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卷020
目录 | 大智度论 | |
◀上一卷 | 卷020 | 下一卷▶ |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三三昧义第三十二(卷第二十)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经】
“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
【论】
问曰:
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后,说八种法?
答曰: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已说道,次应说到处门;四禅等是助开门法。
复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乱,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当依色界、无色界诸禅定。于四无量心、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中,试心知得柔软自在随意不?譬如御者试马,曲折随意,然后入阵。十一切处亦如是,观取少许青色,视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黄、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复次,于八胜处缘中自在。初、二背舍,观身不净;第三背舍,观身还使净。四无量心:慈观众生皆乐,悲观众生皆苦,喜观众生皆喜;舍是三心,但观众生无有憎爱。
复次,有二种观:一者、得解观,二者、实观。实观者,是三十七品。以实观难得故,次第说得解观。得解观中心柔软,易得实观,用实观得入三涅槃门。
问曰:
何等空涅槃门?
答曰:
观诸法无我、我所空,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是名空门。
复次,空门,如〈忍智品〉中说。
知是无我、我所已,众生云何于诸法中心著?行者思惟作是念:“诸法从因缘生,无有实法,但有相,而诸众生取是相,著我、我所。我今当观是相有实可得不?”审谛观之,都不可得;若男相、女相、一异相等,是相实皆不可得。何以故?诸法无我、我所故空,空故无男、无女、一异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一、是异;以是故,男、女、一、异法实不可得。
复次,四大及造色围虚空故名为身;是中内外入因缘和合生识种。身得是种和合,作种种事:言语、坐起、去来。于空六种和合中,强名为男,强名为女。若六种是男,应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亦于地种中无男女相,乃至识种亦无男女相。若各各中无,和合中亦无;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师子,和合亦不能生,无性故。
问曰:
何以故无男女?虽神无有别,即身分别有男女之异。是身不得离身分,身分亦不得离身;如见身分足,知有有分法,名为身。足等身分异身,身即是男女相。
答曰:
神已先破,身相亦坏,今当重说。
若有是有分名身,为各各分中具足有?为身分分在诸分中?若诸分中具足有身者,头中应有脚。何以故?头中具足有身故。若身分分在诸分中,是身与分无有异,有分者随诸分故。
问曰:
若足等身分与有分异,是有咎;今足等身分与有分身法不异,故无咎!
答曰:
若足等身分与有分不异,头即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异故。又身分多,有分一,不应多作一、一作多。
复次,因无故果无,非果无故因无。身分与有分不异,应果无故因无。何以故?因果一故。
若一、若异中,求身不可得;身无故,何处有男女?若有男女,为即是身?为异身?身则无可得。若在馀法,馀法非色故,无男女之别。但二世因缘和合,以颠倒心故,谓为男女。如说:
“俯仰屈申立去来, 视瞻言语中无实, 风依识故有所作, 是识灭相念念无。 彼此男女有我心, 无智慧故妄见有, 骨锁相连皮肉覆, 机关动作如木人。 内虽无实外似人, 譬如洋金投水中, 亦如野火焚竹林, 因缘合故有声出。”
如是等诸相,如先所说,此中应广说,是名无相门。
无作者,既知无相,都无所作,是名无作门。
问曰:
是三种,以智慧观空、观无相、观无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
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
复次,是道异一切世间,与世间相违。诸圣人在定中得实相说,非是狂心语。
复次,诸禅定中无此三法,不名为三昧。何以故?还退失堕生死故。如佛说:
“能持净戒名比丘, 能观空名行定人, 一心常懃精进者, 是名真实行道人! 于诸乐中第一者, 断诸渴爱灭狂法, 舍五众身及道法, 是为常乐得涅槃。”
以是故,三解脱门佛说名为三昧。
问曰:
今何以故名解脱门?
答曰:
行是法时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无馀涅槃是真解脱,于身、心苦得脱;有馀涅槃为作门。此三法虽非涅槃,涅槃因故,名为涅槃。世间有因中说果、果中说因。
是空、无相、无作,是定性,是定相应心心数法,随行身业、口业,此中起心不相应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譬如王来,必有大臣、营从;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馀法如营从。馀法名虽不说,必应有。何以故?定力不独生,不能独有所作故。是诸法共生、共住、共灭、共成事,互相利益。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观五受众一相、异相无故“空”,二者、观我、我所法不可得故“无我”。
无相三昧四行: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为“尽”,三毒等诸烦恼火灭故名为“灭”,一切法中第一故名为“妙”,离世间故名为“出”。
无作三昧二行:观五受众因缘生故“无常”,身心恼故“苦”。观五受众因四行:烦恼、有漏业和合能生苦果,故名为“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为“因”;四缘生苦果,故名为“缘”;不多不少等因缘生果,故名为“生”。观五不受众四行:是八圣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颠倒故“正”;一切圣人去处故“迹”;爱见烦恼不遮故必“到”。
是三解脱门,在九地中:四禅、未到地、禅中间、三无色,无漏性故。
或有说者:三解脱门一向无漏;三三昧或有漏或无漏。以是故,三昧、解脱有二名。
如是说者:在十一地,六地、三无色、欲界及有顶地。若有漏者,系在十一地;无漏者,不系。
喜根、乐根、舍根相应。初学在欲界中,成就在色、无色界中。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毘昙》中广说。
复次,有二种空义,观一切法空,所谓众生空、法空。
众生空,如上说。法空者,诸法自相空。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
问曰:
众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故,何用学道?
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无罪福故,何用学道?若众生有真性者,则无能害、无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则不知恩义,破业果报。法空中亦无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难。是法空,诸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故说。
复次,诸法实相能灭诸苦,是诸圣人真实行处。若是法空有性者,说一切法空时,云何亦自空?若无法空性,汝何所难?
以是二空,能观诸法空,心得离诸法,知世间虚诳如幻。
如是观空,若取是诸法空相,从是因缘生㤭慢等诸结使,言“我能知诸法实相”,是时应学无相门,以灭取空相故。
若于无相中生戏论,欲分别有所作,著是无相;是时复自思惟:“我为谬错,诸法空无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戏论?是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有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毒,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
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门,通涂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著、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
阿毘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众。
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亦如是。
问曰:
如经说涅槃一门,今何以说三?
答曰:
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
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
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
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道。
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
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菩萨应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
更欲说馀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四禅有二种:一者、净禅,二者、无漏禅。云何名净禅?有漏善五众是。云何名无漏?无漏五众。是四禅中所摄。
身、口业是色法,馀残非色法。一切不可见,无对。
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善有漏五众;无漏者,无漏五众。皆是有为。有漏者,色界系;无漏者,不系。
禅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非心,非心数法,非心相应。禅摄受众、想众及相应行众,是心数法,亦心相应。禅摄心、意、识,但心。
四禅或有随心行非受相应,或受相应非随心行,或随心行亦受相应,或非随心行非受相应。随心行非受相应者,四禅摄身业、口业,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及受。受相应非随心行者,四禅摄心意识。随心行亦受相应者,四禅摄想众及相应行众。非随心行亦非受相应者,除四禅中摄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馀残心不相应诸行。
想、行相应,亦如是。
是四禅中,三禅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
初禅,或有随觉行非观相应,或观相应非随觉行,或有随觉行亦观相应,或有非随觉行非观相应。随觉行非观相应者,初禅摄身业、口业,及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及观。观相应非随觉行者,谓觉。随觉行亦观相应者,觉观相应诸心心数法。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者,除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馀残心不相应诸行。
四禅皆有因缘,亦与因缘。
四禅中:
初禅,或次第、非与次第缘,或次第、亦与次第缘,或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次第、非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欲生心心数法,馀残未来世中心心数法,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
第二、第三禅亦如是。
第四禅,次第、不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及无想定若生、若欲生。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馀残未来世心心数法;除心次第心不相应诸行,馀残心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
四禅中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与缘、非缘;馀残,亦缘、亦与缘。
是四禅亦增上缘,亦与增上缘。
如是等,《阿毘昙》分中广分别。
菩萨得禅方便,及禅相、禅支,禅波罗蜜中已广说。
问曰:
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
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著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
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著故行禅;如人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止。以五欲麁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四无量义第三十三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问曰:
四禅中已有四无量心乃至十一切处,今何以故别说?
答曰:
虽四禅中皆有是法,若不别说名字则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宝物,不开出则人不知。
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患厌色如在牢狱,为说“四无色定”;于缘中不能得自在、随意观所缘,为说“八胜处”;若有遮道,不得通达,为说“八背舍”;心不调柔,不能从禅起次第入禅,为说“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缘遍照、随意得解,为说“十一切处”。
若念十方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法,名为慈;是慈相应受、想、行、识众,是法起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法和合,皆名为慈。名为慈故,是法生,以慈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数法虽皆是后世业因缘,而但思得名,于作业中,思最有力故。
悲、喜、舍亦如是。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无漏。或可断,或不可断。亦在根本禅中,亦禅中间。三根相应,除苦根、忧根。如是等,《阿毘昙》分别说。
取众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诸法实相故无漏。
以是故,《无尽意菩萨问》中说慈有三种:一者、众生缘,二者、法缘,三者、无缘。
问曰:
是四无量心云何行?
答曰:
如佛处处经中说:“有比丘以慈相应心,无恚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满东方世界众生、慈心得解遍满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众生。以悲、喜、舍相应心,亦如是。”
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譬如净水珠著浊水中,水即清。
无恚恨者,于众生中,若有因缘、若无因缘而瞋,若欲恶口骂詈、杀害、劫夺,是名瞋;待时节、得处所、有势力当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无瞋恨。
无怨无恼,恨即是怨,初嫌为恨,恨久成怨;身口业加害,是名恼。
复次,初生瞋结名为瞋;瞋增长筹量,持著心中未决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无所畏忌,是名恼。
以慈心力除、舍、离此三事,是名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此无瞋无恨、无怨无恼,佛以是赞叹慈心。一切众生皆畏于苦,贪著于乐;瞋为苦因缘,慈是乐因缘。众生闻是慈三昧能除苦、能与乐故,一心懃精进行是三昧。以是故,无瞋无恨、无怨无恼。
“广”、“大”、“无量”者,一大心分别有三名:
“广”名一方,“大”名高远,“无量”名下方及九方。
复次,下名“广”,中名“大”,上名“无量”。
复次,缘四方众生心是名“广”,缘四维众生心是名“大”,缘上下方众生心是名“无量”。
复次,破瞋恨心是名“广”,破怨心是名“大”,破恼心是名“无量”。
复次,一切烦恼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为小;复小于此,故名瞋恨、怨、恼。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广”、“大”、“无量”。所以者何?大因缘常能破小事故。
“广心”者,畏罪畏堕地狱故,除心中恶法;“大心”者,信乐福德果报故,除恶心;“无量心”者,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
复次,行者持戒清净故,是“心广”;禅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无量”。
以是慈心,念得道圣人,是名“无量心”,用无量法分别圣人故;念诸天及人尊贵处,故名为“大心”;念诸馀下贱众生及三恶道,是名“广心”。
于所爱众生中,以慈念广于念已故,名为“广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无量心”。
复次,为狭缘心,故名为“广”;为小缘心,故名为“大”;为有量心,故名为“无量”。
如是等分别义。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为修。非但爱念众生中、非但好众生中、非但益己众生中、非但一方众生中名为“善修”;久行得深爱乐,爱、憎及中三种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隐。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
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
“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以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
“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
譬如给赐贫人,或与财物,或与金银宝物,或与如意真珠;众生缘、法缘、无缘,亦复如是。是为略说慈心义。
悲心义亦如是:以怜愍心,遍观十方众生苦,作是念:“众生可愍,莫令受是种种苦。”无瞋、无恨、无怨、无恼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问曰:
有三种众生:有受乐,如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恶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乐,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观一切众生皆受乐?行悲者观一切众生皆受苦?
答曰:
行者欲学是慈无量心时,先作愿:“愿诸众生受种种乐。”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是相渐渐增广,即见众生皆受乐。譬如钻火,先以软草、干牛屎,火势转大,能烧大湿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愿时,唯及诸亲族、知识;慈心转广,怨亲同等,皆见得乐,是慈禅定增长成就故。
悲、喜、舍心亦如是。
问曰:
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舍心中取何等相?
答曰:
取受不苦不乐人相,行者以是心渐渐增广,尽见一切受不苦不乐。
问曰:
是三种心中应有福德,是舍心于众生不苦不乐有何等饶益?
答曰:
行者作是念:“一切众生离乐时得苦,苦时即是苦,得不苦不乐则安隐。”以是饶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时贪著心生;行悲心,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
问曰:
悲心、舍心,可知有别;慈心令众生乐,喜心令众生喜,乐与喜有何等异?
答曰:
身乐名乐,心乐名喜。五识相应乐名乐,意识相应乐名喜。五尘中生乐名乐,法尘中生乐名喜。先求乐,愿令众生得,从乐因令众生得喜。如人怜愍贫人,先施宝物,是名乐;后教令卖买得受五欲乐,是名喜。
复次,欲界乐愿令众生得,是名乐;色界乐愿令众生得,是名喜。
复次,欲界中五识相应乐、初禅中三识相应乐、三禅中一切乐,是名乐;欲界及初禅意识相应乐、二禅中一切乐,是名喜。麁乐名乐,细乐名喜。因时名乐,果时名喜。初得乐时是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譬如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时,是名喜。
问曰:
若尔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无量,而分别为二法?
答曰:
行者初心未摄,未能深爱众生故,但与乐;摄心深爱众生,故与喜。以是故,先乐而后喜。
问曰:
若尔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
行慈心时,爱众生如儿子,愿与乐。出慈三昧故,见众生受种种苦,发深爱心怜愍众生,令得深乐。譬如父母虽常爱子,若得病急,是时爱心转重;菩萨亦如是,入悲心观众生苦,怜愍心生,便与深乐,以是故悲心在中。
问曰:
若如是深爱众生,复何以行舍心?
答曰:
行者如是观,常不舍众生,但念舍是三种心。何以故?妨废馀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众生乐,而不能令得乐;悲心欲令众生离苦,亦不能令得离苦;行喜心时,亦不能令众生得大喜。此但忆想,未有实事;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
复次,如慈、悲、喜心爱深故舍众生难,入是舍心故易得出离。
问曰:
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何以故但言“是三心忆想心生,无有实事”?
答曰:
是菩萨作佛时,虽不能令一切众生得乐,但菩萨发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凡夫、声闻行是四无量,为自调自利故,亦但空念众生。诸菩萨行是慈心,欲令众生离苦得乐;从此慈心因缘,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报时,或作转轮圣王,多所饶益;菩萨或时出家行禅,引导众生,教令行禅,得生清净界,受无量心乐。若作佛时,共无量阿僧祇众生,入无馀涅槃;比于空心愿益,是为大利!乃至舍利馀法,多所饶益。
复次,若一佛尽度一切众生,馀佛则无所复度,是则无未来佛,为断佛种,有如是等过。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众生。
复次,是众生性,从痴而有,非实定法;三世十方诸佛求众生实不可得,云何尽度一切?
问曰:
若空,不可得尽度者;少亦俱空,何以度少?
答曰:
我言“三世十方佛求一切众生不可得故无所度”,汝难言“何以不尽度”,是为堕负处!汝于负处不能自拔,而难言“无众生中,多少一种,何以度少”,是为重堕负处!
复次,诸法实相第一义中,则无众生,亦无度;但以世俗法故,说言有度。汝于世俗中求第一义,是事不可得;譬如瓦石中求珍宝不可得。
复次,诸佛从初发心,乃至法尽,于其中间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限有量,有初有后,故所度众生亦应有量,不应以随因缘果报有量法尽度无量众生。如大力士,弓势虽大,箭远必堕。亦如劫尽大火烧三千世界,明照无量,虽久必灭。菩萨成佛亦如是,从初发意,执精进弓,用智慧箭,深入佛法,大作佛事,亦必当灭。菩萨得一切种智时,身出光明,照无量世界,一一光明变化作无量身,度十方无量众生;涅槃后,八万四千法聚舍利,化度众生;如劫尽火照,久亦复灭。
问曰:
汝自言“光明变化作无量身,度十方无量众生”,今何以言“有量因缘故,所度亦应有量”?
答曰:
“无量”有二种:
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譬如虚空、涅槃、众生性,是不可量。
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譬如须弥山、大海水,斤两、渧数多少,诸佛菩萨能知,诸天世人所不能知。佛度众生亦如是,诸佛能知,但非汝等所及,故言“无量”。
复次,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常空,常空中众生不可得。如佛说:
“我坐道场时, 智慧不可得, 空拳诳小儿, 以度于一切。 诸法之实相, 则是众生相; 若取众生相, 则远离实道。 常念常空相, 是人非行道, 不生灭法中, 而作分别相。 若分别忆想, 则是魔罗网; 不动不依止, 是则为法印。”
问曰:
若乐有二分:慈心、喜心;悲心观苦,何以不作二分?
答曰:
乐是一切众生所爱重故作二分,是苦不爱不念故不作二分。又受乐时心软,受苦时心坚。
如阿育王弟违陀输,七日作阎浮提王,得上妙自恣五欲。过七日已,阿育王问言:“阎浮提主,受乐欢畅不?”答言:“我不见、不闻、不觉。何以故?旃陀罗日日振铃高声唱:‘七日中已尔许日过,过七日已,汝当死!’我闻是声,虽作阎浮提王,上妙五欲,忧苦深故,不闻、不见。”
以是故知苦力多、乐力弱。若人遍身受乐,得一处针刺,众乐皆失,但觉刺苦。乐力弱故,二分乃强;苦力多故,一处足明。
问曰:
行是四无量心,得何等果报?
答曰:
佛说入是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以利益无量众生故,得是无量福德。以是有漏无量心缘众生故,生清净处,所谓色界。
问曰:
何以故佛说慈报生梵天上?
答曰:
以梵天众生所尊贵,皆闻皆识故。佛在天竺国,天竺国常多婆罗门,婆罗门法,所有福德尽愿生梵天。若众生闻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说行慈生梵天。
复次,断淫欲天皆名为梵,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
复次,觉观难灭故,不说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仪,但说一种不妄语,则摄三事。
问曰:
慈有五功德,悲、喜、舍何以不说有功德?
答曰:
如上譬喻,说一则摄三事;此亦如是,若说慈,则已说悲、喜、舍。
复次,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馀三随从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众生得乐;见有不得乐者,故生悲心;欲令众生离苦、心得法乐,故生喜心;于三事中,无憎无爱,无贪无忧,故生舍心。
复次,慈以乐与众生故,《增一阿含》中说有五功德。悲心于摩诃衍经处处说其功德,如《明网菩萨经》中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种种赞大悲。喜、舍心,馀处亦有赞。
慈、悲二事遍大故,佛赞其功德;慈以功德难有故,悲以能成大业故。
问曰:
佛说:“四无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极遍净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极虚空处;喜心好修、善修,福极识处;舍心好修、善修,福极无所有处。”云何言“慈果报应生梵天上”?
答曰:
诸佛法不可思议,随众生应度者如是说。
复次,从慈定起,回向第三禅易;从悲定起,向虚空处;从喜定起,入识处;从舍定起,入无所有处易故。
复次,慈心愿令众生得乐,此果报自应受乐,三界中遍净最为乐故,言福极遍净。
悲心观众生老、病、残害苦,行者怜愍心生,云何令得离苦?若为除内苦,外苦复来;若为除外苦,内苦复来。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无身,乃得无苦。虚空能破色,是故福极虚空处。
喜心欲与众生心识乐,心识乐者,心得离身,如鸟出笼;虚空处心,虽得出身,犹系心虚空;识处无量,于一切法中皆有心识,识得自在无边,以是故喜福极在识处。
舍心者,舍众生中苦乐,苦乐舍故,得真舍法,所谓无所有处;以是故,舍心福极无所有处。
如是四无量,但圣人所得,非凡夫。
复次,佛知未来世诸弟子钝根故,分别著诸法,错说四无量相:“是四无量心,众生缘故,但是有漏;但缘欲界故,无色界中无。何以故?无色界不缘欲界故。”为断如是人妄见故,说四无量心无色界中。佛以四无量心,普缘十方众生故,亦应缘无色界中。如《无尽意菩萨问》中说:“慈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论者言:“众生缘是有漏,无缘是无漏,法缘或有漏、或无漏。”
如是种种,略说四无量心。
四无色定者,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
是四无色有三种:一者有垢,二者生得,三者行得。
有垢者,无色中摄三十一结及此结使中起心相应行。
生得者,行是四无色定,业报因缘故,生无色界,得不隐没无记四众。
行得者,观是色麁恶、重苦、老病、杀害等,种种苦恼因缘;如重病、如痈疮、如毒刺,皆是虚诳妄语,应当除却。如是思惟已,过一切色相,灭一切有对相,不念一切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定。
问曰:
云何能灭是三种相?
答曰:
是三种相皆从因缘和合生故无自性;自性无故,是三种虚诳无实,易可得灭。
复次,是色分别分分破散,后皆无,以是故,若后无、今亦无。众生颠倒故,于和合色中取一相、异相,心著色相;我今不应随愚人学,当求实事,实事中无是一相、异相。
复次,行者作是念:“我若除却离诸法,得利为深。我先舍财物、妻子出家,得清净持戒,心安隐,不怖不畏。离诸欲、诸恶不善法,离生喜乐得初禅。离觉观、内清净故,得第二禅中大喜乐。离喜在第三禅地,于诸乐中最第一。舍是乐,得念舍清净第四禅。今舍是四禅,应更得妙定。”以是故,过是色相,灭有对相,不念异相。
佛说三种色:“有色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无对。”过色相者,是可见有对色;灭有对相者,是不可见有对色;不念异相者,是不可见无对色。
复次,眼见色坏故,名过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坏故,过有对相;于二种馀色及无教色种种分别故,名异相。
如是观离色界中染,得无边虚空处。得三无色因缘方便,如〈禅波罗蜜品〉中说。
是四无色,一常有漏,三当分别。虚空处,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虚空处摄有漏四众;无漏者,虚空处摄无漏四众。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一切皆有为。
善有漏虚空处是有报,无记及无漏虚空处是无报;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有报,无记非有想非无想处是无报。
善四无色定是可修,无记四无色定非可修。
隐没者是有垢,不隐没者是无垢。
一,有;三中,有漏者是有,无漏者是非有。
四无色定摄心心数法,是相应因;心不相应诸行,是非相应因。
有善法非四无色中,有四无色中非善法,有亦善法亦四无色中,有非善法亦非四无色中。有善法非四无色者,一切善色众,及四无色不摄四众,及智缘尽。有四无色中非善法者,无记四无色。有亦善法亦四无色者,善四无色。有非善法亦非四无色者,一切不善五众,及无记色众,及四无色不摄无记四众、虚空及非智缘尽。
不善法中不相摄。
有无记法非四无色,有四无色非无记法,有亦无记法亦四无色,有非无记亦非四无色。有无记法非四无色者,无记色众,及四无色不摄无记四众、虚空及非智缘尽。有四无色中非无记法者,善四无色。亦无记法亦四无色者,无记四无色。亦非无记法亦非四无色者,不善五众,善色众,无色不摄善四众及智缘尽。
或漏非四无色,或四无色非漏,或漏亦四无色,或非漏亦非四无色。漏非四无色者,一漏及二漏少分。四无色非漏者,漏不摄四无色。亦漏亦四无色者,二漏少分。非漏非四无色者,色众及漏无色不摄四众及无为法。
或有漏非四无色,或四无色非有漏,或有漏亦四无色,或非有漏非四无色。有漏非四无色者,有漏色众,及无色不摄有漏四众。四无色非有漏者,三无色少分。亦有漏亦四无色者,一无色及三无色少分。亦非有漏非四无色者,无漏色众,无色不摄无漏四众及三无为。
或无漏非四无色,或四无色非无漏,或无漏亦四无色,或非无漏亦非四无色。无漏非四无色者,无漏色众,及无色不摄无漏四众及三无为。四无色非无漏者,一无色及三无色少分。亦无漏亦四无色者,三无色少分。非无漏非四无色者,有漏色众,及无色不摄有漏四众。
虚空处,或见谛断,或思惟断,或不断。见谛断者,信行、法行人,用见谛忍断。何者是?二十八使,及二十八使相应虚空处,及此起心不相应诸行。思惟断者,学见道用思惟断。何者是?思惟所断三使,及此相应虚空处,及此起心不相应诸行,及无垢有漏虚空处。不断者,无漏虚空处。
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
非有想非无想处,或见谛断、或思惟断。见谛断者,信行、法行人,用见谛忍断。何者是?二十八使,及此相应非有想非无想处,及此起心不相应诸行。思惟断者,学见道用思惟断。何者是?思惟所断三使,及此相应非有想非无想处,及此起心不相应诸行,及无垢非有想非无想处。
四无色中摄心不相应诸行,是非心,非心数法,非心相应。受众、想众及此相应行众,是心数法,亦心相应。心、意、识,独心。
四无色,或有随心行非受相应,或受相应非随心行,或随心行亦受相应,或非随心行非受相应。随心行非受相应者,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及受。受相应不随心行者,心是。随心行亦受相应者,想众及此相应行众。非随心行非受相应者,除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馀残心不相应诸行。
想相应、行相应,亦应如是说。
虚空处,或从身见因,不还与身见作因;或从身见因,亦还与身见作因;或不从身见因,亦不还与身见作因。
从身见因、不还与身见作因者,除过去、现在见苦断诸使及此相应虚空处;亦除过去、现在见集断诸边结及此相应虚空处;亦除未来世中身见及相应虚空处,亦除身见生老住灭,馀残有垢虚空处。
从身见因、亦还与身见作因者,上所除者是。
亦不从身见因、亦不还与身见作因者,无垢虚空处。
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
四无色定一切有因缘,亦与因缘。
虚空处,或次第不与次第缘,或次第亦与次第缘,或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
次第、不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虚空处,及阿罗汉过去、现在最后灭时心心数虚空处。
次第、亦与次第缘者,除过去、现在阿罗汉最后灭时心心数虚空处,馀残过去、现在心心数法虚空处。
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虚空处,馀残未来世中心心数虚空处,及心不相应诸行。
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
非有想非无想处,或次第不与次第缘,或次第亦与次第缘,或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
次第不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非有想非无想处,及阿罗汉过去、现在最后灭时心心数法非有想非无想处,及灭受想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与次第缘者,除过去、现在阿罗汉最后灭时心心数非有想非无想处,馀残过去、现在心心数非有想非无想处。
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非有想非无想处,馀残未来世中心心数非有想非无想处,除心次第心不相应诸行,馀残心不相应诸行。
四无色中摄诸心心数法,有缘、亦与缘缘;四无色摄心不相应诸行,非缘、与缘缘。
四无色皆是增上,亦与增上缘。
如是等种种分别四无色,如《阿毘昙》分中说,此中应广说。
问曰:
摩诃衍中四无色云何?
答曰:
与诸法实相共智慧行,是摩诃衍中四无色。
问曰:
何等是诸法实相?
答曰:
诸法诸法自性空。
问曰:
色法和合分别因缘故空,此无色中云何空?
答曰:
色是眼见、耳闻麁事能令空,何况不可见、无有对、不觉苦乐而不空?
复次,色法分别乃至微尘皆散灭归空;是心心数法,在日月、时节、须臾顷,乃至一念中不可得。
是名四无色定义。
如是等种种,略说四无色。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