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濂溪学案(下) 宋元学案
卷十三 明道学案(上)
作者:黄宗羲 清朝
卷十四 明道学案(下)

卷十三·明道学案上(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次定)

◎明道学案表程颢─┬刘绚├李籥(并见《刘李诸儒学案》。)├谢良佐(别见《上蔡学案》。)

├杨时(别见《龟山学案》。)├游酢(别见《廌山学案》。)├吕大忠├吕大钧

├吕大临(并见《吕范诸儒学案》。)├侯仲良├刘立之├朱光庭(并见《刘李诸儒学案》。)

├田述古(别见《安定学案》。)├邵伯温(别见《百源学案》。)├苏昺(别见《吕范诸儒学案》。)├邢恕(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私淑)靳裁之──胡安国(别见《武夷学案》。)陈瓘(别见《陈邹诸儒学案》。)李俊民

(明道续传。)程颐(别见《伊川学案》。)张载(别见《横渠学案》。)吕希哲(别见《荥阳学案》。)

(并明道学侣。)韩维王岩叟(并见《范吕诸儒学案》。)

(并明道同调。)◎明道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大程子之学,先儒谓其近于颜子,盖天生之完器。然哉!然哉!笔世有疑小程子之言若伤我者,而独无所加于大程子。述《明道学案》。(梓材案:《明道学案》,谢山分为二卷,当有增补,特其稿未全。)

◎濂溪门人○纯公程明道先生颢

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人。高祖羽,太宗朝三司使。父惄,太中大夫。先生生而秀爽。叔祖母任抱之,钗坠不觉,后数日方求之,先生未能言,以手指示其处,得之。逾冠,中进士第,调鄠县主簿。南山有石佛,岁传其首放光,违近聚观。先生谓其僧曰:“吾有职事。俟复见,为吾取其首来观之。”自是光不复见。改上元县,盛夏堤决,法当言之府,府言之漕司,然后兴作。先生曰:“若是,苗槁久矣!”竟发民塞之,岁乃大熟。上元当水运之⒊,设营以处病卒,至者辄死。先生曰:“病者给券而后得食。待食数日,奚而不死!”乃白漕司豫贮米营中,死者减半。仁宗登遐,遗制,官吏成服三日而除。三日之朝,府尹率属吏将释服,先生进曰:“请尽今曰。若朝而除之,所服止二日尔。”尹不从。先生曰:“公自除之。某非至夜,不敢释也。”一府相视,无敢除者。茅山有龙池,其龙如蜥蜴而五色,自昔严奉,以为神物。先生捕而脯之,使人不惑。始至邑时,见持竿以黏飞鸟者,取其竿折之,自是乡民子弟不敢复畜禽鸟。其不严而令行如此。移晋城令。河东财赋窘迫,官所科买,虽至贱之物,价必腾涌。先生度所需,使富室豫储以待,及期,定价买之,贫富咸利。县库有杂纳钱数百千,常借以补助民力。部使者至,则告之曰:“此钱令自用而不私,请一切不问。”先生视民如子。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欲辨事者,或不持牒,径至庭下,先生从容理其曲直,无不释然。度乡村远近为保伍,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涂者,疾病皆有所养。乡皆有校,暇时亲至,召父老而与之语;童儿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乡民为社会,为立科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在县三年,民无强盗及遫死者。秩满,吏夜叩门,称有杀人者,先生曰:“吾邑安有此!诚有之,必某村某人也。”问之,果然。或询其故,曰:“吾尝疑此人恶少之勿革者也。”熙宁初,用吕正献 鲍分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每召见,从容谘访。将退,则曰:“卿可频来求对。欲常相见耳。”一日,议论甚久,日官报午正,先生始退。中人相谓曰:“御史不知上未食邪?”务以诚意感动人主,言人主当防未萌之欲。神宗俯身拱手曰:“当为卿戒之!”及论人才,曰:“陛下奈何轻天下士?”神宗曰:“朕何敢如是!”前后进说,未有一语及于功利。尝极陈治道,神宗曰:“此尧、舜之事,朕何敢当!”先生愀然曰:“陛下此言,非天下之福也。”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言者攻之甚力。先生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先生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安石为之鬼屈。新法既行,先生言:“智者若禹之行水,行所无事。自古兴治立事,未有中外人情交谓不可,而能有成者。就使徼幸小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乞去言职。安石本与之善,及是,虽不合,犹敬其忠信,不深怒,但出提点京西刑狱。先生固辞,改签书镇宁军判官。奄人程昉治河,取澶卒八百,天方大寒而虐用之,众逃归。群僚畏昉,欲勿纳。先生曰:“彼逃死自归,勿纳必乱。”即亲往启门,约少休,三日后役,众呼而入。具以事上,得不遣。昉后过州,见先生,言甘而气慑。退而扬言于众曰:“澶卒之溃,程中允诱之,吾且诉于上。”先生闻之,笑曰:“彼方惮我,故为是言也。”果不敢诉。曹村埽决,先生谓郡守刘涣曰:“曹村决,京师可虞。请以厢兵见付,事或可集。”涣以镇印假之,先生立走决所,激谕士卒。议者以为势不可塞,徒劳人耳。先生募善泅者衔细绳以渡决口,得引大索,两岸并进,数曰而合。迁太常丞、知扶沟县,广济、蔡河在县境,濒河恶子胁取行舟财货,岁必焚舟十数。先生捕得一人,引其类,得数十人,不复根治,但使分地挽舟,督察作过者,其患始息。水灾,请发粟,司农遣使阅实,邻邑多自陈“谷且登,无贷可也”,先生请贷不已,得谷六千石,饥者用济。司农视贷籍,户同等而所贷不等,檄县杖主吏。先生言:“济饥当以口之众寡,不以户之高下。令实为之,非吏罪。”乃已。奄人王中正巡阅保甲,权宠张甚,诸邑供帐,唯恐得罪。至扶沟,主吏以告。先生曰:“吾邑贫,安能效他邑。取于民,法所禁也,独有令故青帐可用尔。”中正亦惮之,不敢入境。有犯小盗者,先生谕而遣之。再发,盗谓其妻曰:“我与大丞约,不复为盗。今何面目见之邪!”遂自经。除判武学,李定劾其新法之初,首为异论,罢复旧任。已坐逸狱,责监汝州酒税。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元丰八年六月十五日也,年五十四。先生资性过人,而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正叔闻汝南周茂叔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文潞公众议而为之表其墓曰明道先生。嘉定十三年,赐谥曰纯公。淳祐元年,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明嘉靖中,祀称“先儒程子”。

(百家谨案:宋乾德五年,五星聚奎,占启文明之运。逮后景德四年、庆⒗三年复两聚,而周子、二程子生于其间。朱子曰:“元公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领椅蓿当时见而知之者有程氏 ,遂广大而推明之,使夫天理之微,人伦之著,事物之众,鬼神之幽,莫不洞然毕贯于一,而周、孔、孟氏之传,焕然复明。”此定论也。顾二程子虽同受学濂溪,而大程德性宽宏,规模阔广,以光风霁月为怀;二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峭壁孤峰为体。其道虽同,而造德自各有殊也。)

△识仁篇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横渠西铭,旧名《订顽》。)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刘蕺山曰:程子首识仁,不是教人悬空参悟,正就学者随事精察力行之中,先与识⒑大头脑所在,便好容易下工夫也。识得后,只须用葆任法,曰“诚敬存之”而已。而勿忘、勿助之间,其真用力候也。盖天理微妙之中,著不得一毫意见伎俩,与之凑泊。才用纤毫之力,便是以己合彼之劳矣,安得有反身而诚之乐。诚者,自明而诚之谓。敬者,一于诚而不二之谓。诚祇是诚此理,敬祇是敬此诚,何力之有!后人不识仁,将天地间一种无外之理,封作一膜看,因并不识诚敬,将本心中一点活泼之灵,滞作一物用,胥失之矣!良知良能是本心,昏昧放逸是习心。向来不识此理,故种种本心为习心用;今来既识此理,故种种习心为本心孜蓿又何患不存之,又存而不能期月守也?此程子见道分明语也。乃先儒以为地位高者之事,非浅学可几,学者只合说“克己复礼为仁”。周海门先生深不然之,以挝薨不识仁而能复礼者无有”,是处极为有见。而顾泾阳先生则云:“学者极喜举程子识仁。但昔人是全提,后人祇是半提。‘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此全提也。后人祇说得‘浑然与物同体’,而遗却下句,此半提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全提也。后人祇说得‘不须’二句,而遗却上句,此半提也。”尤见卫道之苦心矣!)

(又曰:朱子谓程子《识仁莆薹乃地位高者之事,故《近思录》遗之。然“诚敬存之”四字,自是中道而立。)

(又曰:《识仁》一篇,总祇是状仁体合下来如此,当下认取,活泼泼地,不须著纤毫气力,所谓“我固有之”也。然诚敬为力,乃是无著力处。盖把持之存,终是人为;诚敬之存,乃为天理。祇是存得好,便是诚敬,诚就是存也。存正是防检,克己是也;存正是穷索,择善是也。若泥不须防检穷索,则诚敬存之当在何处?未免滋高明之惑。子静专言此意,固有本哉!)

(顾泾阳曰:程伯子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只此一语已尽,何以又云“义礼智信皆仁”也?始颇疑其为赘。及观世之号识仁者,往往务为圆融活泼,以外媚流俗而内济其私,甚而蔑弃廉耻,决裂绳墨,闪铄回互,诳己诳人,曾不省义礼智信为何物,犹偃然自命曰仁也,然后知伯子之意远矣!)

(宗羲案:明道之学,以识仁为主,浑然太和元气之流行,其披拂于人也,亦无所不入,庶乎“所过者化”矣!笔其语言流转如弹丸,说“诚敬存之”便说“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说“执事须敬”便说“不可矜持太过”,惟恐稍有留滞,则与天不相似。此即孟子说“勿忘”,随以“勿助长”救之,同一埽迹法也。鸢飞鱼跃,千载旦暮。朱子谓:“明道说话浑沦,然太高,学者难看。”又谓:“程门高弟,如谢上蔡、游定夫、杨龟山,下稍皆入禅学去。必是程先生当初说得高了,他们只卓见上一截,少下面著实工夫,故流弊至此。”此所谓程先生者,单指明道而言。其实不然。引而不发,以俟能者。若必鱼筌兔迹,以俟学人,则匠、羿有时而改变绳墨,彀率矣。朱子得力于伊川,故于明道之学,未必尽其传也。)

(百家谨案:先遗献《孟子师说》解“必有事焉”:“此与明道识仁之意相合。‘正’是把捉之病,‘忘’是间断之病,‘助’是急迫之病。故曰‘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未尝致纤毫之力’。盖存得好就是诚敬,诚敬就是存也。存正是防检,克己是也;存正是穷索,择善是也。若外此而为防检穷索,便是人为,未有不犯三者之病也。”)

(百家又忆姜定庵先生希辙尝于其家两水亭问先遗献“学而时习”之解,答云:“《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总是工夫之名。’荀子所谓‘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皆是。然必有所指之的,则合其本体而已矣,明道之识仁是也。‘时习’者,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明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盖其间调停节候,如鸟之肄飞,冲然自得,便是‘说’也。”)

(附百家《求仁莆薹:孔门之学,莫大于求仁。求仁之外,无馀事矣。顾未知仁之奚若,于何求之?故明道云:“学者须先识仁。”第仁道至大,无可名言,又非悬空想 像可得。即《识仁莆薹所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虽其言仁大旨已尽,而在学者仍未易识如何之为浑然,如何之为义礼智信而为仁也。继此云“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则又是识后之工夫。其识前之工夫,止于“不须穷索”句中带补出 “存久自明”句,而存之之道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是程子于识前识后俱以一“存”统之也。而先儒以为此地位高者之事,非浅学可几,然则为浅学者于何而可以识仁?仁不易遽识,仍当于未识前思所以求之之方,此耒史《求仁莆薹之所由作也。夫天下沿流而不获者,则当溯其源。求仁之言,出于孔子,则当还自孔子之言仁者以求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礼,天则也,摄心之规矩也。心不逾乎矩,而有不仁者乎?此以礼求仁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子曰:“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此以敬恕求仁也。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此言顾行、,行顾言,心存乎慥慥而不自知其缄默,以求仁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曰“先难而后获”,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以仁者之心,胞与为怀,自强远利,无在而不存,以求仁也。子贡问为仁,子曰:“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此求仁于友辅者也。子张问仁,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求仁于感应者也。其在人而直与之以仁者,于微、箕、比干则曰“殷有三仁”,于伯夷、叔齐则曰“求仁而得仁”,盖五人迹虽不同,俱能以此恻怛之苦心,恳挚婉转于伦类间,而克全其至性者也。于颜子曰“三月不违”,与其不迁不贰,复礼而庶几也。于管仲曰“如其仁”,就其功亦可称也。至于仲弓可使南面矣,子路可使治赋矣,冉有可使为宰矣,子晃蕖可使掌朝会矣,皆曰“不知其仁”,不欲以才混德也。子文之忠,文子之清,曰“未知,焉得仁”,不可以一节概生平也。宰我之食稻衣锦,季氏之舞佾歌《雍》,直斥之挝薨不仁”,恶忘亲,严犯分也。慨好仁,恶不仁之未见,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言夫全德之难其人也。一日用力,力无不足,我欲仁,仁斯至,言夫奋往之当决其机也。其他如仁者不忧、,仁者有勇,观过知仁,杀身成仁,仁者静,仁能守,立人达人,能好人,能恶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力行刚毅木讷近仁,亦既详矣。而后儒则以为圣人之言仁虽多,究未曾正定说出,使学者有画一可由之路,于是纷纷各立宗旨,以矜独得,一似乎孔子有漏义,乃赖后儒之补救也。曾不知圣人之言,如诏入室,学者得门,八面皆可入。况于哀公问政之对,昭然已直揭其体,实指其功,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此圣人尔后之告,实为言仁之宗主,当时之人,孰不知之。惟以圣门有此一言为之主,故其馀之言皆可因人随事以指点,总不失斯言之会归耳。试以证之。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孔、孟之言仁,如出一口,柰何不察,后之君子,谓吾性中曷尝有孝弟来,而反以孝弟也者为仁之本,故解作好仁之本,明自背于孔,孟与!总之,后儒谓性生于有生之初,知觉发于既生之后。性,体也;知觉,用也。性,公也;知觉,私也。不可即以知觉为性。爱亲敬长属乎知觉,故谓性中无孝弟,而必推原其上一层。不知性虽为公共之物,而天命于人,必俟有身而后有性。吾身由父母而生,则性亦由父母而有。性由父母而有,似属一人之私,然人人由父母而有,则仍是公共之物。夫公共之物,宜非止以自爱其亲,然人人之所以自爱其亲,正以见一本大同之道。所以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谓之天经者,盖以此爱亲之心具自孩提之童,不学不虑,一本乎天,乃吾良知良能之知觉,即性体也。及长而知敬兄者,此也;忠君者,此也;勇战者,此也;仁民爱物者,此也。无二心也。故曰:“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而犹谓孝弟之非仁,乃藐之而他是求邪?且佛氏之言性,何尝不精,所以为异端者,正以不就人言性,求性于父母未生前,合含生蠢动以为本觉,于是其视父母也甚轻。害道之大,全在于此。孔子言性,止就人而言。故孟子道性善,亦曰“人无有不善”,不合牛犬于内也。言仁则曰“亲亲”,以无父母即无此身,父母即天地,我与父母固结而不可解之心,不知其所自来,此天然之至性,乃所谓仁也。儒、释之界限惟此,吾儒胡为而复堕其雾乎?王塘南曰:“圣学主于求仁,而仁体最难识。若未能识仁,祇从孝弟上恳恻以求尽其力。当其真切于孝弟时,此心油然蔼然而不能自已,则仁体即此可默会。”先遗献曰:“人生堕地,分父母以为气质,从气质而有义礼。则义理之发源,在于父母。人能事事以父母为心,便是天理,便是仁也。”呜呼!孔、孟求仁之学,惟塘南与先遗献,可谓拨云雾而睹青天矣!)

(杨开沅谨案:“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即《大学》“格物”之物,所谓“有物有则”也。“此道与物无对”,即《大学》、《中庸》必慎之独,天命之性体也。惟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同体;推而放之四海而准,所以无对。)

△定性书

(百家谨案:横渠张子问于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先生因作是莆蓿)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己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冉;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孟氏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何如哉?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唯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百家谨案:先生他日又曰:“治怒为难,治惧亦难,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惧。”)

(刘蕺山曰:此伯子发明主静立极之说,最为详尽而无遗也。稍分六段看,而意皆融贯,不事更端,亦不烦诠解。今姑为之次第:首言动静合一之理,而归之常定,乃所以为静也。是内非外,非性也;离动言静,非静也。“天地之常”以下,即天地之道以明圣人之道不离物以求静也。“人之情”以下,言常人之情自私用智,所以异于圣人而终失其照物之体也。“《易》曰”以下,又引《大易》、孟子之言以明自私用智之必不然也。“圣人之喜”以下,又即圣人应物之情以明外物之不足恶。而“夫人之情”以下,又借怒之一端,于极难下手处得定性之法如此,又以见外物之不足恶也。合而观之,主静之学,性学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圣人常寂而常感,故有欲而实归于无欲,所以能尽其性也。常人离寂而事感,离感而求寂,故去欲而还以从欲,所以自汩其天也。主静之说,本千古秘密藏,即横渠得之,不能无疑。向微程伯子发明至此,几令千古长夜矣。)

(百家谨案: “性无内外”云者,罗整庵云:“内外祇是一理也。”“情顺万物而无情”者,先遗献云:“此语须看得好。孔子之哭颜渊,尧、舜之忧,文王之怒,所谓‘情顺万物’也。若是无情,则内外两截,此正佛氏之消煞也。‘无情’祇是无私情,如下文圣人之喜怒,以物之当喜怒,而无自私用智之喜怒。”)

(百家又案:嘉靖中,胡柏泉松为太宰,疏解《定性书》,会讲于京师,分作四层:“一者,天地之常,心普物而无心,此是天地之定。二者,圣人之常,情顺物而无情,此是圣人之定。三者,君子之学,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此是君子之定。四者,吾人第于怒时遽忘其怒,观理是非,此是吾人之定。吾人希君子,君子希圣人,圣人希天地。”是日,天下计吏俱在京,咸会于象房所,约五千馀人。罗近溪、耿天、周都峰,徐龙湾并参讲席,莫不饱饫斯义。)

△语录

《诗》、《书》中凡有一⒑主宰的意思,皆言帝;有一⒑包涵䍐覆的意思,则言天;有一⒑公共无私的意思,则言王。上下千百岁中,若合符契。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言天之赋予万物者谓之天命。

《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

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在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疑事,而只曰“诚之不可掩”。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中庸》言诚,便是神。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无速,亦无至。须如此言者,不如是不足以形容故也。

冬夏寒暑,阴阳也;所以运用变化者,神也,神无方,故易无体。若如或者别立一天,谓人不可以包天,则有方矣,是二本也。生生之谓易,生生之用则神也。

“穷神知化”,化之妙者,神也。

(刘蕺山曰:神更不说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神无方,化之妙处即是,故以用言。)

(杨开沅谨案:诚便是神之体。但体物不遗,故不可以体言。“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圣人,人也,故不能无忧。天,则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也。)

天地日月一般。月受日光,而日不为之亏,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地气不上腾,则天气不下降。天气降而至于地,地中生物者皆天气也。虽无成而代有终者,地之道也。

(刘蕺山曰:先升而后降,如何?)

干,阳也,不动则不刚。其静也专,其动也直,不专一则不能直遂。坤,阴也,不静则不柔。其静也翕,其动也辟,不翕聚则不能发散。言“有无”则多有字,言“无无”则多无字,有无与动静同。如冬至之前天地闭 ,可谓静矣,而日月星辰亦自运行而不息,谓之无动,可乎?但人不识有无动静耳!

《咸》、《恒》,体用也。体用无先后。(刘蕺山曰:神化原是一⒑。)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斯理也,推之其远乎?人祇要知此耳。

质必有文,自然之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一不独立,二则为文。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理也。

(刘蕺山曰:一不独立便是二,不是一以生二。正如月落 万川,处处皆圆。月本水之精,即水成象,不是假象。才看是一个,随看却是千万个,千万个却是一⒑。在天非一,在川非万。一者是质,万者是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之道也。“继之者善也”,有道则有用,“元者善之长”也。成之者却祇是性,“各正性命”也。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如此,则亦无始,亦无终;亦无因甚有,亦无因甚无;亦无有处有,亦无无处无。

(刘蕺山曰: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便是,不有道字,几落禅诠。)古今异宜,不惟人有所不便,至于风气亦自别也。视听思虑动作,天也。人于其中,要识得真与妄耳。

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此。如杨、墨之类。

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但当察之,不可自入于恶,流于一物。

(刘蕺山曰:物有善恶,神无善恶。无善无恶,乃为至善。吾辈时常动一善念,细揣之,终是多这念。有这念,便有比偶;有比偶,便有负胜。譬如一疋绢,才说细,便有⒕者形他,又有更细者形他。故曰“毛犹有伦”。○盈天地间皆道也,学者须是择乎中庸。事之过不及处便是恶事,则念之有依著处便是恶念。择善却不在事上,直证本心始得。)

问:“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譬如水只谓之水,至如流而为派,或行于东,或行于西,却谓之流也。”

(刘蕺山曰:溯流寻源,其必由学乎!学者但养得未发之中,思过半矣。)

尝论以心知天,犹居京师往长安,但知出西门便可到长安,此犹是言作两处。若要至诚,只在京师便是到长安,更不可别求长安。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三事一时并了,元无次序。不可将穷理作知之事。若实穷得理,即性命亦可了。

昔在长安仓中闲坐,后见长廊柱,以意数之,己尚不疑。再数之,不合;不免令人一一声言而数之,乃与初数者无差。则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刘蕺山曰:把捉正是障。)

人心不得不所系。

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切脉最可体仁。

(刘蕺山曰:脉脉不断,正此仁生生之体无间断,故无痿痹。一断,便死了。不仁者,如邵子所谓“不知死过几万䍐,却是不曾生”一般。

刚毅木讷,质之近乎仁也。力行。学之近乎仁也。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圣人,仁之至也,独能体是心而已,曷尝支离多端,而求之自外乎!笔“能近取譬”者,仲尼所以示子贡求仁之方也。医书以手足风顽谓之四体不仁,为其疾痛不以累其心故也。夫手足在我,而疾痛不与知焉,非不仁而何!世之忍心无恩者,其自弃亦若是而已。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百家谨案:《孟子师说》:“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此意周流而无间断,即未发之喜怒哀乐是也。遇有感触,忽然迸出来,无内外之可言也。先儒言恻隐之有根源,未尝不是,但不可言发者是情,存者是性耳。扩充之道,存养此心,使之周流不息,则发政施仁,无一非不忍人之心矣。”政又案:“但不可言发者是情,存者是性”二句,一时恐未必得解人,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不学,便老而衰。(百家谨案:先遗献每道此语,且云体验实然。)

舍己从人,最为难事。己者我之所有,虽痛舍之,犹惧守己者固而从人者轻也。

(梓材谨案:梨洲原本此下有“明道见谢子记问”一条,今移为《附录》。)

“人语言紧急,莫是气不定否?”曰:“此亦当习。习到自然缓时,便是气质变也。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佛氏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为害尤甚。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如也。

(百家谨案:《孟子师说》曰:“仁义者,无所为而为之者也。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淳于髡‘先名实者为人,后名实者自挝薤,即此也。战国仪、秦、鬼谷,凡言功利者,莫不出此二途。杨、墨是其发源处,故孟子言‘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所以遂成战国之乱。害事,谓凡人所行;害政,谓各国所挝蓿若是推其流弊,恐其后来,何以言‘盈天下’乎?无父无君之祸,正是指当时而言也。朱子言:‘无君,祇是洁身自高,天下事教谁理会?无父,以其枯槁澹泊,其孝不周。’据如此言,即有之,亦是一身一家之事,孟子何至痛切如此?扬之云谓:‘古者扬、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真是梦语!杨、墨之道,至今未熄。程子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愚以为佛氏从生死起念,祇是一⒑自为,其发愿度众生,亦即是一⒑为人,何曾离得杨、墨窠臼。岂惟佛氏,自科举之学兴,儒门那一件不是自为为人?自古至今,只有杨、墨之害,更无他害。朱子言:‘孟子虽不得志于时,然杨、墨之害自是灭息,而君臣父子之道赖以不坠,是亦一治也。’岂其然哉!孟子方痛其不能灭息,而以口舌争之,所谓‘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庶几望之后人之能言距杨、墨者,正是言其久乱而不治也。”)

观鸡雏,可以观仁。(刘蕺山曰:岂惟鸡雏。盈天地间,并育并行,莫不足观仁。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哉?)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是也。仁者,人此者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内,则便不直矣。行仁义岂有不直乎?“必有事焉而勿正”,则直也。夫能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则与物同矣。故曰“敬义立而德不孤”。是以仁者无对,放之东海而准,放之西海而准,放之南海而准,放之北海而准。

(刘蕺山曰:仁者,人也。识得此理,存之即是。若不识本来面目,强欲以人为凑泊,则远人为道矣。敬,即念而存也;义,即事而存也。只此敬义工夫,便将天地万物打成一片,都存在这里了。方成其为人。)

(杨开沅谨案:敬义立则与物同,即物格也。仁者无对,即慎独而意诚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

仲尼言仁,未尝兼义,独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孟子言仁,必以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知义之为用而不外焉者,可以语道矣。世之所论于义者,多外之,不然则混而无别,非知仁义之说者。

(刘蕺山曰:祇是阴阳。)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担子须是硬脊梁汉方担得。礼乐只在进反之间,便得性情之正。

圣贤千言万语,祇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刘蕺山曰:识此意,方可言勿忘勿助。不然,亦是说梦。)

学祇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在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

敬胜百邪。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君道也。君道即天道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此仲弓之问仁而仲尼所以告之者,以仲弓为可以事斯语也。“雍也可使南面”,有君之德也。

刘蕺山曰:荀子二语并称,亦见他请事斯语,分明笃恭而天下平气象。却嫌“四勿”犹落声臭支离在。而象山又本程子之言以推尊仲弓,不知孔子教人,何尝不皆是天道,但不可得而闻耳。仲弓资性厚重,而用功于敬,至此夫子祇是要打成他一片处,近乎“一贯”之呼矣。荀子虽未为无见,抑亦佛、老之学。即是论性之解,此派相沿,误尽后人,总之不识所谓天道也。

毋不敬,可以对越上帝。

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此与“敬以直内”同理。谓敬为和乐则不可,然敬须和乐,祇是中心没事也。

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终是私己,终不足以达道。执事须是敬,又不可矜持太过。

学在知其所有,又在养其所有。若不能存养,祇是说话。“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祇是敬也。敬则无间断。

“体物而不可遗”者,诚敬而已矣。不诚,则无物也。《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则无间断。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天性岂有妄邪?“圣人以茂对时育万物”,各使得其性也。无妄,则一毫不可加,安可往也?往则妄矣!《无妄》震下干上,动以天,安有妄乎?动以人,则有妄矣。

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自明而诚,虽多由致曲,然亦有自大体中便诚者。虽亦是自明而诚,谓之致曲则不可。

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 异者,动以天耳!

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便是约处。(刘蕺山曰:此无欲学圣之旨。)

《易》之《乾卦》言圣人之学,《坤卦》言贤人之学。惟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至于圣人亦止如是,更无别涂。穿凿系累,自非道理。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杨开沅谨案:“敬以直内”即忠也,“义以方外”即恕也。圣人亦止如是,所以云“一以贯之”。

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意所蔽,则欿然而馁,知其小也。论“持其志”,曰:“只这⒑也是私。然学者不恁地不得。”

“先难”,克己也。

问不知如何持守,曰:“且未说到持守。持守甚事?须先在致治蓿”悟则句句皆是这⒑。道理已明后,无不是此事也。“能近取譬”,反身之谓也。

克己则私心去,自然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礼意已得。勿忘勿助之间,正当处也。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人心莫不有治蓿唯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也。

此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生死亦大矣,非诚知道,则岂以夕死为可乎?

(宗羲案:父母全而生之,原不仅在形体。闻道,则可以全归矣。)

一行岂所以名圣人。至于圣人,则自不可见,何尝道“圣人孝”、“圣人廉”?九思各专其一。“致知在格物”,格,至也。或以格为正物,是二本矣。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儒者只合言人事,不得言有数。直到不得已处,然后归之命可也。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刘蕺山曰:便说乐道,亦是。只看道是何等物。)

人之学不进,祇是不勇。

告神宗曰:先圣后圣,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圣人之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也,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欲传圣人之道,扩充此心焉耳!

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百家谨案:此即是欲立欲达之体。)

知至,则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知至而至之者,知至而往至之,乃几之先见,故曰“可与几也”。知终而终之,则可与存义也。

死生存亡,皆知所从来,胸中莹然无疑,止此理耳。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盖略言之。死之事,即生是也,更无别理。性与天道,非自得之则不知,故曰“不可得而闻”。

大抵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性静者可以为学。

且省外事,但明乎善,务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守不约,汎滥无功。

兴于《诗》,立于礼,自然见有著力处。至成于乐,自然见无所用力。“毛犹有伦”,入毫厘丝忽,终不尽。不哭的孩儿,谁抱不得?

自“舜发于畎亩之中”,至“孙叔敖举于海”,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既得后须放开,不然祇是守。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若上竿、弄瓶,至于斫轮,诚至则不可得而治蓿上竿初习数尺,而后至于百尺,习化其高。矧圣人诚至之事,岂可得而治蓿

犯而不校。校则私,非乐天者也。

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祇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是栽培之意。

世有以读书为文为艺者。曰:“为文谓之艺,犹之可也;读书谓之艺,则求诸书者浅矣。”(梓材谨案:原本下有二条,今移见《附录》。)

“生生之谓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矣。”“易”毕竟是甚?又指而言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圣人示人之意,至此深且明矣,终无人理会。“易”也,“此”也,“密”也,是甚物?

(杨开沅谨案:此即意也,即独也,即良知之本然,物之当格者也。阳明、蕺山乃为道破耳。)

学者须学文,知道者进德而已。有德,则“不习,无不利”。“未有学养子而后嫁”,盖先得是道矣。学文之功,学得一事是一事,二事是二事,触类至于千百,至于穷尽,亦祇是学,不是德。有德者不如是。故此言可为知道者言,不可为学者言。如心得之,则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譬如学书,若未得者,须心手相须而学;苟得矣,下笔便能书,不必积学。

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即此是学。

(百家谨案:《孟子师说》解“必有事焉”引此:“当写字时,横一为学之心在内,则事与理二,便犯‘正’之为病。更转一语曰:正是要字好。”)

因论“口将言而嗫嚅”,云:“若合开口时,要他头,也须开口。须是‘听其言也厉’。”

“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耳,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祇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虽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铺放著。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

(百家谨案:此则未免说得太高。人与物自有差等,何必更进一层,翻孟子案,以蹈生物平等?撞破乾坤,只一家禅诠。)理则极高明,行之祇是中庸也。

能尽饮食言语之道,则可以尽去就之道。能尽去就之道,则可以尽死生之道。饮食言语,去就死生,小大之势一也。故君子之学,自微而显,自小而章。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元无二语。

太山为高矣,然太山顶上已不属太山。虽尧、舜事业,亦祇是如太虚中一点浮云过目。

目畏尖物,此事不得放过,须与放下。室中率置尖物,须以理胜他,尖必不刺人也,何畏之有!

除了身,祇是理。便说“合天人”,合天人已是为不知者引而致之。天人无间。夫不充塞则不能赞化育,言“赞化育”,已是离人而言之。

言“体天地之化”,已賸一“体”字。只此便是天地之化,不可对此⒑别有天地。

(杨开沅谨案:若别有天地,则不可谓“独”矣。故曰:“仁者与物同体。”)

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赞者,参赞之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之谓也,非谓赞助。只有一⒑诚,何助之有!

(杨开沅谨案:参、赞皆是同体中事。如人一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不可谓耳有助于目,足有助于手。总是一⒑诚耳!若手足痿痹,便是不仁矣。)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

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若不一本,则安得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道一本也。或谓:“以心包诚,不若以诚包心;以至诚参天地,不若以至诚体人物。”是二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笃恭而天下平之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者,模范出一天地耳,非在外也。如此曲成万物,岂有遗哉!

人须知自慊之道。自慊,无不足也。若有所不足,则张子厚所谓“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者也。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

与叔所问,今日宜不在有疑。今尚差池者,盖为昔有杂学。故今日疑所进有相似处,则遂疑养气为有助,便休信此说。盖前日思虑纷扰,今要虚静,故以为有助。前日思虑纷扰,又非礼义,又非事故,如是则祇是狂妄人耳!惩此以为病,故要得虚静。其极,欲得如槁木死灰,又却不是。盖人,活物也,又安得为槁木死灰?既活,则须有动作,须有思虑。必欲为槁木死灰,除是死也。 “忠信所以进德”者,何也?“闲邪则诚自存;诚存,斯为忠信也。如何是闲邪?”?非礼而勿听言动,邪斯闲矣!以此言之,又几时要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又如绝四后毕竟如何,又几时须如槁木死灰?敬以直内,则须君则是君,臣则是臣。凡事如此,大小直截也。

有形总是气,无形祇是道。凡有气,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观天地生物气象。息,止也。止则便生,不止则不生。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祇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祇是善也。善便有一⒑“晕薇的意思,“元者善之长”。万物皆有春意,便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却待他万物自成其性须得。

“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说性,祇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谓“继之者善”也,犹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也!有流而未远,固已渐浊;不出而甚远,方有所浊。有浊之多者,有浊之少者。清浊虽不同,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如此,则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则疾清;用力缓怠,则迟清。及其清也,则却祇是元初水也。亦不是将清来换却浊,亦不是取出浊来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此理,天命也;顺而循之,则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则教也。自天命以至于教,我无加损焉。此舜“有天下而不与焉”者也。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天理具备,元无歉少,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曾动来!因不动,故言寂然。惟不动,感便感,非自外也。

《复卦》非天地之心,复则见天地之心。圣人无复,故未尝见其心。心要在腔子里。

(百家谨案:《孟子师说》:“程子言‘心要在腔子里’,腔子指身也。此操存之法。愚则反之曰:‘腔子要在心里。’今人大概止用耳目,不曾用心。识得身在心中,则发肤经络皆是虚明。佛氏有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何处容其出入?”)

百官万务,金革百万之众,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俱在人,其实无一事。

“不有躬,无攸利。”不立己,后虽向好事,犹为化物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己立后,自能了当得天下万物。自“幼子常视毋诳”以上,便是教以圣人事。

舞射便见人诚。古之教人,莫非使之成己。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笔也。故君子只在慎独。学始于不欺暗室。

(杨开沅谨案:纯公处处提倡慎独,不待蕺山也。)

风竹是感应无心。如人怒我,勿留胸中,须如风动竹。德至于无我者,虽善言善行,莫非所过之化也。明德新民,岂分人我,是成德者事。学者今日无可添,只有可减,减尽,便没事。

大凡把捉不定,皆是不仁。知止则自定,万物挠不动。非是别将⒑定来助知止也。

愚者指东为东,指西为西,随象所见而已。智者知东不必为东,西不必为西。惟圣人明于定分,须以东为东,以西为西。闻见如登九层之

坐井观天,非天小,只被自家入井中,被井筒拘束了。然井何罪,亦何可废。但出井中,便见天大。已见天如此大,不为井所拘,却入井中也不害。

觉悟便是信。静后见万物皆有春意。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须大做 脚始得。克勤小物最难。

大抵有题目,事易合。

凡学之杂者,终祇是未有所止,内自不足也。譬如一物悬在室中,苟无所依著,则不之东则之西。故须著摸他道理,只为自家内不足也。譬之家藏良金,不索外求;贫者见人说金,便借他的看。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矣。”“易”是⒑甚?易又不祇是这一部书,是易之道也。不要将易又是一⒑事,即事尽天理,便是易也。

忧子弟之轻俊者,只教以经学念书,不得令作文字。子弟凡百玩好皆夺志。至于书札,于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丧志。如王、虞、颜、柳辈,诚为好人则有之,曾见有善书者知道否?平生精力一用于此,非惟徒废时日,于道便有妨处,只此丧志也。

二气五行,刚柔万殊,圣人所由惟一理。人须要复其初。

李籥问:“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无事时,如何存得熟?”曰:“古之人,耳之于乐,目之于礼,左右起居,盘盂几杖,有铭有戒,动息皆有养。今皆废此,独有义理之养心耳。但存此涵养意,久则自熟矣。敬以直内,是涵养意。言不庄不敬,则鄙诈之心生矣;貌不庄不敬,则怠慢之心生矣。”

或问涵养,曰:“若造得到,更说甚涵养!”

一物不该,非中也。一事不为,非中也。一息不存,非中也。何哉?谓其偏而已矣。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修此道者,“戒慎乎其所不,恐惧乎其所不闻”而已。由是而不息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可以驯致矣。

惟善通变,便是圣人。

今学者敬而不见,得又不安者,祇是心生,亦是太以敬来做事得重。此“恭而无礼则劳”也。恭者,私为恭之恭也;礼者,非体之礼,是自然的道理也。只恭,而不为自然的道理,故不自在也。须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语必正者,非是道独善其身,要人道如何,祇是天理只如此,本无私意,祇是⒑循理而已。

今志于义理而心不安乐者,何也?此则正是賸一⒑助之长。虽则心操之则存,舍之则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须且恁去,如此者祇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邻”,到德盛后,自无窒碍,左右逢其源也。

涵养到著落处,心便清明高远。人虽睡著,其识知自完,祇是人与唤觉便是,他自然理会得。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百家谨案:《乐记》已有“灭天理而穷人欲”之语,至先生始发越大明于天下。盖吾儒之与佛氏异者,全在此二字。吾儒之学,一本乎天理。而佛氏以理为障,最恶天理。先生少时亦曾出入老、释者几十年,不为所染,卒能发明孔、孟正学于千四百年无传之后者,则以“天理”二字立其宗也。)

得此义理在此,甚事不尽,更有甚事出得!视世之功名事业,真譬如闲。视世之仁义者,其煦煦孑孑,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视天来大事,处以此理,又曾何足论!若知得这⒑义理,便有进处。若不知得,则缘何仰高钻坚,在前在后也?竭吾才,则又见其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