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四部丛刊本)/卷之二百九十八
太平御览 卷之二百九十八 宋 李昉 等奉敕撰 中华学艺社借照日本帝室图书寮京都东福寺东京静嘉堂文库藏宋刊本
|
太平御览卷第二百九十八
兵部二十九
军制 偏将
军制
礼记曰六十不豫服戎师出不逾时为怨思也逾时即内
有怨女外有旷夫
周礼曰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
师五师为军〈郑玄曰两二十五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军万二千五百人也〉
汉书武纪曰建武元年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
十复二筭九十复甲卒〈张晏注云复甲卒不豫革车之赋也〉
白虎通曰王命法三十受兵六十归兵国有三军何以诫
非常伐无道尊宗庙重社稷安不忘危何以言有三军也
论语云子行三军则谁与诗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三军
者何法法天地人也以为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师二千五百人二师为一军三军六
师万五千人也传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当百人必死千
人不能当千人必死万人不能当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虽
有万人犹谦让自以不足故复加五千人因法月数月群
阴之长也十二月足以穷尽阴阳备物成功万二千人亦
足以征伐不义致天下太平榖梁传曰天子六军诸侯上
国三军次国二军下国一军诸侯所以一军者何诸侯藩
屏之臣也任兵革之重距一方之难故得有一军也
淮南子曰季武子为三军〈为作也武子鲁卿季文子之子季孙夙也周礼天子六军诸侯〉
〈大国三军鲁伯禽之封旧有三军其后削弱二军而巳武子欲专公室故欲益中军为三三家各征其一事在鲁哀〉
〈公十一年〉叔务穆子曰不可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师谓六军〉
〈之众公谓诸侯为王卿士者为元帅也〉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元侯大国之君〉
〈师三军之众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无军无三军也元侯有事则命卿帅其所教武卫之士以佐〉
〈元侯礼所云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谓以赋岀军从征伐赞佐也〉自伯子男有大夫无卿〈无卿〉
〈无命卿也王制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也〉帅赋以从诸侯〈赋国中出兵车甲士以从大国诸侯〉是
以上能征下无奸慝〈征正慝恶〉今我小侯也〈言小侯削弱之日久矣〉处大
国之间〈大国齐楚〉缮贡赋以共从犹惧有讨〈犹惧以不结见诛讨〉为元
侯之所〈之所谓作三军元帅所为〉以怒大国无乃不可乎弗从遂作中
军〈中者明巳有上下军〉自是齐楚代讨于鲁〈代更〉襄昭皆如楚〈襄公昭公如楚〉
〈朝事楚也〉
穰苴兵法曰五人为伍十五为队一军凡二百五十人队
馀奇兵队七十有五以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尺得四里
以中垒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三百步垒内有地三顷馀百
八十步正门为握奇大将军居之六纛五麾金鼓府藏辎
积皆中垒外馀八千七百五十人队一百七十五分为八
阵六阵各有一千九十四人六阵各减一人巳为一阵之
部署举一军则千军可知〈九兵者有四正四奇或合而为一或离而为八阵故以正合以〉
〈奇胜〉
通典曰毎军大将一人〈别奏八人傔十六人〉副二人〈分掌军务奏傔减大将半〉判
官二人典四人揔管四人〈二主左右虞候二主左右押衙傔各五人在衙官下〉子将
八人〈委其分行阵辨金鼓及部署傔各二人〉执鼔十二人吹角十二人司兵
司仓司骑司胄城局各一人毎队五十人押官一人队头
一人副二人旗头一人副二人火长五人〈六分支甲四分支战一分支〉
〈枪〉
又曰周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
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
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有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
人为伍伍皆有长〈军师旅卒两伍皆众名伍一比两一闾卒一旅旅一党师一州军一郷家所出〉
〈人也按司马法二十五人为两四两为卒百人也五卒为旅五百人五旅为师二千五百人五师为军一万二千三〉
〈百人万二千象十有二月五百象闰〉管子言于齐公曰欲正卒伍修兵甲
则大国亦将为之君有征战之事则小国有守圉之备矣
公欲速得意于天下诸侯则事有所隐而政有所寓〈不显习于〉
〈兵事故曰事有所隐军政寓之田猎故有所寓〉公作内政而寓军令焉三分齐国
为高子之里为国子之里为公之里以为三军择其贤民
使为里君〈毎里皆使贤者为君〉郷有行伍卒长则有制令且以田猎
因以赏罚〈因曰猎之功过寄行赏罚〉则百姓通于军事矣于是乃制五
家以为䡄䡄为之长十䡄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
长十连为郷郷有良人以为军令是故五家为䡄故五人
为䡄𫐄长率之十䡄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
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郷故二千人
为族郷良人率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中军则公之里卒也〉有高子
之鼓春以田曰蒐振旅〈因寓军政而且整旅〉秋以田曰狝理兵〈顺杀气因〉
〈理兵〉是故卒伍定于里军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迁徙
故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受少同居长同游𥙊祀
同福死丧相恤灾祸同忧居处同乐行作同和哭泣同哀
是故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
欢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君有此教士三
万人以横行于天下〈教士谓先教习之士〉
又曰凡立军一人曰独二人曰比三人曰参比参曰伍伍
人为列〈列有头〉二列为火〈十人有长立火字子〉五火为队〈五十人有头〉二队
为官〈百人立长〉二官为曲〈二百人立候〉二曲为部〈四百人立司马〉二部为校
〈八百人立尉〉二校为禆〈千六百人立将军〉二禆为军〈三千二百人有将军副将军〉
唐书曰高祖起义兵命太宗将兵徇西河郡下之癸巳建
大将军府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具设官属始置
三军分为左右以公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左三
军悉隶焉命太宗为炖煌公右领大都督右三军悉隶焉
开仓库以赈穷乏远近响应
又曰高祖二年秋七月壬申诏曰天生五材司物资其器
用武有七徳拨乱所以定功故黄帝垂衣尚有阪泉之战
放勋光宅犹称丹浦之师禁𭧂安人率由兹道创业垂统
莫此为先以是周置六军毎习蒐狩汉増八校毕选骁勇
故能化行九有威震百蛮姧宄不兴䖍刘息志季叶凌替
军政湮亡卒利不修旌旗舛杂部伍符籍空有调发之名
逗挠之兴竟无讨袭之用遂使夷狄放命盗贼交侵战争
多虞黔𥠖殄丧朕受天明命抚育万方爰自义师克成帝
业至如超乘之士莫匪百金彀骑之材岂唯七萃今虽关
塞宁谧荒裔肃清伊洛犹芜江湖尚梗役车未息戎马载
驰武备之方尤冝精练所以各因部校序其统属改授鋋
鼓创造徽章取象天官定其名号庶使前茅后劲类别区
分玉帐绛宫刑德允备蹈兹汤火譬彼椒兰大定戎衣止
戈斯在于是置十二军分关内诸府以隶焉万年道为参
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冨平道为玄戎军醴泉道为井𨱆
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
𡵨州道为平道军幽州道为招揺军西麟道为𫟍游军泾
州道为天纪军冝州道为天节军时高祖以天下未定实
资武力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故兴此制也毎军一人
副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之督以耕战之务自是士马精
强无敌于天下矣
五代周史曰显德𥘉丗宗自高平还乃大阅帝亲临之帝
自高平之役睹诸军未甚严整遂有退却至是命太祖皇
帝一槩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因是有散贠
散指挥内殿直散都头铁骑控鹤之号复命揔戎者自龙
捷虎捷以降一一选之老弱羸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
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
偏将
尚书曰司马掌政统六师平国
左传曰赵朔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
荀息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
又曰晋侯请于王戊申以绂冕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太傅
〈命郷之服〉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齐
又曰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西将左子反将右
将饮马于河而归
又曰鲁宣公十年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縠
佐之士会将上军郄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
公羊曰秋卫师入盛昌为或言帅师或不言帅师将尊师
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
论语曰王孙贾治军旅奚其丧〈卫灵公无道得贾免丧也〉
史记项羽本纪曰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禆将
又曰项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
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増为末将
又灌婴传曰婴击陈狶受诏别攻狶丞相侯敝斩敝及特
将五人〈文颕注云特一之将〉
后汉书西域传曰大秦国一名梨鞬所治城周百馀里各
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
晋书曰张光字景武江夏钟武人也身长八尺明眉目美
音声少为郡吏家丗有部曲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
西部都尉
又曰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甲铃阁之下侍卫者
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田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
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
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
出矣
又曰吾彦为小将级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
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佯狂𢪛刀跳跃来坐诸
将皆惧而走惟彦不动举几拒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又天文志曰太白为上将羽林为中军
又曰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府〈之六星也一曰〉上将建武威二
曰次将尚书中书司隶赏功也
又曰郎将位北主阅旗所以为武备也
又曰毕八星主边兵弋猎其大星曰天高一曰边将
又曰参白兽之体其中三星横列三将也北曰左肩主左
将西北曰右肩主右将故黄帝占参应七将七将大天下
兵精
又曰南三星骑阵将军骑将也南三星车骑车骑之将也
又曰狼一星在东南狼为野将主侵掠也色有常欲不动
也
后周书曰贺拔岳事尔朱荣以定䇿功授前将军时万俟
丑奴僭称大号关中骚动朝廷深以为忧荣将岳讨之岳
私谓其兄胜曰丑奴拥𥘿陇之兵足为勍敌若岳往而无
功罪责立至假克定恐䜛愬生焉胜曰汝欲何计自安岳
曰请尔朱氏一人为元帅岳副贰之则可矣胜以为然乃
请于荣荣大恱乃以天光为雍州刺史以岳为卫将军左
都督
隋书曰大业九年徴天下兵募民为骁果置折冲果毅武
勇雄武等郎将官以领骁果
唐书曰李质者汴之牙将李㝏既为留后倚质为心腹及
朝廷以㝏为郡守㝏志邀节𨱆质劝谕不从会㝏疽发首
乃与监军姚文夀谋斩㝏传首京师有诏以韩充镇汴充
未至质权知军州事使衙兵二千人皆日给酒食物力为
之损屈充将至质曰若韩公始至顿去二千人日膳人情
必大去不除之后当无继不可留此弊以遗吾帅遂处
分停日膳而后迎充
太平御览卷第二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