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62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二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二正说。

疏。前中论文分为四。下疏文分四。一依论科。二依四道科。三依三心科。四依论释文。初一可知。

疏。又此四分即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者。第二四道科如杂集第九说。俱舍贤圣品云。应知一切道。略说唯有四。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道。释曰。加行道者。谓引无间道前之加行也。无间道者。谓断惑道也。解脱道者。无间道后名解脱道。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胜进道者。除前三外所馀诸道。渐胜进故。即解脱道后所起诸道也。是涅槃路。故名为道。释曰。所起诸道者准杂集。即为断二障。谓烦恼所知。有加行无间。更有异释大意皆同。

疏。又此四中初一下。三依三心科。具如初地。

疏。今初因分者。第四释文。即第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以是次二分因故。唯牒一因字耳。

疏。今初十法明门下。疏文有五。一单释门。二故论经名入者引证。论经云。当以十法明入四地故。三明为下双释明门。四故论云下举论释。五言证地智者下。疏释论。于中五。初正释证地智光明。二亦犹下引例释。三故前地下引证释。四言所说下释下句中所说法言。五便以下通释下句依彼智光入如来所说法中。论经云思惟是今经观察耳。疏略以三重释之者。一总别释。二染净释。三能所依释。依第三释文。

疏。因成有二者。谓人法二空。从二空所显下。会其三观。言即是真如者自有二意。一者顺法相宗。二空非真如故。二成三谛。假名为有谛二空为无谛。真如为中道第一义谛。有三谛三观矣。又空有不二总为空观。不坏假名即假观。合上空假以为中道。下观二假例此成观故。相续结云亦入二空真实。二空真实即是真如异名。名相待假后。结例可知。

疏。后五依此所依立能依下。于中有二。先总明。后初三句下别释。今初。此识亦通二宗。若生灭识生。染净依他亦依心有。即法相宗。若真妄和合识亦生染净。即法性宗。并如前说。

疏。著欲等者。由著欲故有于欲界。由著受故有于色界。四禅不出于四受故。又著正受故。由著想故有无色界。空想识想无所有想。非想非非想中。虽欲绝想亦不出想。三界唯心总结上文。如下六地。

疏。后二广大下。于中三。初依论释。二今经下案今经释三。又皆言下。通释界字。第二清净分。

疏。初中文有三句下。疏文有三。初案经释。二辨家不同。三会论释。今初。初句十智为能生者。即下所列之十句也。智因所观而成十智。言得内法者。疏释以证性故。亦是如来教化之法故名为内。何时得耶。论云。此法明入同时得故。应知。若尔何异前分。而云前分为此因耶。答因分观十未得上品。犹在三地得上品竟。即入四地与此同时。若远公云。十智十入名异体。一故得同时。而自问云。两法相似可得言同。明智体一何得言同。彼自释云。此虽体一随门有别。是故说同。云何门别。前就众生世界等十。以彰法明。今此乃就三宝等以说法智。故云别也。复应难云。所观既异。何名体一。故应如前钞家之释。复应问云。前观十明得入四地。此前未观十智云何言生。故应答言。有二义故一前以能化观所所化。今以所化成能化法。为分能所。所观沙殊能所相成。故得一时。二者前十明门了相会性。今此十智虽举十相意在一性。故云内法。性相少异分之成二。性相不离故得一时。问何以将此教化之法为如来家。论云。如来自身所有诸法。以是法故显示如来。释曰。若无此法不名如来。故此十法佛所安住。名之为家。

疏。然如来家下第二辨家不同。准下林神八地亦生。生无生忍家故。如来亦名究竟生家。故云略耳。

疏。若准瑜伽下。第三会于论释。二论意同。言此中智契下。显所证体成上内法。即前地五方便中第三方便也。

疏。谓大乘是菩萨自所住处等者。释上名也。然论主一时列四名已属经竟。重复料拣解释。今初云自住处毕竟智。即初列名。谓大乘下是复重释。论具云菩萨自住处者。谓大乘法中故。

疏。上二约行德等者。三宝是已之上故云胜进。

疏。四馀六句明分别说智者。即论立名。谓是教智下。疏释论分别染净故。是论总释。谓初二句下。是疏释论。

疏。故论与经影略而说者。经云因业有生。论云。初二句随烦恼染故。

疏。言此顺论意者。以论云烦恼。今将经文生死就论。故云此顺论意。

疏。即不滥前因业有生者。今云观众生国土业故滥前也。

疏。后二句自利行者。疏文有五。一正释经文。二烦恼影取生死下。以理会经。三菩提之智下。通影取菩提难。恐有难云。涅槃性尽。可云无所有尽。菩提非性。何言无所有尽。故以符理全同涅槃四。然是世谛下通。约顺理解释上难以约理释。滥前如智故。故通云异。异相云何。其犹相见道中。亦观非安立谛。而是后得。此亦如是。虽观于如而是教智。又后二句下。更显别理自有两意。一即四出偈。谓观前际后际故。即本有今无本无今有。观无所有尽。即三世有法无有是处。第五经疏已广分别。后亦是下。观缘生观。然上十智正观如来教化之智。智之别相必由所观。不观所观安识佛智。佛智证彼内法。四地菩萨亦如是证思之。第三对治修行分。

疏。大智自利异凡者。二行总有四对。一名自利利他对。二大智大悲对。三护凡护小对。四不住生死涅槃对。即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后结成无住。以摄前位。

疏。论主别有道品论者。出不释所以。今之四门亦无所不具矣。

疏。诸乘觉因者。通三乘菩提故。俱舍贤圣品云。觉谓尽无生智。顺此故名分。释曰。觉者无明睡眠皆永断故。尽无生智为此觉体。三十七品顺趣菩提。名菩提分。今顺亦因义。

疏。二显同异者。疏文有二。先明大小通局有异。后若准智论下。明法一心异。于中四。一立理。二引证。三拣差别。四广证大义。

疏。如分别四谛下。第二引证暗引涅槃。即第十三经。南本十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昔一时在洹河岸尸首林中。尔时如来取少许树叶。告诸比丘。我今手中叶多。一切因地草木叶多。诸比丘言。世尊。一切因地草木叶多。不可称计。如来所捉少不足言。诸比丘我所觉了一切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为诸众生所宣说者。如手中叶(迦叶难言)世尊尔时说如是言。如来所了无量诸法。若入四谛即为已说。若不入者应有五谛。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则能利益安隐快乐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是诸法。悉已摄在四圣谛中。下云智有二种。一者中智。二者上智。善男子。知诸阴苦。是名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皆是苦。非是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广说(云云)又云。善男子。知爱因缘能生五阴。是名中智。一人起爱无边无量。声闻缘觉所不能知。是名上智。又云。善男子。知灭烦恼。是名中智。分别烦恼不可称计。灭亦如是不可称计。非是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又云。善男子。知是道相能离烦恼。是名中智。分别道相无量无边。所离烦恼亦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释曰。皆明四谛有无量相。而皆摄在四谛之中。故知三十七品。若分别之有无量相。则三十七摄无量道品。

疏。但心行大小不同者。三拣差别下。释文中广见其相。

疏。净名下第四广证大义。总引三经四文。一引净名二文。一即光严童子经。初已引。今但举其中云三十七道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下结云。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释曰。意明得道之处即是道场。万行得道即为道场。即大菩提因也。二即法身因。亦净名方便品。由国王等皆来问疾。因以身疾广为说法。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广诃身竟。便云。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诸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既云能生法身。明非小矣。

疏。大集名菩萨宝炬陀罗尼者。第三文也。宝具诸德故。炬能破暗故。摄一切法名陀罗尼。岂是小耶。

疏。涅槃云下。四引涅槃。即第二十九经。南本二十七。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若有能修八圣道者。当知是人即得明见佛性。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释曰。斯为正义下。师子吼牒难亦云。如佛所说。若有修习八圣道者。则见佛性是义不然。下难意云。道若是一馀人无分。故佛举平坦之路。以况八正。明知八正能见佛性。即非小矣。疏中义引。疏三明体性等者。疏文有二。先正明体性。后总指宗源。前中有三。一假实出体。二五蕴出体。三诸法出体。初中有二。先标列。后辨成三十七义。今初。俱舍贤圣品亦云。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释曰。寻即此中思惟。轻安即除。除是智论之名。即经猗觉分。猗者美也。即轻安义。

疏。由信二戒三下。二辨成三十七义。言信二者。即一信根。二信力。言戒三者。即八正中正语正业正命。言念开为四者。一念根。二念力。三七觉中念觉四八正中正念。言精进为八者。即四正勤为四。五精进根。六精进力。七精进觉分。八正精进。言定有八者。谓四神足为四。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觉分。八正定。言慧有八者。四念处为四。四念慧为体。邻近名念故。五慧根。六慧力。七择法觉分。择法即慧故。八正见。见即慧故。言馀四各一者。即除喜舍思惟也。由依渐开及不开者。为二类故不依俱舍之次。而先信次戒等。若毘婆沙即实事有十二。以戒中分出正语及与正业。以身语业不相离故。馀九同前。今依瑜伽俱舍故。但有十。

疏。复束此十以为三蕴下。第二五蕴出体。曲有三义。初克实出体。唯有三蕴。二五类法中下。约五类出体。由摄受行以为心所。故于五类唯有二类。则无心王及不相应。并无无为故。三若取助伴下。即相应出体。所必依王。必依于想取身等相。故杂集云。助伴者。谓彼相应心心法等。

疏。若取所缘通一切法者。第三诸法。出体可知。疏广显下。第二总指宗源。不欲繁文。令知本故。

疏。四正释文即是行相者。疏文有五。一标章总示。二总科类别。三明其次第。四随文别释。五总以喻彰。

疏。三十七品总有七类者。第二段也。即杂集瑜伽之意。其中义旨至文当释。

疏。此七次者下。第三明次第。于中三。初正明次第。二会异释。三辨圆融。今初。即杂集意。故彼论释七觉云。七觉所缘即四圣谛。如实性。释八正云。八正所缘境者。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如实性为体。释曰。此则八正是修道矣。若准俱舍贤圣品中。七觉即当修道故。彼论问云。当言何位何觉分增。偈答云。初业顺决择。及修道见位念住等。七品应知次第增。释曰。初业者即修别相总相念住。此初业谓能照身等四境。慧用胜故说念住增。言顺决择者。即暖等四位也。具暖法位中能证异品(决择分也)殊胜功德勤用胜故。说正勤增。顶法位中能持善趣无退转位。定用胜故说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堕善根坚固得增上义。说五根增。世第一位中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无屈义。说五力增。言及修见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七觉增。见道位中速疾而转。通行胜故。说八正增。有馀师说。于见道位建立觉支。如实觉知四圣谛故。于见修二位。建立八圣道支。以此二位俱通直往涅槃城故。释曰。后解正顺今经见道。后说修道。见是七觉。前解虽七觉居前而名修道。八正为见义。当约位八正在前。智论亦云。修道用故名觉。见道用故名道。同俱舍初意。亦是义当八正居前。以见道后有修道故。又俱舍云。七觉八道支一句是无漏。三四五根力皆通于二种。则非见道之前别有修也。今疏意符杂集及俱舍后师故。以七觉为现观自体。八正为现观后起。

疏。有时八正在前下。会异释。即上俱舍意。

疏。然上犹寄位下。第三圆融于中三。初句指前。是约位说随增胜义。次若约行者。诸教证明初心通修者。大小乘说皆初通修。后况入地菩萨下。三况出入证。久已证如岂不齐具。

疏。今初对治颠倒道文前有七。一释名。二出体。三辨相差别。四彰所由。五辨其次第。六明倒通局。七明观相异同。今初释名若云念处处唯。约所住。若云念住。住通能所。

疏。体实是慧下。第二出体。若准杂集具二为体。论云。念住自体。谓慧及念。由佛经中有随观言及念住言。故今疏随增说慧为体。故俱舍云。四念住正断神足随增上慧勤定为体。实法加行。善言加行善者。即相应五蕴。即下明助伴。正勤神足例此。念处一时辨体。而疏云由念得住者。即婆沙意。若俱舍论云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所以但取以慧为体。今疏依婆沙者。是其源故。要须明记慧方住故。故具以慧由念而住。

疏。杂集云。一切菩提分法下。第三辨相差别。亦当引证。证于前后出体等文。即第十论。先列五名。后今初下约当科释。一所缘如彰四所由。二自体如上出体。三修习如下释文。故此三门列名而已。四破四颠倒下。引论辨果。趣入四谛者。由身念处趣入苦谛。所有色身皆行苦故。麁重所显故。是故修观行时能治于此。轻安于身差别生故。由受念住趣入集谛。以乐等诸受是和合爱等所依处故。由心念住趣入灭谛。观离我识尚无所有。惧我断门生涅槃怖。永远离故。由法念住趣入道谛。为断所治法修能治法故。言身等离系者。是论文。论云。又此四种如其次第。能证得身受心法离系之果。由此修习。渐能远离身等麁重故。问上列有五。何唯释四。答有二义故。一经唯有四故。上疏云文或略无二。前已总明出体中云。若兼助伴五蕴为性故。若别说者。杂集云。谓彼相应心心法等。彼者彼念慧二法。释曰。论云等者。等取心不相应行。及同时四相。亦是助伴类非一故。

疏。此身等四前三即三蕴。下第四彰四所由。于中有二。一者对我。二对障。今初对蕴开合。为破我故。我有四类故合为四。即是释前所缘之境故。杂集云。念住所缘即身受心法。上已略明。又云。复有四事。谓我所依事等。今疏但列名。论释云。由颠倒觉愚痴凡夫。多分计我。依止有根身故(即我所依事也)受用苦乐(即我受用事)所了境相(即我自体事)由贪等染污。由信等清净(即我染净事)是故最初为正观察真实事相故。建立此四种事。为所缘境。

疏。要此四者下。第二对障。障有四故即是重明第五修果为治四倒。合五为四。言治三可知者。如初句苦治乐倒。无常治常。无我治我故。彼论云。修不治观故。了知诸受皆是苦故。通达诸识依缘差别念念变异故。观察染净唯有诸法无作用者。能如是知。是名修果。疏此次第下。第五彰其次第。先正明后解妨。今初从麁至细者。身色最麁受领外境。望身次麁。心复为次。不约境故。法最为细。摄涅槃故。麁者易治。故云从麁至细。教对治故。次引智论下。证次第对治之相。后言破此四倒下。结行功能。亦是修果。对于常等以无常等而为正行。而非实相。由此悟实。故称为门。

疏。若尔下第二解妨。妨次相违。答以义别。此约轻重前约麁细故。谓常倒最重。由计心王而为常故。生邪见等。无因无果无善无恶。故最为重。乐次轻前但计妄乐不必邪见执乐受常等。生过浅故。次于想行计有主宰。主宰不碍有修行故。此复次轻。计身为净但生妄贪。无大过故。故为最轻。

疏。然此四处下。第六明倒通局。容各起四。即是通义。如一身上计其相续。但住为常。有身为乐。身即是我。红辉练色如莲如玉。故名为净。馀三准思。次从多计下辨其局义。身多计净受多计乐等。

疏。然观不净等通于大小等下。第七明观相同异。于中有四。一正明异相。二引证成立。三别示观相。四显通非局。今初。引瑜伽释小乘。略指大乘。具二谛修。然其世俗修多同小乘。但知缘假不计为实。则异小耳。

疏。大集般若下。第二引证成立。于中有二。先正证修相。后明破倒。今初。引二经一论。明具二修。后引无行有如实修。而智论云乃至不念身受心法者。越于世谛故云乃至。观身空等亦不取空真如实也。

疏。然有二意下。第二破倒。于中有三。初正立理。二广引成证。三结成正义。今初二意。通前经论。但以法性唯破四倒。多约性相双修而说。后意法空寂寥。唯约真实说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非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亦应云。诸佛或说常。或说于无常。诸法实相中。无常无无常。乐净亦尔。

疏。胜鬘亦说下。第二广引证成具上二意。胜鬘云。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边见者凡夫。于五阴我见妄想计著。生于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见。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续故。起于断见。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暗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故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颠倒众生。于五阴中无常常想苦生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一切阿罗汉及辟支佛净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如法身本所不见。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胜财。世尊净智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此净智者虽曰净智。于彼灭谛尚非境界。况四德智。释曰。此上经文乃有数重。初见诸行无常涅槃是常。名断常见者。自有二意。一以取相心见不合法体故。斯最深玄。则常与无常。二见双泯。方能见理。二者见生死实有可断。涅槃实有可证。不合法体。不知有净说生死。无诤说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故。若如此知即非二见。二从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下。唯约生死诸蕴起断常见。三从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下。双结上二。以第一义起见著故。为若过。第二义不知刹那坏为断。不知心相续为常。为不及故。上智妄见。四从众生于五阴无常常想下。明其正见。谓破生死无常常想等。为二乘净智见如来法身常乐我净。为菩萨正见。破常等倒。广病而略于药。不言修无常行。以破常等故显如来。常但举其药而略其病。不言二乘。谓法身等亦无常等故。然皆约五蕴即是总明四念。随一一阴。容起四倒之义。若取言总意别。则无常常想。即属心念。若有乐想。即是受念。无我我想。即是法念。不净净想。即是身念。既是三重破于八倒。故云胜鬘。亦以四念能破八倒。

疏。既除八倒下。第三结成正义例上胜鬘。亦有三意。若约初意取著。生死无常涅槃常等。即是八倒。无念而知生死无常涅槃常等。即是八行。若依第二意。计于生死若常无常等。皆成颠倒。故为八倒。则非常非无常等。而为八行。若依第三意。谓生死常等佛无常等。即成八倒。若谓生死无常等佛法常等。即成八行。依第三意。即双照常无常故。经引二鸟喻。常与无常不相舍离。依前二意。双遮常无常等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非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亦应云。诸佛或说常。或说于无常。诸法实相中。无常无非常等。馀如下说。言涅槃双树四双八只者。引事证成如来涅槃之处。四面各有一双娑罗之树。名娑罗林。娑罗此云坚固。法瑶云。风霜不能改。四时莫能迁。以况法身金刚之质。老死不能变。念念不能易。常乐之相也。言四双者。第三十经云。善男子。东方双者。破于无常以成于常。乃至北方双者。破于不净以得于净。释曰。既云乃至者。应言南方双者。破苦得乐。西方双者。破于无我以得于我。又阇维经云。东方一双在于佛后。西方一双在于佛前。南方一双在于佛足。北方一双在于佛首。入涅槃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亦合于一。二合皆悉垂覆如来。其树惨然皆悉变白。第一经云。尔时娑罗树林忽然变白。犹如白鹤。释曰。为对前后。先举东次举西。前为破四倒。右旋而转。又首北者。增一阿含云。表于佛法久住北天。长阿含第四云佛告阿难。安我头南首面向北。使佛法久住北天者。此必译人不善回文。岂有首南而面北耶。故北首为正。然彼经云。表尚顺劣机。今以意求。北方主灭表证寂灭故。兼显履道背苦观于集也。然经文说树无枯荣言。表法之中则有常无常等。案智者之释云。有枯荣也。既表常等。或以义求。或别有据。案僧亮云。树高五丈许。上合下离。其华甚白其实如瓶。香味具足。今以二树鲜荣。二树枯悴。明法不偏。释曰。然未知所据。理甚昭彰。故以一枯表世间无常。一荣表涅槃常等。人不究之。但见于事。不知如来示此祯祥。以表人行遣此八倒。

疏。大品明以一切种修下。第三别示观相。然上引证。兼此别示。具五教意。初瑜伽中声闻地说。即小乘教。次约大乘二谛别修。即初教意。二引大集般若。双明通于二意。若性相抗行。即证成前义。若性相交彻即终教意。三引无行经。即顿教意。今引大品一切种修。即圆教意。疏文有三。初引经标示。二征释观相。三结叹深广。今初。言一切种修者。即以一切种智同佛修故。三智之义已如前引。然有三意。一者对大乘。小乘一切智。菩萨道种智。如来。一切种智。今非此意。二者别对三谛。亦明三智。今亦非此三者。约教。圆教一谛三谛圆融修耳。通因通果。今当此意。

疏。云何一切种修下。第二征释观相。先征。后应观下释。于中二。一直就四境以明三观后双就枯荣。以明三观。前中二。先别明身念。次身念既尔下例馀三念。前中亦二。先约一多以辨三观。后约性相以辨三观前中言法性缘生故。一色一切色者。谓观此身色。非唯但是虚妄颠倒所生之色。或谓不净。或谓为空。乃是迷于法性。合于法性随缘而生。名为性起。以性融相故。一多自在。然即中论四谛品偈意。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偈四句。初句总显所依。下三句皆带此句。谓二因缘故空。三因缘故有。四因缘故中。今法性缘生故。一色一切色。即因缘故有也。若三乘缘生。但各各缘生。今是法性缘生。法性融故。令一色中一切色。大品云。一切法趣色。则一切皆色。况十一色举一全收。次句云缘生即空故。一切色一色者。即论释。缘生故空。则差别万殊。但一性空之色。次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双照一一切者。即论因缘故中。双非即是双遮。辨中以一与一切互即夺故。下双照辨中。性相历然不可坏故。

疏。亦非色非不色。双照色不色者。即第二约性相以明三观。则一多相并。上之数皆属相摄。非色为性。文但显中。略无空假。若具应言法性缘生故色。缘生即空故非色。法性即中故。非色非不色等。亦具遮照中道之义。

疏。云何枯荣下。第二双约枯荣以明三观。于中二。先别明身念。后馀三下结例。前中亦二。先明枯荣即显空假。后是以八倒双破下。辨其中间。即中道义。前中又二。先举所治之病。后今观色种即空下。明能治法药。言假智常净者。由假观中分别名相。知凡之不净妄计为净。二乘谓实妄。谓不净。今依佛慧如螺髻见。故云常净。于中道中二。先结前生后。即双照辨中。后观色本际下。双遮辨中。馀可知。

疏。是则对治法药下。第三结成深广。于中有三。初结四念。如常所明。身等但是所缘。观无常等但破常等。今是法性之四。一一皆破八倒。故云法药。称性观智方称为念。四念之处皆具三谛。一切圆融。二一切即空下。结上三观。三只一念下结叹。例馀可知。

疏。今经但云下。第四显通非局。于中二别。

疏。今初观身者。瑜伽明三。各别有体。身是聚义故。外无情亦得名身。智论二意。前约三人修观各别。后约一人修观浅深。

疏。今初观内身者。疏文有四。一所缘念处。所缘即身受心法。今明内身。即别举身中少分。以为所缘。

疏。次循身下。二修习。先总标举。以何寻求。瑜伽云。即闻思修慧。此杂集意。释论文语隐。故取意释。论云。云何修循身观。由随观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随观于身境。随观身相似性故。名于身循身观。由随观察分别影像身门。审谛观察本质身故。

疏。次勤勇下。二别显修仪。疏顺经略。若准杂集云。又修习者。谓欲勤策励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习差别故。此有九修。一论云。欲修习。为对治不作意随烦恼。二勤修习。为对治懈怠随烦恼。三策修习。为对治沈掉随烦恼。四励修习。为对治心下劣性随烦恼。心下劣性者。谓于下胜品所证功德。由自轻篾心生怯弱性。五勇猛修习。为对治疏漏疲倦随烦恼。疏漏疲倦者。谓能引蚊虻等处所逼恼。六不息修习。为对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随烦恼。由得少生知足喜故。止息所馀胜进善品。七正念修习。为对治忘失尊教随烦恼。八正知修习。为对治毁犯追悔随烦恼。毁犯追悔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而行。先越学处后生悔恼九不放逸修习。为对治舍诸善轭随烦恼。舍善轭者。由放逸过失故。于所造修胜进善品。舍勤方便不能究竟。释曰。今经但有其四。而疏文中以四收九。而文有三。初明勤意。

疏。过于世间慈父等者。智论云。离别常人易。离别知识难。离别知识易。离别亲戚难。离别亲戚易。离别自身难。亲戚即父母等。故云过也。故须勤勇。

疏。勤即欲勤下二正释修相。即以论四修释一勤字。四皆勤类故。次以五六二修释勇。故云勇谓勇猛不息。三念四知同论七八。疏又心若驰散下。三重释念知。含其第九不放逸修。言重释者。上释明本念知。今释策其退败。准西域法。维那秉众。于晨朝时常诵此言。以策懈怠。疏则能鞭心令复本观者。即庄子意。如人驱羊不及群者。谓之为后鞭。令及群故云鞭后。修心如羊驰散如不及群。令复本观。即及群也。无常三途等。即是鞭也。

疏。其不净下。谓助伴自性等。疏准瑜伽等者。释后三念处。内等三观。引二论明。初瑜伽意云。如观上内身。以自身五根为境。对之成触。触故生受领不净等。是名内受。观上外身及内外身生受。例然。如受既尔心法亦然。疏智论云者。释有小异。心唯是内者。心是己之心王意根摄故。

疏。受法唯外者。谓十二入中。受唯在外。法入摄故。受必受于六尘境故。法谓想行。想取外相。行即思惟等。触前境故。故唯在外。言身通内外者。观于自身为内。妻子等为外。

疏。答受有二下论答。疏文有三。初别明三念。内外二义。谓此三念前二各二义。受中一约身心。二受。五根所受名身受。六识所受名心受。第二义就六识中自分内外。次心虽下。明心念二义。后法虽是外下。法唯一义。谓唯心故。初义大同瑜伽。馀皆不同。

疏。第二正勤下。疏文有四。一来意。二出体。三释名。四释文。今初摄前法喻双辨。若瑜伽但云。如是于四念住中惯习行故。已能除遣麁重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从此无间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等。

疏。精进为其自体者。第二出体。即善十一中勤也。唯识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拣诸染法。捍表精纯拣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释曰。勇明念念高胜。非如染法。设虽增长。望诸善品。皆名为退。不得名进。捍表精纯不同无覆无记之净也。

疏。故总名勤下释名。于中有三。一正释。二异名。三拣通局。今初分二。先仍前出体。以释总名。后前二勤断下。释别名。义当辨相。于中三。初束四为二。不出恶止善行。二二恶二善皆所缘境者。明所缘三。前中未生下。拣四别相。未生之恶遏令不生者。遏者止也。经云为不生故。瑜伽云。若未和合未现前。名未生。为令不生发起希愿。我当令彼一切皆不复生。言已生之恶断令不续者。经云为断故。瑜伽云。已和合已现前名已生。先已和合为断故发起希愿。我当于彼一切恶皆不忍受。断灭除遣。释曰。只令不续即断灭除遣故。远公云。已起谢往云何可除。此乃断于已生种类。在未来者令不相续。非谓断于起已灭者。

疏。后二未生善令生者。经云为生故。瑜伽云。谓于未得未现前所有善法。为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发起猛利。希求获得欲求现前。言已生令广者。经云为令增广故。瑜伽云。谓已获得已现在前所有善法。于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说言。为欲令住于此善法。明了现前无暗钝性。依是说言。令不忘失于此善法已得现前数数修习成满究竟。依是说言。令修圆满。今经文略但云增广。亦摄瑜伽令住明了及圆满言。远公亦云。已生谢往云何可崇。此亦崇彼已生种类。在未来者。令其续起。上云圆满已是种类。疏亦名四正断下。第二辨异名。于中五。初正明。次后二是修下别难。三善是断处下总释。四正修断下略示所断。五故瑜伽云下。引论正证。后二是断。以四皆名断故。一律仪断者。即已生恶法。由于已生恶不善事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二断断者。即未生恶法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断故断名为断断。释曰。此意明断绝不生。三修习断者。即未生善法。由于善法数数修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修习断。四防护断。即已生一切善法。由于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断名防护断。释曰。上疏云善是断处。正修断者。断懈怠故。即斯意也。由修习为能断故。然瑜伽初释。先明未生恶与今经次同而说四断。即先明已生恶不正释所以。而下结云复云何知此中略义。谓为显示于黑白品舍取事中增上意乐圆满及加行圆满。是故宣说四种正断。释曰。意明二恶二善。各以前义为增上意乐。后义为加行圆满。已生恶令断是意乐。未生不生即是圆满。故先辨已生。此约修行之时。前据说时。先明未生后辨已生。谓为物说时。应云若未生恶莫令生。已生者即须断除。若修行时。尔时有恶即须断除。莫令复生。故远公亦云。恶中先说未生者。此约说时非行时也。善中先明未生者。善非本有习之方起。是以先起未生故。释中又云。亦可。已生是其先。成无明住地细故。后除未生是其四住现惑麁故先断。

疏。然其善恶有通有别者。第三拣通局也。疏文有二。先明于局。后约大乘下。辨通此门兼拣权实。疏唯显实。然瑜伽云。云何名恶不善法。谓欲尘染污身语意恶行所摄。及能起彼所有烦恼。云何名为一切善法。谓若彼对治。若善对治。若结对治。释曰。此即疏文中别者是也。论下广说恶不善相。大意不出前也。疏若约大乘下。此言辨通。此应有二。一通一切事恶。二约理说。如今疏文。唯实相为善馀皆为恶。则取善相亦名为恶。斯则实教修正断意。亦应言若有可断不名真断。无断断者则无所不断。无勤之勤方名为勤。故法句经云。若起诸精进。是忘非精进。若能无有妄。精进无有涯。疏就一一勤中文皆有四者。释文。文中三。初释勤。次馀三下例馀三。若二恶下示其果相。初中疏节经文。以为四节。初一所缘。后二修习。第三修果。前已出体。助伴一种念处总明五门具矣。杂集云。正断修习者。如经所说。欲生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此中诸句。显修正勤及所依止。所依止者。谓欲乐为先发精进故。故疏云。发希愿心希愿即欲。

疏。四勤精进下。即杂集云。正勤者为策励等。于止举舍相作意等中。若由止等相作意。不顾恋所缘境。纯修对治。尔时名策励。即勤精进字。疏发心正断者。谓策心持心者。谓若沉没随烦恼生时。为欲损减彼故。以净妙等作意策练其心。若掉举随烦恼生时。即以内证略摄门制持其心。尔时名为发起正勤。而疏云增上意乐加行圆满者。即瑜伽文。故彼论结云。当知。此中由欲故增上意乐圆满。由自策励发起精进策心持心故。加行圆满。彼瑜伽师云。唯有如是正所应作事。谓为断灭所应断事。及为获得所应得事。先当起希愿乐等。细寻上二论文。疏文易了。若二恶下。第三显果中。已生未生之恶弃舍已生恶。已生未生之善增广已生善。杂集论云。正断果者。谓尽弃舍一切所治。于能治中若得若增。是名修果。疏第三四神足。文前有五。一来意。二神即神通下。释名。引论中二。先喻。后由出世下合。三神足下辨所缘。四神足下出体。五欲勤下明助伴。即是辨相。于中有二。一标释。二出因。今初但标四助者。谓由此四亲能助故。若通明助伴已。见念处之初释中言欲者。瑜伽意云。谓能生乐欲。于诸不善自性因缘过患对治。审正思察起心一境。念于诸善法自性因缘功能出离。审正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习故。触一境性。能害现行故名欲定。

疏。勤谓精勤无间者。意云。谓自策自励发勤精进。以断二恶修二善故。

疏。心即是定者。谓专心已生未生恶。已生未生善。守护即名为心。此是加行得心一境性。故名为定。杂集云。心三摩地者。谓由先修定力。触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于前生数修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由种子力令心任运于三摩地随顺转变。由此速证心一境性。释曰。此明由昔种子。其心任运趣定。即是加行。亦有经论名为念定。系意住故。故能守境。

疏。由欲增上力下。结成定名。皆从加行受名者。受别名也。即以因名果。若四皆名定。则因从果称。

疏。此四加行下。第二彰其所因。因前正勤生故。故前云欲生。此名欲定前云勤精进。此为勤定。前发心中开出策心持心故。有心观二定。

疏。标举所修助伴自体者。欲为助伴定为自体故。

疏。断行二字总显修相等者。对下依止厌等。别明修相。故云总明。对下成就神足。正明于果。故云亦修之果。

疏。八断行者。疏文具足。瑜伽二十九释欲勤心观竟云。如是修习时有八断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为令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一欲二策励。三信四安。五念六正知。七思八舍。瑜伽意云。欲谓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定圆满灭恶随眠。二策励不舍加行。三于上所证深生信解。四心生欢喜渐除麁重。五安住其心于奢摩他。六住毘钵舍那慧品。七心造所作能顺止观。八三世之中心无染污。结云。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及由境界现见舍故。对文可知。杂集同此。更依彼释论云。如是八种略摄为四。谓一加行。二摄受。三断属。四对治。一加行者。谓欲精进。信欲为精进依信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为得此义故发勤精进。如是欲求不离于信。有体等故。二摄受者。谓要由此轻安。摄益身心故。三继属者。谓正念正知由不妄所缘安心一境故。若有放逸生。如实了知故。随其次第。四对治者。谓思舍策心持心。二加行力已生沈掉能远离故。又能引发离随烦恼止等相故。与前九修亦大同也。

疏。复显修相兼辨所缘者。对上断行总显修故。名之复显。即修习门兼辨所缘者。缘四谛故。即第一所缘也。

疏。缘此境时必求修习故。云回向者。杂集之中名为弃舍义一同此。

疏。亦是加行等四道者。即远公意。此约分位而释。一加行道。为厌观过厌背故。二见道为离除见惑故。三修道为灭断修惑故。四无学道为舍得涅槃故。亦即杂集八断之中。摄为四义。厌即加行。离即摄受。得轻安故。灭即继属。不忘所缘心一境故。回向于舍。即是对治舍沈掉故。何以念处正勤无此四耶。得定成就方有此故。

疏。第四五根文前有四。一总标举。既属忍位。忍可谛理修印顺定故为方便。亦即所缘故。论云。五根所缘境者。谓四圣谛由谛现观。方便所摄作此行故。二增上名根下。总释名。三五根自体下示体性。四此五通于下别释。五得根名。此中有二。先明五根通望出世以得根名。前四复能下。后明前四。复望于后以得根名。谓信起后四进。起后三念。起后二定。起后一。其最后慧根。唯望出世。而有增上。即瑜伽意。疏文中先别明下正释文。于中五。一总科。二显修相。三通妨。四示体。五辨果。初文可知。

疏。今此所修下。二显修相。若通显修相。即依止厌等。故下总例云馀如前说。今但别示信等之相。于中二。先释信后例释馀四。此文稍略。杂集论中皆相蹑云精进根者。既于诸谛生忍可。已为觉悟故。起精进行修习念根。于诸谛宝发精进已。起不忘失行。修习定根。于诸谛宝既系念已。起心一性行修习慧根。已于诸谛心既得定。起拣择行修习。疏文虽略义已备矣。

疏。然始入佛法下。第三通妨难云佛法大海初信能入。何以至此方立信耶。通意可知。今由前三科者。即三四也。故瑜伽云。由如是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故。于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深生胜解已深生净信。此清净信增上义故。说名信根。复应问言。信由三科。信不可拔。馀四由何复不可拔。答馀四前修至此成根。于理何失。

疏。此中念即念处中念者。第四别示体性。前虽总云即信等为体。未知信等从何而来。故此示之。念进定三即前三品。为顺三品故先明念慧。即缘四谛慧即依止厌等念已配于念处。故云慧是缘四谛慧。理实慧根通前三科四念以慧为体故。正勤勤观二善故。神足有观定故。然后二但是助伴故。不说之。四念虽即慧是其体现名念故。所以但云观四谛慧。以为慧也。又前三科。前二虽未建立依止厌等。而义通四谛。故云缘四谛慧。

疏。若依位下。第五辨果。于中有二。先依论辨。后就经辨。今初。杂集云。五根修果者。谓能速发智谛现观。由此增上力故。不久便能生见道故。又能修治暖顶。引发忍世第一法。即现此身已入顺决择分位故。今在四地下。二就经辨。

疏。第五五力。疏文有二。先出体。后魔梵下释名。于中二。一不为地伏。二能伏于他。二义名力。前中有二。先杂集及瑜伽二十九云。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生深胜解。难伏制故。说名信力。谁不能伏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婆罗门。若馀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缠亦不能伏。故名难伏。此为上首。此为前行。馀精进等亦名为力。

疏。又能损减下。二能伏于他。引于二论以果释力。文中有二。先暗引杂集论云。所说果者。谓能损减不信等障故。胜过于前。虽与五根所缘境界自体相似。然不可屈伏等义有差别故。别立五力。今疏即此论文兼舍瑜伽。但明伏他。论云。由上诸力具大威势。摧伏一切魔军势力能证。一切诸漏永尽。是故名力。二智论云下。即明引智论以果释力。然依杂集即现观亲近道。义通大小。今约菩萨故得无生法忍。若初地见道称无生者。亦是现观。

疏。第六七觉支。疏文有六。一释名。二出体。三释文。四辨果。五分位。六理观。初中二。先总释名。二若依位下。别示觉体释成觉义。是释通名故。瑜伽云。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即释名意也。亦即所缘故。杂集云。七觉所缘者。谓四圣谛如实性实性者。即胜义清净所缘故。故疏云觉法自性。法自性者。即四谛如实性。觉即上如实觉慧之用。以所观境释成觉义。亦以能觉显所观境二义相成。

疏。觉支自体下。第二出体。然上约如实总体。今辨随相别体。谓念择法进喜轻安定舍。谓七各一法为性。念定择法即别境。五中念定慧三择即慧故。精进猗舍即善十一中三法所摄。精进即勤。猗即轻安。舍即行舍。喜即受蕴。受即遍行五摄。疏文中二下。第三释文。于中三。初总科。二辨相。三会通相摄。

疏。然七觉分下。第二辨相兼显分义。于中先总明。谓七于心所各别有体。以觉统馀故。唯择法一支以觉为体。馀六皆分顺成觉义。后谓念是下。别示其相。全是杂集论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