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记 (四库全书本)/卷023

卷二十二 太平寰宇记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三
  宋 乐史 撰
  河南道二十三
  沂州
  沂州琅琊郡今理临沂县禹贡徐州之域星分奎宿六度春秋时为齐地秦兼天下以其地置琅琊郡因山以为名也汉因之地理志曰琅琊郡秦置高帝以属齐高后七年立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文帝元年徙泽为燕王以琅琊归齐更为郡领县凡五十一后汉以为琅琊国以皇子京为琅琊王前琅琊郡理在今密州诸城县是也后汉领县十三京徙都开阳今临沂县界开阳故城是也后益为十七县六县在岘山北十一县在岘山南也晋武帝咸宁三年改封东莞王伸为琅琊王薨子恭王观嗣薨子睿嗣建武元年睿为晋王王即位于江东是为东晋元帝于郡城东北隅置发干戍以南军镇之自永嘉之后琅琊陷于故冦元地寻又没于后魏庄帝永安二年置北徐州琅琊帝于丹阳江乘县界别立南琅琊郡至宋武得河南属焉周武帝宣政元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大业三年改为琅琊郡十三年乱离郡为徐圆朗所陷唐武德四年征徐圆朗置沂州领临沂费颛臾三县又置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六年省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入临沂贞观元年省颛臾入费县其年省鄫州以承县来属八年又省莒州以新泰沂水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琅琊郡乾元元年复为沂州
  元领县五
  临沂 沂水 费县 承县 新泰
  州境
  东南三百里 南北三百七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至东京一千里 西至西京一千四百十五里西至长安二千二百七十五里 东南至海州二百三十里 西至兖州三百八十里 东南至泗州下邳县二百七十七里 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徐州三百五十里 东北至密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唐开元户三万七千四百皇朝户主一万五千九百二客二万六千九十六
  风俗与密州同
  姓氏
  琅琊郡六姓 王 颜 诸葛 惠 畅 符人物
  匡衡东海人 乐毅 疏广东海兰陵人与兄子受俱为太子师傅乞骸骨群公祖送东都门 王吉琅琊皋虞人为昌邑中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 贡禹为光禄大夫 管仲齐相琅琊人丞相诸葛亮琅琊阳都人 王导琅琊临沂人晋
  丞相 颜延之 王僧达 王俭 王融 王素往东阳隐山中闻蚿虫声遂为蚿赋以自况 王简栖撰头陀寺碑 王丘为黄门侍郎 已上并琅琊人颜之推 颜杲卿摄常山太守禄山反城陷大骂
  而死皆琅琊临沂人
  土产
  紫石英 贡黄银 绢 绵
  临沂县依旧二乡本汉旧县也属东海郡东临沂水因以为名后汉改属琅琊国晋属琅琊郡后魏改属郯郡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于今县理东二十六里故郈城复置临沂县属沂州大业三年改为琅琊郡县仍属焉唐武德四年改郡为州县仍旧隶 羽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尚书殛鲧于羽山注曰羽山东裔也左传曰郑子产聘于晋平公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韩子祀夏郊平公乃间地理志曰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今按山高四里周𮞉八里山之东南与海州朐山县分界 沂水东北自沂城县界流入经县东去县一里又西南流入下邳县界 温汤水源出县东北汤阜下三泉并导名为一池其沸如汤 州理城后魏北徐州城也庄帝永安二年筑北徐州理之周武帝改为沂州至今不改郈城在县东三十六里左传定十年叔孙州仇帅师
  围郈郈叔孙氏邑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临沂县大业三年移临沂县于州理此城遂废 襄贲城汉襄贲县也属东海郡后汉献帝封刘虞为襄贲侯改属琅琊郡 汉即丘县城在县理东南五十里春秋之祝丘也桓公五年城祝丘是也祝舆即齐鲁之音也其实一焉汉为即丘县属东海郡至高齐省 汉开阳县城在县北十五里即春秋鄅国祝融之后䢵姓也昭十八年邾人入鄅注曰今琅琊开阳县也春秋又曰季孙斯叔孙州仇城启阳即开阳也汉以避景帝讳故为开阳后汉琅琊王京徙都开阳汉官仪曰洛阳城南面东第一门门始成夜有一柱来止楼上开阳县上言南门一柱飞去即此城门柱也 王僧辩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梁将王僧辩屯兵于此 永嘉故台在县理西南二里故老言琅琊王睿永嘉中所筑 王导故居在县东北三十八里临沂故城南三里导字茂弘琅琊临沂人为元帝丞相薨于江东此盖其本宅也 鲧墓在县东南百里按左传鲧死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未详得有墓否晋王祥墓在县东北五十里祥字休征临沂人也沂水县西北二百里依旧二乡本汉东筦县即春秋莒鲁所争之郓邑也文公十二年左氏经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杜注郓莒鲁所争者城阳姑幕县南有员亭员即郓也俗变其字耳十三州志曰有东南二郓鲁昭公所居者为西郓在兖州东平郡是也莒与鲁所争为东郓即此县是也后魏孝文帝于此置新泰县隋开皇四年改为东安县十六年又于古盖城别置东安县而此改名沂水县 沂山在县北百二十四里周礼青州其镇沂山郊祀志曰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焉即沂山也山之东北四里又有五坛是宋武北伐南燕于此立坛以祭五帝处也 穆陵山在县北一百九十里左传僖四年管仲曰昔召康公赐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伏琛齐记曰昔赐履南至于穆陵者泰山南龟山北穆陵山是也 大岘山在县北九十里西接小泰山连冈至历山城谷相属东至海一千里宋书高祖北伐慕容超其大将公孙五楼说超宜㫁据大岘刈除粟苗坚壁清野以待之超不从曰但当引令过岘我以铁骑践之不忧不破也岂有豫芟苗稼先自蹙弱耶高祖既入岘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伍缉之从征记曰大岘去半城八十里真度山十五里崖坎稍曲石径幽危四岳三涂不是过也山高三里周𮞉四十二里 雹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大山记曰雹山出紫石英好者内朗外明表里映彻若雹状故名雹山今犹充贡苑记曰爆山出紫石英魏地形志发干县有岣山今犹出紫石英好者岁贡焉 螳螂山在县北百九十二里水经曰螳螂水出鲁山今按此山与大小二鲁山连接前则平野弥望清流萦带南面有穴若门直入二十里可容方驾游之清旷非复人境也西与新泰县分界 沭水出县南北沂山南职方氏青州其浸沂沭在县北七十里又东南入于泗水 巨□水亦名巨蔑水源出县西北沂山其水北流经朱虚故城西宋书曰高祖北伐慕容超既入岘临胊有巨蔑水去城四十里超告公孙五楼曰急往据之晋军得水则难击也于是宋前锋龙骧将军孟龙符奔往争之即此水也 县理城本汉东莞县城也南燕于此置 团城镇去东安郡三十里城圆因名团城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沂水县汉盖县城在城西北八十里本齐邑汉景帝以县封
  王皇后兄信为盖侯后汉属泰山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城置东安县属莒州后废入沂水县 古长城在县北九十五里东南起自宿州莒县界西北二百五十里至淄州县界史记曰齐有长城巨防以为塞是也 魏曹嵩墓在县南北二十五里魏志曰太祖父嵩避地琅琊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遂葬于此
  费县西北九十里旧十三乡今三乡古费国也春秋隐元年传曰费伯师城郎后为季氏之邑僖元年传曰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论语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至汉为费县属东海郡后汉为侯国属泰山郡晋属琅琊国宋属琅琊郡自汉费县移理祊城后汉孝文大和二十年又自枋城移费县理于今县城北四十里阳口山隋开皇三年复自阳口山移入祊城今县理是也自宋至隋皆属琅琊郡大业十三年为贼藩所破唐武徳四年复置属沂州 蒙山在县西北八十里高士传老莱子隐居蒙山之阳以莞葭为墙蓬蒿为室岐木为床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殖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楚王亲驾至其门王去有顷其妻戴畚挟薪而至问车迹之多答以楚王妻曰妾闻可食以酒食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𫓧钺先生受人官禄为人所制妾不能为人所制也投畚而去老莱追之遂相从于江南刘芳徐州记曰后汉承官躬稼于蒙山其山高四十里长六十九里今县北与新泰县分为此界 东蒙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在蒙山之东故曰东蒙论语今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漷水源出县西南莲青山下左氏襄十九年取邾田自漷水今按水发源自山下东北流又析而西南流入徐州滕县界 县理中城后魏孝文太和二十年筑以置费周𮞉二十里外城即故祊城也隐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注曰祊郑祀泰山之邑在琅琊费县东南后移理薛固周移阳口山南隋又移入祊城 故费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古费伯国也后为季氏邑 故颛臾城在县西北八十里颛臾风姓伏羲之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鲁附庸也 南城在县南九十里史记齐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冦是也 武城左传襄公十九年城武城杜注泰山南武城是也 南城山后汉书郑玄汉末遭黄巾之难客于徐州今孝经序郑氏所作其序云仆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馀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盖康成𦙍孙所作也今西上可二里许有石室焉周𮞉五丈俗云郑康成注孝经于此
  承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旧九乡今四乡本汉旧县春秋时鄫国也地理志承县属东海郡后汉不改晋惠帝分东海之兰陵承戚合乡昌虑五县置兰陵郡理承城按此前承县理今县西一里汉承县故城是也开皇三年罢郡承县属徐州十六年置鄫州以承县属焉大业二年省鄫州及承县仍移兰陵置于废鄫州城中属徐州大业十三年县为山贼左君卫所破唐武德四年又于此置鄫州取隋旧名又改兰陵县为承县贞观六年废鄫州县属沂州县西北有承水因名 君山一名抱犊山在县北六十里述征记曰承县君山即抱犊山壁立干仞顶宽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里天气澄清宛然在目山上有池周𮞉五丈深可三四尺春冬水旱未尝有减若渐污秽则竭洁诚祷请则生上有精卢毎有修定僧居焉上有地顷馀昔有隐遁者抱一犊于其上垦种故以名山汉名楼山魏号仙台高九里周𮞉四十五里 鲁乡山一名季山在县东北七十里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鲁人思其遗惠为之立庙山因名 承治水出县西北六十里方山之东王莽改承县为承治故水有此名西去县一里又南流入下邳县县理城即隋州鄫城也开皇十六年置大业初废武德四年重置贞观中废 故鄫城在县东八十里僖十四年鄫子来朝注曰琅琊鄫县也又襄六年莒人灭鄫后属楚汉为缯县属东安郡晋属琅琊国隋开皇十六年分承立鄫城县属鄫州大业省入兰陵县唐武德又置鄫城县贞观废 兰陵县城在县东六十里史记曰荀卿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因家焉十三州志曰兰陵故鲁次室邑其后楚取之改为兰陵县汉因之烈女传曰鲁次室女倚柱而叹曰君老太子㓜诸女笑之次氏女曰君老必愚太子㓜必悖愚悖之间其乱必生竟如其言次室即此也 偪阳城左氏襄十年公会诸侯于祖遂㓕偪阳杜注偪阳妘姓之国今彭城傅阳汉为傅阳县也晋悼公㓕之以与宋楚宣王㓕宋改曰傅阳汉为傅阳县 郳城鲁庄公五年郳犂来来朝附庸国也楚荀卿墓在县东六十二里 汉匡衡墓在县西北四里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 汉疏广墓在县东四十里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 疏受墓在县东四十二里萧望之墓在县东五十里 刘灵墓在县东北二十里左丘明墓在县东北七十里 王肃墓在县东南二
  百里
  新泰县西北二百六十三里旧一乡今三乡春秋时鲁平阳邑也宣八年城平阳杜注曰今太山有平阳汉为东平阳县属太山郡按河东有平阳县故此为东也后汉省魏复立平阳晋武帝太始中改为新泰县属太山郡后属东安郡记曰旧名平阳太始中镇南将军羊祜此县人也表改为新泰县属太山郡晋惠帝割属东安宋因之后魏属东太山郡周齐不改隋开皇四年属莒州大业二年废莒州以县属沂州唐武德五年又属莒州贞观八年省莒州县属沂州 蒙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书曰蒙羽其艺诗曰奄有龟蒙皆谓此山也已具费县 具山在县东三十八里 嶅山在县东十一里左传曰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问名于申𦈡对曰名有五不以山川先君献武废二山注具敖也献公名具武公名敖更以其乡名山是也 艾山一名临乐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沂水之所出也 障山在县东八十里山上之东侧有巨坑焉东西十丈南北五十丈其中出硝石石脑炬火等石居人常采为货 青沙岘在县北十里伍缉之从征记青沙岘玄圃城十里木皆栌杏草多微䊾 委粟山伏琛齐地记云委粟山孤立如聚粟也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三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太平寰宇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