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之精神
作者:刘伯明
1922年1月
再论学者之精神
本作品收录于《学衡

吾国近今学术界。其最显著之表征。曰渴慕新知。所求者多。所供者亦多。此就今日出版界可以见之。此种现象。以与西洋文艺复兴相较。颇有相似之处。实改造吾国文化之权舆也。然其趋向新奇。或于新知之来。不加别择。贸然信之。又或剽窃新知。未经同化。即以问世。冀获名利。其他弊端。时有所闻。凡此种种。衡以治学程准。其相悬不可以道里计。窃目击此状况。惄焉忧之。爰不揣俴陋。就管见所及。草拟是篇。窃愿与吾国学者共商榷之。

学者之精神。究其实际。实为一体。但若不得已而强分之。其中所涵。可分五端。

一曰学者应具自信之精神也。美国学者哀美荪数十年前。对一学会讲演。题曰美国之学者。略谓学者为百世之师。其思想感情。超然于一时之好尚。故能亟深研几。毅然自持。而不求同乎流俗。世人虽蔑视或非难之。而中心泰然。不为所动。盖其精神已有所寄托也。

二曰学者应注重自得也。吾国古代哲人。论求学之语。愚以为最重要者。则谓吾人求学。不可急迫。而应优游浸渍于其间。所谓资深逢源。殆即此意。自得者为已。超然于名利之外。不自得者为人。而以学问为炫耀流俗之具。其汲汲然唯恐不售。直贩夫而已。前者王道之学者。而后者霸道之学者也。荀卿有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真正学者。其求学也。注意潜修。深自韬晦。以待学问之成。而无暇计及无根之荣誉。东西学者。方其于冥冥之中。潜研深究。莫不如是。此读其传记而可知者也。

三曰学者应具知识的贞操也。夫死而女不嫁者。通常谓之守贞。然坚强不变。亦谓之贞。所谓贞木贞石。皆涵此义。而道德上守正不阿。亦谓之贞。抱朴子云。“不改操于得失。不倾志于可欲者。贞人也。”张衡赋曰。“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皆此意也。然尚有所谓知识的贞操者。此谓主持真理。不趋众好。犹女子之 贞洁者。不轻易以身许人。顾亭林自读刘中肃“士当以器识为先”一语。即谢绝应酬文字。凡文之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者。槪不妄作。此其所为。踓近于矫枉过正。而其视文学。或亦失之过狭。然其谨敕不滥。不求取悦于人。亦今人漫无标准汲汲于名者之所宜则效者也。

四曰学者应具求真之精神也。常人之于事理。往往仅得其形似。或仅知其槪略。苟相差不多。则忽略过。以为无关紧要。方其穷理论事。亦往往囿于成见。或为古义所羁。而不能自拔。此皆缺乏科学精神之所致也。吾人生于科学昌明之时。苟冀为学者。必于科学有适当之训练而后可。所谓科学之精神。其首要者。曰唯真是求。凡搜集事实。考核证据皆是也。科学之家。方其观察事实。研究真理。务求得其真相。而不附以主观之 见解。明辨之。慎思之。其所用种种仪器。皆所以致精确而袪成见之工具也。科学之家。不惟置重于精确辨晰。其惟事实真理之是求。若出于自然。动乎其所不知。昔柏鲁罗主世界无限之说。与当时教会所信者僢驰。尝谓其趋向真理。不得不尔。犹灯蛾之赴火然。此即求真理之热诚也。惟其求真心切。故其心最自由。不主故常。哥伯尼之弟子罗梯克斯回忆其师对于往古畴人之关系。因有所感乃曰“凡研究者。必具有自由之心。”盖所谓自由之心。实古今新理发现必要之条件也。

五曰学者必持审慎之态度也。吾人求真。固应力求精确。不主故常。然方其有所断定。必以审慎出之。杜威谓真正反省。即使吾心中悬。而不遽下断语。即使有所断定。亦仅视为臆说。姑且信之。以为推论之所资。其与武断。迥不相同。吾人稍知天演论者。咸知达尔文《物种由来》一书。出版于一八五九年。但据达尔文所自述。其创此说。实在二十年前。其言曰。一八三八年十月间。予偶读麦氏《人口论》。因前已知动植物中。生存竞争。至为剧烈。即自忖曰。物既争存。则适者当存。不适者当灭。此即新种之由来也。吾在当时惟恐为成见所羁。不敢自信。故即其大纲。亦不写出以示人。至一八四二年四月。予始以铅笔将吾说之槪要写出。所占篇幅。计三十五页。至一八四四年。始取此稿扩而充之。成二百三十页。但其发表日期。则在十馀年后也。即此观之。真正学者。不敢自欺欺人。必俟确有把握。而后敢以问世。此种精神。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知识的良知。此亦吾人当以自勉者也。

以上所述。皆学者精神中之荦荦大者。其他诸德。如谦虚等。愚意皆可概括其中。或可连类及之。故不赘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