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斗争,胜利在明天

坚持斗争,胜利在明天

——赞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坚持》一场
洪新
1970年8月23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以雄伟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

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亲自考虑了《沙家浜》这个剧名,并对剧本的修改、提高作了最重要的指示,要改成以武装斗争为主。为了突出武装斗争的主题,就必须塑造好人民军队的光辉的形象。《沙家浜》全剧紧紧扣住武装斗争这条主线,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郭建光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坚持》一场,是全力以赴塑造郭建光的重点场子。

(一)

编辑

《沙家浜》中《坚持》一场,通过对郭建光在典型的斗争环境中典型性格的深刻揭示,表现了这个优秀的青年指挥员的指挥才能和政治素养,成功地体现了歌颂人民军队和武装斗争的光辉主题思想。新四军主力部队由于战略的需要,暂时撤离抗日根据地沙家浜。在日寇、胡传魁匪帮突然“扫荡”的情况下,以郭建光为首的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隐蔽在芦苇荡,准备伤愈重返前线。这时,鬼子疯狂“扫荡”,胡传魁到处搜查,形势突变,消息中断,敌情不明,伤病员伤势恶化,粮缺药尽。但是“困难吓不倒英雄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优秀指挥员郭建光深深懂得:“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坚持,就是坚持用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指挥战斗。郭建光在革命战争的纷飞炮火中久经锻炼。由于他能够熟练地运用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因此就能够驾驭战争的风云。他根据毛主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指导思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暂时转移隐蔽。在芦荡内,敌情不明、消息断绝,他仍然深思远虑,指挥若定。沙家浜的枪声,日蒋汪勾结的迹象,他不放过一丝线索进行分析判断,敏锐地看出其中“大有文章”。他又懂得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关系,懂得“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因此他把基点放在“打”上,在芦荡里时刻作好战斗准备,并及时地派人过湖侦察,进一步掌握敌情,取得主动权,以便利用河湖港汊作为战场,坚持与敌人进行游击战争。这为后来组成突击排,配合大部队正面打进沙家浜,聚歼敌人,奠定了基础。

坚持,就是坚持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解决困难、克敌制胜。在芦荡内,斗争的环境是严酷的、艰苦的,但是,“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郭建光面对严峻的考验,一往无前,毫无惧色,表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郭建光深深懂得,毛主席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必胜的;同时又坚信毛主席亲自缔造亲自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敌于天下的。在艰苦的环境中,在暂时困难的情况下,郭建光始终是积极乐观,信心百倍,斗志高昂,豪情满怀。他把芦荡当作前线,当作战场,热切向往着“战鼓惊天红旗展,一举收复大江南”,“坚持斗争,胜利在明天”。

“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郭建光所以能够在芦荡内坚持斗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由于他对毛主席无限忠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就是由于他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

(二)

编辑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坚持》一场遵循毛主席的这一教导,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高大丰满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生动而又深刻地表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 要树立郭建光的英雄典型,如何精心塑造郭建光的音乐形象是个重要环节。在《坚持》一场中,为郭建光安排了四段唱腔,其中的《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是全剧的核心唱段。

这段采用了新型的成套板式结构的核心唱腔,层次鲜明,旋律跌宕,气势浩瀚,十分集中而且深刻地展现了郭建光在种种矛盾面前“心潮起落似长江”的心理状态,生动地揭示了郭建光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感情以及坚定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主要靠旋律。旋律设计一定要做到三对头: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头、性格气质对头、时代气息对头。《坚持》一场的成套唱腔就是按照三对头的原则设计的。〔导板〕“听对岸响数枪声震芦荡”,高亢挺拔,表现了战局的风云突变和人物的激动心情。接着一段〔回龙〕,节奏先疾后徐,旋律时起时伏,犹如波推浪叠,表现了郭建光的“心潮起落”。“远望着沙家浜云遮雾障”,转入〔慢三眼〕,以徐缓的节奏,平稳的旋律,加之句中的顿挫,表现郭建光对错综复杂的矛盾深思远谋,分析判断。在唱“帆过船航”时,尾音突然煞住,紧接着用弹拨乐器轻轻地奏出一个过门,表示郭建光的沉思,进而估计到“大有文章”,“章”字的拖腔从慢到快,表现他从分析判断到胸有成竹的思想发展过程。在唱到“村镇上乡亲们要遭祸殃”时,节奏突然放慢,“村镇上”三字改成低腔,用以烘托和突出“乡亲们”三字;“乡亲们”用了暂时转调的方法,曲调深沉亲切,“要遭祸殃”音调激荡,表现郭建光急人民群众所急的心情。这一句唱得高,有激情,如吐肺腑,深刻地表现了郭建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深厚阶级感情。下面,郭建光想到战士们慷慨激昂的心情,用的是〔快三眼〕的板式,“阶级仇民族恨燃烧在胸膛”一句以斩钉截铁的旋律,表现了他对敌人的强烈仇恨。但当他想到必须防止焦躁情绪时,音调又转为沉稳,接着果断地唱出“要鼓励战士,察全局,观敌情,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在出现《东方红》音调的过门之后,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唱出“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这两句唱词是修订本新加的,旋律挺拔高昂,坚定自豪,是整套唱腔中最动人肺腑的乐句,抒发了郭建光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下面几句〔垛板〕,明快畅达,如江河奔泻,表示郭建光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心明眼亮,成竹在胸,誓把芦荡作为新的战场。最后一句“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芒”,揉进了《东方红》的旋律,庄重、奔放而有意境,展现了郭建光的必胜信念和远大理想。

《坚持》一场中的另外三段唱腔,也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郭建光的指挥若定和坚定信念。郭建光领唱、战士们齐唱的〔唢呐西皮〕《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气势雄伟,激昂慷慨,节奏坚定有力,旋律高亢豪迈,出色地描绘了以郭建光为首的伤病员与暴风雨顽强搏斗的英雄群象。

京剧是综合艺术,《坚持》一场不仅注重了音乐形象的刻画,并且成功地运用舞蹈造型来塑造郭建光及新四军伤病员的英雄形象。

《坚持》一场运用了典型化的形体动作和相对稳定的造型,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郭建光的表演、造型,挺拔英俊,凝练深邃。在唱到“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时,他双手在胸前作握枪的姿势,一个雄健坚毅的造型,表现了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在唱到“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时,他右手前伸,眼睛闪烁着光彩,表现了他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忠诚。“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跑了一个小圆场;“要沉着冷静,坚持在芦荡”,双手握拳。这两个造型,表现了他山崩于前不改色,海啸于后不变声的坚毅勇敢。唱到“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芒”时,双手徐徐抬起,激动地朝前走去,最后一个两手敞怀的“亮相”,表现了他对毛泽东思想的无限信仰,他深信毛泽东思想的光芒必将驱散乌云,把芦荡照亮。

《坚持》一场的舞蹈设计,体现了“有主角的英雄群像”这一重要原则。十八个伤病员与暴风雨搏斗的一节舞蹈,刚劲有力,气壮山河。舞台上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狂风呼啸,暴雨滂沱,但以郭建光为首的十八个伤病员风雨不动,巍然挺立。这套舞蹈以前弓后箭步为基本语汇,以进退、起伏、动静对比的手法,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十八个伤病员顽强战斗、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我们看到,一棵棵青松在暴风雨中峥嵘挺立,一只只雄鹰在长空搏击翱翔。这组舞蹈,既塑造了英雄群像,又突出了郭建光的英姿勃发的形象,在这段群舞中,郭建光或在队列前面,或在队列中间,始终居于中心的位置。最后的亮相,郭建光站在土台,右手握拳高举,战士们簇拥四周,组成一个众星托月的画面,以郭建光为首的十八个伤病员,就象十八棵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成功地揭示了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的崇高精神面貌。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光辉指引下,当前,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一个普及革命样板戏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让我们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乘胜前进,用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占领和改造文艺阵地,充分发挥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0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