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传 (四部丛刊本)/卷第五
尚书大传 卷第五 汉 伏胜 撰 汉 郑玄 注 清 陈寿祺 编 景上海涵芬楼藏陈氏原刊本
|
尚书大传卷五
略说
遂火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
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
托戏皇于人盖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神农悉
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之道僃而三五
之运兴矣〈风俗通皇霸第一引尚书大传说○又太平御览七十七皇王部二又七十八皇王〉
〈部三又火部一初学记九事类赋注艺文类聚十一帝王路史因提纪并节引〉
〈案曰孙之𫘧本首列此条目为三五传无据不可从今姑入之略说为近似〉
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罗璧识遗〉
〈卷二引大传言○案曰识遗云叙三五传次甚明〉
伏羲氏作八卦〈路史后纪卷一太昊纪上注〉
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
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
错审谛也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
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
施四季与地同功故先黄以别之也颛者专也顼者
信也言其承易文之以质使天下𫎇化皆贵贞悫也
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喾然若酒之芬
香也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舜者
推也循也言其推行道德〈案曰四字原文误在舜者推也之上今移此〉循
尧绪也〈风俗通义皇霸卷一五帝篇谨案易尚书大传云云○又御览七十七皇王部二载风俗〉
〈通同惟无黄帝始制以下二十五字又无喾然二字饶也二字𫎇化之𫎇作遵末四句作舜者准也循也〉
〈言其准行道以循尧绪也当从之准循与舜声近推则远矣今本风俗通字误〉
尧八睂舜四瞳子禹其跳汤扁文王四乳八睂者如
八字者也其跳者踦也注其发声也踦步足不能相
过也扁者枯也注言汤体半小象扁枯言皆不善也
〈御览三百六十三人事部四○又玉篇卷四目部初学记九帝王部路史有虞纪荀子非相篇注〉
〈案曰荀子非相篇曰禹跳汤偏尧舜参眸子杨倞注引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
〈成章又引尸子曰禹之劳十年不窥其家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吕氏春〉
〈秋曰禹通水濬川颜色黎黑步不相过〉
多闻而齐给注齐疾也〈史记五帝本纪索隐○案曰此盖尚书大传说黄帝语〉
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李鼎祚周易集解载伏曼容注引此释云然为〉
〈训者正以太古之时无为无事也〉
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古之人有冒
皮而勾领者然凤皇巢其树麒麟聚其域也〈北堂书钞冠〉
成王问周公曰舜何人也周公曰其政也好生而恶
杀〈文𨕖檄蜀文注路史后纪十二有虞纪注〉
舜好生恶杀凤皇巢其树〈御览九百十五羽族部二又九百二十八羽族部十〉
〈五事类赋注十八玉海百九十九〉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勾领注言在德不在服也古之
人三皇时也冒覆项也勾领绕颈也礼正服方领也
〈荀子哀公篇杨倞注〉
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而勾领注古人谓三皇时以
冒覆头勾领绕颈至黄帝则有冕也〈礼记冠义篇目正义引略说〉
案曰礼记冠义疏引此文为略说则自北堂书钞
以下四条皆略说文也晏子曰古者有紩衣挛领
而王天下者矣淮南子曰古有鍪头而卷领以王
天下与略说同意荀子哀公篇鲁哀公问舜冠于
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哀公曰寡人问舜冠于
子何以不言也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
者矣其政好生而恶杀焉〈注务读为冒拘与勾同〉是以凤在
列树麟在郊野鸟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君不问而
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作哀公问孔子书传作
成王问周公传闻异词
舜不登而高不行而远拱揖于天下而天下称仁〈御览〉
〈八十一皇王部六又四百十九人事部六十〉
夏后氏主教以忠〈仪礼士丧礼疏引书传略说〉
周人之教以文上教以文君子其失也小人薄注文
谓尊卑之差制也习文法无悃诚也〈文𨕖运命论注〉
案曰士丧礼疏引夏后氏主教以忠称书传略说
此文𨕖注所引周人之教以文云云当相连属中
间尚有脱文及说殷人之教耳
帝命周公践阼朱草畅生〈御览八百七十三休征部二〉
周公辅幼主不矜功则𮐖荚生注矜夸也〈御览八百七十三休〉
〈征部二引传又文𨕖鲍昭咏史诗注引传及注○又记纂渊海卷四〉
王者德及皇天则祥风𧺫〈御览九天部九又八百七十二休征部二初学记一〉
王者德下究地之厚则朱草生〈御览八百七十三休征部二又文𨕖鲁灵〉
〈光殿赋注王元长曲水诗序注非有先生论注记纂渊海卷四又开元占经竹木草药占篇引曰德光地〉
〈序则朱草生文选注同〉
狄人将攻太王亶甫〈御览甫作父此下重亶父二字〉召耆老而问焉
曰狄人何欲耆老对曰欲得菽粟财货太王亶甫曰
与之每与狄人至不止太王亶甫赘其耆老而问之
〈毛诗绵正义引赘作属〇案曰桑柔正义引孟子曰太王属其耆老书传云赘其耆老是赘为属据此则〉
〈绵正义作属者误也今改正〉曰狄人又何欲乎耆老对曰又欲君
土地太王亶甫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太王
亶甫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亡民也耆
老对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太王亶甫曰宗
庙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遂策杖而去逾梁山邑岐
山注梁山在岐山东北〈注见毛诗公刘正义〉岐山在梁山西南
〈注见毛诗绵正义〉周人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
户之邑〈毛诗绵正义引书传略说又御览七百九十九四夷部二○又礼记哀公问正义毛诗豳〉
〈风谱正义并引书传略说又毛诗桑柔天作正义节引周人礼记正义作国人〉
案曰毛诗绵正义引书传又引韩奕笺云梁山在
冯翊夏阳县西北郑于书传注云岐山在梁山西
南然则梁山之袤其东当夏阳县西北其西当岐
山东北自豳适周当逾之也
宣王问于春子曰寡人欲行孝弟之义为之有道乎
注宣王齐君陈敬仲之后也春子曰昔者卫闻之乐
正子注乐正子曾子弟子也曰文王之治岐也五十
者杖于家六十者杖于乡七十者杖于朝注朝当为
国见君揖杖注揖当为去八十者杖于朝见君揖杖
注揖挟也君曰趣见客毋俟朝注不欲久停老者也
古者七十致仕来者客之也以朝乘车輲轮注乘车
安车也言輲轮明其小也〈案曰此注见礼记曲礼正义引书传略说○案曰仪〉
〈礼通解引注无言輲轮以下七字云见前乘安车注盖通解前引曲礼载疏引书传及注之文故此处不〉
〈重载郑注也今补〉御为仆送至于家注御君之御也而孝弟
之义达于诸侯九十杖而朝见君建杖注建树也君
曰趣见毋俟朝以朝车送之舍天子重乡养注舍馆
也重犹尊也养以礼食之也卜筮巫医御于前祝咽
祝哽以食〈礼书引作祝饐祝鲠〉乘车輲轮胥与就膳彻注胥乐
官也就成也胥成膳彻谓以乐食之也送至于家君
如有欲问明日就其室以珍从注明日明旦而孝弟
之义达于四海此文王之治岐也君如欲行孝弟之
大义盍反文王之治岐〈仪礼经传通解十九五学引传注又玉海七十四未引注〉
〈○九十以下至达于四海又见礼书五十篇首见困学纪闻卷五〉
案曰礼记曲礼正义引书传略说致仕者以朝乘
车輲轮在此篇吕氏春秋春居问于齐宣王王称
之春居王氏困学纪闻以为即大传所谓春子家
语言养老事则孔子之问哀公疑王肃剽书传而
为之
大夫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
师注所谓里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
耰鉏已藏祈乐已入注祈乐当为新谷岁事已毕馀
子皆入学注馀子犹众子也古者适子恒代父而仕
也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十八入大学见大
节践大义焉注小节小义正谓始口典口师受业大
节大义谓博习尽识也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傅
农事注立春学止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
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注上老父师也庶
老少师也馀子皆入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
不相逾轻任并重任分颁白者不提𢹂出入皆如之
〈仪礼通解卷九学制第十六引传注全又礼书四十九引传全○又仪礼乡饮酒疏礼记曲礼王制正义〉
〈并节引称书传略说○又尚书洛诰正义礼记学记正义艺文类聚三十八礼部御览五百三十四礼仪〉
〈部十三并节引类聚御览已毕并作欲毕又见文献通考玉海困学纪闻卷八〉
案曰门塾之学汉书食货志白虎通公羊传宣十
年注礼记学记注皆有此说盖本书传尚书洛诰
正义引书传此文而释之曰是教农人以义也以
为予其明农哉之证然则略说亦是申解洛诰此
句经文耳
传曰已有三牲必田狩者孝子之意以为已之所养
不如天地自然之性逸豫肥美禽兽多则伤五谷因
习兵事又不空设故因以捕禽兽所以共承宗庙示
不忘武僃又因以为田除害鲜者何也秋取尝也注
取禽尝祭秋取尝何以也习斗也习斗也者男子之
事也然而战斗不可空习故于蒐狩闲之也闲之者
贯之也贯之者习之也己祭取馀𫉬陈于泽注泽射
宫也然后卿大夫相与射命中者虽不中也取命不
中者虽中也不取何以也所以贵揖让之取而贱勇
力之取也乡之取也于囿中勇力之取也于泽揖让
之取也〈仪礼集传集解卷三十六王制之壬引传注○又仪礼乡射记注引战斗以下至末何以〉
〈也也作然又毛诗六月正义周礼大司马囿人疏礼记郊特牲射义正义玉海射并节引〉
案曰此条诸书所引不言何篇卢氏本入之略说
无所据观传文专𥼶鲜字为秋取尝疑是鲜誓之
传未敢断也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注孟迎也〈注惟见毛诗豳谱正义〉孟
侯者于四方诸侯来朝迎于郊者问其所不知也问
之人民之所好恶土地所生美珍怪异山川之所有
无及父在时皆知之注十八向入太学为成人博问
庶事也〈太平御览百四十六皇亲部十二引全惟传首无天子二字注无孟迎也三字毛诗豳风〉
〈谱正义节引作书传略说有天子二字○又尚书康诰正义毛诗采菽正义仪礼觐礼疏礼记月令正义〉
〈周礼大行人疏艺文类聚十六储宫部〉
古者帝王躬率有司百执事而以正月朝迎日于东
郊以为万物先而尊事天也祀上帝于南郊所以报
天德迎日之辞曰维某年月上日明光于上下勤施
于四方㫄作穆穆维予一人某敬拜迎日东郊迎日
谓春分迎日也尧典曰寅宾出日此之谓也〈仪礼通解续二〉
〈二十三天神又礼记玉藻正义引祀上帝于南郊即春迎日于东郊作书传略说○又毛诗噫嘻正义礼〉
〈记郊特牲正义宋书礼志玉海〉
王者存二王之后与已为三所以通三统立三正周
人以至日为正殷人以日至后三十日为正夏人以
日至后六十日为正天有三统土有三王三王者所
以统天下也注所存二王后者命使郊天以天子礼
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此谓通天三
统〈尚书微子之命正义引传注○案曰末句三统或作之统案毛诗生民正义云王者存先代所以通〉
〈天三统此用书传及郑注作通天三统是也〉
案曰汉书成帝纪十绥和元年诏曰盖闻王者必
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本此
天有三统物有三变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死故
土有一王王特一生死〈礼记檀弓上正义引书传略说〉
周以至动殷以萌夏以牙注谓三王之正也至动冬
日至物始动也物有三变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
死故土有三王王特一生死是故周人以日至为正
殷人以日至三十日为正夏以日至六十日为正是
故三统三正若循连环周则又始穷则反本〈公羊传隐元年〉
〈疏引书传略说〉
夏以孟春为正殷以季冬为正周以仲冬为正夏以
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
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
半为朔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齐莫适所统故
必以三微之月也三正之相承若顺连环也〈白虎通三正篇〉
〈又御览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引同惟二月作二三月所统作所立末句无顺字○又御览二十六时序部〉
〈十一初学记岁时下〉
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
为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
以夜半为朔必以三微之月为正者当尔之时物皆
尚微王者受命当扶微理得章成之义也〈后汉书章帝纪注又〉
〈通典宾礼一引末云必用三微之月为正时物尚微以明王者受命扶微章成此正使其道重大正始也〉
案曰书传说正朔二字最晰
周以至动殷以萌夏以牙注谓三王之政也至动冬
至日物始动也物有三变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
死注异时生者恒异时死是故周人以日至为正殷
人以日至三十日为正夏以日至六十日为正天有
三统土有三王注统本也三统者所以序生也三正
者所以统天下也三统若循连环周则又始穷则反
本也夏以孟春为正者贵形也〈御览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又文𨕖西征〉
〈赋游仙诗临终诗广绝交论等注并引三王之统若循连环云云〉
三王之治若循环之无端如水之胜火〈御览七十六皇王部一〉
王者一质一文据天地之道〈白虎通三正篇〉
正色三而复者也〈文𨕖皇太子宴元圃赋诗注〉
诸侯有德者一命以车服弓矢再命以虎贲三百人
三命秬鬯诸侯三命者皆受天子之乐以祀其宗庙
〈仪礼通解续宗庙乐舞又路史后纪十一陶唐纪引至以祀其宗庙止作略说○案曰此与虞夏传所言〉
〈不同〉
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
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
善〈艺文类聚八十火部〉
高邮王侍郞伯申曰执烛之执当为热热古爇字
说苑建本篇作炳烛炳乃焫之讹焫与爇同
案曰自此以下七条诸书所引大传未称略说今
以意定之宜入此篇
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孔子集语卷下又绎史八十六〉
案曰孙之𫘧本入五行传盖以为思心曰䜭䜭作
圣之训也似近之
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
无貎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光者饰也近
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圩邪水潦集焉菅蒲生焉从上
观之谁知非源水也〈孔子集语卷下〉
案曰大戴礼劝学篇与此大同
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恺然高恺
然高则何乐焉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
生财用而无私为焉四方皆代焉毎无私予焉出云
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
百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者也〈太平御览四百十九人事〉
〈部六十○又三十八地部三恺然作嵬嵬然无恺然高以下八字鸟作禽财用作林木风作雨无生财以〉
〈下八字又无代焉每三字○又文𨕖头陀寺碑文注引夫山至无私与焉〉
案曰孔丛引此又代作伐
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附近而来远鲁
哀公问政子曰政在于论臣齐景公问政子曰政在
于节用三君问政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子
曰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
来远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惑其君外障距诸侯
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论臣齐景公奢于台榭淫
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
故曰政在节用〈孔子集语卷下〉
案曰韩非子难三家语辩政说苑政理篇与此大
同汉书武帝纪元朔六年诏盖孔子对定公以徕
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非期不同所急异也
臣瓒注曰论语及韩子皆言叶公问政于孔子孔
子答以悦近来远今云定公与二书异
东郭子思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
夫櫽括之㫄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㫄多
顽钝夫子闻之曰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
也〈孔子集语卷下又绎史九十五〉
案曰说苑杂言篇与此同惟子思之思作惠荀子
法行篇与此小异东郭子惠作南郭惠子刘恕外
纪卷九载东郭子惠问于子贡云云不著所征然
与说苑异与书传同则书传之文也思当为惠
子夏读书毕见夫子夫子问焉子何为于书对曰书
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上
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
弗敢忘也虽退而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壤室编
蓬为户于中弹琴咏先王之道则可发愤慷矣〈艺文〉
〈类聚六十四居处部四〇又五十五杂文部一又草部下文𨕖苏子卿古诗注左太冲招隐诗注非有先〉
〈生论注节引御览百卉四〉
子夏读书毕孔子问曰吾子何为于书子夏曰书之
论事昭昭若日月焉所受于夫子者弗敢忘退而穷
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壤室蓬户弹琴瑟以歌先王
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上见尧舜之道下见
三王之义可以忘死生矣孔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
可与言书矣虽然见其表未见其里窥其门未入其
中颜回曰何谓也孔子曰丘常悉心尽志以入其中
则前有高岸后有大谿塡塡正立而已六誓可以观
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
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外纪卷九〉
〈○又文𨕖夏侯常侍诔注引子见其表未见其里御览四百十九人事部六十困学纪闻卷二小学绀珠〉
〈卷四并引六誓以下〉
案曰外纪引子夏读书毕一条未举所征然文𨕖
注御览困学纪闻分引数条并与此合是为书传
文无疑薛季宣书古文训序亦有此文末有通斯
七者书之大义举矣二句亦不称所出而末叙七
观云是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
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六誓可以
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戒其序次与孔
丛子同与御览困学纪闻所引大传七观异则非
书大传之文明矣孔丛言大禹谟益稷者盖作伪
者羼入而不知真古文与今文皆无大禹谟其益
稷一篇则统于皋陶谟中也又韩诗外传说此事
以为子夏读诗
子曰参女以为明主为劳乎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
不下席而天下治〈孔子集语卷下○案曰此与大戴礼王言篇同末二句又与说苑卷〉
〈一君道篇同〉
尚书大传〈诸书所引有未审何篇无所附者今杂缀于此〉
伊尹母方孕行汲化为枯桑其夫寻至水滨见桑穴
中有儿乃收养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十引尚书大传〉
民击壤而歌凿井而饮畊田而食帝力何有〈礼记经解正义〉
〈引尚书传〉
周人以仁接民而天下莫不仁故曰大矣注言文王
仁故谓之大矣〈太平御览四百十九人事部六十〉
文王施政而物皆听〈文𨕖褚渊碑文注沈休文奏弹王源注〉
周人可比屋而封〈文𨕖七命注四子讲德论劝进今上笺奏弹王源等注〉
成王削桐叶为珪以封唐叔〈礼记大传正义〉
公爵刘名也〈毛诗音义〉
周公兼思三王之道以施于春秋冬夏〈困学纪闻卷八〉
战者惮警之也〈白虎通诛伐篇艺文类聚五十九武部又御览三百四兵部三十五又三〉
〈百八兵部三十九警并作惊〉
王者躬耕所以供粢盛〈文𨕖籍田赋注〉
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于
天公臣多弑主孽多杀宗五品不训责于人公城郭
不缮沟池不修水泉不隆水为民害责于地公〈论衡卷十〉
〈五顺鼓篇○又丹铅总录卷二十六琐语类引小异〉
〈案曰韩诗外传卷十八亦说天公人公地公此与夏传天子三公又为一义〉
季夏可以大赦罪人〈北堂书钞夏〉
衣锦尚�〈诗考异字异义困学纪闻卷三〉注�读为䌹或为𫄨〈困学纪闻〉
〈卷三〉
剀切〈毛诗雨无正正义〉
矜寡孤独天民之穷而无吿者皆有常饩〈毛诗大田正义〉
外无旷夫内无怨女〈毛诗雄雉序正义○正义云书传旷夫谓未有室家者〉
老而无妻谓之鳏老而无夫谓之寡幼而无父谓之
孤老而无子谓之独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
之困此皆天下之至悲哀而无吿者故圣人在上君
子在位能者任职必先施此无使失职〈御览四百七十七人事部〉
〈百十八〇又毛诗何草不黄正义周礼遗人廪人疏节引〉
火发于密水于深〈记纂渊海卷一水火引尚书大传万卷菁华前集〉
案曰韩昌黎外集择言解有火于密水发于深
二语盖本书大传
凡宗庙有先王之主曰都无曰邑〈唐释湛然止观辅行传宏决卷第四〉
〈之三注引尚书大传○案曰传文宗庙二字似有误〉
子夏叶拱而进〈困学纪闻卷二〉
案曰叶拱二字亦见家语辩乐解
魏文侯问子夏子夏乃迁延而退〈文𨕖难蜀父老注〉
髴髴周成王时州靡国献之〈尔雅释兽疏〉
案曰山海经海内南经枭阳国髴髴注引周书成
王时云云是逸周书王会解文也尔雅疏明引大
传未审当在何篇抑或邢叔明记忆之误与
注灌是献尸尸得献乃祭酒以灌地也〈皇侃论语义疏八佾篇〉