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第五章

人口 编辑

人口问题,为研究都市计划之基本项目,其关系至为重要。都市之设计,最先受地理及地形之限制,其次则为人口问题,都市人口,将有若干,能容若干,及应为若干,凡此种种必须解答,设计工作方得进行。

根据同人等多方研究之结果,以为本市人口,在未来之五十年内,将达一千五百万之数字。以本市现行市界而论,最多只能容纳七百万人之谱,过剩人口,只得以卫星市镇方式,向附近区域发展。

此项人口数字,骤看之下,虽属惊人,然实非同人等所敢武断,或企图造成此超级都市之结果,数字之来源,盖为研究本市各种因子之结论,应予特别声明,以免引起一般误会,循至影响本市都市计划之推行者也。

详考影响都市人口消长之因子,共有三项,即政治、经济及交通是也。此数项因子,又能互相影响,且需经过相当时间之发展,才能发生作用,循是人口之估计,更形复杂矣。同人等在研究之初期,曾将自一八八五至一九三五年之人口增加数字,用复利公式计算:求得平均每年增加率,再以一九四六年人口数字为始点,应用上开増加率求得曲线,而推知本市在公历二〇〇〇年之人口,约为一千五百万之数字,此外,同人等更旁征博考,引用欧美各国先例,并有种种理由,认为上开估计,只偏于少。而就大体而言,实属比较准确之数字,足资为计划之根据,其理由如下:

  • (一)在国家工业化之过程,根据欧美国家之经验,均有人口激増之现象,其増却数量,在欧洲为四倍,在美洲为八倍,我国之工业化政策,既为政府已定方针,则人口之增加,乃为必然之结果
虽以国情不同,容有出入,然此亦纯属程度上之问题,其为増加,监无疑义者也。
  • (二)我国人口之平均自然増加率,虽因缺乏全国性之统计,难以确定,但根据孙本文教授之统计,以国内十六省之农村人口而论,其平均自然增加率为每千人口一一、八,现应用此率计算,而以中国年鉴第七期所发表民国三十三年全国之人口数字,(四亿六千五百万)为基数,推算在公历二〇〇〇年时之全国人口,将达九亿之数,欧美各国,在工业化之过程,乡村人口流向都市,其比例约为二十与八十之比。以我情而论,恐难到达此数,惟四十与六十之比例,似可称为保守之估计,根据上开民国三十三年之全国人口数字,而以目前农村与都市人口之比例(再依照孙教授之估计,约为七十二与二十八之比)计算,则农村人口,为三亿三千五百万人,都市人口,为一亿三千万亿人。假定我国工业化之程序能在五十年内完成,则在公历二〇〇〇年时,照农村四十与都市六十之比例计算,农村人口,将为三亿六千万人,都市人口,将为五亿四千万亿。此项计算可证明,我国都市人口在未来之50年内,将平均増加四、一六倍。如以本市四百万之人口计算,则约为一千七百万万之数。
  • (三)从人口年龄分组之研究,而知我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五,均在年龄四十以下,均属自十五至四十之繁殖年龄。由此可知以全国人口之年龄而论,我国乃为一青年国家,其繁殖之力强大,将为人口増加之要素。
  • (四)医药及公共卫生之进步,亦为人口增加之原因。我国药医及公共卫生程度,虽较幼稚,然经各方之努力,近年已有长足进步,则将来人口增加,实意中事也。
  • (五)由经济地理上之观点而言,本市以其优越之地位,亦为人口增加之因子,长江流域之广大区域、包含全国人口半数以上,均受本市经济之影响,以较之伦敦、纽约,其腹地之大,实有过之无不及也。

根据上文所述,本市之人口在未来50年内,将有急激上张之趋势,似无疑义。虽有人以为,在工业化之过程中,将有一部分人口由沿海流入内地,并引证美国殖民之经验,但此项抵消本市人口増加之趋势,并不重要,盖前经提出,影响人口发展之因子,为政治经济及交通三项,本市以其在经济及交通上所占之优越地位,其人口之増加,实属无法阻止之力量,惟以有计划之发展而言,应设法使其进展程度不致过速,以免无法应付,因而产生不良之后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