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塨学射录

编辑

清 蠡县 李塨 稿

予自幼习射,力既薄脆,学复贪多,遂半废不克有成。然以射为六艺之一,虽奔走四方,依依不能忘。凡遇能射人无不问;遇射书无不览也。郭子坚任桐乡,曾开雕射法一帙。予为序之,而辞意未之尽善。迄今欲教我后进,不能了然于心手间。正在踌躇,无从质问。一日,忽有叟而杖见过,衣冠甚伟,赡视非凡。拜而问道,叩其姓名,不答。但自称异叟,言曾学道深山,技击皆精。夜半为我解衣击剑,因传射法。听而观之,豁然于心。叹昔所见闻者,皆一知半解,蔓语卮言也。无何黎明,飘然而去,不知所之。因录其射法,约略讲授者为注,或天欲明六艺乎,何幸也!


学射录卷一

射法

身端体直,用力和平;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

此章即孟子言射之力至也。身端体直﹍用力和平者,六句之纲也。

身,躬也。体,手足四肢也。

站法曰:大趾外蹬,小趾里抓。丁不丁,八不八,两足相离尺七八。

又曰 :双膝外分,双臀内吸,肛门吸紧,腰暗进,胸明出。

又曰 :脐向地,心放下。

又曰 :弓弝在左中指、无名指弯间,小指虚,大指引。掌腕用力,而力全用于肘。肘内下半稍前外转直,引前半身力注腕,则肘自上翻,而非强扭。前肩自下而不用力。子坚射法云:“前腕直,前腕不宜仰与逼。”即此也。

又曰 :后手之力在肘。须上提肘腕,随肘用力,往外推引。后半身力向后,后肩自下而不用力。

子坚射法云:练后手,大指得弦,二指扭,三指紧握不可松【三指须卷紧,失发而入掌心,握三指不动】,离腕三寸方能走。

又云 :“后腕弯【后腕自内视之弯】,二指靠掌自翻【要少献掌,顺其自然之势,勿太翻】。指“上得弦将肘揩,胸开背夹称心怀”是也。凡未开弓时,身端立向西,前肩对喉,目南视红心。左手持弓,抱弦向腋,右手持矢,离镞二寸许,投镞于左手大指、食指指蟹钳之间,虚虚笼定,欲射,以右手摩矢至【《考工记》谓比,今谓之扣】。以中指入括,内靠弓弦,平注扣弦上。所谓“执弓宜横卧,理扣宜双开,认扣宜两就也”。左大指上节宜平起,管箭不宜掜下。次节宜压,中指不宜竖起。次节竖起,则虎口过松,而推弓不稳。`上节掜下,则虎口过紧,而出矢多小。左食指亦宜平起,帮大指管箭,不宜掜下,亦不宜摸镞。摸镞则心分,皆拈弓得法,架箭从容也。

又曰 :

    射有五平:前手背平,一也。後手得弦須腕平【後腕自外視之平平正用力也】,二也。前拳與後眼平,三也。後肘與後耳平,四也。後脊自尻直,平注於腦,五也。
     三在:弦靠後手二指,一在也。弓下弰弦斜於腹,二在也。矢在頦頜之間,三在也。若後手低,失在喉,名曰:「鎖喉」。後手高,失在目,名曰「擣眼」。失在顋,名曰「穿顋」,皆非箭道也。
     二曲:兩腿一分,膝後彎,一曲也。腰暗進,胸明出,前腿根入,二曲也。
     三直:小腿直,大腿直,身直也。
     九忌:忌動心力。動心力則有怒目咬牙之患。忌前肩用力,則前有擁肩之患。忌後肘墜,後肩用力,則後有擁肩之患。前腕無力,則有前迎之患【謂弓移入內也】。後肘無力,則有外張之患。腰眼無力,則有擁背心患,且腰眼不暗進,則周身無力矣。兩膝不分,則有蹶臀之患。立忌岔步邪行,目忌看扣,共九忌也。

前推后走,弓满式成,谓前后力停两下开。弓满一分,式成一分。弓满十分,式成十分。不可先主定前拳,然后开弓。所谓“明成不如暗就”也。


神矢于的,矢命于心,精注气敛,内动外坚,前固后撒,收弓舒闲。

此章即孟子言射之巧中也。神射于的,矢命于心者,谓后目下直与矢相平,而向前贯于蟹钳,矢镞以直贯于鹄。其妙非专看矢,非专看的,共矢与的,而俱笼罩于目。其未开弓也,即寓前手对的之意。已开弓也,即以前手推弓,渐渐对的。弓一满,前手蟹钳孔中,矢的直对,一旡二三,然非仅目也。从心所欲,神光正射,微乎微乎。虽仰上射、俯下射、马射皆然。至此,顶力以及腰眼四肢,一直贯注,皆聚于矢,而又从容自然。气会神恬,毫无矜张。内精无一不运,外体愈久愈坚。即持至食顷,而式一丝不易。矢注红心,一丝不易【谓如此,始可言坚;非发矢必须审至食顷也】。法既尽施,力复有馀【非弓矢调良,亦难及此】。坚即固也,然下前固专指前手,此指通身也。夫如是,则前固后撒矣。后手二指起,谓之撒。大指起,谓之放。二者法宜齐速,若撒重则矢飘【箭向左】,放重则矢飘【箭向左】,放重则扶合【箭向右】。扣高则沈,扣低则扬【谓扣矢宜平也】。留滞则无力,纽剔则摇。若夫前后之巧,须不轻不重,无先无后,一齐着力,而不用力。故曰:后手发,前手固。运为内,坚于外。

又曰:前手撇,后手撧,谓前如撇弓,后如断弦。前后之力俱彀,不差累黍也。其式前拳不动【古法云:后手发矢,前手不知,正言其不动也】,后手下半,臂往后一称。前后仍然平者,是为得之。若世法,于未开弓时,以目视弝。开时,目随弓转,与撒放前手,将弓弝往外一让,后手向后一摔,皆花法以图饰观,不必学也。至矢已发矣,目不宜张,头不宜探。前手回弓,后手出箭,如前拈架以待。神色不变,气度安闲。斯为善始而善终乎!


续论

初学,用竹或树条䌸一弓,长等身。将带结弦中,套于后肘。左手反持弓弝,向上一反而正。弓上半推于面前,下半背于腰后。后肘带弦挽开,处处气到力到,如射法式。纯固不移。然后此数月,周身皆如式,纯周不移。然后挽至软弓,又数月,周身皆如式,纯熟不移。然后可以架矢演习,又数月,周身式皆纯不移。于屋中立一的样,矢矢直注,一无失,然后用之以射,成名艺也易矣。《武经射学正宗》曰:练头面法,于北墙上画一圈,内上下画一斜面【上微斜东,下微斜西】,画中一圆点,两旁画两耳。每日,身正向东立,以面对圈,使鼻梁正对斜画。两耳对圈旁两耳,头顶用力耸起。右面拐,用力微微使出,地阁使入。眼睛正视中点`,脖项挺直圆硬,勿歪斜露筋。久习,自然头容可观。

又曰:练气之法,时常于十数步外,或百步外,目视一物,必使气达于彼。或视天上星辰,或视树间鸟雀,或静坐运吾气,使之达于天,入于地。或攻坚城,或克强敌,无不直到,然后起立开弓四五次。久之,气力自壮。

 

 

学射录卷二

射经

《射义》曰:“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此三代射艺之遗文也。射法首章所云,不出体直。次章所云,不出审固。而中则撒放之巧也。然必志正而后体直,体直而后审固,审固而后可中。夫志、气之师也,气、体之充也。志不正则驰,何以养气。气不养则馁,何以充体。敬以直内,此立其诚也。此圣贤之学,非术士所能知也。至于进退周旋必中礼,则有射体,详载仪礼内,可考。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

《虎钤经》曰:“镞不上指,必无中理;指不知镞, 同于无目。”彀之说也。然彀各视其体之长短,以前后臂一直如线,而挽力至尽为度。若臂肩未直,镞已上指,宜易长矢。臂肩已直。后手已尽,镞未上指,宜易短矢。

又须力膳于弓,不可弓膳于力,弓膳力则身臂为弓所苦,不得平直而彀矣。古语云:“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又云:“莫患弓软,服将自远;莫患力羸,服之自伾,皆笃论也。”【伾,音丕,有力也】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三日五射。”

郑康成注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愚意白矢谓正立拈弓,右手持一失树之,投于左手大指、食指间,见其矢白于土也。参连:古射用四矢,搢三而挟一个,故插于带右者。三矢相次,参然而连也。剡注,以目从矢镞,直贯于鹄,剡然而锐注也,所谓审也。襄,平也。尺,曲尺也。肘至手为尺。襄尺,谓弓引满,前后尺平直,所谓体直而固也。井仪,谓四矢集正鹄如井字。诗曰:“四矢如树”,此射之中也,巧也。


《考工记》曰:“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

此统言六材之用也。弓矢所以射也,则学射者宜知其良楛矣。郑注曰:“取干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


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 凡相干,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心,阳声则远根。凡析干,射远者用执,射深者用直。居干之道,菑栗不迆,则弓不发出【栗,音裂】。

此论干之美恶,及析干之所宜也,乡心则文理正。郑注曰:“木之类,近根者奴。”郑司农云:“执,形执也。假令木性自曲,则当反其曲以为弓。”故曰:“审曲面执。”郑注曰:“曲执则宜薄,薄则力少。直则可厚,厚则为多。”贾公彦疏曰:“居,谓居处。菑,即耕义。栗,破也。”谓以锯剖析弓干之时,不邪迆失理,则弓后不发伤也。


凡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穉牛之角直而泽,老牛之角紾而昔;疢疾险中,瘠牛之角无泽。 角欲青白而丰末。夫角之本,蹙于脑而休于气,是故柔;柔故欲其埶也。白也者,埶之征也。 角之中,恒当弓之畏;畏也者必桡,桡故欲其坚也。青也者,坚之征也。 夫角之末,远于脑而不休于气,是故脆。脆,故欲其柔也。 丰末也者,柔之征也。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 【閷,同杀;(上止下止右刀)同脑;昔,同错;休,音嘘;畏,同隈;脆,音翠】

此论角之善恶也,直而泽,谓理直而润泽也。紾而昔,谓理戾而觕错也。疢疾险中,谓牛有病则角里也。蹙,近也。体,气温之也。畏,弓渊也,曲,隈之处也。言角本色白,则近于脑,而得气之吹驹。其性柔可曲,反以为埶。角中色青,则质必坚。可以当曲,曲中而不挠。角末丰,则尚有脑气及之,故虽处末,不脆而柔。有此三者,牛角复直一牛,故曰牛戴牛。


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抟廉;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凡昵之类不能方。

此论胶之善恶也。郑注曰:“廉瑕,严利也。言胶欲深严而光泽,紾戾而抟园。廉利,皆交错之状也。鹿马等煮其皮为胶,鹿亦用角饵饵,色如饵也。昵,黏也。”郑司农云:“胶善戾,不能方。”


凡相筋,欲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则其为兽必剽;以为弓,则岂异于其兽?筋欲敝之敝。漆欲测,丝欲沈。得此六材之全,然后可以为良。【剽:音飘,去声】 此论筋漆丝之善恶也。简,筋条也。剽,疾也。今有用鹳筋者,以其剽也。筋椎朾嚼啮熟。敝之极,则用之熨贴。测清也。沈谓丝干燥时,犹如沈水中色也。


弓有六材焉,维干强之,张如流水。维体防之,引之中参。维角枨之,欲宛而无负弦。引之如环,释之无失,体如环。【枨:原为】

此言六材,以干、体、角而成也。五材依干,故曰强之。张如流水,顺也。体者,纳六材于檠,定其体也,防深浅所止也。贾公彦疏曰:“如司弓矢,谓王弧之弓,往体寡,来体多,弛之五寸,张之一尺五寸,夹庾之弓,往体多,来体寡。弛之一尺五寸,张之五寸。唐弓、大弓,往来体若一,弛之一尺,张之亦一尺,是防之深浅所止也。引之中参者,唐大弦居一尺,引之又二尺,其馀弛张虽多少不同,及引之亦皆三尺,以矢长三尺,须满故也。枨,搘拄五材使正也。宛而无负弦者,引之宛曲,而弓与弦无辟戾也。


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此论弓称人之长短以制也。上士,长人也。


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卢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 骨直以立,忿势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则莫能以速中,且不深。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则莫能以愿中。【荼,读舒】 此论弓及矢,当因人之性情以为调济也。危弓,如夹庾之类。安弓,如王弧之类 。危矢,如司弓矢所谓恒矢之类。安弓,如杀矢之类。愿,信也。莫能愿中,言人、弓、矢三疾,则矢不能确中也。

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利射革与质。往来体若一,谓之唐弓之属,利射深。 此谓弓有各用,夹弓、臾弓利射远,以其材薄弱而反张也。射近侯,亦用定。王弓、弧弓规司利射坚,以材厚强而势直也。质,本也。质本椹,即不得也。唐弓、大弓利射深,以其材厚强于夹臾也。


大和无灂,其次筋角皆有灂而深,其次有灂而疏,其次角无灂。合灂若背手文。角环灂,牛筋蕡灂,麋筋斥蠖灂。【蕡,扶文反】

此论漆之所宜也。大和、九和之弓也,筋在背,角在里,其相合之处若手背文。蕡、麻子也。斥,屈蠖虫也。皆漆文之象也。

和弓击摩。【击,音吉】

击,拂也。将用弓,先调和之,拂之,而手摩之。


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覆之而干至,谓之侯弓。覆之而筋至,谓之深弓。【句,音钩】

北申明角、干、筋三材以结心,以三材尤重也。覆察之,但角力之见于外者至,则句曲无又之弓也。

角至而干力又至,则可以射侯矣。角干至而筋力亦至,则可射深矣。言三者之宜全也。


矢人为矢,𬭤矢参分,茀矢参分,【郑注:据司弓矢,茀当为杀】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据司弓矢,茀当为杀】七分,三在前,四在后。

此论各矢前后轻重之宜也。镞矢杀矢近射者,前镞铁重。兵矢、田矢,镞铁稍轻,可以射远。茀矢射飞鸟,铁又短小。


参分其长,而閷其一,五分其长,而羽其一。以其笴厚,为之羽深,水之,以辨其阴阳。夹其阴阳,以设其比,夹其比,以设其羽。 参分其羽,以设其刃,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閷,同杀。笴,古罕切;垸音完】

此论设羽比刃于笴之法也。笴、矢干也。杀其前之一者,令趣镞也。以笴厚为羽深者,羽之宽也,如干之宽,阴沉阳浮。比,括也。参分其羽,以设其刃,如羽六寸,则刃二寸也。而谓刃长二寸者,镞即长二寸有奇。刃祇一寸也。围寸者,周得一寸也。矢足入干,曰铤。十铤则三垸重也。风惮者,风不能惊惮矣。


前弱则俛,后弱则翔;中弱则纡,中强则扬。羽丰则迟,羽杀则趮。是故,夹而摇之,以眂其丰杀之节也,桡之以眂其鸿杀之称也。【趮,音躁】

承上言干羽之病,以及察之之法也。郑注曰:翔,回愿也。纡,曲也。扬,飞也。趮,旁掉也。夹而摇之,令人以指夹矢儛卫也。儛卫,摇声也。桡榒其干,则知干之或杀而弱也。


凡相笴,欲生而抟,同抟欲重,同重节欲疏,同疏,欲栗(上𠧪下木)。

言相择干质之道以洁之。郑注曰:生,无瑕蠹也。抟,圜也。贾疏曰:栗,如栗之坚实也。

来源 http://kingarchery.sinacool.com/1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