     這符號。【~fk;ㆠㆲˋ~fm3;】字的臺音正讀【<img src="img/m3/fa73.png">】(俗稱木偶神像)。餘例:【昂】字,華音【ㄤˊ】,
     臺音【ㆣㆲˊ】。【盎】字,華音【ㄤˋ】、臺音【盎ㄤ˪】。~l0;

~t134;<img src="img/m3/fa74.png">~t84; [oong] [oong/ong] [~fk;ㄊㄨㄧㄊㄨㄧ˫~fm3;] [ong]~l48;

     【<img src="img/m3/fa74.png">】符是臺語方音閏號,一看就知為依據工具的【工】字,加以變形製成。【工】字,
     字形橫扁,【<img src="img/m3/fa74.png">】符,則稍微偏於豎直長方形。亦就取【工ㄍㆲ】字的臺音韻母【<img src="img/m3/fa74.png">】音
     【<img src="img/m3/fa5f.png"><img src="img/m3/fa76.png">】做為名稱,讀如華音的【ㄨㄥ】。只是【<img src="img/m3/fa74.png">】符口腔、口形較開,屬開口呼,所
     以另成一符。【ㄨㄥ】母呈圓唇屬合口呼。【ㄨㄥ】為【<img src="img/m3/fa7a.png">】【<img src="img/m3/fa63.png">】【<img src="img/m3/fa76.png">】;【ㆲ】為【<img src="img/m3/fa5f.png">】
     【<img src="img/m3/fa76.png">】的合音。例字:1.【翁】字,華音【ㄨㄥ】臺音【ㆲ】。2.【汪】字,華音【ㄨㄤ】,
     臺音【ㆲ】。3.【風】字,華音【ㄈㄥ】,臺音【ㄏㆲ】。~l0;

~t134;ㄥ~t84; [eng] [eng] [~fk;ㄏㄨㄞ~fm3;] [eng]~l48;

     【ㄥ】符出於【~fk;ㄏㆭˊ~fm3;=肱ㄍㄨㄥ】的古文【 】,像人胳臂彎曲的樣子。其音亦得自【~fk;ㄏㆭˊ~fm3;ㄍㄨㄥ】
     字音的韻尾【ㄥ】,讀如【鞥ㄥ】馬轡。發音【<img src="img/m3/fa63.png"><img src="img/m3/fa76.png">】。臺音雖然亦應用這個音符注音,
     卻不單獨出現,情形與【<img src="img/m3/fa72.png">】符相同。例字:【英】字,華音【ㄧㄥ】,臺音同樣拼成
     【ㄧㄥ】(實在音值,華音是【<img src="img/m3/8ed5.png"><img src="img/m3/fa76.png">】,臺音是【<img src="img/m3/8ed5.png"><img src="img/m3/fa65.png"><img src="img/m3/fa76.png">】)。~l0;

~t134;<img src="img/m3/fa76.png">~t84; [ng] [ng] [~fk;ㄊㄨㄧ˫~fm3;] [ng]~l48;

     【<img src="img/m3/fa76.png">】符是在【<img src="img/m3/fa4e.png">】符的下部兩劃之間加一豎製成的,表【<img src="img/m3/fa4e.png">】的鼻化韻音。華語【~fk;ㄅㆮㆷ̇~fm3;!
     不錯】的【~fk;ㄅㆮㆷ̇~fm3;】,近似此音,但多未完全鼻化,所以不用。閩南方音有這個音,用這個符
     號。例字:1.【黃】字,華音【ㄏㄨㄤˊ】,臺音【ㆭˊ】。2.【秧】字,華音【ㄧㄤ】,臺音
     【ㆭ】。辨似:<img src="img/m3/fa43.png">、<img src="img/m3/fa6f.png">、<img src="img/m3/fa4e.png">、<img src="img/m3/fa76.png">。~l0;

~t134;ㄦ~t84; [er] [er][~fk;ㄋㄧ˪~fm3;] [er/r]~l48;

     【ㄦ】符出於【人】字的古文奇字【 】。從【人】的字,在左邊變【~fk;ㄒㄧㆰ˫~fm3;】,如【伯】
     【仲】,在字下邊變成【儿】形,如【兒】【兄】字的下部。設計注音符號時,因兒字從
     【儿】,即據以造【<img src="img/m3/fa77.png">】符。又取其音唸成陰平調做為【ㄦ】符的名稱。發音如【<img src="img/m3/fa63.png">】的
     捲舌音。臺音沒有捲舌音,想說得純正就要勤加練習。例字:【二】字,華音【ㄦˋ】,閩
     臺音【ㆢㄧ˫】(漳州)、【ㄌㄧ˫】 (廈門)。~l0;

~t134;<img src="img/m3/8ed5.png">/<img src="img/m3/fa78.png">~t84; [i/yi] [i] [i] [i]~l48;

     【<img src="img/m3/8ed5.png">/<img src="img/m3/fa78.png">】符的形與音都出於【一、二、三】之【一】。華音、閩臺音共用這個符號,而
     以華音的【<img src="img/m3/fa78.png">】為名稱。例字: 1.【伊】字,華音、臺音同為【ㄧ】。 2.【一】字,華音
     【ㄧ】,臺音【ㄧㆵ】。~l0;

~t134;<img src="img/m3/8ed7.png">/<img src="img/m3/fa79.png">~t84; [inn] [inn][~fk;ㆲ˫~fm3;] [ni]~l48;

     【<img src="img/m3/fa79.png">】符是【<img src="img/m3/fa78.png">】符的鼻化音,華音無此音,故不用這個符號。在【<img src="img/m3/fa78.png">】符加鼻音記號製
     成。例字:【天】字,華音【ㄊㄧㄢ】,臺音【ㄊㄧㄢ】(讀音),【ㄊㆪ】(語音)。~l0;

~t134;<img src="img/m3/fa7a.png">~t84; [u] [u] [u] [u] ~l48;

     【<img src="img/m3/fa7a.png">】符取形於「五ㄨˇ」的古文【<img src="img/m3/fa7a.png">】,篆文【 】,再把【五ㄨˇ】讀成陰平調作為【<img src="img/m3/fa7a.png">】
     符的名稱。華、臺音共用這個符號的形和音。~l0;

~t134;<img src="img/m3/fa7b.png">~t84; [ir] [ir] [~fk;ㄋㄧㄚ~fm3;] [□]~l48;

     【<img src="img/m3/fa7b.png">】符是臺語方音中泉州系閏音。據【<img src="img/m3/fa7a.png">】符加一短橫成【<img src="img/m3/fa7b.png">】,表泉州【豬ㄉㆨ】的韻
     音,音值【~fk;ㄋㄧㄚ~fm3;】。~l0;

~t134;<img src="img/m3/fa7c.png">~t84; [unn] [unn] [~fk;ㆭˊ~fm3;] [nu]~l48;

     【<img src="img/m3/fa7c.png">】符是【<img src="img/m3/fa7a.png">】的鼻化韻母,但是單獨不成音節,必須與【<img src="img/m3/8ed5.png">】相拼才能發生作用,拼出
     音綴。例字:臺音【鴦ㄧㆫ】【香ㄏㄧㆫ】。華音無此音。~l0;

~t134;ㄩ~t84; [y/iu,yu] [y] [y] [u]~l48;

     【ㄩ】符的來源是【凵】【ㄑㄩ】字,其篆文【 】像用柳條編的盛飯器具。亦從這字的字音
     【ㄑㄩ】,取【ㄩ】符的音叫【ㄩ】。例字:1.【迂】,華音【ㄩ】,臺音【ㄨ】。2.【雨】
     ,華音【ㄩˇ】,臺音(文)【ㄨˋ】、(語)【ㄏㆦ˫】。辨似:【ㄩ】向上開口,盛物器形,【<img src="img/m3/fa43.png">】
     向下覆蓋的樣子。臺語沒有【ㄩ】音。~l0;

~t134;ㄭ~t84; [ii/r,z] [ / ] [ii] [□]~l48;

     【ㄭ】符取自【師】字右文,加以符號化。亦從【師】字的後半音(音尾)取這個符號的名稱
     ,發音【ㄭ】。此音不能單獨存在、不拼出,故稱做「空韻」。閩南泉州方音的【資ㄗㆨ】的
     韻音【<img src="img/m3/fa7b.png">】近之。【ㄭ】的嚴密記音包括【 】【 】。~l0;

三、四个入声记号

编辑

~fm3t84l48

     閩南方音(臺音)的入聲分為兩種:一種收於【~fk;<img src="img/m3/faae.png">~fm3;、~fk;<img src="img/m3/faaf.png">~fm3;、~fk;<img src="img/m3/fab0.png">~fm3;】促聲韻尾,一種收於
     【~fk;<img src="img/m3/fab1.png">~fm3;】[~h][~h][~~fk;ㄊㄨㄧˋ~fm3;][~h]叫喉塞韻尾。~l0;
 ~t134;~<img src="img/m3/faa1.png">/~/~<img src="img/m3/faa5.png">~t84; [~p][~t][~k]~l48;
     小寫的【~<img src="img/m3/faa1.png">/~/~<img src="img/m3/faa5.png">】頂上,不加圓點表示【陰入聲】亦叫【上入聲】;加上圓點的
     【~<img src="img/m3/faa2.png">/~<img src="img/m3/faa4.png">/~<img src="img/m3/faa6.png"> 】【~'p/~'t/~'k】是表示【陽入聲】亦叫【下入聲】。~l0;
 ~t134;~fk;<img src="img/m3/faae.png">~fm3;~t84; [~p][~p][~p][~p]~l48;
     小寫的【~fk;<img src="img/m3/faae.png">~fm3;】附在拼音的右下角表示收於【~<img src="img/m3/faa1.png">】音的入聲。例如:1.【邑】字,音
     【ㄧㆴ】。2.【及】字,音【ㄍㄚㆴ】(語音)、【ㄍㄧㆴ̇】(讀音)。~l0;
 ~t134;~fk;<img src="img/m3/faaf.png">~fm3;~t84; [~t][~t][~t][~t]~l48;
     小寫的【~fk;<img src="img/m3/faaf.png">~fm3;】附在拼音的右下角表示收於【~】音的入聲。小寫的【~】,表示收於
     【~】的入聲。例如: 1.【壹】字,音【ㄧㆵ】。 2.【直】字,音【ㄉㄧㆵ̇】。 3.【八】音
     【ㄅㄚㆵ】。 4.【奪】音【ㄉㄨㄚㆵ̇】。~l0;
 ~t134;~fk;<img src="img/m3/fab0.png">~fm3;~t84; [~k][~k][~k][~k]~l48;
     同樣,小寫的【~fk;<img src="img/m3/fab0.png">~fm3;】附在拼音的右下角表示收於【~<img src="img/m3/faa5.png">】音的入聲。例如: 1.【角】字,
     音【ㄍㄚㆶ】。 2.【學】字,讀音【ㄏㄚㆶ̇】、語音【ㄜㆷ̇】。~l0;
 ~t134;~fk;<img src="img/m3/fab1.png">~fm3;~t84; [~h] [~h][~~fk;ㄊㄨㄧˋ~fm3;][~h]~l48;
     小寫的【~fk;<img src="img/m3/fab1.png">~fm3;】附在拼音的右下角表示收於【~】音的入聲。用這個記號表示喉塞音。收於
     喉塞音韻尾的拼音,叫做喉塞音入聲。例如: 1.【學】字的【ㄜㆷ̇】(語音)。 2.【桌ㄉㄜㆷ】
     (語音)。 3.【塔ㄊㄚㆷ】(語音)。 4.【突ㄉㄨㆷ̇】(語音)。~l0;

四、华台音声调

编辑

~t104; 华音声调:~t84fm3l126;

     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輕聲~l84;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輕聲
       1       2       3       4       5   ── TLPA、威妥瑪式。
     省略     ˊ      ˇ      ˋ      .   ── 注音符號。
      55      35   315/214   51    無規則 ── 五度音階制。
      <img src="img/m3/faaa.png">      <img src="img/m3/faae.png">      ˇ<img src="img/m3/faaf.png">    <img src="img/m3/faab.png">       <img src="img/m3/fab2.png">  ── 國際音標。

~t104fm7; 台音声调:~t84fm3l126;(↓)指变调

      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五聲  六聲  七聲  八聲   輕聲~l84;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    輕聲
       1       2       3       4       5       6       7       8       0
     55/44  51/53  21/11  32/21  14/25   泉音   33/22   4/5
       <img src="img/m3/faaa.png">      <img src="img/m3/faab.png">      <img src="img/m3/faac.png">      <img src="img/m3/faad.png">      <img src="img/m3/faae.png">              <img src="img/m3/fab0.png">      <img src="img/m3/fab1.png">      <img src="img/m3/fab2.png">
       ↓      ↓      ↓      ↓      ↓              ↓      ↓
       33      55      51    55/44  33/21          21/11  21/22
       東ㄉㆲ    董ㄉㆲˋ    凍ㄉㆲ˪    督ㄉㆦㆶ    童ㄉㆲˊ   動(泉)   洞ㄉㆲ˫    毒ㄉㆦㆶ̇    仔~fk;ㄗㄨㄟˇ~fm3;
      省略      ˋ     <img src="img/m3/8ed4.png">    <img src="img/m3/faa1.png"><img src="img/m3/faa5.png">  ˊ       ˋ     <img src="img/m3/8ed3.png">     <img src="img/m3/faa8.png"><img src="img/m3/faa2.png"><img src="img/m3/faa4.png"><img src="img/m3/faa6.png"> .
     四個陰(上)入聲:以【~~<img src="img/m3/faa1.png">~~<img src="img/m3/faa5.png">/~h ~p ~t ~k】表示。
     四個陽(下)入聲:以【~<img src="img/m3/faa8.png">~<img src="img/m3/faa2.png">~<img src="img/m3/faa4.png">~<img src="img/m3/faa6.png">/~'h ~'p ~'t ~'k】表示。
     註:九聲:中央(合音)【ㄉㄧㆲˊ】【tiong 9】,音值為[tio~fk;ㄊㄨㄧ˫~fm3;35],一個音節。

五、连读变音原则:

编辑

~fm3t84l48

       【輕聲】變音發生在第二音節以下,這【連讀變音】則發生在第一音節。或說是一種
   輕念。無論如何,這是漢語方言一般在音韻組織上為著發音說話能順口,流暢而出的自然
   要求,免於詰屈聱牙。一方面帶出一種語法作用。即,如不依照自然形成的規則、習慣唸
   出,就語不成詞、句不成義。操母語的人耳濡不爽,後天學習的要速成則需循規練習。
 【陰平調】連:平、上、去、入,變似【陽去/<img src="img/m3/8ed3.png">】。即【一聲變七聲】。
     例:新ㄒㄧㄣ→ㄒㄧㄣ˫衫ㄙㆩ。將ㄐㄧㆲ→ㄐㄧㆲ˫來ㄌㄞˊ。相ㄒㄧㆲ→ㄒㄧㆲ˫好ㄏㆦˋ。花ㄏㄨㆤ→ㄏㄨㆤ˫布ㄅㆦ˪。
         兄ㄏㄧㆩ→ㄏㄧㆩ˫弟ㄉㄧ。分ㄏㄨㄣ→ㄏㄨㄣ˫別ㄅㄧㄚㆵ。修ㄒㄧㄨ→ㄒㄧㄨ˫業ㆣㄧㄚㆴ̇。
 【上聲調】連:平、上、去、入,變似【陰平/無號】。即【二聲變一聲】。
     例:手ㄑㄧㄨˋ→ㄑㄧㄨ心ㄒㄧㆬ。改ㄍㄞˋ→ㄍㄞ良ㄌㄧㆲˊ。妲ㄉㄚㆵ→ㄊㄢˋ己ㄍㄧˋ→ㄎㄧˋ。主ㄗㄨˋ→ㄗㄨ意ㄧ˪。
         早ㄗㄚˋ→ㄗㄚ飯ㄅㆭ˫。款ㄎㄨㄢˋ→ㄎㄨㄢ式ㄒㄧㆵ。洗ㄙㆤˋ→ㄙㆤ浴ㄧㆤㆶ̇。
 【陰去調】連:平、上、去、入,變似【上聲/ˋ】。即【三聲變二聲】。
     例:透ㄊㄠ˪→ㄊㄠˋ風ㄏㆲ。破ㄆㄨㄚ˪→ㄆㄨㄚˋ鞋ㄨㆤˊ。銃ㄑㄧㄥ˪→ㄑㄧㄥˋ子ㄐㄧˋ。興ㄏㄧㄥ˪→ㄏㄧㆲˋ趣ㄘㄨ˪。
         放ㄏㆲ˪→ㄏㆲˋ蕩ㄉㆲ˫。做ㄗㄜ˪→ㄗㄜˋ穡ㄒㄧㆵ。抗ㄎㆲ˪→ㄎㆲˋ毒ㄉㆦㆶ̇。
 【陰入調】連:平、上、去、入,變似【陽入/<img src="img/m3/faa2.png"><img src="img/m3/faa4.png"><img src="img/m3/faa6.png">】。但【喉塞韻/~】變似
     【上聲/ˋ】。
     例:督ㄉㆦㆶ→ㄉㆦㆶ̇軍ㄍㄨㄣ。踢ㄊㄚㆵ→ㄊㄚㆵ̇球ㄍㄧㄨˊ。國ㄍㆦㆶ→ㄍㆦㆶ̇語ㆣㄨˋ。得ㄉㄧㆤㆶ→ㄉㄧㆤㆶ̇勝ㄒㄧㄥ˪。
         托ㄊㆦㆶ→ㄊㆦㆶ̇重ㄉㄧㆲ˫。桌ㄉㄜㆷ→ㄉㄜˋ角ㄍㄚㆶ。出ㄘㄨㆵ→ㄘㄨㆵ̇力ㄌㄚㆵ̇。
 【陽平調】連:平、上、去、入,變似【陽去/<img src="img/m3/8ed3.png">】。即【五聲變七聲】。
     泉州腔則變似【陰去/<img src="img/m3/8ed4.png">】
     例:人ㄌㄧㄣˊ→ㄌㄧㄣ˫參ㄒㄧㆬ。茶ㄉㆤˊ→ㄉㆤ˫油ㄧㄨˊ。門ㄇㆭˊ→ㄇㆭ˫口ㄎㄠˋ。微ㆠㄧˊ→ㆠㄧ˫笑ㄑㄧㄜ˪。
         黃ㆭˊ→ㆭ˫豆ㄉㄠ˫。油ㄧㄨˊ→ㄧㄨ˫漆ㄘㄚㆵ。明ㆠㄧㄥˊ→ㆠㄧㄥ˫白ㄅㄧㆤㆶ̇。
 【陽去調】連:平、上、去、入,變似【陰去/<img src="img/m3/8ed4.png">】。即【七聲變三聲】。
     例:認ㄌㄧㄣ˫→ㄌㄧㄣ˪真ㄐㄧㄣ。老ㄌㄠ˫→ㄌㄠ˪人ㄌㄤˊ。字ㄌㄧ˫→ㄌㄧ˪典ㄉㄧㄢˋ。大ㄉㄞ˫→ㄉㄞ˪概ㄎㄞ˪。
         援ㄨㄢ˫→ㄨㄢ˪助ㄗㆦ˫。道ㄉㄜ˫→ㄉㄜ˪德ㄉㄧㆤㆶ。大ㄉㄞ˫→ㄉㄞ˪學ㄏㄚㆶ̇。
 【陽入調】【<img src="img/m3/faa2.png"><img src="img/m3/faa4.png"><img src="img/m3/faa6.png">】連:平、上、去、入,促聲韻,變似【陰入】【<img src="img/m3/faa1.png"><img src="img/m3/faa5.png">】。但
     【喉塞韻/~<img src="img/m3/faa8.png">】強調時變【陰去/<img src="img/m3/8ed4.png">】。
     例:立ㄌㄧㆴ̇→ㄌㄧㆴ功ㄍㆲ。業ㆣㄧㄚㆴ̇→ㆣㄧㄚㆴ農ㄌㆲˊ。十ㄒㄧㆴ̇→ㄒㄧㆴ九ㄍㄧㄨˋ。合ㄏㄚㆴ̇→ㄏㄚㆴ併ㄅㄧㄥ˪。
         食ㄐㄧㄚㆷ̇→ㄐㄧㄚ˪飯ㄅㆭ˫。粒ㄌㄧㄚㆴ̇→ㄌㄧㄚㆴ積ㄐㄧㆤㆶ。入ㄌㄧㆴ̇→ㄌㄧㆴ學ㄏㄚㆶ̇。
  為著方便記憶變音規則:可把【5→7→3→2→1→7】以【573217】順序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