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天东象纬考
卷三
作者:崔天壁
1708年
卷四

日变异占 编辑

日者,重阳之宗,人君之象。光明外发,魄体内全,匿精扬辉,圆而常满,人君之体也。昼夜有节,循度有常,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君之政。日月有道之国则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宁。

日变色,其分,有军,军破,无军,丧侯王。

日光四散,赤如有血,所照皆赤,有急兵,为流血。一曰:“贼入宫。”

日青无光,其下有死王。一曰:“人君失势。其君无德,其臣乱国,则日赤无光。”

日濛濛无光,士卒内乱,臣下擅权,人民饥疾。

日色变赤,有兵争。或曰:“天下大旱。”

日赤如赭,兵革满野。一曰:“将死于野。”

日赤如火,君丧臣叛,其国乃乱。

日赤如血,君忧臣叛,兵革并起。

日昼昏,行人无影,到暮不止,则上刑急,下人不聊生,不出一年,有大水。

两日幷出,天下兵起。大战。

日变 编辑

穆宗十二年己酉二月己丑。日色如张红幕。玩占曰:“君丧臣叛,国乱。兵起。”右日,西京都巡检使康兆领甲卒,阑入宫门,逼王出宫,迎立大良院君为王,而穆宗出至积城县。兆使人追弑之。取民间门扇为棺,权厝于馆。翌年春。契丹主谓群臣曰:“康兆弑其君,宜发兵问罪。”康兆闻之,率兵三十万,十月,军于通州以备契丹。契丹自将步骑四十万,渡鸭绿江,与康兆战于通州,擒之。二年正月。丹兵入京城,焚烧太庙ㆍ宫阙ㆍ民屋皆尽。是日,车驾播越南,逾芦岭入罗州。

睿宗四年己丑四月己卯。日色赤而无光动摇。占曰:“所临之国不昌。”又曰:“兵争。”是年五月庚戌。女真寇宣德镇,杀掠人物。庚申。又围吉州。吴延宠引兵救之,师大败。是年,民多疾疫。

五年庚寅三月乙卯。日色如血,无光。是年,疾疫大兴,尸骸载路,以应国不昌之验。

六年辛卯三月甲申。日赤无光。京房《易占》曰:“人君不德,民背上。”是年十二月乙卯。宣德镇卒郑珍ㆍ定州人白己等逃入女真,与谋寇边。兵马使知之,遣卒密捕杀之,并获器仗。

仁宗二年甲辰闰三月甲申。日赤无光。占曰:“所临之国不昌,臣下擅权。”是年八月。李资谦纳第三女于王。翌年正月。又纳第四女于王。百官进贺。

四年丙午三月甲午。日色如血。占曰:“有急兵,贼入宫。”先是,李资谦拓俊京举兵犯阙。壬戌。焚宫阙,劫王移御南宫,杀安甫鳞等十七人。四月。王幸安和寺,李资谦扈从。王回望旧宫,泫然泪下。五月。李资谦遣兵,将犯御寝。王密谕拓俊京,执资谦,囚之。

明宗七年丁酉三月乙卯。日赤薄,黄雾四塞。占曰:“人主失势。”是年四月。义ㆍ静二州叛,遣礼部郎中林正植论之。南贼陷牙州,邻近县邑皆陷于贼,惟清州坚守。

高宗四年丁丑三月壬辰。日赤无光。占曰:“人主失势,有兵争。”是年三月。丹兵寇牛峯ㆍ临江ㆍ长端等地,命将军以御,诸将合兵,不战奔还。四月。金兵九十馀人渡鸭绿江,入义州。丹兵略桃原驿。五月。陷原州。九月。寇义ㆍ静ㆍ獜三州。

四十五年戊午三月丁卯。日赤如血。占曰:“君忧臣叛,兵役并起。”是年四月。蒙兵候骑一千人入遂安界。将军罗大来觇王京出陆之举,㮣为避寇,入江华故耳。三月。诛崔竩,籍其家,发其财,分给百官有差。

忠惠王后元年庚辰二月甲午。日赤。占曰:“臣叛国乱。且旱。”翌年闰五月。玄孝道欲鸩王,事觉,伏诛。七月。海贼三十馀艘,着青黄衣,鸣锣击鼓,截海出入,杀掠人物。

日傍气占 编辑

日上有青赤气曲,覆谓之冠。冠者,冠带之象。天子当立侯王ㆍ封建亲戚,以为蕃屏。纯白为丧,纯赤为兵。见则国有喜事。

青赤气横在日上,为戴。戴者,德也。其国有喜,当有益土ㆍ进爵ㆍ推戴之事。五色鲜明润泽则吉。纯青为忧,纯赤为兵,白为丧,黑为疫。

青赤气短小在日傍,为珥,其色黄白,女主有喜。

青白气弯曲向日,为抱。抱者,扶抱向就之象。日月有抱,他国有来降附者,亦为子孙之喜。臣有忠诚辅主之象。两军相当,得抱者胜。

青赤气曲而背日月者,为背。有背叛乖离之象,见则有叛者。

青赤气曲向外,中有横枝,状似山字,曰璚,缺伤之象也。其占:“君臣不和,上下伤缺。两军相当,所临者败。”

青赤气长及丈馀,正立日月之傍,曰直。其分自立为王者,从直所击者胜。有二直一抱,欲自立不成。顺抱之击胜。

青赤气,状如两直相交,在日月上下左右,曰交。交者,淫悖之气也。主有淫行则交气见。八月上丙日候之,日傍有青赤云,其下有兵。又曰:“日傍有两气相交,或相贯穿,或相向背,皆为天下大兵起。亦为乱兵不和。日月四傍有云,屈曲如钩,向内有牙出之,名四提。有见则不出其年兵起。王者死,亦为亡地有自立者。”

青赤气,两边交曲而双垂,为纽。有见,则人君纳宠妾之象。

青赤气,如半晕,在日下,为承。有见,主有喜得地。

青白或青赤,如履,在日下,为履。有见,有喜事。

青赤气横,在日月上下,为格。有格斗之象。其占有兵战。

青赤气长而斜,倚日月之傍,为戟。其占为兵起。

日傍有气,青白,如镜圆,明其下,有贤人隐。

日下有白气,如揭旗帜,天子有喜,其分君亦善。

日下有白云气,如悬弓,大乱兵起。一道一乱,以数占之。

白气入日,军在外,将死。无军,人主当之。

白气交错,贯日而过,君不和失律。

黑云气贯日,臣谋逆,有军在外,客将死。

黑云气如狸皮,掩日,臣专权,军在外,战不利,有屠城。

黑云气入日,有大雨。日始出有黑云贯之,或一或二三,不出三日,必有暴雨。不则有害主者。

日傍有气,直立贯日,皆为宫中有斗。

云气如杵,长七八尺及丈,撞日,臣犯上,入之其国,主死,色赤,以兵。

云气如锥刺日,君死于贼。

日傍气如虹贯日,青为疫,五谷伤,赤为臣有欲叛者,白为兵起。黄为交争,黑为大水。一曰:“白气如虹贯日,君亡臣伐兴。五色气如虹贯日,白衣为会,其下谋乱。赤气则其殃甚。”

青赤气如虹,与日具出所临,国有大忧。

青赤黄气如虹在日傍,曲屈如车轮,或二三,或五六,此天之杀气,名曰天殃。其国兵旱疾疫具起。

气赤,背如晕半状,不出五十日,夷狄伐中国,君出走。

日傍气有雨则解,不雨则占。 编辑

显宗五年甲寅三月辛丑。白气贯日。占曰:“军在外,将死。”壬寅。日傍赤气相荡。占曰:“其下谋乱,殃甚。”又曰:“白丧,赤兵起。”是年十月。契丹来侵通州兴化镇。将军郑神勇等击败之,斩七百馀级,溺江死者甚众。

六年正月丙申。日傍有青赤气。占曰:“国有大忧。”又曰:“兵ㆍ旱ㆍ疾疫具起。”是月癸卯。契丹兵围兴化。镇将高积馀等击却之。三月甲午。诛乱臣金训崔质等十九人。己亥。契丹又侵龙州,女真以船二十艘寇狗头浦,镇都部署击败之。四月庚申。契丹遣使来索六城,拘留不遣。十月甲午。有气相背。占曰:“背叛乖离。”又曰:“有叛者。”翌年正月。契丹侵郭州,我军与战,死者数万人,获辎重而归。五月。龟州军橘仙ㆍ永梦谋叛,斩之。

八年三月丙午。白气贯日。占曰:“军在外,将死。”又曰:“军不和失律。”是年八月。契丹兵围兴化镇攻之。将军坚一等出战,大败之,斩获甚多。

九年戊午三月庚申。白气贯日。占曰:“军在外,将死。”又曰:“军不和失律。”一曰:“白丧。”是年四月戊辰。王后金氏薨。十二月。契丹以兵十万来侵,以平章事姜邯赞为上元师大将军,姜民瞻副之,帅兵至兴化镇,大败之。契丹引兵直趋京城,民瞻追及于慈州,又大败之。是岁,彗星始见于六月,至十月乃灭。奚独白气之为应?

十二年辛酉正月庚辰。白气贯日。占曰:“有丧。”是年十一月。兵部尚书姜民瞻卒。

十六年乙丑三月己丑。白气贯日。占曰:“有丧。”是月甲辰。延庆宫主金氏卒。

十七年丙寅二月乙丑。白气贯日。占曰:“有丧。”又曰:“有雨则解。”

靖宗二年丙子十月戊申。日傍有赤气环绕。占曰:“他国有来附者。”又曰:“有子孙之喜。”一曰:“国有大忧。”是月丁卯。东女真奉国将军要耶等七十四人来朝。十一月丁酉。东女真将军吾乙耶等七十八人来朝。十二月戊申。东女真大将军姚乙道等七十四人来朝。

文宗二十年丙午四月乙丑。日傍有气,如虹。占曰:“五谷伤。”是年,旱。

仁宗十二年甲寅二月乙酉。白气贯日。占曰:“军不和失律。”是月癸卯。王幸西京至马川亭,亲从将军金涌马惊逸,过驾前,涌坠地,几死。己酉。驾至大同江,御龙船宴扈从,忽北风暴起,船上惟幕震动,天气大寒,王从驾还宫。三月。移御大华阙,驾初发,暴风扬尘,人马不能前。执伞者亦不能行。王手执幞头入阙。

毅宗二十一年丁亥三月癸亥。白气贯日。占曰:“有雨则解。”

明宗十七年丁未六月丙子。日傍有背气,外赤内黄。占曰:“其分有叛城叛将。”又曰:“有叛背乖离之象。”是年七月。曹元正等谋叛,伏诛。九月。顺州归化所安置贼数百人溃散行掠,兵马使发兵捕之。

二十六年丙辰二月己未。日有背气,色青赤。占曰:“叛背乖离之象。”是年八月。王自寿昌宫移御延庆宫。崔忠粹陈兵兵曹之南,及车驾将入广化门,观者多从傍出,忠粹遣人呵止。观者壁易,乱触太子仪仗,人讹言变生辇下。扈驾百官皆狼狈四散,夹道士女交相践蹂。

元宗十五年甲戌十月戊午。白气贯日。占曰:“白丧。”又曰:“军在外,将死。无军人,主当之。”是年六月。王薨。玩又占曰:“军不和失律。”十一月。新王与公主自元还入城,兪千遇谓张镒曰:“王若以戎服入城,国人惊怪。”乃使崔文本请王以礼服入。宰相百官迓于国清寺门前,尹秀等执扑驰马击逐礼服者,侍从失次分散。王与公主同辇入城。

忠烈王元年乙亥八月甲辰。日傍有如虹,直立如柱,占曰:“其君有自立为王。”九月丁酉。公主生子謜。

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丁巳。日傍有赤气。占曰:“有兵动。且怒。”翌年正月丁酉。万户金忻ㆍ密直元卿等檀发兵,执万户韩希愈ㆍ上将军李英柱,诬告谋叛。按鞠严究,英柱诬伏,希愈竟不服。金忻等怒,以希愈不服,如元诉帝,俱流于海岛。

恭愍王五年己未正月甲午。赤气挟日,长数尺馀,其中皆有日轮。人言三日并出。占曰:“人君有怒。”又曰:“兵战。三日并出,不过二旬,诸侯争为帝。”又曰:“天下兵作。日赤如血,君道失明。”是年五月。大司徒奇辙等谋叛,伏诛。又下左政承元颢ㆍ赞成韩可贵ㆍ沔城君具荣俭于狱,杀之,籍其家。遣印珰ㆍ姜仲卿ㆍ辛珣ㆍ兪洪ㆍ崔茔ㆍ崔夫介等攻鸭绿江以西八站。又遣柳仁雨ㆍ贡天甫ㆍ金元凤等,收复双城等地。珰先发中卿被酒后至,使气珰止不听,珰目辛珣斩之,报王曰:“中卿有二心,处以军法。”,其言可诈矣。六月。印珰引兵,渡鸭绿江,攻婆娑府等三站,大破之。乙丑。王问林仲甫,图不轨,系狱,辞连政承孙守卿等十馀人,斩之。元囚本国使臣金龟年于辽阳省,声言发八十万兵来讨。印珰请济师,以备御。七月。柳仁雨陷双城,收复和ㆍ登ㆍ定ㆍ长ㆍ预ㆍ高ㆍ文ㆍ宜州及宣德ㆍ元兴ㆍ宁仁ㆍ耀德ㆍ静边等镇。咸州以北,自高宗戊午,没于元,今皆复之。十二月戊午。酉时,日之右右有气,如日光。占曰:“夕珥,有大客。”又曰:“君有喜事。”翌年正月壬辰。王卜迁都汉阳。王探环,得静字。癸卯。更命李齐贤卜之,得动字。王喜曰:“卿得吉卜,实副矛心。”以营南京宫阙。七月。江浙省丞相遣使来献土物。

十三年甲辰正月丁丑。白气交日。占曰:“白气兵兴。”又曰:“日傍有交气,其下有兵。”是月,崔濡以元兵一万奉德兴君,渡鸭绿江,围义州,都指挥使安遇庆七战,却之。复出与战,都兵马使洪瑄被擒。我军败绩走保安州,濡入据宣州。王命崔莹将精兵,急趣安州,节度诸军。又命我太祖率精兵一千赴之。又李珣ㆍ禹䃅ㆍ朴椿三将引军来会我军复振,崔濡见我军盛,自溃而北。庚辰。女真来寇,命成士达发精骑五百往击之,贼陷咸州ㆍ和州,亦溃,和州以北皆没。

辛禑五年己未五月丁卯朔。白祲贯日。占曰:“白为兵兴。军不和失律。”是年,倭寇结城ㆍ洪州ㆍ西州ㆍ扶馀ㆍ定山ㆍ云梯ㆍ高山ㆍ儒城等县,遂入鸡龙山,妇女婴儿避贼登山者,多被杀获。九月。倭又焚云峯县,屯引月驿。我太祖率诸将,大败之。

日食 编辑

日虽依常度,而灾害在于国君大臣。时人或疑之,以为日月亏食可筭。食分多少ㆍ早晩ㆍ起复。莫不先期知之,此岂天灾之耶!夫日食,必有亡国死君之灾。食者,如䖝食叶之象,阴侵阳,下凌上,妇乘夫,臣乱君之象也。日食则失度之国亡。凡日食为有兵ㆍ有丧ㆍ失地ㆍ亡国,皆以日食早晩ㆍ宿分ㆍ日辰占之。

大凡日春食,国有丧。又曰:“岁饥。有大丧。女主亡。”夏食,诸侯多死。又曰:“无年。秋食,有兵有战。”又曰:“主死。冬食,相死。”又曰:“多死丧。”甘氏曰:“日食,春丙ㆍ丁,夏庚ㆍ申,秋壬ㆍ癸,冬甲ㆍ乙,皆为相死。春庚ㆍ辛,夏壬ㆍ癸,秋丙ㆍ丁,冬戊ㆍ己,皆为弑逆。”

日食占 编辑

显宗三年壬子八月丙申朔。日食。占曰:“有兵有战。”又曰:“弑逆。”翌年癸丑五月。女真引契丹兵,将渡鸭绿江,大将军金承渭击却之。

四年癸丑十二月戊午朔。日食。占曰:“相死。”又曰:“有弑逆。赵国大凶。”武密曰:“夏麦不收。”翌年五月丙午。中枢府事田拱之卒。十月癸卯。丹兵来侵通州。将军郑神勇别将周演击败之,斩七百馀级。溺江死者甚众。

六年乙卯六月己酉朔。日食。占曰:“诸侯多死。沛大凶。”武密曰:“大臣死。”八月。内史令柳允孚卒。十一月。尚书张延祐卒。九月。契丹来攻通州。大将军郑神勇率五将引兵出,契丹军后击,杀七百馀级。神勇及六人亦死。丁卯。契丹攻宁州城,不克而退。庚午。大将军高积馀ㆍ苏忠玄ㆍ高迪延ㆍ金克。别将光参等追击死之。丹兵掳王佐庐玄佐而去。

十年己未三月戊午朔。日食。占曰:“国有丧。年饥。有大丧。女主亡。”石氏曰:“大水出。”陈卓曰:“楚大凶。”武密曰:“旱饥。”是月辛酉。尚书文仁渭卒。夏,旱。祷雨。八月。门下侍中刘瑨卒。

十二年辛酉七月甲戌朔。日食。占曰:“有兵战。有叛者从内起。”又曰:“秦国凶。”

十五年甲子五月丁亥朔。日当食不食。十一月乙酉朔。日当食不食。

十六年乙丑十一月己卯朔。日当食不食。

十七年丙寅十月癸酉朔。日食。占曰:“相死。”又曰:“多死丧。奸人在朝。秦大凶。”

二十年己巳八月丁亥朔。日食。占曰:“有兵战。”是年九月。契丹将军大延琳叛。契丹建国,号兴辽,改元天兴,遣使,兼救援。十二月。又遣使乞援,王不许。自此与契丹不通。命将柳韶引兵赴镇,以备兴辽。

靖宗六年庚辰正月丙辰朔。日食。占曰:“国多丧。”又曰:“岁饥。大丧。女主亡。”是年七月乙丑。崇化宫王妃卒。戊辰。尚书梁植卒。八月。尚书李周佐卒。水旱并臻,致岁之饥。

十一年乙酉四月丁亥朔。日当食,阴云不见。

十二年丙戌三月辛巳朔。日食。占曰:“有大丧。岁饥。女主亡。”石氏曰:“大水出。”武密曰:“旱饥。”五月丁酉。王薨。十一月。侍中崔齐颜卒。

文宗元年丁亥三月乙亥朔。日食。占曰:“国有丧。女主亡。岁饥。大臣死。有水旱。”十月甲辰。致仕门下平章事李端卒。平章事皇甫隶卒。翌年戊子三月。延昌宫主卢氏卒。

二年戊子十二月甲午晦。日食。是时,用契丹之历,其筭法误矣。大宋皇佑元年己丑正月甲午朔。日食一分。云:“宋历是矣。不可偏见,故书此宋历之正。”占曰:“齐分大凶。”又曰:“南夷弑君。”

七年癸巳十月丙申朔。日食。占曰:“相死。多死丧。奸人在朝。”

十二年戊戌闰十二月丙申晦。日食。丹历又误。宋嘉祐四年己亥正月丙申朔。日食三分馀,未初三刻复。云:“宋历正矣。”占曰:“受岁而食日,王者恶之。”是日,在女宿之度,应在燕ㆍ齐之分。

十三年己亥十二月辛酉朔。日食。占曰:“相死。应在吴分。”

二十二年戊申正月甲戌朔。日食。占曰:“国大丧。岁饥。女主亡。”是夏,大旱致饥。九月。太师崔冲卒。京房《易传》曰:“大臣死。果验矣。”

二十三年己酉七月己丑朔。日食。占曰:“岁饥。”陈卓曰:“五谷贵。”翌年夏,旱,岁饥。

二十七年癸丑四月甲戌朔。日食。占曰:“无年。”

二十九年乙卯八月庚寅朔。日食。占曰:“有兵战。主死。”

三十年丙辰二月丁亥朔。日食。占曰:“女主亡。”四月。辽遣使来告皇太后丧。王素栏,率百官,出阁门前,迎诏举哀。

三十三年己未六月丁酉朔。日食。占曰:“无年。”

三十四年庚申十一月己丑朔。日食。占曰:“臣子为逆。”十二月。东蕃作乱。命平章事文正ㆍ兵马事崔大奭ㆍ兵部尚书廉汉ㆍ左承宣李𫖮率步骑三万,分道往之,擒斩四百三十一级。

宣宗八年辛未五月己未朔。日食。占曰:“旱饥。”武密曰:“兵起东方。”是夏,旱。闰八月己未。王避正殿,素膳丹笔定罪。

肃宗五年庚辰四月丁酉朔。日食。占曰:“主死。有兵战。天下大旱。”五月辛巳。宋使来报哲宗皇帝崩,皇帝端王佶立。是夏,旱。

六年辛巳四月辛卯朔。日食。占曰:“天下大旱。”是夏,旱。

睿宗元年丙戌十二月戊午朔。日食。占曰:“相死。”翌年正月。平事林槩卒。

二年丁亥十一月壬子朔。日食。占曰:“相死。多死丧。”翌年二月。女真围雄州。崔弘正开门出击,大败之,俘斩八十级,获车马兵仗无筭。三月庚辰。尹瓘击女真,献俘三百馀级。

十年乙未七月戊辰朔。日食。占曰:“秦国恶之。”

十三年戊戌五月癸未朔。日食。占曰:“大旱人饥。诸侯多死。”九月戊寅。兵部尚书崔挺卒。

十五年庚子十月戊辰朔。日食。占曰:“有弑逆。多死丧。”又曰:“奸人在朝。”是时,李资谦拓俊京等当权用事。

十七年壬寅二月庚寅朔。日食。占曰:“有大丧。女主亡。大旱岁饥。人多死。有弑逆。”己亥。平章事崔弘嗣卒。四月丙申。王薨。

仁宗元年癸卯八月辛巳朔。日食。占曰:“有兵战。”是年即金太祖殂年,太宗元年也。天下兵战大行。

七年己酉九月丙午朔。日食。占曰:“兵动。”武密曰:“饥疫。”翌年。旱饥。

二十一年癸亥正月朔。日食。占曰:“王者恶之。大臣死。五谷贵。齐大凶。”十二月。平章事崔滋盛卒。

二十三年己丑六月乙亥朔。日食。占曰:“大臣死。”八月。参知政事金正纯卒。

毅宗三年己巳三月癸未朔。日食。占曰:“岁饥。”石氏曰:“大水出。”四月。雨雹。四五月。大旱。六月。蝗灾。《黄帝占》曰:“有叛者。”翌年正月。金完颜亮弑其主亶而自立,改元天德。

八年甲戌五月癸丑朔。日食。占曰:“有弑逆。”又曰:“旱饥。梁大凶。”

九年乙亥五月丁未朔。日食。占曰:“大旱,年饥。”

十二年戊寅三月辛酉朔。日食。占曰:“旱饥。”是年夏,旱。

十四年庚辰八月丙午朔。日食。占曰:“有弑逆。三日内有雨则解。”翌年十一月。西北面驰报金主被弑。

十六年壬午正月戊辰朔。日食。占曰:“大臣死。人多疫。五谷贵。年大凶。”是年,旱荒疫疠。中外道殣相望。七月。平章事朴纯冲卒。八月。平章事崔允仪卒。

十七年癸未六月庚申朔。日食。占曰:“五谷贵,六畜贵。”又曰:“三日内有雨则解。”

十八年甲申六月甲寅朔。日食。占曰相同。

二十一年丁亥四月戊辰朔。日食。占曰:“人主过。”辛酉。大雨。是年,营建亭榭楼观之役,流连荒亡之乐,穷奢极丽,民叹难堪。七月。幸归法寺,遂御玄化寺,驰马至獭岭茶苑,从臣皆莫及。九月。至坡平县江,宴群臣于舟中,侍臣皆醉,失位。

二十三年己丑八月甲申朔。日食。占曰:“有兵战。主死。岁饥。”

二十四年庚寅七月己卯朔。日食。占曰:“有叛者从内起。”是岁,王游戯极欢,结彩幕彩棚于门外,陈百戯迎驾,皆饰以金银ㆍ珠玉ㆍ锦绣ㆍ罗绮ㆍ珊瑚ㆍ玳瑁,奇巧奢丽,前古无比。令学生献歌谣,至三更。又入阙,置酒,欢达晓罴。随月如是,而或乘舟泛江,或登楼置宴。八月丁丑。王行普贤院,至五门前,召侍臣行酒,酒酣,顾在右曰:“壮哉此地!可以练隶兵法。”命武臣为五兵手搏戯。至昏,驾近普贤院,李高ㆍ李义方先行,矫旨执巡俭军,王谗入院门,群臣将退,高等杀林宗植等凡扈从文官及大小臣僚,宦寺皆遇害。又杀在京文臣五十馀人。郑仲夫等以王还宫。九月。郑仲夫逼王迁于军器监,太子于迎恩馆。翌日,王单骑逊于巨济县,太子放于珍岛县。明宗三年十月。李义旼弑王鸡林坤元寺北渊上。

明宗三年癸巳五月壬辰朔。日食。占曰:“诸侯多死。兵起。东北有弑逆。”八月。东北面兵马使谏议大夫金甫当起兵于东界,欲讨郑仲夫ㆍ李义方,复立前王。东北面知兵马使韩彦国举兵应之。九月。韩彦国ㆍ金甫当俱捕杀,凡文臣一切诛戮。

四年甲午十一月甲申朔。日食。占曰:“相死。”十二月。平章事崔惟请卒。

六年丙申三月丙午朔。日食。占曰:“有叛者。”又曰:“旱饥。”是岁,公州鸣鹤材民亡伊啸聚党与,攻陷公州。遣梁守铎抚谕之。尹鳞瞻攻破西京,擒赵位宠,杀之。

十三年癸卯十一月壬戌朔。日食。占曰:“多丧死。”是月癸未。王太后任氏薨。闰十一月。平章事李公升卒。甘氏曰:“相死。”果验矣。

十四年甲辰四月己未朔。日食。占曰:“天下大旱。”又曰:“人主有过。”是夏,大旱。八月。王以嬖妾死恸哭,不御肉听政。盖王后早薨,不复立后,故嬖姬孽子招权纳贿,窃弄威柄,朝野缺望。

十五年乙巳十月庚戌朔。日食。占曰:“相死。”十一月。尚书咸有一卒。

十九年己酉二月辛酉朔。日食。占曰:“有大丧。女主亡。大旱饥。人多死。”是年,金主薨。三月。金遣使来告皇帝之丧。夏,久旱,祷雨。宥狱。九月。平章事文克谦卒。

二十五年乙卯三月丙戌朔。日食。占曰:“女主亡。有旱饥。”是年夏,旱,致饥。十一月。仁宗出妃福昌院主李氏卒。

二十七年丁巳二月乙巳朔。日食。占曰:“有大丧。大旱。”又曰:“近臣盗窃,人主不知。东国起兵。”九月癸亥。崔忠献兄弟逼王出门,幽于昌乐宫,放太子璹于江华岛。神宗五年十一月。王薨。

神宗元年戊午正月己亥朔。日食。占曰:“主弱,小人持政。”是时,崔忠献执政。六月。金主遣使来,诘前王逊位事由,欲见前王面传帝诏。赵永仁欺对曰:“前王养疾南州,计程二十日。”金使曰:“苟如是,不必亲授,传诏于新王。”主弱之验,可应矣。

四年辛酉十一月戊辰朔。日食,隐不见。

五年壬戌六月癸亥朔。日食。占曰:“诸侯多死。大臣死。外国来侵。”九月。侍中赵永仁卒。十月。耽罗叛,遣将擒贼魁烦石等斩之。庆州贼孛佐等起,遣三将,分道讨之。

六年癸亥十二月乙未朔。日食。占曰:“相死。众庶暴虐。民皆叛。多丧死。”庚申。王发背疽。翌年正月丁丑。王薨。八月。参知政事车若招卒。

熙宗五年己巳六月癸亥朔。日食。占曰:“大臣死。”辛卯。平章事金凤毛卒。庚申。平章事奇洪寿卒。

六年庚午十二月乙卯朔。日食。占曰:“相死。”翌年八月。平章事卢孝敦卒。九月。平章事崔谠卒。十二月癸卯。崔忠献废王,迁于江华县,寻迁紫鸾岛,放太子祉于仁州。《黄帝占》曰:“大臣欲自立,不成。”又曰:“权臣专政,不出三年,诛。”此其验欤。

高宗元年甲戌九月壬戌朔。日食。占曰:“相死。”翌年五月。尚书玄德秀卒。二月。参知政事郑克温卒。

三年丙子二月甲申朔。日食。占曰:“大旱。”又曰:“司马谋逆。”四月。雨霜。人多死。是年四月癸巳。雨雪。自四月至六月。大旱不雨。七月。始大雨。八月。契丹遣将,引兵数万,渡鸭绿江,侵宁ㆍ朔ㆍ定ㆍ戎之境,命三大将,往御之。九月。如契丹战于昌州,斩首四十馀级,又战斩杀七十馀级。又战杀五十馀级。又战于朝阳丰端驿,斩一百六十馀级。溺江死者,亦众多。死之应惨矣。

四年丁丑七月丙子朔。日食。占曰:“有兵战。”又曰:“行在东方。”丁丑。丹兵二百馀人寇清塞镇。庚辰。崔元世金就砺逐丹兵于忠ㆍ原二州间,战于麦谷,追至朴达岘,大败之。贼逾大关岭而遁。九月辛巳。女真渡鸭绿江来屯义州。丁酉。丹兵入义ㆍ静ㆍ麟三州及宁德城之界。十月庚申。赵冲与女真军战于麟州,大败之。十一月丙子。丹兵复寇高州和州,命三将加发兵马使御之。丙申。丹兵陷宁仁镇。己亥。陷长平镇。庚子。朔州分道将军白胤诱引兵二十馀人,飮以酒,乘其醉,尽歼之。

八年辛巳五月甲申朔。日食。占曰:“大旱人饥。”又曰:“三日内有雨则解。”

十年癸未九月庚巳朔。日食。日行在轸宿,应在楚分。

十四年丁亥六月戊申朔。日食,不见。

十五年戊子十二月庚子朔。日食。占曰:“相死。”癸卯。平章事王珪卒。翌年正月辛未。平章事崔甫淳卒。

十七年庚寅四月壬戌朔。日食。占曰:“天下大旱。”是年夏,旱。

三十年癸卯三月丁丑朔。日食。曰:“有旱饥。楚大凶。”是年,旱。

三十二年乙巳七月癸巳朔。日食既。陈卓曰:“缯绵贵。陈大凶。”

三十三年丙午正月辛卯朔。日食。占曰:“大臣死。”八月。侍中崔宗俊卒。

三十六年己酉四月朔。日食。

三十九年壬子二月乙卯朔。日食。占曰:“大旱。”是年夏,早。

元宗元年庚申三月戊辰朔。日食。占曰:“旱饥。”是年夏,旱。京畿蝗。

九年戊辰十月戊寅朔。日食。占曰:“有弑逆,奸人在朝。”是时,林衍金俊用事当权。十二月。林衍诛金俊,夷其族。

十一年庚午三月丁子。朔,日食。占曰:“有反逆。”武密曰:“有旱饥。”五月,三别抄擅发府库。六月。将军裴仲孙ㆍ指谕卢永禧等,领三别抄叛,逼承化侯为王,署置官府,摽掠子女财货,乘舟南下。舍人李淑真郎将尹吉甫尾击馀贼于仇浦,至浮洛山,贼惧而遂遁。八月。三别抄入据珍岛,侵掠州郡。以金方庆为逆贼追讨使,与蒙古元帅所带兵一千,讨珍岛贼,陷济州。

十二年辛未八月壬辰朔。日食。占曰:“相死。”又曰:“兵战。”丙辰。平章事蔡祯卒。十二月。追讨使金方庆移屯塩白州。

十三年壬申八月丙申朔。日食。占曰:“兵战。有叛逆。”壬申。三别抄掠夺全罗道贡米八百石。九月,寇孤澜岛,焚战舰,烧杀洪州府使及结城蓝浦监务。十一月。三别抄又寇安南合浦,焚战舰。又寇巨济,焚战舰,执县令而去。

十四年癸酉正月乙卯朔。日食。占曰:“有大凶。”闰六月,大雨伤稼。

忠烈王元年乙亥六月庚子朔。日食。武密曰:“大臣死。”十月。宜春侯该卒。

三年丁丑十月丙辰朔。日食。甘氏曰:“相死。”十一月。密直副使李颖卒,翌年正月。参知政事朴招庇卒。六月。参知政事金链卒。

八年壬午七月戊午朔。日食。占曰:“秦国恶之。”

十二年丙戌五月丁卯朔。日食。占曰:“大旱人饥。”是年,旱饥。

十三年丁亥十月戊午朔。日食。隐雨不见。

十五年己丑三月庚辰朔。日食。武密曰:“有旱饥。”是年,旱。

十六年庚寅八月辛未朔。日食。占曰:“有兵战。”十二月。哈丹兵数万陷和ㆍ登二州,杀人为粮,得妇女聚麀而脯之,遗万户印侯御之。癸酉。元遣将卒步骑一万三千人来。丁亥。王避兵于江华,以宋玢留守王京。玢亦弃王京,奔入江华。

十八年壬辰正月甲午朔。日食。占曰:“多死丧。年饥。”又曰:“大丧。”四月。前判三司事朴之亮卒。五月。密直致仕李益培卒。六月。密直司事罗裕卒。闰月。元遣万户徐兴祚,运江南米十万石来赈饥民。密直司事致仕崔雍卒。后三年甲午正月癸酉。元世祖崩。

二十年甲午六月庚辰朔。日食。占:“五谷贵。沛人凶。”

二十三年丁酉四月癸巳朔。日食。甘氏曰:“诸侯多死。”又曰:“臣为逆。”五月。公主薨。十二月。阔阔歹大王死于大青岛。

二十五年己亥八月己酉朔。日食。占曰:“有兵战。主死。”陈卓曰:“郑大凶,饥。”

二十八年壬寅六月癸亥朔。日食,雨而不见。武密曰:“大臣死。赞成事蔡谟卒。”

二十九年癸卯闰五月戊午朔。日食。占:“大旱人饥。”夏,旱。

三十年甲辰五月壬子朔。日食。占曰:“诸侯多死。大旱人饥。”武密曰:“兵起东北。”陈卓曰:“梁大凶。”

三十二年丙午三月辛未朔。日食。占曰:“有大丧。女主亡。”武密曰:“有旱饥。多死丧。”八月。前王妃洪氏卒。九月。都佥议中赞致仕安珦卒。庆兴君洪子藩卒。翌年正月。元成宗崩。又二年七月。王薨。是夏,大旱,祷雨。

忠宣王四年壬子六月乙丑朔。日食。占曰:“大臣死。五谷贵。沛大凶。”七月。齐安大君淑卒,八月。政丞李混卒。自四月至八月,不雨。

忠肃王二年乙卯四月戊寅朔。日食。甘氏曰:“诸侯多死。”石氏曰:“天下大旱。”是年夏,旱。十二月甲午。公主薨。

六年己未二月丁亥朔。日食。占曰:“女主亡。”石氏曰:“人多死。”四月。贞信府主王氏卒。八月。保安君申珩卒。公主薨。丁亥十月。赞成事崔毗卒。

七年庚申正月辛巳朔。日食。当食不见。

八年辛酉六月癸卯朔。日食既。占曰:“天下亡。夷狄入中国。君死。”后五年乙丑五月。大尉王薨于燕邸。

九年壬戌十一月甲午朔。日食。陈卓曰:“燕大凶。”又曰:“相死。”又曰:“多死丧。”是月,元太皇太后薨。翌年八月。元御使太夫铁失弑帝。普王即位,是为太定皇帝。

十六年己巳七月丙辰朔。日食。太白昼见。占曰:“有叛者从内起。有弑逆。兵战。”八月。元皇帝崩。

忠惠王元年辛未十一月壬申朔。日食。陈卓曰:“燕大凶。”占曰:“多死丧。”翌年三月。忠肃王崩。

后四年癸未四月丙申朔。日食。石氏曰:“天下大旱。诸侯多死。”五月。星山君李兆年卒。

五年甲申九月丁亥朔。日食。京房曰:“外人欲自立,不成。”又曰:“兵战,主死。”又曰:“君臣无别,司马牧民。”先是,王为元帝所执。是年正月。自元窜逐于揭阳,行至岳阳,遇鸩,薨。国无主,良可叹也。

忠穆王二年丙戌二月庚戌朔。日食。占曰:“大旱。”陈卓曰:“鲁大凶。”是年,旱。

三年丁亥正月甲辰朔。日食。陈卓曰:“五谷贵。齐大凶。”是年,旱。

忠定王二年庚寅十一月壬子朔。日食。占曰:“相死。”翌年正月。赞成事李谷卒。

恭愍王三年甲午三月癸亥。日食。武密曰:“旱饥。”是年,旱饥。时发仓粟,减价市民。时米贵,二斗直布一疋。

六年丁酉六月甲辰朔。日食。陈卓曰:“五谷贵。沛大凶。”武密曰:“大臣死。”七月。侍中李凌干卒。平章事许伯卒。

七年戊戌六月戊辰朔。日食。陈卓曰:“沛大凶。”武密曰:“大臣死。”十一月。直提学郑珚卒。十二月乙丑朔。日食。京房曰:“其下有兵。”又曰:“大臣欲自立,不成。”又曰:“相死。”翌年二月乙酉。红贼传檄我国,以示兵威。倭寇海南县。五月。倭又寇礼成江。张士诚遣使来献方物。七月。延安伯印承旦卒。西原伯郑䫨卒。十一月。红头贼渡鸭绿江,摽窃而去。十二月。又率众四万,冰渡鸭绿江,杀掠无数,转战静ㆍ铁ㆍ定三州。又陷西京。是岁大饥。

十年辛丑四月辛巳朔。日食既。占曰:“人主有过,臣有忧。”石氏曰:“天下大旱。”陈卓曰:“宋大凶。”是年,灾辅之臣多死。夏,旱。祷雨。

十五年丙午七月辛巳朔。日食既。占:“有叛者从内起。”又曰:“兵战。”又曰:“天下亡。夷狄入中国,”丁未,倭入阳川县,掠漕船。

十六年丁未十二月癸卯朔。日食。天阴不见。

十八年己酉五月甲午朔。日食。占曰:“大旱人饥。”武密曰:“兵起东北。”陈卓曰:“梁国大凶。”十一月。倭贼寇掠宁州ㆍ温水ㆍ礼山ㆍ沔川漕船。

二十二年癸卯三月癸卯朔。日食。占曰:“有叛者。”武密曰:“有旱饥。”庚戌。倭寇河东郡。六月。又寇阳川府,烧庐舍,杀掠人民,京城大振。夏,旱。祷雨。

二十三年甲寅二月丁酉朔。日食。占曰:“大旱。”石氏曰:“人多死。”陈卓曰:“鲁大凶。”是年,倭寇江陵,又寇襄州,转战合浦,士卒亡者五千馀人。又战于木尾岛,败死无计。

辛禑元年乙卯七月己未朔。日食。占曰:“有兵战。主死。”又曰:“有叛者。”八月。倭寇乐安ㆍ宝城等地。九月。泥城元帅崔公哲麾下二百馀人叛,杀军民,渡江而去。

三年丁巳十二月乙巳朔。日食。占曰:“有兵。”是年,倭寇大侵列郡,征战无已。

七年辛酉十月壬子朔。日食。占曰:“奸人在朝。”陈卓曰:“秦大凶。”

十二年丙寅十二月癸未朔。日食。阴云不见。

十四年戊辰五月甲戌朔。日食。武密曰:“兵起东北。大旱人饥。”是年四月。禑以曹敏修为左军都统,我太祖为右军都统,往攻辽东。五月。帅次威化岛。

太祖举义,回军。六月。废禑,放于江华。子昌立。

恭让王二年庚午九月庚寅朔。日食既。大白昼见経天。京房曰:“外人欲自立,不成。”又曰:“有兵战。主死。”又曰:“天下亡,国更主。”又曰:“天下革。民更主。不出三年,有丧。”

三年辛未三月戊子朔。日食。武密曰:“有旱饥。”《黄帝占》曰:“有叛者。”一曰:“宫中有忧。”是年夏,旱。禁酒。放轾系。倭寇㳂海州郡。楚狱多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