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四部丛刊本)/卷之五十七

卷之五十六 太平御览 卷之五十七
宋 李昉 等奉敕撰 中华学艺社借照日本帝室图书寮京都东福寺东京静嘉堂文库藏宋刊本
卷之五十八

太平御览卷第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

  林     麓    原    隰

     林

说文曰平土有丛木曰林

释名曰林森也森森然也

尔雅曰野外谓之林

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

焦赣易林曰山林麓薮非人所处鸟兽无礼使我心苦

诗曰肃肃兔𦊨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又曰林有朴蔌野有死鹿白茅纯束

又曰爰居爰处爰䘮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又曰鴪彼晨风郁彼北林毛苌曰北林名也招贤人往从之使疾如晨风之飞入北林

又曰有鹙在梁有鹤在林郑玄曰鹙之性贪恶而今在梁鹤絜白而反在林也

又曰厥初生民时惟姜嫄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寘之隘

巷羊牛腓字之毛苌曰寘置也腓辟也字爱也郑玄曰姜嫄置后㮨羊牛之径亦以为异也

寘之平林会伐平林置人平林又为人所収取也

又曰瞻彼中林牲牲其鹿毛苌曰视彼林中其鹿相軰偶牲牲众多今朝廷群臣皆相欺

皆言其鹿之不知也

又曰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郑玄曰鸮恶鸣之鸟

止于泮水之木食桑椹改其鸣归就我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之

礼曰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又曰林薮川泽有能取𬞞食野虞教导之

又曰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蔡邕月令章句曰丛木曰林受众流注曰海

周礼曰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

又曰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

罚之郑玄曰平其守者平其地民守林麓之部分

又曰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

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郑玄曰刊剥也生山南为阳木生山北为阴木火之水之则使其隶

又郑注曰竹木曰林

大戴礼曰高山多林虎豹蕃孕焉深泉大川鱼龙交焉

左传曰楚薳掩为司马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収隰皋

杨方五经钩深曰夫鸟游旷泽之地而北翮者万群虎居

繁林之薮而接豪者千数

又曰夫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桃林披华而玄鸟入宇

家语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困穷而改节

史记曰殷纣厚赋税实鹿台钱⿱⿵乃𰀁皿 -- 盈钜桥粟广沙丘苑台大

戏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又曰稷母姜嫄见巨人迹心忻践之而身动如孕胎居期

生子弃之隘巷马牛不践徙之林中会山林多人迁之渠

中水上鸟以翼覆荐之

又曰单于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

又曰神龟在江南嘉林中嘉林者无鸟兽无毒䖝火所不

及斧所不至

帝王世纪曰桀为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使可运舟

汉书曰草木未落斧不入于山林犲獺未𥙊𦊙纲不布于

埜泽

又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返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

后汉书曰法雄为南郡太守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

林犹人民之居城市

张莹汉南记樊重家素富田至三百顷竹木成林六畜放

牧桑⿰氵𭝠 -- 𣾰鱼池闭门成市

魏志曰曹植上䟽曰东有覆败之军西有殪没之将至使

蜂蛤浮翔于淮泗鼲鼬讙哗于林木

臧荣绪晋书曰却诜为雍州刺史帝于东堂饯之问诜曰

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䇿为天下第一犹桂

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世祖𥬇侍中奏免诜诏曰吾与之

戏耳

又曰华谭移前松滋令𡊮甫曰枯泽非应龙之泉平林非

鸾鳯之窟

又曰王戎少阮籍二十馀年相得如时軰遂为竹林之游

晋书曰刘灵与阮籍嵇康相遇忻然神解便𢹂手入林

又曰嵇康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唯阮籍山

涛遂为竹林之游预其流者向秀刘灵阮咸王戎

干宝晋纪曰初管辂过母丘氏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

林木虽茂无形可交碑诔虽美无后可守

后魏书曰魏之先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

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

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

而还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之咸谓魏国感灵

祗之应也

又曰太祖道武帝以建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于参合

陂北明年有榆生于埋胞之坎后遂成林

又曰葬昭成皇帝于金陵营梓宫木柹尽生成林

顾恺之启𮐃记曰汎林鼔于浪巓注西北海有汎林或方

三百里或方百里皆生海中浮土上树根随浪鼔动

山海经曰桃林方三百里在昆仑南夸父山北

又曰夸父逐日走渇饮河不足道渇死其杖化为邓林

山谦之吴兴记曰於潜县北有天目山山上众木甚美非

常因名翔鳯林

盛弘之荆州记曰宅上山顶有玉女冢莹坟整固上有乔

木丛生名为女贞林常有白猿拪游哀鸣清绝

又曰江陵县东一百里有绿林山茂林蓊郁襄阳大路经

由其西所谓当阳之绿林也

五端休江陵记曰城西北六十里有大林春秋鲁文公六

年楚饥戎侵其西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即此地也

又曰州城东北十二里有曹公林相传云建安十三年

操蹑刘备于当阳长坂回师顿此林因谓之曹公林

任豫益州记曰广平有石纽林禹生处也地方百许里今

人犹不敢居止

外国图曰桂林地多林木无平土众猴居之无人民去九

疑四万里龟林地险无平土众龟居之

应劭风俗通曰配林在太山西南五六里金树木盖不足

刘义庆世说曰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渇乃曰前有大

梅林饶子𠂀酸可以解渇士卒闻之口皆水岀乘此得及

前源

庄子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

⿰⿱亚⿰口亅欠 -- 𰙔鼔琴曲未半渔父下舡而来

国语曰康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

越绝书曰麻林者越王种麻于此以为弩弦故名麻林

     麓

说文曰林属于山曰麓一曰麓者守山林吏也

左传僖公十四年沙麓崩

书鸿范五行传曰沙麓者山名也

诗文王篇旱麓章曰瞻彼旱麓山足曰麓

礼记曰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汉书曰王翁孺徙魏郡元城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时沙麓

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雌阳为雄土火相乘后六百四十五

年冝有圣女兴今王翁孺徙其地日月当之翁孺生禁禁

生元后

汉书应劭曰麓林之大者

风俗通曰尚书云尧禅舜纳于大麓麓林属于山者也

     原

释名曰原元也如元气广大也

书曰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孔安国曰高平曰原太原今以为郡

又曰大野既潴东原厎平孔安国曰东原致功而平言可耕也

又曰(⿱艹石)火之燎于原弗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诗曰度其鲜原居歧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郑玄曰文王自知德威谋居善言𡵨山之南渭水侧为万国所向作民之君

又曰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曰公刘之相此原以居民而无长叹者也

又曰鹡鸰在原兄弟急难

又曰原隰膴膴堇荼如饴

又曰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又曰⿰氵𭝠 -- 𣾰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又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又曰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周礼曰原师辩原隰之名

又曰大司徒之职辩五地之物生五曰原隰其动物冝裸

物其植物冝丛物其民豊肉庳

礼曰孟夏之月天子始命野虞岀行田原为劝民也

又曰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

敝也

传曰晋侯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也

又曰晋魏綘曰昔辛甲之为太史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

人之箴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

敢告仆夫

又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秦小子慭次于城濮楚师背𨟎

而舎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莓莓舎其旧而新是

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志于诸侯(⿱艹石)其不捷

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春秋说题辞曰原端也平而有度也宋均曰度法则也

公羊传曰上平曰原

糓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

国语曰温之会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使医鸩之不死

医亦不诛臧文仲言于僖公曰刑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

之朝市五刑三利是无隐也今晋人鸩卫侯不死亦不诛

其使者讳而恶之有诸侯之诸必免之

尔雅曰广平曰原

又曰可食者曰原郭璞曰可食谓种榖给食也犍为舎人曰广平谓土宽博而平

史记封禅书曰秦文公作鄜畤灵公作吴阳上畤宣公又

作密下畤盖三畤在此原故号三畤原

臧荣绪晋书曰宣帝镇关中诸葛亮攻郿据渭水南五丈原

帝御之对垒相持百馀日俄而亮卒

唐书高祖校猎于华池之万寿原白鹿见高祖亲御狐矢

射而获之

郡国志曰韩冯翊有原按诗曰有倬其道韩侯受命是此

原也

又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菜于韩原亦秦晋战于此地即

获杜回又秦获晋惠侯以归之处

裴景仁符书曰符徤始皇五年鳯皇降渭滨杜陵南原三

日而去

崔鸿前秦录曰丞相符雄与桓温战白鹿原晋师败绩

又曰符徤攻张琚于冝秋还登石安原而叹曰美哉斯原

也怅然有终焉之意

又曰晋梁州刺史司马勲率步骑三万自汉中入秦川符

徤拒之五丈原勲败还

潘岳关中记曰周文王葬于毕长安东南有原名毕原

又曰骊山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岀此原故名之

又曰宣帝少依许氏长于杜县乐之后葬于南原立庙于

曲池之北亭曰乐游原

辛氏三秦记曰长安城北有平原数百里无山川湖水民

井汲巢居井深五十丈有伯夷墓人食薇可常食或云夷

叔食之三年颜色如故

戴延之西征记曰河东塩池东吴坂登七山原毎登一原

辄峭起五六里原上平广不知巨极

周处风土记曰阳羡邑者盖吴郡之名境原则平坦高阜

(⿱艹石)伏龙也

     隰

释名曰隰蛰也蛰隰意也

说文曰隰坂下湿也

春秋说题辞曰下湿曰隰二者湿也下而泽也

尚书大传曰下而平者谓之隰隰之言犹湿也

诗曰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毛苌曰泮陂也

又曰山有扶⿱⺾⿰𩵋禾 -- 苏隰有荷华

又曰山有⿰氵𭝠 -- 𣾰隰有栗

又曰山有榛隰有苓毛苌曰苓大苦也

又曰山有苞栎隰有六驳郑玄曰山之有栎隰之有六駮皆其所冝

又曰隰桑有阿其叶有傩郑玄曰隰中之桑茂盛喻君子不用而野处也

礼曰孟春之月天子祈糓于上帝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

地所冝五糓所殖以教导民必躬亲之

又季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

传曰晋曲沃武公伐翼逐翼侯于汾隰⿰马参 -- 骖絓而止夜获之

及栾共叔

又曰楚薳掩为司马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収隰皋



太平御览卷第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