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窝先生别集/卷六
杂著
编辑启蒙考疑
编辑原卦画二
编辑四象图。以下例推之。则又为两仪之上。各加两仪也。八卦则又为两仪之上。各加四象。又为四象之上。各加两仪也。而此不言者。盖自四画以后为重卦之始。故始以此言之欤。
太极图阳变阴合。生水火木金。此图两仪分为六七八九。分配于水火木金。故引而相证。然观于阴阳生出之次。自有微盛之分。亦见二者未尝不相合。
四象生八卦下四实四虚。先辈或以成数为实。生数为虚。恐未然。盖河图本有四方而无四隅。故言四实四虚。洛书本有四正与四角。故言四方四隅。
自两仪生四象。每一奇一偶。各生一奇一偶。以至六十四卦。初非径以八卦加八卦之上。然自六画既成后观之。内三画为贞。外三画为悔。二三四为互卦。三四五为约象。其变不竆。观十六图下云又为两仪之上。各加八卦。二三四之为互卦。以此可知。三十二图下云又为四象之上。各加八卦。则三四五之为约象。以此可知。六十四卦下云八卦之乘八卦。亦周于是。则四五六之为悔者。指此而言。凡六十四之中。贞卦只有八。并互卦看则有十六。并约象看则有三十二。并悔卦看则有六十四。故夫子既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又言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朱子既主康节加一倍法。而又取伊川重卦说。以为二数殊涂。不约而会。又曰左传有一处说互軆分明。此皆不可不知。
累至二十四画。则成千六百七十七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变。盖卦之用于占筮者只六画。而若论宇宙间大而天地山川。小而飞潜草树。远而元会运世。近而日时刻分。莫非一阴一阳中。各生一阴一阳。其生出之无竆。愈细而愈繁。故朱子特举此例。以示学者。其旨微矣。苑洛乃不深究而公加诋斥。岂不谬哉。
先天图八卦各自为一节。盖以二十四气中二分二至四立。分为八节。分属于内八卦。每外八卦。各为一节。先天之坤当亥干当巳。邵子说。而朱子取之。坤当子干当午。又是朱子说。二说有不同。而若先天阴极阳生之交。则正在子半。前此亥位。一阳方消。积至丑位。复成一阳。春秋分则三阴三阳。各居其半。消长之几。极是齐整。邵子朱子本皆据此为说。而坤之当亥者。以阳左阴右次第。生出纯阴之卦。尽于阴极。此则主阴阳大分而言。不但怕处其盛也。坤之当子者。以十五分以前为阳尽。以后为阳生。六阴中半正当其交。此则主消长之实而言。不但别备一说也。其于辟卦。亦须以此两说参看。其以辟卦之坤当亥半者。又有程子说。而朱子亦尝敷衍为说。然此则却以亥半为阴极阳生之交。至子半已成一阳。春秋分为四阴四阳。此则主辟卦得名而言。古所谓正月,阳月,一之日,二之日之类皆是也。然原其得名之由。则古人以十一月一阳初生。故已以复当之。五月一阴初生。故已以姤当之。卜筮家所谓月卦者。亦皆以方生之始取义。初不异于先天阳生子半之说。只观冬夏至日道高下昼夜长短。及子半前后分属两日。暸然可见。后世论卦气者。以有程子此说。而不曾通融参验。必谓冬至前一阳已成。与邵朱此说相戾矣。
周谟疑先天图中辟卦疏数之异。朱子答以未详。故诸家以此为千古不决之案。而玉斋卦气图摆除疏数之说。直以六十四卦。分配二十四气。大軆固已得之。但分至四立。各得二卦。馀十六气。各得三卦者。有牵强不均之病。且就周谟所疑。无甚发明。故敬堂改作一元消长图。谓元会岁日十二数之消长。不可求诸一图之中。但以会世月时三十之数。分布全图。而依焦易参同之例。去乾坤离坎。只用其馀六十卦。每运当两卦十二爻〈世与月辰同〉者。极有义例。而自无疏数之疑。且去不均之病。可谓发前人之未发。但其每会诸卦自初爻。以次变易。而图之位置随变。又前六会用先天。后六会用后天。每会辟卦居上。须至干会。诸卦方见。与今先天图合者。犹未尽出自然。故恒斋改本。略加修正。就每会消息。尽以先天一图当之。〈世与月辰同。〉又去每图上辟卦之名者。诚平易该遍。大有功于前图也。然窃观先天一图。不但于十二会。皆通于元会运世岁月日时。无所不通。故邵子论先天云天地阖辟。日月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朱子亦云一日有一日之运。一月有一月之运。一岁有一岁之运。大而天地之始终。近而人物之化生。远而古今之世变。只是一个盈虚消息。都从复上推起去。是则发明天地岁月日之一般消息。且观此图内八卦之大軆消息。自与十二月之辟卦有贯通之竗。其外各八卦。乃所谓消息中之小个消息。不须更就先天重卦中。必求其复临也观剥也。然后方论其消息。故朱子又云先天图八卦。各自为一节。不论月气先后。是则发明内八卦已自分配节气。不复论辟卦之盈缩。此与天地岁月日一个消息之说。相须而互发。故合二说而推之。已足以破周谟所疑。而此可为当日之决案也。玉斋亦尝引朱子此说。而不求诸六十四卦所成之全軆。别求辟卦盈缩之由。蓦越几卦。零星拣取六十四中十二个辟卦模样。计量其相去之疏密。以为真个辟卦有疏密。而称之为月气盈缩。却与其所自为图者相戾。比诸朱子不论月气先后之意。自有不同。后儒之正其失宜矣。而独其必待恰满十二圈然后。方成一元一运等消息。异于会世各一圈之直截简径。比诸邵朱天地岁月日一个消息之意。小有不同。今不揆僭易。大自元会。细至日时。通融为一图。不复分为十二。以明邵朱一般消息之说。又只用六十卦三百六十爻。分配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三百六十之数。以广朱子八卦各为一节之说。但十二与三十。分数各异。故析出元运岁日及会世月时。画为两图。非分而二之。且就其中稍有改易。补其阙遗。命曰先天卦气消长图。盖此图即以重卦。分排八卦之各为一节。若又专以内八卦论消息。则坎离独无消息。其馀六卦消息。见参同契。盖伏羲先天之传。本自参同而已。以纳甲六卦。比并于辟卦消息。故朱子参同说曰。魏书言纳甲六卦。以见一月用工之进退。次言十二辟卦。以分纳甲而两之。内以详理月节。外以兼统岁功。因作策数图。以六卦与辟卦横排一月三十日。且言月以十二卦分之。卦得二日有半。是所谓岁功月节。与向所谓天地岁月日一个消息者。合为一说。而重卦上辟卦。自非所论矣。今取为圆图。以附六十卦图之后。命曰纳甲六卦与辟卦消长图。
玉斋卦气图
编辑二分二至四立。各得二卦。
其馀十六气。各得三卦。
敬堂一元消长图今只取子会一图
编辑一会一万八百年
一世三十年
一月一万八百分
一辰三十分
恒斋改正一元消长图今只取子会一图
编辑会一会三十运
世一世三十年
月一月三十日
辰一辰三十分
鄙说先天卦气消长图
编辑元十二会三百六十运
运十二世三百六十年
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日十二时三百六十分
会三十运三百六十世
世三十年三百六十月
月三十日三百六十时
时三十分三百六十秒
纳甲六卦与辟卦消长图
编辑月以十二卦分之。
会世月时皆同。
卦得二日有半。
运岁日分皆同。
或曰恒斋既改旧图。每会皆始于复而终于坤。但其气朔干支则因旧不改。以朔与初气俱起于复。以其同是月之始也。望与中气俱属于姤。以其同是月之中也。正与历法初气先于中气。合朔先于月望者相合。而其始终极齐整。今子益加变易。反以中气起于复。初气属于姤。气之初中既甚颠倒。而朔望则又仍旧不改。节气朔望。相与差池。且敬堂,恒斋以甲子起初气。己卯属中气。亦以甲子是支干之首也。今则以己卯属初气。甲子属中气者。亦不几于乖舛乎。曰初节为朔。中气为望。及初节甲子之说。尽有意义。而其实中气也合朔也甲子也。同起于一处。元初冬至气至之时日月。亦合朔于是。而运世年月日时。皆是甲子。故朱子曰。上古十一月甲子朔朝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贯珠。是为历元。又历家数法。求天正冬至及经朔甲子。必从今岁至朔干支。逆推而得之。又十九年为一章。每章此月朔与中气必同日。虽未如上古之极齐。亦以气朔馀分。恰尽而复其始也。盖子会十五运以前。为天开之前。属先天图坤之右边诸卦。十五运以后。为天开之后。属复之左边诸卦。〈一元图中子会及一会全图皆然。〉与冬至前后十五日。分属两年。夜半前后十五分。分属两日。相贯通。而复卦正居一年始终之交。亦为一月晦朔之交。在气为中。在朔为始。是气朔分齐之法也。故邵子以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属之坤复之间。其言子之半者。从气法也。经世书列辟卦消长图。以开辟初冬至子半。为复会之初。而不以大雪初节当之。以夏禹八年夏至午半。为姤会之初。而亦不以芒种初节当之。其为复初姤初者。从朔法也。周官太史正岁年以序事。郑氏曰。中岁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其曰中朔者。取气法朔法未尝不齐一也。若其甲子则邵子于每会中气。以星甲起焉。是为第一运甲子也。至星癸凡三周焉。是为第三十运癸巳也。中气既是甲子。则后月初节。必是己卯者。亦自分晓矣。今此旧图。朔与初气同起于复。其朔日为一月之始则无疑。而大雪为天开之初。夜子为来日之初者为未尽。故至朔不得同起一处。且甲子为初气。己卯为中气者。亦由初节为朔之故。天开冬至为己卯。而不得为甲子。运与岁日皆然。今不免稍加移动。以朔与中气同起于复。望与初节俱属于姤。其一元图中。一会二会从朔法。自复之初爻。每书朔望。子位丑位从气法。自观之四爻。每书初中。又于每支之上。列书五干。使六十甲子恰周于一图。与下会世图之初中朔望通看。则周官岁年中朔之相齐。邵说复初子半之相通。朱子朔朝冬至之语。历家气朔分齐之法。无不相合。且会世图之初中易置。则甲子不易而自定。又于每干之下。叠注二支。使六十甲子恰周于一图。亦从邵伯温甲子甲午为世首之说。其五子五丑及甲子甲午迭相循环。而一图之中。十二会之运行备矣。非敢求多于前人。是亦窃取恒斋修正敬堂图。求为完书之遗意也。
曰上古历元。虽至朔同日。今见月之中气。或在旬望者甚多。在月初者绝少。今子不从其最多。而独从邃古之罕见者何也。曰凡每气十五日。更有馀分积至一年三百六十日外。又有五日四分日之一。是为气盈。由其有气盈也。故中气有退在旬望之时。然积至三年一闰之后。则次月中气。复与合朔同日。今此图只以每气十五日。每年三百六十日为率者。举其大槩。而气盈置闰。藏在中间。由其无气盈也。故中气合朔每同日者。著其常而不及其变也。邵伯温曰。气盈于三百六十六。朔虚于三百五十四。今经世数槩以三百六十为率。所以藏诸用也。消息盈虚之法在其间。正谓是也。况运与年之积。是图中大数。而适足于三百六十。无复气盈置闰之法。则安有中气退在旬望之时乎。
曰元会图之支干从气法。而冬至前十五运。属子会上半。则会世图中右边。当先起己酉。以至癸亥。及到后会上半。当继起己卯。而今却以己卯为先何也。曰是说甚有理。但以天开之初。为一图之始。而甲子为支干之首。则元会图之支干。虽从气法。会世图之右边。不得不统于左边。而以己卯承戊寅之后。其次又起己酉。则亦不害为冬至前十五运为子会上半。而循环无端之竗。可见矣。
曰以会经运则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而以元经会则一元只十二会。未满六十之数。不可以甲子丙子命之。而今一槩书五子五丑何也。曰会固止于十二。而会世月辰。既一軆该载。则自子至亥十二支。所以观会之一周。而世与月辰。一周于一运一年一日者。通在其中矣。其必以支干相乘之六十排列。所以见世之甲子一周于五运。月之甲子一周于五年。时之甲子一周于五日。且两图交互参看。则其一会三十运。而世之甲子凡六周。实与一元十二会而运之甲子凡六周者。无不相贯矣。
曰一元图中。每会各得五卦。与朱子八卦各自为一节之说。似有不同。且初气每起于第四爻。比玉斋旧图。得无破碎之病乎。曰一图中置乾坤离坎四卦。只用六十卦三百六十爻。正当一元三百六十运。每五卦三十爻。当一会三十运。然每会两气。各书初中。自复卦初爻冬至子中。至无妄四爻立春寅初四十五爻。当一节四十五日。自无妄四爻立春寅初。至临卦初爻春分卯中四十五爻。亦当一节四十五日。其馀六节亦然。八节各得一会半。而朱子所云八卦各自为一节。自在其中。又一会既得三十爻。则每气十五爻。而初气不得不分于第三卦之半。其横分直分。虽若有畸赢之不一。而每两气判合。正得五卦。有如牝牡相衔。未尝不齐整。其视玉斋必尽用六十四卦。又每气各用全卦。或得两卦。或得三卦者。似或得之。夫岂有破碎之嫌乎。
曰辟卦消长图十二月之分排卦下。子中午中之每在卦初。似亦中朔同起一处之义。但内层只书一二三四。而运岁日数。犹可该通。其卦下独书某月。而不通于会世时。大軆不如前图之详备列书何也。曰前图已详载元会运世年月日时。故此只取朱子月以十二卦分之。卦得二日有半之说。专主月节岁功之通融。六卦辟卦之吻合。其馀因此类推。则会世时包在月卦。运岁分该在日数。不须一一列书。而了然于一图之中。向所谓先天辟卦有疏数而不能相通。及十二数之消长难求于一图者。至此而益无所疑矣。
曰前图只去四卦。而坎离上诸卦。一軆并用。此图已于内八卦去坎离。比前图位置。有牵补阔狭之不均。而今乃比而同之何也。曰二图位置。诚有盈缩之不同。而义例则各臻其竗。前图八卦各为一节四十五日。后图六卦各主两月六十日。前图通坎离上诸卦。正得三百六十爻。与运世之于元会。年月之于运世。日时之于年月。无不恰恰相当。故前图之去乾坤离坎。取其数之相协也。后图去坎离二卦。六卦分统十二辟卦。震似复临。兑似泰大壮。干似夬干。巽似姤遁。艮似否观。坤似剥坤。有如易卦叠象。故后图之去坎离。取其象之相吻也。且后图固吻合于辟卦。而前图亦不害分排于辟卦。二者相须。其义始备。岂可以执一而废一也。
二数殊涂。不约而会。二数玉斋以为横图与圆图。其误传疑已辨之。
邵子只言阳上交阴。阴下交阳。故玉斋解云左为下右为上。若朱子则分明说阳下之半。阴下之半。此以上半下半分上下。非谓阴是上阳是下也。夫阳之下半。与阴之上半相交易。故阳之下半生少阴。阴之上半生少阳。下文左上十六卦。左下十六卦。及太阳下半。太阴上半等。凡言上下者仿此。
邵子先天四象老交少之说。与后天震兑长男少女东西相交。所指不同。玉斋以此直谓即文王说。恐未然。
阳分阴也。易图说注临川吴氏谓阳之中。有八十阴者。阳中所分之阴。如此则当云阳合阴。何以见分阴之意。且此八十阴。是方消之阴。安得为生阴之根也。进斋徐氏说阴含阳。故曰母孕。阳分阴。故曰父生。斯言得之。
天以始生言。故阴上而阳下。地以既成言。故阳上而阴下。其言始生与既成。皆主阳而言。
天地阖辟。日月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天地阖辟。指乾坤上下之位。日月出入。指坎离左右之位。一岁之冬夏属乾坤。春秋属坎离。一月之朔望属乾坤。上下弦属坎离。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属乾坤。昼夜平均属坎离。日度之夏盈冬缩。月度之每月盈缩属乾坤。其盈缩适中属坎离。此莫非阴阳消长之机。故曰莫不由乎此。即并指乾坤坎离而言。翁氏只以坎离之功用当之。其言甚好。而恐非邵子本指。朱子与蔡季通论参同契先天图。其意大槩如此章。大山以翁氏说为可备一说者。亦以此欤。
干得三十六而坤得十二。盖先天图八个八卦各四十八爻。当四十八策之数。干八卦三十六阳。当太阳过揲三十六。坤八卦十二阳。当太阳挂扐十二。兑离巽各八卦二十八阳。当少阳过揲二十八。坎艮震各八卦二十阳。当少阳挂扐二十。此乾坤六子中阳爻。与挂扐过揲中阳策。无不吻合。主乎阳之尊也。若阴爻每与阳爻相对齐整。而阴策每与阳策饶乏各异。盖卦之德方。故得体数之均适。蓍之德圆。故得用数之饶乏。邵子亦谓卦为軆数。蓍为用数者。以此也。
图皆自中起。以朱子说推之。太极在中。其外一周是第一画。为两仪。次外一周是第二画。为四象。次外为第三画之八卦。次外为第四画之十六。以至三十二,六十四。皆是一阴一阳上。各生一阴一阳。是为自中起。胡双湖翼传引程新安说。谓从中起。是指天地定位,䨓以动之两节而言。天地定位一节。即圆图乾坤从南北之中起。山泽通气。则艮兑居干左坤右。䨓风相薄。则震巽居坤左干右。水火不相射。则坎离正居东西。䨓以动之风以散之一节。即方图震巽自图之中起。雨以润之日以烜之。则坎离次震巽。艮以止之兑以说之。则艮兑次坎离。干以君之坤以藏之。则乾坤次艮兑。以为发启蒙所未发。而说卦此两节。有所归著。今若以是推之。则圆图象天经而乾坤姤复。从南北之中起焉。方图象地纬而姤复升无妄。从东西之中起焉。不但震巽恒益。自中央而起。其说诚有理。然详其文势。盖本非为图之从中起发。是二节。皆可并论于方圆二图。圆图之干南坤北。天之南阳北阴。而其馀六子各相对值。方图之坤南干北。天之北阳南阴。而其馀六子相对居内。则天地定位一节。可见其兼包二图也。圆图之姤复起自南北。其馀六卦以次相承。方图之姤复横在东西。而其馀六卦以次分排。则䨓以动之一节。亦见其兼包二图也。岂待分属两图然后。有所归著哉。
小底变成大底。到大底。又变成小底。秋渊尝问云以阴阳言之。其初生也小。而极则大。大则消。消则小矣。老先生答曰疑是积小以至大。大既成了。又自小积成去。如积时以成日。翼日又积时去。积日以成月。来月又积日去。月之于岁亦然。今按朱子论先天。如一息之内。有晦朔弦望。及一日之内。策数增减等说。多主于进退之有微渐而无暴疾。以形容循环不穷之竗。则秋渊说。亦不可废。
无甚意义。先辈读如甚么之甚。然或又读如字。如无甚发明之甚。谓别无甚难底意。
取义又不同。如乾象辞皆作龙。而说卦震却为龙。干则为马。离彖辞作牝牛。而说卦坤却为牛。离则为雉之类。皆不同。
不可反而两相对。此文义与上所谓一与中无对者不同。谓此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八卦。正与反。皆为本卦。不可如他卦之相反易。而每两卦阴阳爻。但自相对。其馀五十六卦则一卦反易为两卦。却以两相反者为对。与此两相对者不同。故双湖翼传。直以八卦为正。五十六卦为反。
朱子论先天。谓观连山首艮。以万物成始成终。恐亦古有此矣。按先天卦画始出。后天之象。已具于其中。但夏商以来。皆有画而无辞。至文王始系之辞。而易道复兴。如坤之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蹇之利西南。不利东北。解之利西南。皆以东北为阳。西南为阴。是后天卦位。而始著于文王之辞。故因谓后天为文王之易。然则后天之说。虽古亦有之。实待文王而始明矣。
玉斋说坤下干上。故交而为泰。坎上离下。故交而为既济。盖先天卦位。以东与南属天。西与北属地。乾坤未交。则干上坤下而为否。离坎未交。则离上坎下而为未济。今乾坤交则反为坤上干下而为泰。离坎交则反为坎上离下而为既济也。及其再变。则成后天卦位也。
易一阴一阳之谓者。分南北为阴阳之位。东西为阴阳之限。故震一阳降居二阴之下。阳交阴之始。故其位在东。是南阳与北阴相接交之始也。兑一阴进居二阳之上。阴交阳之始。故其位在西。是北阴与南阳相接交之始也。离阳中有阴。阴与阳交之极。故其位在南。是阳盛阴生交之极也。坎阴中有阳。阳与阴交之极。故其位在北。是阴盛阳生交之极也。巽一阴还居二阳之下。阴与阳不交。而又阳多阴少。故其位居东南。非阴阳相交之际。而又近南方阳盛之地也。艮一阳还居二阴之上。阳与阴不交。而又阴多阳少。故其位居东北。非阴阳相交之际。而又近北方阴盛之地也。然巽艮阴阳犹相杂。故皆近东阳用事之地也。干三阳之卦。阳不交阴。而又非用事之阳。故其位在西北。非阴阳相交之际。而又近北方阳不用事之地也。坤三阴之卦。阴不交阳。而又非用事之阴。故其位在西南。非阴阳相交之际。而又近南方阴不用事之地。且乾坤阴阳不杂。故皆近西阴不用之地也。
离南坎北。蔡氏以地南阴北阳言之。与先天方图地之阴阳同。朱子以互藏其宅言之。二说皆通。邵蔡主东阳西阴言。故以东隅之巽艮。为用中之偏。西隅之乾坤。为不用。朱子主南阳北阴言。故以南隅之巽坤。为稍向用犹半用。北隅之干艮。为全不用全未用也。
震一索得男以下。是后天卦变说也。若邵子所言父生长女条。是先天卦气说也。今玉斋以彼解此。虽见先后天一理。而恐涉牵强。
先天有六十四卦图。而后天只有八卦图。槐潭取敬堂一元消长图中姤会一图。亦与先天六十四卦相对。其位置则以后天八卦方位为内八卦。又以方位次序横而伸之。各加于内八卦之上者。尽有意义。然观于上下经。六十四卦。便是后天横图次序。又观参同月节分卦。自朔日屯蒙。至晦日既未济。各以反对两卦。朝暮升降。且寓四时十二月岁功之成。便是后天圆图方位。与八卦方位不同。而互相发明。是所以后天之取义不一也。但参同去乾坤为𬬻鼎。坎离为药物。只用六十卦。而此则并取六十四卦。以见其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